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多让孩子做主做决定,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有利。
自己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索性就让他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当然,宝贝会因此弄得满脸、满地都是饭,但不要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
决定穿什么。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对于外套里的衣服,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玩具分享。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自己呆一会儿。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游戏区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
哭的权利。当孩子受到挫折、受伤时,让他尽情地发泄。孩子享有哭的权利,此时不要给他任何言语或肢体上的回应,等孩子停止哭泣后,再与他讨论:“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午睡问题。大部分家长(或幼儿园)在午饭后都会安排孩子午睡,如果孩子睡觉时不断想爬起来,不要强迫他继续躺在床上,可以让他呆在房间里,以不干扰别人为原则。
写在前面的话:想了很久,才提笔参加活动,起初看到题目一直未曾写,因为看到这题目,我一时之间真的没想到我们家果果有什么养成的好习惯。有次跟果爸爸聊天,果爸爸回答,有啊,有很多习惯,嘘嘘自己嘘啊,很懂礼貌了,很多的……是啊,成长或者只是每一件小事。
1.嘘嘘
入园之前一直担心宝宝不会嘘嘘,大概很多家长都经过这关,
我们家宝贝也不例外,大概离入园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还在家总是到尿尿已经来不及的时候才说:我要嘘嘘Σ(°△°|||)︴
始作俑者,玩忘记了,玩心太大,说这些的时候,我们何曾想过,小孩子不玩又做啥呢
离入园一月的某天,他自己跑到厕所嘘嘘,说我会嘘嘘了,然后全家人都说果果好棒,会自己嘘嘘了。
从此,他会提前那么一丢丢时间往厕所跑。
如今入园已经近三个月了,偶尔一两次会尿湿了裤子回来。
2大人样儿
小孩模仿大人,想必很多小朋友都这样;不知从何时起,在果果的身上看见家里人的动作、模样,连说话腔调都开始有爸爸妈妈姥姥的痕迹……
某日,家里人正在讨论某电视故事情节,果:真搞笑!众人哑然,这话像是麻麻经常说的口头禅。庆幸还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的话。
又一日,老公开车带家人出游,路遇一车加塞,老公顿怒“KAO”果子默默“KAO”全家人无语。
模仿是小孩天性,学之,自然还未到分辨好与坏的年纪,真的是要在孩子面前收敛啊!
3吃饭
吃喝拉撒,吃为首,入园前就开始训练让宝宝自己吃饭,到如今却还是每天被姥姥喂饭……
这个最想让宝宝养成的习惯充分暴露了两代人育儿观的冲突。
隔代:吃饭自热而然的,大了就会了啊
粑粑麻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点自己吃,不吃打,粑粑怒发冲冠
果果:假哭,我要姥姥喂……
如此这般,到如今虽会自己吃饭,却总是耍赖,吃饭这个最难养的好习惯,我家这3岁坏孩怎么也养不来,幼儿园老师也说,班上的小朋友吃饭都是开始还可以,吃到三分之一,便不好好吃了,阿姨喂食。
4耍赖
果果最让人恼的事情是喜欢躺在地上耍赖,现在想想,如果第一次就严厉制止,每一次都严厉制止,会不会就不这样?
也有另一种看法,就是因为每次制止,提示、强调、暗示,久而久之他才觉得这样是大人所在意的。
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亲们帮忙解答下。
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担负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具体要怎样做,经常是立了规矩却无法有效实施。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文娟博士日前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约束自身行为。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实可行,科学地奖励和惩罚孩子,不要羞辱和责骂。
王文娟说,培养好习惯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开始。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穿衣服,学会生活自理。另外,还应让孩子从小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责任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责任感,并且懂得照顾人,会受到同学的欢迎,孩子的领导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了。
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鼓励孩子在学校解决问题,尽量不回家复习。同时,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比,孩子年龄越小,发展的差异越大。
第三,让孩子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孩子分心。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精力不容易集中,家长可以准备一个闹钟,规定孩子学习10分钟之后玩20分钟,不搞疲劳战术。
第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多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第五,坚持和孩子一起运动。
运动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第六,少让孩子参与成人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
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互换、互惠的。与同龄人交往能够学会妥协、付出、协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过多参与成人活动,会导致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最后,不要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
经常给孩子花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钱来得太容易,这样孩子干什么事情就不肯努力了。王文娟说,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小就要给孩子立下规矩,否则长大后会处处碰壁。
1.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身高低,我们怕女儿长太高(已经1米68,13岁半)
2.考试成绩优秀,许多家长都有奖励,我家没奖励,只有祝贺。
3.闲聊时说一句话得到的赞扬,比考试全班第一得到的表扬要多。
孩子前几天看‘倚天屠龙记’片断,说‘金庸江郎才尽,许多故事都离不开‘孤岛’才能展开’,我大加赞赏,比‘考试第一’给予的表扬要多。因为金庸小说我都看过,落个高兴劲儿,没想起去做横向对比分析。女儿只看过几部金庸剧的部分,就能分析、评论,颇有见地(虽然未必正确),这种积极思考的精神正是我极力提倡的。
