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托入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适应或不适应,在此仅仅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足与不足。同时希望有经验的宝妈能够指点一下。
烨烨两岁四个月的时候,因为他跑得飞快,奶奶也年纪大了,怕看管不住,所以选择让他入园。他还不到三岁,只能到民办的幼儿园。而我们家附近刚好有两所,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考察(其实也就是带他去幼儿园外面玩一下,不能进入教室的),烨烨对幼儿园表现出莫大的兴趣来,通常是玩得不舍得走。奶奶要告诉他要回家吃饭了,那些小朋友也要吃饭睡觉了,等我们睡醒午觉再来玩好吗?烨烨听了后,还要思考一会才决定回家。
从我们决定好让他入园到他真正入园,前后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可以说是挺仓促的,这也为后面埋下了一些隐患。而且我和爸爸需要检讨,因为我们没有亲自去跟园长沟通过,特别是我,所以当烨烨出现这的那的问题时,我很后悔,很自责。园长跟老爷婆婆老公都认识,唯独不认识我,而我过分地依赖婆婆去沟通解决,这是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上下班时间都跟幼儿园衔接不上。我想,如果我当初能够请半天假去了解,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呢。
在此,我建议家长,如果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话,应该所有人都要达成一种共识,宝宝入园是一件大事,因为这意味着宝宝开始融于社会、慢慢脱离家庭的第一步。虽然太多的人说宝宝入园肯定会哭闹的,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好,宝宝是可以不用哭闹的。那么明明宝宝可以不用哭闹的,为什么我们就要把他弄哭了呢?还习以为常。(后面会说到我们如何积极配合老师,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科学育儿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们离开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家人和温暖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感到焦虑是正常的。他们有哪些表现?家长该怎么办呢?
其实焦虑表现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说明孩子能够对环境的变化有所反应,能够辨识、感知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对陌生、危险环境的应急防御。
由于气质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宝宝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对这种“成长痛”。孩子们的“痛”都有哪些表现呢?
哭闹:大部分孩子都会哭闹。宝宝的哭闹不是分分钟不停止的,而是很有规律的。
1.分时段哭闹。一般孩子入园时会大哭大闹一阵,家长走了之后很快就会停止。又如,有的宝宝在进餐、午睡、如厕等活动前后哭闹,显然在家中这些事情都由家长照顾, 他们自己不会或者不习惯做这些事情,加上陌生环境和老师、同伴的压力,因此焦虑哭闹。
2.分时期哭闹。入园前三天,孩子会搂着家长脖子不撒手哭闹,被老师抱过来之后继续哭闹。几天之后,宝宝就会哭着主动放开家长,一边投进老师怀中,一边嘴里念叨着“妈妈早点来接我”。这时孩子已经知道上幼儿园是必须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后(一周或两周左右),孩子会抹着眼泪,拉着家长的手走进教室。尽管还抹着眼泪,但是已经不用爸爸妈妈抱着来了,哭着也能和爸爸妈妈说再见。
夜惊:有些宝宝入园后会出现夜惊的现象,睡着睡着就会撒“癔症”哭闹不止,嘴里还念叨着“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妈妈”…… 半夜爸爸妈妈听到这样的声音是最让人揪心的。
不言语:原本爱说爱笑活泼的宝宝,入园后忽然沉默不语,回家后不愿意和家长说话,像变了人似的。
发脾气:有的宝宝入园初期非常任性爱发脾气,因
为一点小事或要求未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很难安抚。
黏人:有的宝宝本来和谁都能玩,可自从入园之后,在园里黏着一个老师,有的二胎宝宝黏着一个稍微大点的伙伴;在家里又开始黏着那位最亲近的人,离开一会都不行。
睡觉困难:有的孩子中午睡觉需要有人陪着或拍一拍,刚入园由于不熟悉环境等因素,因此拒绝在幼儿园睡觉,或者上床了睡不着。
以上反应比较常见,但个别孩子会出现以下反应。
忍住不哭:哭闹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情绪宣泄。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从小被教导“爱哭的孩子不好”,当看到其他孩子哭时会撇嘴或眼含泪花,但就是忍着不哭,让老师们看着很心疼,巴不得孩子哭出来,那也是一种释放。
等待或念叨:有的孩子站门口等着爸爸妈妈来接,连进来吃饭都不愿意;有的孩子不让关门,一关门就不安或哭闹;有的嘴里常常念叨“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中午不睡觉:有的孩子没有其他焦虑表现,但就是不在幼儿园睡午觉。
需要注意的是,分离焦虑表现男孩女孩没有什么差别;祖辈带的和父母自己带的也差别不大。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更快,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分离焦虑更严重。
阶梯式循序渐进入园的,比那种一刀切入园的孩子更少焦虑。不管孩子表现如何,都需要家长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调整。
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涯了。这对这些宝宝来说都是一种转折,这种转折往往会掺杂着宝宝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家长们于心不忍的无奈,这期间必将伴随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难以入眠……
许多家长迫切想知道怎样为即将迈入幼儿园的宝宝做全面的准备。那么,作为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度过这样一个转折期呢?为了让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度过这个“宝宝的第二次断奶期”,本期健康版邀请了浙江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一同制定了“宝宝入园准备手册”,从各方面为家长布置好预习工作,与大家一起应对“成长的烦恼”。
防病准备篇:第一学期是“生病高峰”
症状:严重的焦虑情绪
有些宝宝进了幼儿园以后,就突然有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常常会抱着自己家里带来的东西,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妈妈来接。省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汤军说,这其实是“分离焦虑”。大部分幼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种焦虑的产生其实也很自然,宝宝们平时和亲人之间会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一旦进入了新的环境,出现了依恋上的断层,失去了一种安全感,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如果没有解决好“分离焦虑”,就会出现一些“看不见的内伤”,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
