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

11-02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

今天接到小儿幼儿园老师通知,需要发表一份《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的文字。天啦!脑子突然一下懵了!接受如此重大之任务,我有点受宠若惊。我们家只不过是千千万万平凡家庭的一个,更何况我也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也更没有所谓的经验之谈了。我该如何下笔呢?一番思索过后,我决定只能慢慢走近我的回忆去找寻吧!

时间转回到Peter一岁前,记得那是他才刚开始珊珊学步,独自依坐在学步车里,东摇西摆地满屋乱窜,那时候的他只要听到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相当兴奋的样子。我们全家人都领会到他喜欢音乐的这一点,所以只要在闲暇之余都会随身带着MP3给小家伙播放音乐,然后看着小家伙一阵群魔乱舞、摇手扭腰,在他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会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甚至时不时的伸出大拇指给予他爱的鼓励“嘿!嘿!嘿!你真棒!”每每听到这句爱的鼓励,小家伙就会比以前跳得更欢了,相机往他面前一弄他镜头感也就更足了。现在总结:当初:“爱的鼓励”对小孩的自信发挥是多么重要。

后来,小屁孩儿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我会时常带他参加各种社区的活动,或是拉着他出席哥哥的各种演出。每当我们坐在台下为哥哥加油鼓劲的时候,一旁的小Peter也会兴奋地站起身来,学着哥哥有模有样的舞起来。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在我们家的观念来说应该是先要有足够的舞台,心才会更强大。小孩嘛,我们要给予他们广阔的平台、诚挚的赞美、深情的拥抱才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像一棵参天的大树需要广阔平原、阳光雨露跟氧气一般。所以,让孩子放开手、走出去,才会给孩子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

现在,Peter小朋友已经是一名幼儿园小小班学员了。现在的他非常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还记得今年幼儿园的元旦节目汇演上,园里组织了活泼生动的亲子节目。我清楚的记得:从排队形到练动作,从彩排到正式拉上舞台,家长们都极力支持配合着我们的孩子。有特地单位请假顶上的、有连夜驱车从外地赶回来的,最感动的还有年过百半的爷爷奶奶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积极配合的……当天节目一登场,看到一场如此精彩、默契的亲子操,听到台下几百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恍然:有父母的陪同、共同经历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有了家长的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孩子们能不快乐?能不优秀吗?我们的家长请赶快行动起来吧!给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榜样吧!

不知不觉一闲聊也聊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见谅!我也是个80后的新生代母亲,不知道儿子们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但我也正在努力地学习做个好妈妈,现在可能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摸索的途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我的孩子们能快乐、健康、自由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最后感谢幼儿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来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m.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园共育: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本领


几乎没有几个家长是有意识地损伤孩子们的自信心,或损伤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俯拾皆是。

场景一:婴儿自己去抓勺子吃饭

从幼儿时期,孩子们就表现出他们要干自己的事情的欲望,婴儿自己去抓勺子是因为他想喂自己吃饭,我们常常害怕他们把衣服、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许他自己试一试。我们这样做其实是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了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我们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起他们的勇气容易得多。

场景二:二岁的孩子帮忙收拾桌子

一个2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我们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我们的举动却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

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会犯错误,这时家长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他缺乏技巧,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实例分享


语言是生活中人们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每当看到少儿频道的小主持人们那么的口齿伶俐,做父母的看到也都是羡慕得不行吧,我想家长们肯定也会想出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宝宝的表达能力,其实啊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只要平时多注意和宝宝的沟通方式以及培养,正确地引导,每个孩子都可以和少儿频道的小主持人们一样的能说会道。燕子以自己的经验给姐妹们推荐,和宝宝一起讲故事。

和宝宝一起讲故事,不但可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应该算是一种最简单却综合性非常全面的一种方法吧。

不知道姐妹们是不是也经常给宝宝买故事书?丫头他爸爸经常会买一些不同的故事书,而且是带着丫头去挑,有精美插图的那种,也有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当然也少不了生动形象的漫画。

当一本书买回来后,不要先急着给宝宝讲故事,因为你一开始就给宝宝讲了故事情节,那宝宝的心思就在记住故事情节上,很多宝宝听两三遍就能复述出故事,这对宝宝的记忆培养是很好,但限制了宝宝的想象力。也因为有故事情节的限制,宝宝会变得对故事书里的插图也会不在意起来。会忽略插图,使得颜色、形象都不重要了,虽然同一幅插图可以看出很多不同的意思,可是因为你先给宝宝讲了故事情节,宝宝能够得到的只是一个情节,,宝宝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出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实例一:就讲这两天的事情吧,丫头的作业本。

丫头:妈妈,这个小企鹅喜欢吃金鱼,

燕子:那这个呢?(我指着那个大的企鹅)。

丫头:这大的企鹅也抓了到了大鱼,它好开心。

丫头:这两个小鱼好笨的,等一下就游到企鹅那里,又被他们两个吃掉….

