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常常遇到幼儿间发生打闹现象,孩子们轻则哭一场,重则一方或双方受了伤,而追究起来无非是因为谁碰了谁一下或争抢玩具等小事引起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对大班幼儿提出了“尊重、赏识他人,有宽容心”的发展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是从教孩子学习与人相处、交往,学习怎样做人出发制定的,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如何培养?
首先,教师会为幼儿创设尊重、赏识的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赏识,从而学会尊重、赏识、宽容别人。比如: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地方,老师会引导全班幼儿评价、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学会欣赏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长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幼儿小小的心灵中就会埋下善良的种子,渐渐养成宽容的美德。
第二,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样性,能够正确对待和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幼儿园里各种教育活动大多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教师会将一些浅显的道理、知识融入其中,如:在课上提问时,老师会对幼儿不同的意见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第三,让幼儿展示各自的强项,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强项,从而赏识、尊重他人。幼儿园里教师会提供给幼儿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给小朋友讲故事,请组织能力强的幼儿带领小朋友玩游戏。幼儿自己也会自发地显示出各自的才能,如:自理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帮助同伴穿衣、叠被;领悟能力强的幼儿会把老师教的本领传授给别的小朋友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会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优点、强项,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包容。
第四,利用幼儿“犯错”的契机,使幼儿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道理,培养幼儿的宽容心。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难免会有过失,这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循循善诱,不仅使犯错误的幼儿改正错误,同时也诱导其他幼儿正确对待同伴的错误,学会原谅、容忍同伴的过失。
第五,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对待别人的错误。幼儿园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有一定的规范。教师得体的举止,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对身边的幼儿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家庭怎样配合教育?
第一,营造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友爱,互相宽容,不争不抢,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步形成宽容、忍让的良好品性。反之,孩子从小受到不良影响,将会影响他今后的与人相处。
第二,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之前,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行为。”父母如果心胸狭窄,总是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或得理不让人,孩子怎会学会宽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才会重现在孩子身上。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第四,用儿歌、图片、故事等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宽容。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连环画、图片等给幼儿看,还可把生活中的理解、关心、友爱、宽容等内容的事情,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短小易懂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孩子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
第五,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宽容的品性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和缺点,在赞扬同伴的优点时,会感受到同伴的喜悦;在原谅同伴的缺点时,会体验到宽容的快乐。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孩子往往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育儿心得:你敢放养孩子吗?
孩子学步时,摇摇晃晃,他只消腿一松,我立即将他牢牢抓住,确保他小小的身体不用和一切障碍硬碰硬...不止这样,他不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我会不安、紧张,就怕他摔倒,就怕他磕磕碰碰。
大人们总是告诉孩子:好好走路啊,直线近不是吗?台阶费力不是吗?有石头的地方容易磕碰不是吗?
孩子呢,第一次走在鹅卵石小路上,第一次看到上山的路原来长成歪歪斜斜的,那个兴奋劲不亚于大人对好望角的向往。可是,我们创造的太安逸的家没有教会他走不同的路,没有教会他走有些路时要控制重心、要讲求平衡,当我的双手无法牢牢控制他的身体时,他就要绊脚,可是,跌过一两次,小不点儿竟学会了两手着地以保护身体其他部位。
宠他、养他,他几乎成了父母的生命可剥离的一部分,放手有多难!父母是什么?也许是孩子身后永远待命抓住他的大手,也许是随是候命的“救火员”...
可是,人生的路上,做父母有时甚至只能眼看他跌倒,耐心地、充满信任地等他从跌倒处起身,向前。因为,有太多路,我们不能代替孩子走,我们的手也不够长。
从教育的角度讲,让孩子学会选择,就是让孩子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中国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一切需要大人包办,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受教育、受锻炼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了解社会的机会。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父母不可能永远将孩子庇护在温暖和呵护中,孩子未来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的,培养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孩子
,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的活教育原则。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左右便有了强烈的“我自己”的独立愿望,慢慢地就会开始有自己动手的愿望,什么事都想自己试一试。如果家长能够循循善诱,孩子的独立能力便能不断推高。如帮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等;到了三四岁,便可让孩子喂鱼、浇花、帮妈妈剥豆、分碗筷等;五六岁的孩子可进一步学着自己洗手绢、洗袜子等。在这些过程中树立独立意识。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因势利导地引发孩子蕴育着的积极性,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孩子参与劳动的愿望,就会使孩子失去早日获得自我服务技能的机会,而事事不愿意动手,养成一种依赖性。
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什么用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孩子在磨练意志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的自制力,要能够抵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欲望。只有专注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力,是孩子能够在困难面前挺过去,不折不挠的关键品质。孩子的意志是从小磨练出来的,父母要注意平时生活的点滴中,逐渐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终归要离开父母,开拓比父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从小没有选择的权利,从未体验过选择的滋味,长大后就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难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与竞争。因此,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且表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即使最后失败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的积累。而当这种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何愁成功不会到来呢?
