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幼儿园的三种恶行

11-06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如何让孩子远离幼儿园的三种恶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让孩子远离幼儿园的三种恶行

孩子在幼儿园总难免有些不如意的状况,其中绝大部分都不必计较。没有人能一帆风顺,让孩子适当地受一些挫折,学会处理困境,也是上幼儿园的意义之一。但有三种情况是恶行,不能姑息,家长必须替孩子解决的:歧视,虐待,威胁。这三种情况其实很普遍,因为每个幼儿园那么多老师,赶上一两个行为恶劣的在所难免。不过,大家也可以放心,绝大部分老师不至于这么做。多数老师的问题不过是水平差一点,对孩子不很耐心罢了。而关于这三种恶行,我来讲三个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歧视的。

小强(化名)刚入园大约三岁多,有天上完厕所要擦屁股,因为手头没有卫生纸,顺手在附近拽了块毛巾来用。这毛巾是另一个小朋友的。于是小强的班主任如临大敌,不仅批评了小强,还把小强妈妈找来,说你的孩子思想品质有问题,你得好好管教。

小强妈妈一听就生气了:我的儿子才三四岁,能有什么品质问题?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何况这幼儿园怕孩子们浪费纸,厕所里不放纸,上厕所前由老师发,才造成孩子一看没有纸,拿了别的东西来擦。

矛盾就这么起来了,小强班主任非常强硬,自称是经验丰富,刚正不阿,你孩子就是品质有问题,否则为何不用自己的毛巾擦,我负责任才给你指出。

小强妈妈告到园长那里,要求班主任道歉,园长就只是和稀泥,话里话外责怪小强妈妈小题大做。有了园长撑腰,小强的班主任越发强硬,话越说越难听,小强妈妈又气又急,口不择言,居然冒出了一句:“我抽你你信吗?”

奇就奇在那小班主任居然立刻就老实了。从此之后对小强客客气气,再也不敢找茬欺负了。

当时我只觉得小强妈妈歪打正着,又觉得这班主任色厉内荏,之前那么嚣张,讲理没用,原来怕挨抽,实在不是条好女汉子……

我也觉得小强妈妈对于班主任所批评得坚决不能容忍做得对,可没有想明白她对在哪里。

但时至今日,我终于想明白了。小强妈妈为孩子坚决主张的,是拒绝歧视。孩子刚刚进班,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被扣上了“品质有问题”的大帽子。待后来小秧上幼儿园时间长了,我才发现这种由老师扣上的大帽子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更是深感小强妈妈当时做得对。

而最终班主任撤回歧视语言,是怕挨抽。这一点我觉得又奇异又滑稽,也跟很多朋友讨论过。很多人面对嚣张的老师,就怕自己转身走了她欺负孩子,不敢有所主张。实际上并非如此,恶人永远是柿子捡软的捏。他们觉得欺负你没有后果,才会更加肆无忌惮。

我观察了很长时间,发现常年被欺负的孩子,多半都是父母过于忍让、老实的孩子。

第二个故事是虐待。

主角叫小壮(化名)。小壮是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只是说话不够伶俐。班主任是个没事就训孩子的厉害老师,隔三差五就对小壮妈妈推心置腹地说:“你的孩子这样那样的表现不好,回家你可要好好教育他。”

小壮妈妈听了很感动,回家就总教育自己儿子。有时候小壮不服气,妈妈还批评得很严厉。

有一天,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打电话给小壮妈妈,说:“小壮上轮滑课时摔了一跤,胳膊戳到了。你千万别问他,孩子自尊心强,你一问他该难过了。”

小壮妈妈就是再厚道,此刻也觉得不对劲了。回家一问,原来是老师追着孩子要教训,孩子逃,被追上,老师把孩子推到地上。孩子胳膊戳了一下,喊疼,大哭,老师心虚了,就打电话先下手为强。

小壮妈妈问了周围几个孩子,这才倒抽一口凉气:孩子们的叙述中,针对小壮的虐待不是一次两次,动手也有很多次。老师们常常对全班同学说“小壮就是不懂事”“小壮就是不听话”,甚至还因为小壮骂人,做过撕孩子嘴的动作。

