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来看看这些!

01-12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你是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来看看这些!”,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在那么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往往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什么困难都能搞定的父母,尽自己努力帮孩子解决掉很多问题,尽力给他们幸福,但这样真的是最正确的方式吗?

下面这11幅小漫画,对比了聪明家长和普通家长的区别,对照来看看,你属于那种?

普通家长:24小时寸步不离地围着孩子转,一点单独的时间都不留给孩子,也不留给自己

聪明家长:既照顾好孩子的日常起居,也以身作则,用心经营好自己

普通家长:更关注问题的结果

聪明家长:更注重起因和过程

普通家长: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

聪明家长: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普通家长:常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聪明家长:常说“再想想,你肯定能找到答案”

普通家长:用别人家的孩子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

聪明家长:鼓励孩子做自己

普通家长:总是帮孩子解决掉一切问题

聪明家长:有时候允许孩子探索和犯错

普通家长:常说“别做这,别做那!”

聪明家长:常说“做之前先想想会是什么结果”

普通家长:试着去做好

聪明家长:试着自然一些、开放一些

普通家长:认为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师,什么都懂

聪明家长:明白自己需要学习更多

普通家长: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

聪明家长: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更好

普通家长:要求孩子信守承诺

聪明家长:向孩子言传身教,示范如何信守承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你是不是“直升机父母”?


那种在学校、操场和课外活动地点转悠,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顶、和他们紧紧绑在一起的父母被戏称为“直升机父母”。

针对最近几年美国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教育行为,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发动一场“慢教育、简单教育和散养教育”的新革命。

给孩子们买防过敏袜、专门请家庭教师改正他们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在他们第二次膝盖摔破了皮之后就把秋千拆了——这些“直升机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确实太“无微不至”了。除此之外,商场有出售防止烫伤的火炉把手套、绑在家长和孩子手上以防孩子走失的腕带(“给你和孩子三英尺的自由”)和婴儿爬行护膝(好像他们生来并不会爬行一样);康涅狄格州有个市长因一位母亲的压力而下令砍掉三棵胡桃树,理由是掉进游泳池的胡桃可能会让她偶尔在池里游泳的孩子过敏;学校不再让学生合伙搭车,而是直接把孩子送到家门口——以往这种方法只针对残疾人。

我们太在意孩子们能否成功了,因此把抚养孩子也当成了某种形式的产品开发。父母们要求幼儿园开始教授中文,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未雨绸缪;高中老师收到家长愤怒的邮件,抗议学期未完就组织考试;学院院长把大学新生称作“易碎品”(事实上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破碎了)和“茶杯”(遇到极小的挫折就会破碎)。

以上,就是21世纪之初最典型的为人父母的方式——又一种将要破碎的泡沫。因此,美国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发动新革命,目标是击退这种近乎可笑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过度投资行为。新革命有很多手段——慢教育、简单教育、散养教育——但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越少越好,盘旋是危险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你真的希望孩子成功吗?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吧。只有你放轻松了,他们才会飞得更高。

对于过度教育的抵制已经很久,但现在才有了新进展。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的调查,经济危机开始时,很多家长削减了孩子的课外辅导课,却惊讶地发现也没什么不好。2008年春天,《时代》杂志的一项调查问题是经济萧条如何影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认为关系改善的是认为关系恶化的4倍。

“这个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放到台面上来了,容易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慢教育运动的导师卡尔赫诺(CarlHonore)说。

最糟糕妈妈的反击

Overparenting(过度抚养)这个词跟美国著名的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有关。1899年麦克阿瑟进西点军校时,他的母亲平克也在军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据说这样她就能用望远镜看清儿子有没有好好学习。

