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父母有告之孩子的义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父母有告之孩子的义务同事和我说:“看你儿子教育得多好,多懂事,瞧我们家那个只比你儿子小几个月却不知体贴,好像不是太懂事呀?我生病时怎么说都缠住我不放,一点也不知道关心他人-----”她列举了儿子的一串串行为,我听完笑她:“这些都是你给他造成的?”“怎么能是我造成的?他就是不懂事?”“懂事是天生的?因为你没有告诉他,教养他?”“啊?!”同事一时语塞。其实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从一张白纸到涂满斑斓色彩,从无到有,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从这一点来说,父母就有告之孩子应该如何去做的义务。

以前家里成员很多,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父母的言传身教,兄弟姐妹的相互关爱礼让就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到如何孝顺老人,如何尊重长辈,如何关爱他人,可现在家家一个孩子,父母忙于工作,祖辈又溺爱孩子,结果指望小家伙从中学到什么反而很少,怎么办?那就得靠父母多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去做。下面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教养孩子的几个例子,从中也将孩子的亲情教育、关爱他人,照顾他人的思想融入其中。

每到节假日给在外地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打电话,首先我们问寒问暖,然后喊儿子来说话,告诉他们我们过得很好,很是想念他们,希望他们来并多注意保重身体等等。放下电话还要跟孩子说:“他们年纪大了,需要我们晚辈的关心问侯!”等等,尽管有时儿子不说话但是这种做法我们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从未间断,而且外出看见老人我们也经常问好,并讲如何对待老人,做车时要给他们让座等等,结果时间一长,儿子自然而言就懂重如何尊敬老人了。

还有父母生病时,有些父母尤其是妈妈即使自已病了,但从不告诉孩子,而是强忍着不告诉孩子。其实这很不好,你不说孩子根本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长期以往,想让他有人情味,懂得关爱他人谈何说起。一般这种情况,我都会告诉儿子,我生病了,哪不舒服,需要你的帮助,然后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就像你生病时妈妈照顾你那样,所以时间长了,我一说不舒服他就会跑过来问:“需要帮助吗?”然后端水给我喝,有一次还学着我照顾他的样子拿着他的小纱布弄湿放在我的额头上,这时我都表扬他,谢谢他,夸奖他是个懂事,懂得关心他人的人。每每这时儿子都像长大了似的骄傲地抬起头。

遇到孩子从未经历的事情,我就会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启发他应该如何去做才好,平时看电视看碟片我都会陪着他一起看,给他讲解,并告诉他这些人物哪些是受人尊重的,哪些是被别人所不齿的,是不好的行为,要懂得明辨事非。结果时间一长每看一个碟片他都能从中学到东西并指出哪些不好,不要做。

日常生活其实最能让孩子学到东西,除了培养他多注意观察的能力外,家长的这一告之行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孩子的小脑袋里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装满了东西,这些东西有很多是父母给他灌入的,好与坏,情与理,全在父母输入的内容。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嘴懒,要记得多对孩子说呀?!对孩子履行告之义务,你会收到倍事半功倍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


父母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

●“只要身边有人照看就好”

很多华人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照看,没有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接触、拥抱、关注的目光、有人和他说话……有些华人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会思维迟缓,缺乏爱的安全感。

●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

华人父母爱面子,又想鼓励孩子上进,于是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把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只能给自己带来不满和痛苦,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比较心理也可能导致家长之间的难以相处。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也就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于是,不被尊重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就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因此,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等等。

●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设定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也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些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和谐关系被牺牲。

●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

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孩子前程的重要因素。

●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但现在很多孩子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

●认为孩子应该把全部时间拿来学习

有调查显示,常做家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通过处理家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增强,长大后比较能面对挫折。华人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事,也就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分担责任和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

●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亲子或夫妻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一个小矛盾就会引爆冲突。

●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

爱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父母不该把爱当作对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挡箭牌。

●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华人父母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并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命运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们成长的乐趣。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家庭教育属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1

父亲的教育是树立人生的主心骨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爸爸是教学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孩子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把父亲当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孩子会下意识的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父亲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所以,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体贴照顾,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随着如今教育成本的增加,父亲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往往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工作,往往很少有时间陪伴家庭,这就造成了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缺失。

