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心语:用心灵赢得心灵

01-20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写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师说心语:用心灵赢得心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次美术活动课上,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我的老师》。为了使孩子们的作品更美观,我还特别作了强调,比如说,画得漂亮一点,颜色涂的要鲜艳,比一比谁画的最漂亮,画得最像,涂色均匀等等。

绝大部分小朋友在我的“指点”下,把自己的老师画得特别漂亮特别完整,只有欣欣小朋友只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还在这条弯弯的线上方点了一个小黑点。我非常纳闷:欣欣平时画画挺不错的,今天这是怎么了?在接下来的展示评比活动中,欣欣自然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攻击”。“欣欣画得真难看”,“欣欣画得最丑了”“欣欣画得像月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欣欣难过的低下了头。我来到欣欣身边轻声的问“欣欣,你怎么只画了一条线”?她告诉我说,她画得老师就是这样,还一边说一边掉眼泪,我赶忙蹲下来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继续询问。没想到在我蹲下来抬头的一刹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每次抬头看老师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老师的下巴,所以那一道弯弯的线就是老师的下巴,就连老师下巴上的一颗小黑痣,欣欣都给画上去了。真是庆幸,多亏我没有批评孩子。

其实,欣欣画出来的画才是最真实的,我欣喜的将欣欣小朋友抱在了怀里,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并表扬了欣欣,夸她是个细心的好孩子,欣欣高兴的笑了。

教师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关系,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师说心语:儿子独立睡觉了


一天晚上,5岁的儿子跟我说:“妈妈,今天晚上不用你陪我睡觉了,我自己在房间睡就可以了!”我感到很纳闷,儿子怎么突然间长大了。“怎么突然想起要一个人睡觉”我问。“我老师说了,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觉不卫生,会传染病的”儿子回答。原来是课堂上老师说得。曾经多次劝说儿子自己睡觉,可他就是不答应,还找出很多理由。听了儿子的回答,我抑制不住的喜悦。

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以来儿子都睡在我身边,没有儿子的陪伴,原来这么寂寞。整个一晚上我去过儿子房间多次,看着儿子熟睡的笑脸,我有点心酸,有点舍不得。可是作为母亲我明白,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应该高兴才对,我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儿子独自睡觉了,说明儿子长大了,是他成长的标志。我逢人就发布这条重大“新闻”,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儿子在身边时,我就夸赞儿子是勇敢的男子汉。

一天,我到儿子的班级,跟他老师说起这件事,老师很高兴地说:自从学了儿歌《独自睡觉最干净》后,有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独自睡觉了。为了孩子能够坚持独自睡觉,老师还在班上表扬了儿子。我的无心,老师的有意,更坚定了儿子独自睡觉的信心。

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父母要避免在别人面前讨论孩子的缺点,以免他尴尬。我觉得这句话千真万确,但是,在别人面前亮出自己孩子的优点,以此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子方法。

走进孩子的心灵,展开心灵的翅膀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走进孩子的心灵,展开心灵的翅膀”!

老师的爱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责任感,孩子们更象一个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启心灵之锁,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爱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肖秋涵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平时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一直想打开她那扇心灵之门,走进她的世界。

有一天孩子们在画画,郭笃娜跑过来说:“老师,肖秋涵哭了,没有人碰她,不知道她为什么哭。

”我赶紧走过去说:“你怎么了?为什么哭了?”秋涵趴在桌子上一直哭,什么也不说。

我一看原来是裤子湿了,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了,不要哭好吗?”她看着我,眼睛充满了泪水点了点头。

我把他带到休息室,帮她换上了干净的裤子。

我问她:“肖秋涵,是不是刚才玩积木时忘了去厕所呀?”

