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11-04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二)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

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三)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四)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五)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六)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七)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八)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责任是一种快乐的“负担”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这次新教师培训讲座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不论什么行业,责任心一定是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教师尤其需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充满着希望和朝气的下一代。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成长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可想而知,教师有多少责任心,对其学生就会有多少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责任心要求我们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个人的优缺点,像家人和朋友一样照顾帮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责任心要求我们因材施教,不用大众化的要求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

,凡事以身作则、多进行正面的教育和疏导都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

其实很多情况下,责任心就是一种使命感,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所以有时,责任就成了一种“负担”。但是这种负担往往换来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家长对自己的感激、同事对自己的信任、社会对自己的承认。播撒下责任的种子,收获的是幸福的果实。这样的“负担”前面,有一个形容词叫快乐。

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幼儿的哭是一种表达自身在安全、生理、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时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在幼儿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不恰当的“语言”。幼儿在不具备完善的表达能力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可能产生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哭”。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帮助,教给幼儿这样正确表达,如何应用词汇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哭,以便使幼儿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将影响到幼儿在性格及社交等多方面成长。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广大家长朋友,在面对孩子哭的时候,一定要区别对待,千万不要将其这一行为视做无理取闹,改变我们传统认识中这一错误的认识,幼儿的哭更多情况是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表现,并且没有引起家长及老师的注意。于是当我们面对这一情况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哭,往往这是我们最容易发脾气的时候,你多次询问,可孩子就是不说,你会认为是孩子在故意捣乱,其实不然,你越着急孩子也越着急,本来就不会表达,紧张之下更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孩子更多的时候是不会表达,而不是在捣乱,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仔细观察、耐心询问。(孩子不会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猜孩子的心思,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为什么会哭?其实哭作为幼儿的一种不恰当的表达形式出现时,孩子的这一问题就到了必须给予重视的程度。在幼儿用哭这一手段引起注意前,他们是有一正确表达方式的,只是在那个时候个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就可能引起哭的情况。如:某母子两人去逛商场。孩子看见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于是向妈妈说:“妈妈,我想买哪个玩具”,妈妈一看,因自己不喜欢,就断然拒绝了孩子,可孩子对来说,玩具太有吸引力了,可能会在大厅广众之下和家长闹,然而中国的家长有太爱面子,怕遭人非议,什么都不说就给孩子买了。一会这样。两会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识到与其给妈妈说还不如直接来哭闹,因为在孩子的头脑中医竟认识到苦恼对于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来说更有效果,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一种习惯,的布道满足的时候会哭,遇到难题的时候回哭,既我们长说的“爱哭的孩子”。对这样的“哭”,我们站切称之为“需要型哭”。幼儿的哭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并非都是因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才采取“哭”这一行为,当幼儿在冷、热、饿等生理上的不适时也会有“哭”这样的行为出现。如一家长对我说孩子最近上火,嗓子不舒服,可是老是抓耳朵,而且强制性地将孩子的手放下也不会有效果。对有经验的人来说知道是喉管发炎引起的耳炎,于是我让回去看一下孩子的耳朵。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当孩子不会表达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给于更多的帮助,正是由于交流困难,才引起我们对孩子“哭”这一行为的误解,所以在面对孩子这一情况的时候,还请我们那出“放大镜”的眼睛去观察我们的孩子。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权且称做“生理型哭”。有一种定义为“兴趣性哭”,顾名思义即孩子在探索世界遇到困难时候的一种无助行为表现。孩子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去摸摸,什么都想去看看,什么都想去碰碰。。。。。。而我们大人是知道那些是可以碰的,那些是不可以碰的,但孩子不知道,于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老埋怨孩子,说孩子不董事,其实孩子就是“不董事”,家长也知道为什么还埋怨孩子呢?为什么不用一种可以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来告诉孩子呢?很多时候在幼儿期的孩子是可以听懂大人话的。如:孩子老想摸墙上的电线插孔,而我们知道那是不能摸的,但你这样才能做好着件事呢?是简单告诉孩子不要去摸,还是编个故事让孩子不再去摸呢?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安全型”,是孩子在安全方面的表现,由于孩子小接触的人比较少,对新的面孔,新的环境有抵触心里,但是正常的行为表现。如:有一同事对我说,每次送孩子回自己的房间,做的时候一关门,就会听到孩子的哭,老让人苦恼。与是我问他,关么温暖的时候会什么?他说关等啊!我说你再送孩子回自己房间的时候不关灯,你看会这样?后来得知孩子是怕黑而哭。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到邻居家等,来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有什么影响呢?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去及时地关心孩子这一问题,忽视这一情况。或许就是这样的问题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习惯了“哭”这样的表达,对孩子以后的语言表达会形成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孩子正常的表达,不能叫好地与别人沟通,社交能力欠缺。于是一些家长对我说,孩子大了自然就不会再这样了,可您是否想过,孩子不在用“哭”来表达,那他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呢?一些孩子脾气大的不可思议,一生气就砸东西,离家出走;一些孩子很少与人交往,性格孤独内向,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在他门自己认识到,“哭”已经不是他们那时的表达方式,又不能表达,无法交流时,所谓的问题孩子就不再奇怪了,(在此我想说,我们不应给家长过大的心里压力,真正得自闭症的孩子没有几个,一般说来,在幼儿的时候我们称孩子的异常反应为:行为问题;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性格缺陷;在岁后那些行为不正常的孩子我们经过测试后,才谨慎的称:自闭症),但是这样的孩子很少。语言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但孩子的“语言”却不会社会所接纳,因此——搭建一座由“语言”通向语言的桥梁就显的尤为重要。

