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 不要再吓唬孩子了

01-11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们 不要再吓唬孩子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有些家长为了制止孩子哭闹或不允许他做某件事,常常采取吓唬的办法,比如说“不要你了”、“坏蛋来了”、“老虎来吃你了”等等,或者干脆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让孩子听完好听家长的话,更有甚者,家里人自己装成鬼怪,以强调“教育”的效果。要知道,小儿幼小的心灵接受不了强烈的恐怖刺激,久而久之会使小儿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育幼小的孩子要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如果小儿不听话,可以用诱导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讲一些有比喻性的小故事,但必须注意故事的内容要健康向上,如果故事的内容总是很恐怖,便孩子经常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不健全,变得胆小怕事。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胆子小的孩子,甚至天黑就不敢出门了,一个人独处时总是疑神疑鬼,左顾右盼,这都与幼儿时期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关。

吓唬宝宝甚至影响他的智力发育。有些研究表明,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比在紧张压抑的状态下学习时的效果好,理解快也记得牢,这是因为紧张压抑时的学习会受恐惧的影响和干扰。所以我们提倡科学正确的育儿方式,反对吓唬宝宝。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父母千万不要利用大灰狼、魔鬼之类吓唬孩子


最近我班的云超家喜迁新居,超超呢也有了一个自己的房间。那是一间很漂亮的儿童房:四壁贴着浅蓝色做衬底,印有小飞机展翅飞翔图案的墙纸,这是妈妈选定的;窗帘上的画面十分生动有趣,是小熊一家在春游,这是超超自己去挑选来的;一个可以放许多玩具的涂着红黄两色油漆的柜子神气的站在墙角,这是逛了五个家具城才决定买来的;还有云超最喜欢的床——一张带滑梯的儿童床。

云超妈妈说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搬家以前,由于住房条件所限,云超都五岁了,还一直和爸爸妈妈挤在一张大床上。云超到别的小朋友家去玩儿,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房间和小床,很是羡慕。现在,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漂亮房间和可心的小床,别提心里多美了。

当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独自睡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第一天可能是太累了,他几乎是刚躺下就睡着了。而第二天的晚上,爸爸妈妈和他说晚安,祝他做一个好梦,替他关上灯,又掩上房门,他忽然觉得特别不对劲。随着大人脚步声逐渐消失,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感马上笼罩住了云超。他试着用被子把自己的头捂起来,可还是觉得很害怕,于是云超大声的叫了起来:“爸爸妈妈,我的屋子里有魔鬼,你们快来啊!”

云超的叫喊声立刻换来了妈妈,他把灯打开,迅速来到了云超的小床边,惶恐的问儿子怎么回事。云超一把抓住妈妈,说:“我的房间有魔鬼,长头发、绿眼睛,特别可怕!”

妈妈听了云超的话倒舒了一口气,说:“你别自己吓唬自己,哪里有魔鬼啊,都是你自己瞎想出来的。”看着仍旧紧张的云超,妈妈决定今天晚上陪儿子睡一会儿,直到他睡着为止。

谁知,这一陪就没玩没了了。在睡着之前,每当妈妈想走开,云超就重复他的魔鬼要来的说法。为了让妈妈相信这是真的,在他的不断描绘中,这个魔鬼越来越逼真了。

可是,妈妈就是不相信,她总是问云超:“魔鬼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呢?”

对于妈妈的这个问题,云超每次的回答也是一样的。他说:“魔鬼害怕大人,妈妈一来,魔鬼就走了。”弄的妈妈也无话可说。

爸爸说:“都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动画片闹得。就那昨天那个什么斗士来说,连我看了一眼都觉得有点太阴森了,别再看了啊。”

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几天,云超依然还是看那个动画片,只不过是偷偷的看,爸爸妈妈一走过来,他就赶紧关电视。气的云超爸爸冲着云超直嚷嚷:“你就是胡思乱想整天自己吓自己,那么吓人的动画片你还看,说明你还挺喜欢魔鬼的,是不是?”

