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搬着凳子来到了巧手吧,你在巧手吧里拿了一份拼图来到位置上坐好后准备开始拼拼图,可是刚开始拼你就遇到了问题,由于区域里的拼图都新的,所以表面的一层包装油纸没有撕掉。可是你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没有把拼图拿下来,于是你着急的大叫起来:“老师。”“怎么了?”我问道,听了我的话你焦急的说:“我拿不下来。”听了你的话后我转头看看放在巧手吧工具框里的剪刀说:“那该怎么办呢?”你顺着我的视线看了过去,发现了工具框里的剪刀,你笑了起来,高兴的说:“我知道了。”只见你来到工具筐前拿了一把剪刀回到了座位上。没一会儿你就把包装拆开了,见到包装拆开了你来高兴极了,高兴地拿着刚拿下来的拼图拼了起来。
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学习?
你一直对于巧手把当中的拼图非常感兴趣,但由于你的力气比较小,拼图也比较新,并不容易把包装从拼图上拿下来,所以你求助了老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遇到困难敢于勇敢的求助他人。但我并没有帮助你,我只是转头看了看工具筐,但你很快发现了我的意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聪明的小女孩。通过我的提示你很快的就用剪刀把包装才开了,看着一高兴的笑脸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接下来往哪里发展?
可以看出来你对于拼图非常感兴趣,但到底要怎样才能够把包装纸从拼图上拿下来呢?你可以和同伴们商量一下哦,相信小朋友们会非常高兴的跟你分享他们的想法的。
故事再现:
图一:中午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漱完口,入厕以后,准备脱衣服上床睡觉。航航小朋友脱完衣服,站在桌子面前,他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叠衣服,然后他把衣服放在桌子上铺平。他折了几下,没有折好,有些气馁,拿着衣服站在桌子旁边。
图二:涵涵小朋友也在一旁认真的叠衣服。她叠的可快了,一边叠,一边说:小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说完,她高兴的拍拍小手。涵涵看见一旁的航航有些不开心,便问他怎么了。航航告诉涵涵,他叠不好衣服。涵涵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于是,涵涵帮航航叠衣服,边叠便说儿歌。叠好后,涵涵说:“你自己试试看,好简单。”
图三:于是,航航按照方法尝试叠衣服,叠的很慢,时间有点久,他有点想放弃了。涵涵安慰他说:“没关系,你再试试看。”有了涵涵的鼓励,航航没有放弃,。过了一会,航航把衣服叠好了。叠好后,他很开心的指指衣服,涵涵也很开心的笑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了?
航航,一开始,你有点急躁,但是慢慢的你静下心来做事,从而解决了问题。你通过不断尝试,按照叠衣服的儿歌,一步一步的将衣服叠好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1、请两位小朋友向全班幼儿分享和推广他们的经验。
2、航航今天叠的衣服是套头的上衣,后面可以让航航学习尝试叠带纽扣和拉链的衣服。
3、在生活馆中投放幼儿的小衣服,供幼儿练习叠衣服。
实录:今天早晨区域活动开始了,王玺、蔡宇、赵士上几个小朋友自主的选择了建构区域。赵士上在区域中和隔壁理发店的“店员”玩耍,一点都不认真,王玺用管子塑料的积木搭了一把剑,样子很像呢,我轻轻的走过去,他非常开心,自豪的把剑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装作没看见,看他如何说。果然,没等我开口,王玺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是边看图边搭的这把剑。”这时,我故作惊讶地说:“真的?王玺,你会看图搭自己喜欢的玩具?真的很像一把剑。”我这么一说,旁边的蔡宇也跑过来抢着说:“老师,我也会看图搭玩具,你看呀,我搭了一把机关枪。”我俯下身子说:“你们真能干,教教我,好吗?”于是,我和区域中的小朋友认真的搭了起来,赵士上也坐在我的旁边像模像样的搭了起来。
问题分析: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应该说百玩不厌的,案例中的赵士上在游戏中与隔壁理发店里的店员玩耍,分散了游戏的注意力。那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关注幼儿,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幼儿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非常关键。上面的实例充分说明了老师在游戏中所起的作用,既调动了原先两个认真玩的幼儿积极性,又把注意力分散的小朋友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改变策略:
1、观察幼儿游戏尽量不打扰幼儿游戏。
2、适时地参与幼儿游戏,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语幼儿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a游戏开始后,陆鹏然来到了建构区,只听见建构区的小朋友大声说道:“已经五个人了!”我马上建议他去其他的区域活动,可是他却撅着小嘴巴,还一脸生气的“哼!”了一声。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没有他想要去玩的地方,我便建议道:“去玩拼图吧?”他马上回答:“不高兴!”我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马上安抚道:“不会没关系,老师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他犹豫了,我便顺其自然地把他带到了操作区,拿出最少块的拼图——“猫和老鼠”,起先他拿了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拼在哪里,我便从颜色着手引导他,我问道:“然然,你看看这块拼图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对!”你再找一找哪里也有黄色的,他找到了拼图模版边上的黄颜色,我请他尝试着把他拼到模版上,他试了一下,我问道:“是不是拼在这里?”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你猜猜这是什么?”他说:“老鼠!”看到他有一点感兴趣了,我又继续引导他自己开动脑筋,问道:“你找一下老鼠的脚在哪里?”他不知所措起来,我问道:“你看一下有没有黄色的拼图了?”他仔细地找了又找,又找到了一块,我让宝宝仔细观察每块拼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凸,哪里凹,凸的大的地方和凹的小的地方能不能拼在一起?拼在一起的图案对不对?通过先观察——后尝试——最后检验的办法,让孩子逐渐明白怎样来玩拼图。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分析:然然是我们班的小年龄,从托班时在各方面发展就比较缓慢,所以我们总是对他加以更多的关心,并在各方面给予辅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总是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偶尔还会发脾气,这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适合该幼儿的学习方式来帮助他获得成功,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愿意学习,并喜欢学习。
