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优秀的教育笔记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用心去看待幼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今天我上早班,7:45分孩子们陆续来园了。

易小朋友由爸爸领着来到班上,孩子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声的问“老师早上好”,而是不高兴的低着头。

她爸爸说:“他昨天抓了小朋友的脸,我在家好好的说了说他”今天早上又告诉他不许打小朋友,他有些不高兴。

我抱住孩子说:“好了,彤彤和爸爸再见吧”他同爸爸摆摆手,爸爸询问了受伤孩子的情况后就离开了。

易看爸爸走后,自己走到餐厅坐了下来,仍不说话低着头。

于是我决定找他聊聊,饭后,小朋友陆续进入区域活动,我叫住他摸着他的头问:“怎么了?是不是爸爸说你了”她点点头说:“爸爸好凶,还骂了妈妈”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下午,易和文一起玩,文抢了易的玩具,易手快抓了文的脸,文脸上留下了五道抓痕,下午接幼儿时,我向易爸爸说了这件事,请他家人和孩子做做工作并及时修剪指甲。

易爸爸性子急,对孩子要求严格,批评也很严厉,因此我特意嘱咐他爸爸:要好好和孩子说,讲道理。

他爸爸不仅责怪易动手抓人,还责怪妈妈没替孩子及时修剪指甲,才发生了这样的事。

我意识到这件事对孩子伤害很大。

我抱着他说:“爸爸凶你,是爸爸不对,你可以和他讲道理。

但是你动手抓别人,是不是也不对,我们有什么事要好好说,讲道理对不对,爸爸只是一时生气才会凶你和妈妈”过一会就没事了,不要担心害怕。

孩子吁了一口气高兴的玩去了。

下午我和她爸爸谈了这件事,遇到事不要急,和孩子讲道理,不要大声吼他。

这样孩子会变的胆怯,不敢去做任何事。

孩子吗,对他要有耐心,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他爸爸听了向我说道:“谢谢,麻烦了”。

从这件事中我看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授孩子知识,更要精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同时,也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式,得到认可,以后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我又听到他清脆地问候声。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


娄天阳是我班一个比较淘气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很喜欢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探索”。这几天我发现了他一大特点,他自我防御意识特别弱,当别的幼儿打扰他深知抢他的玩具时,他只会呆呆看着人家拿走,没有一点反应。还有在户外运动时,他被其他小朋友压倒在身下也不吱声,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就是调皮点,但是他这一点好像一点也不像他本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告状时,我一般都会先想到谁比较调皮,潜意识的就认为是他“滋事生非”。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错误的晕轮效应,需要我摆正观点去看是非,淘气的孩子也有懂事的一面。那天我坐车不小心划破了手,娄天阳说“老师,你的手怎么了?“不小心受伤了”我说”抹点药就好了,哈哈。。。。“他说。多么可爱懂事的孩子,我借故去靠近他和他聊天,他越来越信任我喜欢我,不再像以前无论什么事情他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我感到特别的高兴,让我想孩子不光有一百种语言,更有一百种自我,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他会茁壮的成长。

用心体会 用心感受


董宝宝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动作很慢,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这个生气。但是,相处的时间久了,用心去关心他了,渐渐发现董宝宝的可爱之处。记得在一次布置教室时,老师爬在高高的梯子上,董宝宝跑过来扶着梯子,虽然没他说什么,虽然梯子上的人不是我,也虽然我们仍让他去别的地方,但是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我发现了他的细心,也就是这个小小的动作也着实让我感动了一把。也就是从那一刻,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注意到这个孩子:董宝宝的脑门突突的像个小寿星;董宝宝的动手能力很强,搭出来的积木很漂亮;董宝宝很会唱歌,儿歌或者流行歌曲都很好听;董宝宝很容易满足;董宝宝自尊心很强……最重要的是董宝宝很懂得关心人。一个班的孩子总会有个体差异的存在。也许他们没有可爱的脸蛋,也许他们不够聪明,但是细心地关注每个孩子吧,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会有他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然后,当他们犯错误时你就不会从心底里那么生气了(但是有错时适当的严厉也是必要的哦),接着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坚持走下去^^