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个性


班里有个孩子叫李昊阳,帅帅的小男孩,说话东北口音,我们都很喜欢他,特别是他说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特招人喜欢。

可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上课不爱张嘴巴,学了知识在幼儿园从来不展示给大家,学唱歌啊,学儿歌啊,他都是小眼睛看着你,或者不看你,就是不张嘴巴,可是通过论坛他妈妈发的视频回家唱歌真有范儿啊,而且有一次,学了一首新儿歌,我请小朋友起来背,小朋友不是很熟练,他一句一句完整的提醒了别人,我狠狠的表扬了他。

可是让他来背一背又不干了。

多说一句话,他就会哭着说:“我不想背。

”我也不勉强他。

上课看着他,学什么都不张小嘴巴,真别扭,可是他什么都学的会,在心里偷着学呢!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吧。

但是还是得想办法让他敢于把自己学到的展示一下。

暂时还不知道他是不想展示还是不敢于?

可能是孩子的一种个性?但是我相信,昊阳宝贝总有一天会开心的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教育是一种灵活愉快的活动


卫滨聪明伶俐,活泼好斗,这不,一大早就有几个小朋友来告状:“老师,卫滨动手打人。”“老师,卫滨撕破了我的本子。”我有点生气地把他叫到我跟前,想厉声训他一顿,可看到他那天真无邪的眼睛,心又软了,我灵机一动说:“卫滨,老师喜欢你!”他听了开心极了,高举双手大声欢呼起来:“老师,喜欢我!老师,喜欢我!”,“对呀!老师喜欢卫滨的聪明,也喜欢卫滨的活泼、团结、文明、懂礼貌。”卫滨听了我夸奖他,高兴的小嘴都合不上了。

这天上课他很认真,也爱动脑筋,其他小朋友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他都知道,但是他的脾气还是有点倔强。

一次,大家正在做操卫滨做着做着就在地上打起滚来,我赶紧说:“老师喜欢做操的卫滨,现在让你来领操好吗?”这一招真灵,他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站在前面领着做操,动作虽不规范,但做得非常认真。

接连许多天,我发现卫滨与别人打闹的次数减少了,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卫滨”谈话活动,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他进步了,有的说他不打架了,有的说他变的爱劳动了……看着卫滨一天天进步,我十分欣喜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教育并不是一件呆板、严肃的事情,而是一种灵活,愉快的活动,它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抓住契机,为孩子创造一个宽容、理解和关爱的良好环境,把行为习惯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去,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健康的成长。

倾听花儿的声音是一种智慧


今天中午午餐的时候,我发现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胡乱吃点饭后就爬进自己的“小窝”睡去了。

一开始,我以为孩子昨晚在家睡觉晚了,也没在意。但一切收拾停当后,我去检查孩子的午休时,发现苗苗并没有睡着。正常来说,孩子们应该早已进入梦乡,可是今天特别,苗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样持续了半个小时。

“咦?怎么回事?”我不禁疑惑了。我悄悄地躺下来,依偎在她的身边,轻声地问道:“苗苗,不开心吗?苗苗眨巴了几下眼睛,没有吱声。直觉告诉我苗苗肯定有心事。

我柔声说道:“宝贝,老师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啊?”苗苗点点头。“那好朋友有心事应该说出来,好朋友还相互保密呢?”

看着我真诚的眼神,苗苗点了点头,小声说道:“今天,我丢了一个好朋友,昨天还跟我玩呢。”我抬头巡视了一下教室,发现今天没有缺哪个小朋友,就疑惑道:“小朋友们都在啊?”“不是的,是我常玩的大白兔!”

噢,我这才明白过来,苗苗原来说的是她几乎天天手中玩的大白兔布玩具!我正想怎么回答她时,苗苗又说开了:“我问李老师了,她说她忙着呢,让我自己找找,我找不到。”说完,苗苗眼里涌出了泪水。

我赶紧一边给孩子擦泪,一边大脑飞快地转着:“怎么才能逗她开心呢?大白兔怎么才能回来呢?”……有了……我刮了一下苗苗的鼻子:“哦,大白兔啊?今天刘老师拿去给它洗澡了,明天它就会回来的!”“真的?”“当然是真的了啊,老师还会骗你吗?我们是好朋友啊!你想啊,大白兔老长时间没有洗澡了,都快变成大黑兔了,你喜欢它变成黑的吗?”“嗯~,不!”“那就对了,明天老师就让大白兔回来陪你玩,好吗?”“好!”苗苗高兴地点点头。“好,那乖乖地睡觉好吗?”苗苗又点点头,终于闭上了小眼睛。不久,苗苗就进入了梦乡,看着她那熟睡的表情,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下午,放学后,我直奔市场,寻遍了整个市场,终于买到了和苗苗喜欢的那只一样的大白兔。

