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心了,会以哭闹、倔强的方式表达,有时把孩子那些恼人的行为抛置一边,重新审视,家庭中的教育真的很重要,特别是父母的关心,在孩子的良好情绪、行为状态中最能显现出来,细细深思,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人都希望别人真切的鼓励、表扬,这是大部分人都较为渴望的,更何况孩子呢?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就拿自己来说吧,从小到大,也是这样的心态,有时真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父母的一句关心,一句肯定的话语就能化解很多很多,有时谁的一个举动、一句话会激励你,甚至改变你,而发自内心所渴求的,父母之爱,他们的关心也是一笔情商方面的基石。
亲情是不容改变的,在一个人生下来就定好了局势,没有选择的余地。每个孩子其实又是幸运的,有爸爸、妈妈这两位世上最为真切的两个人照顾着。再想妈妈是女人,比爸爸更为细腻化,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陪陪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起看电视、聊天、陪着写作业,在生活中其实就是再教孩子,在关心中是在提升他们的情商。
母爱,能带给孩子一种自信,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别人遗忘的,有爱就有了自信;母爱能带给孩子一份大方,从容应对,有母爱滋润的孩子,他们都挺爱表现的,不拘谨,很大方,这或许就是母爱恰到好处的细腻关爱、鼓励所带给孩子的一种自信。父爱,总觉得能带诶孩子一种勇敢、坚强、坚持的信念。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就是一个伟岸、高大的形象,就如《我老爸最棒》这档节目中,当最后获胜的一个家庭,带给孩子的是无尚的荣耀,为拥有自己的老爸而身感骄傲!这一刻,在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可爱的孩子用尽全力的大声叫喊出来,我想这句话,会是最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孩子内心对老爸的那份自豪和骄傲感。总觉得,父亲多点的关心,父亲特有的阳刚,会影响到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坚持走出困难,在害怕面前,坚持去尝试着克服。父爱或许没有那么的细腻,却渗透着简单、不复杂、阳刚、光明磊落,或许正是无意间再教会孩子不去依赖别人,自己能做的不去麻烦别人,我觉得父爱中也传授着一种自力更生的动力。
父母之爱,不是过分的溺爱,可赛过“千军万马”,一个家庭中的关爱真的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孩子,真觉得其他的都不算重要,不必羡慕别人的,有的可通过努力加时间实现;有的每个人本来的起点就不同,不必崇拜要不可及的物质生活或是高高的位置,总觉得唯独有一样,如果不完整,是最令人心生羡慕的,那就是父母之爱,缺少父或母的关心,就像一个天平失去了调节平衡点的砝码,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也摆不平缺失的情感,渐渐的内心的失望、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成人或许能调节自己缺失的一部份,而孩子从小就是这样开始的话,只会用特殊的“唱反调”方式表达,或是情商等的缺失吧,也许自身也就是身有体会的。一个家庭式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需要一个个小家庭创造出的和谐。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人文,也是很需要父、母还一份和谐的关爱给自己的孩子,先小和谐,才有大和谐。中国的父母普遍的都是在别人前说自己孩子不足的一面,夸的很少,这是普遍的虚心,却忽视了鼓励、耐心。一个家庭中,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多腾出一点点时间留给孩子们,那真的是对孩子最高的奖赏。真觉得有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有父母关爱追随的孩子是乐天派的
一个父亲的育儿经
“懒人”母亲给我的定位,直击本质。没有很多的人生规划和追求。按部就班的走到现在,上学、上班、结婚、生子,平淡也很平常的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溜达着。对孩子没有很多的期许,妻怀孕时,也无所谓男女,反正那时是独生子女政策,有什么都是上苍的赐予,接着就行了。在产房门口,第一眼看到这个小生命,当时也确实有一点触动:生命很神奇,血脉相连可以感应。
妻是个很好的女人,中国女人所有优秀的品质都具备。我很感谢我上辈子修的德。有孩子的人生就这样拉开了大幕。主演是我的妻和我的儿。我作为必不可少的配角和威慑性的存在,在适当的时候露一面刷一下存在感,仅此而已。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推崇的是中庸之道,抓原则性的问题就够了,其余自由发挥吧。我和妻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商定了育儿的底线: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必须无条件配合,有异议,先保留,等孩子不在现场时,讨论后,按正确的实施,如果行为过激或做错了,给孩子道歉、改正。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性问题,不回避。就严管和散养这个问题,和妻讨论过几次,全面而又平衡的教育方式显然我们还不掌握,只能先以微偏向一侧为基调,然后再往回放。