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个半月大时,有一天到了喝牛奶时间,我顺手拿起手边的故事书,将封面对着他。其实当时只是好玩,结果却惊讶地发现,他应该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睛,竟然很有规则地上、下、左、右转动着看完了一页,我不相信地再翻了一页,他的眼睛又重复地移动了起来,而且一页接一页看下去。我无法得知他究竟看到了什么,但这个发现却提醒了我,小孩子可能会对书本感兴趣。于是,误打误撞地为他开启了阅读人生。
喂奶、翻书、说故事,同时进行
可能有人会发出疑问,妈妈一手喂奶、一手拿书,哪来第三只手翻书呢?所以,我会准备特别做给小小孩看的厚板书,比较容易用一只手翻页,然后一边喂奶、一边翻书、一边说故事。或者,你也可以先准备十几本童书在手边,只让婴儿看每本书的封面,这也是挺不错的做法。
有时候,我会选择静静地陪他,让他自己看;或是让他边看图,我则一边叽叽呱呱地解说着内容──这样总是让我觉得自己好象神经有问题,怎么对着没有反应的婴儿自说自话。其实,一边喂奶、一边看书的顺带好处是,孩子常常不知不觉地就把牛奶喝光了,不会因为其它事分心而无法喝完牛奶。
母乳妈妈专心享受当下!
如果妈妈是喂母乳呢?那要怎么一边喂奶、一边看故事书?请各位妈妈教养孩子时,一定要以自己的直觉来变通实行,不能死守着书上所说的来做,所以碰上喂母乳时就别想着还要念故事书了吧!我觉得喂母乳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亲子时光,这样的时间稍纵即逝、而且一去不复返,所以好好地专心享受它吧!
说真的,很多时候奶也喂了、尿布也换了,什么都不会做的婴儿还是眼睁睁地望着你;这时候对妈妈来说,念故事书是打发时间,而对孩子来说,则是蕴含了无限可能的教育功能,这么简单好用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在纽约学画的朋友,也是从女儿一出生不久,就开始给她看不同画家的作品画册。朋友表示,如果不是听到我说两个月大的儿子会看书,她也不会想到要帮这么小的孩子念故事书或是让她看画册。朋友还发现,当女儿八个月大时,就好象很有主见地,会特别喜欢某个画家的作品,只要拿到这位画家的画册,就会静静地欣赏好久,像是上辈子就认识这位画家呢!
黄金时期:让孩子爱上书本
只要孩子还在用奶瓶喝奶,都是让他们爱上书本的最佳时机。因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里,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睡觉和喝奶,其它时间通常都是处于非静止状态;所以只要遇到孩子愿意平躺下来,会赶紧挨着他们旁边躺下(趁这个机会赶快休息一下,等会儿才有体力再战),然后就这样一本接一本地念起故事书来。以下的时机,都非常适合用来念故事书:
1、用奶瓶喝牛奶的时间
2、用奶瓶喝水的时间
3、睡觉之前(包括午睡)
4、累了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时
5、孩子早上刚醒来,还乖乖躺在床上时
这些时机每天都会在生活中出现,所以非常适合,而且通常这时孩子都已经自动地乖乖躺在床上了。
父母有慈爱的德行修养,子女便会善根福德的孝顺。
孩子生长于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
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
孩子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
孩子生长于无助中,便学会了抱憾。
孩子生长于荒唐中,便学会了羞愧。
孩子生长于嫉妒中,便学会了怀恨。
孩子生长于羞辱中,便形成罪恶感。
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
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
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
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
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
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目标。
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
孩子生长于公平中,便学会了公义。
孩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
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
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回归正题:
这4个问题是:
0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0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0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0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回顾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4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非常有效。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就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孩子便是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
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子女的,但中国很多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其实是一种无形伤害!
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的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是要让对方能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0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0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0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0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05.调整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06.要注重孩子品格和精神的培养,而非一味的追求分数。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对孩子的教育便不难了。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对孩子要保有耐心,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孩子的成长,需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只能得不偿失。
宝宝上了一天幼儿园回到家,爸爸妈妈若要只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宝宝们是难以回答的。
和成人不同,成人可以回忆自己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然后汇总一整天的信息、感觉、情绪,做出阐述和评价。但是幼儿很难说清楚自己在幼儿园一整天发生了什么,甚至可能回忆不起来。
那么,对于幼儿,我们有一些引导的问题,问一些清晰的问题,让他们能够顺利表达和回忆一天过的怎么样。
下面为家长们准备这25个问题,视情况而定,每天可以选几个来问,或者当你觉察到孩子某方面有点异常的时候,可以问他们相关问题:
1.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好事情呀?2.今天什么时候最开心啊?
3.今天在教室,你想坐在谁旁边?(你不想坐在谁旁边?为什么呢?)
4.今天有没有帮助哪个小朋友啊?
5.今天你们老师说得最多的是什么事情呢?
6.你们班谁最有趣啊?为什么你觉得他/她最有趣?
7.如果明天你变成了老师,你会做什么呢?
8.今天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帮你啊?
9.幼儿园哪里最好玩?
10.今天在幼儿园里发生的最不好的事是什么?
11.如果你可以换座位,你想和谁换?为什么呢?
12.午餐的时候,你最喜欢什么?
13.你今天什么时候觉得最无聊啊?
14.你今天听到的最奇怪的话是什么啊?
15.如果怪兽到了你们班,要带走一个人,你希望它把谁带走?
