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个超级大英雄

02-18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爸爸是个超级大英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含泪看完文章自导自演的《小爸爸》感触颇深,电影中文章饰演一名80后的爸爸于果。因为大学期间做为交换生到美国学习期间,与接待他们的姑娘夏小白相识、相恋,在于果回国后,夏小白为他生下了儿子夏天。但是于果并不知情,于果回国前曾承诺要回美国找她,但是因为家中的变故最终没有回去。夏小白空守着于果对他的承诺,毫无怨言的带着儿子夏天,并为儿子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谎言,使得儿子夏天六年来一直崇拜着他的"超级英雄"爸爸。不料夏小白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

于果,就这样忽然有了一个从天而降的儿子。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不靠谱"的浪荡青年,稀里糊涂的升级为"爸爸";从一开始对儿子的排斥、拒绝、逃避、放弃,最终到接受、接纳、不舍、以及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倾家荡产,追到美国打官司,去要回儿子的监护权和抚养权。在这个过程中,于果逐渐从"不靠谱"到"靠谱"直到成为一个真正的爸爸。因为孩子,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长",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在此,我们不评价文章的导演水平和演技,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上看,我有几点感悟:

一、父亲的形象源于母亲的评价

我们常说: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他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他的爸爸。夏小白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母亲,她从来没有觉得于果是负心于她,也没有因为于果空给她的承诺而抱怨。为了维护于果,不惜跟疼爱她的哥哥闹翻,因为怀孕而辍学,独自打工养活自己的儿子。每到节假日和儿子的生日等特殊的日子,夏小白都会替于果为儿子写一封信,这些信件都是来自世界各地,都是因为工作需要而不能回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就这样为儿子的童年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为于果在儿子心中树立起一个根深蒂固和无限崇拜的父亲形象--整天为忙着拯救世界的"超级大英雄"!

二、父亲是孩子成长中的朋友

父亲可以不完美,可以犯错,甚至可以"不靠谱",但是父亲一定要具有"童心",喜欢和孩子一起玩儿,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正如夏天出庭作证时回答舅舅泰勒的一段话:我和爸爸一起玩改装车,爸爸改装的车特别酷,我们还一起喝啤酒,还一起踢足球,他还给我讲故事,虽然只会讲那么一两个。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夏天并没有因为于果最初的"不靠谱"而记恨他,在他的记忆里,都是爸爸带他一起经历过的那些开心的事情。

当舅舅问夏天:于果为了一笔钱而放弃他的抚养权和监护权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夏天回答:于果他做错了事情,每一个人都会做错事情,我会做,舅舅你也会做,法官大人也会做,妈妈说做错了事情知道改正就行。

爸爸是世界上最棒的爸爸,他就是我的超级英雄!

三、父亲的地位没有人可以取代

孩子成长中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即使外人给予他的再多、条件再好、环境再优越,但是都不如跟自己的父亲在一起,让孩子觉得踏实和幸福。

在于果最初和夏天的相处时,于果曾经那么"不靠谱",正如他在法庭上最后的陈词:我承认,在过去的时间里,对我儿子曾经做出过特别混蛋的事,我打过他、骂过他、我让他生过病,我把他弄丢过,可是,我无论对他做出过什么样的事,他都没有打算要离开我。

可谓"血浓于水"!夏天也对自己的舅舅泰勒说:舅舅,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永远不可能是我的爸爸!

可见,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亲,这些不是任何一个男性所能代替的。

四、做父母需要学习和自我成长

于果说:每一对父母都会做错事,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会做父母,也没有一本书教会我们该怎么做?

跟儿子在一起时间虽然短,但是孩子教会了于果一件事情。那就是:什么是爱?爱,就要在一起;爱,就是包容,就是容忍。是孩子一直再容忍他,等待他改错。

孩子都可以包容和等待家长的变化,做为家长,我们同样需要等待孩子的成长,更要包容和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而不是用成人的眼睛去挑剔孩子。

在于果和夏天刚刚相处时,于果曾经很粗暴的对待过他,但是后来他认识了,做为父亲需要自我成长,认识到尽管泰勒可以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更全面的教育,但是他也决不放弃对儿子抚养权和监护权。因为他知道,儿子需要的是一个父亲,而不是一个像慈善家一样的舅舅。

是的,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是否能教育好孩子与地位和学历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于果所言: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一个体面的舅舅会比一个(事业)失败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亲情",因为亲情是人世间最坚固的情感关系,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所以,做为父母都需要好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顶嘴是个好习惯,美国爸爸教孩子从小懂得为自己说话


有孩子的人,一定对这个场景不陌生:女儿5岁时,我曾带她去银行柜台取款,当时她在旁边等得百无聊赖,为了让我早点走,竟开始大发脾气,大吼大叫,引得旁边两位老奶奶侧目——她们一定在想,这孩子的家教这么差,都怪她爸爸。但接下来的一幕让她们颇为震惊。

我给了女儿一个失望的眼神,不慌不忙说,“抗议无效。如果你想逼我走的话,这么做还不够可怜。”听了这话,女儿果然安静了,眨巴、眨巴眼睛,从地上站了起来,小嘴撅得老高。

