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

02-01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了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我们班王靖翔小朋友特别特别聪明,老师讲的道理,他能完整复述下来;教给的知识,说一遍,他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记忆力、理解力的超常让老师特别欣赏。所以就格外恩惠于他,,总是让他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展示,第一个表演。因为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传授的知识,让孩子掌握,那是一种成就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聪明的孩子能带动所有的孩子积极认真地学习,在小朋友之间起到了榜样的力量。

王靖翔小朋友学得快,记得牢,口齿清楚,表达对路,是所有组织活动的老师的共识。

但是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再伟大的人都有犯错误、打盹的时候。何况一个孩子,前几天我们就发现靖翔有把吃剩的早点偷偷扔在桌下的现象,也发现他把不爱吃的菜偷偷放在别人盘里,因为懂得他的聪慧,老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帮他点出来,让他注意。可是孩子终归是孩子,抑制力、控制力都差。有一天我上着上着课,发现地上有一个完整的香蕉皮,里面还包着半截香蕉,我没有动,上完课,我让孩子们围过来看,让孩子们评价,“这样做对吗?不对,在什么地方?”小朋友纷纷议论,“果皮应该扔到垃圾桶里。”“教室变垃圾场了!”“这是谁呀?”

谁也不吱声!活动室里静悄悄的。

我利用启发、引诱、蒙哄等等伎俩都没有人承认。无奈之下我边往门口退边说,“我去请公安局的大狗子来嗅嗅,看看是谁吃的,香蕉上有他的气味,闻到是谁就把他给扛到公安局了,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趁我没有走出教室,主动承认的,我就不批评了。……倒计时了10,9,8……”

“可能是张皓翔吧!”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出来。我一听就是靖翔小朋友。

“不是我不是我,我的都吃了!”张皓翔小朋友忙摆手又摇头。

我猜出八九不离十。

我把王靖翔、张皓翔都叫道跟前,一句话也没有说,严肃地瞪着他们看,大约1分钟后,王靖翔小朋友低下了头,喃喃地说:“是我!”

我第一次冲着王靖翔小朋友发了火,坚决地、严厉地、彻底地。我要让孩子明白不是因为他不吃香蕉老师发这么大火,而是因为他已经做了错事没有勇于承担错误发的火。晚上我又及时和翔的妈妈交流。

为了让聪明的靖翔更优秀,老师和家长一样,闪光点扩大化,不对之处细心纠正。

靖翔变得越来越优秀了,最见成效地就是每次盘子里的饭菜吃的光光的,高高举到我的面前自豪地说:“老师,看我!”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为了孩子,少开电视


电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富于教育性和娱乐性,也是知识的源泉。坐在家里就可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但是目前电视中有一些节目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父母要注意节目内容,陪同孩子一起看,对他们进行诱导、讲解,孩子受到教育、开发了智力、丰富文娱生活,将受益不浅。

通常建议宝宝在2岁以前尽量不看或少看电视,如果2岁前宝宝大量地看电视。会给宝宝带来4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澳大剥亚的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当宝宝看电视时,专管视觉、分析、计算等功能的大脑左侧皮质,会因注意力随画面的转移而呈散乱状态。接受颜色信号的右侧皮质也会丧失信息抑制力,让左右皮质之间的通路减少,而呈现脑构造破坏的惯性状态。长时间让宝宝面对着电视画面,宝宝的大脑细胞发育将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会带来脑神经结构性和神经细胞化学性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影响宝宝正常脑功能的发育。

2、抑制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年幼的宝宝还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进行建设性的想象,电视影像会在宝宝的脑中留下一些不受处理的图像,长久地在脑中徘徊。如果没有成人的启发和讲解,年幼的宝宝不理解所看的图像,这些图像就在宝宝的脑海中遗留下一些永久性的扭曲内容,使宝宝变笨。多看电视还会使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抑制。许多老师报告,一些常看电视的宝宝们不能看懂没有图的故事,因为电视枯萎了宝宝在自己脑中制造图像的能力。此外,宝宝对待事物持之以恒的能力也因多看电视而大受破坏。他们习惯于看上几小时的电视,却难以处理一件在30分钟或1小时内就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些宝宝受不了一些较难学的事物。每当需要他们长时间专心完成一项任务时,遇到一个小困难便马上想放弃。

