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孩子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

11-10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担忧孩子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担忧孩子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忧虑的父母被认为是好父母。即使是现在,替孩子担忧仍旧被看作习以为常的事情。从孩子落地到学吃饭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担心,进而担心到学业前程道德修养婚姻家庭子嗣。现代社会,担忧以别样的形式出现,翻开任何一个育儿论坛,担心孩子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担心孩子人际交往有问题,学习习惯不佳的,比比皆是。成年人的父母担心子女不会照顾自己的身体,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不会处夫妻关系,工作太累或者太不累。整个社会似乎也接受这种现象,认为父母就是该操心的。先成长起来的一部分家长发现,这是焦虑。而且这种焦虑本身,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推动作用。被担忧的孩子,感到自己不被信任,感到无力和烦躁,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错,从而印证了父母的担忧。

批评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也没有意义。对焦虑的人加以批评,本身也只会加重焦虑。我关心的是,家长的担忧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处理。我想,家长的担忧源于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不确定感,想要掌控一切,想要避免孩子的痛苦,一切都源于家长自己内心的恐惧。关于这一点,《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里面说得非常详细,感兴趣的你,可以一读。

给总是担忧的你一些可能的觉察和改变的方法,看着哪条可能合用,用用试试看。

请注意观察,当你担忧孩子的时候,孩子在被迫接受你的担忧。孩子感受到你的担忧后,先处理的不是自己面临的问题,而是你的情绪。孩子总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父母的担忧,于是他们开始顶嘴,反抗,畏缩,讨好。下一次担忧你的孩子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你愿意你的孩子来承担你的忧虑吗?

担忧总是以唠叨和负面预期的形式出现。比如反复叮嘱孩子一件事情,强调可能的负面结果。家长可以尝试“同一句话最多讲三遍”,“尽量不提负面结果”。这是形式上的控制,但坚持下去,也会带来内心的改变。比如你孩子在切菜,不要说“别切到手”,教过他怎么切后退开闭嘴,如果他切到手了不要说“我要你注意的,看吧,还是切到了。”,帮他包扎好伤口后,各自继续,该干嘛干嘛,双方情绪够好,可以讨论下怎么可以切得更安全。

担忧孩子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担忧时,给自己一个觉察:我现在在忧虑中,我需要处理我的忧虑,我需要照顾忧虑的我。停下来让你的忧虑顺畅地流动,不要压制和阻止它,不要批判让它存在的你,允许它存在,同时给自己另外一股相信的力量。发掘自己过去的积极经验,转换到认识里,就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担忧有时在你认为自己有偷懒没有尽责的时候出现。觉察看看自己是否经常偷懒,或者自己太过容易就判断自己在偷懒。

允许自己担忧,坦诚地跟自己跟孩子表达,是你在担忧,原因不在他在你。不要试图遮掩或者否认。这样孩子能够理解,你的担忧不是对他的一种不信任和负面评价,孩子也能认识真正的你,甚至能给你力量。

在担忧孩子的时候,为孩子祈祷。如果你担忧他外出遇到风险,就祈祷,祝福他一路平安。祈祷是一种能把事情推向你想要的方向的正能量。

在你自己被人担忧的时候,觉察下你在这些时刻的感受。如果你感觉厌烦,说明你在拒绝担忧你的人的负面投射;如果你感觉舒服,说明你在享受担忧你的人的关心。是厌烦还是舒服,要看你的自我价值水平,和你跟担忧你的人的关系。被担忧时的觉察,在你担忧别人的时候是一种有用的资源,能够帮你发现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你处理亲密关系的模式,能够帮你更加理解被你担忧的人。

因为你对孩子的担忧而被赞扬时,觉察你是否有虚荣;因为你对孩子的担忧而被批评时,觉察你是否在痛苦,是否在否定和惩罚自己。觉察一切对于担忧的好的不好的评价,因为这些评价都不能真正帮你处理忧虑,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做父母,是世间最艰巨的修行;做子女,也是世间最高深的功课。人总难免在担忧和被担忧中生活,这是人生的常态。且当忧虑是个如影随形的朋友,好好相处吧。祝福正在担忧和被担忧的各位安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


