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架起了心与心连接的桥梁

12-01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亲子阅读,架起了心与心连接的桥梁”,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很早就了解亲子读的好处。听阅读,听故事,看动画不仅能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开拓孩子视野,丰富孩子词汇,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发展孩子的听、说能力和表演能力。

我是老师,每天非常忙碌,与女儿在家交流的时间很少,但是无论时间再怎么紧张,我每天都会抽些时间陪女儿阅读。有时是给她讲故事,有时是一起读儿歌和古诗,有时是一起看连环画。我越来越感受到亲子阅读给我带来的惊喜。

当我把孩子放在腿上,抱在怀里,我在讲故事,在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时,孩子快乐,我也快乐。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感情。我给她讲《小兔乖乖》的故事时,每个角色我分别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讲述,在扮演大灰狼讲话时,她常吓得躲进被窝了里,在扮演小兔说话时,她会兴致勃勃地跟着唱。因此,她非常喜欢我讲《小兔乖乖》,对故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当我有时说睡不着时,他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拍拍我,给我讲《小兔乖乖》的故事,听着她稚嫩的声音,奶声奶气地讲着不是很完整的故事,真的是一种享受。

在阅读中她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她就知道水里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影子。看到镜子里的我们,看到阳光下的影子,她会说又一个妈妈,又一个囡囡。接下来就会说这是我们的影子。

亲子阅读的时候,我绝不只是陪伴和引导,也是欣赏和聆听。欣赏孩子的喜悦和感动,聆听孩子的疑惑和体会。,《小猫钓鱼》能使孩子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龟兔赛跑》能使孩子了解好孩子是不应该骄傲的、《灰姑娘》可以引导孩子有爱心和同情心、《三只小猪》教会孩子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等等.听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去评价,然后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她懂得很多道理。

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每天多一些幸福的感觉,向往着我老了的那一天,她会读给我听,我会更幸福……

我向大家推荐陕西科技出版社的一套淘气包成长丛书,分别是《智慧的故事》《快乐的故事》《启发的故事》《品德的故事》《友爱的故事》《温馨的故事》,共六本。这套书故事精彩有趣,其中有很多经典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每个故事配有色彩绚丽的插图,吸引孩子的眼球。还有“亲子互动”和“成长指南”,引导孩子更好的阅读,开拓了孩子的思路,培养了孩子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绘本阅读方法 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2014-06-25 小精灵儿童网站 作者:霍霍 | 亲子 桥梁 注意力绘本阅读方法亲子沟通的新桥梁

个位家长是否知道,绘本阅读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可以这没说是读书的载体,是为了获得各种帮助和训练的核心任务。有的绘本书锻炼数学思维、提高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亲子沟通互动搭建桥梁,是为了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服务。

在这样的作用下,亲子阅读,给提几点建议:

1、提前内容预习、为了激发孩子的热情。

绘本里面的文字是为了父母了解内容,同时要结合图文,熟练的掌握故事内部的逻辑关系。父母首先要爱上绘本,让孩子能感受到那份执着的热情和奔放的激情。

2、发现兴趣点,看图画发现新奇。

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在这其中图是排在首位的。孩子会在父母翻开书的那一时间,迅速的发现他感兴趣的重点:可能是一所房子、一个人、一只动物。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去勉强孩子转移注意力,应该给孩子时间思考。孩子可能会在这短时间内迸发出学习的热情、注意力也得到提高,甚至可能拥有了耐心,而很多家长都在破坏着宝贵的学习过程。

这个时候不要强行转移孩子的视线,而应该静静等待3秒钟。我把这称为为高效思考的“3秒钟法则”,在这3秒钟之内,孩子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注意力,甚至拥有了耐心,而很多家长都是在这最宝贵的最先接触事物的3秒钟里,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过程。