幼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都说父爱如山,孩子身边没有一个坚实的依靠的时候,就会变自卑、焦虑。长大之后,哪怕成为一个健壮的大人,孩子也无法摆脱这种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在事业上很容易墨守成规,恐惧失败,不敢突破创新,不敢做出新的尝试。

这往往会使得他的事业受到局限,不能突破固有的局面,打开新的天地,这严重制约了个人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无论再忙,身为父亲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父亲的关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个足够坚强的后盾,产生安全感,做事就会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脚。

浙江瑞安市蔡笑晚是父教倡导者,他的六个小孩中学之前都是乡村生活,可是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

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博士学位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六女蔡天西,18岁麻省理工学院博士,28岁为哈佛最年轻副教授

他的育儿秘诀就是:把父亲当做事业来经营,他觉得父亲是一个终身事业,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第一。他说: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2

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奥地利个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

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并不是虚言,一个人从出生到入小学前所承受的教学和日子阅历,是一生的根底。这一期间的孩子首要日子在家里,承受家庭教学。孩子在家里和妈妈共处的时刻多,妈妈与孩子互动的每一个细节,从妈妈给孩子哺乳、到穿衣、吃饭、做人、做事都构成了一个文化全体,而这个全体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无量的。

一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有:自爱、自重、自信、信念、坚持。母亲的大爱是成就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平台的关键。

婴儿时期,人的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在心理上对母亲有一种独有的依恋。母亲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概念,这个基础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一个人。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我们常说严父慈母,母亲对待孩子往往更温柔、更宽厚,父亲往往更为严厉,女性的特质决定了母亲在教育中往往更能包容理解,也更有耐心。

所以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是由父亲带大的女孩一般比较像男孩子,脾气往往比较直接。被母亲带大的男孩则一般比较温柔宽厚,包容性更强,不喜欢咄咄逼人。

老子讲,柔能克刚,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刚强更有力量。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能够让孩子养成宽厚待人的处事方式,这样的孩子不尖锐,在踏入社会之后,往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受母亲影响的孩子,成人之后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业发展、人际关系都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激烈的变动。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和母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而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发展的失衡。

所以,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既可以飞得高,也能飞得远,拥有一个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今,我国的离婚率是居高不下,离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特别是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离婚率都高达30%以上。离婚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毋庸置疑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父母离婚会对孩子产生伤害,美国一些学校的心理学家就离婚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父母离婚对儿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年龄的离婚家庭,儿童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

(1)2岁半—3岁3个月儿童表现出的是倒退行为。

(2)3岁8个月---4岁8个月的儿童表现出易怒、攻击性行为、自我责备和迷惑。

(3)5—6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攻击性行为。

(4)7—8岁儿童表现出悲哀、害怕以及希望和解的幻想。

(5)9—10岁的儿童表现出失落感、拒绝、无助、孤独及愤怒与忠诚的矛盾。

(6)11岁以上的儿童表现出悲伤、羞耻,对未来和婚姻感到焦虑、烦恼、退缩。

一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

1、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滋生。

表面上看来,父母离异几乎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灾难,时值青春期的孩子遭遇这种家庭变故,这份灾难就更加深重。所有孩子无一例外地会在心里形成这样的三段论:因为我不好——爸爸妈妈就不再相爱——所以他们就离婚不要我了!

孩子的这个结论对于未成年的他们最致命的地方在于: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离异而丧失对自己的公正评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中大多都会因为父母离异而变得太过懂事或太过敏感、自卑,并因此而讨厌自己或对承担抚养责任的家长过度依赖、掌控,担心已经失去一个家长的爱了,如果身边家长再婚会再次抛弃他们,使他们成为孤儿,这份恐惧在孩子心中很牢固。

2. 容易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

父母亲是子女的首任教师,而离异家庭带给子女的却是残缺不全的个性影响与教育,这样必将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有的离异父母各自抱着补偿子女或者视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来处理与子女的关系,致使子女在性格形成中,出现多种性格缺陷。

3.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生活中,有很多因家庭父母离异,子女在情绪、情感上发生大的变化的事例。他们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以及离异后,表现出:胆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极端、不相信人等,这些行为和性格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师长、朋友的交往,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能力的下降,结伴难度的增大。

4.自卑,容易缺失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和学习上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逆常表现,如易怒;与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行为的反社会倾向与对立情绪比较严重等。正因为如此,原是优等生的学生相当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离异,使他们在生活态度和学习状态上,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结识不良的社会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没有安宁的婚姻要不要继续

专家研究,离婚并不是导致孩子受伤的唯一原因,夫妻相互攻击诋毁对孩子的打击才是致命的!事实表明:不离婚而成天争吵、互相谩骂攻击、拿孩子撒气、毫无温情的婚姻比和平分手继续给孩子爱和支持的离婚对孩子的伤害要大得多!

