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合格的家长(小班)

01-25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要当合格的家长(小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当合格的家长

上学年,我带的小三班中有一个孩子叫许书,刚入园时,这个孩子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爱拧小朋友的脸,喜欢到处乱跑,抢别人的东西吃,经常拉尿在裤子里……后来,经过一个学期的习惯培养,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少惹事了,只是偶尔尿裤子。可是,经过一个寒假,开学后的整整一周,他每天都会尿裤子。第二周的星期一,许书的父亲来送他,对我说:“徐老师,星期天我带许书到医院去看病了。”我吃了一惊:“许书怎么了?”“他经常尿裤子,到医院让医生给开了些药。”我说:“我认为许书身体没什么事,只是习惯不好,本来寒假前已经很少尿裤子了,现在又天天尿裤子,应该是你们在家没有注意培养他良好的大小便习惯。现在,我每隔半个小时提醒他入厕一次,只是,如果老师不跟着他,他跑到厕所转个花儿就马上回来,不过,我认为,过段时间就行了。”许书的父亲很不好意思:“徐老师,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在外面打工,平时很少回来,你也知道,他妈妈这个人又不会教育孩子,谢谢你们了。”说老实话,许书的妈妈有点傻,平时能给孩子吃饱饭,能接送他就算万幸了。

经过整个小班一年的教育,许书真的像变了个孩子,同时,通过对他的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比如,他每次放假回来的第一天,就会尿裤子,不论假期长短,而其他的时间会好一些。并且,不单单是他,好多孩子都有类似的毛病,长假开学后的几天,哭的、闹的,不听话的特多。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

举个例子:老师教育孩子不能买路边摊的小食品,不卫生,可是,好多家长在接孩子时,手里就举着麻辣串、炸火腿;老师教育孩子少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可是,有的家长为了自己打牌,不被孩子打扰,就让他整天盯着电视机;老师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可是家长却把好东西全堆到孩子面前,并说:“这全是你的”……

所以,我认为,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家庭教育要比幼儿园教育更重要。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的五天良好教育,可能会被个别家长在两天里改变,甚至是颠覆。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出合格的,让自己满意的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自从上了幼儿园,孩子仿佛一夜间长大,懂事了好多。作为家长,颇感欣慰。

尽管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但我发现,自己却对孩子要求越来越多了。每天要求孩子这要做好,那也要做好,孩子在大人的不良情绪感染下,也变得急躁、爱发脾气、没有耐性。

静下来,对自己的育儿方法进行反思。发现这些问题如果出现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一定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耐心地询问他哭的原因,然后安抚他,直到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这种方法很奏效,孩子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近来,因为自己处理孩子哭闹的方法不对,经常批评他,有些时候还会对他大声吼,而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不能表达对一件事情的不满,就用更加厉害的哭闹形式来反抗。这样孩子与家长就形成了对立面,家长越来越生气,孩子哭闹得越来越厉害,最终是两败俱伤。

其实,孩子的进步是慢慢的,现在不是提倡孩子要“慢养”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之上的。我们是新手妈妈,可以容忍自己犯错,但反过来,我们也是孩子的试验品,孩子也在慢慢尝试与大人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我们必须也要容忍孩子犯错,孩子只有在不断犯错、改错中才能快速成长。

以下是我以前记录的关于孩子吃饭问题的处理方法,抓住了孩子的脾气、秉性,用他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

“有一阵子,宝贝也不爱吃饭。有一天我给他做了汤面。吃饭的时候,我说‘这是我的面,宝贝你不要吃哦!’我想他既然总是与大人对着干,干脆就换种方式和他沟通,这招果然见效。宝贝一听我不让他吃,一下子就来了劲,偏偏要到我碗里夹面条,我故意对他说:‘你看你吃了妈妈的面,妈妈没有了,怎么办呀!’宝贝特别喜欢和我开这种玩笑,总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似的,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就这样,我俩在打闹中,肖肖一会儿就吃了半碗面条。

今天晚上也是,我做好馄饨后故意对他说:‘这是妈妈的馄饨,你可不要吃哦!’我还故意离他远远的,假装不给他吃。结果宝贝来了神,在房间内大喊‘妈妈,我要吃,我肚子饿了。’如果他自己要吃,就一定会吃。于是我走过来,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孩子吃了好多。