严管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乖”孩子,胆子小、不生事,长大了更守规矩,违纪、犯法的可能性会小,但做事的灵性和创造力会被束缚,自信会差一些。反之,散养的问题更多,但如果避开这些问题,孩子将来的成就会更高。作为比较传统的家庭,我们没有能力为散养的孩子可能形成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买单,所以我们选择定位在偏向严管,然后一点点往回放,毕竟我崇尚的教育方式是中庸之道。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根本就不按你的规划和剧本进行。很小的孩子就可以凭本事试出你的底线。和绝大多数男生的家长一样,我分到的角色是白脸,因为自己懒,还有不希望把孩子管傻,所以我直接干预孩子行为的时候并不多,但有一次是一次,作为核武一样威慑性的存在,我很合格,少了很多弄儿之乐。孩子很清楚我的底线在哪,这让我后来很省心,但这些是在我着实狠了几次心之后。周围朋友在羡慕我家孩子省心之后,我给他们讲了过程,就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现在孩子小学毕业,梳理一下,看看大家是否有借鉴,毕竟每家的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在教育之前,给孩子一个信心的源头。
如题,给孩子一个自信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经得住推敲,让孩子坚信。我给我儿的理由是:爸爸是南方人,妈妈是北方人,生出来的孩子聪明(符合优生理论)。在孩子不自信时,提供给他力量,这种心理暗示,会给他提高成功率和抗挫折的能力。可能是我们灌得太多,孩子对自己的智力一直有优越感(但我就觉得他智力一般,甚至谈不上聪明,这就是人造的自信。但在孩子面前,我可是一直强调他这个认知。)如果不像我们这样,可以找一个孩子得意的事,大加认同,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凌驾于周边大部分孩子的行为能力,形成自我感觉良好的认同感,形成心理暗示,让孩子自我认同,加强自信。
启蒙教育要快乐,要早。(忌拔苗助长)
启蒙教育行为很多,启智即可,可以是学习也可以是玩。但一定要找孩子感兴趣,接受度高的事情,最好是喜欢的,并且周边有一大批孩子也正在进行的项目。因为这样容易得到认同,产生成就感,能引起更大地兴趣,加深这种成就感,并容易引导延伸到别的方面。如我们孩子,在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他:觉得你的围棋学得好,有发展前途,去参加***围棋班,我把班里唯一的一个推荐名额给你了。作为家长,肯定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其实老师和班里很多的孩子都说了同样地话(后来通过别的家长也证实了。)但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否定老师,让孩子对老师的话产生质疑。而且我们也认为围棋可以启智。认头花这份钱,克服接送不便,在儿子多次求肯下勉强答应了。(其实在孩子回来的路上,心里已经同意让他上了。)但为让孩子学会珍惜机会,我还是罗列了许多不想让他上的理由,装着最终被他说服了,如果他表现不好,我保留让他停上的可能性,孩子很努力,并且每年都要说服我客服重重困难同意他上围棋课。就这样一直上到孩子5年级下学期。混到业余三段(寒暑假不上,要陪姥姥、姥爷),佐证了孩子智商一般。
对于成就,不否定,不轻易表扬。肯定时,要正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取得各种成就,有些孩子认定的成就,真的让人很无语。比如一次游戏的通关,他很傲娇,莫名其妙吗,不要去否定他。对于小成绩、小成就,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可肯定的东西,那就开恩去小表扬一下他,提提士气。如果这段时间认可的比较多,那就果断不表扬。让孩子知道,很多时候,这种小成绩就是一种常态,你就应该如此。但一个孩子很看重,很得意的成就,必须给孩子一个正面的肯定,要正式,让孩子感到真诚,而不是家长在敷衍他。哪怕事后再批评他翘尾巴不好。所以我要表扬孩子一次,他会高兴好一段日子。让表扬成为孩子努力争取下一次的一个动力。
培养孩子的习惯,不是硬性的强迫,而应该是引导。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硬性的强迫,也能迫使孩子形成一些习惯,但会给对孩子形成一种伤害,形成以后青春期叛逆地隐患。要加以引导,让孩子自然的过渡。如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因妻在开发区上班,由我来接送。为让孩子早点独立,孩子从小班我就教会他自己穿衣、洗漱、吃饭,但这么大的孩子早上是贪睡的。每次迟到或险些迟到,我都会诱导孩子将闹表的时间前提5分钟。孩子自己动手调整的时间,前因后果他都很清楚,为得小红花,自然动作利落,对家长各种催。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早上基本上都是他在喊我起床,甚至很多时候早点都是他准备好的,惭愧。但有一样不好的是,孩子吃饭速度很快,现在把自己创成一个胖子。(但也形成不挑食,长得人高马大,现在就有一米八几的大高个了,充分体现出事物的两面性)
培养阅读,鼓励兴趣。
说到阅读,感谢孩子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妈就给孩子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一度成为我们的负担,孩子必须在睡觉前听一个多小时的阅读,否则不睡。上班一天,到睡觉点还需要长时间给他读书,委实让人头疼。慢慢地孩子自己读书了,才一点一点把我们解放出来。对于孩子表现得好的奖励就是给他买他想要的书。先后将自己的两个书柜都让给了他。还给他办了天图的少儿借书证,并用借书证在天图借书。我鼓励他自己去查询他感兴趣的书,自己去借。(我不去筛选,认为过度保护不好,先让他从书上去认知社会和周围,毕竟先贤说过:开卷有益。)在班里,基本上所有同学的书也都借遍了。即使在期末考试前去借,我也没有阻止,说明他学有余力,这很好。