3、适当的转移思维,要合情合理的展开。

各位家长要明白,亲子在阅读时候,不是以故事的逻辑为主要线条的,也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的线条,更不是以家长自己的兴趣作为延伸为主要线条的,而是要按照孩子的兴趣点作为重点延伸为主要线条。

一个成功的儿童阅读推广者,会通过儿童的兴趣、借助一副图片区编织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奋心情。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和孩子的特点相联系。

4、和孩子沟通分享心得,细节的回顾理解。

可能通过一本书一页绘本让孩子和父母有更深的了解,在这时候可以梳理下过程,也可以说是在分享。

让孩子简单的表述,读到了什么、或者记住了那些、理解了什么?可以和父母在读一读,回顾下内容或者某些记住的细节,情感进而得到体会和分享,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如何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孩子现在还没有接触社会,所以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单纯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五光十色,又非常善良心软的世界。

不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爸爸妈妈现在很多都忙于工作和应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就算下班回家,也只是看看孩子,并没有太过于深层次的交流。所以,慢慢地,爸爸妈妈就变得难以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你和孩子有一个心与心的交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陪伴永远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就算是下了班在家呆着的时候也仅仅是打个招呼,只有等到想要零花钱的时候才来找自己的话,那么就说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感情投资太少,所以导致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淡,爸爸妈妈就变得更难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关于这一点,爸爸妈妈一定要赶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多找点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多交流交流,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一起去公园。如果你可以和孩子成为好朋友,那么就一定能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中。

爸爸妈妈要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沟通方式,这也是你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2.站在孩子的高度和孩子沟通

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总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孩子永远只能仰视你,没有办法和你好好沟通,所以你也无法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和孩子在同一高度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孩子成长的奥秘和问题,与孩子成为朋友,甚至是死党,让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难忘的童年。

尊重孩子,给与孩子在家庭当中的平等地位,平时家中做什么决定的时候,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以上都是融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好办法。

3.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成长

其实大部分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都是站在监护人的角度,秉着为孩子负责的心理和方式跟孩子交流。这样很多时候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严重的时候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疏远和你的关系。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越严格,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越僵硬。事实上,虽然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监护人,但也是孩子的依赖者,孩子渴望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就算是孩子犯了错,爸爸妈妈也要好好跟孩子说明白,好好教育孩子。

亲子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如同朋友一般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

4.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如今,孩子的自由往往会被限制,不能自由自在地玩耍,每天都被学习和强制性兴趣爱好所包围。放了学,作业一大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有各种实习班和兴趣班,有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本来就心情不好,回到家,爸爸妈妈还要问这问那,不做完作业就不让玩。如果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能够让孩子有玩的时间,那样你肯定能够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

爸爸妈妈可以好好看看上面的文字,有利于帮助你们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只要你表达出你对他的爱,他就会接受你的。

请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的心与友善的心


请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的心与友善的心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生存危机。现在,小镇上最富有的人就要数面包师卡尔了。卡尔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渡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人家的20个孩子叫来,允许他们每人每天来取一块面包。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大块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根本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

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儿,她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才从篮子里拿出最后一小块面包,她总会在离开前感谢卡尔为自己提供食物。女孩拿到面包后,舍不得咬一口,就跑回家去了,她要与家人一起分享面包。

第二天,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向面包师道谢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当妈妈掰开面包的时候,一枚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女孩决定把金币送回去。

小女孩儿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对他说:“先生,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币掉进了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枚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这枚金币是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应该得到的奖赏。你选择了那块面包,现在这枚金币属于你了。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

看了这则故事,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拥有感恩的心,有时会有异想不到收获。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在他还很小的时候,是我们做父母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我们不能让孩子觉得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要让他明白这都是父母天天辛苦上班所挣来的。只有劳动了,才有所得,才有钱买得了他所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他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才会心疼父母的付出,感谢父母的付出,从而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幸福。