3、影响宝宝的语言交流能力

对于那些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说,电视的声音对宝宝只有单向的沟通,宝宝坐在电视机前,毫无选择地不断接受图像和声音的冲击刺激,却习惯性地不作任何主动的反应,长此以往,主动反应的语言智能,便因缺乏使用机会而日渐停止进化,甚至出现退化。于是许多电视迷宝宝,到了3岁仍旧不会说话,当旁人要对宝宝说话时,宝宝的目光也不懂得要跟别人的目光接触,常常像个半盲的人似地东张西望,而所发出的声音都局限于“嗯”“唔”等无多大意义的单音。受电视损伤比较严重的宝宝。甚至可能出现自闭症的倾向。

4、难以形成良好的注意力

长期机械式地看电视,宝宝失去了主动思维的能力,而且注意力品质也不高。那些在低幼年龄痴迷于电视的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无法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因为这时候,孩子已经习惯了电视那种快速度的信息播放频率,对于课堂上老师呈现信息的方式和比较缓慢的速度难以适应。于是,孩子就容易通过做小动作、开小差、看着黑板发愣等等来进行自我平衡和弥补。到了小学阶段就表现出学习能力低下,“弃学厌学”等现象。

一切为了孩子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为了孩子们,我会做的更好


每年的九月是新生入学的日子,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可爱的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可是他们还是太小了又从来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爸爸妈妈,

突然又来到了新的环境非常不适应,每天就用眼泪来抗议,“老师,抱抱我、老师,陪着我、吃完饭妈妈就来接我了,老师,我不睡觉、老师,我要回家!开学的前几天爸妈送他们来上学时从大门口哭到教室门口,抱着爸妈的腿不肯松,此时我多想自己在多几双手,把他们都抱到怀里,可没有办法领一个在抱一个,让他们进教室玩玩区域看看画书不一会就不哭了,还露出白白的小牙老师看我的小兔子睡着了,老师我想在抱个小狗……

经过这麽两周的的适应阶段,托班的小朋友越来越好了和我们也熟悉了有什麽高兴的事也愿意和我们分享了

,把我们都当成了亲近的人,就在今天我带他们学儿歌的时候还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很感动这么多天没白教,从开始不愿意来上幼儿园到现在愿意来,还非常开心喜欢这里证明这一个月来长大了不少,家长也夸奖自从孩子来了幼儿园都自己吃饭了,作为老师很欣慰看着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挺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不要更好只要最好,为了孩子茁壮成长加油!

孩子的启蒙教育“别为了识字而识字”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同事问我“听说你家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认识很多字?我打算把家里的墙壁都贴上字!”

我们家的墙上只贴过儿子的画,没贴过字。难道是为了识字而识字的吗?我想我恐怕要费一番唇舌才能说清我的理念。

在幼儿学习的问题上,家长要学会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孩子天生的求知欲旺盛,社会就是一个大的学习体,为什么非要坐在教室里、家里,正儿八经地开课开讲呢?爱学习不在乎学那有限的几个字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幼儿,关键处就在那几分钟,满足了他的需求、体验了知识的乐趣,点到为止就好。

孩子对识字不感兴趣的时候,我绝对不提上日程。我的儿子识字多,并不是我刻意要求的结果,而是时势使然。儿子上幼儿园每天要坐公交车,等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要看站牌,我们一站一站的去念,去认,就认识了不少字。这个时候的文字,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文字,而是具体的地名,错了就到达不了正确的位置。首先让儿子感受:文字是有用的!儿子爱看站牌,识站牌,看多了,就会举一反三了,有一次读出一个比较难认的字,好好夸奖了他,他说:“这不是××站里的那个字吗?”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文字没有难易之分。

儿子识字的兴趣很浓,公交车经常就是我们学习的课堂,街边的店铺商场就是天然的黑板,流动的文字带来学习的新鲜感,有问有答,互动自然。有时候告诉他:“下次我们上哪儿哪儿吃饭,你给我们指路啊!”儿子简直觉得识字真是太有用了,不识字寸步难行啊!