后来调出监控录像发现,小壮上轮滑课根本没有摔跤。

在小壮的故事里,其实虐待和歧视是同时出现的。由于班主任经常说“小壮就是不听话,不懂事”,很快孩子们也跟着这样说,而且觉得小壮被老师推搡体罚都是应该的。小壮在班上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有了这些标签,班主任更可以肆无忌惮地虐待他,说起来还都是孩子不对。

小壮妈妈最后选择了绝不姑息,她坚决要求辞退这名老师,否则就要去教委找说法。幼儿园最终妥协了,虽然没有解聘,但是把这个老师送到了另外一个分园。这老师私下还打电话给小壮妈妈求情,但是小壮妈妈觉得她的行为实在是没法原谅。她说:“一想到孩子白天被她欺负,回家还要被我骂,我心里就难受极了!”

班主任走了以后,小壮的性格活泼了很多,说话也突然伶俐了起来,去幼儿园也能高高兴兴进去了。而之前他每天都以惊人的音量和肢体动作,于进园之际嚎啕大哭,努力不进去。可想而知,他之前得到的是多么不愉快的对待。

我经常组织孩子们的集体活动,像韩国围棋课带孩子们出去考级,我还主动跟去做义工。以前我总觉得一个人带孩子都这么累,老师带那么多孩子脾气不好也很可以理解。但亲身做了几次临时老师以后我发现情况是很不同的:再皮的幼儿园孩子,面对老师都不会太过分,与在家面对父母时的情况完全不同。一来是他知道这不是家长,不能讨价还价。二来有集体,孩子们天然的好胜心使得他们愿意引起老师的好感。我经常只需说一句“看看谁第一个排队洗手呀”,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跑去洗手间并主动排好队。主要累在有时候说话必须比较大声,因为孩子们太吵了,一高兴更是欢呼声一浪赛过一浪,不提高音量他们什么都听不见……

小壮的故事告诉我们,当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时,家长一定要先听听孩子的说法。如果孩子口齿不清,就更加不要听信老师的一面之词。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幼儿能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呢?如果老师三番五次表示这孩子不乖需要教训,那么她很可能就是心虚,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第三个故事就是关于威胁。

这是发生在小秧身上的故事,故此我会讲的详细一些。小秧班上有个老师(叫她S老师吧)特别严厉,很多家长都跟我吐过槽,很多人说她对孩子动过手。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常常聊天抱怨那老师特别可怕,“简直像个女鬼”。但我一直觉得厉害不算大错,也就没放在心上。

但有阵子小秧开始惧怕上幼儿园,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莫名其妙地情绪波动很大。小秧从两三岁起就非常通情达理,在五六岁时出现这样的行为倒退,仿佛回到婴儿时代,很不正常。

我开始关注,并有意识地跟小秧聊聊班里的事情。我发现小秧提到别的老师话都比较多,但提到S老师则会本能的回避。只是在我非常明显的选择性提问时才会回答,比如我问:“妈妈是最厉害的,那S老师跟妈妈比呢?”

小秧才会说一句:“她比妈妈还厉害。”

从此我开始有意识地询问其他的孩子和家长,发现S老师的确有诸多过分行为。体罚,动手,辱骂,歇斯底里等。

有一天,小秧又为了S老师的一个要求吓得不敢去幼儿园。说起来真是小到不行的一件小事:小秧的手工作业S老师不满意,让重做。但家里没有材料了,第二天就没带去,S老师就堵在班门口,沉着脸阴阳怪气地说:“你就这么空着手来了?”小秧吓得嚎啕大哭,回家就跟我说:“妈妈我再也不敢去幼儿园了!”

我先是安慰了她,告诉她:“没问题,妈妈这就去联系新的幼儿园,但是你要告诉妈妈这是为什么,这样妈妈才能给你找一个你不怕的幼儿园。”小秧这才抽抽搭搭地吐露了实情,她就是特别害怕S老师。S特别厉害,总对小朋友吼和罚。中午睡觉时间特别长,睡不着翻身就要挨骂。某某说了不好听的话被撕嘴等等。

我问小秧:“你以前怎么没有和妈妈说过呢?”

小秧哭着说:“S老师特别凶地说,没事别回去跟你们的爸爸妈妈瞎告状!”