现在许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而生了两胎三胎的家庭也都是条件不错的,家长们会无形当中溺爱孩子,什么都给他最好的。长久下去,孩子稍不如意就会哭闹,耍赖,打骂父母,完全不懂得感恩。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的心,不但感恩父母还要感恩社会与国家。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要丈夫学自己怀孕的妻子,肚子上绑一个几斤重的沙袋,体会孕妈妈的辛苦,从而更加体贴照顾自己的妻子。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做这样的试验,让他们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感恩父母带给他生命。

我们不要太惯孩子,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帮他们做好。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给他们一些家务任务,让他们体会平日里父母天天做饭,洗衣赏,打扫卫生所付出的劳动,才会让自己天天有好吃的,穿得永远干净漂亮,住的房子才会这样舒服。

当然,做父母的永远都要言传身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有多好,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久了,自然就懂了。

当我们吃饭时,偶尔可以告诉孩子,要感谢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就不可能在超市买到所有想吃的。有条件务必带孩子去农付体验体验在农田里干活的生活。

当我们外出时,要感谢公交车司机给我们提供出行的方便。找个时间跟孩子一起徒步走了三四个站,让他体会如果没有司机们的付出,自己走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看到打扫街道的环卫工,要让孩子懂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街道上支处都是垃圾,苍蝇蚊子老鼠满地都是,让我们无法生存。

看到警察叔叔,特别是节假日,要告诉孩子,没有他们,我们就不会这么放心地走在街道,我们只会提心吊胆担心什么时候又会碰到坏人。

要感谢学校里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都是文盲,什么字也不认识,什么漫画卡通片都看不懂,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也找不到工作,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再存在,一家人只有喝西北风了。

......

孩子心里有了感谢的人,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人,珍惜生命与生活,待人友善,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与舒畅。他们会得到别人的喜爱与尊重,会更加被别人认同,使长大了以后,会更加容易融入到社会当中去。

亲子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亲子共读,是一件充满爱的家庭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爱上读书的关键行为,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学习,并与孩子一起建立共读的习惯哦!

亲子共读可以从孩子多大的时候开始呢?没有限制的,全世界巨多的儿童专家都一致认为:所谓具有优秀天赋的孩子,通常都是较早就接触到读书环境的。聊爸这段时间汇集了一些儿童文学专家,关于为不同年龄段孩子选择共读读物的指引,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1-6个月

亲子共读的时机,完全可以从孩子襁褓时期开始,或许大家会怀疑孩子这么小,这么听得懂故事呢?哈哈,亲子共读,未必需要孩子听懂呀!对于襁褓中的孩子,他们能从和谐美好的声音,声调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感受到优的语音之美,进而获得安全感和柔性的美感。

当然,此阶段与孩子共读的读物不必照顾孩子的理解力,只要我们自己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就好了,我们的喜悦和真实之美感,对孩子此时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6个月—2岁

此时孩子的眼睛已经逐渐能看得清楚了,而且也能被更多的声音所刺激,去寻找声音的方向,判断声音的意义,并逐步建立起了对友好声音的欣赏和期待。

因此,可以为孩子选择图画鲜艳,语言押韵有节奏感的儿歌,童谣与孩子一起共读,这时孩子依然不动我们在读什么,但声音的韵脚和节奏,会让我们的孩子产生对母语的热爱和美感。

2-3岁

延续2岁阶段的读物韵律节奏感,但需要增加和丰富读物的内容了。此时,孩子会比较喜欢我们给他反复读诵同一文体(儿歌,童谣,或者单句子对话故事等)的读物,我们需要特别的关注这一点,不要太过心急,给孩子多文体的阅读,那样其实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孩子2-3岁期间,我们就读物本身,可以开始跟孩子介绍了——比如封面,作者,故事的题目,翻书的顺序,方向等,培养孩子按顺序连续阅读的能力。

3-5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超级强大,因此我们需要为孩子选择各种类型,不同主题的书籍,来满足孩子经常变化的兴趣和需求。

另外,我们还应多鼓励孩子自己读诵,表达,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表演读诵,讲故事等等,这是训练及建立孩子自信心的良好机会。