对于孩子的兴趣,我一贯支持。感兴趣就应该去认知,去做尝试,这是人生地乐趣,谁也没有权利剥夺。所以我鼓励他去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包括游戏。
学习是讲方式、方法的
学习是要讲方式、方法的,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这意义远大于某一次或某一科取得好成绩。在三年级以前没必要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鼓励孩子找到或者说建立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材时。
要认清自己,建立正确的坐标。
到了高年级之后,要让孩子认清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必目空一切。胜不骄败不馁。只有给自己正确定位后,才能为自己确立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个世界,游戏是有规则的。
如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大,所有的活动都要遵循规则。做人最起码地底线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能力强大,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那就找一个适合自己规则的游戏,加入进去,进行自己的人生。努力地按先贤所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学生时代,学习固然重要,努力锤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也是学生时代的一个任务,学会付出,学会在各个方面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寻求成就感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会死读书。
给孩子提供空间。
低年级,我给孩子制定规则,更多的时候,我希望他给自己制定规则。而我给他提供很大弹性的空间,来让他实现自己的意志,我不希望,在孩子的心中我就是一个大家长,我希望自己在他心中能有更多的角色。比如,从小孩子就知道,只要完成他该完成的内容,剩下的时间他就可以自由的支配。就算我认为他该完成的内容有折扣,我也不会当时去叫停他自由安排的事情。我会在他完成这次自由安排之后,提出异议,建议他修改完成的标准,作为下一次的行为规范,比如增加预习的内容,又比如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做好善后,才叫上一件事的完结。我从来没有在孩子享受规则带来的权益时,对规则进行变更和否定。为孩子提供空间,这很重要。
学会总结。
每做完一件事,要学会总结,整理。确保自己在不停地进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学会改进和完善。就像考试时,写完要检查,可以不会,但不要遗憾。做事也如此,事前准备工作要充足,过程中要尽力,事后可以不问结果。
最后,我要说的是,家长的权威、威严,远赶不上家庭的和睦和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自己在孩童时代的成长是懵懂的,现在可以和孩子共同再经历一回,这回可以自己主导,活得很明白,但要记住,你不是这回的主体,所以请尊重主体,让他活出精彩,才是我们这回的主责。
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活已完结。留字以示纪念。以后,孩子会更加独立,希望在我们的目光注视下,他们能走得更快,更远,更踏实。
俗话说:三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基本上在三岁就已定型了。国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测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型。其中充满自信型幼儿占28%,良好适应型幼儿占40%,沉默寡言型幼儿占8%,坐立不安型幼儿占10%,自我约束型幼儿占14%。
二十三年后,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惊异地发现这些孩子的性格基本没有改变。
卡斯比教授以此为据认为,孩子的性格特征在3岁之前已基本定型,虽然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定改变,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因此,卡斯比教授提倡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3岁以内婴幼儿的各种行为。
前几期,我们在父母学堂版讨论过孩子成长中的“镜像期”,即像照镜子一样地学习事物,接受外界的环境。宝宝来到人间,第一个接触的环境就是我们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父母营造的家庭人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有人说,“没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因为果真这样,这个世界至少要比现在美好100倍。譬如,希特勒的老爸不狂暴地虐待自己的儿子,世界上就会少一个战争狂人……那么我们又该怎么避免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怎样才能为宝宝们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呢?