这本书让中国的父母们走出传统的管理和控制,解放自己的同时也解放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放飞孩子的智慧与理想,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民主的空气,实现真正的权利分享。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正确“放养”的基础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飞扬起生命的旺盛律动!
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教育孩子应该顺其自然,大人不应该过早给孩子灌输太多知识,而应该尊重孩子天性(说白了就是放养)。也有的人认为,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争分夺秒。
于是,在“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约束”之间,大部分父母都迷惑了。
我的观点:对孩子的放养,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你现在不教育孩子,将来社会会狠狠教育他的。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对手都已经武装到牙齿了,你难道让他赤手空拳上战场吗?
不可否认我们亲身经历过灌输式教育,也确实对社会有太多的不满与抵触情绪,甚至或多或少对社会和体制怀抱了一份怨念。
当年中考也好、高考也罢,我们承受了太多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和自我,也曾体验过太多进入社会以后的迷茫和失落。
当我们做了父母后,“放养”概念一出来,就很容易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和追捧。放养这个词,想想真的很美好,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身边有些朋友前几年对待小孩子的教育态度就是放养。可是到了现在这些爸爸妈妈们似乎开始紧张了,莫名的压力涌了上来,甚至开始报了各种补习班(舞蹈、钢琴、英语、奥数、书法等等),真的跟我们当年备战高考的场景没什么差别。
有个朋友的孩子,去年参加了上海这边的一场幼升小的考试,据她描述,当时是3000人录取60个,她拍了几张考场外照片给我看,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有人问她,那么低的录取率,为什么还要去奋力一搏。她是这样回答的:“小区的对口是菜场小学(所谓菜场小学就是在大城市里没门槛大家都就近入学,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很大比例的小学),硬件虽好,但是软件跟不上,师资力量跟不上,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我想给孩子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习环境。”
问题来了,幼升小、小升初真的那么重要吗?能不能不要给孩子压力,能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还有,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大学毕业?而且,现在教育都已经慢慢在改革了,都提倡素质教育了。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现在的教育系统,我只能呵呵,4点半就放学,说是给孩子减压。有时候我跟我爱人、孩子散步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熊孩子。他们抢别人的玩具,随地大小便,甚至破坏各种公共设施,家长在一旁看着还不管,我真不知道这些家长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孩子贪玩可以理解,但是最基本的底线总该要有吧,如果连这个社会的一些基本准则都不去遵守,你指望孩子将来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吗?这样放纵孩子,对社会对孩子自身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的。
有人喜欢拿国外的快乐教育说事,说国外的学校教育非常轻松,孩子学得很快乐,没有负担,也没有这么大压力,真是羡慕不已。那我只能说你对国外的教育太不了解了。再说了,快乐教育并不等于放养。就拿日本来说,日本从小对教育从来就没放松过。
日本小学分为公立、私立和国立。除了公立不需要考试,私立和国力都要考的,而且压力很大。他们要参加补习班,属于考前模拟的那种补习班,费用也不低。接下来才是面试,面试小孩大人都要面。然后接下来是笔试,考试内容五花八门。
最后是行为考试,这个考验综合素质能力的。如果都通过了,才能拿到offer。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生同样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他们有类似我们国内的期中、期末等各种考试。作业也不会比我们少,甚至有的学生会做作业到深夜才结束。
最后,有人会问,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每次过年回家,跟老家的亲戚朋友吃饭喝酒的时候,是不是会遇到有人说:“我初中都没毕业,还不是照样开工厂,雇研究生帮我干活”。是的,这个不得不承认,存在这种情况。
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个其实就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我跟你说,谁谁谁中彩票了。大部分人大学毕业,拿个学历本当敲门砖去面试各种企业,这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说,教育是个长跑,一辈子的事,千万不可逃避也不能麻痹。爱他,请不要放纵他。