“是的,刚才我在插建小房子,忘记去厕所了。

”肖秋涵红着脸对我说。

“以后可不要忘了,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老师会帮你保密的。

”“我以后不会忘了。

”肖秋涵笑着说。

我接着对她说:“秋涵,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做朋友好吗?”肖秋涵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信任:“好的,老师像我妈妈一样,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牵着肖秋涵的手说:“秋涵,我们一起去画画吧。

”肖秋涵开心地答应了。

从那时起,我每天引导她和小朋友们相处,让他打开心灵那扇门,迎接快乐的每一天。

慢慢地孩子们也走进了她的小世界,秋涵也变得活泼起来;每天听着她那稚嫩的童语,看着她那可爱的身影,我从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通过一点小事,就会让孩子对我们有了信任,有了安全感,只要我们付出一点爱,孩子就会用他全部爱来回应;只要我们种下爱的种子,用爱来浇灌,就会在孩子们心中快速成长;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孩子们也会用爱来回报我们,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开启孩子的心锁,展开心灵的翅膀。

关于“走进孩子的心灵,展开心灵的翅膀”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时刻走进孩子心灵


从中午12:30到下午3:00这段时间是我们老师最难熬的时间。50个孩子睡觉习惯各不相同,有的躺下就打呼噜,有的半个小时才能睡,有的1个小时后才睡着,还有特别是张云嘉不但自己不睡,弄得周围的小朋友都不能睡。左右挨着他睡得一会拽拽人家的衣服,一会拉一拉手。头顶头的拽头发,脚顶着头的就把小脚伸到小朋友的嘴巴上。老师一看他,他就装睡,一扭头他就四处找惹是非,整个一中午打不睡仗。我们三位对张云嘉感到很刺手,很头疼。

今天中午又轮到我值班,我像往常一样喊了三声口令,孩子们都闭上了眼睛。我顺便拿了一本杂志看了起来。“老师,你看张云嘉。”头顶着他脚的小朋友小声的说。我抬头一看,他的小脚伸在了头顶着他脚的小朋友的嘴巴上,正往回缩呢。气得我快步走到他床前,举手想打他几巴掌,但我马上又改变了主意。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学着用幼儿歌曲《两只老虎》的调唱了起来。“小宝贝呀,小宝贝呀,别胡闹,别胡闹,闭上你的眼睛,闭上你的嘴巴快睡觉,快睡觉……”一遍、两遍、三遍……咦,还真灵了,小淘气鬼睡着了。3点了该起床了,孩子们有的伸腰,有的翻滚,张云嘉也揉揉眼睛坐了起来。我问张云嘉:“今儿中午,睡得舒服吗?”,“老师,你拍着我的背,唱着歌谣,真像妈妈一样在身边。睡得真香啊!以后每天中午我都睡。”他笑眯眯地说。

事后,我在想:以前孩子不睡觉,就大声吼,敲桌子都不管用。通过这件事我才明白,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对。所以,我们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博大的爱心关爱每一位孩子。教育才能成功!

纯洁的心灵


今天上午吃水果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地上有好几快橘子皮,还有他们没嚼烂的橘子。我本来想捡起来就算了,可是从小朋友们一进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教育他们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另外那我也想看看小朋友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反应,于是我就问小朋友们:“哎呀!地上的橘子皮是谁扔的呀?”小朋友们都摇着头说不是自己扔的。我想是不是他们怕我批评他们,所以不承认呢?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于是我把眼睛闭上后说:“小朋友们请注意,是谁扔的橘子皮呀!快点捡起来!”其实我在眯着眼睛,我看见吕泊宁把其中的一些捡了起来,等她捡完了回板凳上做好了。我把眼睛睁开,说:“怎么还有啊!那老师就再把眼睛闭上,谁扔的谁就捡起来吧!”说完后,我就又把眼睛闭了起来,我眯着眼睛看见彭芳颖把它们捡了起来,等她捡完做好后。我把眼睛睁开问:“刚才是谁扔的呀!”小朋友们都说:“是彭芳颖捡的,是她。”