这句话触犯了我的底线,我表扬小秧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就对了。同时也再次告诉她:如果有人对你说“不许告诉你爸爸妈妈”,那么这件事你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因为对小朋友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坏人,他做的事情一定是坏事。爸爸妈妈能阻止他,所以他才害怕爸爸妈妈知道。

最后小秧表示,她就是怕S老师,所以才不敢去幼儿园。我立刻联系了一家新的幼儿园,同时对小秧班主任说:S老师威胁恐吓我的孩子有委屈不许告诉妈妈,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情。我的要求是从明天起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不能再见到她。你们今天给我一个准确的回复,如果你们为难,没关系,从明天起我不来了。我已经找好了新的幼儿园。

一开始幼儿园赶紧说S老师是一时糊涂啦,人很好啦,给个机会啦。

我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们为难。反正如果下午5点之前我没有收到你们回复,明天我就不来了。”

别的家长也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到幼儿园控诉S老师,并要求她出来与孩子对质。最终幼儿园的说法是:S老师拒绝承认她对孩子有过虐待,但是她主动辞职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然后我又找了小秧班里所有老师谈话,我说:“S老师很年轻,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你们全都有责任。她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在班里,一定有很多时候,你们看着她的行为,碍于同事面子,没有提醒她。这才导致她虐待成了惯性,愈演愈烈。我希望你们彼此提醒,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事情。”

我说的全是肺腑之言,表面看最恶劣的虐待与恐吓都是S老师一个人做的,但如果不是有别的老师的默许,她不会如此嚣张。

自此之后,小秧班里的老师虽然谈不上态度多么和蔼可亲,至少再也不敢虐待和恐吓。而且小秧再也没有过之前那种情绪不稳的问题。现在她也吐槽幼儿园,但没有恐惧感。

我曾经多次说过,如何判断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情绪稳定是极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当平时很乖的孩子突然出现情绪波动时,十有八九是跟她最近的某个遭遇有关。

我自己客串临时孩子王时,能感觉到孩子对于正当的“管教”都是能接受的,顶多是不太满意,冲你翻个白眼,或者撒泼哭叫几声,但不至于害怕。老师令孩子感到恐惧的行为,一定是大有问题的行为。

在这三个故事中,事情都会发生在一些小朋友的身上。根据我的观察,有点淘气的、不够伶牙俐齿的、父母工作比较忙的小男孩,很容易成为老师下手的对象。这是因为淘气给了老师施暴的理由,不够伶牙俐齿,与父母沟通又不多,给了老师施暴的胆量。

对此,我总结了几条经验,供刚刚入园的孩子家长参考

第一,学会引导孩子谈论幼儿园的情况。

与孩子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不必太有针对性地问孩子“老师对你好不好”。没事可以多和孩子聊天,问问上课的情况,老师戴不戴眼镜呀,头发长还是短呀,班里几个小朋友呀,你和谁是好朋友呀,你最喜欢什么课呀……通常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孩子只要有印象肯定会回答。然后你可以与老师核实这些信息,老师也不会警惕这种毫无威胁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将“我随时与孩子保持沟通”的信息传达给老师。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暴力老师下手的对象。

第二,积极与其他家长和小朋友建立联系

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接送孩子几次,多和同班的家长聊一聊,互相留电话,课下相约一起出去玩。这样不仅是对孩子好,让孩子课后仍然有小伙伴,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这时候我又要老生常谈,选择附近的幼儿园还是有益的。像小秧的幼儿园,孩子们都住在一个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容易就建立起私下的联系。幼儿园的一些问题,可以向多个孩子求证。面对多个孩子指认,就是没有摄像头,幼儿园也不敢轻易抵赖。

第三,遇到恶行,主张要坚定且简单

小事可以跟老师沟通,但一旦触犯这三条恶行,必须严格主张。至少也得让问题老师不在担任本班老师。因为要知道幼儿园不是只有一名老师,恶行一定是有土壤才得以发生。实际上,很多人在处理事情时,都不过是秉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辞退一个老师是麻烦事,反正挨欺负的不是自己孩子,所以很多园长会先尽量息事宁人,说几句好话,道个歉,让事情赶紧过去。

但如果不辞退,家长能惹出更大的麻烦,那么就还是辞退好。在小壮的故事里,家长一句“否则我要去教委讨说法”,是幼儿园最终同意换老师的原因。面对即将到来的更大的麻烦,还是解决一个问题老师比较简单。类似小壮事情其实挺多的,我听说过的就有给孩子嘴上贴胶条,单独关小黑屋之类。最终只要家长坚持,当事老师多半是会被辞退的。

有的老师被发现恶行之后很会装可怜,做痛改前非状。但我比较建议家长坚持原则:恶行老师不得再带我的孩子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你的孩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把他最恐惧的事情告诉了你。你却最终选择再给那人一个机会,第二天那人依旧在班里管理你的孩子。想想看,孩子会有多恐惧?以后还怎么信任你?

