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自出生起就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质,你知道为什么吗?
人家女儿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我家儿子一放下就哭,哭就哭会儿吧,可是歇斯底里嚎了半小时都不肯停;
儿子女儿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因为你可能不知道,
精力旺盛的男孩VS安静乖巧的女孩
男孩脑干中有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比女孩更多,这使他们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出色。
·所以男宝宝总是没有女宝宝来得“天使”样,大脑的活化让他们睡得少。在我们周围,女宝宝出生后回到家很多立马能进入“吃吃睡睡”模式;但是男宝宝睡不多,如果他不想睡,就会哭,而且嚎起来完全没个头。
·所以男孩总是有使不完的劲,上蹿下跳,你得24小时跟在他后面。
直觉敏感的女孩VS触觉敏锐的男孩
·对于声音,女宝宝的敏感度高太多,女宝宝所听到的噪声量是男宝宝的两倍。所以对于噪声,男宝宝不会有女宝宝的烦躁和不舒适。
·女孩强大的感知能力能帮助他们记忆。男孩却不行,他们只好用手去探索他们周遭的小世界,然后忙着系统地分类和排序,以便更好地记住。
善解人意的女孩VS“词不达意”的男孩
男孩的胼胝体(负责连接两个脑半球的部分)小,所以他左右脑联系起来的能力比女孩弱,交流很难有女孩流畅。
·对于情绪的理解,女宝宝似乎在一出生就会了。
·男孩的情绪都集中在右脑处理,表达感觉的语言却在左脑做处理。
擅长人际的女孩VS执着于物体的男孩
女孩的大脑重交流与人际,男孩的大脑执着于物体。
·女孩大脑中的热点是那些发展语言能力和鼓励眼神交流的区域。所以
·女孩能和你深情对视,男孩却完全不能。他们就
·男孩更感兴趣的不是人,是物体,
专心致志的男孩VS一心“多用”的女孩
女孩的大脑功能呈现“扩展性”分布,零星散布在左右脑。男孩的大脑泾渭分明,他们会对大脑活动进行划分区块。
·所以女孩面对多项任务总是要轻松一些,但频繁地转换任务,男孩子会很晕。
·但是也因为大
男孩的大脑比女孩脆弱得多
·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男孩是坚强的,但就大脑而言,男孩却比女孩脆弱得多。
·所以
怪不得帮我带儿子的老妈时常和我说,“帮你带儿子太辛苦,如果换作是你小时候,带他的精力我可以带10个。”比起我老妈的“大惊小怪”,婆婆倒是淡定得多,因为他儿子、我先生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哒。对于男孩的大脑,婆婆显然比妈妈要了解得更早,懂得的更多。
目前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疼爱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无论孩子又怎样的要求,家长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爱心“毒药”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见到自己没有的或想要的东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气一个比一个急,想法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冒;而人们日渐鼓起来的腰包,快节奏的、近似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们无条件地满足家中唯一宝贝的愿望。然而,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
任性在一个个满足中滋养
就像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已为父母的人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
父母的爱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离开了家庭的圈子,受打击、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饭,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对孩子的身心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又不能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表面看来,让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迟一个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电动小火车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却和孩子性格养成的大事直接挂钩。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梦梦就是会掂量轻重的孩子,她凭自己一会儿的等待,多得到一张小贴片,而这种品质如果能延续到上学或工作以后,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获得更多的“财富”。
拖延从一分钟开始
第一,“等待”必修课0岁开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到宝宝哭时自己先沉住气,趁势和他说说话,告诉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钟妈妈就会过来陪他,宝宝能从妈妈熟悉的声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内心的恐惧;如果这时孩子仍旧哭,索性就让他哭上一两分钟,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适度的哭还能增加肺活量,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好处。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让大人抱了。如此操练一段时间,宝宝对“延迟呼应”的态度就会从“愤怒”变为平和了。到孩子10个月左右能稍稍听懂一点话时,他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迟一会儿给他,或对他说那样东西烫,等凉了再吃。
也许父母会问:宝宝最初的反应比较激烈怎么办?