我当时一楞,因为想这个主意的时候,我就已经在脑袋里想好了事情的结局,当我问小朋友的时候,他们就会笑眯眯的说不知道,这样还可以不伤害彭芳颖的自尊,可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没有我们大人的心机,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每当我面对他们、整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快乐和自豪。并为从事幼教事业感到光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愿用我的双手牵着他们稚嫩的小手,和他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和孩子心灵交流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教育随笔:走进孩子心灵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理解教师的教诲,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一、学生帮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以前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此刻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仅对工作有损无益,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代沟。我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个性是对待个别行为偏差生,更是好用贯有的思维定势来决定和处理问题。发生在严骏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时间,,严骏与一位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严骏: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小话,此刻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先到办公室再说”。之后,从与严骏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学乱垃圾,没有扔进垃圾箱,严骏让他捡起,那位同学却说严骏多管闲事,并辱骂严骏,才有后面的冲突。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严骏引起的,那位同学就应负主要职责,严骏是在维护班级的纪律(班级规定扔垃圾,务必在下课时间扔进垃圾箱),那我怎样办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严骏道歉,并且表扬了他

。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作为教师就应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个性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进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静,真是应验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这句话啊!

二、走进学生心灵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个性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张磊同学成绩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心,不爱说话,与同学交流少,在班里显得很孤单;在老师面前也是有上句没下句的,我几次都想主动找他解决问题,但一向都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一次,我们班的同学在食堂包馄饨聚餐,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包,分组煮,分组吃。轮到张磊盛馄饨时,由于食堂地面湿滑,汤水洒出烫了手,结果气得他把馄饨全部倒掉扬长而去,学生告诉我后,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样会这样呢?我意识到他不仅仅性格内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再联想到媒体介绍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赶紧把他找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漫漫说出当时的具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讲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最后表态说:“我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的,遇事也会冷静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现偏激的事怎样办呢?必须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问题。我除了注意观察他,抽空和他谈心外,还让班级几个比较开朗的同学成立帮教小组,带他多参加一些群众活动,如果他遇到难事,帮教小组的同学会帮他出谋划策,帮他解决问题。渐渐地他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交往了,有事也愿

意和我交流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母亲提到他的变化时,对我表示十分感谢。一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他的一张留条,上面写到:“谢谢您,我的老师!”看完后,我欣慰地笑了。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老师只要用“爱”这根针就能把它们串起。教育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就能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就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秋水,心灵的窗口


一粒胚珠的动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气,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不然,它将会慢慢枯萎,永远埋藏于地下。幼儿就象胚珠,老师的爱和关注就是他们健壮成长的动力。

课堂上,面对孩子的嬉闹和喧嚷我有点束身无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咙喊了一声:"都坐好了!"那气势,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违抗。看到我凶神恶煞的样子,孩子们害怕了,赶紧坐好。可是没过几分钟,又乱作一团,我转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们心中充当机械的权威者,我应利用我们之间相互融合的情感来解决问题呀。想到这搭,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发明了一个奥秘,我喜欢的孩子秋水里还有老师呢!"孩子们马上好奇起来,纷纷问我:"老师,你喜欢我吗?""老师,我的秋水里有无你?"我象放哨似的,从每个孩子身边走过,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恐怕错过我的秋水。检查完后,我说:"喜欢和我学习的小朋友,老师喜欢你,你的秋水里就会有老师!"接着我列举了几个小榜样,这一招真奏效,孩子们都但愿本身的秋水里有老师,听得特别当真,回覆问题也很积极,整个教育活动生动有趣。

"老师,你的秋水里有无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头禅,孩子们也总长短常当真地注视着我,但愿从我的秋水里找到他本身的影子。秋水很快成了我们相互通报信息的通道和表达爱的窗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渗透着我和孩子们之间无尽的爱。我真的但愿我播种的这些胚珠,能够勇敢的面对风雨,健壮成长。

