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皆教育:家里来了小客人

11-11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处处皆教育:家里来了小客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案例描述:

前些天,我们家里来了个小客人,是个男孩子,比女儿小几个月,所以就让他们两个姐弟相称。这个弟弟很懂事也很优秀,而且还是班级的中队委员。家里难得有年龄相仿的孩子,所以,女儿也特别高兴,他们一起做作业、看书、画画,女儿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总是很主动地拿出来分享,还热心给弟弟推荐自己书架上的书。看到她的表现,我们很欣慰:“到底是姐姐,真懂事!”

但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做大人的难免会有比较。在文静的弟弟面前,姐姐显得过分活泼、兴奋,那段时间,女儿身上一下子突然冒出了许许多多的缺点。于是,我们就经常数落她:“看看,弟弟写字多认真”。“你为什么不像弟弟那么细心?”“弟弟的书包整理得多好,姐姐羞不羞啊!”……姐姐渐渐不满了,她总是说自从弟弟来了以后,爸爸妈妈好像不怎么爱她了,尤其是妈妈,动不动就要凶她。

这一天,两个人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吵了起来。原来,是弟弟写错字,姐姐不肯借他橡皮擦。妈妈就批评:“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小气!快点把橡皮擦借给弟弟!”姐姐辩解道:“他骂人,我偏不借!”妈妈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橡皮:“你说谎,弟弟怎么会骂人,你自己才是个野蛮女生!”女儿嘴巴一瞥,委屈地大哭起来。后来,我把弟弟叫到一边,问清事情的原委,才知道原来这次真的错怪女儿了。

等女儿渐渐平静下来后,我走进女儿的房间,想和她谈谈心。女儿正伏在桌上一边抽泣一边写东西。一张张小纸片上,写满了她的心里话“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别人的优点就是你的镜子”……我揽住她的肩,刚亲了亲女儿的脸,她就委屈地说开了:“妈妈,你偏心,你不公平!为什么总是批评我!”我说:“因为你是姐姐,要做个好榜样,还要谦让弟弟。”“我再也不要当姐姐了!”“可你明明大几个月,就是姐姐啊。”“我就是不要当姐姐!”“那么你们就当朋友吧,好朋友、好同学,行吗?”眼泪终于止住了,“哦,还有,妈妈刚才错怪你了,向你道歉。弟弟也说要向你道歉呢!”

吃晚饭时,女儿又像个没事人一样了。呵呵,这孩子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这应该也算是个优点吧。晚饭后,女儿自告奋勇给弟弟,哦,忘记了,是给她的朋友报词语默写,因为他的学校明天要测验。

二、案例分析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儿童期是社会性发展的时期,孩子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家庭中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同伴教育资源,家长应该利用这个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教育得当,孩子能享受到与伙伴相处一起很多乐趣,同时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巧,发展交往能力,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当着两个孩子的面一定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尊重孩子,坚持正面教育,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不足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其次,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常常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无限放大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对孩子没有应有的尊重。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小客人礼遇记


小客人礼遇记

昨天傍晚,在街上吃过晚饭,天色未完,正好路过容容家小区,遂带着珍珍到容容姐姐家做小客人。珍珍在姐姐家玩了一个多小时,忙坏了姐姐吼干了妈妈的嗓子弄脏了漂亮的房子弄湿了自己的衣服裤子。

一进门,珍珍对姐姐家的鱼缸很感兴趣,想爬高一点看鱼还想再爬高一点,生怕珍珍会打翻玻璃鱼缸上面的小鱼缸,我一连声训斥着,珍珍才放弃抓小鱼的决心。

珍珍把兴趣转移到姐姐家的茶几上。茶几上有茶盘茶杯干果。珍珍的小手兴奋地在每样东西上蜻蜓点水。顽皮的珍珍小客人让安静守秩序的容容大有眼见鬼子进村的感觉。为了让珍珍安静下来,我让容容带她画画。