用心接纳孩子


在我们幼儿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家长接送时的身影,或急切,或匆匆,或悠闲┉┉但有一件事却让我一直不能忘记。那天早上,有位家长因孩子不愿来幼儿园,在的园子里对孩子又打又骂,甚至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最后竟揪着孩子的耳朵气冲冲的把孩子送到班上,教师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来时,孩子只不过是忘记带他答应给小朋友的玩具了。到了下午离园时,这位上午还怒发冲冠的家长却抱着孩子又亲又哄,只一天时间,对孩子的态度出现截然不同的两面,让人啼笑皆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例子,爱孩子又常常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打孩子,受痛的不仅仅是挨那几下的孩子,更多的是成人在情绪低落时,感到不安、压力和自责。孩子的情绪与周围的成人有相当关联,要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情绪,成人更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有时爱孩子以至不忍说“不”,由“爱”变“害”。有时因管教孩子使孩子不接纳自己也很苦恼。

在我看来,无论是“爱”还是“管教”都具有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宽”与“严”之间的学问是我们做教师、做家长永远需要学习的,但只有你真正的接纳孩子,以成熟的心态去“认真倾听”、“努力了解”、“共同玩耍”、“合理拒绝”,以建立良好的教师或家长形象,树立自己的威信。

孩子是年幼无知的,成人是孩子学习的楷模,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首先成人应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请不要和孩子生气,用心去接纳孩子。

我如何看待“二胎”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我如何看待“二胎””!

自从年前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二胎政策相继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行与实施,自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推行以来,将近30年的时间,我国人口的数量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与控制,这与当下养老,人口老龄化等突出问题关系密切。

总之“二胎”的政策代表了新时期下我国对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关键抉择。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语言,“二胎”的放开,对于是否能够提升生育率目前的宏观测量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它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并非能够得到缓解。

比如刺激民众购房,提升国家内需,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

当先80后,90后是“二胎”放开以来最具备合乎规定的生育硬性条件,但是对相当一部分的80、90后的人群调查可看出,相当一部分人,并非放开了“二胎”政策,他们的生育积极性就会随之提升,尽管在他们上一辈父母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然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局势,让他们很难轻易做出生“二胎”的决定。

理由大概的包括:养孩子成本加大、教育资源的享有、观念的转变、购房的长远规划等,这些都成了制约或影响他们积极响应“二胎”政策的热情与号召,面对此种说法不一实情,总归面临的争论与思量是“能不能生是一回事,想不想生又是另一回事”的问题。

我所关注的是“二胎”它的落脚点并非来自家庭,而是相关政府部分应建立或完善有关儿童的福利和保障制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关爱儿童,重视学前教育以及充分给予每一个学龄前孩子应有权利和福利待遇,缩小受教育的不公平空间。

在一方面,这样给每一个家庭给予适当的帮助的同时,也提升了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教育的机会,同时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整体运行下又能够给予园所和家庭合理互动、共享共建的机制与环境。

这样“二胎”政策也就成为每一个人们心中去逐渐接纳和适应的良品,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当下面临它的一系列难题所带来的纠结和困惑。

不知道本文“我如何看待“二胎””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和孩子一起去看雪


昨天晚上没想到下了一场小雪,早上我来到幼儿园,看着这一地薄薄的雪,突发奇想,何不和孩子们去踏雪赏景呢?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一下雪,寻找雪中的乐趣呢。