“、、、、、、”

云超妈妈走了以后,我仔细的想了一下这件事情。想象力虽然是一种好的能力,但想象的事物并不总是那么美好。随着孩子年龄逐渐长大,生活经验不断积累,孩子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其中就不乏那些不健康、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想象。就那孩子的害怕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想象引起来的。

2岁左右,随着想象的出现,孩子会说自己怕黑、怕大灰狼、怕大坏蛋;再长大一些,孩子还会说怕打雷下雨的夜晚、怕魔鬼、怕打针、怕死甚至怕后妈等等。尽管在大人的解释下,孩子也能认可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但他们依然不能抑制自己的想象活动,一旦出现适当的情境,这些消极的想象还是会占据孩子的头脑。更糟糕的是,孩子会把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混为一谈,会加重这些想象的不良后果。

孩子有一些消极的想象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消极的想象,甚至因此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父母们就应该注意了。

首先,父母千万不要利用大灰狼、魔鬼之类吓唬孩子,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孩子总怕家长不要他了怎么办


孩子总怕家长不要他了怎么办

赵忠心

湖北的一位姓孙的家长问:说她的宝宝6岁,男孩,总是担心家长不要它了。因此,总是在讨好家长,有时让我们家长很心酸。如:见妈妈不说话,便逗你,“妈妈,笑一个”。我不想让她这么敏感,该如何做?

从家长描述的这种现象看,这个孩子比较胆小、怯懦、畏缩。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是这样,有的孩子却与此相反,胆大、勇敢、开朗。

从心理学上讲,这属于气质类型不同。气质的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会表现在情绪和行动方面。

气质类型,没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但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存在着易于向某些积极的或消极的品质发展。因此,孩子的气质类型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

在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中,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强型和弱型两种。弱型气质又称为“抑制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为上表现畏缩、拘束、不易入睡。这气质的人,阳性反射难于形成,阴性反射却很容易建立,任何生活现象都是抑制因素,缺乏自信心,感到周围的的一切对他都是危险的,常常自己吓唬自己,戒备、防范心理很强。

看来,这个6岁的男孩就属于弱型气质。孩子的气质类型,主要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就是说,在环境和体质状况改善以后,也会发生变化。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一,可能是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大注意观察和有意识地纠正孩子在气质方面的消极偏向。

其二是,可能平时说话、做事没有分寸,处理孩子的问题情绪化、简单化,比如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很不耐烦,缺乏耐心,就随意吓唬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像这类话,要是对强型气质的孩子说,一般不会起到震慑的作用,因为根本不在乎;而对弱型气质的孩子说这种话,孩子可能会信以为真,在无意之中便伤害了孩子。

其三,也有可能是孩子看了一些不适合他看的电视节目,受到了不良的刺激。强型气质的孩子看了这类节目,觉得电视里的事跟他无关,会无动于衷;而弱型气质的孩子看了,很有可能会把电视里的故事情节跟自己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从而引起莫名其妙的紧张、恐慌。

面对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首先,家长平时要跟孩子都沟通、交流,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注意体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第二,家长应当言行谨慎,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对孩子多一些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不要给以消极的评价,多鼓励、表扬,增强他们自信心。

与此同时,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慢慢就会好的。要知道,体质状况是物质基础,会影响人的气质和性格的。

孩子需要磨练,再富也不要富孩子


在我国一直有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我曾上网搜索了一下这句话,没想到这句话居然在网络上已有人用俗语来说了。可见这句话在我国的确是根深蒂固了,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应该穷了我们的孩子:多年前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说某县一县长带着随从和记者去各地视察。到了东山乡一小学,见孩子们坐在土石垒成的凳子上听课,他立刻皱起眉头,对陪同他视察的刘乡长说:“你们怎么搞的?把学校搞成这个样子!”刘乡长一听就解释:“我们乡穷,没办法。”“国家要兴旺,教育是根本。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县长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然而最近也有过这样一则事例:有一个学生家里很困难

,所以的开销全靠妈妈捡破烂来维持。这样的家庭局面,家长觉得对不起孩子,以为自己使孩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体面的学习、生活。因此,家长就想到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钱。从此以后,这个孩子虽然家境贫困,但花销极大。有一次,他被人欺负了,就用钱买通了几个好朋友,帮他抱了仇……看了这样的事例,我觉得我们的观点应该好好的更改一下了,对于政府、教育局的确不应该穷了我们的孩子,但对我们部分家长来说,这里我想对你们说“请不要再富了我们的孩子”。