过度抚养在1990年代发生了更具戏剧性的演变,就像刹不住的汽车一样。世道越来越繁荣,可恐惧和焦虑渐长;犯罪率下降,可家长们却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步行或骑车上学的孩子从1969年的41%下降到2001年的13%。1980年至今儿童受伤死亡率下降了50%,可是家长们却不让孩子在操场上锻炼,婴儿车上不忘温馨提示“折叠前请抱走婴儿”。6至8岁的儿童,自由玩耍时间从1981年至1997年下降了25%,可家庭作业却翻了倍。因为研究者发现常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暂时将婴儿智商提高9分左右,佐治亚州给每个新生儿家庭寄胎教CD;在最疯狂的时候,大学校园里安装了“你好,妈妈!”的网络视频,家长们可以看见公共区域的情景;安永会计事务所专门为新晋职员提供“父母套餐”,这样父母们也能参与到和公司谈收入和福利的行列。

当你搜索“美国最糟的妈妈”,会发现前几页的搜索结果都是关于一个叫勒诺斯坎纳兹(LenoreSkenazy)的母亲,就因为她让自己9岁的儿子一个人坐地铁从商场回家。她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中对于什么是“儿童能接受的风险”的叙述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记者从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甚至马耳他打来电话要求采访。斯坎纳兹决定反击,她争辩说人们已经丧失了评估风险的能力。我们担心发生坏事,但行为却伤害了孩子,让他们在焦虑和不敢冒险的温室中长大。

勒诺斯坎纳兹毕业于耶鲁大学,和丈夫共同抚养着两个儿子。她承认自己曾经有点“西科斯基”(生产直升机的公司),她曾为儿子的生日派对请来一位足球教练,还给每个参加派对的人分发了口腔保护罩。

但是从这一天以后,她创办了一个叫“自由成长的孩子”博客,后来还出了一本书。她写道,做父母的一代小时候自己一个人步行或乘车上学、被人善待或被人欺骗、摇摇晃晃地挨家挨户去推销饼干……可他们现在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做同样的事。“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惯得弱不禁风。”她认同汽车安全带和自行车头盔这样的理性防护工具,但是有些做法让她觉得很荒唐,比如有人建议家长们在每天孩子出门之前给他们照张相,万一被绑架了,警方能有一张孩子的最新照片,看清楚他们穿的什么衣服;一旦孩子安全回来了,家长就可以删掉照片,下个早晨继续拍。

这个建议在那些听说小女孩走丢的家长看是个好办法。但是太多家长都计算错了。斯坎纳兹说,从统计学上讲,没给孩子接种疫苗而让孩子受到H1N1流感威胁的父母,其实是更疏忽大意的。换句话说,从来没有报道说有哪个孩子被陌生人的万圣节糖果毒死,而且儿童被陌生人绑架和杀害的可能性只有一百五十万分之一。如果有家长问:“你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去商场?”她建议的回答是:“那你怎么能让他去亲戚家?”(受过性骚扰的孩子有80%是朋友和亲戚的受害者)或者“你怎么能让他坐在你车里?”(2008年超过43万个孩子在机动车事故中受伤)

“我并不是说不应该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预防,但是有好运,就有厄运,你掌控不了,没有100%安全的世界。”

恐惧就像真菌,暗中侵蚀了父母原本安宁的身心。如果说担心孩子身体受伤还算理性的话,那担心孩子失败就太多虑了。既然知道未来孩子在残酷的全球化竞争中摸爬滚打是难免的,为了这种恐惧而给幼儿园的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组织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双语竞赛、进大学之后还给孩子设闹钟……又有什么用呢?

