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让孩子更快乐

11-13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劳动让孩子更快乐”,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劳动让孩子更快乐我每次在家闲着的时候就喜欢捣鼓一些吃的东西,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也是对家里的一种爱心,老公和孩子喜欢吃面食,所以我会经常做点小吃的用来当作早餐或者晚餐。xx小朋友看见我经常这样做,所以每次也要嚷着跟我一起做,开始的时候是每次拿走一团面团就开始去玩她的了,也不会来缠着我了,或者有几次我做包子或者饺子的时候她用了馅给弄的到处都是的时候,我就不让她玩了,然后她也就不玩了。

今天她又跟我说,妈妈,我要自己包豆沙包,我开始不同意,然后她就总缠着我要弄,我想照样跟以前一样给她一团面跟馅让她自己玩去,结果这次不起作用了,非得要正儿八经的帮我包,我没办法就同意了,然后见她弄得乱七八糟的心里又有点嫌她浪费我的材料,于是又跟她说,你自己拿点面去玩吧,别帮妈妈包了,xx听了后很是受打击,干脆玩也不玩了,直接就躺到床上去了。

我看见她这样子,心里有打鼓了,是不是我做的有点过了?要是别人这样对我,我会怎么想?这是明显的不信任,而且这点东西都舍不得给孩子浪费的话以后还有什么东西舍得给孩子呢?现在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会不会她心里就有阴影了?会不会影响她的自信心呢?无数个问题突然从脑海里冒了出来。再想想,我就是把这一锅面都浪费了,一包豆沙都浪费了也就十几块钱而已,但是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可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呢!于是又赶紧叫她过来给我包豆沙包。听见我让她来帮我的忙可高兴了,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我把豆沙挤到一个小碟子里面。这样不怕她一下子浪费太多,也可以让她自由的发挥。

来看看她包包子的样子吧,好像还凑合吧,毕竟是头一回干这是,人家可是站在凳子上在做呢

一顿乱捏

这条歪歪扭扭的豆沙包算是成型了。

虽然包子不怎么样,可是xx小朋友的心情却是非常的不错啊,一个劲的说:妈妈要记得拍照哦,等我拍完照片后,然后总时不时的说:妈妈给我看看我自己包的豆沙包吧,那自信满满的样子让我也觉得这次的觉得非常的值。等包子蒸出了,一口气吃了三个自己包的,还吃了一个我包的酸菜猪肉包,这可是空前的啊,以前基本是吃一个或者两个就算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不光孩子学会了做食物,还能给孩子增加自信和快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她。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让孩子们更快乐的最佳方法


其实,孩子之间的集体活动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他们在自己的群体活动中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拘无束、身心放松,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生活中,父母应少些不必要的担忧,还孩子自由,对于那些害羞、胆小的孩子,更要对他参与集体活动进行鼓励。

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四点:

1、提供必要的玩具、游戏材料、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与亲朋邻里间的孩子游戏交往,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及幼儿园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利用节日游园、郊游踏青、参观游览、走亲访友、演出比赛等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与集体频繁接触,增进孩子对集体活动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孩子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发挥同伴间的鼓励作用,允许孩子失败,用掌声等增添孩子的自信。给孩子提供发挥特长、帮助别人、服务于集体的机会。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如技能技巧不熟练,父母可在家帮助练习,彩排;条件不充分的,帮助准备等,变被动为主动。

3、让孩子懂得有些事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好;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朋友,从跟他喜欢的伙伴共同参与逐步过渡到大家共同活动,用同伴的热情与积极性感染孩子,影响带动孩子。另外,在集体活动中要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分配具体任务,活动项目也应该利于孩子间合作。

4、做有心的父母,发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鼓励性语言是孩子参加集知动的无形动力,所以,我们不要放掉任何一个表扬、鼓励的机会。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上周六xx爸爸单位组织义务植树,跟xx一说去植树,xx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说:“耶!终于可以去植树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结合作吗?”

xx:“当然会,巧虎里面说过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点如约到达目的地--天户峪。下车后看到一片不规则的荒地,xx爸给我们讲解植树的要求:“有白色标记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宽度约50公分,因为种的是香椿树,所以坑不用太大。”

xx和奕斐两人举着一把大铁锹,有模有样的比划着,自行分工很明确: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动了两人一起使劲;两孩子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动作幅度相当大,但两人干的很卖力,满头大汗,在我和两位小宝贝共同努力下,终于挖好了1个树坑。

可以种树啦,只见xx和奕斐轻轻的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把树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脚踩实后浇水。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种的树,又专门搬来小石块围起,两人专心致志的在石块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给小树起名叫“小肉卷”。问其原因,xx说:“因为他爱吃肉。”

希望这次的植树活动让孩子们能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也看到两个孩子很好的发挥了互相帮助、团结和作的精神。

