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让孩子更自信现在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在很多家里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围着这个唯一的宝贝转,想什么买什么,有时候就算不想的,只要是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就一定有,更别说让孩子去帮忙干活了。
其实,爱帮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大人们干活的时候来插上一手,虽然是越帮越忙。但是她们确实非常的喜欢学习。
xx小朋友也是,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都会要在妈妈要做饭的时候帮忙做饭,把米淘好,自己插上电源,而xx妈我也有担心啊,这么小就要去插电源,会不会被电到啊?锅底的水有没有擦干?锅会不会烧坏?米有没有洗干净啊?可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她想做的你不给她做她就会生气,很沮丧。所以有时候想想还是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虽然会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周全,一次生二次熟了,就算没有做好,只要你好好的跟她说,下次的时候她就记住了。
现在xx小朋友呢可能干了,会帮妈妈扫地、拖地、洗完、摘菜、甚至连包饺子都会了,于是我这个懒妈妈也可以趁机轻松一点。有时候上网着迷了的时候,xx就帮我把家里收拾干净了。
每次xx帮我收拾完以后她都会特别高兴特别骄傲的跟我说:“妈妈,看我把屋子收拾的多漂亮啊?”或者说:妈妈,我帮你把碗洗完了,我洗的可干净了。看着她那开心的样子我觉得真幸福啊!
所以,在这里也跟广大做父母的说一声,孩子如果想做就让他自己动手去做,当然是在安全的范围内,不要超出他的能力的可以让宝宝动手自己做,不要让你们的疼爱打压了孩子的信心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结合作吗?”
xx:“当然会,巧虎里面说过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点如约到达目的地--天户峪。下车后看到一片不规则的荒地,xx爸给我们讲解植树的要求:“有白色标记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宽度约50公分,因为种的是香椿树,所以坑不用太大。”
xx和奕斐两人举着一把大铁锹,有模有样的比划着,自行分工很明确: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动了两人一起使劲;两孩子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动作幅度相当大,但两人干的很卖力,满头大汗,在我和两位小宝贝共同努力下,终于挖好了1个树坑。
可以种树啦,只见xx和奕斐轻轻的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把树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脚踩实后浇水。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种的树,又专门搬来小石块围起,两人专心致志的在石块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给小树起名叫“小肉卷”。问其原因,xx说:“因为他爱吃肉。”
希望这次的植树活动让孩子们能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也看到两个孩子很好的发挥了互相帮助、团结和作的精神。
其实,孩子之间的集体活动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他们在自己的群体活动中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拘无束、身心放松,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生活中,父母应少些不必要的担忧,还孩子自由,对于那些害羞、胆小的孩子,更要对他参与集体活动进行鼓励。
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四点:
1、提供必要的玩具、游戏材料、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与亲朋邻里间的孩子游戏交往,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及幼儿园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利用节日游园、郊游踏青、参观游览、走亲访友、演出比赛等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与集体频繁接触,增进孩子对集体活动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孩子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发挥同伴间的鼓励作用,允许孩子失败,用掌声等增添孩子的自信。给孩子提供发挥特长、帮助别人、服务于集体的机会。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如技能技巧不熟练,父母可在家帮助练习,彩排;条件不充分的,帮助准备等,变被动为主动。
3、让孩子懂得有些事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好;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朋友,从跟他喜欢的伙伴共同参与逐步过渡到大家共同活动,用同伴的热情与积极性感染孩子,影响带动孩子。另外,在集体活动中要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分配具体任务,活动项目也应该利于孩子间合作。
4、做有心的父母,发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鼓励性语言是孩子参加集知动的无形动力,所以,我们不要放掉任何一个表扬、鼓励的机会。
要猜儿子的最爱,简直是个没有悬念的问题:汽车。
桌上有车模,地上有电动摩托,墙上有他用蜡笔画的抽象派汽车,加上他嘴里时常哼着的“公交广告语”:“现在是客流高峰时间,随时有急刹车的可能,请站稳扶好!”生活的边边角角都充满了汽车,这让我不时有些担忧,害怕他玩物丧志。
我试图用好看的卡通画和好玩的家庭游戏,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汽车仿佛是儿子的一种回归语言,不管多久后,他都会与汽车再度携手。于是我索性提供各种条件,将儿子对汽车的依赖进行到底。
走在大街上,儿子对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充满了神往,于是,我开始对儿子灌输车标启蒙——我查阅资料后,将奔驰、奥迪、雪铁龙等汽车标志慢慢教给儿子。习惯了这种标志符号之后,儿子慢慢开始自觉记忆了,我发现实物教育比简单地看图片要管用,每次在实物车旁,儿子对车标的专注度是最高的,偶尔他也会用手去摸一下,触觉帮助他强化了记忆。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类车标,就在儿子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里,不断地温习着、巩固着。
之后,我将地理知识引进孩子的视野,如德国大众、美国别克……熟悉后,我和儿子玩起了“给车标找家”的游戏。为了给孩子具体的形象思维,我买了世界地理智力拼图,让儿子在把玩中感知不同国家的形状、大小及所处的位置。时不时地我充当老师,向小朋友发问。有时我还会穿插爱国教育在里面,比如讲到日本的时候。儿子玩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问问题。
有了好的切入点,顺理成章的东西总会接踵而来。比如认识国旗,比如练习图形绘画。世界各国的国旗色彩鲜艳,能够激发起孩子的视觉好奇,比如印度的国旗,中间一个自行车车轮;比如克罗地亚国旗,我会告诉孩子,它有一个大盾牌,像别克车上其中的一个一样,只是要大一些,孩子就会更加直观地想象;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绘画,也同样和汽车联系在一起,儿子迄今为止画得最漂亮的是公交车,而画大公交车的过程中,就会巧妙地运用到各个图形,只要他感兴趣,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孩子感知世界的路上,让我们先做孩子的朋友,然后再做孩子的老师吧,孩子需要知道的还有很多,只要家长勤思索,多创新,就一定能发现孩子的兴趣,一定能帮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