首先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模仿对象,父母在家庭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定要健康,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这样孩子才会从父母的身上学会关心别人。父母间如果有意见分歧,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不要大吵大闹,互相指责,这对幼小的孩子极为不利,他们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日后与他人有不同意见时,也会采取这种不妥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另外,父母在教育观念上要一致,不要你说一套,他说一套,这样会使幼儿无所适从,因为他还没有辨别能力,不知道该听谁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你对老人、亲朋好友的态度也会成为他模仿的对象,所以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时,父母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能因为过分溺爱,而把孩子圈养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打交道,而应为孩子的交往提供机会和条件,鼓励孩子与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交往,当幼儿间有矛盾时,引导他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行为,首先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然后鼓励他改正那些错误的行为。另外还要引导幼儿使用礼貌语言,当有人为自己让坐,或帮助自己时,教导幼儿说:谢谢!如果有别的幼儿邀请自己一起游戏时,教导幼儿要热情大方地与别人相处,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
问题:自己的宝宝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非常的乖,不吵不闹。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可是从19个月之后,孩子突然变得非常不听话。一开始可能表现为我要求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变得习惯拒绝。然后,越来越变本加厉,让他做一些很简单的事情都会乱发脾气,大哭大闹,甚至还会用小拳头来打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宝宝会一直这样不听话吗?我应该怎么做?
专家建议:其实不仅是国内的父母,就是在国外,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曾或者都会面临这样的状况,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必经的阶段,我们称这个阶段为“叛逆的两岁(TerribleTwo)”,持续阶段通常是在1岁半到3岁之前。
通常当宝宝进入19个月之后,他的“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他渐渐会懂得说“不”,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宝宝的成长特质。比如说之前宝宝“抓奶瓶”简单地“想去抓奶瓶”的话;那现在他抓奶瓶是因为他“想喝牛奶”,他的目的性更为明确,他慢慢意识到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举个例子,妈妈想要宝宝去睡觉,宝宝不愿意去睡觉,他想喝牛奶,但他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让妈妈了解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其语言发育还不成熟,无法调动很多词汇(通常宝宝能够运用得词汇在20字左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他的外在表现就只能是哭闹。结果妈妈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不知道为什么宝宝这样不听话。其实根本原因是孩子内在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缘故。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呢?首先,父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宝宝知道:你的哭闹我能够理解,我不否定你的感觉,但我希望你能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家长要鼓励宝宝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肢体语言,比方学习宝宝手语(BabySigns),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的话,宝宝觉得自己的需要是能够被满足的,就不会再无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当然,这个阶段的宝宝在情感发育方面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父母也要给与充分的理解。