多年来,我们都在谈养育孩子、教育儿童、培养学生的问题。那么,这个“养”字怎么理解?怎么能够更好地把握?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以为,要真正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真正改善儿童的生活,就必须讲慢养、牧养、顺养。
一、儿童成长要讲究“慢养”
“慢养”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从,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够急功近利,应该让生命按着自身的规律一点儿一点儿地成长。生命的成长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不能够“催化”成长。现在困扰许许多多家长的,是社会上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导致我们许多家长盲从了不正确的教育做法,都去催化孩子的成长,如同“揠苗助长”,过度“施肥”。
和“慢养”相对的,自然就是“快养”。现在“快养”的现象非常严重。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学生学习奥数化,人生成长分数化。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度“施肥”就使得学生“营养失衡”。我这里说的“营养失衡”是指儿童的成长被异化,不能够很健康地成长。
在儿童的成长上,如果我们不能够静下心来,不能够耐心地去育人,那么儿童就会在这种“快养”的教育当中失去真正的自我,儿童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自由生活权就会受到破坏。二、儿童成长要讲究“牧养”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牧养”有“放养”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比喻我们要像有经验的牧人放牧一样,把羊群带到肥美的草地,让羊尽情地吃草——我们要把儿童引到更广阔的、富有意义的知识空间,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
从这个角度上讲,激发儿童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牧养”的核心价值。比如让一个儿童热爱阅读,让一个儿童有目的地去实践,去参观各种博物馆,去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等。这种“牧养”的方式都是有利于调动儿童成长的积极性的。他们会非常快乐、非常主动、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
现在的问题是更多的家长“圈养”孩子。儿童活动交往的范围很小,成长方式也非常单一,甚至枯燥。许多儿童每天就是上学、做作业、写试卷、上培训班,有的在幼儿时代就过早学习系统学科知识。于是,家长替代了孩子的成长,他们束缚了儿童的发展。“圈养”让儿童的生命失去了更多的意义与光彩。
三、儿童成长要讲究“顺养”
“顺养”不能够理解成溺爱,也不能够理解成放任自流,不是说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样就失去了我们教育实际存在的价值。我这里说的“顺养”,是指要因材施教,是指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健康甚至高雅的兴趣和爱好,促其有个性地成长,鼓励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当一个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我们家长、老师,应该呵护,应“顺木之天性”,发展他的个性,开发他的潜能。
以上是自己基于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理解而提出的观点,其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儿童,培植精神,养育人格,让儿童自由成长,让生命快乐健康。我想,所有的家长,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如果能够在儿童节时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才能真正为了儿童,才能使我们所营造的环境更有利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如何真如此,孩子们不止是儿童节快乐,而是快乐每一天!
为人父母实在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既要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又不能事事包办,以防养出一个“巨婴”。本文作者王苏定居美国,她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游走东西、养育孩子的经验出发,建议家长们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而自信的人。
网上一直有家长在讨论穷养、富养孩子的问题。对于正好有一儿一女的我来说,无论穷养、富养都有一定的困难。
穷养,怎么个穷法?窝头咸菜,破衣烂衫,在物质上断了孩子享受的念头以劳其筋骨,炼其意志,有道理,但现实中很难持续地做到;富养,同样,怎么个富法?以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硬要让孩子去见识富人享受的方方面面,也够勉为其难的。
养孩子,上关国家未来,下系小家幸福,工程之浩大繁复,比读个学位、谋个官职难多了。再要一会儿装穷,一会儿充富的,像我这种懒惰的家长就别想继续当下去了。心虚地想想,闭着眼睛下了决心:干脆放养!