“你对她说了什么?”其中一位老奶奶吃惊地问我,“孩子这么快就不闹了!”我解释说,“这是我们家的辩论小游戏。让别人觉得自己可怜,是古代辩论艺术里常用的辩论方法。”我从女儿出生前就痴迷于此,那时女儿虽然小,但在教她何为“说服”的魔力上,我已下了不少功夫。

▋“表达你自己”VS“让对方听见你”

我一直认为,每个聪明的父母都该让孩子尽早掌握说服力。很多人逃避争论,认为这有失修养,但我们的文化,从来就不欢迎“拒绝”,一味保持表面认同,只会导致被动同意或者“办公室政治”,家庭里,大家都崇尚绝对权威,那么最后,孩子连看哪个电视台、买什么东西这种小事都不会和大人好好沟通。

而辩论术,也不是让孩子变得腹黑、尖锐,它只是让孩子高效思考自己的核心观点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尽早学会辩论,能从小养成一种意识,即“表达你自己”远远不如“让对方听见你”来得有效。每当孩子和他们的小伙伴发生冲突时,我都会提醒他们,牢牢记住你的观点后再去说服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顾自己说——每次他解决完冲突,我都会多问一句,“所以你的朋友最后认同你了么?”

▋学会察言观色,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一直想让孩子们学会合理地说“不”,这就需要用到辩论术的三个关键词——无懈可击的逻辑、毋庸置疑的理念和让人动容的情感。其中,“逻辑”是最基本的,当孩子想要或者不想要一个东西时,他得找到说服别人的最合理的理由,而不是简单说一句“我想怎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样的小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要发生无数回。

“Mary不让我玩这辆车。”

“为什么她不让呢?”

“因为她是只小猪。”

“所以,Mary不让你玩车是因为她是只小猪?”

……

这种重复,是让孩子自己梳理清楚因果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让孩子意识到:怎么可能因为不让你玩车,Mary就变成小猪了呢?逻辑上不成立,别人怎么可能答应你?

但更多时候,过于纠结逻辑也不一定奏效。辩论者给人的印象、字里行间展示出的人格魅力等,经常会起大作用。不少人认为“察言观色”太过市侩,但这是群体有效沟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我有两个孩子,生活中免不了各种摩擦,但姐姐总能获得我更多的信任,不是我偏心,而是她在“拨弄人心”上,确实有一套。

记得他们还小的时候,有一次,打算留给其他人的一块饼干被姐弟俩其中一人吃掉了。虽然事情很小,但明令禁止后还是有人偷吃,我确实不太高兴。

我:“你们中有一个人吃了饼干。”

女儿:“我以前偷过饼干吗?”

我:“有道理。弟弟呢?”

弟弟还没说呢,女儿就不依不饶发表了一顿悲情控诉,什么“不让孩子吃饼干是酷刑”、“已经很努力了”……竟慢慢把我说动了。如果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发起脾气,控诉我冤枉她,那这场简单的讨论可能又是一场家庭大战。

但悲情控诉就不一样了,它是唤起“同情心”的基本前提。当一个小孩懂得读你的情绪,然后把它作为自己的工具,恭喜你,你的孩子正朝“一个好的说服者”的方向成长。

▋让孩子尝到努力争取权益的甜头

而当孩子们诚恳地说服我让他们多看会儿电视时,任何时候,我都会尽可能满足:这时候他们就获得了双倍的满足,一来,他们确实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节目,二来,他们享受到了说服别人可获得的好处。两个孩子越来越喜欢为自己的权益争辩。事实上,对于看电视本身,他们已经在说服我的过程中,自己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少坏处。

我尝试过把辩论三要素都用在我的儿子身上,在他7岁时的一个冬天,他坚持要穿一件很酷的短裤去上学。一开始,我搬出了我们家的家规——我父亲传授给我的一种毋庸置疑的理念,“你必须穿上长裤,因为我是你爸,而且我让你这么做。”但儿子就是定定地看着我,双眼泛泪。

然后我尝试调用逻辑:“长裤才能防止你的腿冻裂,你才能感觉好受些。”

“但我就想穿短裤。”

道理说不通,我开始打感情牌。我把我自己身上的长裤腿卷起来,“你看看,现在我也要穿短裤去上班了。这么冷的天,我穿成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很蠢?”

“是的,”儿子说,但他还是坚持要把短裤穿上。

“你为什么这么想穿短裤呢?”

“因为我看上去不蠢,而且这是我的腿,我不介意他们被冻裂,你不用担心。”

我的天……记忆中,那是他第一次完美地说服了我:不容他人质疑的理念(我看上去才不蠢),缜密的逻辑(这是我的腿,你无权干涉),以及情感(不用担心,我自己能承担冻裂后的痛苦)。这是他第一次收起以往的大哭大闹,尝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怎么能错过这次机会,用父母的强权打击他呢?

“好吧,”我说,“等我和你妈征求到老师、校长的同意后,你就能穿短裤去上学了。但你得先穿雪地靴在外面。如何?”

