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幼儿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我看到洋洋的旁边有一个椅子倒在了一旁,他看了看,大概他认为椅子不是他弄倒的,所以他走开了,我轻轻叫住了他,他看看我,我看看他。我又看看倒在地上的椅子,他忍不住问我干吗,我说:“你看到了地上的椅子倒了,你可以把他扶起来吗?这样别人也不会摔交了。”他说好就把椅子扶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对全班的小朋友说:如果你看到别人的东西倒了,你也可以帮助别人扶起来。今天有个小朋友就这样做了,我觉得他很棒。说完,洋洋忍不住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是他做的,那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小班幼儿还属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己本身很关心,关心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椅子,蜡笔,而对于别人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关心,有时候教室里东西倒了,书掉到了地上,他们走过路过都不会主动把它捡起来。对于这时候的幼儿,我用了提醒加鼓励的方法让他们引起重视,这样,久而久之,慢慢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让他们真正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这里又多了很多空的小椅子,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把他们搬到了活动室的前面,我应为图方便,顺手拿起三张椅子,把它们放到了前面,可是我突然意识到,我常常和孩子们说:“两只手搬起小椅子。”而现在,我根本就不是两只手搬椅子啊。想了想,“算了,孩子们不会介意的”
这样的意识突然在脑海中闪过,于是,我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了几天,有个孩子一手一个椅子,慢慢地把这空椅子挪到了前面,她很想像我一样轻松地把它们搬起来,可是,这两张椅子的重量对于她来说实在有些重了,她显得很吃力,最后无奈只好拖行。这时,我有些不知该和她说些什么,这可能就是我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她的影响。
还有几次,当我去搬那张大椅子时,我习惯性的一只手抓起椅子的背,突然那小小的拖着两只椅子前行的背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顿时放弃了原来的想法,赶紧两只手像孩子那样搬起了我的那张并不重的椅子。
我们常说榜样作用,在这些孩子面前,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希望孩子能怎样,能怎么做,就比如搬椅子这件事,我们希望孩子两只手搬椅子,可是在我们自己搬椅子时,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动作、行为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呢?我们是否真的成为了孩子们的榜样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前,先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吧。
今天的晨间谈话后,又是到了喝豆浆的时间,于是我请孩子们搬起自己的椅子去喝豆浆,这是发现豆豆,蛋蛋,邦邦,又拿起椅子的一角,像开火车一样往前推。于是我提醒他们这样椅子会弄坏的,要两手搬椅子。可是过了不久,在中餐后发线除了这几个小朋友外别的孩子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开火车”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的火车要开了”。
分析这一现象产生原因:
1、方便心理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在家自由散漫惯了,而且在家中也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家长不会对于搬椅子作出怎样的要求,所以幼儿就已推或拉椅子这种最简便的方式来搬椅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二、好玩心理托班孩子生性好动,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玩具。自然而然,椅子也成为了他们的玩具之一,自从孩子们看了《托马斯小火车》这之后,更加把小椅子当作了小火车,一把接一把的椅子排起来,纷纷当作火车开起来。这样不仅破坏了课堂常规,还对椅子照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如何让孩子们能改掉这一,我决定从以下方面下手: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针对孩子们的这个现象,教师可以从孩子们最喜欢看《托马斯小火车》的方法入手,让孩子知道托马斯小火车,能遵守纪律,在轨道上开,并且会帮助大家做事。我们要学习托马斯小火车遵守纪律,做个好宝宝。或者教师还可以自行创编《椅子宝宝哭了》的PPT故事,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述。让孩子知道椅子宝宝“为什么会哭”“它得了什么病”,从而知道要爱护小椅子(两手搬,轻轻放)。不然椅子会生病。
2、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做到示范作用,对于教师座椅,教师一定要两手搬。并且让孩子学着老师的方法搬动椅子,此外表扬班级中爱护小椅子的小朋友,给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鼓励别的小朋友,都向他们学习。另外请这些孩子做小老师,帮助老师一起监督。让孩子和老师共同来督促这些不爱护椅子的小朋友。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多加关注,时时表扬改正的幼儿,并且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精神和物质双鼓励。
3、家园配合共教育在园内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长共同的配合,可以结合论坛的力量,上传一些孩子这样推椅子不文明的举动,引起家长的重视,然后请我们的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在家督促孩子好好搬椅子,爱护椅子,养成好的习惯。
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劳,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
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
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
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丫丫欲言又止。
“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陈彤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
那天做游戏,一一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一一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
我一气之下,说:“一一,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板凳去!”一一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
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同学小朋友的面,我向一一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们又争着搬板凳、打扫卫生了。