“直升机”的撤退

很多教育学家都在寻找各种让“直升机父母”撤退的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家长们要在暗中使劲,不要越过自己的职能范围。

每个老师都会跟学生家长说,学生们需要失败来树立信心。可是,老师发现,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代做作业、画画、写实验报告,然后为了把孩子送进好点的班级,像个政客一样发表长篇大论。堪萨斯州Belinder小学的校长卡伦伏契尔制定了一项“非营救”制度,可是她每天都会在学校里发现学生父母落下的便当盒和笔记本。甚至有一天,一个母亲急匆匆地拿着一串项链跑到学校,为了让她女儿穿着更得体。“我很幸运,和聪明的父母打交道,却看见很多聪明的父母做出蠢事来。这就像病毒。父母们知道自己不该如此,可他们却控制不住。”

教育学家认为,做小学生的“直升机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直持续到初中和高中就不好了。有些高中老师提到“秘密战士父母”,即那些不总是盘旋在孩子头顶,但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的父母,比如音乐剧角色分配和决定足球比赛的首发阵容时。高三是黎明前的黑暗,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大学准入资格是检验他们教育成功与否的一张成绩单。而在很多大学里,专门设有家长项目主管,他的职责是定期召集一定区域的父母和教师见面。某大学官方网站上给出的五个建议是:参观(但不要太频繁)、交流(也不要太频繁)、别(过于)担心、期待变化、相信他们。

在治疗“直升机父母”的办法里,最有力的武器是井喷般出现的父母网站,父母们可以在上面吐露心声、承认错误、明白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一位母亲在网站留言说:“我认输了,真想放弃她。可这不是注册的目的啊。”

但是力求革新的教育学家对于过多的教育建议并不看好。父母们学到的教育方法太多了,而这场新变革的目的是允许家长们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或者至少不盲从。卡尔赫诺说:“有人相信,一定有一种秘密的教育方程式,如果我们多看书、多花钱、够刻苦就能找到,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你能想象更多可能发生的凶险吗?每个孩子都不同,每个家庭都不同,父母们要能不被媒体和其他父母的纷繁意见影响,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程式。”

最后,家长们必须谦虚。我们可以忙乱,可以烦躁,可以逃避,但是最终,我们注重的事情可能并不那么重要。教育学家针对5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后发现,孩子们通过阅读得到的收获,和通过看电视得到的收获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他们在《今日美国报》上发表文章:“经常逛博物馆看起来并不比逛小卖部的收获多多少……等父母们拿起教育指导书看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很多东西早就已经形成——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婚后多久有的孩子,这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

如果你能接受以上令人惭愧的事实,那么理解D.H。劳伦斯在1918年讲的一句话就容易多了。“如何开始教育子女。第一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二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三原则是:不要管他。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开始。”

他当然说起来容易。

因为他没有孩子。

来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


之前我是很不喜欢这样的文章的,一是因为我平时就像文中那个作为反面典型的妈妈,二来觉得文章给的方法也大多不实用或者坚持不下来。但是有个习惯,最近在家里坚持了一段时间,确实看见了效果,也就改变了我的偏见。

源于某一天的晚上,我在厨房听见孩子和爸爸坐在餐桌上开我的玩笑,两个人模仿我平时对他俩的唠叨和训斥,惟妙惟肖的。正满心自责呢,孩子过来跟我说:妈妈,你能变得温柔点吗?我抬起头问她:把要求说的具体点。她说:比如早上叫我起床的时候,你别大吼大叫,就温柔地说‘亲爱的,该起床了’,我听见了就会很高兴地起来了。我半信半疑,这么温柔能管用吗?早上那比金子还珍贵的时间,真是分秒必争的,不喊几声能自动离床吗?不过,既然人家主动提了要求,我还是决定配合尝试一下。

第二天,按照她的要求叫她起床。没想到,刚说完就有动静了。她坐起来,眼都没睁开,但高兴滴说:妈妈,表现不错!我也当下窃喜,没想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啊。不过,还是存疑,以为是第一天的缘故。担心她不能持续配合,毕竟早上困乏起不来才是正常情况。

出乎意料的是,连续一周,叫她起床都非常顺利。不用吼叫,不用心急火燎,不用怒火攻心,真是太简单了。

为了加强自律以及增强效果,我给了她一个权力。就是做一个监督妈妈的表格。每日早晚各画表一次,如果妈妈全程表现温柔,则可以得到一个笑脸;如果轻易动怒或者唠叨,则只能得到哭脸。据她说,笑脸累积起来可以找她换星星,星星多了可以换红花,红花够数了就可以要求她满足我一个愿望。前景很美好啊。

