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家园共育,宝宝更好的发展

11-14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育儿心得:家园共育,宝宝更好的发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育儿心得:家园共育,宝宝更好的发展

我的孩子今年5岁了。平时一直有奶奶爷爷带,所以,儿子各方面教育的奶奶爷爷的用心也比较多,宝宝比较不愿意听我的话,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刘铭宝贝。

一、善用表扬和鼓励

宝宝自从上了幼儿园每天都要早起。他也很多时候不愿意起床,特别是冬天,我每天早上就催着他快快起床,他都要哭闹的,很不高兴,要不上幼儿园就会迟到了,妈妈上班也来不及了,这样他有时会快点起;再后来就只有夸奖他了。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他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由于年龄关系,儿子的胆子还不够大,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不愿意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他做,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他,他平时在家也喜欢乱画,可他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他手上,鼓励他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他会很快的画好。现在他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等等!

二、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他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他,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他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他的长处,告诉他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他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三、其他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对他的要求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讲的时候要具体尽可能的将事情跟他解释说明。比如,孩子在餐桌上对某个菜不感兴趣,我们就要从孩子能够理解的角度去讲解这个菜的好处,而不是一味的对孩子说“这个菜好,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等,我想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这些跟本就是天方夜谭。

2、宽容待人: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让孩子学会宽容才能让他们尽快地融入集体,更好地和别人沟通。平时在家,总是有许多孩子到我家和儿子玩,每次我都会为儿子准备一些玩的和吃的,让他与同伴们共同分享,从中让他学会待人、待客之道。孩子在一起不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自己能解决的我总是不会介入,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谦让、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宽容待人。

3、杜绝偏食、挑食: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儿期的偏食、挑食。让孩子杜绝偏食、挑食,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时都要对每个菜都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如果我们家长自己表现出不太想吃,或者会说“呀,又是这个菜;今天的鱼好像烧的没上次好吃;这个菜不好吃”等类似影响食欲的话,孩子肯定对这些菜大打折扣。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那么家长就应该把此菜收起来,而不应该对孩子迁就,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4、让孩子帮忙做事:平时在家总是让孩子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他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在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虽然有很多的快乐和苦恼,看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懂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工具“间谍”何时丢掉?


近几年来,家园共育的社会呼声极高,但何时开始,间谍(录音笔)潜入到了幼儿园呢?

曾听一位园长朋友说:见过一个现象,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出于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身上。一个信任极度缺失的环境,把家长逼成“特务”,让教育蒙羞,这是社会的悲哀和不幸。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离开父母羽翼保护的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得到细致周到的呵护,始终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幼儿园“谍战剧”的怪象,应该让我们深刻反思和梳理信任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抓住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

提高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好的幼儿教师就是好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就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

做好危机公关建立长效回应机制。幼儿园要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开诚布公,做好舆论引导,当出现诸如幼儿体罚事件、流行性疾病、食物中毒、误服药物等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时,要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幼儿园各部门各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相关责任,迅速整理相关信息,上报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避免社会和家长因对事件不了解而产生误解;组织部分家长参与到事件的处理中,将社会舆论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积极向媒体开诚布公,积极宣传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注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理解。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化解信任危机。

教师不仅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家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道”,成功地发挥“家园共育”的合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就愿意和老师进行沟通,也更能理解老师的工作,家长与教师之间和谐包容的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除了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定期家访,还可以创新沟通方式,如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家长进课堂等活动;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群,时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加强幼儿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除了师资力量的重点打造之外,结合幼儿教育阶段孩子性格以及发展的特殊性,相关教育机构还应对其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幼儿时期是个性品格的塑造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情况和性格特点创新幼儿教育方式,给予幼儿安全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任危机。

政府要加强幼儿教育的管理。加强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相关的法律条文较为有限, 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教育法律法规约束,导致幼儿教育发展中办学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强、乱收费、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师素质低等问题的出现。政府要全面系统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法律体系,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幼师从业门槛,加强教育培训,有效保障幼儿教育质量, 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延续。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信任危机必须引起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针对出现的问题,深刻剖析,有效应对,共同努力,驱散幼儿教育中的“雾霾”,还孩子一个干净、友爱、欢乐、温暖、灿烂的童年。

育儿常识——家园共育,您真的懂吗?


孩子,一个自带幸福属性的字眼,但也是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的一个词--尚在襁褓中,每天无时无刻都得精心的呵护着,哭的时候还要靠猜来想象孩子为什么会哭,吃东西的时候又担心各种烫不烫,凉不凉……这时的父母大都会想,等到会走的时候就好了,等到会走的时候,又是各种闹腾,各种不听话,不管,怕出危险,管得太多,又怕阻碍了孩子探索的天性,这时候,又一个想法适时出现在父母的脑海--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有老师的教育与管理,到时候就真的放下心来了。

于是,我们看到,等到孩子入园的那一天,好多父母就深深的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省点心了!