我们通常用“一半大人,一半孩子来形容”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所以国外有的专家把“叛逆的两岁”叫做“第一个青春期(TheFirstAdolescence)”。一方面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学会去理解和尊重宝宝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给与宝宝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引导宝宝学会通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满足需求。
育儿心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一转眼,孩子上幼儿园也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我与他们朝夕相处,感受到了他们一天天的进步与成长。
我是一个急性子,对一些我付出很大心力的事情,我会非常急切的想要看到效果和回报。或许这个性格在别的地方到问题不大,但是,在教育孩子上,让我感到了辛苦和无奈。我急于想看到孩子的进步,但却忘了,他们只是孩子,忘了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在培养孩子常规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很头疼。因为,无论我如何强调,总会有个别的孩子不按照要求来做。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强调,但是效果却不大,这让我感到很挫败。我觉得自己教不好孩子,因为孩子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
一次,我与一些教师交谈,问她们关于孩子常规的问题。和她们交谈过后,我才发现,是自己的心太急了。而且,我有些地方的要求太高,托班的孩子还做不到。她们对我说,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他们现在才只是托班,上幼儿园也才一个月,你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孩子的常规要一点一点的培养,不能够心急。成人要养成一个习惯都需要二十多天的时间,更何况是托班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的对他们强调。
经过那一次的交谈后,我静下心来,仔细地想了想,其实孩子从开学到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了。只是,我观察得不够仔细,只发现了他们的不足,忽略了他们的进步。渐渐地,我把心放平了,很多事情就不再着急了。慢慢的,我也感觉到了,孩子的常规一天比一天好了,每一个孩子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成长。虽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有耐心,懂得去发现,还是可以找到他们进步的足迹。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成长。
“投资”,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期望在未来能产生收益而将收入变换为资产的过程。
生孩子是一种投资?这样一个冷冰冰还带着铜臭的词语,同生儿育女这件本应该是最古老、最本能、最感性的事情发生联系,未免有些煞风景,有些缺乏人情味。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医学上的避孕技术和辅助生育技术在半个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让现代人在生育问题上拥有的主动权和操控性,并不亚于一名专业操盘手之于他操作的股票。前者决定的是在什么时候生孩子和生几个,而后者决定的是买哪只股票和买多少。
勿庸置疑,现代父母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如果没有孩子,他们或许可以去旅游、去买车、买房子、买股票或者干脆把钱存在银行。撇开风险不谈,同样一笔钱,因为不同的生活选择会演变成不同的结果:一本世界各地的旅游影集、一辆神气的跑车、一套豪华的住宅、一笔绩优股、一本老存折,或者,一个聪明健康前途无量的孩子。
孩子的效益,尤其在农村,是显而易见的。常听人说“孩子都大了,总算熬出头了”,这无非是指对孩子的投资进入了回收阶段,孩子能为家庭带来劳务和经济收入。特别是那些需要靠孩子养老的人,当然把生孩子当做投资,当做自己老有所养的寄托。
既然是投资,那就是因人而异的事,绝不可能强求。丁克族完全有权利选择不投资。另外,让那些穷得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去投资,就好象企业过份的盲目投资,最后资金短缺而破产。投资本来就是要本钱的事,每一个家庭需要量力而行。
以前听人说过,选择婚姻伴侣,其实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无论从财富增长还是人生幸福的角度来说,好的婚姻,将使整个人生趋于完满,家人并肩携手抵御未来不可预知的困难,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幸的婚姻,只会让人身心疲倦,无心事业,并在财富上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同样,生孩子,也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投资,无论从生命的延续、亲情的滋润、幸福的倍增、理想的实现、人才的培养等角度来说,一个健康、智慧、善良、真诚的孩子,都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穷的“财富”。
生孩子,投资一个“潜力股”,用一辈子享受收成。
1、生孩子是一种对“生命”的投资。