五岁的时候,儿子喜欢看《迪迦奥特曼》。看吧,我给他买了一套光盘。儿子真是入了迷,熟悉到放片的时候台词脱口而出,引领剧中主人公鹦鹉学舌。逛书店的时候,儿子又对《迪迦奥特曼》的图书感兴趣了,买回一本以后,我发现大有用处。儿子不是对剧情了如指掌、对台词原音重现吗?那些无形的东西,现在再有图书文字相对应,不就认识更多的字吗?何况儿子对迪迦有着空前的热情,足以支撑他识字。就这样,一共13本,我一本一本地买,直到每一本都如数家珍。老实说,单买比较费钱,不如买一套划算。但是一下子买回一套,儿子可不就贪多嚼不烂了吗?大不了,到当当网上买去。

我从来没计算他大概认多少字,到幼儿园快毕业的时候,我拿出一本散文集,随手一翻,“来,给我读一篇巴金的《鸟的天堂》”。嘿,认的字还不少!可我也深知,识字多少只是第一步,还不会写字呢!还不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呢!儿子自己的书桌上,当面摆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自己从书架上取下的。显然,他觉得这本书很重要。虽然他现在还不会查字典,这种对文字的热爱不就足矣了吗?何况他还自己主动写日记呢!

让优秀品格伴随孩子一生


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刘佳蕾刚开学,一个叫小凯的小男孩分到了我们班,看着他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真让人喜欢。可是没过几天,却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发现:小凯喜欢用命令的口气对别人说话、从来不说“请”“谢谢”,和孩子玩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其实小凯只不过是这样的孩子中的一个,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叫谦让,什么叫礼貌。许多孩子把这些不好的习惯带到了班里来,让我们费劲脑汁教育的同时,也反应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带给孩子负面。现在的孩子多数的独生子女,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不会替别人考虑事情,在家里与父母长辈的教官与任从,让孩说话就认为自己的话别人都要听。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必要配合家长,把孩子教育成落落大方、良好修养的好宝宝。所以我提出了两点建议:1、幼儿园教育。首先,应该在幼儿园里与孩子相处中,以平等地态度对待他们,避免用命令、居高临下的语气与他们交流,营造一种和谐平等地班级氛围。尽量不说反话,比如:你这样做会让小朋友不喜欢、会没有伙伴跟你玩、你是个坏孩子等。注意说话的口气和礼貌用语的运用,将更多的关怀、爱护传递给孩子们。2、家庭教育。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品格,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勤劳、勇敢、信任、忠诚等,这些都是从小具有良好的教育而循序渐进养成的。这个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取决于家庭教育。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其实不外乎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家庭环境的影响更为关键。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在孩子小时候,这种好品格的养成,更取决于家长在平时处事态度给子女的渗透,就像有的妈妈特别喜欢抱怨,经常皱眉头,这种“示范”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平时点点滴滴不被注意的小事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性格,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所以,为了孩子,家长也应该在孩子面前作正面的示范。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首先要懂得运用科学的育儿方法,还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懂得关爱、乐于帮助和独立、自信的态度。要知道,一个美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所以,为了孩子让我们双方共同努力,让优秀品格伴随孩子一生。

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学会倾听、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鼓励,我们的园所精神——爱、勤、精、新中指出爱的前提是尊重,爱的智慧是赏识,爱的艺术是宽容,爱的途径是交流,爱的精髓是奉献。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园联系时,我们经常对家长说:“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

”然而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总是忍不住大包大揽,这些貌似爱孩子的行为实则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1.爱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刚入园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教师帮忙,虽然我很喜欢帮助他们,但帮助他们之前为什么不先让他们试试呢?我的儿子今年5岁,1岁开始自己练习吃饭,两岁已经可以帮助我盛稀饭、洗碗,自己穿脱裤子、袜子还有鞋子,三岁自己擦屁股,四岁自己洗袜子、刷鞋(虽不是每次都让宝宝干,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让他参与)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一定也行。

新班幼儿入园的第三周,我班开始让幼儿自己取饭菜,刚开始孩子们很新奇,忘记了哭闹,都小心翼翼的端着,吃起饭来也主动多了,不再等着老师喂,撒饭现象明显减少。

慢慢的有的幼儿能主动再取第二份饭,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作为教师我由衷的高兴。

