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家长怎么管?

02-08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家长怎么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有调查显示,“玩具类礼物你最想要什么?”44%的孩子第一反应就是“电子类产品”。而随着电子类产品的快速更新,市场上针对儿童的电子产品种类也愈趋多样。儿童电脑、学习机、点读机……正充斥着儿童早教市场,甚至,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也已将销售触角延伸到此领域。

那么到底为什么电子产品会在儿童消费市场上愈发走俏呢?许多家长认为,许多电子产品具有开发智力、辅助学习的教育功能,孩子能从中获取父母不能给予的知识。其次,不少家长普遍感觉到,各类电子产品似乎具有一种“魔力”,能让孩子瞬间被吸引并且安静下来,有了这位“电子保姆”的看护,父母们到也颇感轻松。还有少数家长,则是把给孩子买电子产品当作一种潮流,别人孩子有的,他的孩子也要有。

子接触电子产品,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利弊呢?

利:某些软件的内容和设计有利于开阔孩子眼界,获得现实生活中难得的知识,一些游戏设计也能让孩子提高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大脑开发也有益处。

弊:如果家长无法控制孩子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孩子的眼睛可能会过度疲劳,视力下降;过度沉浸于电子产品,孩子的社交空间变小,社交能力减弱。

研究发现,如今许多“0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文化程度高、思想开放且经济条件优越。可是,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时间和精力却极为有限。当代城市生活,属于孩子的社交空间太过贫乏,孩子很难有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只得用电子产品来排解寂寞。虽然电子产品软件具有互动性与教学性的特点,可毕竟无法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际交流方式。无论是游戏,还是教学软件,如果没有家长或老师的恰当引导,都是单向地对孩子进行信息灌输,这给低龄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都带来一些限制。而儿童的合作精神、勇气、同情心,则需要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培养,频繁的“人机交流”,会让孩子变得孤单、冷漠。

电子产品最好的使用方法就是:使用前家长和孩子约好使用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一天最多两次。开始孩子或许不适应这么短的使用时间,使用时间到了之后,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一起玩玩积木,或到户外玩一会,这样孩子能更容易的脱离电子产品,投入到其他有趣的活动中。

小调查:

您家里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吗?

A.沉迷

电子产品本身并无利害区分,关键在于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不应扼杀孩子的这种喜好,因为,他们喜欢必然是有理由的;其次,要耐心聆听孩子喜欢的理由,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后,再告诉他们该怎样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以达到娱乐与学习的双重目的。

B.不沉迷

您的孩子能做到不沉迷于电子产品真的很棒!孩子在电子产品上花的时间少,就可以更多地和父母、小伙伴相处,也有了更多走进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他能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心智得到更健康地发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对人类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众所周知,像手腕、颈部压力以及视力问题等。最新研究发现,孩子们盯着电子屏幕的时间远远超过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每天两小时,成为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产品最终会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呢?

在人们的想象中,对“屏幕时间”非理性的恐惧根深蒂固,大多数育儿专家也习惯性地将电子产品描绘为“邪恶的妖精”。但是科学研究发现,玩电子设备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参与室外活动、写作业或与家长互动。更何况,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总是坏的。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社会技能。相反,如果一味阻止孩子玩游戏,只会让孩子认为这是成年人的特权,他们会将无限制地玩电子产品视为成年的标志之一。

“很明显,世界正在数字化,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不认为1岁的孩子玩"愤怒的小鸟"有任何问题,童年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某非营利机构创始人汤姆·斯泰尔告诉《纽约每日新闻》报。

如果电子产品得到恰当的使用,它会很棒。电子产品日益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出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电子产品不会替代生活中其它好玩的东西。

在这里,玩偶大师提出几点中肯的建议,尽量帮妈妈们想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伤害。

一:保持房间合适的亮度。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尽量选择亮度适中的环境。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则尽量打开房间的灯光。

二.开启电子产品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这一点很容易,但也很重要。它能够保证屏幕亮度与环境的亮度进行合理的匹配。