“成交。”

他开心地拿出他的雪地靴,而我开始给学校打电话……几个星期后,校长宣布把儿子的生日定为学校的“短裤短裙日”,校长本人也会穿短裙去上班。那时还是二月中旬,我们都感受到了来自这个社区共识的温暖和舒适。

▋每个家庭都该养成“餐桌会议”的传统

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大。我发现在各种家庭谈判中,我输得越来越多。他们有时会把我说得哑口无言,真让我生气,但这也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回想这个过程,我最大的心得,是每个家庭都应该保持一个“餐桌会议”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还曾专门为此提出过5个详细建议:

1、家庭辩论是为了教会孩子自己做决定。当你和孩子分析一个事情的不同角度时,记得给孩子一个明确的选择(比如暑假是去沙滩玩,还是爬山),更记得告诉孩子,他们可以提出完全不一样的看法(比如暑假又去沙滩又去爬山),然后他们自己根据现实情况决定如何做。

2、聚焦在未来。关于过去或者现在的讨论,总是低效的。“谁把玩具弄脏了?”、“好孩子才不会把玩具弄脏!”都不如探讨“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玩具们保持干净?”

3、说“犯规”。所有阻碍辩论进行的行为都是犯规:大声嚷嚷、冲出房间、翻出以前家庭成员的旧行,都会让讨论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得到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结果。

4、奖励正面的情感。对于所有尖叫、生气等行为,都没收奖励,这时候顶多说一句“回来,你能做得更好”。只有好好参与讨论的孩子,才能得到奖励。

5、偶尔让孩子赢。当他们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据理力争又颇有几分道理时,没有比好好奖励他们更值得做的了。过去我贪方便,经常用慢炖锅煮各种食物,后来儿子受不了了,说,“即使是一只猫,它的食物也不会总是湿哒哒的”,说得多好,我第二天就买了一堆汉堡。

1个好爸爸顶100个老师


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从做父亲的那一天起,这就是一个终身职业,一个好爸爸,会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学习怎样爱孩子,用浓浓的父爱,为孩子撑起澄澈的蓝天,让孩子拥有灿烂的人生。

1.父亲的力量

也许爸爸们工作繁忙,照顾孩子的总是妈妈;也许爸爸们应酬太多,陪孩子玩耍的大多是妈妈;也许爸爸们总在加班,孩子一天都跟爸爸碰不着面……但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爸爸口袋里的钞票。除了物质之外,父亲对孩子究竟还有多少影响力?

2.对孩子智能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孩子智能发展的高低与和父亲接触的密切程度息息相关。心理学家麦克·闵尼指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内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父亲对女孩子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孩子的影响力,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女儿数学成绩则更佳。一个智慧型的父亲,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孩子的一生。

3.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双亲均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时患综合征的孩子,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

4.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他的独立性和生活处理能力逐步加强,已不再满足于母亲所在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圈子。这时,父亲就会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孩子会从中学到许多不同于母亲的交往方式。所以,那些过分忙于工作的父亲,那些认为"照料孩子与父亲无关"的父亲,那些抱怨没时间教孩子的父亲,请抽出和孩子游戏的时间吧。

5.爸爸是男孩模仿的对象

我们常说:“这孩子跟他爸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举手投足都一模一样。”爸爸往往是力量、权威、智慧的化身,爸爸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孩,他能从爸爸的身上学到男性的一些行为特征。曾经有一个男孩子,他爸爸一周回家一次,平时都是温柔体贴的妈妈照顾,孩子上学后,不敢和男孩玩,总喜欢和女孩一起玩,甚至笑的时候都捂着嘴。如果生活中缺少爸爸的关心,男孩也会女孩化,胆小、懦弱,没有阳刚之气。可见没有爸爸,男孩的男性行为特征就弱化了。

6.爸爸是女孩依赖的港湾

我们常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孩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爸爸的高大伟岸会给女儿带来安全感,是女儿的骄傲,也会成为女儿将来择偶的参照标准。但如果爸爸们总没时间陪女儿、和女儿交流、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恐怕这小棉袄就没法贴心了。尤其是女儿到了青春期,有些束手无策的爸爸就从女儿的生活中撤了出来,把女儿完全交给妈妈,这对女儿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中父亲如果缺席,实在是不称职。作为父亲,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你是否见证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分享了他的喜怒哀乐?当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你是否足够耐心地和他讨论了?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都及时出现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亲,请尽快回归!

拓展阅读: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

从小开始

前几个月至关重要,特别是第5个月的时候,这时是宝宝熟悉面孔识别力发展的阶段,爸爸一定要经常在宝宝的身边,成为熟悉面孔,这样就建立了以后能跟宝宝很好互动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就需要多花些时间跟心思在宝宝的身上以弥补那些错过的时光。

多和孩子的互动

宝宝渐渐长大后,如开始学走路了、会跑会跳了的时候,爸爸要多跟宝宝做些互动,一般来说,这是父亲的强项,不妨多和孩子进行跑、跳、爬、攀等活动性游戏以及智能游戏。如果父亲能多参与孩子猜谜语、讲故事、走迷宫、搭积木等启智性活动,那么孩子的收获就更多。还有竞争性活动也不错,

好爸爸是妈 妈塑造的


好爸爸是妈妈塑造的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一个背着大包的妈妈,似乎带小孩是妈妈的义务,小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样。

我们知道只有妈妈一个人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爸爸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甚至在某些时候,比妈妈还要重要。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里面,都是妈妈在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而爸爸都在做他们的大事情。妈妈们常常抱怨,例如老公不管孩子、老公管不好孩子等等问题,妈妈们也很矛盾,既想让老公帮着带孩子,同时又担心他们粗心大意把孩子磕着碰着,非常矛盾和纠结。