其实,这是小宝宝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他巴不得用哭声将你三步并作两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终将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第二,点滴琐事当帮手
生活小事铸就孩子的高素质,使之在平素的日积月累中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学会善解人意、习惯于等待。
面对诱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看到冰箱里的冰淇淋,孩子嚷嚷着要吃,但此时他正咳嗽、嗓子疼。父母可给孩子解释:“你现在正病着,吃了嗓子就说不出话来了,等过几天好了给你吃。”“我就吃一点点。”“吃一点你的嗓子也会比现在厉害,还得吃更多的药,等好了,可以给你吃一个蛋筒。”孩子会权衡利弊,选择吃一个蛋筒。
第三,当忍则忍
能不能够忍耐和长时间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强与弱的一种表现,因为生活中并非事事都遂人愿。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可从2岁以后开始。这时,父母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如果拿走,她会伤心的;买一个相同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让孩子明白,别人有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占有欲。
借助给孩子设立压力情境的方法,锻炼孩子的忍耐力。通过为孩子设立这些压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
让孩子习惯并平静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表扬和奖励,因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非常痛苦,当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纪录,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支撑。
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从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长达十多年的观念传递之后,孩子就会把它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其实家长一位的总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家长应对孩子采取另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要比家长总是付出满足孩子的效果要来的好,家长还是多考虑一下这种方法吧。
过了周岁,很多父母隐隐感觉到:孩子不太好带了。
的确,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强烈,依个人偏爱而喜恶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抗拒行为的逐渐凸现。其实,这是每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
孩子出生十三、四个月后,身心发展的速度一路飙升。当孩子具备独立自如的行走能力后,就会厌倦襁褓中的享受,而憧憬着独闯天下。当他能够理解和运用人称代词“我”的那一刻,就会告别“顺从”,起草着自己的“独立宣言”。这一阶段,他一反常态执拗、任性、甚至强硬。在他的成长词典中,“不”成为运用频率最高的单字。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反抗期”。
矛盾冲突源自何处
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想了解和想尝试的事非常多。他们愿意更多的挣脱大人的看管,独立去“探索”环境中每一个“小儿不宜”的角落。
“什么都动”是很多看护人对这个阶段孩子行为特点所下的结论。接近1岁半的孩子越来越热衷于“扫荡”和“清野”,他要检验从成人的活动中所“看”到的经验,他要模仿、再现父母身心投入的“游戏”:拿起小锤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几,把鸡蛋磕破在地上用手涂抹,踮起脚尖搬倒书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于经验、阅历的局限,常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告终。
“越不让动越要动”
是很多父母总结出的孩子和家长“分庭抗礼”的基本特征。他可以把一卷卫生纸拽至穷尽,满脸洋溢着兴奋;他会打开低矮的柜门,为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办法爬到矮家具上,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阁的宝贝欢呼雀跃;他能跨越人障,直面挑战电源、煤气灶、饮水机而义无返顾……
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能不断向看护人提出强硬的挑战。在与父母的抗衡中,他积累着“攻守”经验,了解到父母的处世原则:妈妈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让他自己走,孩子常会把双腿盘起脚不沾地,像条毛虫吊在空中,当爸爸妈妈不肯再抱的时候,他会蹲在地上,因“腿腿疼”而寸步难移,假如父母真不让步并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我们的宝宝经过“痛苦的抉择”也能后来居上……在与成人的对恃里,孩子体验到自身的坚持和退让,能对他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胜利使他获得成就,同时也留下深刻的经验记忆;失败使他失望,但同样会鼓动他重组经验再次突围。所以我们说孩子“第一反抗期”的这种“反常”变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逻辑混乱”和“行为失控”,而是他长大了,大到想向我们证明:他有自己的主张,他能做很多的事情,他必须实现更多的需要。他不断的通过形形色色的“反抗”告诉我们:他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就像爸爸妈妈那样,要对别人提出要求,要让别人受到自己的影响和牵制。