温暖孩子的心灵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我在工作中非常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我班的孩子形成了一种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那怎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品质的呢?下面我就两个方面来说: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因此我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是非常慎重的,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做出判断。我班的崔俊豪小朋友平时比较散漫,常常跟不上集体的“步伐”,总喜欢溜达溜达,找点事磨蹭磨蹭。一天,小朋友刚排好队,他又走出来了。我暗想:都提醒过多少遍了,怎么总是不改呀!心里不免有些冒火,但这时我要求自己保持冷静,先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只见他轻轻地搬了把椅子请我坐下来,然后又回到队伍站好。我不禁很内疚,责备自己差点错怪了他。从这件小事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不能凭主观轻易判断孩子的行为。又有一次,我有些感冒、咳嗽,刚到盥洗室吐痰,就听到活动室里吵了起来,是平时纪律较差的梁修俊引起的。几个高嗓门的小姑娘说:“就是梁修俊不对,随便离开座位,还打人。”梁修俊不服气地说:“谁随便离开座位了?谁打人了?”我让孩子们静下来慢慢说。梁修俊说:“我看见张老师(她)在咳嗽,想去茶桶里倒点茶给她吃,李凡武拉我的手,我一甩手就碰到了未良蕊。”原来是大伙误解了他的一片好心。幸亏我没早下结论,否则会因为我的主观臆断或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就可能不经意地扼杀了他关心别人的美好情感。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生硬粗暴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持正面教育,利用幼儿本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其消极因素。即使对待经常做错事的孩子,也应该保护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自尊、自爱之心,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让他们昂起头来做人。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是非重要的。防患未然在班级里,经常会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而每出现一次,不良行为就会得到一次强化,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不良习惯。所以,我为孩子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把工作做在前面。如苏冉的伙伴关系比较差。在一次看木偶戏时,他正好与另一个伙伴关系也比较差的小朋友坐得很近。我想他俩在一起容易引起争执,应该设法以不伤他们自尊的方法把他们调开。我就利用苏冉爱画画的特点,对他说:“今天叔叔演木偶戏,有很多布景。咱们班也正在排木偶戏,你很会画画,我们一起看看布景上有些什么,以后请你给我们班画布景好吗?”他高兴地在我旁边坐下来了。这样既保护了苏冉的自尊心,又避免了不良行为的发生。动之以情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千万不能生硬粗暴地批评孩子,而要通过讲道理,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并将已懂得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次自由活动时,曹依岩正在玩小塑料人,李凡武玩踢沙包,一不小心碰到了小塑料人。他赶紧跑过去把小塑料人扶起来,还主动向曹依岩道歉,可曹依岩还是狠狠地朝李凡武后背捶了一拳。为了帮助曹依岩认识错误,我及时组织全班小朋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曹依岩理由十足地说:“他把我的小塑料人碰倒了。”李凡武是个很能谅解、同情别人的孩子,他马上承认自己的不小心,并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当时我也请小朋友评论了这件事谁错谁对,并说说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我要求小朋友以友好的态度,针对事实进行评论,不要用“他(她)经常欺负人”“他(她)最讨厌”这一类话。孩子们一致认为曹依岩做得不对。曹依岩也认识到了自己刚才没讲道理,及时地向李凡武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人了。留有余地幼儿园的孩子具有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我觉得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的缺点或错误行为给予适当的谅解和宽容,给幼儿自我改正的余地。王可已经两天没在地上打滚了。这天快要吃午饭了,他又想在地上滚爬。我赶紧走过去,用体谅、爱护的语气,小声地对他说:“怎么?憋不住了,想在地板上滚一滚了?那好,我带你到一个没有小朋友的地方去滚,只让我看见,别让其他小朋友看见,因为小朋友都知道王可进步了。如果再退步,多不好意思啊!”王可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我不想再滚了。”参加幼教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了,同时我觉得对幼儿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方面碰到的一些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

教育笔记《师说心语:用心灵赢得心灵》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心灵美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