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到五岁,语言表达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大脑功能基本上都完善了,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太溺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一切,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既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也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更加有利。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1——吃东西
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2——个人卫生
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3——穿衣服
不需要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4——问候他人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5——做家务
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6——认路问路
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7——协调能力
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当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时,要懂得友好协商和宽容公平,在出现人际问题和矛盾时,有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突破问题的方法,会与他人讨论、协商,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
孩子需要有事情可做,教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并通过种种技能帮助保持、整理家庭内外的居住环境。解决生活冲突,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内在价值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需要记住的是,孩子比成人更需要鼓励,多给一些鼓励,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个性也会更加开朗。
一定要告诉孩子,努力有多么重要!
人人都说,这是阶层固化的社会。我曾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给一个念中学的男生做家庭教师,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孩子的一生,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有多么重要,今天,为大家推荐这篇文章,告诉孩子,努力有多么重要!
这个家庭不仅富裕,还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但是那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名只有20岁的大学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变得卑微,如临大敌。
孩子的父亲,原本应该不在家,在公司的,回来了......孩子的母亲则一早催促家里的阿姨准备水果和拖鞋,平常,这些事情,孩子的母亲是不会亲自过问的.......
我十分好奇,想一会儿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大的能量,是不是三头六臂?
终于等到了。
全是失望。以我的目光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不普通的,是他刚刚考入东京大学,而且是最难考的医学部。
一切也就清楚了,我的学生是高中生,念的原本是国际双语学校,家里计划高中毕业就送去日本,在日本参加考试,考日本的大学,这位20岁的年轻人考得这么好,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向孩子传授,所以就成了这家眼高于顶的家庭的坐上宾。
那一天,这个家里的每个人为了请他多为孩子传授一些经验,都竭尽所能。大学生走完,孩子的妈妈也是累了吧,向我感慨,“你知道这个大学生这么有出息,他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
“不知道。”我当然不知道了。“他爸爸妈妈,是在市场补鞋的。”
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这样深刻,以至于我常常想起。偶尔去那个市场,见到大学生的父亲。
知道他东京大学毕业,去了哈佛念哈佛医学院,留在了美国。知道他的父母亲不再在市场补鞋,住在非常宽敞的房子里,这个房子,是大学生念东大的时候,得到奖学金,为父母买的。
知道每次大学生回国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其中不少是城里的达官贵人请大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给他们的孩子介绍学习经验什么的。
大学生的父亲说,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介绍呢?
不过是大学生小时候,看到父母为人补鞋,难免被人瞧不起。有一个夜晚,漫天星光下,收完小摊后,补鞋的父母想起白天,客人包着鞋的报纸上,有一段话,是一个叫龙什么台的人说的,觉得很好,想学给孩子听,那段话很长,学不出来,父亲嗫喏了很久,千言万语憋成了一句话:儿子,你要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那一段话,是作家龙应台说的。
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那位淳朴的,补鞋的父亲说不出作家龙应台的这样话,他只有一句话,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生活。
我们的身边,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或许是街边卖麻辣烫家庭的小孩,或许是我们小时候的发小,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世界的确是这样,这是世界的真相,你有多优秀,世界就会回报给你多少自由和尊重。
人不是动物,不是野花野草,天生天养,依靠阳光雨露就能活着,就算野花野草,也为了更多的阳光努力争取长高,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变得优秀?
想孩子长大后体面,受人尊重,有选择,有自由地生活,就要舍得小时候逼孩子变得优秀。
就算这个过程孩子会受苦,苦过前面的二十年,也好过后面的六十年一直被生活逼迫,身不由己好么。
是的,这是一个阶层渐渐固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努力,依然会有回报的时代。
作为一名平凡普通的妈妈,我已经决定当孩子问为什要努力的时候,告诉孩子我做家庭教师时的这段经历,然后告诉孩子那位父亲的话:孩子,请逼自己变得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中产父母为了让女儿进入名校幼儿园而发生的各种斗智斗勇、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句话引发热议:
这个说法有些危言耸听,却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用49年记录了14个英国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最后总结出一句话: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
的确,7岁前是孩子大脑发育、培养良好习惯、塑造性格的黄金期,这期间孩子所接受的抚养和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弗洛伊德曾说,孩子6岁之后没有新鲜事,我们也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
于是多少父母忐忑着,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
其实不至于。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一个「差不多好」的成长环境就够了。这个差不多好,是怎么个好法?