5岁以后

5岁以后的孩子,兴趣更广泛了,行为能力也更强大了,所以读物的图画及内容、主题都要更复杂些,更需要孩子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多一些的。比如笑话,谜语,童话故事等,故事内容一定不能太浅显了,要有能引发思考的,需要记忆对比的,在难度是可以稍微超越孩子当时程度的——因为需要思考,所以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建立起孩子读书能静心的好习惯。

再大一些的孩子,上小学了,亲子共读的机会就会减少了,但不能没有,孩子需要自己来独立阅读了,但父母偶尔参与共读,对孩子来说是幸福的感受,也是可以从与父母共读,学习到父母阅读过程中的好习惯的。

亲子共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透过父母的声音,唤起亲子之爱的共鸣,这份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是人生对母语的最亲密教育。

那我们在亲子共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呢?

越早开始越好!尤其是2-6岁是孩子从亲子共读中获益最多的年龄段。

最好能有一个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这样对孩子的潜意识预备接受状态的形成,会很有帮助,也会有事半功倍的奇效哦!

要适当地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增加长篇故事的共读,这样对于孩子在共读结束之后,依然会保持对故事发展的思考和想象,这是非常重要的延展训练。

当然,我们还需要掌握在故事最高潮,最紧要的地方截住,用“且听下回分解”的方式结束共读,以激发孩子的热情和继续共读的意愿。

共读读物中,如果有较长的静态描述和过长的复句结构,我们都需要适当地删除,这些句子和内容是非常影响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

声情并茂是亲子共读的关键艺术,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是学习和训练一下自己的朗读能力吧,虽然孩子对我们标准普通话的要求不高,但声情并茂是一定需要的!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亲子共读的读物,还要不时地加入一些我们爸爸妈妈自己的读物哦,孩子虽然喜欢儿童读物多一些,但对于爸爸妈妈的读物总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所以,适当选择我们的读物读给孩子听,孩子会有很强烈的成长感和骄傲感。

亲子共读相对是拒绝我们对读物的过多解释的,最好是不解释,如果孩子不主动询问的话,因为保持原本读物的语言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也是对孩子语言能力规范化训练的基础。

总之,教育是可以从襁褓,摇篮时代开始的,只要一直保持着自愿,轻松,有趣,美感的氛围,我们的孩子就能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架设生活与数学间的桥梁


从古到今,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现在,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其作用已远远不是原来那么狭窄,数学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但长期以来,许多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究其原因恐怕是数学离孩子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和难学。我们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为教数学知识而设计教学,学生为学数学知识而进行学习,由于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教师的教学难以奏效。因此,我们认为数学教学应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架设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

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并把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的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

让我们翻开学生的数学日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竟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们看到二年级的学生在买衣服的时候找到了数学:“今天,大姑带我去买衣服。大姑给我买了一套衣服,要45元。大姑给那位叔叔50元,那位叔叔找回5元钱。我想到了:50-45=5元。”在吃饭的时候发现了数学:“今天中午,我回家吃的时候,妈妈烧了7只螃蟹,我吃了一只,姐姐回家吃了两只。”

集市中有数学:瞧,那集市上多热闹啊,让我们去那儿找找数学吧!卖皮鞋的地方怎么这么热闹呢?我们去看一看吧!啊,原来那里的商品都打八折出售,怪不得那么多人。八折就是现在商品的售价比原来便宜二折。例如,一双皮鞋原价[!--empirenews.page--]100元,打八折出售就只要80元。我又来到卖猪肉的地方,一位叔叔正要买肉,他问:“猪肉多少钱一斤?”“12元钱一斤。”那卖猪肉的说。“给我来2斤。”卖猪肉的听了就很利索的拿起刀切下一块肉,放在秤上一称,“2斤5两,30元钱。”哇,算得可真快啊,我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算出来了。

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再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种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从心底滋生。