殊不知,孩子入园后,家长的事情一点不会少,而且任务更重了,也许有些家长不明白,为什么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而且还有老师们精心的照顾着,怎么任务反而更重了呢?下面,让的小编帮您分析一下:

孩子入园后,先不论每天接送孩子的各种赶时间,单从孩子的教育上,家长的担子就一点没有轻一点,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其实不用学习太多的知识,这个时期,其实是孩子接触世界,认知世界,学习各种习惯的时候,这对孩子的未来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积累,而一个好的习惯,将会贯穿孩子的一生,现实是残酷的,它注定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来成功自己的一生。那么,如果您的孩子真的不能是一个学习很好的人,那么,他要靠什么来立足于社会呢--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恰恰是孩子在幼儿时期完成的积累,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幼儿园,孩子们有老师专业的指导与培养,可是,回到家里,如果没有父母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于巩固,孩子并不能很好的对这些东西进行消化与吸收,所以,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完美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也许有的家长觉得很深奥,其实很简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任务,倾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所学所感都具有很积极的作用。也是最基本的家园共育。

总体说来,家园共育难也不难,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而家园共育,就是这个礼物最好的诠释。

家园共育: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小游戏


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孩子透过游戏运用大小肌肉,学习手眼协调,也透过游戏了解自己、他人以及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游戏中,孩子抒发自己的情绪、学会解决问题,也学习解决与他人之间的冲突。

到了学步期,孩子借着语言探索,开始学习分辨自己与他人、物品之间的关系。大约三岁半之后,孩子在游戏中能应用完整的语言类型,出现类似成人的生活会话。在此提供各位家长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一)惊奇箱

将图卡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放入纸箱或桌子底下,让孩子以摸彩的方式逐次挑选出一样物品,引导孩子说出该物品的名称,并以肢体呈现该物品的一项主要特征,例如:「这是小鸟」,并同时做出拍动翅膀的动作。描述「小鸟有长长的翅膀,小鸟会飞」给孩子听。

出现孩子不认识的物品时,父母介绍该物品的名称,宜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及稍微放慢速度,并让孩子跟着复述一次,增加词汇累积,并加深印象。

设计目的:名词是孩子最先学会的词性,可配合肢体动作的呈现、鲜艳的颜色或声音效果,吸引孩子的注意和强化记忆。在室内或户外皆可进行命名游戏,藉此让孩子认识物品的名称。当孩子记忆力较好时,您即可加入物品的形容描述。

(二)猜一猜

在一固定可见的范围内(例如:客厅、卧室),由孩子先提问:「你看到什么?」,家长则依选定的目标(例如:电扇),给予相关的提示:「我看到一个圆圆的」、「会转动的」……等线索,让孩子依据这些线索猜出谜底。

孩子熟悉规则之后,则多由家长提问,让孩子提示线索,增进语汇表达机会。

设计目的:让孩子练习将物品的名称、功能和外观等性质做一结合。此外,孩子在聆听线索时也必须学习专心,依据条件寻找符合的物品。

(三)毛毛虫

善用孩子容易琅琅上口的念谣型式,进行创意改编。例如:「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来变去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两根手指头,变来变去变成(小白兔)……」。上述括号内的词汇皆可随意更换。

设计目的:利用现成念谣的改编,带入肢体的小动作,也可以让孩子想象发挥动作创意,孩子会更喜欢呵!

(四)我要去……玩

家长先指定一些环境地点,最好有具体图片提供,然后和孩子讨论到某个地点,例如:海边玩时,需要带哪些东西呢?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先将相关的物品摆在桌上,让孩子可以边看边讲,玩接词的游戏,降低游戏的问难度。由孩子先开始看着图片讲,例如:「我带着(帽子)去海边」;第二人则说:「我带着(帽子、泳衣)去海边」;第三人:「我带着(帽子、泳衣、水壶)去海边」。依此类推,不但要重复刚刚提到的物品,并且加入新的名称,慢慢累积语汇。上述括号内的词汇皆可随意更换。

此游戏帮助训练孩子的专心和记忆。也可以利用故事接龙的方式,将所有物品进行串连,加以变化。

除了上述的语言小游戏之外,不同种类的玩具或玩法也能引导孩子产生不同的游戏行为呵!当孩子以假装的语气扮演某个角色时,他们同时也在练习语言的声音与结构,并透过与家人或同伴的游戏与互动,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和他人沟通,也藉此发现语言的社会功用。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对话,提出问题让孩子透过观察、思考再练习做出回答,让孩子有多一点机会练习说话,则语言发展将更加进步。

