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

11-13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

幼儿园毕业后,即将步入小学校园,从此后就是不能迟到早退、有寒暑假期,甚至各种考试的小学生了。很多家长心里着急甚至焦虑,压力巨大。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只要准备充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没什么可怕的。可是,我们要准备什么呢?要做到怎么样才能够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它和幼儿园的区别是什么。

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

孩子小的时候,几乎每一个父母都在心里认为,我的孩子真棒,非常聪明!可能在十个月时孩子说出的那一声“妈”,也会让家长幸福万分,这些都是孩子聪明伶俐的证据。上了幼儿园之后,这种独特的骄傲在每个人心中依然存在。可是,一旦步入小学一段时间后,几乎没有家长如此评价自己的小孩了!被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孩子挺聪明,就是太马虎”,或许是“孩子不笨,就是不学”这样的句子。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他在父母心中的定位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父母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当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希望只要他五官端正、健康就好,希望他有好的胃口,好好长大,不要生病。接下来,我们又希望他可以热爱运动,身体强壮,不挑食,合群,有规范的作息时间。随着他不断长大,我们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常常是在幼儿园里的好孩子,到了小学,各方面都显得平常,甚至有时候还会托班级的后腿。

小学和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

幼儿园里可能老师注重的是孩子是不是可以团结同学,能不能够自主吃饭,出勤率好不好。所以在幼儿园老师的眼里,不惹事的孩子,不爱生病满勤的孩子,甚至是长得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的孩子,都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可是,一旦上了小学,老师的要求就不同了,老师要求上课注意听讲,书写工整,知识面广泛,当然,每次考试还要有一个好的成绩,这才是好孩子的标准!至于你是不是饭吃的好、吃得多,并不是考量一个孩子的标准。

用自己的方法记作业

铁锤的幼儿园在大班的时候带领他们去小学参观,看哥哥姐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还让小学老师带领他们上了一堂体育课。但是这些仅仅是让孩子知道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家长还要让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

想要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我要先了解小学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

我问过铁锤即将入学的那所小学的孩子家长,他们告诉我小学要求严格,尽量不要迟到早退,可以选择定午饭也可以自己带饭,他们每天放学前孩子都要在自己的记事本上用拼音或者汉字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回家根据这个要求写作业。有时候,老师还会说明天要带油画棒或者是交订杂志的费用,有的孩子因为写字慢,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完整,导致家长每晚都要给老师打电话核对作业内容,非常麻烦。我给铁锤准备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让他记下幼儿园老师留的作业,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使用拼音或者是图画的形式,只要自己回家能看懂就好。开始的时候上面很乱,汉字、拼音甚至图形什么都有,连他自己都要仔细分辨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慢慢的,他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分成“1、2、3”条一行一行的写出来,到了后来,里面竟然有“数,5”这样的字样。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表示数学书第五页。看来,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这样记录方法,而且为了节省时间,还尝试使用了速记!我知道,为什么懒人比较容易进行发明创造了!

铁锤在上小学前的几个月里,开始试着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小学生活。

拓展孩子的识字量

在准备上小学之前,一个孩子应该拥有一定的识字量,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够更好的阅读。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孩子识字量的多少不过是决定了他的语文成绩,随着年龄增长,在学校学到的生字越来越多,所以没有必要提前让孩子掌握更多汉字。其实不然,一个小孩只有认识足够的汉字,他才可以自由的阅读,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自己对阅读的文字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甚至是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一个拥有大识字量对于孩子学习数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看过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你会发现现在的数学题不再是象从前那样的简单的加减法,相反更多的考察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记得我小的时候,一二年级的数学考试单纯考察孩子的计算能力,看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现在小学生的数学考试完全不同。记得铁锤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一道填空题,题目画了三个装着不同数目鸡蛋的篮子,题目问把左边篮子的鸡蛋拿到右边篮子里面三个,然后问两个篮子里面哪个装的鸡蛋多?多几个?类似这样的题目,有的孩子就懵了,用老师的话说题目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写出正确答案呢?