三:保持恰当的距离。30cm的安全阅读距离,应该是从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熟记于心了。虽然距离的远近不会直接导致近视,但过近的距离的确更容易导致视力的疲劳。

四:设定合适的时间,定期休息。与孩子一起订一个玩电子产品的周期,每次玩不能超过15分钟,到时间就应该间插一次休息。每天玩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玩的时候也要尽量有意识的多眨眼,缓解眼干和视疲劳。

育儿心得:不要让电子产品来养育我们的孩子


这里所说的电子产品主要是指手机、电脑和电视,这几样算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的孩子总归是会接触到的。但我还是希望在朵朵小的时候,能不接触就不接触,避免不了就尽量晚接触,尽量少接触这些机器。《幸福的种子》、《朗读手册》等很多书中都提到过电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孩子玩手机和电脑主要是玩游戏,这对孩子伤害更大。

关于电脑游戏,我是不担心的,因为我和朵爸都不玩游戏,我俩在这方面很挫,我这种连大鱼吃小鱼都没打通关的人实在是觉得游戏太复杂,太难了。简单的嘛,也在开心网玩过偷菜、抢车位、装修房子,不过玩了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估计朵爸水平和我差不多,从来没见过他玩游戏,春节期间上初中的外甥在我家玩游戏时,朵爸抱着学习的心态在旁边看了会儿,不过很快就摇头闪了。(假期外甥每天完成各项作业后可以在书房玩一定时间的游戏,他在书房时朵是不会进去打扰他的。)前年公司年会,我抽到一等奖平板电脑,同事都觉得很浪费,的确如此,这电脑基本是在柜子里躺着,我是没用过,朵爸偶尔上个网,感觉很久都没看到它了。当然朵有时也会提出要看电脑,她是要看里面的照片,虽然手机里也有不少朵的照片,但很少给她看手机里的照片,手机里的照片也会导入电脑,所以她要看照片时都会提出要看电脑。关于照片,还是洗出来做成相册给孩子看更好。我们平时也会告诉她电脑是用来工作的,手机就是用来打电话的,所以她目前也不会提出玩电脑,玩手机,她没有这个概念。平时和朵一起玩的小伙伴也是不玩电脑游戏的,父母们的理念都是很一致的,在电脑游戏这方面朵是没环境,没榜样呀。上幼儿园或上小学后,肯定会通过某些途径或多或少的接触到电脑游戏,但我想我们会花时间更好的陪伴朵,和她一起做手工、看书、玩游戏,相信朵会更喜欢和爸爸妈妈玩,而不是和机器玩。

不过电视真是无法避开呀,朵爸喜欢看体育频道,上了一天班,回家看会儿喜欢的电视节目就当是放松了,这个理解也体谅。而且朵爸也不是一直看电视,也会陪朵玩,还会看书,朵经常看到爸爸看书,她还分得清哪些书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曾经也想过朵爸在客厅看,我和朵在房间里玩,可是朵不愿意,就要在客厅玩,朵爸还好会回房间看。可是当朵曾外婆来家小住的时候,我就不能让我的外婆不看电视或是回房间看电视。虽然外婆知道我不喜欢朵看电视,会说她不要看,可那段时间我还是会主动把电视打开调到电视剧频道。电视开着,朵肯定会瞄两眼的,不过因为不是动画片,所以她也不太感兴趣,对有的广告是感兴趣的。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会一直和她玩,尽量减少电视的干扰。我发现朵还有点“抗干扰”能力的,虽然电视开着,朵还会要求看书,看书的时候从头到尾都不看电视一眼。不过有个前提,电视声音要调小点。记得以前在早教中心听过一位妈妈分享美国的育儿理念,就说到她的导师家很大,客厅很宽敞却没有电视,电视都在房间里。我也真心希望客厅里不要有电视,不过在中国这个貌似不太现实,至少我们家是有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习俗。朵两岁后,我发现外婆或爷爷白天一个人带朵的时候,有时会给朵看动画片,当时真的很不高兴。不过想想,父母帮我们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也是有事忙不过来时才给朵看电视的。先是把电视对幼儿的害处告诉父母,然后例举了几个动画片对孩子的危害,再告诉父母如果实在需要开电视就播到旅游频道,或是动物世界之类的片子,音乐频道也行吧,朵自己的录像也不错。父母其实比我们更疼爱孩子,了解了电视的危害,就不给朵看电视了。现在朵偶尔会提出来想看看自己在三亚、在泰晤士小镇的录像,也就是录像刚制作好那段时间会提出来看看,时间长了有得玩了她也想不起来看录像。记得朵第一次看自己0-6个月的录像时看到我们抱着她还哇哇大哭呢,以为爸爸妈妈抱着别的小孩子呢,现在知道了,是她自己小时候。其实只要我们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是不会主动要求看电视的。朵爸出差的时候,晚上我都不开电视的,和朵一起唱歌、游戏、看书、玩手工,哪有时间看电视呀。