二.探究数学课中的生活因素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要通过教学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当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的良好情境中学好数学。课堂仅是学习的一个点,教师要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努力拓展学习的空间,筑架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在生活中感悟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1.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依赖生活,学生周围多姿多彩的世界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背景,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empirenews.page--]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们可以从买东西的例子引入:

教师讲述:今天是明明的生日,聪聪去买蛋糕和礼物,但聪聪是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小朋友帮助聪聪一起去买。然后让学生帮助聪聪认钱,计算买蛋糕和礼物的钱。

这一过程,是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中引出数学问题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了浑厚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对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使他们逐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2.创设生活情境,加深新知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

还是以“认识人民币”中人民币的兑换为例,聪聪买好蛋糕和礼物准备回家,乘车要一元钱,但手中只有大额人民币了,没有一元的,怎么办呢?学生们就给聪聪出主意,让聪聪把大额人民币兑换出一元的,并让学生开展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学生们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理解了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兑换关系。

3.亲身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培养数学意识。

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在生活中的数学的存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儿童感受到上学后自己也将融入学校生活,也将参加学习活动,同时体会到,各种活动需要多少人共同参与。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如获至宝在学习[!--empirenews.page--]“统计初步知识”内容时,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男生的平均身高,女生的平均身高,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不是一个直接计算的问题。解这个问题需要运用统计知识,但又不像一般问题那样,给出数据,直接计算。需要学生先搜集数据,然后确定怎样把数据分组。必要时可先画一个统计图,然后再观察和计算数据的特征。学生用这样的思路、这样的方法解答问题,不仅应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能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调动多种感官,在参与中体会数学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变枯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亲子阅读:我们与孩子共成长


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而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通过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和孩子共同有了成长,不但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在孩子阅读方面,我们首先着重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读书。每天晚上在翻开经典的图画书时,带着问题和疑惑,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始了有趣而又快乐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问题和疑惑,我们让孩子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让孩子在故事中自己挖掘一些有意义的东西。

在阅读中,确实发现小家伙真是在一天天成长,不知不觉中进步。相比之前,更愿意和别人对话交流,更乐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和平相处的玩,更愿意和别人分享吃的和玩的,甚至相比以前“无理取闹”的情绪也少了点,可以看出孩子在阅读后知识面广了,与我们和小朋友之间的话题多了,更愿意交流了。现在我们家欣瑜胆子也比以前大多了,还有就是有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教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让小家伙更加谦虚,懂事。希望以后她能更多的和我们沟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这段时间也确实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一方面,孩子需要学校制定的计划、系统、科学的教育和集体的环境,以更利于成长,尤其对于现在像我们家庭一样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家长也需要每天力争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孩子平等对话,更多的与孩子进行交流,纵然我们自己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说实在的,亲子阅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增进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儿心得:孩子的心,水晶的心


育儿心得:孩子的心,水晶的心

张尚明珠快六岁了,就快是一名小学生了,看着她背着书包的小小背影,真是觉得幸福又满足!从蹒跚学步到迈向学校,她的成长之路或许是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有父母的疼爱,有爷爷奶奶的宠爱,有老师的关爱,在她那颗幼小的心里,满满的洋溢着幸福。

珠珠是个懂事的孩子。有次我凌晨三点醒来,被摆在床边的鞋子感动了!清楚得记得我是蹦上床的,两只鞋子估计是飞到一边的,后来珠珠进来,上床前趴到床下捣鼓了一下,我还批评她睡觉了还到处乱搞,她也没说什么!现在看来她是把我的鞋子整齐的码在床边,她的两只小拖鞋也紧摆在边上,真不该轻易的批评!孩子做的事情还是有自己的道理和逻辑,我们总喜欢用大人的眼光来衡量或者是一定分出好坏,这样其实也局限了她的想法。