用孩子眼光来看待
作为父母搞不懂:为什么当宝宝要长大时,现有的和谐、宁静会常被冲突、恶战搅得一塌糊涂?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就能理解一个倾心追求独立的孩子,在成长中时时处处所遭遇的沮丧与烦躁:当他打开一个装满各色衣物的矮柜,想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大人把柜子锁了起来;他漫步到厨房,抚弄着炉灶上的旋钮,想看看是否也会使它亮起火光,被警觉的妈妈抱开;他拽着台布想爬到桌子上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大人会板起面孔生硬的批评“不乖!”……他会走、会爬、会登高,可英雄无用武之地!周围有那么多令人兴奋激动的机会,却每每都被扼杀在动手之前!为这些孩子就有100%大发雷霆的理由。假如我们被还原成80或90cm高的幼儿,相信也会成为他的同盟。
深入分析,我们能理解尝试独立的孩子,那些难以运用语言表达出的失落和不安。孩子在日益增多的行为规范和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在败多胜少、四面楚歌的探险历练中,逐渐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时时被失望、害怕和孤独围追堵截着:那天,他像爸爸那样一只脚踏上矮椅,却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号啕之中全是对疼痛的愤懑与不解;一日,他像推积木一样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让他第一次品尝到自卑无奈的苦涩。他好想控制身边的事物,但却左右不了它们的发展。为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于语言能力的局限,孩子无法通过与成人的有效沟通,释放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压。这么多的孩子表达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虑与不信任,面对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会大声说“不!”,面对父母的关爱帮助,他会拒绝接受,而要“我自己来”。
心理学家的分析
孩子成长一定要有这个“反抗期”吗?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通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渐进式的变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转折时段内,儿童在成长中的心理矛盾会高度激化,对这种激化疏导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孩子产生不同强度的情绪体验,从而引发飞跃式的正、负两极变化。研究者据此提出了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内,存在着转折期、危机期、对抗期等不同称谓的学术观点。如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8个“危机”,而在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里就要经历两个危机的挑战。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中,典型的行为突变有两三岁的反抗执拗,七八岁的心理平衡失调,十二三岁的消极、违抗性等等。特别是由于在以上各阶段内,父母通常会由于儿童的对抗、逆反等极端行为,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恶化,往往不经意间,就严重影响着孩子今后整个人生的和谐发展。
但是,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同样证明: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但“危机”并非必然相随。只要父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应对,就有可能变第一反抗期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为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支持、促进。
英国一个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岁小姑娘去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医生建议她可以尝试艺术治疗。于是小艾瑞斯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画在艺术界引起不少轰动,作品拍卖售价竟高达800多英镑(约人民币7700元)。其实,每个宝宝都像小超人,在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潜能,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你要相信,每个宝宝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超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粗心”的我们忽视了。家长不妨细心观察,找到宝宝的潜能与爱好。
一、潜在能力的15种表现