由一个作业本封面引发的想象。

当一本书买回来后,燕子和老公一般都只是和丫头一起看故事里的插图,然后一边问她插图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因为宝宝们看的书都是颜色亮丽,人物形象简单的,既培养了宝宝的观察能力,也同时在培养宝宝的审美能力。每个故事插图都可以是另外一个故事,可以完全由着宝宝的想象去纺故事,不要求情节,也不要管合不合逻辑。然后再按书上的故事给宝宝讲一遍,可以让他自己比较下她的故事好听还是书上的故事好听?

实例二:插图是一个小鸟孵了几只小鸟。

丫头说:妈妈,你看那个小鸟肚子那么大,肚子里肯定还有好多的小宝宝吧。

燕子:那有好多小宝宝怎么办呀?反问,并不加以纠正

丫头:生好多好多的小宝宝,就是快乐的小鸟

燕子:鸟爸爸呢?

丫头:鸟爸爸赚钱去了呀,不然鸟宝宝们会没有东西吃的....

由此展开丫头的想象,任她天马行空的想,不加以限制。

实例三:丫头在学校听了老师讲的白雪公主,回来复述给我听。

丫头:………..(故事情节省略)

燕子:宝贝,你把妈妈也加到故事里去好不好啊?

丫头:不好

燕子:为什么啊?

丫头:把妈妈加进去了不没有妈妈陪小宝贝了

燕子:那把小宝贝也加进去啊

丫头:那爸爸就没有人陪啊,他好可怜的

燕子:那我们把爸爸也加进去啊,我们都去陪白雪公主好不好

丫头:妈妈,还是不要吧,小矮人那里没有床睡,也没有水喝,还没有我们的家,也没有超市,也没有KFC……..

由此去引导孩子的想象,培养孩子的跳跃思维。

丫头现在可会编故事了呢,看到什么图片或者是身边的事。

实例四:

故事的原版: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和妈妈去超市走丢了,小朋友很聪明,就自己找到路边值岗的警察说:警察叔叔我找不到妈妈了,你帮我找妈妈好不好,我是明升幼儿园的。

于是,警察就把小朋友送到幼儿园,并且等待园长联系上家长,家长来接了小朋友,警察才离开。(祝福下这位好警察)

丫头的版本:妈妈,妈妈,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好笨的,昨天和他妈妈去大新,然后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然后小朋友碰到了一个坏的警察,坏的警察还打了他一枪….

然后又来了一个好的警察,用枪:“啪啪啪”把坏的警察打跑了,然后把小朋友送到幼儿园了。

可以看出丫头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而且还学会了用模拟声词了(这是丫头爸爸的功劳,他给丫头讲故事是布置任务、设疑问、提问题,表演法、复述法、接续法、配音法、可谓是把故事训练七大法全给用上了,每次他给丫头讲故事都是表情动作一起来,很多时候故事被父女两讲得早就远离了故事的本身,哈哈)

另外也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没有台词的动画片,让宝宝完全看画面去想象,充分发挥宝宝的想象能力,这对宝宝的思维逻辑是非常有帮忙的。例如:原版的,《猫和老鼠》,所有英文版的动画。当然,如果你时间够多的话可以陪宝宝一起看,偶尔给她讲解。

聪明的、用心的父母们,创造出属于你培养方法,只要用心,一定可以用讲故事开户孩子智慧的大门。

家长经验: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随着蕴蕴的成长,我逐渐地意识到,你不善于表达和表现,人家怎么知道你优秀呢?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如此强烈,人家欣赏的不是你内秀的性格,而是看谁能把握机会,凸显自己的优秀。

女儿蕴蕴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行,2岁就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而且能够与大人“对答如流”,但如果让她在众多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她就不行了。妈妈说她像我小时候,胆小,难道女孩子都是如此吗?