如果可以,在孩子7岁以前,请为他做到这5件事。
1、爱不能缺席,更不能迟到
这个爱,要通过你的陪伴,你的在场,你的拥抱,或者你直接言语上的「我爱你」去表达。
没有做的,或者没有说出来的,但凡闷在心里的都不作数。
前不久,一位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因网贷走上绝路,最终在一家小旅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在日记中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渴望亲情,渴望成功,却没有父母的指引,他似乎对活着这件事早已无望了。
可他不知道,在他眼中「严重缺席」的父母,却一直在默默关心他,甚至爷爷奶奶仍然还在工作,只为给他攒钱买房结婚。
然而,他们的孩子,再也不会知道了。
没有表达过的爱等同于不存在。
孩子7岁以前,是接收爱、感受爱、学习表达爱的最佳窗口期。
这期间,一定要用语言告诉他:孩子,我真的很爱你;我爱你不是因为你乖,学习好,我爱你只因为你是你。
带着爱和欣赏去抚摸他,触碰他,孩子能够感受到,这将是他未来珍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基础。
2、允许孩子经历自然而然的挫败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是不吝于爱孩子的。有时候,甚至会爱过了头。
前些天,朋友向我抱怨,她女儿5岁了,仍然抵触上幼儿园,焦躁,无法独处。
为什么?孩子有个100分妈妈,倾尽全力避免女儿遭受任何痛苦和压力,孩子完全没有学会独处和自我安抚的能力。
然而孩子总会「摔倒」的,如果此前不曾练习过,反倒可能会摔得更惨。
一个从小备受父母呵护的女孩,恋爱后,也要求男友对她千依百顺。俩人仅因为小口角,女孩竟然在车行进时直接跳车。很不幸,她被后面的车辆撞到,当场身亡。
这个惨剧是怎么发生的?女孩的父母忘了教会她,这个世界不是围绕我们转的。
为人父母,不必随时陪伴,亦不必刻意制造挫败。
单是出了月子以后,母亲逐渐找回自我的过程,就足以带给孩子大量的挫折体验。
妈妈哄睡孩子后去做家务,孩子哭了妈妈才回来;后来妈妈去上班,再后来是断奶、分床睡、入园分离、无理要求被拒绝……这些小挫败都是孩子能够容忍的。
通过去体验,去修复,孩子逐渐会明白,自己并非那么脆弱与不堪一击。
3、「忍受」孩子的叛逆
《奇葩大会》上,作家蒋方舟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所谓「任性」,其实是指遵从个人意志行事的态度。
孩子1岁半左右,逐渐有了自主意识,随着成长,他开始践行「任性」二字,但往往被大人称为「叛逆」。
「叛逆」这个词对孩子而言其实不公平。
孩子渴望探索外界,期待自己做决定,可是父母却常常对他说「不」。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为或者情绪问题,是为了排解生理或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的自然反应。
应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唯一的,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忍」。
这个忍不是「纵容和默许」。当孩子触碰到你的底线,让你不舒服,或者某个需求你无法接受,你当然需要坚定地说「不」。
这个忍受指的是,冲突发生时,你最好能够忍住不去打孩子,骂孩子,忍住不要情绪激动地和孩子讲道理。
你可以不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请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很多父母对乖孩子情有独钟。殊不知,后来走进心理医院求助的,多半是早年非常乖巧的孩子。
因服从父母意志的缘故,乖孩子们不得不一点点放弃真实自我,发展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然而,在那个虚假自我背后全都是空洞。他长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掏空的、枯竭的过程。
这类孩子最易遭遇抑郁和焦虑的困扰。
所以,你该明白,一个敢在你面前发脾气的孩子是多么可贵,多么有活力!
4、为孩子的情绪命名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个孩子网上买了个玩具,可快递一直没到。于是他一再抱着妈妈的腿闹。
妈妈后来问:快递叔叔没来,你失望了对吗?