帮助孩子解除担忧儿子订的故事报到了,我感兴趣的翻阅起来,感觉不错,我就对儿子说:“xx,这份故事报还挺好看的呢。你也看看?”儿子走过来说:“我瞧瞧。”说着儿子接过故事报认真地阅读起来。

没过一会儿,儿子就把一张报纸看完了,对我说:“妈妈,我看完了。您不要像那位妈妈那样对我哟。”儿子说着把报纸递给我,指着报纸上又说:“《要我还债的妈妈》您看看。”我接过报纸仔细读起来。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练小提琴时,一不小心琴掉到地上摔坏了。这时妈妈就说,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用你自己的零花钱来付修琴的费用。零花钱不够可以自己挣,做家务可以挣,拉曲子开个家庭音乐会可以挣,背诵《老子》还可以挣奖学金。孩子无奈的答应了。开始了还债的生活,叠一次被子得一元,练一首曲子得一元,同时把《老子》八十一章背完得六十元……就这样终于凑足了还债的钱。我看完后,对这位妈妈的这种做法,简直是太无语了,是一位无知的妈妈,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难怪孩子看完后对我说,千万别像那位妈妈那样对他。

我放下报纸,看着孩子,对孩子说:“xx,妈妈不会像这位妈妈那样对你的,你放心。第一,如果你一不小心把某东西摔坏了,是你不小心的,妈妈不会责怪你,更不会让你来赔的,下次一定要小心就行了;第二,做家务、练曲子、及背诵国学等等,这都是你自己份内的事情,自己本来就该做好的事情,你也不会说妈妈给你钱你才做,对吧。你放心就对了。”儿子听后说:“那我就放心了。”感觉轻松了很多。

报上的妈妈,没有教会孩子去宽容别人,没有教会孩子对自己负责任,值得大家去深思。现在还有好多这样的妈妈呀。

所有已为人父为人母、即将为人父为人母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育儿知识,提前做好准备,打有准备的仗,成功的系数将会高很多。

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父母自己带


前几天逛知乎时,看到了一则帖子,名为“有多少抑郁症是父母导致的”,里面有位父亲讲述的故事,令人深思。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位父亲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交给了爷爷带。

夫妻俩每天下班后看看孩子,周末再接回家住,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8年。

爷爷的教育极端严苛,几乎是军队化管理,孩子各个方面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但原本活泼可爱的女儿却越来越不开心。

女儿读初中时,父亲把她接回家,之后开始以一个项目经理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女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看似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上。

直到有天晚上,他收到了女儿的信息:“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吧。”

到了医院,做各种检查和心理测验,最后诊断结果是孩子患有带严重抑郁倾向的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到已经要求和父母分居。

这位父亲一直反思到底是从哪一步开始错的,他在文中写道:“将女儿留在我父母那里,这个决定让我和妻子至今都追悔莫及。”

1

在我们身边,不少父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或其他人照料,自己完全置身事外;

等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们再想给他爱,给他正确的引导,已经为时已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

“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养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就像文中那个小女孩,她过得不快乐,不仅仅是爷爷的严格和复杂的家庭环境,更是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长期的视而不见。

很多人说,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确实如此,我们和孩子真正的共同生活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18年,而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关键期,也就刚出生的头几年。

在这段时间,为人父母,要尽所有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给他们最好的爱和陪伴。

2

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

因为要在小的时候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有心理专家说,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内心孤独、敏感,很容易依赖一个人,害怕失去,十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我一朋友,从小被父母丢给外婆带,外婆一大家子人,她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童年过得小心翼翼,直到现在,还是十分敏感,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怕别人不喜欢她。

她曾对我说:“我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别人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而我,连开家长会自己的位置都是空的。”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与他的看护者建立亲密的情感关联,他从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信任与安全感。

而最能胜任看护者职位的,自然是爸爸妈妈。

没有父母充足的陪伴,孩子很难有安全感。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人,长大后和父母的关系多少都有着隔阂。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帖子:“女朋友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后来一直不愿意叫她爸妈,我该怎样劝她?”