赚钱养家不等于育儿

在许多家庭中,爸爸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他们每天在外面辛苦奔波,赚钱养家。让妈妈可以安心在家带小孩,同时也给宝宝提供优质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在爸爸的心里,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育儿的另一种方式,虽然没有和宝宝进行交流,没有关注他们的一颦一笑,甚至不曾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特长班,但是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是很重要的。

物质基础的确重要,爸爸们在外面打拼也的确辛苦,但是育儿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基础那么简单,它蕴含很多方面,例如重要的亲子交流。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爸爸请假回家,因为家里的孩子都认不出他了!如果爸爸努力赚钱,提供孩子富足的生活,但是孩子对于爸爸很陌生,极少交流,那么这种只是血缘关系,而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不论爸爸每天在外面多么辛苦,都要抽出来二十分钟和宝宝进行交流,例如聊天、做游戏,或者是给宝宝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宝宝感受到爸爸这个角色的存在。因为爸爸的声音和妈妈不同,爸爸手臂也更有力度,宝宝或许更喜欢爸爸读故事,觉得宝宝的怀抱更舒服呢!

有的家庭中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可以让宝宝每天在固定时间和爸爸打电话或者通过视频进行聊天,虽然在空间上有距离,但是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让宝宝和爸爸在心灵上没有距离。

放开手让爸爸去带小孩

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会说自己的老公粗心,带孩子去一次公园,膝盖就给磕破了,看的妈妈好心疼。还有爸爸和孩子做游戏不知深浅,扯着孩子的胳膊上上下下的转圈,也不怕把孩子弄脱臼了!总之,爸爸带孩子,妈妈是一百个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之前要千叮咛万嘱咐,似乎他们不是孩子的亲爸一样!如果爸爸真的是有什么闪失,妈妈会批评教育好久,不依不饶!甚至还会剥夺爸爸带孩子的权力!

时间久了,爸爸听得烦,也懒得带小孩了。自然而然,带孩子的任务都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妈妈又开始抱怨老公不管孩子。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着碰着都是常见的事,我们不可能把孩子放在棉花堆里养大。当孩子摔倒放声大哭的时候,当妈妈的多会感性的走过去安慰孩子,而爸爸可能会视若无睹,孩子自己哭一会发现没人理睬,自己爬起来,然后没事人一样。这个时候孩子可能没有觉得特别疼痛,但是妈妈的过分疼惜放大了孩子的疼痛,让他们倍感委屈,哭得更大声。

不如放开手让爸爸带孩子,他们的满不在乎会让孩子坚强有韧性,长得更健壮。

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带小孩,妈妈一样,爸爸也一样。所以妈妈们不能要求爸爸上来就是一个成手,像月嫂一样业务精湛。妈妈们要有耐心,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在育儿的路上,谁没有做过回头看觉得遗憾或者后悔的事情呢?妈妈们做过,爸爸们也是普通人,也一样会做错。

妈妈不能因为爸爸在带孩子的时候错过一次,就一棒子打死,再不任用,再不信任。这样会大大打击爸爸育儿的积极性,甚至还会把爸爸从宝宝的成长教育中生生的推出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妈妈一个人独自负责孩子的成长,又烦又累,爸爸却在一旁悠哉,甚至还会说上两句风凉话,这一切的原因都在妈妈自己。

如果妈妈能够智慧的对待爸爸带孩子的问题,你会轻松愉快,同时也会和爸爸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如果你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够智慧,那么你就会独自承担压力,挨太多的累,同时,对于你的婚姻也有不利的因素。

好爸爸是妈妈塑造的

很多孩子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习惯于找妈妈,即便当时爸爸在身边,他们也会想要妈妈的怀抱,和妈妈比较起来,爸爸永远是候补的角色。妈妈们似乎也非常享受,因为毕竟自己十月怀胎生的小孩,和自己最亲近,说明孩子懂事,这是件多么开心的事!

甚至有的妈妈还会刻意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种种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巩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其实,爸爸和妈妈一样,都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没有必要非选出谁和孩子更好,孩子更依赖谁。

可能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多,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在辛苦工作,虽然他现在没有在家陪伴你,但是他的心一直都在惦记着你和妈妈,爸爸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所以我们要乖乖的,不要让爸爸在工作的时候分心,耐心等待爸爸回来。

可能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语气严厉些,和妈妈的和风细雨比起来,孩子有些接受不了,妈妈不要去指责爸爸的问题,而是要在私下里告诉孩子虽然爸爸的态度不好,但是他爱你的心是真的,他希望你好,所以他才会着急,才会说出让你感觉痛的话来。

在一个家庭中,太多时候,妈妈都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粘合剂,妈妈在孩子面前说的话做的事,决定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可以说,爸爸和孩子的距离远近,很大程度上,是由妈妈来决定的。

是自己辛苦的带孩子,还是和老公共同来承担孩子成长中的种种呢?

是让老公翘着二郎腿挑你的毛病,还是让他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来呢?

你可以轻松愉快的做妈妈,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

没有哪个男人生来就是好爸爸,此时,你的塑造,很重要。

一个爸爸的育儿经


一个爸爸的育儿经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家庭都千差万别,种种情况少有雷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爸爸,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只代表我个人以及我的家庭。希望读者姑妄观之,可借可签,勿论勿喷。

一、孩子是什么?