无独有偶,就在我痛下决心不当尽职尽责的好妈妈而是放养孩子时,我了解到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中的经典人物就是莱诺·斯堪那翠(LenoreSkenazy)。
在大家开始讲究吃有机的散养鸡(Free range chicken)的今天,她出了本《放养孩子》(Free-rangeKids)的书。散养鸡可以大行其道,放养孩子在许多美国父母的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
作为一名专栏作家,莱诺在2008年的一篇专栏文章提到,她让自己9岁的儿子一个人在纽约市里乘地铁,由此引起轩然大波!从此,你如在网上搜一下“America’sworst mom”(美国最差劲妈妈),莱诺当仁不让地名列榜首。我看了这头衔,当时吓得心里一哆嗦,缩着头暗暗地庆幸自己的“放养”计划没有声张。
今天,我之所以敢斗胆“叫嚣”这个主张,是因为我从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放养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的未来、幸福计,咱也挺直腰杆、昂起头说说我的理由。
回国探亲,我的小侄子刚好7个月大。按照咱们中国人“七坐八爬”的说法,可爱的小家伙是该坐起来了(这也不能太死板,孩子成长的速度不一样,这只能是个参考)。但孩子还不会坐,家人有些着急,尤其是想起我在儿子6个月时带他回国住了两个月,那时我儿子已是四处乱爬,抓着沙发、床框往起站,坐在奶奶给铺的凉席上一根一根把席子扯坏的淘气样,更为小侄子还不会坐而着急。
我观察了两天,告诉家人:“不是孩子不会的问题,是大人根本没有给他机会。”4个大人围着小侄子转,小家伙只要稍微一哼哼,就有大人赶紧上前把他抱起来,这一天的功夫不是躺着就是抱着,孩子哪儿有机会坐呢?
孩子小的时候,是完完全全靠着父母才能生存的。娇小的婴儿要格外呵护,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安全感。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给儿子洗澡时他紧张的表情,小手本能地紧抓我的衣服,那种依赖,那种无助,让父母不由地搂紧孩子。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就得学会渐渐地把孩子放下,让他(她)有机会发育成长,有机会探索他(她)周围的世界。
说实话,我们放手孩子本是无意识的。俗语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我们真差不多是这样。生儿子时,家里没有人来帮忙,我们是看着《婴儿第一年》(Baby’sFirstYear)把儿子带大的。
书上说2个月时要让孩子练习抬头,先生就认真执行。经常把躺着的肥肥的儿子翻过来,两只小胖手一边一个放好让他趴在床上练习借助臂力把头抬起来。开始,儿子不行,脸朝下陷到床里,看不到任何东西,一边使劲一边哭,眼泪、鼻涕弄得满床单都是,看得我非常心疼。
我说这么小的孩子算了吧,先生不同意,非得坚持。结果,3-4次后,儿子慢慢可以抬起一寸高,一拳高,渐渐地还可以左右看看了。有了这个进步,儿子可高兴了,流着哈喇子乐。从此,儿子该发育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按书给他机会,给他空间,给他创造环境去探索这个他逐渐能够去摸、去爬的世界。
在我们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经历。向自己认为好的抚育方式学,从自己认为不好的养育方式里汲取教训。
因为身处西方这个环境,观察和我们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父母带孩子,学到很多。比方说,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跌跌撞撞,摔倒的机会很多。西方的父母在孩子摔倒后,很少有人像我们中国家长急冲过去,查看伤势,又是帮孩子揉伤,又是帮孩子擦眼泪的,咱中国的家长夸张的还会说:“打地!怎么让我们的宝宝摔了一跤!”他们则多半会望着孩子关切地问一句:“你没事儿吧?自己站起来。”
说来也怪,父母这样控制住自己关注的情绪不紧张,孩子也就咧嘴哼两声自己爬起来。反倒是我们家长紧张地冲过去,孩子一般都是放声大哭,因为他们从家长的重视程度上敏感到问题严重而觉得害怕,心理上一脆弱,伤处就更疼了!