但这段时间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我觉得孩子大了,好好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孩子一不好好吃饭,我就会命令他好好吃饭,把饭吃光。这时孩子饭虽然吃了,但整顿饭下来,却是眼含泪珠,对父母诸多的不满。

不仅吃饭问题,现在好多问题都和以前处理方法不一样,总觉得孩子大了,好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检讨一下自己,应该像以前一样,耐心地引导孩子成长,孩子自己也是在摸石头过河。教育孩子,如果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可以换一种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果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一定会让他们改掉坏习惯。当然,这需要家长与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只要家长有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做到的。只要家长用心,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成正比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我要去娃娃家,我要当爸爸


热火朝天的区域时间开始拉!“我要去娃娃家,我要当爸爸!”说完高宇杰宝贝就兴冲冲地跑进温馨家园了!“我是爸爸!”宇杰宝贝到了区域后就斩钉截铁地对旁边的林雨欣和曹孝凯说到,似乎在捍卫着自己的这个角色,谁也不能抢走。同样是男孩子的曹孝凯就说,那我就当哥哥好了。于是在温馨家园内的小伙伴们都开始述说自己的角色。林雨欣说:“我要当姐姐。”陈语菡说:“那我当妈妈吧!”朱梓雨馨说:“我来当宝宝!”大伙儿都开始打扮自己,穿上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宝宝的衣服,代表自己的身份。

“余老师,你帮我把这个扣子解一下好吗?太紧了!”宇杰拿着大白衬衫过来向我求助。“当然可以!”我热情地回应到,帮他解决了难题。过了一会儿,我轻轻地走到高宇杰身边,蹲下问到:“爸爸,今天你们要干什么啊?”“嗯,我是爸爸!”宇杰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依然穿着白色的衬衫,手却一直来回捣鼓着脖子上的领带。他似乎被手上的领带难倒了,捣鼓半天也没带上。于是我说:“爸爸,你找语涵妈妈帮下忙吧!妈妈帮爸爸带上领带一定没问题!”宇杰停下手上的动作,低下头想了想,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还是自己来吧!”于是宇杰继续扯领结,咕噜地一下,套进脖子了!“哈哈,这样就可以了!”宇杰戴着刚套上的领带兴奋地看着我说,他似乎没想到自己居然戴进了!“你真是太棒了!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了吗?”“嗯,我等等要包饺子!”说完就拿着饺子到了餐桌上。“我也要包饺子!”姐姐林雨欣也来到了餐桌胖和宇杰爸爸一同动手包饺子了。

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在干什么呢?陈语菡妈妈在一旁买杯子,朱梓雨馨宝宝在一旁煮菜,曹孝凯哥哥在一旁蒸蛋糕,似乎都在各自忙乎各自的……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宇杰爸爸低下头想了想要不要寻求语涵妈妈的帮助,最终依然选择自己解决问题,说明宇杰对于爸爸的身份是认可的,但向妈妈求助还是有些排斥和陌生的。宇杰喜欢爸爸的角色,对于自己想干什么都有行动和想法,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活动中完成,比较独立。显然在活动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在活动中的其他孩子同样也是各自干各自的,融入在自己的角色里,却忽略了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沟通。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孩子们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但似乎缺少了一些家庭氛围的交流。

如果当宇杰在遇到困难时愿意大胆些向妈妈求助,那么爸爸妈妈的交流就会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这样也会间接促进和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交往。

我也可以问问哥哥姐姐宝宝会不会有什么困难,可以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还有哪些东西满足“爸爸妈妈”的需要?家庭成员们一同活动时可以怎样分配任务?游戏继续发展下去还需要做什么?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要统一


上午的晨间活动,A带着妈妈来到了科学发现室,她现在科学发现室转了一圈,然后蹲下来玩吸管,她妈妈也蹲下来,说:“这个是记录表”“记录什么的啊,这上面还有钱呢”“1角,5角,1元”她妈妈说:“用吸管在吸水滴在硬币上,看最多能滴多少?”她拿起吸管,捏着吸管,吸了一半的水,然后滴在5角的硬币上,她滴的水一直都滴在外面,她妈妈一直在给她擦水,我看见她的水一直在抖,刚开始她一直在滴,没有数,妈妈问她:“好了没有”“好了”“多少滴”“我没数”于是又重新来第二遍,还是没数,她妈妈帮她在一滴滴的数,也在帮她擦水,妈妈问“好了没有”“不知道,我看不见啊”于是她放下吸管,拿起旁边的手电筒,打开照着硬币,她妈妈开始再帮她滴,她在帮忙数,看到漫出来了,王琪格格说:“好了好了”妈妈:“一共多少滴啊”“27滴”妈妈:“你有没有数错啊,27滴呢”王琪格格:“没有,我刚才数的是27”于是,拿起笔开始在记录表上纪录。从幼儿认知领域的发展来看:首先王琪格格已经对3个硬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她对记录表的认识并不是很熟悉,在妈妈的引导下知道这是记录表,知道记录的内容,才知道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从上面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边实验边数的技能。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教师第一要提供这样的探索材料给幼儿,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的,培养孩子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实验的学习品质。第二我们要讲正确的教育理念传播给家长,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要统一,这样孩子的能力才会正常的发展。第三对于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对记录表不熟悉,小部肌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多提供点游戏材料供孩子游戏,练习。