一个人尽管满腹经纶,总要用语言文字展示出来,别人才能够清楚。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科目的基础。而学语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阅读,而阅读就需要孩子拥有大量的识字量。一个要上学的孩子,至少要拥有500个汉字的识字量,这样才能够做到顺利的幼小过渡。

告诉孩子小学很有趣,有寒暑假期,有课间十分钟,有老师和新同学,这样孩子会对即将到来的小学充满好奇和期待,只有家长准备充分,孩子才会尽情享受小学时光。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爸爸应该做什么——家长心得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民族未来的竞争,就是年轻母亲的竞争。文章从中国家庭的环境、构成、伦理,母亲的责任、性别特点,幼儿教育现状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年轻母亲对孩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很有道理,也很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家庭特点。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的确,孩子在幼儿时期,身边多围绕着女性,那么作为万红丛中一点绿的爸爸,如何发挥自己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家庭中,作为父亲,性别上,作为男性,爸爸的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说与母亲相比,可以忽略的话,只能说明,角色不合格,不称职,没有做到位。一个好父亲需要做的,很多很多,我觉得基本的有三点:

一是发挥性格优势,塑造坚毅的性格特征。父亲的性格应该有坚毅果敢的一面,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克服懦弱,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正确对待挫折,对于完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性格,就是父母的最大贡献和关爱。

二是发挥身体优势,打造健康的运动习惯。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健康与运动。健康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健康来自于科学的运动。对于独生子女,条件优越的孩子来说,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既可以摔打锻炼孩子,又通过身体的强健达到心理的强健。这要求父亲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孩子一起锻炼,象晨跑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基本体能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规律和习惯,好的习惯将受用终身。

三是发挥性别优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从性别上看,父亲应该是强者。强者应该有强者的风范,在家庭中充分体现出宽容忍让,让老婆孩子都觉得你是靠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少或者不与家属吵架,即使吵也要避开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讲,就象是肥沃的土地,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天生和顺理成章的,许多事情需要当爸爸的刻意去做,这要以爱心和耐心做基础,有些时候,要硬撑。

育儿观念: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做什么样的家长吧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奠定行为习惯、情感模式、健康基础的重要时期。国家之所以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因为孩子还不具备学习的基础条件,还需要在体验中无忧成长。家长之所以参与到幼儿教育小学话,是因为在利益、观念、效仿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对孩子成长给予过高期望的非理智行为。

有人曾形象的说:小学看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初中看孩子能上985、211,高中最后想爱上哪上哪,考完就得了。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不去焦虑孩子的未来,不去渴望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而是以平常心对孩子,踏踏实实进行教育引导,可能孩子会带给家长很多惊喜。个人认为,以下几句话值得家长从小抓起: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到幼儿园以后就要独自穿衣、吃饭,家长在家里也要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不要再去喂饭、帮助穿衣,背书包,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做。一个具有良好独立性的孩子,才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照顾好自己。其实,幼儿在独立做事过程是一个锻炼和成长过程,不仅在思维上强化独立意识,更在行动上获得自我认可,也在协调性、专注力、控制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这是一句受用终生的良言,也是伴随一生的好习惯。很多孩子玩完玩具家长收拾,脱完衣服家长归拢,写完作业家长帮整理书包,长大以后丢三落四、生活秩序混乱。要想杜绝这些问题,从小就要强化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观念,这是完整做事的总结性动作。比如,孩子读完书,一定要把书放回取来的地方;用完文具,一定要把文具放回指定位置,这些习惯训练在初期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需要家长不断提醒,但一旦养成,孩子和大人都会非常省心。

三、做时间的主人。小孩子的世界中没有时间概念,但家长要从小交给孩子做时间主人的观念。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让孩子逐步认清做每件事都需要花费时间,在一件事上磨蹭就会影响后续的事情。时间概念的强化要从小做起,家长要通过游戏、竞赛、掐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孩子明确做时间的主人是快乐的。

四、运动让人很快乐。健康是人生第一要事。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幼儿来讲,自由奔跑、大滑梯、荡秋千、踢小球都是非常不错的游戏。家长最好给孩子组建一个运动小分队,集中社区内的小朋友在固定时间一起玩耍。幼儿在集体游戏中会体验到矛盾冲突、竞技比赛等多种交往方式,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生命释放的快乐。

五、每天阅读一小时。阅读和一日三餐一样,是生命成长的必需品。家长要像提供依然三餐一样重视精神营养的供给,选择优秀读物,陪伴孩子阅读。从小奠定良好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打开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之乐、生活之美。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所提到的观点是最基本、最受益的要求。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做什么样的家长吧。

育儿观念:家长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现在都是独身子女,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大人们对孩子是这样,反过来,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怎样了呢?!

