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一幅“不美”的画”,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今天游戏开始,孩子们各自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平时不太喜欢画画的晓宇居然选择了画画,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的蜡笔画着一个个封闭的圆,边画边说道:“这是小鱼吹出来的泡泡。”看见老师马上请求道:“老师,你能帮我画一条小鱼吗?”我赶紧说道:“好啊。”我就在他画的一个个泡泡旁边画了一条小鱼儿。他看着画好的小鱼:“老师,我还要许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励道:“晓宇,你今天真棒!”他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画了起来。我真为晓宇今天的表现高兴。转身去别的区域观察。等我再次回来看晓宇时,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黑线条涂满了整张纸,刚才的画面全给弄坏了,我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画成这样啊?”他轻轻地说道:“台风来了,下起了大雨,鱼儿都沉到海底看不见了。”我听了赶紧说:“原来是这样啊,老师错怪你了。”
晓宇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很乱,但作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画面中也表现出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力。因此,无论画成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老师不应去责备,而应去观察了解。幸亏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才使得还幼小的心灵没被伤害。我想只有有了老师的理解和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正是值得推崇的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
关于“一幅“不美”的画”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作为幼儿老师的我,在孩子尽情的活动后,喜欢播放一些轻音乐作为一个过度环节,让他们从动转换为静。在静静欣赏音乐中,我自己也陶醉在其中,而孩子也出乎意料的能慢慢静下来。我能看到有的孩子跟我一样在安静的欣赏,有的孩子索性趴在椅子上闭起了眼睛,有的孩子轻轻的在和同伴说话,有的孩子舞起了小手,跟随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而这些我都没有去干涉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
坐在前方的严严和辰辰是一对好朋友,严严听着音乐舞起了她柔软的小手,看起来很有舞蹈细胞呢。严严:“我要飞呀飞。”辰辰:“要飞到哪呢?”说完也跟着舞起了手,一边舞一边想,接着说:“啊呀,我们的爸爸妈妈被恐龙吃到肚子里去了,我们开着飞船飞到恐龙肚子里,然后把他们救出来吧。”严严:“真的啊,那我们赶紧飞过去吧!”辰辰:“恩,好的,走!”两人一起在那边飞啊飞,我笑着,不忍心打扰他们,让他们尽情的遐想,尽情的发挥。
每天,孩子都会有惊喜给你,他们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是充满欢乐的;他们的语言是充满想象的,童真童趣的;他们的遐想是无穷无尽的,充满惊喜的。喜欢孩子的语言,他们带给我们的这种欢乐是无价的。
今天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我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随着问候声,佳佳小朋友来到我身边,给我两张折叠的纸,“老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和陈老师,每人一幅。”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添画任何颜色。我知道昨天小乐乐送给我画了,所以她也要送画给我。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谢谢她,可她并不就此罢休,天真地问我:“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我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不过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老师会更喜欢的。”“好,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欢的娃娃家区域里玩了,这幅画怎么处理呢?贴出来吧,要是有一些颜色会生动些。我想,还是把佳佳叫来,说:“如果房子有一些颜色会可爱些,漂亮些,要不你现在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拿着画去加工了。
后来佳佳用上次学习超轻粘土的方法用蓝色和绿色超轻粘土搓成了长条,放在了小房子的上面,超轻粘土跟着房子的线条去变化,事实上这样子既有了颜色又有了立体感,一下子把房子突出了,画面充满了立体感。把可爱的小房子高高低低的展现出来,让人看了禁不住多看几眼,我把这件作品放在了“小巧手”作品里。佳佳高兴的笑了。
在孩子开始画,只要她拿起笔来做,我就会鼓励孩子,孩子的付出,孩子的作品,应该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内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直被视若无睹的话,变得内向,少言,缺少自信孩子会深深地把自己包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佳佳装饰了小房子,并受到肯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案例背景
在今天的区域游戏当中,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在巡回指导时,我突然发现平时不爱画画的涵涵居然选择了美术区,我感觉很好奇,平时的她总会吵着要玩娃娃家当妈妈,今天怎么会选择画画呢,于是好奇心驱使我走向她。
案例描述
她正用黄色德蜡笔画着什么,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我心想:咦,平时老喜欢乱涂乱画的涵涵今天怎么这么认真地画画呢?看来是开始喜欢画画了。于是我兴奋地说:“涵涵,你今天真棒!好好画!”她点了点头,只见她照着我的范画飞快地画了起来。我想:这应该会是一幅不错的作品,等她完成后可以展示出来,她的画不会再和以前一样画的黑黑的,脏脏的一片了吧。想到这里我就放心的去看其他孩子了。等我转完一圈回来一看,傻眼了,只见那张画已经面目全非,纵横交错的各色线彩涂满了整张纸,刚才好好的一张画面全给毁掉了。我非常生气地问她:“涵涵,你怎么回事,刚才是一朵多美的花呀,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这样,你为什麽画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线条?重新再画一张吧!”只见她带着一副很委屈的表情看了看我,瞧着她的神情,她似乎并不觉得画面哪儿不好,她低低地的说:“老师,我的花是在雨天开起来的……”
我顿时一愣,于是我说:“啊!原来是这样呀,老师错怪你了,我们一起把她贴到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好吗?”