底下头条评论说:

“人与人之间的亲疏不是法定上的关系抑或血缘能解释尽的。不论哪种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

孩子幼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

我们后台就曾收到过这样的留言:

“小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我最难过的也是过年,过完年他们就走了,就剩下我躲在被子里痛哭。”

“我从不怀疑我妈对我的爱,我也很爱他们,但是我和他们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2.亲子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经常有妈妈跟我们抱怨,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了几年,接回身边后发现孩子有太多的行为问题,这时候父母再想管教孩子,已经是难上加难。

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虽然轻松了几年,但是总有一天会加倍让你偿还。

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确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老人只是来帮忙的,无论有多忙,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就像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所说:

“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或者说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3.可能有的父母会说:“如果有经济条件,哪个父母不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

其实,所谓自己带孩子,并不意味着要让父母一方辞掉工作,在家24小时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即使有工作,孩子白天由保姆或者老人照料,父母下班后,还是有充足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一家人仍旧能享受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所以不管多难,也请尽所有可能,自己带孩子吧。

不要给孩子包办一切,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了给心爱的宝宝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天天忙碌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一手扶养。爷爷奶奶们也不辱使命,尽职尽责,生怕宝贝孙子出点差池,对于宝贝孙子的衣食住行照顾的无微不至。这种包办的行为剥夺了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自主性和享受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生活乐趣。

文文是我们班一个长得白白净净,高高大大的帅气男孩。文文的妈妈是位中学老师,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妈妈占了绝对优势,从小让文文接触文学较多,在小朋友和老师的眼中,文文就是学霸。然而妈妈却忽视了文文的生活和社交方面的培养。日常生活中,文文的奶奶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甚至文文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奶奶都会心领神会。久而久之,文文很少与人交流,甚至在陌生人面前会瑟瑟发抖,紧紧地躲在大人的后面。记得刚入园时,文文就是这样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面前紧紧的抓住奶奶的衣角,躲在奶奶的身后。面对老师的提问和友好的表示,都是奶奶来挡在前面。刚开始老师认为这是孩子在陌生环境的紧张表现,相信时间久了,文文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喜欢这里,喜欢老师,喜欢和我们讲话谈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文文并没有改善。所有的事情还是奶奶当了传话筒。

今天家长们送孩子入园后,我把奶奶单独留下,和她谈起了文文的事情。告诉她让文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什么要求鼓励文文自己和老师讲。在孩子面前,作为家长,要多听多看多鼓励。不要给孩子包办一切,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奶奶要学会做一个“懒奶奶”。奶奶听完我的建议后表示认可和支持。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文文高高兴兴地拉着奶奶的手来到幼儿园门口。当老师亲切地问:“文文,早上好!”文文用他最好听的声音来回应“老师,早上好!小朋友好1“文文,你的声音这么好听呀!唱歌也一定很好听。待会给老师和小朋友表演个节目吧?”“好的。”就是这么简单,文文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入园,和我们有说有笑,像个快乐的小天使。

请给孩子留一片自己的天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豪华家装进入家庭,家长们再也不允许孩子在家里“瞎折腾”了,床上不让爬,沙发不让随便坐,这儿不准动,那儿不许摸,处处“戒备森严”。孩子们常常感到不幸福。提醒家长朋友:在进行家庭装修时,一定要给孩子留有活动场地,让孩子在玩中寻找童年的幸福。

