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我刚走到幼儿园门口,就看到雅琪妈妈等在那里,旁边站着正在哭的雅琪。说起雅琪,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因为天生性格比较活泼率真,而妈妈每天很早就要到地里干活,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她,所以把他当小男孩养,穿着也很随意,从不刻意打扮她。可是,平时摔倒都很少哭的雅琪怎么哭了呢?通过和雅琪妈妈的一番谈话,我才知道雅琪是因为没有新衣服而不来幼儿园,结果被妈妈骂了才哭的。看到雅琪哭啼啼地进入活动室,我心想:这”假小子”也知道爱美了。
进入活动室的雅琪很快就停止哭泣,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游戏了,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不曾想到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雅琪妈妈再次找到我,和我说这几天雅琪每天回家吵着要裙子,说班里的颖妍和珉岚都穿着漂亮的裙子,小朋友们和老师都夸她们,而没有人夸自己。听到这些话,我才发现这已经不再是一件小事,而且不只是关系到孩子的问题,老师也有很大的责任。颖妍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每天都穿的很时尚,班里的小男生和小女生也经常夸她漂亮,而我有时看见她的衣服漂亮也会夸几句。没想到一向大大咧咧的雅琪把我的这种夸奖记在了心里,她认为只有穿的漂亮,才会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夸奖。正当我为这件事犯愁的时候,雅琪的一些举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雅琪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班里有时组织的开展脑筋急转弯和猜谜语的活动,活动最终会以发奖状的形式鼓励前几名的孩子,每次获得奖状的孩子中都有雅琪。在一次活动结束发奖状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说:“每个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但是美丽并不是只存在于外表,只要拥有智慧,懂得很多知识,一样是美丽的,都会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雅琪,老师说的对不对?”话语结束时,我特地问了问雅琪,希望她能明白我的用心。
放学的时候,当看到雅琪拿着奖状开心地朝妈妈跑去小声地说:“妈妈,老师说了,‘聪明也是美丽的’”的时候,我的心终于放下了。雅琪虽然年纪还小,但她却懂得了我的用心,顿时我的视线模糊了,眼里夹杂着感动,更确切地说是欣慰。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好老师,不仅是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启发,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身上最美的地方.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
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们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学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于是,玩具损坏了,我收起来了;图书撕破了,我就收了起来,不再添置新书;彩笔、蜡笔颜色不齐了,我也不提醒了。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发现没有书看了,也没有玩具了,画画时想用的颜色也不齐了,他们就觉得难受了,也开始着急了。
见此,我对孩子们做成了一次教学活动《物品去哪儿了》,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孩子们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没有书看,没有玩具玩,没有蜡笔用是他们自己不爱惜的结果。
后来我把新书、玩具、蜡笔都补齐了,孩子们都能很爱惜物品了,班上的新书、玩具、彩笔少掉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总结: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单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当老师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效果会更好,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让幼儿无条件地服从。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也是在游戏中学习、表现出来的。
你看:有的小朋友把沙滩桶里装满小动物的数学教具,满教室吆喝着卖,有的小朋友呢,把小圆球放在切开的可乐瓶口,看上去还真像冰淇淋呢,有草莓味的、香蕉味的、葡萄味的,我看了忍不住加入他们的游戏,“哇,好多冰淇淋啊!可以请我吃一个吗?”“你要什么味道的?”“葡萄味的。
”“好,给你吃。
”“嗯,真好吃!谢谢!”小朋友看着我来吃冰淇淋,越加有干劲了,冰淇淋做得是“热火朝天!”再看这边的小朋友,正在美术区包糖果呢,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一些泡沫的圆形、方形“小糖块”,另外准备了一些颜色不一的方形皱纹纸,幼儿很认真地在美工区包起“糖”来,瞧速度还真快呢!幼儿结束区活动后,确实有些乱,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快乐的,尽情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过,我们在组织幼儿散步前会给他们一点时间整理好区角,幼儿基本都能收拾好,因为这是他们游戏的乐园!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们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学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于是,玩具损坏了,我收起来了;图书撕破了,我就收了起来,不再添置新书;彩笔、蜡笔颜色不齐了,我也不提醒了。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发现没有书看了,也没有玩具了,画画时想用的颜色也不齐了,他们就觉得难受了,也开始着急了。见此,我对孩子们做成了一次教学活动《物品去哪儿了》,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孩子们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没有书看,没有玩具玩,没有蜡笔用是他们自己不爱惜的结果。后来我把新书、玩具、蜡笔都补齐了,孩子们都能很爱惜物品了,班上的新书、玩具、彩笔少掉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总结: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单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当老师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效果会更好,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让幼儿无条件地服从。