姐姐忙从房间拿出铅笔和白纸,珍珍要求姐姐画蜗牛画鸭鸭,姐姐藏拙,嘴里说着不会画,一笔一画地下来,蜗牛和鸭鸭活灵活现。姐姐的配合无法让珍珍安静,顽皮的珍珍拿起姐姐的铅笔,在地板上画线条,在沙发上画线条,又招来妈妈一顿训斥。

容容,把你的娃娃拿出来给珍珍玩吧,容容,你给珍珍剥花生吧,容容,你带珍珍去你房间找故事书吧,为了让自己有时间和容容妈妈闲聊,我不停让容容变着法子让珍珍安静下来。

花生让珍珍安静了几分钟。姐姐耐着性子给珍珍剥花生,剥了花生壳,还把粉红色的包衣也给剥干净,一个个白亮亮的花生仁一颗颗放进珍珍的小手里,爱巴结姐姐的珍珍,一口一个谢谢让姐姐忙得乐此不彼。

姐姐还给珍珍找出了故事书,珍珍见书上有一只小马,要姐姐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姐姐窘迫得小脸绯红。

在姐姐家玩到八点钟,姐姐冲凉出来,征求妈妈同意后开冰箱拿甜品。珍珍像只小狗一般灵敏地跑到餐厅的冰箱旁,拍着肚子对姐姐说:”宝宝肚肚饿,宝宝要吃东西;宝宝肚肚饿,宝宝要吃东西。”姐姐给她一袋饼干,珍珍乖乖地坐回客厅的茶几旁安静地吃饼干。

姐姐吃完甜品,珍珍吃完一块饼干,姐姐带珍珍去卫生间洗手。洗完手珍珍磨蹭着不肯出来,原来是水龙头下面的桶里蓄满一桶水正好搅水玩。姐姐走开拿毛巾,珍珍步履艰难地走出来,小手不停提起裤裆,小嘴巴里呜哇哇地说话:“哦,怎么办、哦,怎么办”,原来是玩水时打翻了小桶弄湿了衣服裤子。

“妈妈带你回家好不好?”

“回家,回家看天线宝宝,回家...”珍珍扑打妈妈怀里小脚往妈妈身上蹬,小客人想回家了。

“我星期六到你家里玩。”姐姐恋恋不舍地把自己心爱的福娃送给珍珍,还让珍珍带上椰子饼干回家。

姐姐和阿姨在楼梯口目送珍珍,珍珍不停回头挥舞小手说拜拜。在回家的路上,珍珍坐在推推车里睡着了。

今天早上起来,问珍珍昨天去哪里做小客人了。“宝宝去姐姐家做小客人、宝宝的礼物、宝宝喜欢去姐姐家.....”珍珍还沉浸在做小客人的开心中。

生活中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


树立三观

父母的三观是很重要的,从人生观到世界观都会影响到孩子格局和视野,正确的三观才能够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越来越优秀!

“你还小,这么点事算个球,漫漫人生,会遇到各种大风大浪,这么点小事都挺不过来算什么”

“我们生下来就不是为了享乐,忍受痛苦委屈是必然的过程,这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是我妈给我的人生观

言传身教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所以很多父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怎么做,但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言传身教比嘴上说一百个道理都有用,孩子的第一个考试是父母,是祖父母,长辈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自然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感同身受

我们的社会有那么多考试,为什么做父母这么重要神圣的身份却不需要,很多家长觉得打骂孩子理所应当,比如说作业,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会错?教了1-2次还是不会就开始上手,换位思考下,你在这个年龄是否也是觉得很简单呢?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很重要

不摆架子

教育孩子更多的就是像朋友一样的去倾诉,这样的方式孩子才能够很好的接受,对孩子的身心建设是非常好的!

过分宠爱

中国的教育很奇怪,要么宠的要命,要么不管不顾,溺爱过头的孩子很容易变得不懂礼貌,目中无人,并且会特别的自私,适可而止的爱才是最好的疼爱,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帮你“驯服”家里的小暴龙宝宝


导读:总会听到许多年轻父母抱怨:“宝宝慢慢地长大,却越来越不听话,总是发脾气,又急又气的。”其实只要父母弄清宝宝发脾气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就会轻松应对坏脾气的宝宝。其实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哦。

改掉坏脾气给宝宝立规则!

