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章鱼的特征。
2、能仔细观察和完整、连贯地表达,感受故事的有趣。
3、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有礼貌,知错就改。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章鱼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章鱼图片,幼儿用书第24页《乱挠痒痒的章鱼》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想法。
2、指导要点:运用边看图边讲述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出示章鱼图片,导入教学。
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以为生活在海洋里的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它有几只触手?它会用
这八只触手做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关于这只章鱼的故事就知道了。
2、结合图片,教师以边讲述边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内(从开始到“又去挠
那些扭来扭去咯咯笑的小鱼了”)。
提问:在海洋世界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
提问:这只爱挠痒痒的章鱼去挠了谁?他们喜欢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角
色的表情动作,大胆讲述)
3、教师结合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提问:章鱼又去挠谁的痒痒?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章鱼决定怎么做?
提问:当章鱼在水中追赶珍珠时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游的速度快。)
提问:当章鱼追着珍珠沉到海底时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潜水)
提问:当珍珠掉进石缝里章鱼也跟着挤了进去时,章鱼发现自己有什么本领?(喷出浓浓的墨汁)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主题。
提问:章鱼以后还会不会去乱挠痒痒呢?为什么?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章鱼吗?为什么?
小结:要像章鱼一样知错就改,与同伴礼貌相处。
5、幼儿边看幼儿用书第24页边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章鱼的生活习性,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
够运用语言和动作相结合生动地表现章鱼去挠小鱼的痒痒、以及章鱼在追回珍珠的图中发生的事
情。活动设计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出示章鱼图片,导入教学—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内容—完整讲
述故事,进一步理解主题思想。在第一环节中,由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对章鱼的认识的
经验,因此第一环节开展的很顺利,孩子们能够说出章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二环节:教师结
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中,孩子们能够认真倾听,老师通过“设疑”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
容。在完整地欣赏故事内容时,孩子们始终都沉静在这个有趣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懂得与朋友相处
时,应当有礼貌,而且做错事情时,能知错就改,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整节语言活动,都以有趣的情节始终贯穿着整个活动。幼儿的语言表达,动作、想象等方面都得到
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整欣赏故事内容的环节中,孩子们都有表演的欲望,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实
现。因此,我考虑在下个课时让孩子分角色表演故事,更深入地感受故事的主题思想。
幼儿百科: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蹭痒痒的小猪》含反思》
中班教案《蹭痒痒的小猪》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在成人的帮助下尝试学习自己洗澡,知道爱清洁、勤洗澡不仅舒服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蹭痒痒的小猪》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清洁、勤洗澡不仅舒服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2.乐意在成人的帮助下尝试学习自己洗澡。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洗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猪、小兔、小羊、小猴、小猫各一个,图片若干。
2.人手一个浴球。
3.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小猪,引起幼儿猜想的兴趣。
师:一只胖小猪,出门找朋友玩,走着走着,浑身痒痒,找根大树蹭一下,还不行;找块石头再蹭蹭,还是不舒服。你说小猪到底怎么了?(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它能找到朋友吗?
二、观看手偶《猪小弟变干净了》(前四段),知道脏小猪谁也不喜欢。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猪小弟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
2.师:为什么小兔、小羊、小猴、小猫都不愿意跟猪小弟做游戏呢?那猪小弟应该怎么做,它们才会和它一起玩?
三、继续观看手偶《猪小弟变干净了》(后两段),知道爱清洁大家都喜欢。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小弟后来是怎么做的。
2.猪小弟是怎么做的?朋友们喜欢它了吗?
3.小结:原来脏兮兮的猪小弟只有洗澡变干净了,朋友们才愿意跟它一起玩呢。
四、让幼儿说说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喜欢洗澡的孩子。
1.师:你们经常洗澡吗?洗完澡后你有什么感觉?
2.师:如果不洗澡,你身上会有什么感觉?
3.小结:夏天天气热,出汗多,要天天洗澡,其他季节也要经常洗澡。不洗澡的话,身上会有汗臭味,洗澡会让身体更舒服,身体也会更加健康的。
五、共同讨论洗澡的方法,并实践洗澡。
1.师:谁来说一说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帮你洗澡的呢?(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梳理洗澡的过程)
2.师:现在请你和顾老师一起来洗洗澡吧:小朋友,爱洗澡,先把身体打打湿,再把肥皂擦一擦,洗完头发洗胳膊,洗完胳膊洗身体,洗完身体洗脚丫,上冲冲下洗洗,舒舒服服睡觉去。(结合儿歌示范操作洗澡过程)我们也赶紧来试试吧!(教师指导幼儿)
3.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洗澡吧!
4.澡澡洗好了,闻一闻,恩,香喷喷,我们都是爱卫生的香宝宝!
活动反思:
在过程中我适时进行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索,本次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孩子们知道平时要注意卫生、爱干净。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会来和你一起玩耍。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故事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方式,我利用问题“小猪到底怎么了,他找到朋友了吗”导入,接而播放视频,幼儿的兴致被大大激发,而后的问题就顺其自然的回答出来了。幼儿被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对我的提问能够顺利的回答,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学问题出现了,针对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此环节我应该采取个别提问,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我在这个环节没有让幼儿个别回答而是让幼儿集体回答,没有体现幼儿个性的发展,这种集体式的问答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或许由于之前实习期间与小班幼儿接触较多,还有就是对中班幼儿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掌握的不好。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探索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模式。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热水澡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痒一痒教案反,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科学活动:痒一痒(第一次试教)
执教:于海芹
活动目标: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的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羽毛、海绵、毛笔、积木、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怕痒的地方
1.师:你们知道自己身体的每个地方吗?