家园共育策略


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就如同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样的相同道理。当然,想要孩子喜欢你,爱你,那你就先要喜欢他们,爱他们。

也许每一位家长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让孩子难以感受到爱,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长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更注重表达的方式,这样一来,当父母的爱变成一种简单不加修饰的说教时,孩子往往就容易产生对抗的情绪。当然,这种逆反心理的累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那么,怎样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呢?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方法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而不是总是居高临下摆出家长的作风。

美国有位博士说,你应该准备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

1、告诉您的每一个孩子“我爱你”。

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您对孩子的爱意。

3、关心您的孩子的行踪,注意到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出去。

4、告诉您的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注意到您的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6、问孩子对您的意见。

7、耐心而且彻底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8、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可以委与适当的重任。

9、因势利导,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10、尊重孩子的人格。那位博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三种规则:

第一、留出时间。每一天至少留出15分钟来和孩子一起度过:坐在地板上和您初学走路的宝宝一去玩;或和您学龄前的孩子一起游戏;或帮助您6-12岁的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或与您更大的孩子一起去买一张激光唱碟。

一定要记住,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朋友,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即使是发现孩子的错误也应该本着研讨的精神与孩子分辨道理,倾听他们的回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进步成长。

第二、充分施展语言的力量。应该知道自己对孩子所说话的分量。当孩子从学校回家时候情绪激动的对您说:“我很生气,老师今天对我大叫!”这时候您不要上来就说:“你又犯什么错了?”相反,您应该设法澄清这件事,“老师对你大叫?那一顶是她已经无法忍受了。”这句话将来会起到魔术般的奇迹,孩子会感到他被理解和被爱,知道您站在他的一边,支持他——现在您能赶大到孩子心灵的深处了。一旦打开了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渠道,那种令人困窘的情况就会随之消失,您与孩子之间的传达和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会打开接受忠告的大门。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对您表达一种感受,您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回应。比如孩子跑回家对您说:“我的球队今天赢了!”这时您可以不要说:“去把外套挂起来!”或者“作业做了吗?”

相反,应该以一个问题的回应来说:“你们球队得分多少?”您的问题暗示了“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事情,我对此感兴趣,想知道得更多一些。”这重沟通技巧是以兴趣向孩子展示了您对他的爱。

第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做为家长,您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情绪。当您不能按照孩子的意愿给他买一辆价格昂贵的电动小汽车时,孩子会对您发脾气,甚至会以哭闹来要挟您。您可以不给他买那辆小汽车,但您不能不让他发脾气。因为对于还没有思想能力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他可以不假思索地提出来,而作为家长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因此,您应该在孩子哭闹过后再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买

家园共育:宝宝肚子胀气的护理方法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胀胀的,且精神不太好,没食欲。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宝宝肚子胀气啦,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几种方法来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妈妈们快来看一看吧!

一、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那么,母乳喂养的妈妈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饮食中剔除掉。

二、培养饮食习惯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三、腹部按摩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具体做法是,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你的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你的手要温热,力度适中,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

四、异常胀气应速就医

宝宝的肚子如果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一般加上有呕吐或喘就更不妙了。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贫血、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碰都碰不得,一摸宝宝会很痛或哭闹。

3.合并呼吸急促。

4.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硬硬的东西。

五、做好家庭护理

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可帮助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这些忌讳一定不要犯!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老师的接纳和信任程度决定了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的童年生活质量。

和宝贝一起遵守幼儿园的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定,其目的是在某些方面硬性约束孩子,让幼儿园的管理松紧有度。可是,在部分家长眼里,幼儿园的规矩如同虚设,给老师的工作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其实,家长如果对幼儿园的规定有异议,可以与老师沟通,切忌漠视自己的孩子违反幼儿园的规定,家长面对的,仅仅是自己家的孩子,可是,幼师面对的,是全班甚至全校好多孩子,或许有些规定对于某一个孩子来说并不适应,但是,请相信,规定绝对是为了绝大多数孩子更安全的成长而建立的。

遇事冷静的和老师沟通

经常在幼儿园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家长为了孩子在幼儿园时的一点小磕碰,跟幼儿园老师闹的剑拔弩张,一个劲地埋怨老师推卸责任,甚至和老师动手。

家园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家长在找老师“理论”之前请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切不可一时冲动与老师起冲突,这样不仅伤了老师,也会伤了孩子。

再忙也要参考学校的亲子活动,多和老师沟通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来请假说不能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其实,幼师知道,家长们很忙。但是,孩子的第一负责人是家长,最应该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也是家长。幼儿园组织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家长提供了解孩子的机会,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如果家长不参加,受到损失的,是孩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几乎从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从来不在微信群里交流,从来不与老师沟通,这样,老师怎么发挥家园的作用,怎么更好的因材施教呢?

