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没有迟到”谈家庭教育
读了xx年的第10期的家园立交桥中的《从“你没有迟到”谈家庭教育》一文,将我带入了深深的思考:
文章说的是梁xx老师在值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奶奶带着孩子入园时的一句话:宝贝你迟到了,明天早点来哟。这位奶奶对孩子一再强调,孩子你没有迟到,你没有迟到。梁老师问奶奶为什么这么说?奶奶的回答是你说他迟到他会哭的。
现在的孩子疼爱的人多了,听不进相反意见,过度的爱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没有错误发生。现在的家庭都是4—2—1的结构,所以六个人的爱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时,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承受,我们给予的爱是否合适,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现在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带的,非常的喜欢有了孙子,所以孙子的一切都是好的,孙子做的一切他们都能接受。在幼儿园里最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孩子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孩子之间有些小矛盾是很正常的,当他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就会产生一些小的摩擦。很多爷爷奶奶的态度就很强硬,觉得别人欺负了自己的孙子,很是心疼。
可是当自己的孙子欺负了别人的孙子时,他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就只是一笑而过。像这位奶奶这样的溺爱,在她的眼里孩子不能接受自己迟到,说明孩子还是知道迟到是不对的,知道迟到很丢人,但奶奶因为怕孩子哭,非的告诉孩子他没有迟到,长此以往孩子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都削弱了,在这样的爱的保护下,孩子还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他只会认为自己做的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都是允许的。
育儿观念:从“袖子提醒”谈育儿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去吃酒席,一桌子好吃的肉菜总是很诱人!当我要伸手夹远一点的菜时,妈妈总是紧张地提醒我,“袖子,注意袖子!”原因是,我的袖子总是会碰到临近的那几盘菜。这样袖子就沾上油弄脏了。妈妈总是这么提醒我!当时的我,总觉得很奇怪,“我已经很注意了,把胳膊抬高了,把袖子挽起来了,怎么还会碰到?”好像这件事我就是做不好,这件事我压根做不好,这件事是超出我的能力之外了。
等我长到很大了,每当要夹远处的菜,都会提心吊胆地注意自己的袖子。
再长大,这件小事就过去了。现在的我是不会那么在意,即使弄脏了,脏了就脏了呗!
这让我想到对待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得到了很多大人的关注,因为大人有时间啊。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来自奶奶爸爸妈妈的关注。因此,作为大人我们给了太多“提醒”!
“这里慢点走,会摔跤的。”当孩子走在容易摔跤的地方时我们很紧张地提醒。如果真的摔了,“看吧,说不让你走这里,你偏要走!”
“拿平碗,别把汤撒了。注意,小心”,当孩子尝试自己端汤时,又有一个紧张的提醒。
......
小时候的那个“袖子提醒”让我记忆犹新,给了儿时的我很多压力和困扰。庆幸的时,小时候妈妈并没有很多时间陪我,她太忙了。2岁多起,我已经跟着村里的大孩子跑来跑去了。
那么现在,当我有很多时间陪孩子的时候,我却给了太多“提醒”。这些提醒总是包含着紧张成分,逐渐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很多事情我是做不好的,我对我自己肢体控制没有信心......”
数学,很多人简单理解为数字,1/2/3/4/5/6/7/8/9、…其实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也是从0和1开始认识数学的,他们最开始利用数学是从结绳记事开始,之后不断深入慢慢形成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阿拉伯字母.
那么我们可爱的宝宝们又是如何学数学的呢?1/2/3代表什么呢?简单的符号还是死记硬背的字母?百变数学为我们揭晓数学的独特魅力——思维。
数数——最初的认知
排排队数一数,从我们最爱的游戏开始吧!游戏开始啦!小朋友们排排队!报数啦!请问:从前面数我是第3位,倒着数我也是第3位,那么总共有多少人呢?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不难发现,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首先会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然后脱口而出!事实上,他的答案是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真正的思考得来的。这就是关键所在。也许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直接数一遍就知道了!简单的排队问题很难吧!已经上升到思维层面了吧!
