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过零花钱创造生活

11-17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们需要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孩子通过零花钱创造生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每到临近新年和春节的时候,大人就会忧心忡忡地开始讨论压岁钱、零花钱。

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日本专家:零花钱折射出孩子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们通过使用零花钱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山本先生在日本、中国、韩国和越南4个国家开展了这一研究。

他们在儿童购买东西的地方进行观察访谈,到家中对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访谈,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提问。

研究透视了金钱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孩子通过零花钱的使用,怎样建立和维持与周围人的关系。

山本说:“打个比方来说,金钱仿佛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些钱,那就意味着他们向孩子传递了这种‘魔力’,因此他们会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如何使用这种‘魔力’。

”对于成人来说,如何给零花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给、给多少、用什么频率给和如何来检查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对于父母来讲都很关键。

对于孩子来说,能否获得零花钱,还决定于他们父母的意愿。

换句话说,零花钱不仅仅是孩子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而且也是用来调和他们的意愿和父母意愿的中介工具。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人格也发生了变化或者重塑。

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

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山本发现,在不同的社会这些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举例来说,在日本,后一种方式就意味着对孩子的强力控制,它否定孩子的独立性。

而居住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市的朝鲜族人,认为后一种方式培养了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也就是说,对于日本人,他们认为成人必须对自己的愿望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相反,对于朝鲜族人来说,成人必须具有对自己和他人愿望的调节能力,随时都要考虑他人的情况。

这种差异反映了在每一种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结构的不同。

在零花钱使用方面也存在两种同伴关系。

第一种是AA制,第二种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付钱。

在日本,人们认为前者对于朋友来说是更好的。

在中国、韩国和越南,人们似乎有觉得后者更好的倾向。

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即使日本的小学生,如果消费不高的话,他们有时候也会“请客”,尽管这种行为方式在日本看来并不怎么好。

相反,在韩国有不少的学生却只为自己付钱,尽管整个社会环境都认为为朋友付钱是一种很好的行为。

换句话说,有可能两种社会环境下实际行为的差异并没有观念上的差异那么明显。

美国父母:理财从零花钱开始学会使用零花钱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M.YJS21.cOm

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

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

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鼓励孩子在业余时间打工工作是孩子自信心的激发器,美国父母一般都鼓励孩子靠打工挣零花钱。

父母的这种态度甚至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指出,父母不能让孩子过度从事这种业余的打工活动,因为长时间的业余打工会干扰孩子完成学业,剥夺他们参与重要的家庭和社交活动的机会。

同时不应将家务和零花钱直接挂钩,因为孩子做家务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钱,而是因为他们分担了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应负的责任。

教会孩子如何存钱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

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提供模拟成人生活开支的训练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帐。

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帐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与孩子零距离


随着圣诞节的到来,幼儿园变得热闹了起来,班上的孩子都很兴奋,特别是当我把圣诞老人拿出来布置教室环境时,有几个会说的孩子,就会举手说道:“我家也有好多圣诞老人卡片。

”而有几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则乖乖的做在小椅子上,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当我拿出圣诞老人的时候他们也很感兴趣。

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孩子,老师往往会有些忽略,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认为他们能力弱,不自觉地想给与更多的帮助,来帮他们完成,但是往往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他们的愿望。

我通过家访与这些孩子的家长的交流发现,在家里孩子能够正常的讲话,表现很活跃、很调皮,喜欢在家爬上爬下,而且经常唱歌跳舞表演给父母看。

但换了环境,孩子变得胆小,不爱说话,跟人很少交流。

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中是很常见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虽然具备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根据社会情况不同、在语言运用方面却有很大差别,在某些场合能讲话,在另一场合则沉默或接近沉默。

孩子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语言理解水平,并且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只不过在某些场合或者对象上选择不说话,很多时候是心理上情绪上的障碍。

当那些内向的孩子在集体面前发言时,教师可以鼓励她对她说:“你真棒”。

很多时候老师,家长会强调要孩子自己说话,充分的表达,或是创造很多的机会,如在集体面前讲话、提问等,但往往孩子还是不能大胆讲话,反而心理会有恐惧,作为新教师的我往往也比较消极,有时候集体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内向的孩子回答问题,不停的向他提问,其实在孩子不愿说话的时候也不用逼她,消除其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她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孩子一旦开口说话,哪怕只有一两句,我其实都可以很亲切地给予鼓励,增强信心,慢慢的孩子交往增加了,开口说话的机会也就增多了,在交往中就会逐渐讲话了。