更何况,别的老师其实也在冷眼看这一切的结果。那么你觉得,是该给他们一个“虐待孩子没事,道个歉就行”的榜样呢,还是应该给他们一个“虐待孩子会被辞退”的范例呢。

三个故事好像有点可怕,但其实大部分孩子没有遭遇到。所以在本文最后的最后,我还想再次强调,人性没有那么险恶,这都是低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幼儿园里,也有可能根本不会发生。遇上了,解决就好。如果为了低概率事件的担忧干脆不送孩子去幼儿园,那也是因噎废食了。孩子上幼儿园,总体来说还是收获多。哪怕是不太靠谱的幼儿园,孩子也会在那里度过很多快乐的时光。因为,幼儿园有很多同龄的小伙伴,这是家庭教育无法提供和弥补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第二种境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育儿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第三种境界——精于育儿之道

精于育儿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育儿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育儿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育儿师领悟了育儿的真谛,再游刃于育儿的技巧,周到于育儿的事物,就成为“育儿大师”,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专家成为家长育儿的指路明灯。

尽管前述的三种境界有高下之分,但却不能完全割裂,因为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事,又有术,更有道。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育儿之道不能等,宝宝天天都在成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培养孩子决无可能返工重来,家长必须闻鸡起舞,提前学习育儿的知识和技巧。同样,育儿之术也不能仅仅专攻,无论是家长还是指导家长育儿的专家,必须全面关注宝宝的体格、智力和心理的发展,不可失之偏颇。吃喝拉撒、游戏交流、健康保护、情绪行为……必须面面俱到,全都管起来。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利其器,必先谙其道。多年来尽管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尽管我们也总结出自己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尽管我们通过跟踪指导10000多个家庭科学育儿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敢冒然自称育儿大师,而只是家长在育儿大师路上取经得道的铺路石。

育儿责任之重,学问之深,事业之大,需有千百万专家学者和热心家长共同支撑,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希望——让小宝宝更健康、更聪明、更幸福的成长;我们毕竟都有共同的追求——为这个利国利民的朝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孩子必备的三种超凡气质


气质决定着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凡气质的潜质,只要父母顺应孩子的先天气质精心打造,定能培养出超凡气质的孩子。

气质一:优雅

典型人物:白雪公主

培养途径:

1.良好的道德品质

外在气质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而道德是人们内在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同情、善良、关心、宽容、谦让等内容。父母平时应当以身作则,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道德品质。

2.高雅的谈吐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孩子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孩子谈吐的培养可不能忽视。父母是孩子语言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千万不要让父母的脏话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倾听是对交谈者的尊重,所以让孩子学会倾听同样重要。

3.得体的衣着

得体的衣着是优雅气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得体的衣着不仅要求孩子的穿着要整洁大方,而且要与自己的年龄及身份相配。

气质二:浪漫

典型人物:大头儿子

培养途径:

1.热爱生活

所有浪漫的情愫都缘自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父母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孩子创造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体会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热爱现有的生活,大胆去憧憬和实践更加美好的生活。

2.学会感受美

对美感受强烈的人必定是浪漫的人。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去发现美;通过教孩子欣赏风景、文艺作品等,让他去感受美;对孩子进行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让他学会创造美。对美向往可是浪漫的原动力哦。

3.丰富的想像力

枯竭刻板的思维不会产生浪漫,大胆的想像力是浪漫的源泉。孩子天生就是善于想像的,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父母不妨就从这一点着手,培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比如通过编故事的形式让孩子自己进入故事的情境里去畅游;尊重并理解孩子,不以成人刻板教条的观点束缚孩子的异想天开。

气质三:洒脱

典型人物:孙悟空

培养途径:

1.培养独特个性

有个性的孩子往往较为自信,敢于表现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一面,从而显得飘逸而不落俗套。但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时,应当及时纠正孩子个性中不好的一面,以免使孩子变得桀骜不驯,影响其正常发展。幽默使个性更具魅力,所以要从乐观的心态入手培养孩子幽默的语言。