对于孩子来说,夫妻情感状态的顺序是:最好是拥有和谐恩爱的好婚姻——其次是和平分手继续给孩子关怀的好的离婚——再次是不好不和谐的婚姻——最差的是互相攻击诋毁的离婚,那会让孩子对人性、情感彻底失望,因为她们从父母口中听到、眼里看到的都是人性的丑恶和冷漠,不但当时有被弃感,甚至对他们将来的情感婚姻生活都带来终生不良影响:他们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值得信任、彼此支持、长相思守的感情!这有可能会让他们想当然地把从父母处学来的经验,放到现在的情感中,比如对朋友或配偶过度掌控、猜疑、不信任,进而为情感、婚姻的失败埋下伏笔。

因此笔者建议,如果却确实不能和谐幸福的在一起生活,能做到和平分手对孩子也是好的。

三、离异后,如何正确关爱孩子?

一、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反常情绪和行为。

夫妻离异,对离异双方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带来双方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而子女,特别是年幼的子女,因其有很强的模仿性,加上在压抑的家庭中生活,会很快受父母的影响,导致其在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变化。因此,无论子女和离异后的哪一方生活,不要在子女面前说或者做一些过激的事情,以免伤及子女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使他们更压抑,更消沉。离异家庭的父母亲应该做到的,是如何让子女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父母的行为,并接纳这个现实,从而使他们尽快的走出家庭离异的阴影。

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跟孩子交流的核心内容是: 第一.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没有人能代替你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你是个好孩子,我们分开不是因为你,是因为工作或情感的原因,跟你完全没有关系,你千万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错了或不可爱、没有价值!你是上天派给爸爸/妈妈的天使,是最好的,唯一不可替代的! 第三.再婚是为了找个人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更好地爱你,但是没有人能抢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你永远都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我们永远爱你!

第四.生小弟弟/小妹妹是为了你不再孤单,有他们陪你玩儿,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能够替代你,抢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你永远都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我们永远爱你!

三、再婚和生二胎要征求孩子的建议。

对于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学对父母的建议是,在两件事情上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地反复向孩子说明:一是再婚;二是再生第二个孩子!否则会酿成许多心理悲剧。

再婚和再生第二胎,孩子的心理解读都是:再一次被抛弃,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有些父母处理不好,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自杀、掐死襁褓中的弟/妹等极端举动,所以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谈这件事,要一次又一次地向孩子说明并征求孩子的意见。

对于婚姻要慎重,既然组建的家庭就要为家庭和孩子负责,切不可将婚姻当儿戏,轻易结婚离婚。若是非要走到离婚这一步,离异家庭的父母也必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夫妻虽然离婚了,但是,孩子永远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不管孩子归谁管理,都不能割舍母子或父子亲情,为此需要夫妻两人捐弃前嫌,共同合作,不要把夫妻之间的怨恨和不满,发泄到无辜的孩子的身上,为孩子营造新的、温暖的家,让离婚对孩子心理的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地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

孩子有问题 父母需“吃药”


最近,WHO发布的资料表明,抑郁为全球范围内10-19岁青少年的头号致病致残因素。自杀为青少年第3位的死因。17岁以下儿童至少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该群体如此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既有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有儿童青少年自身特点因素,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则是父母。

社会急剧发展,人的适应能力不稳定,激烈的社会竞争先施加于父母,而父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又把心理危机施加给孩子。儿童青少年是人群中最敏感和脆弱部分。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单亲儿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今天,儿童青少年适应环境、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差,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明显反应。

父母教育子女过程中常犯的错误

盲目攀比: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当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有差距时,就埋怨、指责。对孩子的表现,不合心,不满意;总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不仅引起孩子的反感,还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成长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孩子听惯了负面的评价,没了成长的自信,没了成功的欲望,长此以往,就会表现明显内向、孤僻,容易发生抑郁、焦虑、强迫等疾患。