在日常的带班中我还法相我们班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性格很要强,如我们班有一个小姑娘悦悦,每次只要老师一批评她都会不理老师,做为教师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以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就算是帮助,也是会乐于接受出于一个朋友,从平等的角度上给与的真心的帮助,不是一个强者给与弱者的帮助。

我们也不是孩子,不能替她思考,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是单纯的以为她需要我的帮忙,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个孩子相信都有她独特的气质。

孩子能够感受到心与心的距离,真正贴近孩子的心,把自己的心放下来,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与孩子之间亲密无间。

作为新教师我想做到与孩子零距离,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从小建立一个健康的心态,让孩子茁壮成长。

通过区域活动改变孩子


元元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名男孩子。开学到我们班时,我就发现他有些任性,常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并又哭又闹,还常常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给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针对他的问题,我曾尝试着采用鼓励、表扬的办法来激励他、促进他改正自身不足,但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现,鼓励、表扬对他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起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问题作用就较差,几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每天加强对他观察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最近,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元元爱去美工区玩,喜欢玩美工区里小贴贴,有时把小贴贴粘在他自己画的小房子里,有时还照着小贴贴画图片。他在美工区的举动让我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使我的脑子里闪过一种个别教育的构想。对!就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结合一个图表来帮助他改正他身上的不足。

下午区角活动时,我找到元元并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说:"飞机"!"好,MissKaty给你画一个飞机,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叫元元号"元元兴奋地跳起来。"那好吧,这就是你的小飞机了。"然后,我在小飞机上画上两排小格子,并给他讲明画的意图:上面的格子代表'星期',下面的代表'坏习惯'。我告诉元元,这架飞机是专门来运送坏习惯的,第一次咱们运送'扔鞋子'的坏习惯,如果你每天能按老师的要求睡觉前把鞋子摆好,而不到处乱藏鞋子,那么就在下面的格子里给你贴上一个小贴贴或你自己画一个画,当所有格子都画满了,你的小飞机就能把坏习惯运走了。"怎么运呢?"元元好奇地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给他留了一个悬念,以激起他的好奇心,这样能使他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更大一些。不过第一周里他没有能每天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不过他却总问我飞机要怎么运坏习惯,我还是没告诉他,而是暗示他小贴贴都贴上了才能告诉他。第二周,好奇心促使他记住了我的话,每天他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了,并兴奋得赶紧来告诉我他的这一进步。我马上给他折了一架漂亮的飞机,上面写上'乱扔鞋子'的坏习惯,我让他自己把飞机投向天空,飞机借着风飞向远处,我带着他喊"元元的坏习惯运走喽!回不来啦!"小朋友们看着我们喊,他们也一起喊了起来。此时元元既兴奋又激动,我借此机会在大家面前问他:"元元,你的坏习惯真的运走了吗?"他十分认真地说:"运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对不对呀?"我问其他的孩子们,"对"大家齐声喊着。"那我们就看元元的行动了"。"好"!他很肯定地答应我。这个坏习惯改了,我在飞机上又换了另外的一个内容,并告诉他完成后又会有另外的惊喜。

最近我发现元元的一些坏习惯确实改掉了不少,这让我兴奋不已。从对他的个别教育中我深深感受到:鼓励、表扬只是教育手段的一部分,要想在个别教育中有更大的收获,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办法才会更有效。

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一提到发明创造,人们往往认为这是科研所的工作,是科研人员根据专门的设计研究的课题在办公室做的事。

其实不然,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不是根据专门的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出来的,而是从我们身边寻常的生活中得到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视而不见。

其实,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问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创造资源。

要想让幼儿树立起发明创造的信心,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

观察是产生发明创造构思的重要源泉。

要教育孩子注重观察,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

这样,孩子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那怕是微妙的创新、发现,老师也要给予肯定。

如何提高幼儿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呢?老师应注意一下四点:

1.引导孩子观察要有目的。

也就是说,要明确观察什么。

2.观察要仔细。

要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微小变化。

3.观察要深入。

要内外观察,由浅入深,直到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4.提醒孩子观察时要有比较,从而找出新发现、新问题。