有人说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在有儿子这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是一个有家谱的家庭,有着严肃的家风和家族传统观念。我们家重儿轻女,认为只有儿子才是家族的延续。祖上兴衰起落,加之个人某些理想的没有实现,一直希望儿子能纪承自己的理想。后来儿子出生了,看着这个落入凡间的精灵,我就在想,他是谁,我能给予他什么,他又能给我做什么?那些天,我兴奋的用脑过度,睡不着觉,后来想明白了,他是他自己,他只是我的儿子而已,我能给他,而不能向他索取。后来我看了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现一个剧情令我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员瞿恩被俘后,杨立仁劝降,拿出他儿子的照片。他的儿子已经4岁了,他从没有见到过他的儿子,照片还是第一次看到,面对自己从未谋面却也再无可能谋面的孩子,他细细端详小费明的五官,自言自语着,尽是为父者的满足与安详。他说,儿子有他生活的时代,有他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命结束了,他从没有想过儿子延续他的生命,儿子是属于儿子自己的。我在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不希望儿子成龙成凤,出人头第(如果他青史留名,也是他自己的事)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独立尊严地生活。我会象母鸡一样保护他,会象老虎一样培养他、教育他,更会把他赶走他,让他独立于世。实现我儿子出生时,我给我的朋友同事们短信写的那样:新生命诞生了,世界由此改变。

二、孩子的名字

中国人讲究名字,都想起个好名。名字不能决定命运,但确实影响着命运。许多家长都给孩子算命,这种用钱来交易的名字为不不吉。好的名字,你可用专家、教授、学者、名人、领导来送,或者家谱传,或者自己起,千万不要用钱来交易。看看现在孩子的名字吧,且不说重名重字的太多,都是那几个字,千篇一律,听起来也太俗。

三、孩子的生活

我的儿子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得过什么病,非常地健康。因为我和妻子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除了遗传的因素,孩子的身体是养出来的。从准备怀孕开始,我们就非常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精神与生活习惯。我们尽量食用健康的食物,我对健康的食物看法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尽量吃地产的;吃自然成熟,正季成熟的;少吃寒性食物,多吃平温的;小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少吃小食品和零食。我给孩子吃的鸡蛋基本都是纯笨蛋,就是那种农村自己家养的,从鸡窝里收的那种。包括肉和菜都是想办法从农村弄的,而且是知根知底的。菜并不是农村的就好,要看种菜的地,如果土不好,那号称什么有机都是白扯。有许多人,在城边,在小区,在各种地方开点荒,种地,说什么是绿色的,不上化肥,不打药。其实他不知道,土都污染了,水都污染了,空气污染了,你就什么也不上,污染物也渗透到果实里了。所以,这些都不要吃,连听都不要听。肉食也是,动物是在食物链的最上端,积累的污染也多,所以选择要慎重,不是不吃,是适当食用。

我的儿子上小学,我选择一所离家近的学校。主要目的就是照顾好孩子。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因为上学而早起半个小时。现在孩子上学都早,教育部规定孩子6岁可以上学,并不是说就是6岁上。我们的父辈包括我们小时候都是8岁上学,专家也认为8岁是一个成熟的年纪,尤其是对于男孩子。可是许多家长都认为越早越好,现在成了一年级全是6岁的。幼儿园小中大班对接的就是6岁小学生,如果你的孩子6岁不上学,那就得想办法在幼儿园大班重读,而且重点幼儿园还得找人。更有甚者,让孩子更早就上的,在妈网上我就经常看到许多家长在问这个问题。虽然我的孩子从了社会,6岁上了学,但我和他妈妈从第一天起就让他睡到自然醒,然后再去上学。现在的学校学生都在学校吃,不让出校门。我和他妈妈每天都把孩子接回来,中午在家里吃饭,饭后玩一会,可以躺可以坐,或者下楼在绿地玩一会,这样得到充分休息。有人说:这样孩子不遵守集体生活,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说到底,我们中国根本就不重视集体和团队,看看中国足球队就知道了。有人说:我的孩子找了个好学校,什么“某二”校、什么“某五”校、什么“某实验”。可是能骄傲到哪呢?其实许多家长连个体户学校、私营的、股份的都不清楚;对于教育界的情况都不明白,又怎么能保证孩子受好的教育呢?我最引以为光荣的就是:我的孩子前三年级自由自在,从不写作业,吃得好睡得好,但各方面只比其他孩子强,不比其他孩子差。

四、孩子的学习

我们的知识,能力从哪里来?孩子学什么?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从学校学习,一方面是从家庭学习,一方面从社会学习。我主要说家庭的教育,可以这么讲,世界上人这么多,为什么有成功的,有的过得好的,除了机遇,除了自己的努力,除了先天八字,命里注定,除了遗传,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教育。我没有说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给我们知识,但家庭给我们做人。家里的教育就是父母长辈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正所谓的言传身教,而不是处处以家长的身份压孩子。我们家庭里长幼有序,规矩众多(因为我们是满族传统家庭),但与儿子在思想上是平等的,多的时候,会跟他讲道理,让孩子从小就有好的情商。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讲,要让他知道他是男人,要顶天立地,要坚强、勇敢,承担责任;要心怀宽广,懂得感恩,知道敬畏;要无论什么时候,做一个善良的人;要遵从人类已有的法律道德。至今我的儿子非常地大气,我很知足。