1、语言才能: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2、音乐才能: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演唱;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3、社交才能:善于观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4、想象能力: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相地方;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5、运动智能: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二、怎么发展宝宝的这些潜能
1、语言才能:
讲故事
妈妈每天晚上给宝宝睡前讲故事,故事、素材的积累能够让宝宝不断地观察学习,积累词汇;宝宝年纪稍长,就可以鼓励他跟你讲故事,比如复述今天老师讲的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几天前妈妈说的那个小红帽故事。
演讲
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多说,而且还应该对孩子说话的内容给予引导。比如家长给孩子一个小主题,让孩子自由发挥随意演讲,或者说说他认为有趣的事,说完后家长可以给他一些指导意见,宝宝锻炼了口才,同时也建立了自信。
2、音乐才能:
用孩子懂的方式传递音乐
对小宝宝,妈妈可以哼着歌或者放着轻柔的音乐,帮宝宝做个轻抚按摩;对大宝宝,妈妈可以带领他跟着节奏拍手、踏脚或敲奏小乐器,感应音乐的拍子;或者拿着纱巾,舞出旋律的高低,甚至亲子间的传球,都可在感应乐曲中传递音乐的美好。
玩音乐,不分形式
家长可以让宝宝试着敲打锅碗瓢盆,制造出音色高低不同的声响。用塑料调羹敲出些柔和的“叮叮”声,或是用木制的勺子敲打出“嗵嗵”的声音。挑选一些宝宝平常喜欢的童谣或是歌曲,一边唱一边用手边的小道具来增加特殊的音响效果,用铁锅和铲子敲打出相应的节奏。
3、社交才能:
多让孩子与人相处
幼儿园是个扩大宝宝圈子、学习人际交往的最好平台,家长也可以多带宝宝去公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宝宝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和陌生人相识、相处的人际技能。
在游戏中让宝宝学会角色转换
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让他“真实”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想法,学会逐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妈妈拒绝分享玩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被拒绝很受伤”的心理感受。
4、丰富想象力:
制作手工艺品
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比如彩纸、纸盒、纽扣等等,鼓励宝宝自己用这些材料动手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手工作品:比如用酸奶盒子做成小汽车、用糖纸和橡皮筋做成娃娃裙子等等。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宝宝潜在的想象力。
5、运动智能:
和孩子玩平衡游戏
用纸牌或者铅笔搭金三角结构,或者用空矿泉水瓶逐个搭高,有时候和宝宝一起玩单脚投掷纸团的游戏,这些能够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平衡感和肢体的协调运动。
鼓励孩子拆装东西
宝宝是个小破坏家,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宝宝将拆散的东西重新组装起来,比如小汽车或者一些小型电器拆了重装,能够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在给宝宝认知新事物的时候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说让宝宝辨别颜色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宝宝认颜色说容易就容易,说不容易就不容易。其实,教宝宝认颜色也有“生人勿近”的雷区,如果不小心踩中,辣妈们你就要多注意咯,想必你会好奇有哪些雷区吧,一起来看看吧!
例子分享:宝宝认颜色
a、孩子已经3岁了,可是他对颜色总是分不清楚,给他来了一个测试,就是很多绿色的辣椒中放一个红色的辣椒,可是他也能一下子把那个红辣椒拿出来。平时教他颜色,过一会儿再问他,他就忘记了,又乱说颜色了。
b、孩子2岁了,红、黄、蓝、绿不同颜色同样形状的东西,如果只是告诉他颜色让他区分出来,他总是说错,而且怎么教也是乱说一气;如果把这些东西事先分给大家,再让宝宝从中找出某个人的东西,他是能够找出来的。
原因解释:宝宝认颜色
五光十色的周围环境激发着孩子的认识兴趣和愿望,也培养孩子的美感。教孩子学会区别认识颜色,是教孩子认识事物、发展智力、培养美感不可缺少的内容。一般来说,教孩子认识颜色可以从周岁左右开始。我们在教1~2岁的宝宝认识颜色时,主要是认识红、黄、蓝、绿四种基本颜色。
刚开始教孩子认识颜色和形状时,家长一定要掌握用“是非强调法”。例如,看见几个彩色的气球,我们告诉他:“这个是红色,这个不是红色的。”通过“是”和“不是”一起来强调一个知识点——红色,等孩子不管看见什么东西都能一眼分辨出“红色”时,我们再用这种方法来教孩子认另一种颜色。这样以一个个知识点来帮助孩子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告诉宝宝:“这个是红色,这个是蓝色,那个是绿色。”“填鸭式”地一下让他接受这么多知识点,不但容易使他混淆概念,还会造成孩子对概念的模棱两可。所以,才会有很多家长反映:“这孩子其实什么颜色都知道,可是一问他就乱套了。”这就是因为,让孩子一下了接受这么多种颜色的名称,他无法真正弄清楚每种颜色的概念。