关于“身边的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把创造空间留给孩子


绘画这门艺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想法是最原始的,他们没有太多格式的限制,也没有技法的约束,他们就是画自己所想,画自己所见。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当他们对世界有了认识的那一刻,他们就开始了绘画:一些线条、一些不规则的形状、一些莫名的符号等等。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一种被称作涂鸦的语言。对小小孩们的涂鸦,我们往往可以接受和认可,即使他们根本看不懂那些作品,也会认可那时在画画,并欣慰与孩子们那些天真的表达。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人们的这种认可往往发生改变:人们往往开始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只看画面是不是漂亮,形象是不是准确,而对于画画中表达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会忽视。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孩子们去想象、去表现、去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他们纯熟的绘画技法。记得有一天到了离园的时候,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人来接。我就让他们拿出笔来画画。孩子们都很高兴,边画边说自己画的内容。过了一会儿,辉辉小朋友的爸爸来了,他一看到儿子的画就说:“看看你画的鱼泡泡怎么不是白色的,涂的这个样子难看死了。”我看见辉辉本来兴奋的小脸一下子冷了下来,爸爸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向了他,他噘起了小嘴。我立刻走过去问清原因。原来辉辉把泡泡都涂上各种颜色,爸爸看了就不高兴地指责他。看看辉辉紧张的小脸,我连忙拉着他的手说“你的鱼真厉害吐了这么多好看的泡泡,你为什么要给这些泡泡涂上这些颜色呢?”“我喜欢这些颜色,就像彩虹一样美丽。老师,你也觉得好看是吗?”我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我好喜欢你这幅美丽的图画。”听了我的话,辉辉又开心地笑了。接着,我和辉辉爸爸谈了一会儿。我告诉他,按自然现象画画固然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但若孩子能画出自己的所想所见则更有意义,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创造契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听了这些,辉辉爸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辉辉也高高兴兴地牵着爸爸的手回家了。

萌发孩子的创造激情


一、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国栋宸是一个爱说、爱笑、爱动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他。但他有个小缺点——没有分享的意识。

这天,国栋宸带来钙奶饼干,他不愿与小朋友们分享,于是我先帮他把饼干收起来,然后带孩子们去餐厅吃饭。路上,我说:“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小朋友们很高兴,一下子队伍里鸦雀无声。有一只小熊,他从姥姥家带来一块又香又甜的馅饼,他好想吃呀,可是它想到了好朋友小鸡,它想,小鸡肯定肚子饿了,于是它带着馅饼去小鸡家了,可到了小鸡家,小鸡正在睡觉呢,于是小熊把馅饼放到盘子里,自己回家了。小鸡醒来一看,哇,多好吃的馅饼呀!好想咬它一口!可是这时它想到了好朋友小花猫昨晚抓了一夜的老鼠

,肯定想吃点甜甜的东西,于是小鸡来到小花猫的家,一看,小花猫睡得正香呢!于是,小鸡把馅饼放到小花猫的盘里,转身走了。小花猫醒来一看,高兴地“喵喵”地叫起来,想:“肯定是好朋友给我送的,对了,小熊去姥姥家今天回来,我把馅饼送给它吃了吧!”当它来到小熊家时,小熊去找吃的还没回来,小花猫就把放馅饼的盘子放在了门口,转身回家了。小熊回来了,咦,馅饼怎么又回来了?肯定是好朋友又送回来了,于是他打电话叫来了小鸡、小花猫,大家一起分享这块香甜的馅饼,可高兴了!

到了餐厅门口,故事刚好讲完,只听国栋宸大声说:“老师,我有好吃的也要分给小朋友们吃!”我冲他一笑:“你真棒!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从那以后,国栋宸再也不自私了,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让生活充满爱

为了认识各种车的功能,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不同种类的车的模型,如:警车、救护车、挖掘机、起重机、摩托车等。孩子拿来以后先让他们自己介绍拿的是什么车的模型,然后相互观察各种车的模型。

突然,教室里传来一阵伤心的哭声,寻声望去,原来是年龄最小的张立龙哭了,孩子们你告诉了我:“方老师,王仁成把张立龙的救护车弄坏了。”王仁成小声的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小心把张立龙的救护车碰到桌子底下摔坏了,我不是故意的。”听了这话,我没有想往常一样去帮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在一旁观察小朋友是怎样来看待这件事情,这时听见王亚楠说:“张立龙别哭了,我家还有一辆救护车呢,回家以后到我家去玩好吗?”耿婧涵拿起自己的救护车对张立龙说:“你先玩我的吧。”……这时,张立龙破涕为笑,她是被小朋友的关爱所感动了。