后来,我问过育儿经验特别好的一位老教师,“蕴蕴不爱和别人说话怎么办?”老教师给了我五个字———“妈妈太勤快”。我突然意识到,是啊,平日里都是我给她介绍这个,介绍那个,而忽略了让她自己打招呼,她总是高兴的时候就问声好,不高兴干脆就跟没看见一样。时间长了,就造成了她依赖我的习惯,就更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了。

我总是不需要回报地对蕴蕴一味地灌输,而不求她是否能够用自己会的本事和别人交流。我总是认为,孩子需要自愿地去表演,长大了也许就好了,或者我们家的人都是如此的不爱张扬,孩子也一定不是那种喜欢张扬的性格,何必再逼迫孩子呢?

但是随着蕴蕴的成长,我逐渐地意识到,你不善于表达和表现,人家怎么知道你优秀呢?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如此强烈,人家欣赏的不是你内秀的性格,而是看谁能把握机会,凸显自己的优秀。

以下就是后来逐渐锻炼蕴蕴表现力的过程中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帮助孩子建立优势点。

2、鼓励孩子自我表达。

3、鼓励孩子主动邀请。

4、鼓励孩子表演自己的绝招。

画画:蕴蕴2岁多,我就开始引导她画画,每次我们每人都有一张纸,自己涂抹自己的,后来我逐渐引导她涂色,每次都会夸奖她画得很好。每次的作品我都会贴在墙上,客人来了我就请蕴蕴自己介绍。

每天的汇报:每天我都会给家里打电话,让蕴蕴向他们汇报一下每天的活动,姥姥当然也非常喜欢听这些琐碎的事情,乐得老人家总是夸她个不停。蕴蕴问:“妈妈,姥姥为什么这么开心啊?”我对蕴蕴说:“因为蕴蕴优秀啊,如果蕴蕴再给姥姥表演几个刚学会的儿歌,姥姥就更开心了。”起初蕴蕴是不表演的,后来说的次数多了,她也就表演起来,这一表演可刹不住车了,现在蕴蕴每天都会给姥姥说很多事情。

在这中间,我也感受到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妈妈用心培养出来的”!如果您的孩子也不善于表演,不妨试试我这些办法哦!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谈


关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家长有一些习惯性错误的认识,认为孩子还小,或者嫌孩子做太麻烦,自己代劳算了,但是孩子迟早要面对真实的世界,自理能力是他们学习成为生活的强者的第一课。为此编辑整理了一些宝贵经验与经典节选与大家分享。

自理能力培养不能嫌孩子学得慢

2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能力,喜欢尝试着自己做事情。然而孩子开始学习做事时,手的动作还不协调,有时会搞得乱七八糟,家长不要责骂他,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首先应加以鼓励和表扬,如说“宝宝真能干,会帮助妈妈做事了”,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被认可”,然后再教他怎么做,如穿衣服时,先把上衣给孩子披上,让他自己伸手穿袖子,以后让他自己学会两手抓住衣领往后一披再穿袖子。

这样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如家长嫌孩子慢、麻烦,而一切代劳或过分溺爱,过分照顾,就挫伤了孩子独立性的萌芽,使他们养成一切依赖于别人的习惯,这对孩子是害而不是爱。

隔代养育阻碍孩子自理能力

俗话说隔代亲,老人比父母更溺爱、迁就孩子。然而,儿童早期是要发展很多技能的,如果老人事事代办或过度保护,只能让孩子错过探索新事物的最佳年龄。比如:2~3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但往往孩子的一个动作,老人就能猜出他的所求,便立即满足他,长此以往,孩子少了表达需要,会影响语言发展。

老年人一般喜静不喜动,这样会不自觉地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个性发展、能力增强。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接触新鲜事物和与人交往的机会自然少了,可能导致视野狭小,不敢面对生人,缺乏探索欲和创造力、想象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固执、退缩、胆小等性格。此外,老人多关注孩子的吃穿,却很少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可能造成孩子孤独、冷漠的性格。

“我坚信,不管儿子现在有多么弱小,他终有一日会成为能够在世界中立足的强者。我付出全部的爱去帮助他来尝试融入这个新世界,让他去学习他不懂的东西。虽然他年幼、弱小,但我从来不怀疑他的能力。……我看重的是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建立起的自信心。——《卡尔·威特的教育》”。