孩子当即哭了。他还跑到爸爸、爷爷、奶奶面前挨个儿说:快递叔叔没来,我失望了!
这位妈妈使用的方法,就是为孩子的情绪命名。
孩子一开始并不能清晰表达出「失望」,只是心中充满了莫名的焦虑、无奈,所以才闹个不停。
若妈妈嫌他烦,喝止他安静,那么这个情绪就会被压抑下去。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形,孩子同样会陷入无法自控的焦躁中。
但是这个妈妈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并给它命了名,一切就不一样了。
孩子是喜极而泣的,他的眼泪中满是被妈妈理解的喜悦。
他反复去对其他家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在练习情绪识别的能力。正是在这样言语化的过程中,孩子体验到掌控感和成就感。
高情商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当孩子有情绪,哭闹,不要说「没事,别哭,有什么好哭的」,或者干脆粗暴制止。
而是帮他说出当下的感受:你是不是因为xxx有些伤心/生气/难过?爸爸妈妈陪着你。
你可曾见过那些被情绪填满,无法言语表达,只会通过抱头蹲坐、大喊大叫、打砸东西等方式,让别人明白他内心感受的人?或者遇到问题时只知道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人?
这些其实都是早年情绪不被父母看见的结果,只能通过近乎悲壮的方式,企图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存在。
5、保有定力
如今,我们活在一个励志时代。
几乎所有人都坚信,失败是不被接纳的,跟成功无关的事情最好靠边站。
哪怕哭着喊着,生拉硬拽,也要把孩子往那条名叫成功的独木桥上挤。
好像如果不成功,不优秀,此生就一定会完蛋一样。
想起看过的一本书《此生未完成》,是海归博士于娟在自己癌症晚期写下的。
在生病之前,她读研、读博、出国留学、名校任教,人生眼看着就要一路开挂走高,却突然戛然而止。
那时,她的儿子才刚1岁多,刚会叫妈妈。
她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一字一句,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离开人世前,这位母亲发现,所有的功名利禄,都不及跟家人温暖蜗居来得美好。一切都会过去,唯有快乐相伴的每一个当下,最实在。
也许,父母有必要带着一种「时日无多」的心态去生活,去看待养孩子这件事。
我知道,要做到前述4点,也许还算简单。最后这一点,特别难,但也特别特别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不是做得太少了,而是太多。
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把这个家变得尽可能温暖,让它成为孩子真正的庇护所和港湾。
然后一日日地目送孩子远去的背影,
克制住自己指点孩子人生的冲动,
并假装淡然和洒脱地叮嘱一句:
任何时候,只要需要,记得回家来。
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用什么方法训练?为什么认汉字可以增进脑力发展?为何一定要在十三岁之前打定一生的文化基础?
这篇摘录,告诉您答案!
信不信,由你!相信就做,不相信,十年后你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1、你烦恼什么呢?这种书(经典)读一章不够,二章、三章、五章、十章、二十章、一百章乃至于五百章一千章,你还要教我们的国语吗?你还要教白话文吗?