五、孩子的玩。

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几年,让他快快乐乐去玩吧。从小到现在,我每天都陪儿子玩。小时候不会走路,我就跟儿子一起爬,孩子走路以后就再也不爬了,有许多家长急着让孩子站起来走路,可我就让孩子多爬,这样做大大开发了儿子的智力。我孩子到现在没有上过任何学前班,没学过音乐,没学过美术,没学过书法,没学过英语。我们夫妇都是大学毕业,知道得不少,根本没有想过让他学什么。他上幼儿园时,我每天接他,出来后一天青年公园,一天去彩电塔(那时里同没有装修,一楼随便进去),一天去鲁园,一天去超市,一天去绿地。在幼儿园呆一天了,多难受,孩子应当怎么快乐怎么来。孩子不是学奴,家长也不是孩奴,孩子的童年应该在玩中度过,而不是在学习中度过!孩子累,家长累,我可不干。

我儿子到现在没有写过作业。我也没问过他分数,没问过他考第几名。小学的知识我很清楚,为什幺小学要学6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孩子是全方面的成长,长身体长智慧长语言长见识,何必让他天天写作业,尤其是在低幼年级时。我儿子喜欢电子产品,我没有给他买,家里电脑也没有。但我也没有限制他,现在不用这个就落后了,我们必须跟得上时代,但又要有所控制,要掌握,又不能依赖,毕竟孩子的心智不成熟。怎么办,我带他去商场电子产品柜台,体验去吧,不许超过半小时。自己玩,自己琢磨,也不怕弄坏。不明白就问营业员,说点好话,锻炼胆量,锻炼口才。我的儿子现在常用电子产品、一些游戏什么的都会,玩的非常明白,而且眼睛很好,如果儿子戴着厚瓶底似的眼镜,我会郁闷死的。

我经常带着儿子去郊游,去农村,去室外公园绿地玩,充分接触、亲近大自然,学习各种知识,对于常见动植物,现在他基本上什么见识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肯定不是我的儿子。我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玩的童年,我又给了孩子一个轻松的低年级,这是基础。到了高年级以及高一级的学校,我不否认,也会走应试的道路,也会紧张的学习,但我也会松驰有度,也相信儿子

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我给了他一个坚实的金字塔底。

六、家长的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世界日新月异,不学习就落后。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现在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事物与我们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们不学习,不与时俱进,总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与世界,那就会被淘汰。家长学什么,我认为至少应该了解一些大百科。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求知欲强,问题特别多,什么方面的都有,家长百科知识越多,对孩子的帮助越大。

家长要带头养成读书的习惯。中国人普通缺乏阅读,“君不见人人低头玩手机”,这正是和外国人的差别。我带孩子去北京旅游,在地铁上一个外国小姑娘给儿子让座,然后就靠在车厢边看书。我就让孩子看着她,这样孩子就知道,人家是如何读书的。我又给他看我们地铁上那些玩手机的人,教育他应该怎么样做。我打孩子小时就经常带他去书店,孩子小不一定能看什么,但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对书有一种认识。他可以在书店玩来玩去,翻这翻那,尤其是书店里的电子产品。如果他感兴趣,能投入其中,我就很满意。孩子玩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观察那些看书的人,有许多孩子看书,有的坐在书上,有的靠着书架,有的站在过道里,我心里说:这些孩子挺爱看书的,可是这样的不懂得文明,又有什么用呢?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的进步。

家长怎么选书?去过书店的家长都知道,现在书店的书足可以让人眼睛累花,太多了。究竟哪些适合孩子?哪些对孩子有所帮助呢?举个例子:我曾看过许多家长给孩子选字典,直接问有没有商务出版社的?这样的家长一看就不懂。商务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是两回事,还有个商务出版有限公司呢?这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如果家长们不自己学习,没有人会告诉你的。我不明白那些家长为什么选择商务版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尤其是低幼儿,应该选择“人教版”的,也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是严格按小学教育标准选编的。我不是说商务版的不好,因为对小孩子来讲,并不适合。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出色那无所谓了,你也可以直接买《辞海》。选书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不要以**的眼光看待童书,选择童书要注意故事性。要知道,莫言小时候就是从听故事学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七、教育的方法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老师的,我们看起来孩子有许多知识很简单,认为自己能教或者孩子应该学得很好,其实并不是这个道理。现在的孩子虽然聪明,但认知过程是渐进的,要一点一点来,有些东西要反复灌输,要讲究方法还要抓细节。看电视《射雕英雄传》对郭靖小时候学武功印象非常深刻。邱处机就说过:江南七侠教郭靖武功,是“教不得其道”郭靖学武功是“学不得其法”,所以一直不能进步。只有在邱处机教了他内功心法后,才大有提高。孩子也是一样,家长要根据他的特点进行教育。我的孩子从小特别喜欢坐公车,喜欢看这个世界。家里有一本《沈阳公交出行路线》,他没事的时候就自己翻看,一看就是很长的时间。我们看在眼里,没有管他,因为我们知道,他已深入其中了。后来,他可以把沈阳所有的公交车路线的起止点全说出来,经常给同学们和其他人做表演。从这里面,他认识了沈阳市区基本上所有的地方,熟悉了地理。孩子1岁时,给他看图册,看各种水果、物品、交通工具等,后来我就想,这样看只能是表象,接触不到实物,怎么办,带他去超市吧。于是就选择了一个较大的,而且人特别少的一个。水果,各种物品让他摸、让他看,他很快就认识了。后来上幼儿园,每天放学后,隔几天我就带他去超市,看这儿弄那儿,有一段时间甚至当起了“理货员”将商品摆来摆去,归类、整理。而且在看商品的过程中,他认识了许多字。比方他在整理方便面时,认识了各种字:香辣、麻辣、酸辣、红烧、海鲜等等,我们并没有特意的教他,从没有给他买什么识字卡,就在他整理商品的过程中,给他读几次,他就认识了。2008年,我有幸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家都很高兴。我儿子也用红纸卷个纸筒,举着跑来跑去。我就借此机会给他讲奥运的知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5个福娃,5种颜色,5个名字,代表着五行,五种意义。我就分别告诉他,然后串连起来,不仅锻炼了他的思维,还学习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五行的知识。到现在我的儿子在各种知识方面比其他孩子略强,而且没有累着,我感到很欣慰。