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环境

我女儿刚上幼儿园就对玩“娃娃家”的游戏特感兴趣。回家后常给我说:“妈妈,咱俩玩娃娃家吧,你当孩子,我当妈妈。”与孩子玩了几次后,我就和孩子商量着添置儿童餐具、儿童生活用品,自制纸板小房子、小床等游戏家具,促使游戏深入发展,孩子学会了给娃娃梳头、洗脸、穿衣、叠被、做饭等事情。

孩子4岁了,对阅读图书萌发兴趣,我就为她准备各种画书、绘画纸、彩色笔、旧挂历等物品组成图书角。孩子每次从幼儿园回来,就在图书角里又讲又画、乐此不疲。随着她上小学以后各种兴趣的不断产生,我就想方设法地创造相应的环境以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

与孩子一起玩,因势利导

现在独生子女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家里没有玩伴,有孤独寂寞之感。为此,我常常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搭积木,看谁搭得又快又好;一起捉迷藏,帮助孩子确立方位概念。在玩的过程中,不仅教给孩子一些知识,而且教给孩子怎样做人、处事。

我们还邀请邻家孩子来家玩,逐步培养孩子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品质和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

孩子不小心闯祸,别乱指责

有一次,孩子带了几个小朋友来家玩,孩子们高举着各种玩具在床上乱蹦乱跳,将屋顶的彩色拉花挂断了,孩子害怕地告诉了我,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让孩子们从床上下来,耐心地给他们讲拿玩具上床乱扔会发生危险、好孩子应该怎样做等。孩子们不仅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劝告,还悄悄议论说:“你妈不乱吵人,真好!”

我想,孩子们也许就是在家长精心创设的关爱、理解、宽容、尊重、温暖、和谐的环境中寻找并感受着幸福。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人人都说,这是阶层固化的社会。我曾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给一个念高中的男生做家庭教师,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

这个家庭不仅富裕,还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但是那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名只有20岁的大学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变得卑微,如临大敌。

孩子的父亲,原本应该不在家,在公司的,回来了......

孩子的母亲则一早催促家里的阿姨准备水果和拖鞋,平常,这些事情,孩子的母亲是不会亲自过问的.......

我十分好奇,想一会儿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大的能量,是不是三头六臂?

终于等到了。

全是失望。以我的目光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不普通的,是他刚刚考入东京大学,而且是最难考的医学部。

一切也就清楚了,我的学生是高中生,念的原本是国际双语学校,家里计划高中毕业就送去日本,在日本参加考试,考日本的大学,这位20岁的年轻人考得这么好,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向孩子传授,所以就成了这家眼高于顶的家庭的坐上宾。

那一天,这个家里的每个人为了请他多为孩子传授一些经验,都竭尽所能。

大学生走了,孩子的妈妈也是累了吧,向我感慨,“你知道这个大学生这么有出息,他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

“不知道。”我当然不知道了。

“他爸爸妈妈,是在市场补鞋的。”

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这样深刻,以至于我常常想起。

偶尔去那个市场,见到大学生的父亲。

知道他东京大学毕业,去了哈佛念哈佛医学院,留在了美国。知道他的父母亲不再在市场补鞋,住在非常宽敞的房子里,这个房子,是大学生念东大的时候,得到奖学金,为父母买的。

知道每次大学生回国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其中不少是城里的达官贵人请大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给他们的孩子介绍学习经验什么的。

大学生的父亲说:“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介绍呢?”

不过是大学生小时候,看到父母为人补鞋,难免被人瞧不起。有一个夜晚,漫天星光下,收完小摊后,补鞋的父母想起白天,客人包着鞋的报纸上,有一段话,是一个叫龙什么台的人说的,觉得很好,想学给孩子听,那段话很长,学不出来,父亲嗫喏了很久,千言万语憋成了一句话:儿子,你要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那一段话,是作家龙应台说的。

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那位淳朴的,补鞋的父亲说不出作家龙应台的这样话,他只有一句话,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生活。

我们的身边,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或许是街边卖麻辣烫家庭的小孩,或许是我们小时候的发小,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世界的确是这样,这是世界的真相,你有多优秀,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人不是动物,不是野花野草,天生天养,依靠阳光雨露就能活着,就算野花野草,也为了更多的阳光努力争取长高,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变得优秀?