多多少少,这个表对我还是有约束的。想发火的时候,猛然想起搞不好又得得个哭脸,影响我的综合考评成绩,就只能暂压怒火。大部分时候,家里大人尤其是孩子妈妈不发火了,即便有矛盾也激化不了了。

请仔细阅读“妈妈,您换一个态度,我的未来将会有天壤之别!”

在一个家庭,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作为妈妈,总是会要早起一点的,自己梳洗完毕,然后就叫孩子起床,叫了几声,没有反应,妈妈又去忙早餐啦。过了10分钟,回来发现孩子还没有起床,就说:快起床,再不起就迟到了!

妈妈一看时间,恐怕是要晚了,就把孩子拉起来,然后赶紧把衣服给孩子穿上,然后一边穿一边唠叨:叫你早点睡你不听,马上就要迟到了,说了多少遍也不听。

同样一个家庭,同样一个孩子,还是不想起床。作为爸爸,总是会早起一点的,自己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事情搞定,然后看好时间,轻轻摇醒孩子,说:宝贝,早上好……有时候,这个孩子会睁不开眼睛,有时候会含糊的说一声:爸爸早上好,然后倒头就睡。

爸爸在他耳边说:我有一个小秘密告诉你,再过10分钟你就要起床了,你还可以睡10分钟……爸爸去准备早餐了,10分钟后回到床边,把孩子抱起来,正式拥抱一下,然后告诉孩子他的衣服放在床边了。然后说,希望你15分钟内穿好衣服洗脸漱口完毕,然后就去摆放早餐了。10分钟后,孩子坐到了桌子边,开始早餐了。

在一个家庭,每天孩子都不想写作业。妈妈也挺忙,一回家就叫孩子写作业,叫完后就忙自己不知所云的事情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在厨房里大声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起初孩子还会说:一会做。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孩子懒得回答了,故意没有听见,继续玩他的积木,画他的画。

这个妈妈就会气急败坏的跑过来说,你马上把作业给我做了。孩子说,不做,我还想玩呢。这种话总会激怒了妈妈,“我告诉你,今天你不赶紧把作业做了,明天老师收作业,看你怎么办!”,然后就摔门而去。半小时后回来,一切照旧。

同样一个家庭,每天孩子都不想写作业,爸爸也挺忙,不过孩子回家后,爸爸不会让孩子马上写作业,而是说,你先玩20分钟,然后再写作业。孩子兴奋的跑去玩积木了。10分钟后,爸爸过来提醒孩子说,亲爱的,你还有10分钟的时间可以玩,然后就要写作业了。

10分钟后,爸爸过去一看,孩子还在玩,就说,来,咱们该写作业了,停止你手边的工作。孩子说,爸爸你先等等,我把这个楼房搭好就来,爸爸同意了。爸爸等着孩子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牵着他离开了玩具的地方,来到书桌前,问孩子,你打算先完成语文还是数学,孩子作了一个选择。

虽然孩子还是不能听见闹钟就起床,虽然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家就主动作业。但是,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我相信,如果这位爸爸管理的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迟早有一天会自觉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可能是在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甚至是初中二年级。早晚又有何妨?

