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效果好

幼儿好故事 幼儿好习惯故事 01-11

幼儿到游戏区自由玩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正玩得热闹时,忽然从“娃娃家”里传出一阵“当当当”的噪音,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振宇、华森、浩泽等几个小朋友拿着些用积木拼接的“锤子”在大积木玩具上敲打得正欢呢。我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振宇忙得头也不抬地说:“我们在这装修房子呢。”“娃娃家”也要“装修”?亏他们想得出来。我和蔼的告诉他们:“小声点,太吵了!”他们点了点头。

谁知我前脚刚走,他们后脚便叮叮当当更卖命地敲打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兴趣是教师的职责,如何能在保护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引导幼儿正确地游戏呢?那可就得动脑筋了。

“当当当”,我敲响了“娃娃家”的门。“谁呀?”“我是你们楼下的邻居呀。”被让进了“娃娃家”后,我便开始诉苦了:“我就住在你们楼下,今天要上夜班,白天要休息,你们这样大声地装修房子,我怎么能休息好呢?”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说:“我们小声点行吗?”

高兴地走出“娃娃家”,我立刻看到原先那几位没命敲打的小朋友正轻声地继续“装修”他们的“房子”呢。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引导幼儿正确地游戏,这个办法好!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拟人化教育效果好


最近,我多次发现小朋友采摘冬青树的叶子。虽然每次我都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爱护树叶,花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仍然有许多小朋友采摘冬青树的叶子。有一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在院子活动,又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手上拿着树叶。这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即批评教育。我先用拟人化的口气向他们介绍:“看。树娃娃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呢。向你们问好呢!老师听听他们在跟我们说什么?”我俯在冬青树上,将耳朵贴在树枝上,然后说:“树娃娃请小朋友说,树娃娃有什么本领?”。孩子们都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树的功能。我听完了孩子们的发言以后,我接着说:“树娃娃请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他们非常喜欢小朋友,希望小朋友们不要再去摘它们的叶子,因为那样它会感觉很疼的,很伤心的.”孩子们认真地听着,然后纷纷跑到我面前表示:我们要爱护冬青树,再也不摘树叶啦。果然,孩子们再也没有去摘树叶,看到别的班上小朋友去摘树叶,他们还会跑过去告诉那些小朋友别摘了树叶,树娃娃会很疼的。看来对孩子们用生动、亲切的拟人化方法教育比用单纯讲道理的效果好。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思源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思源真棒”。

上课了,思源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思源真棒”。

但是这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但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思源加油”,于是大家一齐喊着“思源加油!思源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思源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思源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思源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思源真棒”。

一句“思源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教叙事:随机教育的效果好


随机教育的效果好中午课间活动时,我正在写备课。忽然发现班上的孩子,都围到了一张桌子旁。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麻雀。这时,郭敏杰小朋友一把抓起麻雀,很麻利的把它放到书包里。我问他哪来的麻雀。他说:“是我爷爷给我抓的,让我拿着玩。”我刚要发火,忽然发现旁边,一张张好奇和兴奋的小脸。心想,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吗!

于是,我拿来一个鞋盒子,让郭敏杰把麻雀雀放到里边。让小朋友,都过来观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一边观察一边讲。看到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我又接着说:“麻雀是益鸟,每天能消灭很多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老师那这只小鸟会死吗?”孩子们听我讲完,都替这只小鸟担心起来。“我们把它送回大自然怎么样啊?外面才是小鸟的家。”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看着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翔,我和孩子们都笑了。

这次“小鸟事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不但让孩子们了解了麻雀,知道要保护麻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又多了一份爱心。

笑了,笑了

世间有许多微笑,有蒙娜丽莎那动人的微笑;有父母那亲切的微笑;还有那同学真诚的微笑。唯独这个微笑在我的内心深处扎根,难忘。这个微笑,时时的鼓励着我坚持走下去,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新的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小班的幼儿教师,又要开始面临着孩子们的嚎啕大哭,家长们的不安,孩子们的焦虑,各种各样的状况都会发生。对于我这个接过无数次新生的老师来说,心里早有所准备,已经适应了。然而,我的新搭档还处于迷茫期。她是一名老教师了,已有十几年的教龄,曾经带过中班,大班,唯独小班她是没有带过的。或许这样的安排,是她这一生没有经历过、体会过的。看到她没有了以往的自信,干练,淡然,只多了一些不安和失落。在这里,我只能像对孩子一样的抱一抱她,让她感受到,小班的老师和孩子们是团结的,幸福的,心连心的。如今的孩子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再加上家长们对老师的不放心,使小班老师的工作做起来有些难。这时候,我们做的只有耐下性子,让他们学会独立,分享,自由,平等,尊重,团结,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爱心,尽快的适应集体的生活,也让家长们从心里放心、舒心。