生孩子最初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是生命的延续。一个人荣华富贵也好穷困潦倒也好最多不过百年,只有依靠孩子——那个身体里流淌着父母血液的人,才得以香火不断、代代相传。假如,假如生命不幸夭折,你会痛不欲生,因为对生命的投资赔得血本无归。
2、生孩子是一种对“感情”的投资。
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只有生了孩子之后,才使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了血缘的纽带。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毕生最彻底的爱,付出了最深切的感情。假如,假如孩子对父母不孝不敬无情无义,你会怒不可遏,因为对感情的投资付水东流。
3、生孩子是一种对“幸福”的投资。
孩子,让审美疲劳的婚姻迎来美的升华,给枯燥沉闷的家庭注入了新鲜活力,给柴米油盐的生活增添了浪漫情趣,给麻木淡漠的夫妻指引了努力方向,给同床异梦的爱人带来关注话题,孩子更是家庭矛盾的润滑剂,在一次次的温馨亲子时光中让我们尽享天伦之乐。假如,假如孩子叛逆无道六亲不认,你会撕心裂肺,因为对幸福的投资一败涂地。
4、生孩子是一种对“理想”的投资。
尽管很多父母都说,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要妄图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然而,不由自主地安排孩子走自己的路,却也是人之常情。看见孩子穿越自己无法穿越的障碍,看见孩子举起自己无法举起的奖杯,这是一种骄傲和荣耀。假如,假如孩子偏要特立独行,你会大失所望,因为对理想的投资阴谋未遂。
5、生孩子是一种对“人才”的投资。
父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来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所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健全的性格、塑造优秀的品德。假如,假如孩子“玉不琢,不成器”,你会捶胸顿足,因为对“人才”的投资全军覆没。
生孩子是投资,这个投资的合伙人是一男一女,成本为金钱、时间和精力。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生孩子”荣登“千万不能做的十件事”之榜首。因为生孩子是个赔本的“买卖”,这孩子一出生起,就有数不清的钱往这个洞里填,还要搭上无法衡量的时间和精力。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投资的成本:
(1)金钱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刊发了着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当然,这是一笔苦中有甜的“糊涂账”,很多人说养孩子不必如此高消费。不过现代父母,为孩子花钱不“打折”,沦为败妈败爸的大有人在,要不然现在的“婴儿经济”怎么越来越发达呢?孩子真是一个“奢侈品”。
(2)时间
生了孩子不好好抚养,就是为人父母的过错了。以前逛街、美容、看电影、旅游、打游戏的时间,现在统统花在了孩子身上。光是吃喝拉撒的琐碎,就要消磨一大半美好时光,此外,陪孩子阅读、做游戏等等,更是忙的晕头转向,当爹当妈的都愁自己分身无术吧。
(3)精力
有了孩子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要花费的精力很多。不少年轻父母放弃工作机会、事业发展,光荣地成为全职奶妈奶爸。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是啊,教走路、教说话、教唱歌、教礼仪、教习惯、教为人处事的道理……哪一件不是倾心尽力的“大工程”呢?
投资的风险:
如果把生孩子视为一种投资的话,这种投资的风险也是很高的。
(1)孩子不幸夭折;
(2)孩子的意外伤病致残;
(3)孩子不孝不敬、无情无义;
(4)孩子不学无术、无才无德;
(4)孩子不一定能够如愿成为你期望的人;
(5)孩子就算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但是不愿意回报;
……
也许,孩子的性格、品德等等,都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获得满意的结果,孩子不孝不敬无情无义,父母都有责,即使投资没有回报,也是自得其果。然而,只有一件事情,那是父母左右不了的,就是生命。
降低风险的办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降低风险的办法,是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增加孩子的数目。独生子女的风险,是最大的。
在人口学中,每个女性生育2.2个孩子是人口自然更替的理想水平,一对父母加上两个孩子,也被普遍认为是最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构成组合。
虽然很多人觉得多养一个负担会很大的、多养一个会感觉很累的,不过养育第二个孩子的成本应该要低于第一个孩子。由于许多婴儿用品如车、床、服装、玩具等可以被重复利用,而且已经有了养育一个孩子的经验,都可以用在老二身上,很多地方应该都会省钱省时省力省心血。
结束语:
再次重申,本文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自己的态度。老实说,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把生育孩子当做一种“投资”,也从未将笑笑与房子、汽车、股票、存折相提并论。
生孩子不能算成本,感情和幸福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假如一定要把孩子当作投资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还有什么比得上你下班时孩子在家门口翘首企盼,一看到你就飞奔而来搂着你甜甜地叫一句“妈妈”更幸福的事情呢?