跟宝宝订个君子协议吧,什么时候陪他玩要大体规定一下,比如:妈妈在做饭,就不能陪她玩,饭后则一定要陪她玩一会儿。当然,一开始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但是,早种下“守规矩,妈妈才喜欢”的种子,会早开花结果。

幽默是改变宝宝坏脾气的一把钥匙

总会听到许多年轻父母抱怨:“宝宝慢慢地长大,却越来越不听话,总是发脾气,又急又气的。”其实只要父母弄清宝宝发脾气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就会轻松应对坏脾气的宝宝。其实幽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哦。

壮壮的妈妈是中学的语文教师,她常说,在学校里教育几十个孩子也没有家里这一个费劲,别看壮壮才3岁多,什么都和大人“对着干”。通过多种方法实验,妈妈发现,对壮壮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于是,她就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多用幽默的故事和语句跟壮壮沟通,效果好极了。

一次妈妈批评了壮壮几句,他就用不吃饭以示反抗,还将碗摔得粉碎。晚上,妈妈编了个《爱生气的癞蛤蟆》的故事讲给他听:“有个小蛤蟆,每当妈妈批评他时,他就大喊大叫,肚子鼓鼓的,吵闹得脸红脖子粗,时间一长,就成了满身疙瘩的癞蛤蟆,难看死了,”壮壮听了很快表示说,:“我不要学癞蛤蟆”!以后他倔脾气发作时,妈妈就提醒他,别学癞蛤蟆,壮壮便会逐渐平静下来。

壮壮去年冬天得了感冒,医生嘱咐要打三次点滴。因为怕疼,他在打完两天后,说什么也不肯上医院,并且得意地说:“第一次打了,第二次也打了,第一加第二等于第三!”中午,妈妈特地烧了两条壮壮最爱吃的糖醋鱼,开饭时对他说:“我吃第一条,爸爸吃第二条,你就吃第三条吧!”壮壮疑惑不解地问:“总共只有两条,哪来的地三条呢?”妈妈一本正经地说:“喏,这是第一条,这是第二条,第一加第二等于第三!”聪明的壮壮马上明白过来,下午乖乖地跟妈妈上医院打第三次点滴去了。

生活中,像壮壮这样的宝宝不在少数,他们想事情,做事情的思维方法,往往出乎大人的意料,有时即便是错的,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作为家长,不可武断地将其说得一无是处,以免伤及宝宝的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学会寓教于乐,用宝宝能够接受的故事,游戏、歌曲等说明道理,让宝宝以快乐的心情去改正错误。

置之不理!给宝宝时间冷静!

这个画面,你一定不陌生,孩子大哭大闹,任你怎么哄戏都无济于是。弄得你又心疼又烦燥,其实当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时,你可以让宝宝冷静一下,给她时间,当她哭完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跟他讲道理了。

哭闹时提的条件决不答应!

宝宝哭闹的声音,真是爸爸妈妈的紧箍咒。很多家这个时候往往采用妥协的办法来制止孩子的哭闹,其实这样不但不能缓解孩子发脾气的愿望,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是自己达到目的的杀手锏。

明察秋毫!对症下药!

看看宝宝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合理自然要满足;如果不合理,还是要跟他讲清道理,这么大的宝宝应该能理解了。另外,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哭,可以想办法转移其注意力。告诉宝宝哭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多陪伴宝宝,观察宝宝有哪些需求。

理解!让宝宝宣泄

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时候,宝宝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宝宝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责骂和体罚宝宝,给宝宝一个空间,让她撤底发泄不满情绪也是一种改善宝宝坏脾气的办法。

孩子学规矩家长皆关心


小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会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规矩的事情,其实不是孩子不懂规矩,是他受到太多自身的局限:

1、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

美国儿童行为研究学者Rothbaum教授认为,对一岁宝宝来说,和他飞速发展的认知能力相比,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像一直停滞不前。所以,想让他用这些可怜的理解力去领会一条条规矩(哪怕是非常简单明白的)是很困难的。而且这时的孩子还不具备预测别人想法的能力。难怪晨晨会对妈妈的态度视而不见。

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只能听懂部分语言,这些都是宝宝学规矩的障碍。专家解释说,宝宝在一岁半以前,虽然能说一些最基本的语言,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仅凭这点语言能力还不能让他别人正常交流。

2、宝宝还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

想让这个年龄的宝宝理解时间的概念是件公认的难事。也许你告诉他“停下来”,他还能理解。但是如果你对他说“等一会”,那就太为难他了。你必须先要让他知道“一会”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宝宝所能理解的时间概念只是:你有没有及时满足他的愿望。也就是说,他想要一个玩具,你能及时满足他,他可能会按照你制定的规矩好好坐在那玩;一旦你没能按他的要求做,他便会大哭大闹。

3、顽童心理在作怪。

有时候宝宝喜欢破坏规破坏规矩,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看看你吃惊甚至愤怒的表情。比如,宝宝刚刚学会开动电视开关的时候,他会对此事很感兴趣,会一直反复的开、关电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表情严肃的要求他停下来,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他已经从你的态度中得到一个新的游戏:只要我去触摸电视,爸爸脸上就会出现好玩的表情,还会和我说话(即使你说的是个“不”,我也喜欢)。

宝贝的学习过程揭秘

尽管有上面种种不利因素影响,这个年龄的宝宝仍然可以学会一些最基础的规矩。研究表明,12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通过观察爸爸妈妈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学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到了一岁末的时候,宝宝就可以认识到其他人的感觉变化。这时你就可以教他咬人是不对的,被咬到的人会很疼,很难受。甚至可以让他亲身体验一下。

教孩子学规矩之前,先要确认孩子是否理解你所讲的规矩内容。就像你教他唱歌一样,要先给他解释歌词的意思。这样他才能记得深刻。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理解,等待他发出“我明白了”的信号。

教这么小的孩子懂规矩有意义吗?对答是肯定的。就像你教婴儿说话一样,可能他不会在马上就学会,但他会把这些知识一点点积累下来。所以,你也应该从一岁开始教会宝宝懂规矩,学会避免危险,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这些都是宝贝社交能力的缩影。只不过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教宝贝学规矩的有效方法

1、不要只在旁边说,要演示给宝宝看

简单的一句话往往不能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最好加上你的表情和语调,让你的课堂变得更可爱,更容易接受。比如当你对孩子说“不要动电源插座”,语调不要太严厉,稍带严肃就可以,再加上点微怒的面部表情,宝宝能从你的声音和表情上看出:他做的事是不对的。相反,如果你表现的过于紧张,声音太尖锐,还连带一串的批评,那宝宝也会回复给你同样的反应,坚决和你对着干。你们的学规矩课堂,就会变成战场。

2、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不要以为只告诉孩子一次“这是不对的”,他就会铭记在心。如果你指出孩子一次错误,而对其他几次视而不见,那孩子心里必定会感到疑惑:我么这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然后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他会不停地尝试再做一次。所以给孩子重复“规矩课程”,这样他才能温故知新。

3、做个好榜样

宝宝经常会从你的行为中学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就意味着,你的行为一定要是好行为。比如,多使用“请”,不要动不动就发怒,要学会等待。你也可以主动向宝宝显示你的好行为。比如“你看,妈妈把报纸分给爸爸看,我们很喜欢一起分享”。

4、面对现实

专家提醒我们,你不能期望一个一岁宝宝懂得所有规矩,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比如,孩子会本能地把拿到地东西放到嘴里,这是他认识事物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这时候你应该避免一些像发卡,硬币,容易导致孩子窒息的东西出现在他能够到的地方。还有,妈妈最好把长头发梳起来,以免孩子乱抓。