但是现在却有很多父母把电视、电脑当成一个好保姆,觉得电视可以带给孩子很多信息,培养孩子的习惯品格,而电脑游戏则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扔给了这些机器。在早教中心的某个讲座上听到一位妈妈自豪的和老师说“我儿子可聪明了,才两岁IPAD里的很多游戏都会玩”,接着又担忧的问老师“可是他现在上瘾了,怎么办?”年前树屋的父母沙龙讨论孩子看电视这件事时,听到一位妈妈说“X虎已经成为我女儿生活中的好朋友了,可现在就是上瘾了,每天都要看。”还有孩子更大一些的妈妈说到孩子除了上瘾,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孩子小的时候是不会自己开电视、开电脑的,是成人帮孩子打开了电视、打开了电脑,打开了如何关上呢?

很幸运年前参加了树屋的父母沙龙“孩子看电视这件事”。平时在树屋上父母课堂主要是听老师说,而父母沙龙是以大家讨论的形式,开始就让家长们讨论看电视有哪些利弊。这次参加沙龙的父母,孩子年龄差距还比较大,我们两岁多算是小的,还是四岁多,七八岁,十几岁的,有的孩子的视力已经受损了。讨论后发现朵爸还算不错的,有的爸爸是只要回家就要开着电视,连睡觉都得开着电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机器的声音中。

老师把大家的观点都记了下来:

利:学习的榜样、开阔视野、享受放松、模仿、教养的补充

弊:无法控制时间、影响思维、影响想像力、影响视力、瘾

我的观点是利嘛就是可以开阔眼界,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景像,例如世界各地的风景,还有动物的世界。弊嘛主要是被动接收,坐着看就行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像力。

老师的总结如下:

1.电视是一种思维方式,电视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在孩子小的时候,思维方式还没成形的时候,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不给你思考的余地。

想想我们成人看电影电视剧时也是这样,特别是大片,完全被情节带着走,电影院里也没人讨论,不用思考的。

2.被动接受,信息单向输入。

电视无法和孩子交流,没有互动式的交流,长此以往,孩子不再和人交流。

3.电视给孩子能量的积压,如果没有与人交流,积压的能量总有一天需要释放的。

电影时长一般90分钟,在90分钟内超人就拯救世界了。对孩子来说,90分钟这事儿就完成了。孩子没有时空概念,无法理解现实和电视之间的遥远距离。

孩子接收到的是正能量需要释放,就会想去帮助弱者,如果能够帮助还好;如果无法帮助弱者,挫败感会很强,孩子会更弱。

所以孩子看电视时,大人要陪在孩子身边,需要以缓慢的语速和孩子交流,把孩子拉回到现实当中。

4.电视无法真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之后我们又评论了下现在电视里经常播放的动画片,说到动画片时老师还说动画片的颜色是单纯的色块,没有渐变色,会影响孩子画画。

1.X虎

风靡国内的X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①满足了成人,我们希望孩子是怎样的。②满足孩子需要动一动的要求。③强劲的节奏和速度让孩子无从选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④有效果,立竿见影。(但是短期的。)

X虎采用快速重复的教学记忆方式,某些X士尼、X孚等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他们是研究儿童生理学而不是心理学的。