所以我们教师要悉心呵护好孩子的一颗颗纯真的善心,学会善待孩子

,善待他人,善待周围的一切,让生活充满爱,让我们的教育在一片关爱中进行。

三、孩子,你为什么恨老师

今天中午,我组织孩子们洗手时,国道远忽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恨你!”听完他的话我觉得很纳闷就问:“你为什么恨我呀?”他说:“因为你刚才训我了!”我这才想起,早晨国道远拿了一根穿火腿肠的棍,因为它的头上很尖,我怕有危险,就说:“拿这么个棍来干嘛,赶紧扔了!”由于着急可能语气稍重了些,接着我又忙着接别的孩子,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他还记在心里。我想了想对他说:“对不起,刚才老师因为着急语气不太好,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那么着急的让你扔了棍吗?”国道远摇了摇头,我说:“你看穿火腿肠的棍儿上面有个尖尖的头,如果不小心跌倒了就会戳伤眼睛或脸蛋,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你身上,也许还会扎伤别人,所以老师很害怕,很着急,说话就重了些,你说老师是为了谁好呀?”程成说:“是为了我和小朋友好

不再吃零食的孩子


这天早上,我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燕秋的妈妈领着燕秋来到了幼儿园。我看到后,就走到他们身边亲切地对她说:“今天燕秋是第一个来到幼儿园,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燕秋就高高兴兴走进了活动室。

这时燕秋的妈妈走上前和我说:“燕秋每天早上只吃方便面,别的什么也不吃。不给她吃就又哭又闹。我对她说,常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里面没有营养。但她就是不听。所以,请求老师帮忙。”我说:“没问题,看我的吧”!

上课的时候,我给小朋友编了个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说:“小朋友,昨天晚上老师看电视,看见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只吃方便面、吃了几天后,变得又小又丑,也不长高了。们还要经常吃方便面吗?”小朋友们都说:“不吃”,就连燕秋也说不吃了。我说:“这就对了,常吃方便面不利于身体,小朋友吃了后,会影响长高的。”到了第二天,我见到燕秋的妈妈,我问:“怎么样,起作用了吗?”她高兴地说:“我家燕秋跟我说了,老师说常吃方便面会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不吃方便面了。”我听后开心极了。

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一切!”想象确实是创造思维的翅膀。

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许多饮料盒子,让他们想办法玩,等他们尽情玩乐一会儿以后,让他们说说对这些罐子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顶在头上走平衡……。

这时,汪博闻高兴地说:”罐子可以做操,也可以玩“房子游戏”。

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

这时幼儿兴趣大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尝试,怎样利用罐子玩跨跳,幼儿又一次得到了尝试,三三两两摆罐子,结果跨跳的方法各不相同,魏思成直接跨跳,张煜小跑后跳,小朋友想想哪种方法最好,大家都觉得张煜的方法最好,于是我让所有的孩子来试一试,这样孩子很快地掌握了跨跳的要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应充分提供幼儿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

孩子不带零食入园了


张馨怡,刚入园时,每天都要带着零食,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制止她,心想:她刚入园,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就这样让她过了两周,后来,要求她的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捎零食了,也多次跟她说,可是她不听,并且家长也不配合,仍然带着零食入园,每天她的桌子上都是一片狼藉,满地都是瓜子皮、饼干袋、糖纸等,让人看了,真是头疼,其他小朋友说她不讲卫生,都不愿跟她在一起了。有几次,我将她的零食先收起来了,等离园时还给她,但她仍然继续捎零食,我想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制止她吃零食,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采用以下方法对她进行教育:

首先跟家长进行了沟通,与家长交流了一些关于吃零食的弊端:零食对孩子来说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吃的时间不当,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因为孩子过多的吃零食,肯定会影响孩子正餐的进食量。如果让孩子不断地吃零食,这个坏习惯会导致儿童肥胖症。

其次,我告诉张馨怡:像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这些都是“垃圾食品”,吃多了会生病的,还有甜食吃多了会伤牙齿的,牙齿会变黑,而且生出很多小洞洞,会牙疼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张馨怡不再带零食入园了,并且她的家长也反映现在孩子每次吃饭都是很认真了,并且饭量也大了,还跟我说了一些表示感谢的话,我又做了一件令家长满意的事情,我心中很高兴。

喜欢《孩子通过零花钱创造生活》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