错误补偿:这样的父母往往因为孩子幼时受过委屈或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结果想方设法从物质、金钱方面予以补偿,自己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可是对孩子却异常大方,随意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有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找工作,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养成自我中心、自私的性格特点,不懂得感恩,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必然出现各种心理反应。

醉心圆梦:有些父母年轻时抱负远大,但是,阴差阳错没能实现,于是乎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载体,不顾孩子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只盯着孩子的作业本和成绩单,只要求孩子成绩好,除此之外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忽略,都可以不要。而且为了孩子能够出众、拔尖、多才多艺,还给孩子报了许多的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也不管孩子到底喜不喜欢、有没有特长、有没有兴趣。最终导致孩子产生厌恶、逆反情绪,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以上错误的根基在于:许多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功利主义思想明显,重躯体轻心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开发轻人格培养。

给父母的良方

“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成人差,遇到问题时更容易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甚至会委屈地哭泣,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当放下身段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带着爱去倾听,唯有温热的爱,才能把孩子的心灵捂暖,心中的“冰”自然会融化。抓住时机倾听,如果时机选的不恰当,非但帮不上忙,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

构建良好的亲自关系,必须从孩子小时开始。少些应酬,多些陪伴,少些自我,多些家庭。多和孩子互动,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特别要重视和孩子相处的“质”,忌三心二意,人在曹营心在汉,让孩子感觉你是在敷衍,要抛开一切,全身心投入地互动,才能做到心的交融。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站在和孩子平视的角度,把孩子当自己的朋友来相处,尊重孩子,避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如此才能看见孩子内心的想法,与孩子也会有更真诚的关系,更利于建立牢固而亲密的亲子情感。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但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

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

请记住这句话:“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满,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征求孩子的意见,放弃完美主义,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反而会适得其反。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胜过简单说教。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己要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树立慎独意识,言行一致,不当着孩子面争吵,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坏话,不动辄抱怨,不随意暴怒发脾气,少游戏多学习。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处于婚姻中的两个人决定离婚,必然是清楚对方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婚姻维持下去最多的还是伤害,所以才会做出离婚选择。离婚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要分出谁对谁错,其实,不一定是错误导致离婚,大多时候是因为两人明白彼此不再合适,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

离婚对婚姻中的双方都会多多少少造成一些伤害,但是在离婚事件中,往往伤害最大的是孩子。有很多家长十分在意孩子的感受,其实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支撑这个婚姻了,但是还是想为孩子维护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在一直苦苦支撑。还有一些家长已经离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解释,害怕孩子会记恨自己。更有一些家长为了离婚,开始攻击对方,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可以和自己一条战线,说尽了另一方家长的坏话。

一些不良的行为导致了许多父母离异的家庭,孩子缺少另一方的关爱,往往是孤僻、偏激、仇视他人、敌视社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到底,婚姻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怎样离婚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清源心理咨询中心和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家庭的破裂对成长中的孩子影响很大。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业、社交能力,而且还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情感、心理。有些父母为了尽量地减轻痛苦,尽可能地回避问题,不让孩子参与到这场纠纷当中。但是,孩子们仍有可能出现问题。

对于离婚的影响,不同年龄及心理层面的孩子,受到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常会表现得很无辜,甚至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产生负罪感。他们会认为,爸爸离开家是因为自己不听话;妈妈在哭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情。总之,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一些不乖的行为而以为由此造成爸爸妈妈分开。强烈的负罪感,会使他们表现得很烦躁,甚至更加抑郁。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并不是他的错,这是爸爸妈妈之间商量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错,要尽量减轻孩子心理的罪恶感。

小学阶段的孩子则通常表现地异常愤怒或是异常伤心,情感起伏很大。并且,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很容易把这些情绪发展成为儿童抑郁症。所以,慎重地决定你的离婚举措,有必要的话和孩子们沟通,把事情说清楚,不要认为瞒着孩子不让他们知道事情比较好,可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也可以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情绪。