特别要提醒的是,最初的概念错误会非常难纠正。要防止这种概念错误出现,方法是:一次一个颜色,特别是红、黄不能同时认,因为音太近似,会造成混淆。可先选择一个固定物,比如一块红积木,告诉她是红色。然后带着这块积木,到处去比较,发现红色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游戏啊。比如红色的气球,红色的花,等。有时,红色之间会有不同,但不要现在就讲给她,因为她还分辨不出。除非她问你,这说明她的观察力大有长进。认颜色可结合涂画进行,比如,妈妈给宝宝画朵红花。认颜色对孩子比较难,因为没有可参照的东西,有的孩子认红色用了1年。关键是妈妈千万不能着急,不能说孩子笨。如果孩子到学龄期还是不能分辨颜色,则要考虑是否有色盲的存在,一般色盲是隔代遗传的,要考虑家族是否有此种情况存在。
另外,认识颜色是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褐色)。按这个顺序去认识颜色将事半功倍,而且教孩子认识这些颜色时一定要注意的是方法。不能一股脑的教给他认,而是这个星期教他认黄色,在生活中就只给他认一切包含黄色的物体,下一个星期只认蓝色,认识生活中所有含蓝色的事物,如此类推,很快他就会掌握全部颜色保证不易忘记,就是靠着这种方法,有些宝宝快满两岁时就已经认识了十种颜色了,进而推广到粉红等一系列浅色系列分辨也没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培训出来的,大体是耳濡目染过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融合自己的三观再传递给孩子。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否合理,经常会反思,力求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业教育,有时过犹不及,教育方向会偏离既定轨道,孩子越走越远。
我们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下面大家总结了五大理念。
一、平等对话
父母过度控制从而抑制孩子的成长速度与空间。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不惹祸,都是以权威示之并要吆喝:“我是你爸妈,你不听我的听谁的?!都是为了你好”,如此教育让孩子逐渐丧失“人格平等”,过于顺从的孩子消磨了个性与天性,自身后续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得不偿失。
二、父母自我进修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与英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但孩子逐渐长大后,你是否深感压力呢?有是很正常,那赶紧抽时间学习,提高自己。
根据一项调查统计:我国人年均读书数量只有0.7本,日本高达40本!
父母不进步,如何指望孩子喜欢读书,爱上学习呢?
三、品德至上
社会竞争激烈,人能够德才兼备那是最好。不过,孩子的教育着重“德”的培育才是首要任务,有才无德对社会便是双刃剑,有时候能为社会的进步带来卓出贡献,同时也能扰乱社会秩序以及触及社会道德底线。
或许有德少才甚至无才,会让个人在社会难以真有所成就,但是如今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分工明确,学得一技之能是大部分学生出来社会走的一条路,无须过于担忧。因此,“德”的培育是父母最重要的教育任务。
四、相信孩子的潜力
“隔壁家的孩子...”以及“女孩子读到高中,就赶不上男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挂着这些口头语是最不明智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
孩子的潜力不能说无限的,每个人都有瓶颈,如何把瓶颈撑高或者以后孩子能否突破瓶颈,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心态以及素质上的培养。
之前一次调查统计,成绩平庸且性格较为懦弱,遇到困难选择逃避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有持续的“激将法”对待孩子。
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各位父母,一定管住好自己的口舌,与其一味打击,不如客观的评价孩子或者适当多点赞扬。
五、让孩子理解“读书”
学校读书最现实的目的便是升学,对着一张张考卷拿到冷冰冰的红色数字,走的是学习-考试-升学-找工作这样一个流程,请不要让孩子片面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如今,大学毕业出来,有78%的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很多都要经历转行接触新领域,重新学习一项新技能。学校内读书不单纯是指学到什么知识,而是通过十几年的教育,培养学生知道如何读书如何更快的学习知识并懂得自我成长,这对踏入社会工作后的学生才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素质。
对父母来说,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有感受快乐的能力。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
一、给他一些发呆和闲逛的时间,给他们一些望着天空的云发呆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去抓小昆虫,堆个样子奇怪的雪人或者是看蜘蛛结网。这些活动都将给你的孩子一个自己去探索世界和追求快乐的机会。
二、教会他帮助周围的人,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在周围的大环境中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要让孩子产生这种感觉,你就需要多为他制造一些给予别人帮助的机会。
三、更多的身体活动,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孩子的体能和力量,更大的好处是让他有机会开心大笑。这些让孩子保持活跃状态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让孩子们能用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呼吸。
四、大声笑,当你大声笑的时候,就释放了紧张的情绪,同时吸入更多氧气,这样能让你在很短时间内就精力充沛,情绪高涨。