想孩子长大后体面,受人尊重,有选择,有自由地生活,就要舍得小时候逼孩子变得优秀。

就算这个过程孩子会受苦,苦过前面的二十年,也好过后面的六十年一直被生活逼迫,身不由己好么。

是的,这是一个阶层渐渐固化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依然会有回报的时代。

作为一名平凡普通的妈妈,我已经决定当孩子问为什要努力的时候,告诉孩子我做家庭教师时的这段经历,然后告诉孩子那位父亲的话:孩子,请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育儿观念:当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时,请沉住气


育儿观念:当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时,请沉住气

幼儿园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点点班邀请家长来园看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亲身了解自己宝宝在园的情况。集体活动、生活活动、自由活动,孩子们有序的进行着,给爸爸妈妈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到最后活动接近尾声时,我组织孩子们操作学具,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沅沅选择的是彩色圆柱体排序的工作,按照要求这个工作应该是从左到右从粗到细逐一排序,先拿最粗的,然后在剩下的当中继续找到最粗的,依次排列。沅沅一上来就拿了个不粗也不细的,自己摆起来,站在一边的妈妈一看就急了,叫起来:“沅沅,沅沅,不是这样摆!”我轻声示意沅沅的妈妈,沉住气,慢慢看。只见沅沅从中间那个不粗不细的逐一越来越细摆下去,摆完了,剩下那些粗的,又从中间挑最细的挨个往左摆,这时其余的孩子都完成了,只剩下沅沅在那,妈妈又一次着急了,恨不得亲自动手去摆,脸色也沉了下来。我又一次示意沅沅妈妈沉住气,耐心看。沅沅把剩下的圆柱体一个个挨个试,摆错了摇摇头,嘴里嘟囔着:“不对,不对。”摆对了满意地笑了。终于,沅沅把圆柱体正确的从粗到细排列起来了,周围的家长都鼓起掌来,沅沅妈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幼儿园经常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是加强家园之间的了解,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了解老师的工作。总有一些孩子,他们会在家长开放日中表现的这样那样不尽人意,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面子上挂不住。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你静下心来,给孩子时间,每件事情,在孩子的这个年龄段该学会的东西,他们都会学会,只不过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得慢一些罢了。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如别人时,请家长一定要沉住气,相信孩子,他们是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创作并演唱《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一次灵光乍现,她将自己催促儿女的话写成了歌曲。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32岁的赵女士也面对同样的情况。她沮丧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平日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快一点’。”但她觉得自己不得不这样做。她的女儿今年只有3岁。她坚信这种凡事求快的规则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节奏慢下来,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孩子超越。她说:“尽管我也感觉到这种快节奏不合理,不仅会剥夺我们应有的正常生活,也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家长催归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来。教育专家认为,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父母会想,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生活节奏,这一点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长去顾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变得紧张敏感,对自己生活中的空洞与空虚充满恐慌,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教练,甚至是魔鬼教练。

事实上,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研究只是近半个多世纪才有的事,以前儿童一直被当做小大人看待。1950年,德国儿科医生特奥多·海尔布鲁格展开了人类首次针对儿童生物节律的研究,人类对儿童生活节奏的特殊性才有所认识。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指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中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总之,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向,其实并不需要繁杂的指导与指南,父母便可轻松减慢日常生活的速度。专家们强调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挑战也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简单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与食物消磨时间,在房间里和自己或小伙伴闲聊,对着天空的云朵发呆,无拘无束地抓小昆虫,看蜘蛛结网……一些在家长看来也许无趣无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

喜欢《担忧孩子的时候,请照顾好自己》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冒的时候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