动手操作,思维能力初现
家长们也许开始糊涂了,上面一段要说明的就是孩子的认知还处在最初级的阶段,数数,还没有将数学作为一种整体的概念来看。接下来,高畅老师给孩子们一个问题,“从前面数我是第三位,从后面数我也是第三位,三加三不是等于六吗,为什么我们得出的答案是总共有五个人呢?”,孩子们开始懵了!那就动手摆一摆吧!摆过一遍之后才发现!哦!原来第三个人被重复了两次,所以这个答案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减去一个。
学数学,最讲究的是方法,如果什么也不想,只是闷头算数,永远不会有大的成长,正所谓“苦干是基础,但巧干才是真正的重点”。百变数学带给孩子们的就是各种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孩子们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大脑,让学习效果最大化。所以无论是排队游戏还是动手操作的情景游戏,甚至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学会的不再是一个符号、一个字母甚至单词,而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可以促使孩子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时,以一种严谨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益。
观察和思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观察者在观察时,不仅在注视着对象,而且还在搜寻着、比较着、分析着对象变化、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期从中寻求出某种规律性的过程或找到某种答案。还需要进行思维、言语等活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一个知觉、思维、言语等综合作用的智力活动过程,因此观察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而幼儿从小就有强烈的接触物体的本能和需要,这种本能和需要是思维的基础,利用幼儿的这种需要,因势利导,发展幼儿敏锐、深刻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的形成。
《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是东方之星基础思维训练课程系列之一。3—6岁是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出现和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思维培养”尤为重要。结合我园实际,将《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纳入幼儿园的补充课程之一,成为我园的一项特色课程。
在思维游戏课程中,究竟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要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观察能力,首先应当注意提高幼儿的观察兴趣,这就需要为此提供色彩鲜艳,操作性强的图片,实物等物质材料,以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如在思维活动《小狗欢欢》中,课程将图片材料设计成系列内容,形成连环画,就大大增加了幼儿的观察兴趣,提高了观察的效果。另外教师本身的情绪对幼儿起着很大影响作用,要让幼儿有观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教师始终以极大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这样一来才能感染幼儿,带动幼儿观察。
2、帮助他们明确感知观察的任务
这是观察的基本条件。观察的效果取决于观察的任务是否明确。任务越明确,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越完整准确。如《生活中的秘密》这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求幼儿能找出它是什么物品,而且要幼儿能找出与其有关系的物品,从而在各自下面的小圈里贴上相同颜色的标记贴画。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自由活动的游戏时间将观察融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对不同兴趣、能力、性格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观察任务,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以培养其观察力。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 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
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 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挫折教育,从身边做起
针对孩子的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的情况,一些父母和教育机构纷纷利用“吃苦夏令营”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耐挫折”训练,而恰恰忽视了“近”在身边的锻炼机会。
一个人,可以在假设的艰苦环境中进行耐饥耐寒的训练,但他知道这是“游戏”,人人都会“熬过去”的,因为这有“时间规则”作底线。 而在实际生活中,要培养一个人的耐挫力,则需要在平时面对随时出现的挫折,进行及时应对。
邻居家孩子今年念高二,常听到他的母亲埋怨他“太懒”。前几天,这位邻居高兴地对我说,孩子所在的学校组织学农,是该让他去吃点苦,锻炼锻炼。可是,就在她口口声声表示赞同的同时,又专门上超市为孩子买了好多零食,一个背包都放不下,说是“不能亏待孩子”。还专门借给孩子一个手机,关照他要保持热线联系。孩子学农一周,她放心不下,每天晚上打电话询问,学农结束时,还亲自到学校帮孩子提行李。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熬过来了就好。”这位父母身上所存在的那种既想让孩子接受教育,又怕孩子受苦的“叶公好龙”心态,在不少家庭中较为普遍。
比如,现在的一些孩子很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感觉到了,担心他们将来适应不了社会,都想治一治。于是,一些父母利用暑假和寒假,宁愿花钱求“远”,将孩子送到家乡农村或自己插队过的地方,进行“封闭式”锻炼。一些教育机构也纷纷组织“吃苦夏令营”和“体验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把孩子拉到山区,进行“耐挫折”的训练。这本意不错。然而,这种锻炼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和孩子向来优越的生活习惯而淡薄。“好了几天,就恢复原样了”,许多父母不免有这种感觉。
这种恢复“老样”现象,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一番。事实上,我们现在往往注重人为创造一个“远”的锻炼场所(当然有时也需要),而恰恰忽视了“近”在身边的锻炼机会。说孩子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平时没有正视孩子面对的挫折,习以为常,“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话不绝于耳;“安排到位,周到服务”成了各家规范。孩子外出,父母当“保姆”、“保镖”的也不在少数。更感忧心的是,我们的一些教育观念发生了偏差,一味强调所谓掩饰性的正面教育,弄得父母对孩子说话轻不得重不得,即使孩子犯错,也要学会用思考了不能再思考的“分寸量词”去淡化,用婉转得不能再婉转的“轻声轻气”去迁就,有时候甚至到了“请求”孩子的地步,还美其名曰“保护自尊心”。而在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评语,也身不由己用粉饰得不能再粉饰的“中性词”。明明是不足,只能写成“希望”,明明是缺点,却要包容成“今后努力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听不得一句不合心意的话,容不得一个小小的批评,更谈不上承受委曲了,久而久之怎么会有耐挫能力呢?
事实上,让孩子到远处一次性锻炼的主意固然好,但更应关注的是近在眼前的日常客观存在的教育机会。其实,现在的孩子碰到的挫折不比过去少,尤其是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加快后,他们的心理挫折感更为剧烈。 一次测验成绩不理想产生失落感,班干部落选产生无望感,看到人家生活条件优越产生自卑感,乃至升学未果产生无助感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时机。只不过我们一些父母和老师求“远”舍“近”,片面抓“大”放“小”而错失了教育的良机。事实上,靠一次“远”距离的“拉练”,并不能一劳永逸;靠一种人为的“强”刺激,并不能一了百了。
挫折,一旦被“炮制”出来,它只能是一种“游戏”,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际锻炼。一个人,可以在假设的艰苦环境中,进行耐饥耐寒的训练,但他知道这是“游戏”,人人都会“熬过去”的,因为这有“时间规则”作底线。而在实际生活中,要培养一个人的耐挫力,则需要在平时面对随时出现的挫折,进行及时应对。只有在这种高频率的日常自我锤炼中,方能培养出英雄本色。上海市少工委曾组织过“吃苦夏令营”,因报名者众,结果从原来递交小论文改为现场测试进行录取,项目为削土豆和杀鱼,结果孩子都傻了眼,无从入手,因为在家里,父母从不让他们干这个活。显而易见,人为创造的即使是完美无缺的训练经典项目,也抵不上生活中的一次真实遭遇所带来的实际锻炼效果。教育离开受教育者的生存状态而假设,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假设的东西总有先天的缺憾,摆布的教育至多只能偶一为之。
由此,我想到,“挫折教育”可求“远”,但更要求“近”。形式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套用一句老话,那就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
相信《从“最大炒饭用来喂猪”谈节约》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节约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