经典借鉴篇

一个盘子伤害了什么?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

卡尔两岁时就主动地帮助母亲收拾桌子。每当家中的客人看到他用手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卡尔,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对好心的客人说:“没什么,卡尔会把它们收拾好的。”好心的客人不知道,如果我不允许儿子去碰那些盘子,或许我会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一声“不允许”会在他的信心上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推迟他某种能力的发展。

当卡尔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我和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我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无能,而是耐心地教他。我还鼓励他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的“动作”很糟糕,我也会夸奖他一番。房间收拾得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他来说,他已经做了,这已足够。在这些亲手整理之中,卡尔在探索,在锻炼。我深信只有通过锻炼和闯荡,他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孩子犯错误,或做一件事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我们应该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能说明孩子缺乏经验和技巧,并不能怀疑他本身的能力。

我对儿子的奖与罚都不太频繁,但它们一旦实施就要对儿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对卡尔的奖赏绝不会仅停留在物质上,而是要让他体会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我对他的惩罚一定要让他心服口服,否则惩罚便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我总会给他警告,他犯错之后我一定言出必行,并且要对他讲清原因,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惩罚他。

我曾经对卡尔说过:“你必须早上按时起床,否则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有一次他起床太晚,超过了给他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我们早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并把他的早餐收走了。卡尔看着我,似乎想为自己的过失辩解一番,我便先开口对他说:“真遗憾!我也很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你的位置上,但我们以前有过约定,我不能随意破坏它。这只能怪你自己。”

不要无限满足孩子的欲望


不要无限满足孩子的欲望昨天家里来了对新婚不久的小俩口,新娘子怀孕了好几个月才办婚礼,所以现在已经孕六个多月了,结了婚的男男女女,在一起总爱聊聊小家庭的事情。做为过来人的我,新娘子有好多的小问题向我讨教。聊着聊着就自然而然的聊到育儿这个话题上来。

聊到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真正的含义时,新娘子说:“我弟弟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富养害了的败家仔。从小到大,只要是他想要的我爸妈全部都满足他。现在才18岁了,都不知道花掉了多少钱了。书不好好读也就算了,久不久就宣布他不要去上学了,我妈就急得要命,然后就会很紧张的问他要什么样才肯去读书,他就会顺着棍子往上爬,说出口的要求准能得到满足,我妈怕他回家呆着学坏了,天天晚上去玩到半夜1点都不回家,急死我妈了,现在就是用钱在哄他去读书。初中时一年换一部新手机,都是用上千块钱一部的。高一时又要求买电动车,从我家去到学校走路也就8分钟左右的路程,以前我都是步行的,到他就要骑电动车。高二下学期后他说高三太辛苦,再也不要去读书了,天天要6点不到就起床,他受不了。见他真的不肯去学校了,我妈只好花钱让他自费去读大专。去读大专没一个学期,又说他要考驾照,然后又请病假不去学校了,挂个名在学校那里回家去学车,现在去学车要求一天100块的伙食费,其它费用还没包,我妈就这样无条件的满足他,他又是无条件的提新的要求。可能学了车以后他又要求买汽车才肯去读大专了,面对他这样的行为,我越来越无语了。。。。。。”

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其实并不少见,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故事,不单只是当成故事来听,我会时刻的记在心底,时刻的提醒自己,以后一定不能做这样的家长,也许只有在不断的反省自身的行为,才知道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的爱。当妈的,爱孩子总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你真的爱对了孩子吗?你在无形的把他纵容成一个满脑子欲望,只会索取不懂回报的坏孩子却不自知。你凡事都替孩子铺好了后路,只要他一句话,你就义不容辞。你以为你很爱他,所以你无条件的满足他,当你为他做一切的事情的时候,他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还有能力满足他的欲望时,他当然觉得你好,有一天你再也没有能力满足他更大的欲望时,他绝对会跟你翻脸。到时欲望无处满足时,他只能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有一天,孩子真的因为物质上得不到满足而走歪路时,你就是那个亲手将他送进监狱的罪魁祸首。

孩子要求买手机就给他买手机,要求要电动车就给他买电动车,他害怕高三学习辛苦然后就提前去自费读大专,大专没上多久就要求去学车想要买车,也许车子买了以后他又会要求买房,一切的一切,他总是不顾一切的想要拥有,他的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无法想象,他未来的路应该怎么独自走完,当他脱离了父母的庇护,他什么也不是。他吃不了苦,所以他不想工作。他喜欢享受,所以他只能做啃老族。其它的同学在高三的时候努力学习,他早已先人一步成为了一名大专生。等他的同学都上大学了的时候,他比人家提前考了驾照,当他同学考了驾照的时候,他又先人一步开上了小车。他总是比别人快一步,但是以后,他真的就能比别人更有出息吗?他就有可能更出色吗?