行为习惯是外在加给孩子的,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行为习惯。

孩子其实在玩模仿游戏,但孩子最应该模仿的人是父母。而父母则将教养的责任交给了一个虚拟人物。

记得父母课堂上老师还提到过X虎给孩子的伤害,主要是说有些妈妈把X虎做为孩子的榜样“你看,X虎是怎样做的。你看,X虎妈妈是怎样说的。”孩子为X虎而活,没有自我。等孩子大了以后会想这么多年来我为什么要和X虎一样,为什么要学它,我到底是谁呀。

课后第二天和朋友们去公园玩,就听见第一次和我们玩的妈妈对儿子说“X虎怎么说的,你一半我一半呀”。可能妈妈们当初并没想到会这样,但看到X虎的内容,不由自主就会这样。

我们不管是X虎光盘还是书都不看的,不看X虎书是因为觉得画面没啥艺术性,好看的书太多了,好书是养眼的,没必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种书上。

电子产品上瘾会危害儿童心理健康


电子产品是双刃剑

该协会警告说,一些孩子由于使用电子产品,正在逐渐丧失一些简单的动作技能——很多三四岁的小孩能够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却因为长时间“粘”在平板电脑上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一些年龄稍大的儿童由于长期依赖电子产品而无法使用笔或在纸质试卷上答题。

协会呼吁家长们,抵制平板电脑的使用。英国公共卫生部门指出,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上网时间太久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失落和焦虑等。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表示,电子产品可以给大家带来更高性价比的社交成本,丰富业余生活,但电子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们既能愉悦身心,也可能对人构成伤害。

人格不健全的人,会因为别人玩电子产品而被动地玩,但人格成熟的人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他就不会盲从。王彦玲表示,电子依赖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本身人格方面的不足,在整个社会环境的促使之下,使得人产生了对某种电子产品的依赖。孩子并未真正成长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因此相对于成人而言,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

别让电子产品成电子保姆

随着电子产品的流行,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越来越小。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的小孩两岁多就开始玩电子游戏,“那会儿,他话都还说不太清楚”。

许多年轻父母因养育孩子缺乏经验和耐心,当孩子不太听话的时候,自己不是用心去解读孩子、安抚孩子,而是把手机、平板电脑塞到孩子手中,让孩子尽情玩电子游戏。电子产品成了名符其实的“电子保姆”。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与父母的关系却越来越远了。当亲子关系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的健康成长免不了会出问题。

王彦玲表示,不是说孩子不能接触电子产品,而是提醒父母,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从小就应把握好度,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生的最初几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欲望非常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非常快,且形成的社会认知对孩子未来将会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各种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充分满足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并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而不是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人机交流上。

父母应做好表率

专家表示,孩子们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越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就越少,社会兴趣的范围也就越窄,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健全人格的成长机会,对孩子的成长留下隐患。

如果孩子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一定的依赖,家长应该“导而不堵”。不管平时工作多忙,都要尽力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在与孩子充分接触中,形成健康依恋关系;在与孩子的良性互动中,陪伴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世界,把电子游戏变成孩子的兴趣之一,而不是兴趣的全部。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玩什么、玩多长时间,从接触电子产品第一刻开始,父母就应督促孩子遵守约定。

专家建议,父母应严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父母还应做好表率,与孩子交流时放下电子产品,吃饭不开电视,不频繁看手机,睡觉前不使用电子产品;父母应注重培养儿童更多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

美国儿科协会谈家庭教育 :2岁以内孩子不能接触电子产品


Richard Rende博士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常年致力于人类发展和家庭教育研究。同时拥有耶鲁大学心理学学士及卫斯理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 与电子产品相伴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天都在不可避免地接触电子产品,与电子产品相伴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美国儿科学会针对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情况发布了新准则,并就孩子每日在屏幕前的时间也做出了新的调整:2岁以内的孩子,不能接触电子产品;2岁以上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总和从每天最多2个小时调整为,每天在屏幕前总的娱乐时间要小于1~2个小时,每次不超过15分钟。 正如美国儿科学会针对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准则中所指出的那样,电子产品就是一种工具在“主导”孩子的生活,有的学龄前的孩子,每天可能会有8个小时的时间在看屏幕。我们不能说孩子在电子屏幕前的时间都是无用的,但能肯定的是,在孩子盯着屏幕的这些时间里,有的可能会对孩子有一些好处,有的一定是在浪费时间,而且长时间地盯着屏幕,可能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如何帮助孩子控制在屏幕前的时间其实,整日手机不离手的父母,心里也清楚电子产品的魅力所在,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要帮助孩子,合理地控制在电子屏幕前的时间,不可大意。