对症下药: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幼儿园里参观以后要用的小杯子、小床、小桌子等,或者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以此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症状:吃不好睡不好、容易生病
有些宝宝平时在家里吃饭、睡觉都很香,刚上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胃口变得很不好,吃午饭也是有一口没一口,还有的甚至只吃饭不吃菜。有的孩子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而且没几天就感冒发烧了。
对症下药: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这在开始阶段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宝宝在幼儿园里睡不着,家长可以带一件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让孩子抱着睡觉;如果在幼儿园吃不下饭,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些食物让宝宝带到幼儿园,回家以后,准备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一点,注意多补充水分、维生素C等。
容易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宝宝接触的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因为不习惯陌生环境,经常性的苦恼也会使得抵抗力下降。宝宝的身体状况在入园的初期有不良反应也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过于担忧。
心理准备篇:积极与老师密切配合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殊不知,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产生抵触情绪。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
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能力准备篇:重点训练“吃、睡、拉”
不少老师反映有些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连一些最简单的本能需要,例如大小便、喝水等,都不会向老师主动提出,造成孩子对环境的抗拒。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先脱裤子,然后进行。在大便后会自己用纸擦屁股)。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后再向老师说或者是不说,孩子往往会因此生病,这是最让老师头痛的事情。
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训练孩子当有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会穿脱简单的衣裤。
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时下正是新学期开始,也是春季新生入园时刻,首先祝贺宝宝们又长大了一岁。三岁左右是儿童发展的转折期,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并愉快地进入幼儿园是成功的第一步。
人是社会的人,儿童从小就应该有集体的生活体验。起初,在入园前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
精神上的变化:在家庭熟悉的环境中,以我为中心,所有人的宠爱集于一身;而在幼儿园只有一、两个老师需要照顾许多小朋友,这样他们会感到有“失落感”……
物质上的变化:在家里他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父母或爷爷奶奶就会马上送上来;而进入幼儿园他们要学会轮流、等待和分享。
环境上的变化:家庭中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而在幼儿园有许多小伙伴,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从没有规律的生活变成有规律的生活,并要遵守一定规则。这种变化往往给孩子带来失落感、孤独感和陌生感。
以上这些变化我们称:暂时分离焦虑期。那么,如何减少孩子这种不安全感和消除分离的焦虑呢?
第一:孩子入园前,父母首先要带孩子参观附近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里有老师和有许多小朋友,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第二:家中作息时间与幼儿园同步,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穿脱衣服、鞋,并会认清自己的物品;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要细心为其衣物标上记号,以方便孩子认取。
第三:培养孩子自己使用的物品用完(玩完)能放回原处,养成收拾玩具和独立睡觉的习惯。
第四: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接送时,要多鼓励他,并让他高兴地上幼儿园,尽可能早些接回。父母还要做到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家园教育同步。
第五:在接送的路上、家里或陪伴孩子玩耍时,鼓励孩子讲讲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合理指导孩子如何友好地与伙伴交往、学习;此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
第六:没有特殊的情况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慢慢地使孩子懂得幼儿园里朋友多,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愿意与同伴交往;为日后学习、生活、思维提供交流和表达机会。
此外,孩子出现暂时分离焦虑是正常表现,父母不必担心,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是良好的。我们通常说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高度的耐心引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了,该入小学,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能不能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呢?看来这需要家长做些工作,让孩子有准备地入学。
1.激发孩子有入小学的愉快感。入学前,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知道长大要做个有用的人就要很好地学习本领。人小学就是要去学习比幼儿园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才能去当科学家、工人、农民、医生、解放军等。让孩子对进入小学产生向往感和愉快感。千万不要去吓唬孩子:“入小学苦了,再也不能玩了,你得给我每天好好做作业。”或者说:“你给我用心着点吧,考试成绩不好我要揍你!”如果孩子产生恐惧感以后,对人小学就厌恶、反感,怎么学得好呢?