孩子不想去读书,当妈的就用钱哄他去读书,理由是怕他在家里呆着学坏了。可是,把他送进学校,他就能真的学好?一个一伸手就有钱花,一开口就能得到满足的年轻小伙子,他能知道钱来得不容易吗?他能知道感恩父母吗?也许,把他丢到社会上饿一段时间,让他自食其力的去生存,让他自己去工作赚钱,苦了累了,他反而更加知道读书的好处,那样就算不用钱哄,他也一样想去读书的吧!

很多时候,当父母的总是以为爱孩子就是为他铺好后路,可是却没有想过,自己能养孩子多少年,有哪一对父母,能从头陪着孩子走到最后的呢?当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那他该什么办?他没有自己生存的本领,他不会自食其立,他吃不了任何的苦,他只爱享受。以后,他如何能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他如何养得起他的老婆和孩子?这些事情,在溺爱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先要想好了不是吗?

孩子会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大多数时候都是做父母的亲手培养出来的,在抱怨孩子没出息不懂事不听话不孝顺的时候,要先想到自己有教过他这些吗?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不会培养的父母。爱孩子不是要无限的满足他的欲望,真正的爱他,是要让他学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要有吃苦的精神,要有生存的本领,要让他明白怎么样的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处处都比别人快一步。别让溺爱变成了伤害,更不要无限的满足孩子的欲望。。。。。。

广告!勾起了孩子的欲望


一则儿童食品广告在说了自己产品如何好之后,最后有一句话:“今天,你吃了没有?”家长们抱怨他们的孩子听了这句话之后,说:“今天我还没吃”。于是,马上付诸行动,从冰箱里取来就吃。于是,家长不得不经常给孩子买这种食品。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吃广告上的食品过多,造成消费过度,过于浪费,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买广告上宣传的商品,使孩子打开冰箱找不到这种食品,问题就解决了。妈妈们可能会说,“你不给他买,他闹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理睬。第一次不理睬,孩子闹得很厉害,第二次不理睬,闹得就轻一点,第三次不理睬,孩子就没兴趣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育规律:

孩子的某种行为既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加强,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减弱

当孩子看了广告,他想吃该食品的欲望会加强。反之,他到冰箱里找不到该食品,会感到失望,这种失望就成为他想吃该食品行为的负向强化物,几次找不到,他就不再找了。这个规律适用于孩子的很多行为。要加强孩子的某行为,我们可以用物质奖励(食品、玩具、钱)、活动奖励(和孩子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和精神鼓励(表现出高兴的神情、表扬孩子、对孩子表示疼爱等)作为正向强化物。要减弱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家长可以用撤销物质供给、拿走玩具、不理睬、批评、表示不高兴等方式作为负向强化物。

要控制孩子的欲望和行为,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要伤害孩子的情绪和自尊心。为此,家长可以和孩子订个契约,比如说,孩子想吃某种食品,家长就和他讲条件,一星期吃几次?什么时候吃?如果多吃了怎么办?无论如何,主动权是掌握在家长手中的。

谈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呢?

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1)克服自负心理

自负是指孩子过高地估计和评价自己的表现。例如班上有个别幼儿,因自己的某方面比较“能干”而常常受老师表扬,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不愿意与他人一起玩。对此教师可通过故事《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进行教育疏导,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帮助幼儿理解:人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使各人的本领得到最好地发挥。并教育幼儿“不管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还是生活条件比别人优越,都不能瞧不起别人,不可以骄傲自满”。逐步让孩子们懂得“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2)战胜自卑心理

自卑的幼儿总是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教师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①要引导孩子重新看待和估计自己,帮助他们把自己比同龄人做得更好的事找出来,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②引导孩子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而要不断使自己“扬长避短”。同时教师应提供给孩子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爱好和能力的活动,让他们把事情做好,从而提高自信心。③针对孩子的弱点,要指导其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不可因害怕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我封闭。