当排头


每个孩子都有好胜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愿排在前面,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就连早晨谁先到园,也要吵吵嚷嚷炫耀半天,这是幼儿园孩子的天性。

这天下午,我要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做游戏,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按顺序站好队,只见刘震鸿在队伍前面推推桑桑想争当排头,我便大声喊道:“刘震鸿你争什么?站到你的位置去”。

当时,我的话有点“火”,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排到了队伍的后面。

做游戏了,其他孩子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又跑到那,玩得非常开心,唯有刘震鸿不仅不高兴,而且还不遵守游戏规则,在队伍里一个劲的搅乱,起初我有点生气,认为孩子在与我作对,但转念一想,责任不在孩子,是我把刘震鸿从排头撵到排尾,违背了他的心理,伤害了他的自尊,难怪孩子会有抵触情绪。

幼儿争当排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动态,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启发、教育他,而不是训斥、指责、批评他。

想到这里,我马上停止了游戏,让大家坐在一起,在全体小朋友面前我承认了刚才对刘震鸿的批评是错误的,并告诉大家刘震鸿愿意当排头不是坏事,说明他有上进心,他的想法是好的,如果要遵守纪律,做到不拥不挤,听老师的口令,积极的和大家开展活动那就更好了,说到这里刘震鸿终于露出了笑容。

游戏又开始了,刘震鸿乖乖地加入到小朋友中间,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再也不搅乱了。

通过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管理方法不对头,就会伤及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要时刻把握好孩子的心理特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抑制孩子的攀比心理,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家长放心、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让家长放心贝贝是这三月份新入园的孩子,贝贝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在各方面比较弱,不太爱表达自己,让我帮助贝贝多锻练。当贝贝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对所有的装饰和玩具都非常的好奇,可过了几天贝贝就什么都不愿参加,就一个人静静坐着看。我走到贝贝面前,和他面对面地谈话并问他:“贝贝,!我们能一起玩吗?”他好像没听到一样,对我不理不睬。我又接着说:“我喜欢你贝贝。”他这次听了我说的话,点了点头。贝贝的性格特点比他妈妈说的还要内向,他不仅是社交方面较弱,而且不愿融入集体,比如:一天当中不喝水、不说话等做任何事情都不参与,就一直静静地坐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更要有足够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带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主动和孩子拥抱、拉手、奖励大拇哥等一些肢体上的语言。我每次和贝贝聊天的时候我都做到平视孩子,帮他找好朋友,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贝贝妈妈又来到幼儿园,看见了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贝贝的妈妈很感动,看到贝贝的进步心里很高兴,一直不停地感谢。其实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对于老师来说那都是很珍贵的礼物。

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我们班来了刘思涵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屁股总是很难在小椅子上坐着听完一节课,还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通过家访从她爸爸妈妈那里得知思涵在家里的时候也很调皮,会穿着

鞋子上沙发、上床,父母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来到幼儿园里她的话也不多,面对这样的小朋友,我会给她更多的正面鼓励,只要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使劲的表扬她,比如:上课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就先拿她做个典型,我会说:“思涵是最安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就这样,孩子进步了很多,我对她很有信心,相信她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一起努力,让孩子在赏识和鼓励中快乐成长!