2.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有入小学的期待感。人小学前,积极帮助孩子作好物质准备,带孩子去选择书包,陪孩子去买铅笔、铅笔盒、卷笔刀、尺等学习用品,并教会孩子背书包、整理学习用品,这些东西可以给孩子用起来,让孩子期待入学的那一天到来。
3.适当改变生活方式。在幼儿园里孩子是以游戏为主,入小学是以学习为主,孩子的智力所负担明显加重了。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孩子现有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如适当减少每天睡眠的时间,增加学习任务,多参加一些智力活动。可以每天回家画张画,写写自己的名字,写写数字,做几道算术题等,让孩子知道小学生天天要完成作业。
4.练练坐功。坐功不是罚坐,不是采取呆板地静坐,而要讲究方法。如给孩子一本小人书,让孩子坐着看,看完了讲出来。或者要求孩子坐着临摹一幅儿童画等。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能保持15~20分钟的坐功就可以了。
5.加强独立性培养。多让孩子自理生活上的小事。如穿、脱一衣服,结、解鞋带,自己吃饭、洗脸、刷牙,自己大小便等,家长不要看不惯而做“老包”。只要天天训练,坚持训练,孩子的动作会越来越熟练,动手又动脑,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平时还可以让孩子独立地在街巷中行走;要过马路人小学的话,还要向孩子介绍交通规则,教给孩子穿马路的办法,要求孩子看准马路两头来往的车辆,集中注意过马路。可以试着让孩子走到小学,家长随尾跟着,逐渐放手。
如果家长重视入学前的许多教育准备工作,孩子必然能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并且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的生活。
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相当的快,于是很多父母便会忙碌于工作,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亲,这样便会导致没有时间照顾看管孩子。于是不少家长会选择送入早教班,或者是幼儿园。但是研究表明,过早上学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家长们需要慎重。
很多父母都选择尽早的送孩子的早教班,一方面出于让早教班帮助看孩子的考虑,另一方面认为早教班可以教孩子一些知识,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提升,可以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但是事实却是,过早的上早教班,或者是幼儿园,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自闭,产生暴力倾向。
1.孩子过早上早教班会脾气不好
很多孩子可能在一两岁的时候就被父母们送入早教班了,主要还是因为家长没有时间照顾,于是孩子在这样小的年纪里进入早教班,使得孩子远离父母,缺乏关爱,情绪波动厉害,便会到导致脾气不好,很容易生气,所以父母们需要注意。
2.父母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给孩子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备受关爱的,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幸福,觉得开心,身心才能得以健康的成长。而亲密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更加依赖父母,与父母做朋友,学习父母的言行,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毕竟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能够有父母这样的爱心、耐心,所以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所以作为父母,在平时需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让宝宝更加聪明健康的成长。
3.父母可以在孩子三岁以后送去幼儿园
在孩子三岁以后,他们的行为已经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心智发育也较好,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开始膨胀,他们也会喜欢交朋友。这时候家长们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可以让孩子接触新鲜的事物,可以让孩子更加开心。另外在三岁以后,智力也处于被开发的好时期,这时候幼儿园教的知识可以让孩子获得进步,增长见识,让孩子的智力得以良好提升。
记宝宝上幼儿园