我和新的搭档还有孩子们相处已经一个周了,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她们笑了。下午我们举行了一个音乐活动,放着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我们游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各种姿势,各种脚步,各种嗨,终于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笑了。此时,他们打开心扉,彻底释放了。我们班郭淑婷小朋友跳的是最有特点的一个,音乐感,节奏非常强烈,脚步卡点卡的非常准确,得到了孙老师和彭老师的亲睐,在这时,我也看到了我的新搭档郭老师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温柔。你们终于笑了,我等这一刻好久了。宝贝们,你们是天真无暇的,你们是童言无忌,你们是快乐的,尽情的释放你们的热情,好奇,天真吧。我的新搭档,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摆正好心态,调整好情绪,尽快适应这个有爱的小班,多注重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经历你未经历过的,体验你未体验过的,你会得到我与你之间的爱,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爱,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爱。

笑了,笑了。这一刻是多么的温暖,感动。笑了,笑了。就让这开心的笑感染每个孩子,每个老师,每个班级,还有幼儿园的各个角落。

微笑是多么的可贵,它既温暖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多笑一笑吧。因为给人一个微笑,自己将会获得两个晴天!

中班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鼓励教育效果好秉禄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秉禄真棒”。

上课了,秉禄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秉禄真棒”。

可是今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可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秉禄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着“秉禄加油!秉禄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秉禄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秉禄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秉禄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秉禄真棒”。

一句“秉禄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3、利用值日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孩子

刚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龙龙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子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说实话,当时心里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面对全班孩子说:“李毅坤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龙龙急忙弯下腰捡起来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我让孩子们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集体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他们分别负责自然区花草的浇水工作,养殖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和帮助老师对杯巾进行消毒。另外我还要求每个小朋友早上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擦拭,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通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

4、抓住时机教育孩子

昨天,我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练呼啦圈时,瑶瑶不小心碰着了佳佳,在瑶瑶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佳佳就大声斥呵瑶瑶说:“你干什么要碰我!”瑶瑶这时才知道碰着了佳佳并很有礼貌的对任玉佳说:“对不起,我不小心的。”但是,佳佳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对不起也不行。”把李旭瑶吼的很尴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不得不参与调解啦,我对佳佳说:“佳佳,李旭瑶是不小心碰到了你,而且她已经向你道歉了,你怎么就不能原谅她呢?小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谅解,那样才是好孩子的。”这时的佳佳虽然不再吼瑶瑶了,那是迫于的我面子,但,我能看出她是不服气的。这一场单方的战争暂时平息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练呼啦圈,准备休息,收圈时,佳佳想用使劲扔圈来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时,结果,把圈狠狠的扔在了我的脸上,我疼得捂住了脸,佳佳的脸刷的一下变红了,看得出心里害怕啦,这时,旁边的靖老师把佳佳叫过来说:“快向你王老师说对不起”佳佳乖乖的走到我面前怯怯的说:“王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急忙对她说:“没关系的,我不怪你的。”

我一定不能放过这个教育契机的,我对佳佳说:“佳佳,我这么疼也原谅了你,你也要向老师那样,学会原谅别人的,如果我今天不原谅你的话,你心里一定很难受的是吗?”佳佳点了点头。“所以,你也要原谅李旭瑶好吗?”佳佳使劲的点点头。这时,我能从佳佳的脸上看到她心里的轻松。

5,引导孩子有事要用语言表达

我们班一个叫王浩强的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时通过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平静地接受,可是这个宝贝一旦不守规则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活动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么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应该学会接受才行

垃圾的有效利用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垃圾的有效利用”!

我们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让孩子起主体作用,随其所欲,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活动,但只能充当引导者或“伙计”。

在孩子完成初步的分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后,老师帮助幼儿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

为了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在幼儿间及时展开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讨论。

这样的活动实践,避免了孩子们对枯燥的书本知识的理解,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

再如中班的《废报纸的利用》、小班的《飞舞的塑料袋》等许多回收垃圾、变废为宝方面的问题,我们也采用了实地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和知识的整合,给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教师教学中一些难点也迎刃而解。

垃圾的回收利用为幼儿游戏开拓了空间,丰富了材料。

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我们将部分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的安全可靠的材料经过清洗消毒后投放到各种区角中去。