小小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父母的情绪是感知非常敏锐的。孩子跌倒了如无大碍,应该放手让他(她)自己学会爬起来,这难道不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吗?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过中国家长关爱孩子极端的例子。朋友的女儿比我的女儿略小,在小姑娘开始会爬时,我看到爱女心切的爸爸一直弯腰用手托着女儿的肚子。女儿从门口爬到客厅,爸爸弯腰托着肚子跟到客厅;女儿去爬楼梯了,爸爸依然弯腰托着肚子跟到楼梯那儿。
我在诧异之后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这样?”一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我们试过,孩子这样跪在地上爬,膝盖很疼的。”好家伙,全家上从姥姥、姥爷起,下到爸爸、妈妈,全体都试爬了一遍得出这么个结论。
我从心里想说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啊,也没见过哪个婴儿四处爬时疼得呲牙咧嘴的,他们对自己新添的本事乐着呢。孩子小,骨骼软,加上皮下的脂肪,和大人的感受不会太一样的。但是,看到这么尽职尽责的爸爸,我把话咽回肚里,心里感叹:“我怎么就没有这样为孩子献腰献身的精神?!”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儿子上中学后,参加了校足球队,恰好就在我们小区对面的球场练习,儿子就骑车过去,不用我们送了。如果从我家到孩子的学校有行人走的路,我会考虑让孩子走着上学。我的儿子给我们做过早餐,炒过菜,回国时还得意洋洋地做给奶奶吃。所以,三项我都占全啦。
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也是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长大的。家里虽然几乎一直有保姆,但我和弟弟从小都是被要求分担家务的。买菜、打酱油、打开水、在蜂窝煤炉上做米饭,这些我们在比我自己孩子都要小的7、8岁时就会做了。
我和弟弟大学时都要求去外地上学,父母同意了。但是,录取后,爸爸妈妈也说得非常清楚:“既然你要独立,要飞远,那从现在开始就自己准备行程吧。”于是,从注销北京户口开始,买火车票、托运行李,爸爸妈妈再不过问,都是我们自己办理的。
放手的结果,是我和弟弟生活上都很独立,由自立而自信,生活在眼前丰富起来,世界是个开阔的未来。
我之所以在儿子11岁时开始教他做饭,起因于我们一个朋友上大学的孩子。那年,我们出门旅行,回家的路上,绕道去看看这个朋友在大学读书的女儿。姑娘成绩很优秀,是拿全额奖学金(不是助学金)上学。吃过她爸爸无数次美味,天性我又爱吃,问起她在学校的生活自然离不开伙食问题。姑娘说,吃腻了学校的食堂有时也自己做。问她做些什么,竟然是除了意大利面条,还是意大利面条!
回来,我是痛定思痛,觉得怎么也得教会孩子做个蛋炒饭吧。这样,我的孩子上学时,读书辛苦之余,至少还能自给自足地享受一点儿美食。另外,我还有个特别的私心,悄悄告诉儿子:“为娘的传你这么个技艺,到时和别人抢女朋友时,你可就技高一筹啦,切记,切记!”
西方的父母养孩子也有很多不放手的一面。和我们东方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呵护多不同,美国的父母倒是在孩子大些时开始过分担心,怕孩子被心理变态的人拐走,怕孩子一个人在家出危险或是坏人上门。于是,各州都有法律规定几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单独在家,家长不遵守不留神就会被邻居给告了!
我的孩子的校车站离我家只有5户人家远,邻居和我的孩子都是一起用车送下去的,偶尔走一下,也是有大人跟着。想想,真是过分!但我还不能不这样,担心邻居有看法,如果被告一下,后果很严重。孩子会被社会工作者带走,你得竭力证明你没有忽略孩子的安全,这样的麻烦还是轻易不要惹的好。
实际上,据统计资料,现在拐走孩子的事件并不比几十年前多,只是因为媒体的渲染、科技传播的快和广让人感觉坏人四伏。其实,伤害孩子的陌生人不多,很多是孩子认识的熟人呢。
这样由法律保护、父母监护下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空间里,长久下去,他们还会自己保护自己吗?
美国的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爱护过分了,媒体称这样的父母是“直升机”父母,老是在孩子的头顶上盘旋不去。纽约时报前两天报道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新生入校时开始硬性规定家长必须在某日某时离校,让孩子能独立适应新室友、新学校,可见不肯松手的父母有多执着了。
在为人父母的经历中,我常常想,有多少时候我们对孩子过度的爱成了他们成长的障碍?以爱的名义,我们替孩子遮风挡雨,有时也挡住了他们展望未来的视线;以爱的名义,我们给孩子搭筑暖巢,有时会忘了寒冷也是种生活的体验。
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了一程,该放手的时候还是得放手,再爱,我们也不可能和他们牵手一生。
穷养还是富养?不如放养吧!