滑滑梯是幼儿园孩子都喜欢的大型玩具,但是,户外活动时间,只要孩子不执意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不愿意让他们玩的,因为我们大五班有几个孩子特别调皮,好做危险的事。
比如,头朝下玩滑梯,还有的从滑梯向上爬等。
虽然有挑战性,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就不可收拾。
为了让孩子有秩序地玩滑梯,我充分利用歌曲《滑滑梯》,教育孩子玩滑梯要互相谦让,安全第一。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组织孩子玩滑梯,再三强调玩滑梯的注意事项:排队、不推不挤等等,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唱《滑滑梯》歌曲:排好队呀,滑滑梯,滑滑梯,你上我下不推挤,不推也不挤,慢慢上,别着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滑滑梯。
”
“好了,小朋友唱得不错,可一定要做到啊!”
“好的。
”
没想到玩滑梯新绝招——《滑滑梯》歌曲,会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孩子们以前滑梯拥挤现象不再出现,也看到了滑梯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
我站在滑梯旁,观察着玩滑梯的孩子们,他们玩得都非常开心。
我走到调皮大王张鑫宇身前,轻轻告诉他:“注意安全,慢慢滑。
”他笑着对我说:“老师,知道了。
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玩的。
”时间过得好快了呀,不知不觉,户外活动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通过玩滑梯这件小事,我觉得要学会做个智慧型的老师,孩子才会喜欢。
玩滑梯真有趣,不但能锻炼孩子身体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而且能让孩子学会谦让、排队等待,讲文明、有礼貌等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生活技能。
滑滑梯一直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了,记得每次说道要去滑滑梯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期待的表情,也许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了。周一的下午,宝宝们起床了,我们和宝宝说好了只要睡觉都睡着我们就去楼下玩滑滑梯了,宝宝们很乖今天的午睡非常的棒,我们如约的去了大型玩具好好玩一下。孩子们为自己的乖巧而赢得的奖励非常的满意。
宝宝们拍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滑滑梯边,我们“一声令下”宝宝们冲上了他们的最爱滑滑梯,玩的时开心极了。可是不一会问题出来了:“老师我的手脏了。”这是怎么回事呀?原来前这几天空气不太好,滑滑梯的扶手上也有灰,我们只脱了滑滑梯,没擦扶手,我们赶紧叫宝宝们不要滑这个滑滑梯了,可是貌似孩子们一玩滑滑梯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下好玩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听见:“老师,我的手脏了。”不一会我就牵着一群“挖碳”回来的孩子回了教室。
带着脏兮兮的孩子们回到教室,帮他们一个个的洗干净手,想想真是一个好笑经历,由于老师事先没有观察好让这么多的宝宝手弄脏了,通过这次教训,以后可要多多观察之后才能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
我们用心留意我们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用心一一做好。作为一名右脚老师我们要时时记住“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道理,关爱我们的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为了孩子。
这几天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让我帮他们拆插玩具,这不我刚让他们玩玩具,梦凡就跑到我的面前“老师,帮我把玩具拆开。
”我想孩子小,大概没有很大的劲,有些玩具插的有些紧,孩子拿不开,就随手把玩具给她拆开,可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陆续来找我帮他们拆玩具、插玩具,有的玩具拆插并不是难,引起了我的注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自己玩玩具呢?
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和家长了解情况,使我大体了解了孩子请老师帮忙的原因:一是孩子在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玩玩具要大人帮忙和陪同的习惯。
二是孩子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三是想和老师亲近。
在我了解了原因后,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系列教育,首先教育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感受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玩玩具成功的喜悦。
其次我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
最后和家长进行沟通,培养孩子在家自己玩玩具的习惯。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