分析与评价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指南》中指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涵涵的画虽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画面也很乱,但却充分发挥了她的想象力,在她的图画中加入了她的思想,因此,无论最后这幅画成了什么样子,都不失为一幅好画,所以身为老师,我们更多的是要理解和鼓励孩子,这样她们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今天区域活动时,黄诗欢选择了美工区进行活动。很明显,她想要画画。到美工区后,诗黄坐下来,她没有马上开始画画,想了一会儿依然没有动手画,于是我走过去问她:“黄诗欢,你想要画是吗?”她说:“我也不知道。”我说:“恩,你可以像讲故事一样,试试把这张图画当成一个故事,你想画一个什么故事?”黄诗欢听了以后,继续思考,“有了!”说完,她开始动手画画了。
过了一会,黄诗欢拿着用记号笔画完的底稿过来了,说:“余老师,我画了爸爸妈妈,还有这个!”“这个是什么?”我看着她画在中间的那个长着翅膀的家伙,难道是天使吗?“这个是小天使,她有翅膀的。”“那为什么她没有脚呢?”“因为天使用翅膀飞呀,不用脚的,她会飞!”黄诗欢高兴地对我说。“那你的这张图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我画了爸爸妈妈在公园里,中间的这个天使会保护他们的!”听完她说的这句话,心里顿时感到暖暖的,好贴心的一个宝贝。
在这幅图画上,宝贝画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在家里她和爸爸妈妈一定非常温暖,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上次黄诗欢说的愿望: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帮助爸爸妈妈!当孩子面对空白的画纸无从下手时,请孩子用想故事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记录下自己的“心声”,没想到这小小的“故事”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水粉画,我们在平时给孩子们活动时很少去碰到这种材料,因为觉得会把衣服弄脏,准备起来也比较繁琐。
这次的区域游戏中,我在美工区为孩子们准备了水粉颜料,让他们用水粉作画,谁知孩子们对于水粉作画非常感兴趣!
一早,孩子们在门口排队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有几个孩子都选择了美工区,等我进去看他们活动的时候,每个孩子手中都是拿着同样的水粉笔,我过去问:“你们怎么全部画水粉的?”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巫老师,我想画水粉画!”
“为什么?”
“因为水粉画画出来很漂亮,而且我们从来没有试过!”
简单的一个对话,我心里充满了内疚,是啊,从小班到大班,孩子们用过油画棒画画,用过水彩笔,画过线描画,画过刮蜡画,而从来没有用过水粉颜料作画,他们对这种工具也是非常的喜爱。
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嫌烦,不应该怕脏,而是让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满足,尽量多的为孩子准备各种材料、工具,这样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创作的空间,能够拥有更多的绘画技能!
今天一大早,我正在打扫卫生,盖盖小朋友双手捧着一张画画纸,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昨天晚上自个儿画的。”当时,我瞥了他一眼,心想这孩子平时就比较调皮,不讨人喜欢,便随口说了一句:“噢,不错,放那儿吧。”
等过了一会儿,我回头收拾东西时,看见他的画画纸脏兮兮的,就顺手把它揉成一团,扔到了垃圾篓里。
没过多久,孩子们都陆续入园了,盖盖每看到一个小朋友就会说:“我把昨天晚上画的画带来给老师了,老师把它放起来了。”听到这话时,我并没把它当一回事。没想到没过多久,他突然跑到我跟前,对我说:“潘老师,我要把我的画画纸给小朋友看一看。”当时,看着他那急切与期盼的目光,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但又及时以一种老师特有的居高临下的气势,瞪了他一下:“去去去,坐到位置上去,自己玩去。”
后来,我组织小朋友到户外活动时,我发现盖盖小朋友一个人伏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很好奇,一个平时十分顽皮的孩子今天怎么会不出去玩。于是,我走到他跟前,问:“你今天怎么了?”当时他没做声,但我发现他眼眶里含着泪,我便又接着问,结果他委屈地哭着说:“老师,我要我的画画纸。”看到他的样子,我才想起刚刚的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连忙走到垃圾篓旁边,把他的画画纸找了出来,可是它已经皱巴巴的,不成样子了。盖盖拿着作业纸,难过地低下了头。一时间,内疚、羞愧、负罪之感,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
我们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们也同样需要我们尊重,渴望得到我们的欣赏和肯定。可今天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有意无意中漠视、压抑甚至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假如我当时能注意一点,并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一点表扬与鼓励,那情况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孩子的一张画画纸,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