尤其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乃至于二三岁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认字,用这种方法最快。
那些小孩子什么字也不认识,拼音也不认识。但是最好他有书,他书拿颠倒了没关系。因为我们人类认字,不是认那个意义。
2、不是用意义来认字,乃是用图案来认字。汉字具备有非常的明显的图案的性格。这一种的图案的认识,可以增进他脑力的发展。
3、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
4、现在我所看到的读经孩子,具备有过目不忘,读二遍三遍就把一篇文章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凭什么?凭有训练。
十三岁之后就不能训练了。所以我们利用他强大的记忆力,他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记忆不必了解。
怎么记忆?就是反复练习。反复几遍呢?要看孩子的资质,但是我建议反复一百遍。
5、一般的孩子五十遍会背,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资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到一百遍,他会背,但是他还是会忘记,没有关系,乃至于他一个字都不记得,没有关系,他至少比一般的人程度还要高。
6、你这样教了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地能够集中,他的记忆力渐渐地能够提升,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渐渐地增长,语文程度一增长,理解力就跟着增长。
7、我们有另外一种让数学、科学学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增长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要增长内在学习能力;
必须按照人类自然发展,人类首先发展的是语文,然后才发展思考,所以不要在这么小的时候,训练他的思考,是没有用的,违背天理。
现在你训练他的语文,正是他的时期,大好时期。语文的训练,刚才说过,记忆力提升对他一辈子的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
8、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十三岁之前,用什么培养,用语文来培养,不是叫他背数学公式,叫他背这些经典著作。
语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好了,阅读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欢读书,所以到时候老师只供给他课外读物看就好了。
9、我们一个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不够的,我们除这本语文课本之外,我们要让他一个学期最少能够看三百本到五百本的课外读物;
所以如果开始教读经的老师,你会渐渐发现孩子的程度,比你越来越好,你是不够资格指导他的。
10、但是,一定要在十三岁之前打定基础,打基础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把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面;
一定要在孩子6岁前立下的这6个规矩
现在的教育专家喜欢鼓吹自由,父母也万事都先考虑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高兴。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应该值得赞赏,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6岁以前孩子还处于发育期,这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约束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成长为有教养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立下什么样的规矩呢?立下这些规矩后又该怎么让孩子乖乖执行呢?今天,宝妈就跟大家讲一讲,6岁以前的孩子,应该要给他立下哪些规矩?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宝宝开始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告诉他不能打其他小朋友,更不能说脏话。孩子间打打闹闹虽然是小事,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习惯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很认真严肃的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犯了,不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然后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做。和孩子一起讨论出最合适的方式。
如果孩子虚心的接受了错误,不要忘记再鼓励一下孩子。所谓“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已经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情绪等等。等他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为他人着想。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所以宝宝在幼儿园的时候,也尝尝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他会伸手去拿,好像拿到了就是自己的。
小时候宝宝也总是说“妈妈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牵着其他小朋友或者玩具被别人拿走了,宝宝就会大哭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告诉孩子,什么是他自己的。比如可以拿着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这点应该家里是男宝的父母们会深有体会,玩过的玩具总是被扔在一旁,等一会客厅里就会铺满了他的玩具。有很多爸妈说“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更省事”。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懂得收拾,而是孩子没有养成玩完玩具要把它放好的习惯。如果爸爸妈妈现在一昧惯着他,不给他锻炼的机会,长大以后自己的书桌也不会自己整理,成年后自己的家他也不会整理。
孩子在练习将东西归类的过程中,其实父母也是在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收拾书桌的过程中,他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要放在哪里,这样对他的创造力也有所帮助。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什么环境,他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生活也会更加整洁。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里不仅是爸妈,爷爷奶奶更是宠着惯着。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
但是这样长期下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性格的宝宝,以后长大了可不容易交到朋友哦。
要克服“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要从家长们做起。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时时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
吃饭的时候,妈妈先到饭桌前就先吃,如果孩子总是不来,那就让他尝到没有菜吃的后果;刷牙的时候谁先到洗手间就先刷牙……
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这样的规则可以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的时候,必须学会等待,并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
不可以打扰别人
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有时候你说的好好的,他忽然就打断你的话。他其实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总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的打断。
父母如果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让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父母总是会让着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不会和孩子计较。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
其实,6岁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抓住机会,从小就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开始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写在最后
6岁前的孩子,各种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是教育孩子遵守规则的最佳时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但同时也要给孩子立下一些规矩,并和孩子一起认真遵守。爸妈们,加油哦!
宝宝到了年龄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就有了新的烦恼:宝宝到了幼儿园能不能适应?在幼儿园过的开不开心?宝宝对幼儿园不适应,在幼儿园不开心,主要原因就是宝宝不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爸妈,在宝宝入园前,一定要教会宝宝怎样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宝宝学会了这几句话,相信宝宝在幼儿园一定能过得很好。
1.老师,我想尿尿(拉粑粑)
宝宝刚刚入园,对陌生的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对老师也不熟悉,不敢把自己想排泄的想法说出来。这样的后果就是把裤子弄脏了,让自己很不舒服。
因此,宝宝在上幼儿园前,家长一定要让宝宝学会怎么表达自己想尿尿的需求。这样宝宝遇到问题后就知道怎么处理,防止出现尿裤子的想象,让自己不适也给老师添麻烦。
2.老师,我XX不舒服!