2011年2月21日早9点送宝宝去幼儿园。去之前我就已经告诉他,我们要去幼儿园读书咯。宝宝很开心,他一直以为去哪里都是和妈妈一起去的,所以特别兴奋。一边走一边开心的说去幼儿园有滑滑梯玩,可以上游泳课,还有很多小朋友玩。
带着大包的被褥终于到了幼儿园了,先开始去报名交钱,2月份剩余的6天加3月份一整个月的学费和伙食费加一次性要交的费用一共是1320元,以后的每个月要交650元。算钱登记花了些时间,宝宝一直在旁边说,妈妈可以去上课没有啊?快点交钱啊,我要上课啊。唉,这个傻冒还不知道妈妈是不会陪他一起上课的。把钱交完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三楼的课室,他很开心的走进去,有三个老师,6、7个同学,其他小朋友还没到。和老师彼此自我介绍后,看上去非常老练的梁老师马上拿出更多的玩具出来,都是些我们家里没有的玩具,宝宝马上就被吸引了,忙着看玩具,接着两个老师特意把宝宝围起来挡住他的视线,梁老师给我使了个眼色让我开溜,我头也不敢回半跑逃走了。一来怕被他发现,二来我实在是不敢再面对宝宝要上幼儿园的事实。我离开前他没哭,当我走出幼儿园,我哭了。。。
我一个人独自在街上晃晃忽忽的走着。三年了,第一次离开我的宝宝独自在街上走着。时间过的很慢很慢。糊糊涂涂的买了菜回家,没有像往常一样搞卫生,而是一个人在沙发上发呆。老公也很不习惯,打算早点回家一起去接宝宝放学。因为我们都知道,宝宝很其他小朋友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他从小就没离开过我,并且是几乎整整一天只见到我一个人,他爸爸一直很忙,住在工业区,别说见到小朋友和小朋友玩了,就算找个大人来一起玩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宝宝的世界了就只有我,也唯一的依赖我,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妈妈妈妈。有一次我在洗澡的时候他想拉臭臭,他宁愿拉在裤子上也不爸爸说。。。在我和老公的想象中,在周围所有人的想象中,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宝宝这次去幼儿园一定哭一整天。所以当我想起我忘记给他带上枕头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担心,反正他也用不上,吃饭睡觉都是不可能的,应该要哭到吐几次才正常。
熬呀熬呀,终于和老公一起在幼儿园门口等宝宝放学了。我好害怕,好害怕看到宝宝忧郁而气愤的眼神,因为我知道宝宝的脾气非常奇怪,他会很伤心但可以把眼泪留在眼眶不出来,还笑着说我不怕。
宝宝是和老师拉着手走出来的,一开始见到我和老公他笑了,但很快的又把脸躲在老师身后,再把脸转过来的时候就哭了,默默的流着眼泪,没有一点声音。。。接着我们隔着铁门手拉着手,他终于忍不住,哭出来了。等着老师把门打开,宝宝倒不哭了,我和老公马上按事先想好的计划带他去买玩具。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老师表扬他非常讲道理,并且老师给糖给他吃他都说自己家有,不吃。一开始发现妈妈不在了,就哭的很大声,老师说不能那么大声,会吵到其他小朋友的。宝宝就收声了,他开始和老师沟通,问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到了中午肚子饿了还和老师说,老师我肚子饿,我要回家吃饭了。老师让他在幼儿园吃,他说我要找妈妈喂我吃饭。老师说,你妈妈要上班,你要乖乖吃完饭,睡觉,然后妈妈就来接你回家了。结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宝宝把老师给的饭菜都吃完了,下午还吃了包子当下午茶。中午睡觉前哭了一下就睡觉了,睡了半个小时自己偷偷爬起来穿鞋子背书包想去找妈妈。这件事后来宝宝也和我说过。他还说自己是抱着书包睡觉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怕被别人偷掉我的书包。我又问他那你没枕头怎么睡觉,他说我把衣服折起来当枕头睡啊。和宝宝聊啊聊啊,总感觉像发梦一样,宝宝的表现和我想的差好远,似乎太成熟太镇定了,我很担心,因为我知道他是个非常好强的小孩,总爱把不开心藏在心里,我反而希望他能见到我后大哭,说自己不要去幼儿园了。没想到我再问他,明天还要去幼儿园好不好,他居然非常肯定的说好,还要去幼儿园吃很多的饭。还要自己睡,更加表示今天晚上让我和他爸爸睡,他自己睡也可以睡的着,接着还很镇定的说起幼儿园的每一件大事小事。
到了晚上睡觉了,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被子还在幼儿园,没有拿回来,居然哭了,哭着哭着终于说实话了:“我不要去幼儿园,我不要妈妈丢下我一个人然后走掉,我喜欢妈妈。我不要老师亲我,我要妈妈亲我,我要和妈妈在一起,我要在家吃饭,我要在家和妈妈睡。”宝宝是用我从来没见过的哭腔一口气把话说完的。哭的很伤心很伤心。。。我也快忍不住了,我对宝宝说:“宝宝你不要哭,你再哭妈妈也会哭的”接下来我们紧紧的抱在一起轻轻哭起来。。。。
无论怎么样,宝宝快3岁半了,真的要去幼儿园学习了。第二天我们还是去了,现在我在家打着昨天的经历,等着3点的到来。
喜欢《宝宝入园记》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宝宝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