第二天,我早早地等在了门口,当我从身后拿出大白兔使劲在苗苗眼前晃了晃时,苗苗一下子扑了过来,笑开了:“大白兔,你回来了!”看到苗苗高兴的样子,我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忽然,苗苗又转身过来,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谢谢老师!”看着苗苗跑进教室的快乐背影,顿时,有一种幸福在我的心中弥漫开来……有人说:“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

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能“说”,更要懂得倾听。我们的孩子是一群天真、快乐的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爱好和情感的需求,不仅是最需要表达的一群孩子,更是最需要被“倾听”的一群孩子。

倾听我们孩子的心声,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接受,用心去理解。不管我们有多么繁忙,只要孩子开口给你说话了,你就必须去倾听!了解他们的需求、想法和故事,分享他们的快乐,化解他们的烦恼。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把孩子的快乐、烦恼转化为他们获得自信、重拾快乐的机会。倾听,要平等地与孩子相处,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理解孩子的语言,用心去接纳孩子。在我看来,这就是尊重孩子。

看着如花的孩子,我们不仅仅是在守护着、哺育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殊不知更是在幸福地欣赏着花朵!欣赏着花朵,你不感到幸福吗?

等待花开的过程是一种快乐,欣赏花儿的美丽是一种幸福,倾听花儿的声音更是一种智慧。

写给溺爱孩子的家长们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姜妮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

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所回答的都是在我的预设中,然后我又问:除了他们说的,还有什么时候你会哭?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我撒娇时我会哭,我想要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一副得意洋洋、趾高气扬的样子!特骄傲!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轻轻地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这种哭是不对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不对?如果我不哭出来!他们就不给我买!……”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他这样的孩子身上发生过,在其他家的孩子也同样发生着,是啊,在很多的大人眼里孩子是很小的,小到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不是,其实孩子一点也不小。

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难免回来一次。

或者生活在但单家庭里面,做母亲的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的去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大人能做到的,也一定去满足孩子。

孩子就这样养一只被宠着,慢慢的也养成了爱撒娇的小脾气,有的时候大人不答应她的要求时,他就撒娇耍小性子。

是啊,如果事事都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甚至会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

于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

在这里,我要呼吁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不要将恶性循环下去了,等到有一天它真正的无视你的存在,也不把你当回事,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幼儿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在家里也是“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这样的孩子更加骄横,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会时不时的向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们帮忙改改孩子们的坏脾气,当家长向我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也挺纳闷的,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的孩子攀比心比较强,如果小朋友有的他也一定要有,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也只能顺服,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老师的身上,而往往这些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老师。我们班里有一个叫吕文慧的小朋友,她是一个有点内向但很善于表现得小女孩,她每天会穿的漂漂亮亮的,干干净净的来幼儿园,老师们都觉得她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再喜欢也是有缺点,有让家长发愁的地方。他的妈妈跟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几乎每天来送她都会与我们聊聊,同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可爱的小女生,又一次我们谈到吕文慧,她的妈妈说:“我的这个宝贝真让人发愁,每天早上起来要换好几套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早上起来的很早,但是都把时间浪费在换衣服上了,连吃早饭都来不及了,不让她换就开始哭闹,不来幼儿园了,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穿的都比他漂亮,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希望老师帮我改一改她的这个坏习惯。”我说:“好的,没问题。”后来,在我们上安全课的时候,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他叫上来了,问她:“今天早上吃饭了吗?”她说:“没吃”。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吃早饭呢?是妈妈没有给你做吗?”她委屈着说:“不是,是因为我换衣服换的,所以没有吃。”我摸着他的头说:“以后早上起床要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的衣服都是最漂亮的衣服,妈妈让你穿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有的时候是天气冷,妈妈怕你冻着就给你多穿衣服,你每天早上因为换衣服都不吃早饭,这样你的身体会不健康的,不健康你能穿什么衣服呢?”她听了我的话,开始抽泣:“老师,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妈妈给我穿什么衣服我就穿什么衣服。”我拍着她说:“这才是老师的好宝贝呢!”过了几天,她的妈妈对我说:“谢谢你了,姜老师,吕文慧最近早上早早就起来了,而且自己穿衣服呢,没有要穿这个要穿那个了。”我告诉她:“孩子不能太溺爱她了,如果一直溺爱以后会更管不了的。”每个做父母的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但在宠爱的同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宠爱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等哪一天你对她严格要求让反而觉得你是一个坏父母了,所以,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目中无人,并不能帮助他们成长。

谦让是一种美德


区角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钊想用赵岩手里的水彩笔,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赵岩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张钊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赵岩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终于,赵岩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10的加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