这种时候迟早会来的!如果这位妈妈继续用原有的方式去带孩子,孩子会怎么发展?孩子仍然会玩,孩子会想办法逃过妈妈的训斥---当然,这只是小学阶段。

初中后,孩子无需害怕妈妈了,可能会用语言反击,行为反击,甚至是过激行为来反击---孩子以后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孩子周边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感会是怎样?不说,想来大家也能猜出来。

这就是态度的力量。如果一定要把这种好的态度赋予一些教育理念,可以这么去看这个问题。

爸爸允许孩子先玩20分钟,这是赋予孩子游戏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爸爸提前10分钟提醒孩子,是让孩子有一个提前的心理准备,不至于一下子面对不想做的事情发生冲突。

时间到了,爸爸仍然同意孩子完成手中的工作,是尊重孩子的劳动成功,宽容孩子无法马上做到。爸爸最后牵着孩子到书桌边,请孩子选择先做什么,而不是反复说,现在你该作业了,更没有警告他要好好完成作业,这是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同时不给他压力让孩子恐惧。

有时间管理,有选择的机会,有尊重的态度,有宽容,有不传递恐惧,我真的相信,这个孩子比另外一教养方式所带来的状态好很多很多,孩子的心态、安全感、责任感、动机转移都会非常好非常好。

说白了,养孩子,就是把孩子当人对待,你没有权利去控制他,你没有权利去恐吓他,你只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做好,用人应该拥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


这个话题看上去很大,也不是绝对,但确是我切实的体会。

我有幸结识了很多牛家长。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好的学习成绩,还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阳光的性格,甚至是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正因为这些,在小升初的较量中,孩子们都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牛孩。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脾气大、顶嘴……,似乎孩子们拥有了太多的问题。孩子,你怎么会长成这样?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如果这样,那你就错了!

在问责孩子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问责自己呢?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作为家长有没有要求过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会说:"我要求了!"也许你真的要求了,但是你有没认真的执行呢?有没有只是嘴上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上确帮孩子削着铅笔,收拾着书包呢?也许,削铅笔收书包都是小事情,但是就是这些小事无形中让孩子的学习依赖情绪产生,并滋长。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是一味的发火责难,还是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找出问题?孩子学习时,你是创造安静的环境,还是在一旁看电视嗑瓜子?孩子取得成绩时,你是盲目的物质奖励了事,还是适度的赞扬?孩子不听你的意见,大发脾气的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也曾经没有用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你也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学习,不应该是孩子一个人独立去面对的事情。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综合事件,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这几个方面的表面现象。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去完成这个综合而复杂的事情。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学校是班长,同学关系不错、性格不错、学习成绩不错。很多家长都对我说过,你家儿子省心!是的,从结果看我家儿子的确是省心。但是在这省心的背后,就是我费心。在学习态度上,我希望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生持续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学习,也不只限制在语文数学英语上,学习的内涵很大。正所谓胸怀宽广、放眼世界。在学习习惯上,我更是严格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学习计划表,起初是由我定制,孩子执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任务现在已经由他自己完成了。每月的学习任务,要明确的分配到每周,每日又要有计划的执行。同时,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这样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表,不但让孩子无形中学会了时间管理,也让孩子有更多游戏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件压在身上的大山!除了学习计划表,孩子在学习时,我和孩子爸爸,看看书,看看报,做些工作上的事情。既能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也能有助于孩子理解"学习是一生的事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首先家长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盲目的护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学习上的错误归结为"马虎"。出现错题的时候,要分析是假"马虎"还是真不会。比如计算,有的时候表现出来是孩子看错了符号或者结果错了,但是实际上可能就是孩子掌握的不够熟练。真的熟练了不会算错也不会看错。对于不会的题目,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学习,不要一下子告诉孩子解题的思路和答案,要引导着孩子去考虑题目。如果实在给孩子讲不明白,一定及早向老师求助。不要担心面子问题。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自然优秀。

老话总是说,孩子是小树,要灌溉要修枝。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那辛勤的园艺工。这棵小树长得是否茁壮,是否能够成为栋梁之才,全靠您的培育方法啦!

这9句蠢话,你是不是常挂嘴边


1.“谁才是家长?我还是你?!”