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自由地、健康地成长,想让自己充分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那就“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某市数家幼儿园和幼儿机构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五类妈妈最不受孩子欢迎。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记者采访了学前教育专家张明红老师、阶梯华纳幼儿园园长林丽忆女士。专家们建议,如果年轻妈妈能够知道如何才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和喜爱,这对提高自己做母亲的素质标准和教育艺术都十分有利。
1、“无能妈妈”不受欢迎
孩子: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她对我的爱好好像根本不感兴趣。其实,我很希望妈妈能够陪我一起玩。而且妈妈对我的提问也从来不热情回答,还说我的问题很奇怪,说小孩子的话为什么这么多。
点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建议:为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读书学习是关键。但是,同时,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毕竟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也没必要为了孩子而去学这学那,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就想孩子现在做的一样。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学习新的东西。
2、“电视妈妈”冷淡孩子
孩子:妈妈一有空总坐在电视机前,对于电视连续剧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搁在一旁。妈妈把电视节目看得比我重。
点评:如果妈妈一直与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而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严重的话,自闭症和孤独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产生。
建议: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
3、“苛刻妈妈”束缚孩子
孩子:妈妈总对我不满意,一心想把我当成一个“全能小神童”,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好多,可是她还总觉得我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学好。
点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过于苛刻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过于严厉,而且总是说“不”。孩子经常处于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
建议:儿童天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谁剥夺了他们这种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欢迎。切记不要过分唠叨和干预孩子,要大胆放手,让他适当自由和放纵。
4、“攀比妈妈”让人厌烦
孩子:“你看某某多能干,你再看看你自己。”这是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在大家面前,妈妈总喜欢把我和别的孩子相比,她不是说我不好,就是表扬同事或者邻居的孩子比我强。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错。
点评:对孩子的责备使得他有些不服气,甚至反感。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独特个性和自信心不利。 建议:妈妈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兴趣,绝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他们。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帮助他一起开发潜能。
5、“谦虚妈妈”压抑孩子
孩子:在客人面前,我总喜欢表现自己最拿手的长项,但妈妈总当着他人的面说我做得不好。
点评: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较兴奋,喜欢表现,同时也不免出现一些小差错,这是正常的。可是妈妈却认为孩子的“人来疯”让家长丢面子,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子有方,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
建议: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比大人还强,而且心灵也比较脆弱,上述做法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丧失自信心,甚至出现反叛情绪。
当孩子开始不听妈妈的话,开始对妈妈的教育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做妈妈的就应该开始细心的观察一下,自己什么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如果是自己的不对,要及时的改正。不过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了解越多,独立性的要求越强烈,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都是正常的。
这3个误区真会害了孩子,尤其是第一个,家长们是万万想不到的。
误区一:三岁看老
俗话说:“三岁看老”,许多家长都觉得孩子0-3岁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是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把握不好,孩子以后再怎么教育都没用了。
其实,这种担心倒是多余了。据研究,虽然3岁前确实是孩子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黄金时期,但并不表示这时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神经元的密度与大脑发育成熟并无直接关联。我们可以发现,0-3岁的孩子语言能力非常差,词汇量也非常少,但到了5岁后就会爆发式成长,10天便可能学到原来1年的词汇量。
所以,家长真没必要纠结于孩子的头三年,让孩子学这学那,生怕输在起跑线上。最好的教育便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进行重点培养,这样要比死磕孩子的前三年有用的多。
误区二:总对孩子说不能
我们时常看到,许多父母生怕孩子出问题,这也要管,那也要管,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教育千万不要只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如何做。比如,你不能与别的同学打架,但如果真的与同学有冲突怎么办,如果同学打孩子怎么办?要告诉他做到不首先挑事,不首先动手,如果真的起了冲突,要学会保护自己,万不得已可以用武力保护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要尽量寻求老师的帮助。
此外,要让孩子不做什么事,家长首先要做到,这边说了不能随地吐痰,转身自己就来了一下,这样的”言传身教“怎能教育好孩子。
误区三:多多报兴趣班
看吧,每到周末,钢琴班、英语班、绘画班……各类兴趣班如同庙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穿梭的身影。据统计,一二线城市平均每个孩子报2个兴趣班。“没办法啊,这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让他以后更具竞争力!”大部分家长都会这么说。
可是,真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吗,这么多兴趣班里,有几个是孩子真正愿意上的,有几个是与他们兴趣相结合的。
其实,孩子真正缺的不是特长的学习和锻炼,而是我们真正的陪伴。有专家指出:幼儿阶段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如果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缺少与他们的沟通,孩子很可能变得叛逆、不听话。
少报几个兴趣班吧,多陪陪孩子吧,多与他享受现在的快乐!
小编语:所谓“误区”,无非是家长放不下”家长“的身段,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个体来看待,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反被孩子埋怨!所以,将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吧,这样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家园共育《家庭是一个复印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