2.师:那听好我的口令做动作:跺跺你的小脚,拍拍你的大腿,插插你的小腰,捏捏你的胳肢窝,耸耸你的肩膀,摸摸你的脖子,拍拍你的头顶。
3.师:刚才我们用双手接触了身体的一些地方,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觉,那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呢?
4.师: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相互挠一挠,在自己觉得痒的地方贴上即时贴。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交流:你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你怎么让他感觉痒的?
7.师:人身上怕痒的地方原来有这么多。
(二)痒一痒
1.师:老师身上也有怕痒的地方,昨天晚上觉得脖子上特别痒,但不知道是碰到了什么东西才痒的,今天,我就把昨天碰过的东西都带来了,看看有些什么?(羽毛、海绵、毛笔、积木)
2.(出示记录单)师:这是它们的标记和记录单,请和好朋友用这些材料相互试一试,看看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在材料下面画上自己喜欢的标记。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你认为老师是碰到了什么东西才会觉得痒的?为什么?
5.小结:原来老师昨天晚上碰到了羽毛、海绵、毛笔这些东西,才感觉痒的。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毛茸茸、软绵绵的东西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一些硬硬的东西不太能引起痒的感觉。
(三)结束部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够引起痒的感觉呢?那我们去找找看吧。
大班科学活动:痒一痒(第二次试教)
执教:于海芹
活动目标: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体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活动准备:
海面、羽毛、毛笔、积木、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最怕痒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 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 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挠一挠,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帮他贴上即时贴。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请你说说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痒?还有其他怕痒的地方吗?(教师在人体结构图上贴上即时贴)
6. 师:觉得脖子特别怕痒的请举手,看看有多少……(单数、双数)
7.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出了身体上的脖子、胳肢窝和腰这几个地方特别怕痒。
二、痒一痒
1.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有什么?
2. 海绵摸上去怎么样?毛笔摸上去怎么样?……
3. 待会儿就请你们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肤上特别的痒,把它们记录下来。
4. (出示记录表)谁看懂了?可以怎么记录?
5. 小结:请你和好朋友用这些材料在皮肤上相互挠一挠,在使你感觉特别痒的材料下面画上一个简单的标记。
6.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交流:(展示各组记录表,出示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材料统计一下,觉得海面痒的有几个?一起数一数;还有几种材料谁愿意来统计一下?
8. 师:仔细观察这张大统计表,你们发现哪几种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为什么?
9.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软绵绵的、毛茸茸的东西碰到皮肤上就觉得特别痒,而一些硬硬的东西就不太觉得痒。
三、经验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碰到皮肤上是很痒的,我们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挠一挠好吗?
大班科学活动:痒一痒(第三次观摩)
执教:于海芹
活动目标:
1. 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体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 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活动准备:
海绵、羽毛、毛笔、积木、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最怕痒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 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 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挠一挠,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帮他贴上即时贴。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请你说说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痒?还有其他怕痒的地方吗?(教师在人体结构图上贴上即时贴)
6. 师:觉得脖子特别怕痒的请举手,看看有多少?
相关文章《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绳子》: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绳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观察、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绳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通过比较分析,理解长短粗细都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思维的精确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有趣的绳子教案吧。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关节》: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关节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背景,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人体四肢主要关节及名称,感知关节的运动功能, 并体验运动的快乐。初步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乐意与同伴合作学习,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模仿能力及思维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关节教案吧。
《大班科学教案:影子的变身》: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变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概要,准备活动,活动内容,注意事项,活动评价等内容,根据光到物体的距离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理解光和事物距离的不同而对影子的影响。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影子的变身教案吧。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可爱一直跟着我学毛毛虫爬。在进行情景游戏时,大家兴趣浓厚,表演投入,游戏反复进行了多遍都不尽兴。
不足:
1、 活动的某些环节的引导还不够具体深入,从而导致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重点不够突出,我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引导语可以再明确具体些,我想这样活动效果会更好。“挠痒痒”这个动作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挠痒痒”上了,影响了歌曲节奏的感受,在节奏方面没有做到位。如果在游戏之前让幼儿先感受一下音乐或者把这两句乐句直接拿出来唱几遍,会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在第三环节,让幼儿扮演大树宝宝时,大树宝宝和大树爷爷站的很近,毛毛虫爬过去挠痒痒的时候,显得比较挤。如果让大树宝宝们分开站,空间会更加大,效果会更好。
2、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我班的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够,很多孩子虽然学会了根据音乐做动作,但没有自已的创造.配合表演时,有些孩子不敢帮树宝宝挠痒痒.说明孩子与老师和同伴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虽然本次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重要是是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体验了快乐.
经过反思认识到音乐活动中小班幼儿应该注意哪一些事项,实现教师角色从大班到小班的转换,从小班的年龄特点和现有基础出发,寻找适合幼儿的方法进行活动,不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要从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实现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