会与别人分享的孩子更快乐


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拿着一辆红色的玩具小汽车玩耍,他轻轻一推,小汽车跑得好远,他快速跑到小汽车旁,再把小汽车推回原处。很快,广场上的小朋友就被吸引过来,他们一块儿跟着小汽车奔跑。这时,小汽车停在一个小女孩脚下,她正想蹲下摸一摸,妈妈却对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要动。”说着,就把小女孩抱走了。小男孩依旧一个人玩,别的孩子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站在旁边的男孩的母亲面对发生的事,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吭声。对这类场景,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上述场景中的两个妈妈都没抓住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机会。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孩子学会“分享”,可以让他们懂和谐相处,学会爱别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懂分享的孩子往往独占欲强,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想法,长大后容易形成明显的性格缺陷,甚至不能正常与人交往。

一两岁的孩子都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自己,不许别人侵犯。随着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的独占欲和对私物的保护欲更强。在孩子出现“这是我的”意识的萌芽期,开始教孩子学习“分享”比较容易。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不会担心父母抢他们的东西,也不害怕父母因得不到而生气,所以,更易于接受和父母一同分享。当孩子吃苹果时,父母可以说:“你的苹果可以让我咬一口吗?”或在他玩玩具时,询问能否把玩具给父母玩一会儿。然后,将“分享”的范围逐渐扩展至其他人。同时,父母要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处处表现得很大方,经常拿出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或与别人一同分享,自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记忆,不知不觉学父母的样子做。

上述男孩的妈妈在看到别的孩子对儿子手中的小汽车感兴趣时,应该鼓励儿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分享过程中,男孩能感受到“分享互动”比“独自享有”带来的快乐更多,从而强化心中的“分享”意识。

但是,父母也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分享”。经常有家长强行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给其他小孩玩,结果使孩子伤心、家长尴尬。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强迫,只能提醒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或提议交换玩具,让他们自愿接受“分享”,否则,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无法体会分享的快乐,反而敌视“分享”。

孩子天性好奇,看到别人手中的玩具,就想摸一摸,而很多家长都和上述小女孩的妈妈一样予以阻止,其实,这时也是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时机。遇到类似情况,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在拿别人的东西前,必须征得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就可以一起玩了。”也可以建议他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交换,等玩过之后,再换回各自的玩具。

发现兴趣让孩子更快成长


要猜儿子的最爱,简直是个没有悬念的问题:汽车。

桌上有车模,地上有电动摩托,墙上有他用蜡笔画的抽象派汽车,加上他嘴里时常哼着的“公交广告语”:“现在是客流高峰时间,随时有急刹车的可能,请站稳扶好!”生活的边边角角都充满了汽车,这让我不时有些担忧,害怕他玩物丧志。

我试图用好看的卡通画和好玩的家庭游戏,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汽车仿佛是儿子的一种回归语言,不管多久后,他都会与汽车再度携手。于是我索性提供各种条件,将儿子对汽车的依赖进行到底。

走在大街上,儿子对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充满了神往,于是,我开始对儿子灌输车标启蒙——我查阅资料后,将奔驰、奥迪、雪铁龙等汽车标志慢慢教给儿子。习惯了这种标志符号之后,儿子慢慢开始自觉记忆了,我发现实物教育比简单地看图片要管用,每次在实物车旁,儿子对车标的专注度是最高的,偶尔他也会用手去摸一下,触觉帮助他强化了记忆。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类车标,就在儿子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里,不断地温习着、巩固着。

之后,我将地理知识引进孩子的视野,如德国大众、美国别克……熟悉后,我和儿子玩起了“给车标找家”的游戏。为了给孩子具体的形象思维,我买了世界地理智力拼图,让儿子在把玩中感知不同国家的形状、大小及所处的位置。时不时地我充当老师,向小朋友发问。有时我还会穿插爱国教育在里面,比如讲到日本的时候。儿子玩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问问题。

有了好的切入点,顺理成章的东西总会接踵而来。比如认识国旗,比如练习图形绘画。世界各国的国旗色彩鲜艳,能够激发起孩子的视觉好奇,比如印度的国旗,中间一个自行车车轮;比如克罗地亚国旗,我会告诉孩子,它有一个大盾牌,像别克车上其中的一个一样,只是要大一些,孩子就会更加直观地想象;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绘画,也同样和汽车联系在一起,儿子迄今为止画得最漂亮的是公交车,而画大公交车的过程中,就会巧妙地运用到各个图形,只要他感兴趣,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孩子感知世界的路上,让我们先做孩子的朋友,然后再做孩子的老师吧,孩子需要知道的还有很多,只要家长勤思索,多创新,就一定能发现孩子的兴趣,一定能帮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

相信《劳动让孩子更快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