(3)消除嫉妒心理

有的孩子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获得进步时,脸上就不高兴,心理就不平衡。这时,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作为教师也有责任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心理疏导,以期帮助孩子增强“消除嫉妒心理”的自信心和能力。首先应观察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交往活动等实情,找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各种因素。留心观察孩子日常的言谈举止,及时发现并制止嫉妒心理的萌芽。其次是平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如通过故事《不嫉妒别人》等形式,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嫉妒心理的危害性,教育幼儿善于学习同伴的优点,启发诱导幼儿:每个孩子都在争取进步,自己也会不断进步。当别人进步时,自己不生气,不嫉妒,而要迎头赶上,争取进步。

加强意志力磨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和娇宠溺爱,许多幼儿的抗挫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必须加强意志磨练,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如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幼儿对生活中困难和挫折的认识,增强抗挫能力。可以讲述英雄人物历尽艰险战胜困难的故事;介绍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幼儿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都会遇到困难的,人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总之,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孩子从小多接触困难,以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多承受挫折的磨练,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做事不易,世事艰难。这就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营造健康心理氛围,满足正当心理需求

营造健康心理氛围,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形成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每个幼儿都有获得“爱”的正当心理需求,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正确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当孩子正当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则常常自暴自弃,或者产生种种逆反心理。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掌握一些向幼儿表示师爱的技巧,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以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如在幼儿最需要关怀时,亲切地看他一眼,或关切地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抚摸他一下,这些都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有的能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回味几年甚至一生。因此,教师平时应通过多种方式正确“施爱”,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遏制和消除畏惧、惊恐、焦虑等心理疾患,逐步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让幼儿在充满爱的心理氛围里健康成长。当然对于幼儿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是不能迁就的,而应该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同时要正确对待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失误,不要给予过多的指责。因为过多的指责,只会收到暂时的、表面的震慑作用,却中断了幼儿做错事后自我谴责和剖析错误的心理过程,也就中断了幼儿自我教育的过程,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幼儿的固执和任性。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使其增强自信,从而诱导幼儿做一个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活泼大方的孩子。

改正孩子坏脾气的对策


改正孩子坏脾气的对策

我的宝贝长高了、口齿更清楚了,可小脾气也越来越大,遇事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或躺在地板上打滚。我曾经想过很多办法对付她的坏脾气,比如大声呵斥、揍她的小屁股,但都效果甚微。

对策:

“冷处理”对付小脾气

一天晚上,女儿坐在客厅看动画片。这时她爸爸从外面回来,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她突然大声说:“爸爸你出去,我要一个人看!”这么没礼貌,我很生气。于是教训她说:“天天你太没礼貌了,快给爸爸道歉!”话没说完,她就大哭起来,然后坐在地上,大叫着:“出去!出去!”我们又批评了几句,没想到她哭得更凶了,还把小桌子上的玩具都扔到地上。凭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在她脾气上来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这次,我们索性不再理她,离开了客厅,留她一个人在那里哭。

渐渐地,哭声平息了。我走进

客厅,发现她已经坐回到小椅子上:“妈妈,我要擦擦脸。”她一边啜泣一边央求我。我拿来毛巾,边给她擦眼泪边对她说:“你刚才发那么大的脾气对不对?客厅是大家分享的空间,你不能一个人独占。”她想了一会儿,没有说话。我接着说:“爸爸刚下班回来,可想你了,怎么不能坐下来和你一起看电视呢?”“妈妈,我刚才不对,我让爸爸和我一起看电视了。”她跑出客厅去找爸爸:“爸爸,对不起。你和我一起看电视吧。”

没想到,“冷处理”这么奏效,我得到一个经验:在女儿发脾气的时候,大人的说教打骂根本没用,反而会激化矛盾。不如索性不理她,让她自己去闹。等她情绪平复了,再慢慢地跟她讲道理。这时候,她才能接受批评,听得进道理。

因为女儿通常会在不答应她的无理要求时耍脾气,她会赖在地上大哭,还会一边哭一边偷偷观察大人的反应这时千万别理她,因为这不是真哭,而是她要挟大人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在这时要么走开,要么继续干自己的事,对她完全不予理会,过一阵她就会觉得无趣,反倒自己从地上爬起来“讨好”我们了。

提示:老人通常比较娇惯孩子,见不得孩子哭,如果家有老人的话,一定要站在统一战线上,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助长孩子的坏脾气。

转移注意力

有时宝宝会真正发脾气,“冷冻”处理就不奏效了,而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却很有效。璇儿对