4.许多家长在意孩子的好朋友要选择‘成绩好的’,我们从来不在意,不论孩子自己成绩在班级排名高低。
我对孩子说的是:只要确实尽力了,名次怎样升降都没关系,降了不会被批评。
5.所有的家长都教孩子‘遵纪守法’,但我还对孩子说:法规制度是调整人际关系、团体关系、国际关系的准则,相互关系有变化,法规制度就可能有改进,也可能滞后,所以,‘遵纪守法’的同时,可以对它们保持自己的评判。
6.许多家长都要求孩子‘听话’,但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你是自由的,你是独立的,你可以自己选择”。所以,我的孩子不需要‘叛逆’。
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幼儿阶段
1.听故事。聚精会神,每天定时。
2.用笔画画。每天画一页画。
3.观察说话。每天观察一两件东西或一两个事情,能简要说出。
4.正确握笔。训练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
5.喜爱图书。不撕毁,不折叠,不乱扔,很珍惜。
6.整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会分类。
二、小学阶段
7.爱书。学会包书皮,在合适地方写名字,不磨损、折皱书角,不在书皮、书中乱涂乱画,常到书店购买新书。
8.写字。握笔姿势正确,坐的姿势正确,不折皱本角,书写整齐,力求美观。
9.听课。集中精力,坐端正,不做与听讲无关的事,积极回答问题,有问题向老师请教。
10.作业。独立思考,书写整齐、规范,按时完成。
11.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力求知道原因。
12.用工具书。会用老师推荐的工具书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
13.记笔记。凡读书读报、听课、听讲话,都动笔记录,能抓要点,力求记原话。
14.写日记。坚持天天做,学会拣重要的记,力求有新意。
15.提问。每天向老师或同学提一个问题。
16.争论(讨论)。和同学争论问题,既能正确理解对方观点,又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17.读报刊。每天读,成为必做的事。
18.积累。摘录、剪集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装订自己的报刊。
19.建立作业规范。各科作业的书写格式规范
20.参加课外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听报告、看演出、看比赛、投稿、参加竞赛等。
21.预习。建立预习常规,根据各科特点决定。
22.复习。遵循记忆规律,掌握各科复习方法。
三、初中阶段
23.制订学习计划。对一学期的学习任务、目标、措施、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作出安排。
24.自学。按照计划,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检测。
25.质疑。学须有疑,于无疑处生疑,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询问老师和同学。
26.探究。有对疑难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有打破沙罐纹(问)到底的习惯。
27.思考。每天有一段时间静静地思考一点问题。平时学习先思考,以求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家长、老师请教。
28.专心。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毅力,坚持专一地做下去,做一件事时,不要心有旁鹜。
29.讲效率。心中有时间观念,做事力求快速准确,力避拖拉。
30.求实。讲求实际,追求实效,不弄虚作假,尤其是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
假期,大部分孩子在家,没有父母的陪伴,难免养成这样那样的坏习惯,下面列举了5个孩子容易沾染的坏习惯和建议,一起看看吧!
1.放任孩子睡懒觉,开学就得累死
假期天天睡到中午才起来,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全都跟着乱。更糟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折腾啊!
建议
放暑假了,可以比平时稍稍宽松一些,但并不意味着没了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并非任由他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2.沉迷电视和手机?一暑假成近视眼!其实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喜欢上网,可能整日沉迷于网络,对身心都极不利。
建议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许看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最好的办法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3.不爱出门脾气大?没准是抑郁!
孩子一副懒懒的样子,不喜欢和他人交流、人变得孤僻、不自信...你可别奇怪孩子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直接后果,就是晒太阳的时间少了。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建议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能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周末父母抽空多带孩子去户外走走,平日里可鼓励他跟同龄孩子一起玩,活动身体的同时还得到了交流。
4.自理能力退化?新学期哭都来不及!
孩子在学校里的时候都是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一到假期就化身家里的“小祖宗”,什么家务都不做,又变得事事依赖。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建议
家长要“狠点心”,不能太溺爱,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要吩咐他去做,比如整理自己的书桌、房间等。注意不要让孩子以累了、要做作业等为名,躲避家务劳动;可以为孩子设制固定的家务活,如倒垃圾、洗袜子、晾衣服等。
5.学习班辅导班排满?当心厌学!
一到假期,家长们忙着给孩子“开小灶”,报各种各样的学科培训班,希望孩子能补缺补漏。可是毕竟学校已经布置了假期作业,简单粗暴的学科培训不仅容易增加孩子的额外负担,还可能适得其反。现在很多补习班并不规范,师资没有保证,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遇到不靠谱的机构,可能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等逆反心理,得不偿失!
建议
“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暑假计划,并真正落实和遵守;趁着假期,重点塑造孩子在家人关系、重建自信、情绪管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也可适当包含经典阅读、写作技巧、传统文化等领域的积累。掌握这些,对孩子往后的学习肯定会大有帮助!
喜欢《有些事情,父母懒反而孩子会养成优良习惯与性格》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