一、自立自理,艰苦奋斗,每个时期都需要

在现在的家庭中,吃得最好的;穿得最好的;用得最好的,我想就应该都是我们的孩子了,每个孩子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基本的生活问题根本不需要作任何的考虑,以致到最后什么也不回做。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孩,从小父母什么都替他做,他的任务就是吃饭、学习、睡觉。的确,他的成绩非常好,并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可当他独处于外面的世界时,他什么都不懂,天凉不知添衣服,生病不知怎么办,手烫了一个泡,也打长途电话问他妈妈该怎么办。到这个时候,我想我们的父母应该发现自己过分关系我们的孩子了,但应该已经为时已晚了,难道我们非要等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才去后悔当初吗,我们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了,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日越过越好,但我们还是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懂得艰苦奋斗、自立自理,从而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只有凭自己的能力生活,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二、“富了”会削弱我们孩子们的斗志。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从小就缺少一种锻炼,而且身上也不缺钱,再加上我们大人平时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在他们看来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能经受多少挫折、磨难呢?想想日本学校对孩子的磨难教育,他们经常让学生赤足到郊外远游,以此磨炼学生的意志。再看人家澳洲比中国富裕得多,而他们却在很多方面“穷”孩子,让孩子从小便得到锻炼,长大以后便能够应付这五花八门的世界。我们是否应该好好的深思一下呢?在“富裕”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怎么的斗志呢?

三、“富了”还会养成一些坏习惯。

学生有了钱可并不是好事,学生毕竟思想单纯,而且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来克制自己的行为,很难抵挡社会上一些不良的诱惑。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做生意比较忙,平时生活有他爷爷奶奶照顾,而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不照顾之失”就用钱来满足他。可他有了钱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开始时,只要一有空就钻进网吧上网玩游戏,后来发展到为玩游戏而逃学

不要再给孩子买这些食物 影响健康


大多数孩子喜欢逛超市。超市里面东西很多人很多东西都可以在超市买到。但是我们在挑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了,有得食物很便宜都不要帮孩子买。这些食物不要再给孩子吃了,有害健康。

1.肉丸、鱼丸

丸子是很多的孩子都喜欢的,可是这些丸子里面的肉量是很少的,里面全部都是添加剂,可是说垃圾食品,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好。

2.罐头

罐头类的水果不可以让孩子经常,因为罐头食品为了可以放久一些,经过很多的加工就失去它本来拥有的营养,孩子吃了不仅伤害身体,还影响智力。

3.儿童专属食品

现在超市里面有很多儿童专用的食品,可是这样的食品对孩子的专用根本就是按大人的需要的标准来做的,在一些产品里面有一些添加剂,所以在买的时候还是要慎重一点。

4.冷藏水果

有人认为冷藏的水果保鲜好看上去表面非常的漂亮,可是这样的水果有很多的病菌,如果不知道话,吃多了就会出现食物中毒,建议大家还是买新鲜的水果。

5.精肉馅

很多人为了方便都喜欢买一些剁好的肉馅的,因为这样的肉馅是通过机器弄成的,不卫生又不健康。如果为了方便,最好就起买一些肉,然后自己弄一个机器每次想吃肉馅就自己打碎。

温馨提示:

所以在帮孩子买东西得时候,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不要看写着儿童就要买了。我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家长们不要谈“玩”色变


游戏就是玩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

而家长们却往往谈“玩”色变,总害怕孩子会“玩物丧志”,玩得不做正事,于是孩子们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下似乎越来越会学习了,而玩却越来越“弱智”了。其实“玩”也是一门学问,有目的、有计划地玩,不仅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而且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优良的品质。

在幼儿园老师组织了很多“玩”的机会,如“自主性游戏”,在玩的同时孩子还和很多其他人接触

,“妈妈”、“”爸爸、“姐姐”、“医生”、“小老师”……这些小小的角色也能让孩子们在这个小社会里混的有模有样的。再如,每天午间自由活动的玩,孩子们大部分玩自己带的玩具,有时候没有玩具老师随意给的一张废纸也能让他们快乐很久。这时,孩子们最喜欢老师这个玩伴,老师不仅提供孩子玩的材料,还能和孩子一起玩飞机,一起折电话打电话,更多许多意外的惊喜……

我就是最喜欢给孩子一张纸的老师。午间休息,我把平时收集来的各种纸裁剪成长方形正方形给有不同需要的孩子,“老师,我们来折钢琴吧!”“老师,我要折飞机!”“老师,我也要一张正方形的纸。”“老师,他把纸撕坏了。”对了,按需分配,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吧,坏了就再来一张,多快乐啊!我会折几个有难度的,兔子、亭子,孩子们会赖着我不走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老师肯定会送人的,送给谁呢?没有要求,有时候上课谁乖了就送给谁,谁回答问题又好又多送给谁,谁有进步了也能送给他,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谁亲我一下就送给谁,这时候孩子们就缠着我啦,怎么也轰不走哦!最坏的心情也被这群孩子的美丽赶走了。

好好把握中午的太阳吧,让玩也能成为你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家园共育《家长们 不要再吓唬孩子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