作为父母,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非常平凡,我们也能发现他四射的魅力,他的闪光点。
赏识孩子是一种非常艺术的教育手段,用得好,就可以让孩子信心大增。
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赏识孩子,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1.深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理由,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寻回自己的自信。
父母的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你不笨”、“你挺棒的”这些话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并不大。
只有深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2.赏识孩子,应体现在行动上赏识孩子也不能只表现在口头表扬上,而是要给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次成功的回答问题、一次众人面前的展示都能发挥孩子的才智,让他们认识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快乐,增强信心,也让其他孩子能够看到他的过人之处。
3.让孩子体验成功赏识孩子,还应该在他遇到困难时,鼓励他,让他勇敢面对,在他取得成绩时,给他赞美和掌声,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都会有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
同时,也会取得这样那样的成绩,有需要与人共同分享的时候,需要在他人的赞美声中获得自我肯定。
这些时候都是父母赏识孩子的最佳时期,父母的一句鼓励会让孩子获得无穷的力量和勇气,父母的一句赞美也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对某事物表示感兴趣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反对,哪怕他是在观察蚂蚁搬家。
这也许有悖于家教的初衷或妨碍了教育计划,但这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赋萌动的时候。
与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接触时,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也有自己的长处。
所以,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让孩子的长处得以发挥和发展,这样孩子将来才会取得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孩子在这方面比别人差,可能在另一方面要强过别人,这就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毒一个闪光点。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被发现(罗小芳)
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中班的孩子,自主意识强了许多,他们会就班上的一些事物发表许多看法,并且主动把自己的一些观点讲给老师听。看到孩子们象个小大人似的,我觉得他们真的长大了,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这种高兴的心情维持的时间不长,几次下来,我感觉他们都象在打小报告,说的大多是别人怎么怎么不好。
一次,我试图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小红花”,小朋友们对此反响强烈,各自发表了许多看法。有的说“哲哲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说“吴东泽刚刚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说“张浩昨天扔饭菜”……孩子们说起别人的缺点来不遮不掩,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气说出多位小朋友的不足来。眼瞅着“评比”就要变成“揭短”,成批判大会了,我赶紧启发他们:“哪些小朋友最近有进步,请小朋友们也来说说!”想不到班上顿时鸦雀无声。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说可他们都抓耳挠腮,说不出所以然来。我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看到的只是同伴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作为一种学习的榜样作用就会失去意义。这种认识的狭隘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为了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故事,如《骄傲的大公鸡》、《他比我好》等,并组织幼儿把它们编排成情境表演。表演之前,我特地提醒“小观众”,除了寻找主人公的不足之外,还要留心主人公有哪些长处。
另外,我还根据孩子们爱“打报告”这一特点在班上多次强调:“我最想知道发生在小朋友当中的好人好事和小朋友进步的消息。”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安排了“夸夸我班的好人好事”小栏目。这样,孩子们纷纷关注起周围小朋友的长处和进步。我将这些信息核实后,及时予以宣传,并告知强调这是谁告诉老师的,同时对他表示感谢。
就这样,孩子们寻找同伴优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寻找的同时自己也有意识地学习,越来越多的幼儿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孩子们渐渐地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我班XX小朋友活动的时候,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特别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在我左右。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呼啦圈,于是,我说:"谁乐意帮老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XX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XX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他满脸喜悦和兴奋。教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该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