那天晚上,我又用英文问Tina为什么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她竟说:“Because animals are our friends。”当时我们都很兴奋,我想孩子其实很需要这样无意识地去说英文,这表明他已经开始有英语的思维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两句话,但足以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喜,毕竟这才是学习的第三个月。
几乎每次上课前一个小时,Tina就催促我“Be quick, please!”到了中心以后见到老师就大呼“Hello, Amanda!”上课的时候总是举着手高喊“Let me try!”“I can do it!”在团队合作中她也非常积极地帮助同组的小朋友,争着当小组长。
去年十月份的汇报演出上,Tina表演的很精彩的Role Play。看着舞台上蹦蹦跳跳的小米妮,我们俩都高兴坏了。她不仅能够说出很多完整的英语句子,在结束的时候还煞有介事地说:“Thanks mom, thanks dad, thanks teacher!”虽然是个很简单的谢幕,但当时我的眼眶突然就湿润了,觉得Tina真的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自信了。我和Tina爸爸在台下拿着小星星荧光棒大喊着“Super,Tina!”真像是疯狂的明星粉丝呢!
现在Tina除了用英语跟我们进行日常交流之外,还经常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经常用英语考我和Tina爸爸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昨天问我们“Do you know how long are our shoes?”我和爸爸都答不上来,她就咯咯笑着说:“A little more than a foot long!”有时候家里有客人Tina还会英文即兴演讲,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小错误,不过她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热忱待人的样子,让我心里感到暖融融的。我经常开玩笑说现在我和爸爸都变成Tina粉丝了,她就很得意地说“Of Course!”哈哈,可爱的小丫头~
有点小钱、有点空闲时间并且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养孩子的父母,最容易接受的育儿理念便是“放养”孩子。
网上对“放养”的解释是这样的:让孩子到更大的环境里发展,给予孩子广泛的自由,将自主权、选择权最大范围地交给孩子,减少家庭、学校、社会对其的约束。“放养”理念的备受青睐也延伸出太多蛊惑人心的文章和书籍,比较典型的如:做一个“懒妈”要如何如何。
人们似乎很乐意接受这些文章里传达出的“放手让孩子尽管玩耍”的简单观念,而他们接受的理由通常都是:我的童年就是自由玩耍过来的,或者欧美的孩子童年都在玩,这才能保有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我的童年过得太辛苦,不想再让我的孩子过得那么累。
放 养的口号不仅仅在中国畅通无阻,在美国也一样。《Free Range Kids》这本书的作者让自己8岁的儿子独自去坐车,呼吁美国父母不要为孩子全程保驾护航,而要多给他们自己闯荡的机会。这本书引进到中国后名为《放养孩 子》,同样也很畅销,正好顺应,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教养界的放养大潮。
放养理念的横行是我们对自由散漫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教育压力的不满情绪杂糅之后大脑自动选择的一种应对模式,究其这种情绪的根源,也不乏对社会和体制怀有的一种淡淡的怨恨。现在的小朋友,再也无法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放了学就呼朋结伴地玩耍,而必须由大人牢牢地看管起来,造成这种现象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社会和环境都变得不安全了,人心也变得复杂了。
如果再深究下去,现在的孩子为了残酷的升学压力,不得不牺牲大量玩耍的时间。那么是谁让升学变得压力重重?当然是这个有爹没爹都得拼的社会。
很多自以为执行了放养理念的父母并不能清楚地解释怎样的放养才是有益的放养,他们只知道我需要放养孩子。我可以说他们的大脑几乎完全被主观情绪控制了,凡是顺应他们情绪的东西才能得到他们认可。可是,他们认可之后又不能深入理解这个理念,而是自由发挥出一套自以为是的行动,还为此津津乐道。
你可以问问那些读过《放养孩子》这本书的父母,他们有多少人能做到书中给出的建议。我有一个朋友曾跟我说,他们夫妻俩在周末的早上睡懒觉到十点,不到三岁的孩子起床后就自己在家里玩。这就是他们家的放养。还在一些教育论坛里听父母说,初中以前孩子就该尽情玩,童年不玩以后就没机会玩了。他们都太喜欢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放养”。
我 们可以先来看看我们童年时经历过的放养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30年前、40年前、50年前……所有的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一方面孩子多,另一方面家 里穷,那时想上学读书的穷孩子最羡慕的恐怕就是被“圈养”的孩子。曾经我们被“放养”不是由父母选择的,而是没得选择。
所有人都一样的年代,这听起来很幸福,但却是一种不得不给自己找点幸福借口的幸福。就像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但没有人愿意为了这个所谓的财富去主动找点苦来受受。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真没有现在的听起来那么轻松。
如今,城市里的富裕家庭都以为可以选择是让孩子被放养还是圈养,于是他们下意识地去比较 到底是放养好还是圈养好。别说美国的孩子都在玩,那也得分阶层。在《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至少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美国中产阶级普遍实行的育儿方式是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圈养”,而工 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成就自然成长,即我们童年经历过的“放养”。