如在角色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纸盒、纸筒、饮料罐开展“咖啡屋”、“小卖部”、“娃娃家”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并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以培养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手工区中,孩子们用蛋壳、塑料瓶、泡沫等制成自己喜欢的不倒翁、民族娃娃、雪花片、……建构区中,这些能工巧匠们,用易拉罐、礼品盒、木块等设计成精美的音乐厅、科学泡泡、糕点作坊……一件件变废为宝的作品,设计新颖,构思巧妙,易于操作。

其中融入了全园师生的绿色环保、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区角活动内容。

关于“垃圾的有效利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学中的小改变也能取得好效果


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每天都会做出违反常规的事情,如,乱丢垃圾、乱丢衣服、不好好排队等,无论我们怎么制止孩子,但是,都无济于事。

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认识很多可以变化的东西,如:木耳、银耳、海带、胖大海、方便面、扇子、伞等,在师幼互动环节和幼儿一起想一想、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还能变的时候,林林小朋友又忍不住偷偷地摆弄着自己的衣服,其他的小朋友发现了,情不自禁的也玩起了衣服,顿时,大家的思路离开老师的话题,不亦乐乎的摆弄着自己的衣服,我灵机一动,“小朋友们,是不是试试自己的衣服也会变呀?”幼儿听了我的话顿时兴趣大发,开始用自己的衣服变变变,“老师,我把它变成圆球球。”“老师我把它变成大西瓜。”“老师,我把衣服变成水饺。”不一会,幼儿把衣服变成各种各样的、大家意想不到的东西。活动在幼儿兴奋、惊喜、成功、自豪的情绪中结束了。

令我惊喜的是,幼儿以往乱扔衣服的现象不见了,当他们脱下衣服时总是折一折、团一团、抱一抱,并且玩的很认真、很有趣。

日常生活中,幼儿总会做出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教育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解决这些意外,单一的口头说教、要求幼儿,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有较强的授课能力,更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学会变通方式来引导幼儿。

随机教育,效果很不错


秋天来了,秋风吹过幼儿园的每个角落,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落到屋顶,落到地面。

于是,我想带孩子去散散步吧,顺便让孩子观察一下秋天的变化。

一阵风吹过,从树上落下了些树叶,我灵机一动,何不趁这个机会让孩子认识一下这些树叶,于是,我就带孩子来到了法桐树下,捡起一片树叶,自己假装自言自语道:“这片树叶像手掌,让我跟它比一比,到底谁的手掌大。

”孩子一听,纷纷捡起地上的树叶,跟自己的小手比起来,还叽叽喳喳的说“这是什么叶子啊,这么大啊”于是,我接着说:“这是法桐树叶,从这棵法桐树上落下来的,它是一颗落叶树,到了秋天就落下叶子来,春天暖和的时候再长出新的叶子。

”孩子们扬起头看看大树,还发现了树上结的小球球。

(梧桐果,我们通常叫它火球)我又带着孩子来到了银杏树底下,没等我开口,孩子们早已捡起地上的树叶开始观察,孩子们兴奋的说:“瞧,这片树叶像扇子,让我拿它扇一扇,试试凉快吗?”说着还真扇了起来。

我带着孩子观察了幼儿园的每一种树,告诉孩子们树的名字,树叶的形状等等。

观察完,孩子们手里已经捡了很多树叶,我又问孩子们树叶可以干什么呢?孩子说扔掉,烧了等等。

我说我们让它变的更美好不好,于是我带孩子走进活动室,进行了树叶粘贴,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参与,不一会,一张张树叶粘贴画就完成了。

我想,有时候,随机的教育是很不错的,在孩子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让他学习,效率会更高,更好,我们也放松,孩子接受的也快。

托班教学随笔:教育的效果


上学期一直教小托班的孩子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就是看他们怎么也走不好。这学期刚一开学,我又带小朋友们出去玩,诶,他们居然一个跟着一个,走得很好了。是他们长大了吗?就会了吗?我想这只是一个方面。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教了,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教了。如果说,当初我们没有教,现在他们虽然长大了,能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吗?我想是不会的。

所以,我们说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这是有道理的。它在很多时候不能立马见效果。

又比如,我们教托班的小朋友学习拼拼版,上学期怎么也拼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地教他们,今天我又让小朋友玩拼版,也没有告诉他们怎么拼,但是,我发现孩子们有点会拼了,有几个小朋友还拼得挺好的。所以,他们还是能把以前老师教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到其他的条件(比如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长了等)成熟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好这件事情了。

因此说,我们教育小朋友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是能够教得会的。当然也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