动画片、玩沙、玩水、画画、蹦高高、户外观察(下雨、刮风、看星星、看月亮等)、户外寻“宝”(蜗牛、蜘蛛、蚂蚁、蚯蚓、小青蛙、知了等小虫)等等都非常感兴趣,一旦她真发脾气,我们就会根据时间、地点,选择一种她感兴趣的事让她去做,起初她还会板着脸,可过一会儿就会一副兴趣盎然、笑容满面的样子了。

提示: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关键是父母要去观察宝宝对哪些事或物感兴趣,从而准确把握宝宝的心态。

仿宝宝发脾气的样子

对于女儿耍小性子,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模仿她发脾气的样子非常有效,尤其是把她抱到镜子前模仿她,通常会让她转瞬即笑,笑过后她已将耍脾气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宝宝们耍小性子的模样是很可爱的,可大人们模仿起来则是“东施效颦”,样子会非常搞笑,宝宝当然会忍俊不禁。

提示:模仿可尽量夸张一些。

父母必须有一人“扮黑脸”

在女儿大发雷霆甚至扔东西的时候,女儿爸就会“扮黑脸”先唬住她,然后由妈妈给她讲道理。孩子如果不畏惧家里所有的人,坏脾气就会越来越大,所以适当的怕一个人是必要的。

提示:“扮黑脸”要适度,不能把宝宝吓着了,并且“扮黑脸”的家长在平时要多与宝宝亲近,让宝宝觉得对他更多的是爱。

给宝宝讲道理

上面都是些制止宝宝发脾气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想从根本上改变宝宝的坏脾气,则要标本兼治,“本”就是给宝宝讲道理,这样才能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宝宝讲道理要注意策略,我们给女儿讲道理通常拿她喜欢的卡通人物或童话人物(如天线宝宝、蓝猫、小熊维尼、嘟嘟熊、毛毛球、哈哈龟、人猿

泰山、小聪仔等)作比较,或是用婴儿刊物上的小故事来启发她,让她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提示:改正宝宝的坏脾气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家长必须要耐心。

孩子做事磨蹭的对策分享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边看得都快急死了。”

“我家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写字还慢,笔记都记不全,怎么学得好啊。”

“我女儿一写作业就各种找东西,半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非要拖上1个小时,批评了很多次,就是改不掉。”

......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些情况,那家长到底要怎么办?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纠正都没用?这是因为家长你们没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实原因。

今天,我们就以孩子写作业磨蹭问题为例,针对孩子写作业慢的7个原因,给出解决方法,快来看看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

学习没方法,不知道先做什么

洋洋的爸爸妈妈为了能让他安心学习,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写作业总是慢慢腾腾,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什么作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他的作业乱无章法,有些题经常会做错或漏做。

妈妈也很苦恼,因为洋洋在家做作业之前准备文具也是很混乱。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这中间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时间。

这是一个写作业条理性比较差的典型案例。写作业时不知道有什么作业,文具准备不齐全,对各科作业的先后顺序没有条理……这样写作业当然慢了!

对策:

对于洋洋的情况,父母要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动手安排自己的事务,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慢慢学会规划和条理。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被父母剥夺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追求完美,害怕出错

蒙蒙作业工整,成绩优秀,缺点就是写作业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点不整齐或者不干净的地方,她就马上擦掉重写,所以花的时间就长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但是有些孩子写作业慢却是父母们训练出来的,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样样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业:即使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父母都严格要求孩子改好写工整,这样要求的最终结果,不是孩子写作业慢就是对学习害怕。

对策:

对于这种喜欢使用橡皮不停地擦来擦去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橡皮综合症”。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而要用奖励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

孩子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如果孩子离不开橡皮,家长最好把橡皮没收,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依恋橡皮的坏习惯会逐渐得到纠正。

对学习没有兴趣

有的孩子因为学习基础差,作业不会做,写作业自然而然的就慢了。还有的孩子,对学习没有乐趣,即使会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去弥补孩子的缺陷,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策:

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接着写作业,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又拿去问。这样来来回回折腾,时间就耽误了!

这样做一方面会打断做作业时的安静氛围和专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会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

建议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父母给孩子补习。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脑儿讲给孩子听,而应是启发孩子,最后还是要靠孩子自己领悟。孩子知识储备够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

人们都是这样,对于喜欢有趣的事都乐意去做,而对于枯燥乏味的事,则是能拖则拖。

所以,对于不喜欢写作业的孩子,父母要尽量调动孩子写作业的兴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竞赛的方式来安排作业。比如: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这是一种被动的磨蹭,被父母逼出来的磨蹭。许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学校的作业后再做些题目。所以,每天加了许多“妈妈作业”。

听听一个孩子的说法吧:“快点写作业?我为什么要快呀?写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写完了老师的作业,我还要写妈妈布置的作业,写完妈妈布置的作业,爸爸的作业又来了,总之就是没有玩的时间……,还不如慢点写呢!”