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家长

这个社会,对幼师的误解真是太深太深了。以至于不少家长觉得,幼儿园就是哄孩子的地方,我交了钱,老师就应该把孩子哄好。但是,真诚的想说一句:幼儿老师不是保姆,家长也不是幼师的领导。并不是交了钱,所有的老师都要唯唯诺诺任劳任怨。

新时代的家园关系是平等的,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重要力量,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家园之间最好的相处之道在于彼此理解,相互尊重。

家园共育的真谛——尊重与宽容,也唯有宽容与尊重才能使得家园和谐,老师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最终让孩子受益。

家园计划阶段小记(家园共育)


孙慧君,家园小计划已有效实施一个月了。因为地处农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都是爷爷奶奶在家里带孩子,起初我很担心这个家园计划不能很好的实施起来。所以利用家长会在和家长交流计划时,首先我将实施方法做成了PPT,将计划中的每一条内容分析举例说明,在留出提问时间,让家长有不清楚、不懂的地方提问,然后再进行讲解。其次我还利用了班级QQ群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将计划进行交流,让在外工作的孩子父母们也了解计划内容。所以在计划实施的一个月里,每个家长都很好的实施了这个计划,而且在这一个月里我和家长们都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个计划中的成长,这点是我最值得高兴的!家长们对这个计划给予了肯定和赞赏,不时的有家长对我说:“孙老师,这个方法真的不错,我家源源早上再也不赖床了。”“孙老师,我家然然每天睡觉都能把自己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再也不乱扔了!”“孙老师,我真高兴啊,我家妞妞每天都帮我抹桌子,拿筷子,我真是觉得妞妞长大了!”。还有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们打来电话,斌斌妈妈说:“孙老师,孩子真的懂事多了,我本来一直都担心斌斌的外婆不会教育斌斌,我们又不在身边,实在没办法。可是现在好了,有了这个计划,我放心多了!”彤彤妈妈说:“孙老师,现在我每个星期都和彤彤打电话询问她有了几颗星星,孩子和我有话说了,而且每次都津津有味的介绍她在家的表现,这个计划真是太好了。”

我们平时总是会说甚至是一些抱怨:现在的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总是对孩子百般呵护,所以在这样的宠爱下现在很多孩子动手能力不强、自私、任性。可是我们没有反思过,其实形成这种情况的并不仅仅是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而是家长缺少了正确或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在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实践支持下,应该善于积累和总结整理出一些教育措施,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通过这次的家园计划,我能感受到家长对有效教育孩子的渴望,也感受到了家长有效实施教育,看到孩子的成长后的高兴和满足。在这样的感受中,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工作的实在感。我享受这种实在感,这种实在感也激励着我在工作多思多想多总结,更好的教育孩子和切实的做到“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小知识


家园共育小知识

防拐骗:

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触电:

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防火、防烫伤:

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

防异物吸入:

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睡眠:

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进餐:

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

行走:

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药物:

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开、关门:

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家园共育:宝宝多“动手”,脑子越聪明


宝宝天生就是个幻想家,在1岁开始,宝宝已经开始发挥想象的小宇宙了哦!对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由此可知,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我们通常说“心灵手巧、手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所以,想让孩子聪明,还得多“动手”哟!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意义

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所谓“心灵手巧”如是也。

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动手动脑,独立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不但能促进其身体发育、智力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其性格及自信心的形成。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途径:

1、在实际动作中发展动手能力美术活动

作为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得到老师的重视。如,在泥工教学中可以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其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通过趣味科学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也是一个效果显著并且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如,在小实验“我爱变色”的游戏中,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五彩的颜色出现在玻璃杯里时,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发展的动手能力能力,还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了快乐。

2、做一个“懒”一点的老师

幼儿能做的事情让他一定让独立完成;当幼儿向老师发出请求时,老师不要马上替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先鼓励幼儿“你再试一试、你能够做到的”。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教师的鼓励、孩子自身的努力努力,问题就可以得到行解决。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应多留给幼儿。平时,幼师可以有意识地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请幼儿整理一些玩具,请他们帮助教师送一些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非常乐意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另一方面,还可以养成幼儿乐于动手的习惯。

3、家庭引起重视

说到这点,不得不提下家长“包办代替”的问题:溺爱型,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恨不得家长能做的都替孩子做了。剥夺型,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把家里搞的一塌糊涂,所以,还是家长来吧,这样也快一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本来属于孩子应该动手做的事情都让家长包办了。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因为没做过,所以不会做;因为做不好,没信心,就更懒得动手了。请家长们抛开以上的顾虑,为了孩子的成长,把本该属于他们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要相信孩子们一定可以的。

家园共育《育儿心得:家园共育,宝宝更好的发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工作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