选择幼儿园家长要耳听八方


选择私立幼儿园的必修课

专家意见:家长在选择幼儿园前,要多做“功课”。如果决定准备送孩子进私立幼儿园,就尽量找社会上公众口碑不错的,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私立幼儿园。

一些有外国著名教育机构参与办学的私立幼儿园也可以作为选择的目标。因为,就私立幼儿园好坏的衡量标准来说,主要是看其办学资质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里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

通常情况下私立幼儿园的硬件条件都非常不错,这也是私立幼儿园比较吸引家长的地方。但是教育质量和师资这两方面,就很难一眼看出优劣来。家长可以询问已入园的其他孩子的家长,并做出判断。尽可能选择往返家校交通便捷的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会有一些突发的不可预知的状况,万一发生紧急状况,家长能及时赶到,另外,平时接送也会比较方便。

园长意见:对于幼儿园软硬件条件的选择,家长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力。据了解,行业内的确是有个别不良办学机构存在。所以,家长们需要擦亮眼睛,选择幼儿园的过程要慎重再慎重。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家长衡量的标准。

首先,要拥有一流的教学师资和教学理念。例如双语特色的私立幼儿园应该都安排有外教,一般的私立幼儿园也应该配备有资深教员、专业营养师,甚至是男幼教。孩子在这样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都有保障,家长也放心。

其次,正规的私立幼儿园,收费虽然较贵,但对收费都有相当的规范和依据,收费账目清楚,不会在学期间额外追加费用。家长可以规划宝宝未来的兴趣发展走向,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特色幼儿园。当然,在决定前,家长务必要带宝宝去幼儿园走走看看,让宝宝适应和习惯。宝宝是否喜欢也很重要。笔者解读:

私立幼儿园的收费,是家长最关注的话题。可还是应以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学得充实、生活得舒适为重。在作出选择前,不能单方面听信园方华丽的介绍。最好是向一些有经验的家长讨教。也可以去一些大型的站请网友们支招。总之,家长选择幼儿园,应该量力而行,对孩子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切忌盲目跟风。

告家长——避免三大理解误区

误区一:孩子的启蒙教育起步得越早越好。

专家解惑: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过早或过晚,对孩子智力的发育和思维意识的培育都是不利的。正如成语“揠苗助长”的寓意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家长一味地将教育提前,孩子的心智发育不到位就不能吸收,这样非但没有效果,更会让孩子对学习知识的过程产生厌倦感、恐惧感,后患无穷。

误区二:孩子全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专家解惑:全托并不能作为家长逃避教育责任的一种方法。虽然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幼儿园,由有经验的教师和育幼师教育和照料。但是家庭的呵护和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且无法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托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来说,的确有助于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但过小的孩子则更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呵护。

误区三:进幼儿园就要早认字、会算术

专家解惑: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起步,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多认字、做算术,其实是过早地给予孩子压力,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孩子进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体能四方面的培养。

幼儿园期间作为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了解如何与人相处,形成集体意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这对他今后走向社会将十分有益。

在学习上也应以游戏为主,因为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过早地施加学习压力不利身心健康。使之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是今后求学道路的基础。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孩子应该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学会关爱他人,同时培养做事的坚持性、独立性。

应对幼儿入园哭闹 家长心要硬手要软


幼儿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应对方法:心要硬手要软。(只针对刚入园的宝宝,如果是上过很长时间突然哭闹拒绝去幼儿园的,要仔细查找原因)

宝宝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是哭着上学去,哭着放学来,还隔三差五的生场小病。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吧,家长们既不放心又心疼;请两天假吧,又怕助长了宝宝的厌学情绪。幼教专家表示,在宝宝入园的哭闹期家长要软硬兼施,既要狠下心来坚持接送,帮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又要悉心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健康,防止孩子因情绪低落而生病。

“入园第一个月,基本所有的孩子都有哭闹现象。”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小朋友和玩具都是陌生的,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在跟前,自己不再是被关注、呵护的焦点。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让宝宝手足无措,哭闹成为唯一的发泄出口。

“孩子哭着入园,放学的时候还是眼泪汪汪的,会不会在幼儿园哭了一整天?”面对家长们的疑问,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哭闹是间歇性的。一般,宝宝在刚入园时哭一会儿;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吃饭、上厕所时,他会因为能力不足或想妈妈而委屈地哭,放学时见到妈妈再哭一下表达自己的不满。孙萌表示,大部分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持续一个月,有的孩子一开始哭得凶,随着时间推延会逐渐适应;有的孩子一入园很适应,过两天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哭闹。哭闹持续时间最长的,往往是那些不能坚持每天入园的孩子,“越是不能坚持入园,孩子就适应得越慢,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就越大,这样的孩子哭闹期甚至超过1年。”孙萌说。