2.爱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每当托班吃虾时,老师们就显得特别忙碌。

看着祝老师分完饭后再一次要动手帮助孩子剥虾,我忍不住询问道:“祝老师,先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剥,实在不行咱们再帮忙好吗?”这时,祝老师不高兴了,说:“托班就要求老师帮孩子剥,他们根本自己剥不了。

”“那咱们就尝试一下,他们已经够大了,可以自己动手的。

”在我的再三坚持下,祝老师放弃了坚持。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拿起一只虾“咦?这只虾的衣服怎么还没有脱掉呢?这样孩子们怎么吃呀?恩我得想个办法!”这时孩子们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我,于是我先教孩子们剥虾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导幼儿,说实话教孩子剥虾真不如替孩子剥虾省事,但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剥完虾后的欢呼:“老师我成功了!”作为教师,那种幸福不言而喻!3.摆脱依赖,真正放飞。

在一次培训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雏鹰却怎么都学不会飞翔,换了好几位训导的人,在一再的鼓励、利诱下仍然没有成功,后来有一位智者想到一个办法,把雏鹰依赖的大树砍倒,结果出人意料,雏鹰竟然飞了起来。

由此可知,砍断了依赖,实现了蜕变。

我们班的姝然是位年龄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脱裤子时,总是喜欢依赖老师,不愿意自己动手。

看着她无辜的小眼。

渴求的神情,我总是会心软帮她提裤子,每当她达到目的,得意地笑时,我就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帮她提,要逼她自己动手。

可是听着她号啕大哭,我一次次的投降。

后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家伙实际的动手能力挺强,就是偷懒不想干。

我再一次发狠心告诉自己,无论下次什么情况不能再被她牵着鼻子走,现在“狠”一点,是为了更爱她。

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请我帮帮忙的请求被忽视,她闭上眼大哭起来,我忽视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着哭,我仍然无动于衷。

过了一会儿,她不哭了,擦了擦泪,自己提好了裤子。

看着垂头丧气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过来,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你的裤子提的真整齐,看起来好漂亮。

”听到我的夸奖,小家伙得意起来“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上实例证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恰当的狠心,可以帮助孩子飞得更高,发展的更好!(山东淄博周村实验幼儿园王金凤)

不要用“成才标准”埋没了聪明的孩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不要用“成才标准”埋没了聪明的孩子”!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很多家长都领着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尽力把孩子培养成个“全才”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

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

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

但却可能因为统一的“成才标准”强制孩子学习,对孩子成长不利。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

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

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

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

”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

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

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

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

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

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

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

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

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关于“不要用“成才标准”埋没了聪明的孩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过半,孩子们的大班生活过的很快乐。

洋洋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语言能力非常好,是个典型的小话唠,只要她在班里你就能听到像小黄鹂一样的美妙的说话声。

真是个“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欢喜”的是小家伙喜欢围在老师的周围讲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事情,说话时手里还要拿着玩具、贴纸……样子可爱极了。

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

“忧“的是,有一件事情很让老师头疼,小朋友们对于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掌握的都还不错,只有洋洋却掌握的不是很好。

可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洋洋的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洋洋来说并不难掌握。

洋洋也不是个接受能力差的孩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洋洋将一节新授的内容讲给她一个人听,再检查她的掌握情况还不错。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疑问我进行了集体教学的观察,王老师在和小朋友上音乐课,首先王老师根据歌词内容给小朋友讲了个故事,洋洋听故事时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显然是被故事吸引了,样子很专注,可是故事刚讲完,小家伙儿就坐不住了。

就看着两个小手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边叠别说着什么,过一会儿又转过头去跟旁边的秀慧说话。

之后的上课时间洋洋就没专心的听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很多内容她掌握的不好。

专注力不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常规不好,造成今天洋洋对知识掌握的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堂上多注意洋洋,及时提醒她纠正不当行为,生活中培养好她的常规……通过观察洋洋的案例,我觉得老师应当仔细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去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课不能够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和洋洋上好每节课,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这也是我们对每个孩子的希望。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为了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