宝宝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最担心就是宝宝生病了。如果宝宝在幼儿园生病,却不知道报告老师,这就有可能发生延误,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教会宝宝如何跟老师报告身体异常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可以这样教:“宝宝,如果你觉得头疼、肚子疼或者其他地方疼,一定要跟老师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你的!”
3.老师,我饿(不饿),想吃东西(不想吃东西)!
现在幼儿园的午餐大多是标准化定制的,老师为了让宝宝吃的好,都会要求宝宝把饭菜都吃完。但宝宝的食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食量就很小,吃的太多会导致积食消化不良。
所以,家长要教会宝宝,如果真的吃不了,就要勇敢的跟老师报告:“老师,我不想吃了!”
4.老师,你不能打我,不然我会跟爸爸妈妈说!
爸爸妈妈总是担心自己的宝宝在幼儿园被体罚,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因此,家长要教会宝宝这句话,让老师不敢轻举妄动,防止宝宝受到体罚或暴力对待。同时要告诉宝宝,要及时的跟爸爸妈妈说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不开心的事情。爸爸妈妈会帮你解决的!
宝宝入园前,家长可以先做一份简历:
抓住重点
有的父母希望老师对孩子了解得越细致越好,于是将孩子从出生到3岁大小情况及其成长故事逐一书写。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各方面的细节情况,但却十分不利于快速抓住重点。
在宝宝简历上,最重要的是简明记录孩子入园之初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教养方式和习惯以便让孩子适应新环境,这才是入园最初的重点内容。爸爸妈妈将自己最担心的几个问题写下来,便于老师重点了解。
简化有度
有的爸妈因工作忙碌或不重视等原因,会将宝宝草草了事。比如,我就喜欢唱歌、跳舞,想和小朋友交朋友。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给老师留下敷衍了事的印象,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家长在态度上不积极配合。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次让老师在第一时间快速认识孩子的机会。
图片加文字
爸妈给宝宝做简历,可以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会有设计感,能看出家长很用心。这种形式的宝宝简历对老师很快认识孩子的长相,将姓名与形象及时“对上号”,但不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简历3大注意事项
1、真实
一份用心的宝宝简历是入园的开始,请爸爸妈妈重视起来,积极配合班级及老师的工作,提前观察和关注孩子的情况,如实写出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
2、简明
爸妈需要言简意赅地写出你想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你最担心的问题。宝宝入园后,你和老师还有很多种沟通、交流的方式,可以有时间解决其他担心的问题。
3、形式多样
入园简历可以取各种形式的优点综合写成。比如,图片和文字结合,比如表格形式结合,或者在简要说明关键问题后,附上对孩子的重点问题和最担心问题的详细说明会更好。
孩子上学了好处多啊,每天可以早起早睡,然后吃饭也是不用管,而且在学校每天中午都能睡一觉,在家现在是基本不睡了。
其实xx在幼儿园也不怎么睡觉,每次都是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过碍于有老师在,所以只好躺在床上假装睡觉,我记得上学期老师的评论里面还说xx小朋友其它表现都非常棒,要是午睡的时候好好睡一觉就更棒了。看来中午睡觉确实是不怎么样啊。
说实在的,我是比较赞成中午睡觉的,毕竟小朋友还在发育之中,睡眠对她们的发育有一定的帮助,不光是小朋友,其实成人也应该睡个午觉会比较好,不过xx小朋友的精力还是比较旺盛的,有时候中午睡了后到晚上就会睡的比较晚,自然就会影响早上的起床时间了,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午睡呢?我一直在矛盾着,但是我现在的行动却是顺其自然,我怕要是强迫她午睡的话会不好,一方面是晚上影响早睡,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每次都强迫的话会不会让她有反感而从心里开始抗拒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等她到叛逆期的时候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喜欢《孩子15岁前一定要告诉他!》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7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