下雪后的感觉就是有点冷,但孩子们还是冒冷按时来到了幼儿园。每一个孩子见到我和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下雪了!”“是啊”我回应着每一个孩子的话。我看孩子们对雪充满了好奇的样子,更增强了我要和孩子们去踏雪赏景的想法。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晚上下雪了,你看雪美吗?”“美!”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回答。“那我们去看雪去吧!”“好!”孩子们雀跃起来。“那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定要穿好衣服,不要冻着呀!外面好冷。”孩子们高兴地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待我逐个检查好每个孩子的衣着后,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幼儿园的雪地上,带孩子去观察园内每一个角落里下雪后的景像。

孩子们来到雪地心里格外高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阳光一样美丽。我们一起看雪,一起说着雪的特征,一起寻找雪景中的不同物体的变化。玩了一会儿,突然我班里的张兴乐说:“老师,雪有啥好看,雪这么少,怎么跟雪玩儿?”这下也把我问住了,是呀,怎么玩呢,我想了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来玩雪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想办法来玩雪吧!”这时我看到有个孩子用手摸了一下雪,和他旁边的伙伴说,雪是凉的。其他的孩子也跟着摸了起来。还有的孩子抓了一把雪捏成了雪团,这样玩了很长时间,感觉外面有点冷,我就对孩子们说:“来踩一下看看这是什么?我踩了一个脚印。”孩子们带有疑问的目光看了看说:“是老师的脚印。”“那你们的小脚印呢?”孩子们听了也跟着在上面踩了起来,然后高兴地笑着说:“老师我的脚印在这儿呢?”我看着孩子们一串串的脚印,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

这次和孩子们看雪,不是只是让孩子玩,主要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也是让孩子亲身感受大自然给孩子带来的乐趣。更主要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那如同雪一般洁白无瑕的童心。这样在孩子们接受大自然同时,也为我们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创建一个和谐的平台。

正确看待幼儿的淘气行为


背景:幼儿园的孩子好奇心、求知欲都特别强,淘气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倾向性的一种行为,是在所有幼儿身上都曾发生过的普遍现象。特别是中班幼儿,表现更为明显。他们对周围所接触的环境、事物不仅仅是好奇心,而且还有研究探索的兴趣,有时他们会无意识的用淘气这种方式表露出来。但由于幼儿经验不足,对是非缺乏辨别能力,生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发展不稳定,若不及时恰当的引导,就会由不良的行为变成不良的习惯,为了使幼儿在淘气中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对孩子的淘气加以引导。

关键词:幼儿淘气引导。

中班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对什么都想摸、问、看、动。如小朋友的新汽车为什么会开得这么快,人们常用“淘气”一词说明孩子们顽皮、聪明、多动、活泼、恶作剧等种种表现。我班就有这么几个孩子,淘气淘的可爱、让你不忍心去责怪他。

刚学过西瓜虫,孩子们对这个小家伙特别感兴趣,上课时我用的实物西瓜虫死掉了,于是我让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再捉几只来。一会儿我们就去户外自由活动了。户外自由活动结束了,我招呼孩子们回活动室。回到活动室,我清点人数发现,经常“调皮、捣蛋”的小朋友浩鑫不见了。“一定还在外面玩,这孩子真调皮!”我生气地向门外走出,打算把他“揪”回来。刚要出门,浩鑫得意地攥着拳回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喊着:“老师,快给我拿个小瓶子,你看我捉了许多‘西瓜虫’,可好玩了!”看着满脸兴奋、又有点淘气的浩鑫,我的气一下烟消云散了,心想:幸亏没有发火,不然一颗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又要被扼杀在摇篮中,泯灭在幼儿时期。于是我笑着对他说“浩鑫,你真厉害,一下子捉了这么多西瓜虫,我们一起来喂养它们吧,看它们喜欢吃什么,让全班小朋友都来看一看,好不好”“好!”浩鑫小朋友高兴地答应了。从此,班里的科学角多了这些个特殊的“客人”,这“客人”成了孩子们每天的话题:我们要弄些土来;还要每天洒点水;不能太湿了,他们会淹死的……每当这时,浩鑫成了大家的“讲解员”:“这是我在草皮里下捉来的,你看,有大的,有小的。刚捉的时候,这一只特别小,现在它都长大了。。。。。。”有的小朋友还用放大镜来观察西瓜虫。观察、探索天天进行,在这过程中,不仅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科学角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今天莉莉带来一只小蝌蚪,明天华华带来一条小金鱼,智智带来一条泥鳅……孩子们经常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带来,大家共享。不断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不断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我当时对浩鑫一顿批评,不仅会扼杀孩子的探索行为,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永远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是孩子不断创新的源泉所在。让淘气的孩子变得更聪明。