而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面对父母离婚,他们总会装出一副成熟的样子。但是,事实上,处在身心成长变化最剧烈阶段的他们,更需要爱和关心。有时候,父母以为他们可以暂时照顾自己,就把这些孩子的需要放到一边。可事实证明,这个阶段的孩子面对变故,更容易走入歧途。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刚好处于这一阶段,那么多花点心思观察他的举动,不要让他们误入歧途,否则你会终身沉浸在自我的责备之中。

不管是处于什么年龄和心理层面的孩子,家长在离婚期间,千万记得不要把你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要知道,家长的任何情绪都被孩子时刻关注着,影响着他们的心身。

而且不管因为离婚的事情让你多忙,也要尽量的满足孩子的需要。无论你们有多忙于处理事情,生活多么烦乱,孩子却特别需要以往的正常生活。所以,试着努力维持生活的原态,至少是在孩子们面前如此,不要让他们受到任何的大影响。这也许很难,但是你必须去尝试。

不要渴求孩子会立刻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分开,也不要要求孩子立马适应少一个父母陪伴,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适应,慢慢理清一下情绪。多挤出些时间来给孩子,让他们知道你还和他们在一起。经常地给他们些拥抱,让他们躺在你的怀里,会给他们以充分的安全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也许你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个伤害你的另一半。你所能想到的只是一些恶毒的话来表达。甚至,你在使用这些词语时,你觉得还不解恨,所以你还需要使用眼神和手势来表达你的愤怒。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坏情绪正在改变你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会从正面去认识他周遭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让他们去仇视自己的父母,这会让他们不知所措。一旦他们带着你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父母,那么他就会带着同样的仇恨去看其他的人。而且一个仇视自己父母的人,内心一辈子都不会得到自己的原谅。

父母自己带孩子有哪些优势?


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约3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孩子年龄愈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而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抚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但在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看来: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母亲与孩子近10个月的共同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无比亲密,“母子连心”,这是父亲和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母亲能本能地觉察孩子的需要和面临的危险;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母亲不间断地关怀。而一岁半之后,父亲的作用又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独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现在采用的是何种抚养方式,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教育。

生理发育——用新观念改造旧方法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健康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妈妈们则在抚育孩子上有较为科学的看法。

看下面的观念对比: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

奶奶:孩子睡前闹,给他块糖就好了。导致结果: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矫正版: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抚养者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个性培养——教他做一个“小大人”

祖父母对孩子偏向于依顺和纵容,不太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看下面的对话情境,你就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隔代抚养和父母自己带孩子对孩子性格培养的明显不同。

隔代抚养情境1: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奶奶: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结果: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矫正版:妈妈(或爸爸):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凉杯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自我中心。

解决方案:

父母适当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情境可以设置为多个,如家庭情境、社会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在情境中充分接纳孩子,赞扬孩子,从侧面给他适当建议,帮助他纠正行为中的错误,不断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隔代抚养情境2:

孩子:姥姥,电视上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好奇怪呀!姥姥:别吵,姥姥要睡觉,你安静一些,自己看吧。后果: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变得懒散,缺乏活力,缺乏交际。

矫正版:妈妈:那是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是人类很神奇的创举。(妈妈继续给孩子讲关于太空探秘的知识,孩子被迷住了。)结果: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激发了他的活力和好奇心,交谈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培养。

解决方案:

父母注意不断给予孩子语言上、智力上的各种刺激,耐心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新鲜刺激下的活力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依赖于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激发其兴趣,老人在给予孩子新鲜刺激,培养孩子认识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还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对父母都有抚育他们的责任,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顾外,有时候,心理上的育儿更加重要,这也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父母适当参与带养孩子,是十分必要的。爸爸妈妈们,工作诚可贵,育儿价更高,尽可能抽出时间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成长吧,这是我们能给他们的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安全感——连接亲子的心理脐带

孩子成长的早期环境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的感情关系和婚姻关系,决定了他与别人相处的安全感。如果他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在他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和信赖关系方面就会出现障碍,比如与人的疏离感,亲密焦虑,缺乏信任等等。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第一本能反应就是寻找母亲的乳头,这是他与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紧密的、安全的联系。一岁半之前,孩子需要最大程度地和母亲相处,以建立母婴依恋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母亲不能照顾孩子,那么这种安全感将很难建立,孩子心里会充满对失去爱的恐惧,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想法——连我的母亲都拒绝我、回避我,那么这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父母吵架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网友“天天彤”: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充满暴力的孩子。“幼儿园老师常常给我打电话,叫我管管儿子,甚至有一次还让我把儿子接回家,以后不要去上课了。”原来,儿子在幼儿园时,跟小朋友玩着玩着,就容易发脾气,乱扔东西,用脏话骂同学,有时甚至会动手。可是儿子长得白白净净,很讨人喜欢,看不出脾气这么差。我很伤心,可是老师也不会冤枉孩子。