了解孩子每天和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 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现在被各种高科技产品笼罩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各有各的原因,有的是为了用iPad学习外语,有的是为了学习手工和舞蹈。所以,我们说的合理控制在屏幕前的时间,实际上是说要调节和控制孩子用电子产品娱乐的时间,一天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除了玩电子产品,孩子其实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到户外运动,或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等。

不要在孩子的卧室里放置电子设备 虽然,父母给孩子的房间放置电脑或其他电子产品可能是为了方便他学习等用途,但是一定得控制好时间。而且,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兴奋,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 所以,如果孩子的卧室有电脑,一定要严格建立睡前必须关闭电子产品的规则,不能因为玩电子产品而影响孩子正常的休息。总之,在电子产品无孔不入的今天,每个家庭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执行性的电子产品使用计划,包括家庭成员什么时间能用电子产品,在什么地方能放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上的哪些内容可以玩或者可以看,父母一定得对孩子玩的内容有所把控和选择。

家长怎么对孩子安全教育?


导读: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分类进行,即不能“吓”着孩子,又不能让孩子“轻视”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学校能开一门安全教育课程,是不是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呢!这种教育甚至比课本知识还要重要吧!

在家庭教育环节,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就是“安全教育”。

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安全”,但大都又没有进行专项、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很多安全经验都来自孩子自身一次次的“实践”中,这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进行系统性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但是,进行安全教育也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质,不然会适得其反。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危险规避性”受到遗传影响度为50%!

也就是说,有些孩子天生谨慎,骨子基因里都奉行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凡事小心谨慎。

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就不能过分强调“安全教育”。过于渲染“危险”会使得这类型的孩子更“胆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教育”,就要以了解安全知识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各种安全常识即可。

这样的“浅教育”,也会使这种类型的孩子非常注重“安全”。

而还有另一部分孩子,遗传中本身就不具备“危险规避性”,非常乐于挑战一些危险刺激的事情。

那么,这种类型的孩子就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对这样的孩子,就不妨强调“危险在身边”,进行“吓唬性”安全教育。

即使如此,也很难束缚住这种类型孩子“探险”的心。

当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有很多项,在此不一一赘述,仅就暑假期间应重点关注的两项安全事项列出来供家长们参考:

1、 远离水!水是生命之源,但也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结束一个生命。我们已经听到很多关于水所酿成的家庭悲剧,所以,尤其是暑假期间,父母还是应该教育孩子远离水源,不要在没有保护措施的地方游泳玩耍,甚至旅游时也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这一项也是中小学校放假时,老师反复嘱咐家长的安全事项。

2、注意交通安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并不知道在马路上应该“怎么正确行走”。比如说过斑马线的规则、红绿灯的规则、骑行自行车的上路行驶规则等等。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没告诉过孩子:当孩子从公交车或汽车下车后,应该从车尾部过马路,以避免被后面来车因看不到而出意外。等等这些交通经验几乎可以编一本书。据统计,因不懂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事故占了很大比例,所以,交通安全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点。

生活中还会有很多需要教给孩子的“安全常识”,在这里无法列的全面。即使作为父母来说,能事无巨细地教给孩子也的确有一定难度。

所以,如果学校能开一门安全教育课程,是不是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呢!