5、选好时机

让一个一岁宝宝整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是不太可能的。一旦孩子感到疲劳、饥饿或心情不好,就很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坚持让他学规矩,给他一点“课间休息”时间吧。另外,对宝宝来说,太多的规矩会让他反感。最好能挑出一些比较重要的教给他,比如不可以咬人,电源不能动,抢人东西是不对的。不过这也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定,如果你觉得他的某种行为实在让你无法忍受,当然可以把这种规矩放在首位了。

6、别忽视孩子的创造性

要提起注意的是,孩子的行为不全是不合理的,有时候是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他不伤害到自己和别人,还是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当你发现他会用橱柜里的瓶瓶罐罐敲打出自己的节奏时,何不和他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呢?

三妙招教你应对家里的小赖皮


两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状况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他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宝宝“赖皮”无非是某个要求得不到满足。当你确实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切忌强制性地压制,不妨采取注意力转移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后,宝宝才能平息情绪,此时你最好认真倾听、了解宝宝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当然,也必须做到尊重宝宝的合理要求,这样,宝宝才会慢慢学会正确表达需要的方法。

冷处理

如果宝宝“赖皮”时间过长,转移注意力法不成功时,就应采用冷处理。家庭所有成员必须离场,态度一致,不然会让宝宝更加“赖皮”。当宝宝停止耍赖时,所有人都要给予表扬,让他意识到所有大人都喜欢不“赖皮”的宝宝。

日常生活中也要多给宝宝情感关注。有时宝宝需要的不一定是他所想要的物品,或许只是想让你亲一亲、抱一抱,感到自己被重视而已。

与宝宝进行协商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平等、民主、充满亲情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使宝宝心情愉悦、性格开朗。遇事多和宝宝商量,使他从小学会用语言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宝宝克服暴躁的情绪,减少哭闹、耍赖的行为。也可以考虑与宝宝一起制定规则:任何家庭成员发脾气都得不到奖励,并会失去某一次机会,如看喜欢的电视、吃好吃的食物等。

生活中的教具:凳子


回到家,依然是玩,和孩子玩是有目的的,用几分钟就能观察出孩子需要动的活动还是静的活动,在吃饭前尤其注意观察,快乐的进门和孩子玩耍会使孩子受益。

“妈妈下班了,劳动了一天多么-----”故意拉长声音等他接“辛苦”

“笨妈妈,这也不知道,是多么辛苦啊”他唱了出来的。

“什么叫辛苦?”

“就是上班”

“哦,你在家玩的怎么样?开心不?”

“不开心,姥姥不和我玩火车”

“咱们现在玩?同意就上火车”(家里的凳子就是我们的火车)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他开着火车过来了,嘴巴喊的响,凳子腿垫了皮垫,怕影响楼下,连续开来四个凳子,家里就那么几把。

“请问,你是火车司机还是列车长?”

“别客气,我是火车司机”

“知道了,司机同志!”

“今天这列火车上有几个病号需要照顾,你我配合一下,说话请悄悄,做事不吵闹,同意的举手”他爽快的举起来“列车长,你想叫我在火车上看画书?”他还真聪明,猜到了我的意图。

“我想也没用,你想想,是看画书还是画画或者在心里讲故事都成,只要在火车上呆20分钟,病号就被接走了”,20分钟我忙着准备吃饭的菜。

“那我画画”他悄悄取出笔纸,把火车开到茶几跟前“病号在哪?”他问我,我跑进卧室抱出枕头放沙发上悄悄说“他在这里睡着了,咱们不出声,20分钟后见,我去后车厢去看看”后车厢是家里的厨房。

在20分钟内,我送来一杯水,他还没忘记说谢谢,哈哈,20分钟后,他讲述他的故事给家人听,当然没忘记火车到站,下车吃饭,(2岁多的孩子喜欢玩火车,大人别以为没意思,只要你和他有共同的爱好“游戏”,他会变得很懂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生活中处处皆教育:家里来了小客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生活方面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