心理老师解答:的确老师不会冤枉孩子,可是孩子为什么看上去没那么差的脾气,实际又是另一回事呢,我想原因就出在你和你老公的身上吧,你也说过常常和老公吵架,而且你老公吵架的时候还会骂脏话。试想想,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会有什么效果?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网友林家媳妇对此直接指责道“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看看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怎么当的啊”,网友御姐控坦言“孩子的性格一半先天一半后天发育的,这个孩子要改过来已经有难度了”……

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孩子,那么身为父母的你们是不是先从自身找问题呢?调查发现,与离婚相比,孩子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生活在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的环境里,孩子又怎样会不受到影响呢?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很多家庭琐事分不清是非对错。当各自总是试图据理力争的时候,就难有家庭的和睦。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理性想想孩子了!

“无为”是对孩子履行修缮义务


从最初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到近两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家庭教育始终没有被辩证的看待,一味跟随商家的宣传动荡,争与不争的理念从右倾到左倾让父母迷茫,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无为而治还是励精图治?

众说纷纭中我也曾纠结迷茫,兜兜身体状况不佳,一周最多有三天能在学校,面对病怏怏的孩子,我想给她更多的自由欢乐,可是看着一年级的小兜兜就考出来7分的卷子,我还能淡定的了吗?

数学老师说:“你闺女社会阅历少,连人民币都认不全,还是回家补补吧!”

我摆出各种面值的钞票,压低声音耐着性子教她如何兑换,可是兜兜趾高气昂的说:“妈妈,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买东西可以刷卡啊!”

丹尼作为私教每天都在兜兜耳边念叨:“Selina,遵从自己的心,做你真正喜欢的事情!”

“哦,不!丹尼!”我忍不住打断他,“也许在美国你们更强调发展自身强项,但是在中国,我们强调balance,平衡的木桶原理,只遵从自己的心是不可以的!”

“Whynot?每个人都愿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精力,只有自己的选择才能心甘情愿去做,所谓专注力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形成,谁会讨厌一件事情又专注于此?”丹尼的话不无道理。

“YeahIsee,但是兜兜的数学不好,他不喜欢数学,只喜欢美术,她上数学课都在画画,考试却要数学成绩。”

我和丹尼针尖对麦芒的时候,兜兜还是聚精会神的趴在桌上画着,不能说兜兜表现的若无其事,兜兜是真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凝神的画着自己的图画,没有听到周围任何一丁点儿不和谐的声音。

“我不认为Selina数学不好!相反,Selinaissosmart!她数学一定很好!你有没有注意看她画的图形?这幅画既是左右而或上下的轴对称图形,同时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这是第一次,有一个人看到兜兜在废纸上涂鸦却没有随手扔掉;第一次,有一个欣赏者真真正正读懂她的画并尊重了她的灵魂。

丹尼继续解释:“我说的做她喜欢的事情,不是说只画画,放弃她不喜欢的其他,而是说,所有的事情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要看如何引导,每一门学科都可以跟她喜欢的美术相结合,让她有兴趣。这样的过程你明白吗?首先,我们遵从孩子的兴趣——然后,孩子感兴趣,才能被吸引,才会专注专心,才有动力、有积极性跟我们学——再然后她会自己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乐趣,就不需要我们再用诱饵吸引他,可以自己有好奇心、有求知欲的自学——最后,她会突破学到的知识,去创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再是‘发现’而是‘发明’,不是跟着别人,而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那时候Selina不管是成为一个画家而或数学家都有可能不是吗?”