2.学会放弃

斤斤计较、过分拘泥于细节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不会是一个洒脱的人,他们往往也难以有大的成就。父母应当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放弃,让他懂得诸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事物的轻重缓急等朴素的道理。不过,在教孩子学会放弃时,一定要掌握恰当的度,以免造成消极后果。

3.敢于质疑

洒脱气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敢于向权威挑战,说到底就是敢于质疑。一成不变的生活则会造就一个个“小绵羊”,这些孩子往往经受不了生活的风吹浪打。家长平时应当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并及时回答他提出的“为什么”,培养他多问多思的习惯。冲破现有束缚的孩子自然会变得洒脱起来。

育儿心得:孩子的三种教育方式


育儿心得:孩子的三种教育方式

情绪教育——批评与爱 从家庭到学校,孩子接触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而且身边的人也不再是以她为中心且宠溺她的家人,肯定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有点反抗的小情绪是正常的。作为家长我觉得我首先得让孩子学会诉说自己的心情,说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方式,说完那些事小情绪也就没有了,同时这也是孩子与我们分享她生活一种较好的沟通方式。有些小情绪的孩子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记得还是小班的第一学期的时候,有一天她情绪很低落地对我说今天老师骂她了。我心里一惊,倒不是真担心老师骂她这件事,而是怕她因为这件而抗拒对去幼儿。于是我面不改色问她,“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骂你吗?”她很认真地说自己什么事情(忘了具体什么事了)做错了,所以老师说了她一句。于是我面带微笑告诉她:“心心这不是骂,而是批评。你在家里做错事情,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会批评你?”她很乖地点点头,“爸爸妈妈批评你是希望你做得更好,老师批评你也是一样的。妈妈跟你说过,你现在还小,会做错事是正常的,如果同一件事情你老是做错妈妈会很生气,但是再生气的妈妈还是最爱你!所以老师批评你是为了让你做得更好,生气的老师也是爱你的老师。因为你会改正,对不对?”于是第二天放学她就很开心地对我说,她今天得了大苹果,原因是她昨天没做好的事今天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也很开心地她说道:“你太棒了!你看你一改正错误,老师就表扬你了。所以以后做错事情被批评了不要害怕,只要勇敢地去改正,这样老师会更爱你,你也会变得更勇敢,更快乐!”

品质教育——坚持 我觉得坚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是总觉得说说容易,做起来很困难,所以当我想锻炼她这一品格时,我一般会选择她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就更容易说服她坚持做。心心喜欢画画,一开始老师经常表扬她,但到中途课程时她对涂颜色有点烦躁,常常会涂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就去玩其他事情了。我知道我如果直接点破她一点,她肯定会直接放弃画画这件事,以后再也不能开心地画画了。于是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她只要提出要画画,我就会放下手中的事陪她画画,她画一张我画一张,每次碰到要涂眼睛等一些小画面时我总会用她听得到音量故意对自己说:“这里我要小心一点涂,尽量别涂出了!”,需要涂大面积颜料时,我会故意放慢速度对她说:“心心,你涂得慢一点,等一等妈妈好不好?”让她在涂颜料的时候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她就会更愿意坚持下去,现在她有时候没有我的陪伴也能坚持画完、涂完一大幅画。我想不在乎她画得多好,关键是和之前比她已经坚持下来了,这就是进步。

生活教育——生活习惯 我个人认为习惯比知识重要,尤其在幼儿园阶段,知识教育还不是主要教育内容,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以后更顺利地学习知识,学会自律。这一方面我觉得幼儿园里的习惯教育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心心对于折衣服、穿鞋子等小事已经很有范了。3岁之前心心白天和奶奶在家,晚上和奶奶一起睡觉我对这些生活方面没什么特别的感悟。但从幼儿园起她就和我们同睡同起了,慢慢地就发现了我的很多不自律的生活习惯也影响了她。如我自己是一个餐巾纸控,擦手、水果、桌子等只要需要擦东西时都是用餐巾纸,估计这个坏习惯心心看在眼里,慢慢也就学会了。平时奶奶总会说这餐巾纸怎么那么不经用,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心心更是不把奶奶的话当回事。直到有一天我在上班时收到了一张照片,是心心吃完早饭后留下了一桌子的餐巾纸。我这才发现问题之大,下班回家后和心心商量以后决定每吃一顿只能用一张纸,洗完手后用毛巾擦干等,而且全家人都必须遵守。很多习惯的养成与改变需要家人的陪伴与参与,大人小孩必须一视同仁,孩子才会觉得公平并且愿意遵循。