淘气的孩子一般比较聪明,号召力强,如果对他们的行为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会走向歧途、如果引导及时,正确,他会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因此,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对幼儿的期望。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尊重幼儿这种行为的来源上,放在如何引导幼儿看待自己行为的反映上。而不是强求幼儿表现出超过其发展水平的能力上,更不能对其不经意犯的错误进行惩罚。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是教师面对幼儿“淘气”行为的首要原则。

儿童的淘气,常常以一些无聊的活动表现出来。如在活动中拉前排女孩子的辫子;自由活动时在活动室跑圈;午睡时故意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引人发笑。这些淘气行为许多是因为儿童运动欲望得不到满足,探索欲望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欲望无处发挥所致。为了使幼儿在淘气中有所作为,必须组织好幼儿的活动,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有条理、准备适宜的环境中,让幼儿的精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如:创设活动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选择不同的区域。这样从根本上满足孩子的活动欲望与兴趣。在区域创设上,我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让调皮的孩子来做组长。吃饭时,让他们分碗,让他们有事可做,这样,他们就会子让而然的不“淘气”了。

支持幼儿开展自创性游戏,幼儿最不愿意玩老师硬性固定的角色和一成不变的玩法。我们应该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并创造必要条件帮助他们去实践,或者参加到幼儿的淘气中去,引导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才能。游戏活动“剪子、包袱、锤”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户外活动时,浩鑫和启涵跑到了草坪上做游戏,我看到了,就走到他俩身边说:“我怎么听到草皮在哭呢?”这时他俩才意识到踩草皮的不对,低下了头。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纠正了淘气行为,也使幼儿潜在于淘气中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

对不同类型的儿童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淘气”背后个体的差异很大。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心理承受力有大小。因此我们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必须因人而异,针对每位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如各方面能力强、聪明灵活的孩子正面引导得当,效果很好。我们班的豆豆是非常聪明、能干、明事理的孩子,但他很调皮,是班上有名的小淘气。有次,奶奶来接他晚了几分钟,他竟然说:“老婆子,你干什么去了?来的这么晚。”他奶奶笑了笑,觉得孩子很好玩,当时我也没说什么。过后,我和浩鑫奶奶进行了交流,家园互动,孩子变得有礼貌了。

感悟:1、我们在引导幼儿淘气行为时必须允许幼儿思维上的不听话,小心保护好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使幼儿的智慧得到合理的开发,使幼儿对探索追究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是潜在淘气中的能力在一个有准备的适宜环境中充分发挥出来。2、一名幼儿教师必须用心去体察幼儿的内心,用爱去感化幼儿的心灵,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引导幼儿的行为,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3、正确引导孩子的淘气行为,同时能够使幼儿的品德得到合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情感。

幼儿不听话的言行常常会惹怒家长和幼儿教师,殊不知,顽皮、淘气的幼儿往往具有很强的意志力、独立性和好奇心。我们一定要走出这种“听话教育”的误区,因为这种“听话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顽皮、淘气、不听话,是幼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发展的结果。我们在评价幼儿时,千万不能将幼儿听话与否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学会倾听 用心做事