没想到“磨蹭”还成了孩子的一条对策。若是爸爸妈妈总给孩子加“父母作业”,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慢,久而久之,渐渐地养成习惯,就真得变成磨蹭的坏习惯了。

对策:

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孩子在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孩子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许多家长总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时间,孩子当然不用操心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了。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对策:

善用小闹钟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闹钟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时,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体验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学习更加自觉。

把作业当成考试

按考试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业,其余时间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安排。设定好考试的时间,让孩子在做作业有一种紧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业的速度也就快了,准确率也会慢慢提高。

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仅做作业慢,在任何事情上都会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需要要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凡事要多提醒,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性,循循善诱。

一分钟专项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1) 每天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年级不同,难度不同)。

(2)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让孩子练习一分钟写“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

通过以上的训练能够让孩子了解到时间的宝贵,一分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二到三组,还要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

与老师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有家长督促的情况下,速度会变快。但是到了学校,没有了外人的督促,孩子又会慢下来了。所以,如果有老师的佩合,在学校也督促孩子,这样孩子的矫正速度就会变快了。

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

小健活泼、可爱,但是小健的父母却一直揪心着他的学习。因为小健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一会儿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

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调皮捣乱,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

这个属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这些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让他们连续做作业超过20分钟,他就会走神,如果写一个字走神5分钟,作业当然就拖拖拉拉了。

对策:

作业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量,然后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

如果作业太多,可以把作业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阶段。如第一次规定做15分钟,完后休息一会,然后再规定一个15分钟,再休息。当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时间就可以慢慢延长,等养成高度集中学习的好习惯时就不用再分割时间了。

要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准备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孩子学习的环境还要安静,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中途为了关心孩子,又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

训练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还处在发育当中。

因此,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训练,以提高注意力。现举几个具体操作方法给大家作参考。

a、玩扑克游戏。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取三张不同的牌,随意排列于桌上,让他盯住某一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他报出那张牌的位置。若她猜对了,就胜。

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这种方法能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游戏又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

b、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

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c、训练听力注意力

每天给孩子读一篇文章,读完后要他回答书中的问题,长期坚持就会提高孩子的听力注意力。或者由家长给孩子念一组数字,或一组词语,让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来,逐渐增加数字和词语的长度,这个游戏不仅能训练注意力,还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

还可以每天回来追问一下每天上课的内容,让孩子把每天每节课的内容复述给家长们听,这样也能无形中养成孩子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

协调性差

孩子磨蹭的原因还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当今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

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独生子女出现感觉统合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现举两个因为感统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作业速度的例子:

(1) 思维和手不能同步

阳阳十分聪明,就是有一些内向,不爱说话。妈妈反映阳阳做作业时太慢了,每次写完作业时,由于他思维比较快但是表达和书写太慢,所以就会经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

这个案例表明了有些孩子思维和手不能同步进行,尽管思维比较快,但是表达和书写都比较慢。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孩子普遍不太善于交流,有时还会出现说话吞吞吐吐,甚至轻度口吃的现象。家长平时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励他跟别人交流,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2) 手眼不协调

晨晨写作业时总是慢慢腾腾、歪歪扭扭,而且经常是写在横格线下面的,还爱横跨两格。晨晨经常就是看着“惯”却写成“贯”,看着“朋友”写成“明友”。在学校问题更加严重了,写字速度慢,经常在考试时答不完题,而且做题时还经常出错,成绩特别差。

这种孩子就属于手眼不协调,经常会写字出线、出格、还会出错。由于不协调所以写作业就会很费劲、很慢,这样总会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慢慢的就会很讨厌甚至恐惧写作业。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评,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由此可见,孩子写作业磨蹭,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小问题,却往往包含着很多原因,更别说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磨蹭了。但在生活中,家长很少注意这些细节,总是觉得孩子磨蹭是因为懒、不努力,并且一味责备孩子。

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帮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反而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信心。说到底,做父母的应该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所以,孩子的心,你懂吗?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谈培养孩子表现欲望对策》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