今天的体育锻炼结束后,又是到了吃早点的时间,于是我请孩子们搬起自己的椅子,这是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又拿起椅子的一角,像开火车一样往前推。于是我提醒他们这样椅子会弄坏的,要两手搬椅子。可是过了不久,在中餐后发线除了这几个小朋友外别的孩子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开火车”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的火车要开了”。
分析这一现象产生原因:
1.方便心理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在家自由散漫惯了,而且在家中也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家长不会对于搬椅子作出怎样的要求,所以幼儿就已推或拉椅子这种最简便的方式来搬椅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2.好玩心理托班孩子生性好动,对于他们来说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玩具。自然而然,椅子也成为了他们的玩具之一,自从孩子们看了《托马斯小火车》这之后,更加把小椅子当作了小火车,一把接一把的椅子排起来,纷纷当作火车开起来。这样不仅破坏了课堂常规,还对椅子照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如何让孩子们能改掉这一,我决定从以下方面下手: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针对孩子们的这个现象,教师可以从孩子们最喜欢看《托马斯小火车》的方法入手,让孩子知道托马斯小火车,能遵守纪律,在轨道上开,并且会帮助大家做事。我们要学习托马斯小火车遵守纪律,做个好宝宝。或者教师还可以自行创编《椅子宝宝哭了》的PPT故事,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述。让孩子知道椅子宝宝“为什么会哭”“它得了什么病”,从而知道要爱护小椅子(两手搬,轻轻放)。不然椅子会生病。
2.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做到示范作用,对于教师座椅,教师一定要两手搬。并且让孩子学着老师的方法搬动椅子,此外表扬班级中爱护小椅子的小朋友,给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鼓励别的小朋友,都向他们学习。另外请这些孩子做小老师,帮助老师一起监督。让孩子和老师共同来督促这些不爱护椅子的小朋友。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多加关注,时时表扬改正的幼儿,并且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精神和物质双鼓励。
3.家园配合共教育在园内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长共同的配合,可以结合论坛的力量,上传一些孩子这样推椅子不文明的举动,引起家长的重视,然后请我们的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在家督促孩子好好搬椅子,爱护椅子,养成好的习惯。
经过事后的了解,朵宝告诉老师因为音乐有一点快,他们有点跟不上。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他们看得多做的少。但到了教师分解动作讲解的时候,我们的朵宝就能跟着老师的口令将动作做的较好。原因无他,因为教师的口令相对与音乐来说更清晰,更机动能快能慢。
对于小班的孩子还说听音乐做动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因为对他们来说听辩节奏及乐句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课题。特别是男孩子这方面的发展更是慢与女孩子。但是相信只要多听多练,他们一定能跟上节奏跳出动感的舞步。
彩色小路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跳圈的游戏,为了增加游戏的吸引力,我为小班孩子特别铺设了一跳彩色的“道路”。对于这样一条“道路”哲哲显的十分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他也能按着圈一个一个的跳,并不时摆动自己的双手帮助跳跃。但当遇到两个圆圈并排放在一起时,我们的哲哲开始犹豫了不知该如何进行跳跃了,虽然前面有老师进行示范,但我们的哲哲依旧选择逐一跳过。而不是两腿分开跳过。其他孩子也纷纷效仿哲哲,很少有孩子分腿跳。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但这毕竟是我们的小班孩子第一次接触跳圈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始终都是兴趣盎然的参加活动。这说明我们的孩子还是很喜欢进行体育小游戏的。并且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不错的身体协调性及耐力,但是却显的不够大胆自信,在遇到小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哲哲选择了最保险的方式跳过。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玩这种游戏,相信在多进行几次类似的游戏时我们哲哲的胆量及身体的协调性都会得到更高的提升。
每次上课时我们两位老师都会说一句“请到小椅子搬到前面来”听到这一句,孩子们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有的是一只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一只手拎着椅子;有的站到椅子背后推着走;有的坐也不坐起来,就直接拖着椅子走……还不时发出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与地板“咚、咚、咚”的敲击声。还伴随着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声音,呈现一片热闹的景象.这是这几天我班幼儿摆椅子的场面,不管你怎么说都无动于衷,孩子们根本不里你。这不今天又这样了,于是我变了一种声音“哎呀,你真可怜呀!”我满脸疼痛的表情。顿时,小朋友一下子安静了。亿帆反应快忙说:“老师,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呀,它有时候要被人摔,有时候要被人踢,有时候要被人拖着走,有时候又“砰”的一声把我撞到在地,现在,满身都是伤痕,快要疼死了。正好有一把椅子的腿列开了缝,“啊,小椅子的骨头断了!”“是不是我们太不小心了。”“肯定是有人不是轻轻地拿,轻轻地放,才会这样的。”“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这节课我们正听故事《盼盼的树朋友》,使孩子们知道椅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木制品。
以上的缘由由于我们班孩子多且调皮,特别有几个男孩他们的自控能力差也较大胆。虽然他们知道要轻轻拿小椅子,但一听到要到老师这里来,就非常激动,都想坐到老师身边,所以,上面的情况就发生了。但是孩子又是很天真,听到我这样一说,马上就改过来了。“你想和小椅子成为好朋友吗?”“小椅子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它也想和每位小朋友成为好伙伴。”这些话,可以很快的让孩子改掉拿小椅子的坏习惯。他们知道要爱惜小椅子,要不,小椅子就不会和他成为好朋友了,他会疼的。
而平时我们老师应随时提醒孩子拿东西要轻拿轻放,况且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榜样,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椅子同样像关心他人一样,是一种良好情感的培养,能帮助孩子形成亲社会的情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人,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就像视小椅子为自己的朋友,不去伤害它,注意保护、关心它。视没有生命的椅子为如此,又更何况是人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