孩子自卑的三种表现方式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阳光,如果孩子有自卑心理,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育。?其实孩子自卑是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家长处理得当,自慰可以成为孩子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过度自卑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进而就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如何避免孩子自卑,是每个家长必须要学习的重要一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孩子自卑会在哪3个方面有所表现,看看你家孩子自卑了吗??

1、认知方面

孩子一旦自卑,在认知方面可能就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自我评价会很低,总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甚至过分追求他人的评价,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当别人有一点不满的语言时,可能就会让孩子难以接受,耿耿于怀。?其实孩子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

2、情绪方面

自卑的孩子有两种情绪表现,一种就是经常性的情绪低落,每天都是郁郁寡欢,家长也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一种就是经常性的生气嫉妒,愤怒,情绪较为敏感。所以当孩子情绪方面出现这两种问题时,你就要考虑孩子可能是否有自卑心理了。

3、行为方面

如果孩子在行为方面,或者是对外交际方面,比较怕生不愿与其他人交往时,可能就存在自卑心理。而且还有一些自卑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会有所欠缺,表现为口吃或表达不连贯,或词汇缺乏等等,自卑的孩子还会缺乏信心,惧怕失败,所以很可能会逃避一些竞争性的活动。我说你,当你发现你家孩子有这一行为表现时,就需要考虑一下孩子是否有自卑心理了。

育儿知识:如何让孩子远离流感


冬季寒冷,难免感冒。宝宝们抵抗力弱,更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议家长们应该尽早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它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最简捷、最经济、最有效。

婴儿期如何防流感

婴儿期的孩子,免疫功能没有健全,整体的各器官系统发育都没有完善,肌体抵抗力比较低。如果接触了流感病毒的话,对症处理、治疗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并发症,累及到心脏、大脑,或者造成腹泻、脱水。这些都会对孩子的生命造成威胁。

特别是0-6个月的孩子,用药依存性差,而且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对这个月龄段的孩子,应当在家庭中建立一个安全圈。看护这个孩子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月嫂和保姆,如果他们接种上流感疫苗的,无形当中对孩子就是一个保护作用。

此外,要特别做好家庭的护理。比如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二到三次,一次20-30分钟。第二要多饮水。第三,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第四,天气即便寒冷,也要让孩子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户外的活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还要注意平衡膳食和充足睡眠。

学龄儿童如何防流感

学龄儿童有一个特点,主要是群居的方式,一个班可能好几十个孩子。冬天特别冷,老师怕孩子感冒,很少开窗通风,使房间里的病源微生物的浓度增加。此外,在冬天小孩可能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少,无形当中他的免疫功能也会相对降低。一旦班里有孩子得了流感,会很快在班内造成流行。

对于这样的情况,一般建议学校每天做好晨检,如果孩子有流感症状,就劝他回家休息两天。此外,教室内定期开窗通风,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多喝水,避免黏膜过于干燥,降低病源微生物侵袭的可能。

接种疫苗是最佳预防手段

流感的预防,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一般6个月到3岁的孩子,应该使用儿童剂型,两剂次,每一个剂次接种0.25毫升,间隔四周之后再来接种第二剂次。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成人剂型,成人剂型只需要接种一剂次就可以了,一剂次的量0.5毫升。

一般在北方地区,流感开始流行是在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建议大家在疾病流行前的一个月接种。因为任何疫苗要积极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话,应该是接种疫苗之后一个月的时候,保护性抗体水平产生得比较高。

如果不幸患了流感,一方面要做好家庭护理,比如多饮水,多休息,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减少鸡蛋、鱼虾类容易发的食物。另一方面及时治疗。药物的话,可以对症治疗。必要的话,可使用一些达菲。

同时,温馨提醒,极少数孩子可能无法接种疫苗。比如对鸡蛋过敏,或患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等,这些孩子是不能接种流感疫苗的。这样的孩子应当着重家庭护理。

喜欢《如何让孩子远离幼儿园的三种恶行》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