今年我接了一个中班,带班几天,我就深深感到了这个班级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特别是一个叫伟伟的小朋友,早上来园,他手上拿着玩具玩,看了老师也不叫,老师和他打招呼,他也是一脸的茫然,一旁的奶奶手上拿着油条,一边喂一边说,叫老师叫老师呀,孩子还是玩着玩具不理不采。

我看着那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那孩子对奶奶确实不一为然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这就成了我们宠孩子的条件吗?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还是回到过去的穷苦生活好了,至少他们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千依百顺,与孩子所反馈给我们的却形成了反比,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了,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但是不能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传统美德给丢了。

“宝宝啊,等会儿热了,叫阿姨帮你脱脱衣服啊”

“老师我的被子在哪里啊?”

“我睡哪一头”

一个中班的孩子能力再差,这些小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作为家长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到底做些什么呢,他们可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是在你们的怀抱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啊,该放手还是要放手,家长要知道: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1+1=2更重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孩子学会几个洋文更有意义。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人在十八岁之前都被称为孩子,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被打骂的.可是,有时,孩子实在是太可气了,但打骂孩子肯定是不管用的,尽管表面上,孩子服从了,但在心理上,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由于孩子从小认知上的模糊和不正确,所以孩子没有具备保持原则的处事态度和做法,没有正确选择的能力,没有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也没有具备承受事情的能力等等,所以,会出现问题.小到生活的细节,大到自己的前途.

非常理解家长,在孩子三岁之后,孩子的性格和人生观等已经建立,三到六岁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七岁基本定型.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挫折,这些挫折,会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或是不知道的认知等.家长会屡次地询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家长,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长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多家长都是这样,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首先是着急,然后是不良情绪,愤怒、埋怨、急噪等等.

二、家长不能理智地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孩子是父母及家长共同培养的结果,不能单纯地说某一方面的问题.

三、家长需要认知上的正确性和言行一致,有的家长能意识到,有的家长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其实就是在教孩子.

四、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交流是很好的办法,和孩子成为朋友,孩子才能把心理话讲给家长听,否则,就是长期的压抑和压制,时间一长,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再面对,就很棘手,不如,早发现,早解决.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家长首先从心理上不要拒绝和孩子一起成长,什么是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天伦之乐;和妻子一起生活,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上的一切问题,帮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就是幸福.幸福的定义不是随性,更不是任性.人,只有有原则、节制地活着,才能体验快乐和幸福.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从有了自我意识后,就有了自私,自私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过分的自私是大家都不接受的.过分的自私首先会体现在每个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上,所以,让孩子养成同理心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能力,就是一种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体谅别人、理解别人、感受别人的能力,具有同理心的人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他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能考虑别人.现在,我们的孩子尤其需要同理心,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年轻一代展示自己个性魅力的年代,如果,他们不具有同理心,将会在很多方面遇到问题.如果,家长的同理心不够的话,请与孩子一起练习,这没有什么的,只要是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如果想具备,那就再练习好了,一点儿也不难,态度决定一切.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如果家长能经常地反思自己的言行,那将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影响,事情分主观和客观原因,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过分地强调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并且,主观原因应该是主要的.如果具有这种内省智能的话,那将是巨大的财富,因为这个能力将让人拥有才能,一种智慧,一种能让人面对问题和圆满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把人分成感性和理性.还容易把女人归为感性,男人归为理性.用成功学理论来说,成功人士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既能感性地去感知事物,又能理性地去解决.如果单纯地具有或偏重于感性或理性,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都会有偏差的.在中国的人情世故上,人们偏于感性,但在法律上,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理性.

从感性和理性方面来分析,家长不能打孩子这类事情,打孩子是非常感性的,为什么不理性一些呢?光有理性,不打孩子,也不解决问题,也是不行的.只有感性和理性地分析和解决,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法.当然,孩子的问题太多,具体事情,需要具体分析和解决.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中国经历了过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带给人们一种专制,一种独权.其实,就是一种自私和任性,凡是,不过分自私和任性的帝皇,还是能受到人们的尊重的.但遗留下来的根源问题是家庭问题,现在家庭问题,还是跟我国的传统分不开的.