读了几十年的道家“无为而治”,也常常听说美国老师是无为的——因而美国小学生学的轻松惬意,于是我们便想当然的以为“无为”是不作为,如今再读《淮南子·第十九卷·修务训》,已经有了十五年前完全不同的心境。

一、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孩子成长的欲求的同时不强制,不刻意扭转。

“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

江河流水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必须要经过人对江河的治理疏导,才能使水顺着河道向东奔流,又不至于肆虐;禾苗庄稼在春季生长发育,但不是说把种子洒在地里就不再管理,任其自生自灭,必须要人为的加以耕耘管理,到秋天五谷才能丰收。

孩子也是一样,都要经历:出生、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我们不能越俎代庖替他操办一切,亦不能揠苗助长逾越固有的生长阶段,需要遵循孩子每一成长时期的期间规律去因势利导,“无为”首先是无违和的循序渐进。

兜兜喜爱美术毋庸置疑,在她绘画时我们去夺过纸笔,命令她专心听讲虽是对她极度负责的关爱,但无异于将他的心血碾碎,不仅不能使她心甘情愿的听讲,还会因为强扭的瓜不甜,憎恶这个老师和学科。

丹尼的理念相似于“大禹治水:决九川距四海”的疏导、引流不是吗?你爱美术,我肯定你、支持你、尊重你的优势,首先让你心理放下戒备,易于接受我的教导和指引。

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由也不是肆无忌惮的。教育不应拘泥于固有理念的应用,而应在实施过程中寻找出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

“圣人之从事也,殊体而合于理,其所由异路而同归。”……“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趋之,或以瓮瓴,或以盆盂,其方圆锐椭不同,盛水各异,其于灭火,钩也。”

做事情的具体行为不同,但都合于事理;方法不相同,但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人们去救火,提水往失火地点跑,有的人用瓮,有的用盆,工具的形状各异,提水的数量也不一样,但赶去灭火的目的是一致的,行为也都是合理的这就足够了。

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无间道,只要我们怀有正确的目标,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又何必发愁进益速度呢?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纯粹的为学习而学习动机纯效率就一定高,效果就一定好吗?

兜兜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英语背课文、默单词问题每天哭的梨花带雨,她不明白为什么chick跟小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小鸡的拼写不能使其他样子?

丹尼说:“哦,那你为什么不画一只小鸡呢?”

兜兜一边画,丹尼一边解释:“Selina你不觉得小鸡的嘴巴像一个K吗?而且小鸡叫起来就是这样chick、chick、chick···”

说到这里,丹尼把手拳成尖尖的小鸡嘴,点的兜兜痒痒的,躲闪着哈哈大笑。兜兜爱上了记单词,更因为丹尼爱上了英语这门课。

三、不能因为本性、规律性的固有化而弱化家长引导教化的责任,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筋骨形体,所受于天,不可变。……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围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

人或物,形体都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以此论证事物不能改变确是以偏概全了。当马还是马驹未加调教之时,它是扬蹄翘尾人不能控制,但人类驯服它后,就是让它经历险境、跨越壕沟,它都不会躲避。所以说,本性虽无法改变;但经过教导指引,就可以改变野性。无意识的马尚能通过调教而改变,更何况有意识的人呢?

不可以怀着“龙生龙凤生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思想,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指手画脚定性,更不应该废弛对他的关注教导,这样的做法未免太偏激。

说兜兜上课效率低、专注力差、没有时间管理能力,我不认同,与学校对比鲜明的是,兜兜跟丹尼这么久,没有一刻钟是走神的,她专注的盯着丹尼的唇形学发音,中英文混杂的跟丹尼热聊两个人的家乡。

我问兜兜:“你为什么喜欢丹尼讲课?”

兜兜:“因为他讲的有意思。”

“你能像尊重丹尼一样尊重其他人吗?”

“他们尊重我了吗?”

教之于师,学之于子都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我们注重个人感受,更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他们撕了我的画!那是我的心血!而且他们让我在那么多人面前没有面子!”兜兜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叛逆孩子的心声,他不是不喜欢学习,不是对某一学科有偏见,更不是愚钝笨拙,只是单纯的缺乏引导,或没有得到适合他的教导。

四、成长成才受制于环境与氛围的影响,正能量的气场不足,说教也于事无补。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檐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