类似的话还有:“谁说了算?”、“这个家我说了算!”、“你又不是我老板!”。当你说出这些话中的一句,你已经在这场争论中败下阵来。你最好出去放个风或者喝一杯。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确认自己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占据权威角色,因为我们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小屁孩在控制一切。

2.“你想让我现在掉头开回去吗?”

说得好像你真会改变计划似的。好不容易花了两个小时把每个小孩都捆好塞到车子里,现在又要取消计划掉头回去?!门都没有!

3.“钱不是长在树上的!”

好!好!好!钱不是长在树上的,就像彩虹糖并不是从彩虹上掉下来的一样。我们就不能好好说:“你这次不能去参加夏令营”,而不是给孩子上经济学、植物学课吗?凡是有点常识的孩子都知道钱不是长在树上的,而是神奇地生长在妈妈的银行卡里。

4.“你每天都要穿上干净的内裤。”

通常说这话的时候,我们自己还都穿着昨天穿过的运动裤,或者前天也穿过的那一条。

5.“再说吧。“

宇宙里的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想拒绝,但我暂时还想不到一个好的理由。”你还是再好好构思一个更合理的借口吧。

6.“把菜吃完。非洲还有孩子在挨饿呢。”

如果你家小孩把菜吃完,非洲的小孩就不会挨饿了吗?还是说科学家已经证实,愧疚感能让你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

7.“你如果不把这些玩具收好,我就把它们扔掉了。”

祝你好运。是你花了大把钱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玩具。而且,你已经说了50次,也没把这些玩具扔掉!

8.“再翘嘴巴,以后你的嘴巴就会长成这样。”

这根本就不可能。可当孩子撅嘴巴的时候,家长最爱用这样的警告。你知道,你可以把“撅嘴吧”换成任何一个家长不喜欢的动词,比如眨眼睛、挖鼻孔等等。

9.“问你爸/你妈去。“

这句话背后往往暗含着“我不想扮红脸“、”我不想做决定“、”我不想负责跟孩子谈这个问题“和“我不想对结果负责”。所以“我就把皮球踢到另一个家长那里去了“。

怎样培养成一个聪明孩子


怎样培养成一个聪明孩子

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都好了,想要什么的时候,家长都可以满足,但是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很多父母却依旧不知道怎么进行。专家指出越是小孩子越容易获取知识,起初或许很有挫败感,教了很久,甚至孩子一点反馈都没有。那么该怎么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呢?现在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方式吧。

看到什么就教什么

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太懂,其实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了,并且这时候就培养起他们对一些事情上的兴趣所在,对以后更加有帮助。

尊重和信任孩子

就算再小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有自尊心,所以家长在适当的时候,要选择相信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

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良好行为

不敢自己家的孩子聪不聪明,家长都应该选给予一定的鼓励。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这样对于培养起学习的兴趣,会更加快速一些,并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家长对于如何教育孩子?责任是非常大的,当孩子处于不同年龄的时候,都要有效的帮助他们走向新的目标。但是,父母期望过高,目标定的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

善于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

每个小孩有时候难免会犯错,但是家长不应该总是盯着这些错误的地方,就再也找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所在了。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如果连自己的家长都看不起小孩子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内心会更加充满自卑感。

让孩子迎接困难

家庭经济再好,也要适当的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困难的任务。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提高,我们应该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家长给孩子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们也会不自觉的学习,就比如,爸爸妈妈们在家里的时候,会看书什么的,孩子们也会跟着看一看。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让更多的爱伴随在孩子身边这点或许是最重要的

有些家长因为整天忙于工作,基本很少陪孩子,这一点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一个心灵成长。让更多的爱伴随在孩子身边这点或许是最重要的。因此她对很多事情都有一颗平和的心,会分享,体谅人,很大度,这一切或许都是因为有爱存在吧。

以上所有的要点介绍,主要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们,在给孩子做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掌握最好的方式,千万不要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却忘记了孩子心里要的是什么?宝宝的聪明程度是可以慢慢建立的,家长也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

相信《你是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来看看这些!》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