在美 国,工人阶级和贫民所执行的放养还伴有大量的体罚和命令式的粗暴语言,由于父母会把主要精力用于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运转,没法顾及孩子太多,孩子只能自由 散漫地长大,他们的育儿方式是传统的延伸。而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协作培养是下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潜力,然后找到优势着重培养。
父母用充足的经济实力大力促使孩子接受系统的教育,而社会也会为这个系统教育准备了大量的机会,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各种商业化的兴趣班和体育训练班。和传统意义上的“放养”相比,中国的父母对放养的认识和实践肯定不包括大量的体罚和粗暴语言,而主要集中在想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由玩耍。
为 此,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可以不用去幼儿园,不用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更多父母认为兴趣班是完全不应该上的。当然,这些也同样是相对于“圈养”而言。那么 美国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的“圈养”,也包括一部分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圈养”就仅仅是用课外班把孩子束缚起来吗?当然不是。
协作培养具体执行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天赋、见地和技能进行积极培养和评估,他们给孩子安排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几乎占据了孩子和父母们的全部业余时间;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凡事与孩子平等协商;他们毫不犹豫地为了孩子而干预各种事务,包括监督他们做家庭作业、向学校提意见等等。
事实上,协作培养里提到的与孩子交谈的重要性、发展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都是教育专家普遍赞同的育儿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教育的孩子,他们虽然被父母安排了各种课外活动,看似显得不自由,但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与成年人打交道,并从中学到的技能,包括面对成人世界的自信、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系统的认知技能,都比被“放养”的孩子更适应未来的文明社会。
也就是说,是这个越来越强调效率、可预测、可管控和可计算性的社会要求孩子从小就得为这种适应打基础,已经能在这样的社会暂露头角的父母更有能力为孩子的适应提前做准备。自然成长的孩子可能在自由玩耍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但是协作培养的孩子会更有潜力在未来的公共机构中受益。(我们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相比,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之后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适应城市环境。)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说,他看见非洲新几内亚的孩子很小就能在森林里搭建临时居住地,这令他十分吃惊和佩服,他不觉得他们的智商天生就比美国白人差,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孩子放到美国,他们的机警可能很快就变成了呆滞。
对此,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最好的教养方式其实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而是由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适应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的育儿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在现代化社会,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找回童年的自由散漫,无论我们花多少时间带孩子去北京郊区玩耍,都是一种被“圈养”的玩耍,也只有经济实力不错的家庭才能实现这种玩耍。
还抱着对童年的怀念来决定放养孩子的父母,他们恐怕在执行一种浪漫的幻想;还觉得孩子应该自由玩耍到初中的父母,他们恐怕是被放养理念误导了。“放养”和“圈养”虽然是对立的两个词,但是它们的界限并不应该如此分明。更准确地说,“放养”的核心应是放下对孩子心灵的束缚,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实际行动上执行“圈养”,即主动给孩子提供系统化的训练机会去完善心灵的成长。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聪明的父母,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让孩子能在巨大的学业压力面前仍能保持自由的心灵,而不是在自由散漫,整日傻玩,随意做决定中去找到自由的心灵。
我知道这很难,即便是认真与孩子讲道理,给孩子平等对话机会的父母,他们未来面临的完全可能是孩子道理比他说得还溜让他们哑口无言,著名作家六六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儿子偶得拿着一本小说钻进卫生间半天不出来,还理由十足。
但是,如同时代对孩子的要求与日俱增,对父母的要求也是一样。甩掉那些张牙舞爪的情绪,不轻易受流行观念的影响,不道听途说崇洋媚外,仔细去想一想什么才叫放养,怎样才是有益有效的放养,对自家孩子的教养不是一刀切,而是认真考虑何种情况下应该松,何种情况下应该紧,这才是我们用理智控制大脑的开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放养孩子,收获快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