五、多创造几种表扬的方式,当你的孩子取得进步,掌握了一种新技能,或者是完成了某个任务,不要只是简单地对他说:“乖孩子”,或者“做得不错”。其实奖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你的孩子去体味成就感带来的满足。六、保证孩子吃好吃“对”,正确的饮食可以缓解情绪波动,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好处。对小孩子来说,最合适的零食和小点心应该是:低脂酸奶、新鲜水果或者果脯,当然还有全麦面包,在上面抹一点点花生酱或者水果着哩,孩子一定喜欢。
七、发掘他内心的艺术世界,让孩子接触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有好处的,能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发现自身的价值。
八、别对孩子吝啬你的微笑,向你的孩子展示一个放松、会心的微笑,孩子从中感受到的安慰肯定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
九、专心听孩子说话,记得要把你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你说话的时候你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要打断他,不要插嘴,也不要催促,即便他讲的事情你已经听过一遍了。
十、放弃所有的完美理念,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最好,但如果做父母的试图帮助孩子改正或者“收拾”他们造成的不够完美的结果,其实反而损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十一、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孩子从小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每一次当孩子遇到困难,无论是和小伙伴闹了别扭,还是新买的拼图怎么也拼不起来了,你就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十二、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为什么不给他机会把优点展示出来呢?只要你对孩子的特点表现出热情,你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他的自信和自尊。
查了查资料,更加一头雾水,而且各有说法,貌似各有道理。我决定,我也要拿出我自己的主张!我觉得,整明白下列问题,早教这事就算折腾清楚了。
1、早教到底是啥意思?我觉得早教的意思就是早期教育。而教育的范畴就大了。生活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树立、知识技能的培养……
2、早教得多早?既然是早期教育,应该是越早越好,从胚胎期开始也不为过,不,从孕准期开始也不算太夸张啊(打好遗传基础嘛)。不过早字固然重要,“什么人上什么菜”更重要。也就是说,顺着孩子的发育特点和时机切入相适宜的教育方法最重要。教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孩子建立小便规律,这就是违反客观规律。而放任一个正在语言敏感期的孩子不理不睬也有点暴殄天物,超级浪费。
3、为啥要早教?其实我对早教这个说法本身就有些排斥。我觉得教育是个有始有终的事,不管任何阶段都要进行教育,如果非要分早教,那就也要有相应的“中教”、“晚教”。而孩子要教育要引导,这没啥为什么可问了。教育的意义谁都明白的。
4、早教要教啥?早教如何教?
1)我先了解了下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了解了下孩子的发育基本过程,然后注意一一对上“号”,根据各阶段不同情况施教。
2)我觉得爱心、耐心和持续性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起码有五个妈妈和我说,她们当初也教过自己的孩子识字认卡片背儿歌和唐诗,但三岁后全部忘记了。我追问了下,她们全部是孩子一学会就作了罢,而我现在经常定期给xx复习复习,还根据某种情景而读出某首儿歌或诗歌,加深他的感受。就算xx三岁后完全忘记了现在背下的诗歌儿歌,我觉得之前的教育也不是浪费,而是绝对发挥了作用,起码,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这方面起过作用。重要的其实根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3)自己要做好表率。检举下我自己:今天早晨我捏了个提子抱着xx出门,打算路上让他吃这粒提子,剥了皮便随手扔在了地上。老猫见了便批评我:你这样没公德心。还真是。我以后一定要注意再注意。
4)因材施教。看到蚂蚁讲蚂蚁,看到机器说机器。反正不放过机会,说个不停。当然,一切顺着孩子的兴趣转。只要他不愿意听立即叫停。
5)不打扰孩子的游戏。只要不是不安全不卫生,都让他接触,摆弄,哪怕自己要收拾得很辛苦。
6)尽可能多地陪孩子。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7)让孩子快乐了,我觉得就是早教成功了。
好象还是没折腾清楚呀。不管不管了。我在这地方没处去上亲子班或者早教班,曾经体验过一次,出来后我比较狂傲地对我同事说,那早教班的老师还不如我呢。反正我对早教班不抱特别高的幻想,我对我自己比较抱以重任。
亲子沟通,是许多父母头疼的事。经常会在网站里收到这样的提问:孩子倔强、调皮、逞强,怎么办?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缺乏良性的亲子沟通造成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往方式,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而许多父母却掌握不好与孩子沟通的原则和方法,频频发生亲子大战。亲子沟通有三层境界,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有没有道理,能不能对促进良性的亲子沟通有些帮助。