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

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

可以说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从身体到心理都还未摆脱幼儿园的感觉,普遍反映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上课时小动作多,容易受外界干扰等,此外还有课堂之外的与人交流、自由活动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管理,而我们的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孩子们就要学会倾听,用心去做。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首先是课堂教学中几种常见问题的处理。

一、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因此在报到的那天我就请家长给孩子们准备最简单的学习用品,如最简单的文具盒、绘图橡皮、普通直尺……现在的学习用品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无论是外形、色彩,还是气味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确实漂亮,试想,这样的文具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更何况是一群只有六、七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呢!因此,文具简单化、实用化既能从客观角度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节俭的意识,杜绝在学习用品上互相攀比的现象。

二、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都有上幼儿园的经历,他们已经习惯于短时期的教学和教育,面对课堂上40分钟的容量,大多数孩子都不适应,他们有的能坚持十几分钟,有的能坚持几分钟,甚至还有的干脆连一分钟也坚持不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开学前几天里我主要采用的是表扬、树立小榜样的方法。

“看,王梦婵坐得多好,谁能像她这样?”“哦,瞧贾盟的坐姿多漂亮!”“让老师看看你们亮亮的眼睛好吗?”等等。

在这样的语言的激励下,孩子们那种表现欲、模仿欲会让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身上,对接下来要讲得内容接受质量会达到最高。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活动结束,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时。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用眼神、手势、动作来提醒个别走神的学生,比如,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请安静;走近某个学生,用手点点他的桌子或者摸摸他的头等等;也有用点名的形式。

一般都是几种方式穿插进行。

除了提醒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出孩子们的兴奋点,当他们爱听、想听、乐听时,注意力自然容易集中,如果变换方式,让他们尽可能的保持这种兴奋,那么注意力就可以较长时间的集中。

比如在讲《采金秋》一课,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金秋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秋天是金色的?”“你还知道什么是在秋天成熟的?”“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稍加润色,并配合上肢体语言“看,一片片望不到头的金黄色的麦田,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腰,还有想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落叶”……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神都非常专注,满脸的兴奋,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每一个孩子都不再需要刻意的提醒了。

三、众所周知,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堂教学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很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孩子们用心倾听。

如文明礼貌、学生安全。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初始教育的时候,我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演出来,学生自然会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去做。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借还东西时“请”和“谢谢”挂在嘴边,有了差错说“对不起”,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记得有一次在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时,在最后我提议,大家今晚回家都问候爸爸妈妈“今天累吗?”然后端上一杯热水,看看爸爸妈妈的反应,因为当时我讲得很动情,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回家也这样做了,第二天我就从联络本上看到了家长的反馈,他们写道:“没想到刚上学几天,孩子越来越懂事了,顶嘴耍性儿的少了,当昨晚孩子端了杯热水双手递给我的时候,我们的眼眶都红了!”这说明孩子们已经有意识的认真倾听并用心去做了,我趁热打铁,鼓励孩子们坚持下去,因为一种习惯或是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会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步养成。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学校三令五申、非常重视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更是我们时刻牵肠挂肚的事情,我在教育孩子们注意安全,远离危险的时候不是靠单纯的命令式要求“不许”、“不能”,而是用生动的例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听的认真,自然就会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产生恐惧,以此远离。

另外,我还让孩子们互相监督,发现问题马上报告,我就马上和出现问题的孩子交流,让危险的苗头消失。

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都见成效。

总之,“学会倾听”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在此期间需要我们做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再细小的环节,需要的是不厌其烦地当然也必须变换方式的耐心教育。

另外,家长的配合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及时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请家长以他们的角度与孩子谈心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用心解读幼儿初次入园