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拨苗助长,一定顺应着生长的规律,慢慢的引导,慢慢地加强。切忌用**心理来判断儿童的心理。我们现在的孩子**化太明显了,说大人话,办大人事,参加选秀,许多家长还以为美,殊不知,这样的孩子从小就被伤了,副作用很快就会显现出来,长大了也会失去竞争力。我尤其反对孩子看《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也不让看一些选秀类的节目,我认为这与我们现实的生活太远了,孩子太小,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三观”教育很重要,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乱象,就和这一代从小缺乏“三观”教育有一定有关系,所以说我们要是对孩子负责的话,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什么重要的意义之类的话我就不说了,反正我不希望儿子有“猪”一样的队友。

啰里啰嗦讲了这么多,我还是要说:这只是个人的一种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许多道理大家都明白,希望大家都做好,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希望大家快乐!

爸爸这种性格是孩子的悲哀


爸爸这种性格是孩子的悲哀

很多人都在谈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妈妈是对孩子陪伴最多的人,尤其是在过去,都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教育孩子的任务都落在妈妈的身上,而现在越来越强调爸爸在家庭中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如果爸爸是这种性格,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养成都很不利,关键很多爸爸都不在意。

这样的爸爸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失去孩子的信任:总是跟孩子说不切实际的话,当有一天孩子发现爸爸说的都是假的,内心会难以承受,这就相当于是“丢了西瓜拣芝麻”,等孩子慢慢长大,会看不起爸爸,认为自己的爸爸是个只会吹牛的爸爸。

不管信不信,爸爸在孩子内心里的形象永远都是高大的,孩子内心会模仿爸爸,会认为爸爸是最厉害的人,好爸爸不会隐藏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反而会用这点来教育孩子,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物,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事物,我们要学会的是正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而不是隐瞒。

现在越来越强调爸爸的作用,提倡不要做缺席爸爸,爸爸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会教会孩子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正能量,这样孩子才会跟爸爸亲近,会认为爸爸是心里最厉害的人。

所以,爸爸们,不用担心自己自己不擅长孩子喜欢的东西会让孩子“瞧不起”,勇于正视自己的爸爸才是最厉害的爸爸!

新爸爸的“九个一”工程


1、一间适宜温馨的小屋

为你那亲爱的母子准备一间舒适的小屋是你的责任。

这间小屋应该:

――温湿度适宜:最好温度在22℃左右,湿度在60%--66%。电扇、空调、暖气、火炉可以帮你达到这个目标,向地上洒水和使用加湿器等是保持空气湿润的好方法。

――空气新鲜:为保持空气新鲜,无论冬夏,打开窗户,呼吸自然气息,注意母子避开窗口。

――光线柔和:加装薄纱窗帘,使居室光线柔和,利用母子休息,又有利于观察婴儿,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柔软舒适的寝具:准备柔软舒适的被褥会令母子感到安然自在。

健康提示:无论是电扇、空调或自然风都不要直接对着母子吹。

2、一间超级厨房

产后的饮食调养非常重要,要知道新妈妈要吃婴儿和自己两个人的饭哦。

食品一定要是新鲜、卫生、可口、美味的,最重要的是营养丰富均衡;轮流烹制鸡、鸭、鱼、虾、排骨、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多煲鱼汤、排骨汤、猪蹄汤、鸡汤等营养美味促进乳汁分泌的汤类;

多准备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尽量选购含水分、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瓜、橘子、橙子、葡萄、西红柿等。

健康提示:

●烹饪时要注意少放盐,因婴儿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会引起体内钠潴留;

●不要加味精,因为它会影响婴儿锌的吸收;

●避免过于辛辣刺激的饮食,有的婴儿会因此拒绝吃母奶;

●一日三餐外,可适当为新妈妈增加2-3次点心,如汤类、水果等。

3、一份坚持的信念――母乳喂养

产后哺喂初期,乳汁往往不足,婴儿时常哭闹,使许多妻子心生疑而放弃母乳喂养。你要安慰鼓励妻子,告诉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专家提示:

●一般下奶时间为产后3-4天,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在此之前,婴儿有足够的储备以供消耗,完全不必为此担心。

●坚持哺喂婴儿是增加乳汁分泌的最有效方法。

●鼓励妻子多喝汤水及西瓜等富含水分的水果促进乳汁分泌。

●多陪伴妻子,使其心情愉悦,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

4、做一个卫生协理员

月子里产妇的卫生对恢复体质很重要。

丈夫要协助妻子做好以下这些事:

●每天洗脸、勤梳头。

●勤刷牙,因产妇进食次数多,应增加刷牙次数,做到每次进食后都仔细刷牙,保护牙齿。

●产妇汗多,应勤洗澡。

夏天应每天洗1-2次,冬天有条件的可每天洗澡,否则2-3天洗一次,但要天天擦身,做好洗浴的准备工作,可是丈夫的责任哦!

健康提示:

●无伤口,产后3日可洗澡,有伤口,待拆线后再洗澡。

●洗澡以淋浴为宜,忌盆浴。

●勤换衣尤其内衣必须天天换洗。

●提醒妻子经常变换休息姿势,不要久卧或久坐,适当下地活动。

●因为妇汗多,恶露不断,勤换卫生巾。

5、一名作息管理员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新爸爸要主动承担家务,担负起照料婴儿的任务;也可请爸爸、姐姐、姥姥、姥爷或保姆照料母子,使妻子得到良好的休息。

丈夫要安排好亲属和朋友来访。

健康提示:

●月子里最好谢绝访视。

●满月后要注意:一次来访人数不宜过多,2-3人即可,时间尽量缩短,10-20分钟为好,有人来访时,更应开窗通风。

6、一个耐心的教练和陪练

你要鼓励新妈妈尽早下地活动,正常分娩后6-8小时,剖腹产24小时后产妇可扶床轻微活动。

健康提示:

新妈妈初次下地,可能会有头晕眼花的现象,你应陪伴身边,搀扶照顾她,避免跌倒。

产后10天左右产妇可开始做产后保健操,你要鼓励妻子天天坚持锻炼。

产后2个月,待身体复原后,应鼓励和支持妻子参加体育活动,如游泳、打球、跳健美操、参加舞蹈形体班等。

7、一个好爸爸

你可以亲自动手哺喂婴儿,和婴儿游戏,为婴儿布置多彩空间,给婴儿洗澡和清洗衣物,这不但可满足妻子的希望,又可增加你和婴儿亲近和交流的机会。

8、一份温馨的爱意

真正的爱,表现为体贴和理解。妻子因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家务、照料婴儿的负担,可能性欲降低,丈夫应体贴、理解和尊重妻子,克制自己性交的个欲望。

但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句甜蜜的话语,亲切的拥抱、抚摸和接吻也会增进你们之间的爱情。

如果性交时,丈夫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免造成阴道裂伤,同时应注意采取避孕措施。

健康提示:

●产后早期(6-8周),妻子身体尚未复原,不应进行性生活。

●产后晚期(8周后),最好经医生检查确认恢复健康后,再同房。

9、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产后的女性可能变得感情脆弱,动辄哭泣、发脾气,这主要由于分娩对产妇的强烈刺激和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此外家务和照料婴儿的负担,与外界接触少也与之有关。

丈夫要加倍关心、体贴妻子,理解、安慰妻子,给妻子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帮助:

●主动承担部分家务、积极参与照料婴儿。

●倾听妻子的感受,陪妻子听听音乐。

●鼓励妻子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

●尽量争取休假帮助照顾妻子,陪她共度难关。

●如发现妻子有抑郁的现象,立即请医师治疗。

中国好爸爸的8个标准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教养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事实上父亲如果肯多花时间,孩子的人格会更健全和优秀。虽然没有不想当好爸爸的男人,但你知道怎么做才称职吗?近日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好爸爸的8个标准,爸爸们可以对照看看是否合格。

1.多花时间陪孩子。培养感情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如果你能陪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玩乐,听他们说话,他们会记住你的爱,感激你的付出。如果你总是很忙,无论你有何借口,孩子们都会觉得被忽视。

2.以身作则。一个好父亲会从点滴小事中给孩子展示什么是诚实、谦逊与责任,让他们明白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德。

3.全家一起做饭吃。现今,做饭不再只是妈妈的义务,父亲也要学习烹饪,同妻儿共享其中的乐趣。餐桌也是全家交流的好场所,孩子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生活,家长也可以赞美他们并给出建议。

4.经常赞美孩子。男性通常不太擅于表露情感,但事实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关注和赞赏。多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拍拍后背、亲亲脸。

5.尊重孩子的母亲。无论你们夫妻关系如何,都应该给你的妻子以应有的尊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目睹父母相敬如宾,孩子也会感到自己得到认可、受到尊重。你和妻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择偶观。

6.定下规矩,奖罚分明。现代育儿观念的一大误区是,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父母应该给孩子立下明确清晰且奖罚分明的规矩。既让孩子懂得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又能让孩子感受深深的父爱。

7.做个亲切有耐心的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从孩子很小时,就要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难题,从日常事例中教给孩子基本生活经验。

8.给孩子读书。书本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最佳选择。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读故事给他听。培养其阅读兴趣有助于改善个性及促进身心发展。

相信《我爸爸是个超级大英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英雄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