16.课间的时候,你想要和谁玩呢?
17.在幼儿园里,你不想学什么?
18.玩的时候你玩得最多的是什么?
19.在幼儿园里,你还想学点什么?
20.你们班有谁要罚站吗?
21.告诉我你今天在幼儿园什么时候用过笔?
22.如果我今晚给你老师打电话,你猜她会给我说你的什么事情?
23.给我讲一个你今天学到的东西。
24.你觉得自己对班上哪个小朋友可以更好一点?
25.告诉我今天什么事让你笑了?
当你问孩子这些问题时,可能会得到让你惊讶的答案。也可能,这些问题会引导他们告诉你更多发生在幼儿园的事情。
孩子的语言学习理论上要经过两个阶段:接受信息阶段和表达信息阶段。从学习口语和文字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为四个必经步骤:学听话、学说话,学认字、学写字。
1、学听话
学听话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婴儿从出生开始,大量地听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语音和句子。
在这个阶段要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父母可以将看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断地讲给宝宝听,让宝宝的头脑中将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不要太在乎宝宝是否真的理解),这是在进行语言的储备,对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2、学说话
学说话是表达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伴随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让婴儿先后发出单音、双音,逐渐会说简单句、复杂句子。
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说话要注意,尽量使用规范的句子和句型,多与宝宝交谈,并给宝宝朗读,让孩子反复练习儿歌;同时要随时随地让孩子学习、练习使用语词,如:认识家中的各种东西;外出时教给宝宝所看见的东西等
3、学认字
认字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同样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接触(视听)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字。
这一阶段要培养婴儿的阅读意识,多给宝宝读书,在读书时告诉孩子,每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书中的字和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帮助孩子注意字的形状;当孩子主动问起字、词时,要耐心地讲给他听。
4、学写字
学写字是表达信息阶段,应伴随手部小肌肉协调能力逐渐成熟,让婴儿从简单笔划的字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孩子小时候,除了长辈给孩子讲故事外,有另外一点尤其不容忽视,就是“让孩子给长辈讲故事”。刚开始时,可能孩子讲得不好,没关系,多鼓励,多表扬。在自己的同类面前表现(或称炫耀,英文里叫showing-off)是动物的共性,不仅限于人类。
给别人讲故事的好处,我做了一下总结:
1.一种词汇运用能力的训练方法。孩子小时候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模仿(imit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即从“词”到“句”、从“句”到“段”的过程。孩子把听到的故事,运用听到的“关键词”串联起来,用故事情节的意境与情景把它们熔铸到一体。这不就是一篇“无字文章”吗?根据“我手写我口”的原则,所以,凡是擅长讲故事的孩子,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写作的好手。
2.一条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管道。孩子给家长讲故事,还是懵懂的孩子向家长传递他们对这个他们刚刚结识的人文和社会的初始价值观的“显示屏”。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选择所讲的故事实施“影响力”。孩子给别人讲故事时,最先听到的是自己,受到最大的教益自然也是自己。所以讲故事成了亲子沟通的管道。
3.一种解释和理解能力的训练方法。把故事讲给别人,当然是把讲者对故事的理解解释给听者。这个语言的组织过程,是讲者以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语言技能把自己对所讲故事的认识与见解尽力展示的过程。
4.一种说服能力和领袖气质的训练。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引导别人思维的人,因为要想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他一定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还要揣度听者的感受,从而牵引着听众的思维,最终引向故事的主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啼笑,或传播教益。这不就是一个领袖对大众所做的事情——开口就能让公众为之倾倒,而后顺势导引,率大众施展宏图大略吗?
一、宝宝的恋母情结太强
从二宝出生后她就一直呆在我身边,除了做饭时间宝爸帮忙稍照看一下,其余的时间都是跟着我,恋母情结可想而知了,而她也像我的小尾巴,到哪都带上,有时想着外出办事不方便和宝爸商量让他看一会,被人家一口回绝:“她一会不见你就哭的哄不住呢。”弄的这次断奶也跟着我,一饿就哭着要吃奶,无法转移视线。
二、回奶茶作用太迟缓
为了坚定自己断奶的决心,我还提前准备了回奶茶,早上起来给二宝吃了最后一次母乳,我就喝了回奶茶,下午又喝了三杯,想着到晚上奶水就会少的,自我感觉奶水一点都没有少,反而乳房胀满,疼痛,有些忍受不了。
三、奶爸没有发挥作用。
母乳带给孩子不仅是填宝肚子,还给宝宝带来了安全和信任感觉,所以我也支持断奶不可采用仓促、生硬的方法,老妈说让把二宝送回去,可是我不同意,本来断奶对孩子就很残忍,再让她看不到我就更残忍了,我也无法想像宝宝见不到我大哭大闹的情形。可是到晚上老公也不帮忙,一看到孩子哭着要吃奶就把她往我怀里塞,我也赌气似的让孩子吃。
四、替代食物没有做好
没有断奶时二宝还偶尔喝点奶粉,米粉和面条也吃点,我想着如果不让她吃奶她一饿就会多吃一些食物,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宝贝饿了反而什么都不吃,就扒着要吃奶,给她喝奶粉,她把奶瓶扔了,喂面条和米粉连嘴都不张,眼看着她哭闹的累的无精打采的可怜样,任由谁都会心软的。断奶最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把孩子断奶后的饮食安排好才行。
家园共育《告诉孩子:这是一天中最该用于学习的四个黄金时段》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开学一天的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