⊙第一层境界: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得听到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他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我更能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而且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这才是最难做到的。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他们好像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更强烈的要求。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环境下,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泯灭了。可是,如果现在还想用上一代对待我们的那一套来对待你的孩子,摆起大家长的架子,那么,亲子冲突势必难免。
其实“蹲下来”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的。我们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视孩子,在平视的状态下,我们也能体会到平等。你的语气可能就会缓和下来,心态也不再那么居高临下,你与孩子的交流会更顺畅。
⊙第二层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往往是披头盖脸式的,并且很有心理优势——我这是在教育他!没有人能否认父母的良好初衷,只不过,方法值得商榷。当我们被领导批评的时候,即使真的认为自己错了,也会顾及面子,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方法不对,就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所以,教育不但无效,还有可能爆发亲子冲突。而很多父母这时候就忘了这是自己也不愿意遇到的事,还会很生气地下个结论:这孩子就是这么不听话!
有位爸爸坚信,儿子必须要靠爸爸来培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他对儿子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比如到八点半就要去洗漱,不管儿子正在进行什么活动,都必须立刻停止。每天晚上一到八点半,全家人都精神紧张,因为父子大战天天上演。这儿子也够倔的,对老爸的管理方式极不买账,一定要进行抗争,即使在老爸的武力威胁下抽抽搭搭地刷牙洗脸,第二天,还是要继续抗争。平日里对老爸也没个好脸儿,好像真应了那句话:父子天生是敌人。
这位爸爸很失落,我问他:“你老板会强制性地命令你吗?”他回答:“他要这样,谁愿意跟他干。”我笑了:“对呀,你这不是很明白嘛!你自己都不乐意接受的事,凭什么你儿子就应该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也是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啊!为什么不换种方式,用一种平和的态度?而且孩子要接受一个命令是需要过程的,你可以从八点二十开始提醒他,给他也给你自己一个心理期限,你回家试试,看灵不灵。”
⊙第三层境界:换位思考
初为人母的那段日子,是我有生以来最为狼狈的一段时光。做了再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也想不到一个小生命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冲击,所有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乱,我需要重新整合,并且先让自己适应。
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有一天,我看着床上熟睡的宝宝,不由地想到:他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呢?从我体内那个安全、黑暗的地方被提出来,一瞬间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强烈的光线、喧闹的人群,他要学着怎么吃到妈妈的奶,学着辨认出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这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适应、去完成,和这个弱小的生命比起来,我们俩到底谁更难一些?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心情平和下来,我知道自己最该做的是什么。我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他,用我的爱给他带来安全感,而不是整天心浮气躁地瞎忙活。
换位思考,是处理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的深层含义是两个非常重的字——理解。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有些时候并不是他们故意调皮捣蛋做错事,而是因为他们能力有限,真的做不好。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这代价只是一个易碎的花瓶,那就少一些唠叨,或者把你的心疼可惜之情暂存在心里,换了你,也不想打碎花瓶,但把你的力气减到孩子那么小,你可能也拿不动它。
温馨提醒:
这三层境界,其实都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早就心知肚明的。但是,在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把亲子关系看得过于特殊,而忽略了这些常用的沟通方式。把亲子关系,看作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用尊重、信任、理解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亲子沟通还会有什么阻碍吗?
家园共育《孩子的天性可以刺激大脑的成长,你知道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