如果让一个人生在偏僻落后的地放,失去父母,没学过礼节,独自困守在破烂的小屋里,这样即使他天性并不愚笨,但他所知道的事情必少得可怜。

要说“静待花开”也应看看种植的时节温度、养花的土壤湿度、植株的病虫情况,仅仅是消极而“待”,无异于守株待兔,空守不得反遭人诟病。

很幸运,兜兜遇到丹尼,好像良骥遇到了伯乐,他给兜兜宽广的空间去驰骋。丹尼以美术为线,串联起兜兜的每一课,恰到好处的灌溉激发了兜兜的兴趣,从此,学习成了兜兜最主动积极的事情。

兜兜说:“我一定要学好英语去美国!我要看一下丹尼的家乡是不是真的每棵树上都有松鼠,是不是每个人都像丹尼一样好……”

重温【修务训】“无为”已从仁和升为尊重,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对孩子履行修缮的义务,仅此而已。

家庭教育之孩子应早期与父母分床


家庭教育之孩子应早期与父母分床

作为一名从事20年幼教工作的我来说,这20年中接触的孩子与家长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其中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是无理的还是有理的统统百依百顺,有要求必满足;也有下部分的家长可以对孩子“狠”,但也是个别方面的“狠”。

今天就来说说孩子是否应早期与家长分床睡的问题。百分九十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太小,不用过早的分开,怕孩子晚上踢被子着凉、没人叫他(她)起来小便、孩子胆小害怕等等原因。有的甚至十五、六岁还与家长一起睡,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从小跟奶奶睡,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每天半夜小便,奶奶不用让他起来而是躺在那儿,用一个小罐子给他接。我问朋友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奶奶怕把孩子叫起来上厕所,一开灯,灯光会让孩子清醒,回来好长时间方能入睡。这样既影响了孩子的睡眠质量,也影响了第二天的上课质量,对于她们的做法我是百分之二百不赞同。对于孩子,你应给他充分的空间、充分的信任,让他从小知道“噢,这件事妈妈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

增强了自信心,以后踏入社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他都有信心应对,并去解决好它。

我们家是在儿子五岁的时候分床的,那时候与他爸爸商量,他爸爸马上同意说:“可以让他试一下。”于是我们开始轮流做工作,讲了好多自己睡的好处,比如:自己睡一张大床,就有地方请你的朋友们(布绒玩具)来与你做伴;自己睡就代表你长大了,是个大孩子了;不知道吧,只有好孩子、勇敢的孩子才可以自己睡,胆小鬼?哼!不行……听了我们的种种理由后,孩子点头答应了。第一天分床的晚上,他很兴奋,把“朋友”摆的满满的。自己躺在中间,怀里搂着她最最喜欢的毛绒绒的哈巴狗,还让我们快走,但有一点别关门。我们回房躺下也睡不着,竖着耳朵听她房里是否有声音传出,也不知什么时候才睡过去,睡的正香的时候,我感觉老公“嗖”的一下起来了,把我吓醒了,开灯一看,小人儿正站在我们面前,问她:怎么了?他说,听到外面有声音害怕,我过去听了一下是风声,就对他说:没事,那时风婆婆在外面巡逻,看哪家的宝宝最棒,自己睡,快!你的好朋友们都等着急了,要让风婆婆知道你最棒了,听了我的话,他又回到自己床上,以后接连三四天,都是每天半夜跑过来溜一圈儿再回去,慢慢的适应了,就知己完全可以了。现在她已经上初中了,从上学的第一天,她的独立自信就赢得了老师的认可,在班上不仅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一切,还可以帮助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

从我儿子身上,我深深体会到,对孩子的一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孩子不能独立睡眠,也应尽早纠正。现在很多在五、六岁甚至上了小学还要和双亲同床睡觉的孩子,其日后往往依赖感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主意识,而这种问题的产生,多是由于父母在孩子睡眠习惯的年龄段未能及时帮助他们而导致的。我们在与闺女分床后总结到了几点分床好处:其一、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如果孩子睡在父母中间,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整夜弥漫在孩子的四周,孩子得不到新鲜空气,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夜啼等现象。如果和大人在一个被窝,大人身上的病菌会传染给孩子,有时父母翻身还会惊醒孩子,因此,让孩子独立睡觉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其二、有利于从小培养内心独立,让孩子适龄与父母分床,有助于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可以防止长大后对父母过度依赖,在分床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能着急烦躁,因为每个孩子的调整期不同,短的只有几个月,长的要达一年。我们应通过多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从心里上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依赖心理。

喜欢《父母有告之孩子的义务》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