第5次了,从年轻的家长手中抱过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小宝贝,带着各自不同的表情:或喜悦或哭闹或愤怒或伤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率真的、富有个性的书。孩子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传递对陌生环境的是喜与恶的信息。没有丝毫掩饰地期待老师用善解的心来阅读,用温柔的心来呵护。教师怎样来诠释又如何把握、利用好这些信息,使孩子们有效缩短入园适应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执拗倔强型这类孩子个性非常强,以自我为中心,大多在和家人告别时很急躁、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力气大,试图用所有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抗议,一不留神容易跑出活动室,追赶家人。常挂在嘴边的是:我生气了,我要走了。对于这类幼儿,特别要防止走失,教师要常常关注他,带他到户外活动场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其爱好。如:爱拍球,而且拍得很好,就可以给予机会在伙伴面前有所表现,使其感到被重视、被接纳、被欣赏,从而消除敌对情绪。二、自我安慰型这类幼儿大多在家已从父母那儿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开心的事,是长大了的表现。但初次步入完全陌生的环境,免不了产生想家、想亲人的情绪,表现出不停地反复唠叨几句话:来了吗?妈妈在路上了,来了吗------借此自我安慰,情绪也时好时差,好的时候可以沉浸在游戏之中,看到欢快的笑容,差的时候就边擦眼泪边唠叨,从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应答中,获得安慰。对于这类幼儿有必要向其介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用点心、午餐、午睡、午点、游戏等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环节来帮助掌握时间概念,消除幼儿的紧张、焦虑感。三、观望期待型这类幼儿入园情绪非常好,而且能有礼貌地和家人告别,游戏时也很积极,细心观察:教师在安慰哭闹幼儿并且抱着其他孩子时,他的眼睛一直会追随着你,并且很小心的说:“老师,你先抱抱他再抱抱我,好吗?”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切不可认为他情绪很好予以忽视,须知:不哭不闹的孩子同样需要你的关爱。你可以在抱其他哭的孩子的同时亲亲他的小脸蛋,给他一个吻,笑意会很快挂在他的小脸上,他会转过头告诉其他孩子说:“老师亲过我啦,她喜欢我。”让快乐感染每一位孩子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四、突出表现型这类孩子能力较强,适应能力也强,许多入园哭闹的孩子对于他而言并没有多少影响,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哭。他常常能高高兴兴地来园,在玩具架上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坐下来独自玩,只要老师一说到户外去活动时,他会不顾他人第一个冲到滑梯上;吃水果时,别的小朋友还没准备好,他已经把盘子里的水果每个都咬了一口------没有了入园适应期烦恼的他,总是先老师一步,老是表现出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其当小助手,每个活动环节前分配其1-2个小任务以协助教师开展活动。比如:外出活动时,请他做“火车头”,点心时请他帮助伙伴分点心等,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发展需要又锻炼了他的能力。五、抑郁寡欢型这类孩子非常平静,边玩边眼里擒着泪花,不时地朝老师张望。老师试图和他聊一些快乐的事,但很难得到回应,显得比较内向。对于这类孩子,老师不妨给予多些拥抱,可以轻轻地摸他的头,对他微笑,找本有趣的故事书给他讲讲故事。不久,你会发现,你蹲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小汽车时,从后面趴上你的背的就是他;你在整理毛巾时,从后面抱住你的也是他——他在用动作来表现他对你的喜爱。六、胆小依恋型这类孩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往往急于寻找可以依恋的亲人的替代者,常常将除从妈妈手中接过自己的那位老师以外的另一位老师当作可以依赖的对象。认定其可以带自己找妈妈,从而产生安全感。行为似老师的小尾巴,老师走到哪跟到哪,一会不见就到处询问,哭闹不止。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应给予足够地抚慰。在与幼儿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可以让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注意力,并且逐渐制造一些与教师逐步分离的机会。如:教师在卫生间打扫时,让其站在门口等待、到隔壁教室借东西时,告诉他几分钟后会回来,请他在教室里游戏等。帮助逐步融入到集体中去,体验在集体中也是很安全的,并在集体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总之,孩子入园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亲爱的幼教同仁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育笔记《用心去看待幼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去公立幼儿园还是去私立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