从现代社会来看,人们需要尊重,需要自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所有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也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放松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让自己拥有一个好情绪和好情感.只有放松了自己,才能轻松地去对待别人,才能不打骂孩子.才能宽容和豁达,试试吧!

对了,有一种很好地排毒方法,可以教给孩子和自己,就是拍手,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自己的方法,试试看,有效果一定告诉我们.

面对孩子负面情绪该做什么?


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年幼宝宝大发雷霆,甚至歇斯底里般的状态,面对那样的情形,我们内心的怒火似乎也在酝酿、升级、蔓延……直到不可遏制!冲动之下,我们会做些什么呢?有打的,有骂的,有躲的,有迁怒他人的……与此同时,所伴随的情绪大致如下:

一、烦躁恼火

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们,大都希望夜晚能安安静静地读报纸、看电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搞些轻松的亲子游戏,然而宝宝并不能时刻配合我们的心愿。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身心状况不佳哭闹起来,甚至大发脾气。当家长满耳充斥着尖叫、哭闹声,心情自然烦躁起来。虽然这样的情绪是人之常情,但对教育孩子却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我们或许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来缓解自身的情绪:

1、干一件自己特别享受的事情。事情并不需要怎么特别,哪怕只是洗个热水澡、做个面膜、把音响调大声,听首自己爱听的曲子、沏壶香茶,只要有利于舒缓自己情绪的都行,总之把自己和宝宝尖叫哭闹的情境暂时隔离,等摆平了自己心头的波澜,再面对继续哭闹的孩子时,我们的内心便不再那么容易“起毛”;

2、回想宝宝可爱的神情、童趣的言语。每一个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如果能够成功调用大脑中储存的这部分资源,就会在心中涌起无限爱怜的感觉,有助于冲淡烦躁和恼火的情绪;

3、认知调整。孩子的尖叫和哭闹并不总是无理的,有时代表某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涵义,如果我们能够猜中,宝贝的哭声就会低一些,猜错了,宝贝的哭声就高亢些。有时脾气大作也是孩子自己试图调节情绪的方法之一,他不会象大人有那么多的渠道可以宣泄和转移,所以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题发挥的机会,教会他更多宣泄的方式。当我们的头脑在做类似上述的认知调整工作时,烦躁恼火的情绪便在不知不觉中遁形了。

二、无助自责

这种情绪在年轻的妈妈身上时有发生。她们面对大发脾气的宝宝,感觉到无奈、无助,不知道怎样做才合适,下意识地想法是“我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我不称职”,在认知层面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调节:

没有谁天生会做妈妈,要胜任就得学习,眼前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绝不能错失,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经过一番自我激励,重新上岗后的妈妈就会变消极为积极。

三、羞愧愤怒

如果是家庭聚会或有客来访的情况下,宝宝也毫无顾忌地闹将起来,会令不少家长猝不及防,有失颜面。即便平时这些家长对待孩子颇有耐心,但在“外人”面前,他们依然会希望尽快“镇压”孩子的哭闹,保存自己的颜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冲动之前,对自己喊“停”,这么多双眼睛关注着这一幕,意味着有很多能量在这个场运转,或许这是个塑造孩子行为的好机会,如果借着这股能量把孩子往好处去推,也许比平时私下里教育孩子效果还好。比如,一个挑食的孩子,因为饭桌上没有合意的菜而大发脾气,我们可以说,宝宝,这个小菜心觉得好难为情,现在这么多人都知道宝宝不喜欢吃它,它伤心地哭起来……宝宝很可能被这个“童话”吸引,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

带孩子做过飞机的家长都知道,空乘小姐会提醒说“如果发生紧急事件,请家长先把自己的氧气面罩戴好,再帮孩子戴上”,是啊,如果我们作为家长都无法处理、合理转化我们的负面情绪,又如何帮助宝宝接纳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当宝宝发火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应对自己的内在情绪,然后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我们的宝宝。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观念:孩子上学前家长该做什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