珠珠学会了分享。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她总想着要带给自己的朋友分享,因为她身边的朋友也在得到礼物的同时会给予她感谢。这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教育,因为她把握不了分享的度。有次拿了压岁钱她想都没想就准备给小朋友,那个时候珠珠进了幼儿园,老师很好的教育了一点:自己的东西保管好,别人的东西我不要,贵重的东西一定要问大人。在老师为主导的教育下,珠珠才能懂得分享,并享受着分享带来的快乐。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合理的饮食、适当的睡眠,这些都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父母说孩子习惯不好,晚上很晚睡,其实是大人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她睡觉的时候你打牌、上网,她早上要起来了你还睡得正酣,这怎么能说服孩子按时上学。我自己就有亲身体会,有几次洗漱完了就让珠珠睡觉,她问我你干什么,我说到电脑那做点事情。等我电脑一开浏览网页,她一窜就过来了,看你是不是玩游戏看电影,然后叽叽咕咕跟你神侃,最后就是11点才上床。小孩的习惯都是大人惯出来的,大人严于律己才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榜样。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每个家长都在摸索如何教育好。我想不管社会怎么变,留在孩子心目中的还应该是真善美,孩子的心,水晶的心,干净而透明。活泼、健康、勤劳、诚实、勇于担当是我们对珠珠的最大期望。珠珠她不是最棒的,但是是唯一的,做好自己,加油!

架起心灵的彩虹—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一)


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施加科学的教育,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爱和教育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最有效的教育。

一、建立良好亲子沟通必须遵循的原则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观察、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就必须细致地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

2、尊重、理解孩子

当孩子向你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他伤心、愤怒、害怕、困惑或者痛苦时,一定要记得向他表达你对他的同情和理解。因为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你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他觉得安慰了。即使你对他的某些做法和想法持否定的态度,也不要马上否定、教训孩子。你要谨记,你现在的态度决定着他下一次是否还向你表露他的心声。

3、父母要向孩子敞开心扉

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事实上,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当孩子问:"爸爸,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你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与孩子谈一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你搪塞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你就很随便地将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孩子所得到的信息是:父母如何不关我的事。正是父母不让孩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孩子不关心父母。

4、养成与孩子交流的习惯

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家长就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间的一种和谐的交流关系,那么亲子交流的大门就会敞开。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习惯和交流渠道,那么今后这扇大门就有可能永远关闭。

二、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要领

0~1岁:态度传达着更多信息

1、注意对孩子的态度

1岁以前的婴儿表面上看似不会沟通,可是不能低估他的潜在学习能力。而且他虽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却能够了解别人说话的态度和声调是否亲切、友善,此时父母与孩子沟通,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来帮助孩子学习。以下是几个例子:

▲抱着孩子去散步时,用愉悦的声调将自己的心情和沿路的好风景告诉他:"爸妈很高兴带你出来走走,今天的天气真好!公园里的树好高,还有许多美丽的花。你看!那边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在玩滑梯。他们玩得好开心啊!"

▲在家里一面做家务,一面照顾着摇篮里的孩子,用温柔的态度说明自己正在做家务:"妈妈现在正在叠刚洗好的衣服。瞧!这件粉红色的就是你的衣服,漂不漂亮?"

▲为孩子洗澡时,用兴奋的语气跟他说话:"哇!这盆里有好多水,让爸爸帮你脱掉衣服,来洗个舒舒服服的澡,很好玩呢!"

2、多用非语言沟通

与语言的沟通相比,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非语言的沟通,如注视、拥抱、亲吻、抚摩等表情和动作。

举例来说,当孩子很乖巧地玩着玩具或听着音乐时,可以不打扰他。当他把目光转向你,你可以注视他,告诉他:"你好乖啊!"或"音乐好听吧!"又如,当孩子发出"妈妈"的单音,或在地板上努力爬向你时,轻轻拍手鼓掌说:"你好棒哦!"