这种教育甚至比课本知识还要重要吧。

孩子们的冲突怎么管


女儿第一次“被人欺负”时不到2岁。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出外闲逛。孩儿爸和女儿站在一座小学的大门外朝操场张望。突然跑来一个比女儿大的男孩,站在爷儿俩旁看他们张望什么。男孩手里抱着一辆明黄色的汽车。车子很漂亮,不到2岁的女儿下意识地伸手想摸。可是手还没碰到车,她就被男孩狠狠地抓了脸一下!

我和爸爸都和女儿一样,第一时间的反应是惊呆了!爸爸立刻把女儿拉到自己身后,严厉地对小男孩说:“你怎么能打人呢?!”男孩跑走了,留下傻呆呆的女儿在原地。

事后,爸爸对我说,他当时第一反应是“抽那个小男孩一巴掌,强忍住了”。不过,这件事应该是在女儿心里第一次种下了“可以打人”的印象。这件事后,我们对女儿的教育是:“别人打你,你怎么不还手啊?他打你,你也打他。”

此后,慢慢长大的女儿,和小区里的孩子们玩时,日渐变成了我不喜欢的那种小孩:会主动用“打人”来解决问题。比如,看到别人的东西,喜欢,就去抢。别人不给,会打人。我们愁眉不展,反复教育:“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别人打你,你可以反击。但是你主动打别人,是不行的……”

终于,女儿在某次的“打架”中获得了教训,这次是以生理上的胜利和心理上的惨败告终。

起因我已经不记得了,只不过是你抢我的东西我抢你的东西。抢急了,对方打了女儿一下,女儿咬了他一口。隔着衣服,并没咬破,但肯定咬疼了。于是对方哇哇大哭,找自己奶奶告状:“XX咬我。”被咬孩子的奶奶忙着跟人聊天,压根儿没注意到是谁先动手,一看孙子哭了,不问缘由,急了:“你怎么可以咬人呢?”然后blah blah疾言厉色地开始批评女儿。

一看这架势,我家奶奶抢上去说:“是你家XX先动手打人,她急了,才回咬了一下。”对方奶奶:“那你也不能咬人!……%……%*&……%”这位奶奶嗓门很高,样子怪吓人。我家奶奶心怀歉意,但对对方奶奶不问缘由就全怪在女儿身上也有不满,教育起女儿来就有点口不择言:“他打你是他不对。你反击不能咬人,可以打人……”这下可炸锅了,对方奶奶立刻抓住了话柄:“打人也不行啊!……&……*%……”……

据说,现场两个奶奶争得不可开交,至少我的女儿是看呆了。这次的遭遇,让女儿一下变了。她再也不会主动打人了。可是,问题又来了。

几天后,女儿新得了一个气球,很喜欢。拿到楼下,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就围过来想要。女儿不愿意,就抓着气球到处躲闪逃跑。结果两人追打中,气球爆掉了。女儿大哭一场,十分伤心。

回家后,奶奶愤愤地说:“XX的妈妈真过分!也不管管孩子!要不是XX追,气球怎么会爆掉?咱们哭了好大一会儿,可伤心呢!她妈妈都没怎么批评她!”奶奶甚至有些怀念女儿用“打人”解决问题的时候——至少,“不用受这种欺负”。

到这一步,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女儿”了,只能说:“你的东西你有权利不给她玩儿。她非追着你要你不想给,可以告诉她妈妈管她。你这么跑,气球破掉了,自己还大哭一场,多可怜啊。下次再这样,你就大喊:“你给我弄破了,你赔!”

在各种关于打架和被打的磕磕绊绊中,我慢慢地给孩子灌输着几个基本的观念:

1.自己的东西自己有权利决定给不给别人玩,别人不能强迫你。同样,别人的东西,别人同意你才能玩。

2.公共的东西大家轮流玩,先到先得,等不及的话也得商量着来。

3.不可以主动打别人,被别人打,要反击,要请大人制止他。

4.弄坏别人的东西,要想办法补救。就算不赔人家新的,至少要给人家修好。

但是我也在反思,面对孩子的冲突,当我和别人的爸妈秉持不同的教育理念时,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孩子遵守我说的原则,但别人孩子抢东西、独霸公共玩具,别人家长单方面谴责下手较重一方的娃、损坏别人物品仅道歉不弥补……那么我对孩子坚持我的教育原则,会不会让她心中万般困惑?“为什么我不可以,他却可以?”