如何帮孩子度过哭闹期呢?虽然每个孩子都会哭闹,但具体的原因还是因人而异的,家长最好能对症下药。

恐惧幼儿园

平常家长言谈中,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幼儿园的负面信息,如“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孩子自然恐惧上幼儿园。家长要多从积极方面表述幼儿园生活,如在幼儿园可以学本领,交朋友等。

分离焦虑

全职妈妈或祖辈带大的孩子依赖性强,一旦入园分离焦虑也表现得比较严重。父母要加强孩子的自理、自立训练,同时要遵守和孩子之间的约定,答应了孩子4点半去接他,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言而无信,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试探家长的底线

幼儿园没有家里舒服,得到的关注与照顾没有家里多。有的孩子就用哭闹、甚至谎称肚子痛等理由来试探家长的底线,以达到不去幼儿园的目的。对这类型宝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坚持送他去幼儿园,否则他不去幼儿园的借口会越来越多、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

宝贝平常很少生病,为啥一入园就隔三差五的小病不断呢?很多家长甚至因此怀疑幼儿园的卫生和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幼儿情绪的波动是新生生病的主要原因。”孙萌老师解释说,孩子入院前,生活起居都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病原体比较少,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接触的小朋友多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个孩子生病,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此外,孩子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对他生理是一种挑战,而情绪的波动和低落,也会引发生理的失调,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体质下降,从而引发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孩子一旦生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最好在家静养。同时,家长要每天和孩子一块儿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和有趣的事,保持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感。孩子痊愈后及时送孩子回幼儿园,否则入园不规律,会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和疾病易感期。因此,入园初期,家长要悉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帮孩子度过这段疾病易感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多喝水

秋季干燥,人体本身缺水,宝贝在适应期又常哭泣,很容易消耗太多水分。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宝贝补水,多吃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营养

如果孩子入园后食欲不振,家长可做些蛋白质丰富好吸收的食物。在刚入园那段时间,不要强求孩子吃得跟以前一样多,也别随便给孩子加餐,否则积住食,反而容易生病。

帮宝贝放松心情

家长多给孩子爱抚和肌肤之亲,这样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重建。睡觉时,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让他听着故事入睡。

回家先消毒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之后,最好把外衣外裤都换掉,勤洗手洗脸,减少感染几率。如果得知周围有孩子生病,可以给孩子喝点板蓝根或是吃点大蒜加以预防。

增加户外运动

平常多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晒太阳,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减少生病的几率。

当孩子开始顶嘴的时候


挑剔中成长学会苛刻;讥笑中成长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学会正直;赞成中成长学会自爱;——在欧美很流行的《育儿歌》。

小时候,一出了什么错,当我们试图解释时,我们最不喜欢大人很凶地呵斥:大人说话,不要顶嘴!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情急或着急中,却发现自己也成了严厉的大人。

面对顽皮、捣鬼、耍赖的孩子,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有时,自己居然还说不过他们,恼羞成怒下,只有大喊“不准顶嘴”。

可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是真的为他们好吗?当孩子开始顶嘴、争辩时,难道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吗?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叛逆、不爱学习、不好教育吗?事实并非如此。

通过正确的途径,其实通过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教育传统,中国人认为,教育小孩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德国人却希望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以为两代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因为挑战父母,将大大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争辩过程,他们必须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念。

而争辩的结果,也会让孩子找到自信、学会独立思考。

有时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这发现将促使孩子得到一种成就感。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希望培养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是在挑战固有的惯性思维。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鼓励听话的孩子,从老师到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惩罚调皮的孩子。

然而,经过科学测试,心理学家们却发现:在反抗期中,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比较自信,也富有创造力。

当然,争辩也需要有技巧,有方法,而在友好、宽容的氛围里,和与父母争辩的孩子,将在成长历程中至少得到两种帮助。

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孩子和父母争辩,需要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

在争论时,孩子必须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观察,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表达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对孩子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

帮助孩子形成个人意志同时,争执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受到重视,确立自立和自信心。

他们开始学会如何正确的思考,并运用合适的表达,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表明出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开始尝试着走自己的路。

因此,明智的父母要善于聆听孩子,找到合适的机会,建立平等、宽容的氛围,和孩子进行讨论。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

同时,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做是对长辈的不敬。

如果孩子是对的,要大方、坦诚的接纳意见。

喜欢《要当合格的家长(小班)》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开学家长要做好准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