而当孩子做出不当的行为时,父母也可以用温和的否定态度和语气来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在地板上爬向电源插座或风扇,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险。父母可用平静的态度和语气,摇摇手告诉他:"不可以!"又如,孩子不知轻重地打父母和别人,也可用同样的方式告知。如此,孩子会了解和学习到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进而减少不当的行为。但要留意的是,切勿用嘻笑的态度制止孩子不当的行为,因为这容易让孩子误解,以为你在跟他玩游戏,反而强化了他的不当行为。[!--empirenews.page--]

1~3岁:功效神奇的反映式倾听

有时,两三岁的孩子想表达的意思已经较为复杂,父母不容易了解。此时,倾听,而且是反映式的倾听,就更为重要了。所谓"反映式的倾听",就是指父母像一面镜子那样,把孩子说的话或表达的感觉接受过来,然后再反映回去。例如,孩子指着脚说:"我这里痛!"父母可以这样重复他的话:"你是说你的脚痛?"或者用自己理解的意思反映说:"你的意思是走路走得脚很累,有点痛,对不对?"如此一来,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他已被了解。另一方面也帮助他学习更清楚地表达。

反映式倾听表达出一种尊重孩子感觉的态度,表示愿意真诚地了解孩子的意思。

在下面这些情况下,经常要用到反映式倾听。

1、孩子情绪不佳

有时,孩子会因不顺心或不如意而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例如:在公园里玩了两个多小时,当父母提出回家时,孩子哭闹着说:"我不要回家!我不要回家!"此时切勿受他的情绪影响而发怒,可用反映式倾听说:"我知道你玩得很高兴,所以听到要回家很失望。"除此之外,亦可再加上一些说明:"可是我们现在必须回家,因为妈妈要回家做饭,改天我们再来这里玩。晚餐我做你最爱吃的菜。你喜欢吃什么?"以有趣的声调转移其注意力,对改变幼儿哭闹行为常是很有效的方法。

2、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有时,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的情绪表现,但父母却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心情,此时也可以用反映式倾听。例如,孩子一会儿吵着要看电视,一会儿又把电视关了,而且走来走去,好像很难定下心来。此时可以这样反映式倾听:"看起来你好像觉得很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对不对?"经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澄清了自己的内在感受,也许就会想出一件让自己定下心做的事。如果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可以进一步建议他:"找张纸来画画如何?"

3、孩子用哭闹争取权益

当父母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时,更可以使用反映式倾听。除了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外,也显示自己坚定的态度。例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我不给你买这个玩具。我的理由是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或太贵、不安全等)。"此时,孩子正以哭闹迫使你给他买。越保持心平气和越能帮助孩子了解无理取闹是行不通的。别上了孩子的当。也许,过去的经验让他学到,在公众场合哭闹,父母通常会投降让步。如果你想以后减少这种烦恼,并且帮助孩子学习一些限度或规矩,就不要顾忌面子问题。除了用上述的反映式倾听语句外,还可以再加上这句话:"我现在要到别的地方去了,你想不想跟我走?" 如果孩子依然哭闹且赖着不走,可以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商场直接回家。此时越保持冷静越有力量,妥协让步或激怒生气都会后患无穷。

4、孩子口出恶言

有时,孩子会口出恶言,轻者如"你好讨厌"、"我恨你",重者如"你是最可恶的爸爸"、"你是混蛋"。不管孩子是从哪里学来的,父母都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别人,让孩子知道对父母或别人说这种侮辱的话是不对的。此时用反映式倾听可这样说:"我看得出你对我很生气。你可以说'妈妈,我很生气'或'我很不喜欢你',但是不能说这种伤人的话。以后再说类似的话,我就不会理你(或者不会答应你任何要求)。"如果事情发生在家里,父母可以到其他房间去,或者要求孩子离开:"你现在离开客厅到房间里去,想一想你说的话。10分钟后你想回到客厅时再回来。"父母心平气和的坚定态度和语气,才能帮助孩子改过向善。

喜欢《亲子阅读,架起了心与心连接的桥梁》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