如果别人我无法控制,那么我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教育女儿,还是配合对方的标准来修订我原则的执行强度?

而我是不是做到了既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能不碍于面子,勇敢地批评人家的孩子?

上了幼儿园以后,我稍微有所释然。

因为老师相对来讲,用的是一套公平的系统管理每个发生冲突的孩子。但是如果在家庭中养成坏习惯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横扫千军”,老师也只能批评教育却难加以责罚,加上家庭如果不配合教育,孩子就很难改变坏习惯,班上的其他孩子看起来就总会“吃亏”。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困惑怎么应对?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

满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而这种出息的希望又大多都寄托在“上学”上。在大部分家长心里孩子成才的理想愿景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跳农门”,读书“升官发财”。他们心里时刻憧憬着这种美好的结果,但却不知道不了解时代已发展到了成才及就业标准向着立体化多元化的综合平衡方向发展的时代,更不了解明白自己子女综合素质的高低情况,既不“知彼”也不“知己”,就知道人云亦云盲目攀比,不惜“投资”,只想“进攻”。

为什么父母对教育孩子如此困惑?

在孩子这方面很多的父母其实并不了解孩子,他们不了解孩子先天优势,不了解孩子性格特性,孩子的大脑容量,更不知道孩子的学习通道,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沟通方式。那往往很多时候,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在上。给孩子安排许多的课外辅导班,不断的让孩子学习各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教育需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那我们的父母如何来了解孩子的天赋呢?事实是大多数孩子终其一生只用了自己潜能的10%都不到,另外90%以上的潜能被白白浪费了。我们的父母不应该只想着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多的是让孩子站对起跑线。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成长自己。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因此做父母需要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父母自我疗愈的过程。父母急需的是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先天优势,知道孩子的性格特征,知道孩子的大脑容量,知道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孩子对学习没爱好,学习懒散,家长该怎么办


家长想要处理孩子的懒散,需求先了解根源才好针对的处理。1、孩子对学习没爱好,孩子学习懒散首要的原因是孩子对学习没爱好,孩子只需喜爱的工作孩子会不必家长催促孩子自己就去完结了,家长不说孩子也会记在心里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只需孩子喜爱的孩子就会去做,不喜爱的家长怎么唆使也没有。

2、孩子对作业没决心

孩子自己不会的工作孩子是不会自动完结的,就像作业相同,孩子对作业不仅没爱好还不会做,孩子也知道作业是一个使命需求完结,可是孩子不去,不是不想错而是不会做,不会做看着也没用,没决心完结孩子就躲避作业.

3、学习才能太差了

孩子不想学习,学习懒散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即便孩子尽力去学习成果也不抱负,这就是许多家长说的孩子笨,学习笨的孩子不管怎么尽力孩子都会成果平平,这是许多家长不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孩子发育缓慢形成的,孩子笨的孩子学习才能低下,他人学习一遍就会孩子学习五遍仍是懵懵懂,孩子学习笨觉得学习难就会躲避所以孩子会懒散不学习.

4、自我操控束缚才能差

孩子的使命就是学习,孩子懒散不想学习就想着玩,孩子年纪小不会束缚自己,所以才有了家长教育催促,让孩子在正确的教育路上,许多孩子爸爸妈妈溺爱,隔辈的长辈更是溺爱,孩子自我放飞,家长短少束缚,孩子的是不会自己束缚自己的,孩子的自控才能就会越来越差,家长的束缚也没有了作用,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散,越是不想学习.

最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爱好。爱好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孩子对学习感爱好,和教师及家长的引导是分隔不的,平常应多和孩子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寻觅孩子在学习日子及各人爱好上的闪光点,寻觅共同话题,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信任你,在平常的日子过程中多鼓舞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认为自己行,建立对学习的决心,只要这样长时间的不断尽力支持他,才能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有了爱好,信任他必定会将学习搞上去。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爱不释手,家长怎么管?》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