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幼升小,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很矛盾,希望能够一路“重点”,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同时,又担心孩子失去轻松快乐的童年。以下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是否与您产生一些共鸣。
记者:如果只谈想象力和玩耍,孩子输在应试教育上考不上大学,就会被很多工作机会拒绝,这样的孩子拿什么去和同代人竞争?
郑渊洁:可以把孩子交给学校拿张文凭。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家长要肃清当天应试教育流毒,让孩子在家里多玩多看课外书,多接触大自然。两手都要硬。读书改变命运没错,但也要看读什么样的书,如果只读学校里的教科书,就很难出人头地,原因很简单,绝大部分人都在读它们,你拿什么来超越他人鹤立鸡群?和别人的知识结构完全一样是人生悲剧。
记者:您说上学就是为了拿张文凭,如果全中国的孩子都在应付学校,未来的科学家将从哪里出呢?
郑渊洁:每个人的天赋和个性都不同,现实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作家或者科学家。不管当作家还是科学家,想象力至关重要,没有想象力的人只能重复前人的工作,难以突破创新、出人头地。
记者:您刚才讲两手都要硬,在学校之外要多看课外书、多玩耍,为什么不能单靠学校教育?
郑渊洁:从某个角度讲,学校好比流水线工厂,孩子们就像工厂里模板批量制作出来的成品,这些成品也许能顺利卖出去,但不会有个好价格,因为那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数量太多不符合“物以稀为贵”的法则。所以,仅有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大的比重应放在学校之外(这里并非指课外名目繁多的辅导)。
记者:有些孩子拿您做挡箭牌,说郑渊洁小学没毕业也能成功,以此作为讨厌学校的理由,这是不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郑渊洁:“郑渊洁成功”和“小学没毕业”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能把它演变成这样的逻辑:因为郑渊洁小学没毕业,所以他成功了。应该看郑渊洁在校外做了什么,看了什么书。我之所以反感学校和应试教育,是因为它只允许出现一个标准答案,扼杀了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郑渊洁。实际上,也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李开复、比尔·盖茨、爱因斯坦、牛顿……任何一个成名成家的人都知道,想象力至关重要。
为什么男孩在现在的竞争中节节败退,表现出如此多的问题?教育专家指出:“现代家庭、学校教育及流行文化正在摧毁男孩们。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所有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目前大多数男孩不是中国教师所希望的那类男孩。男孩超乎寻常的精力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缺点,而不是优点。男孩需要运动,需要少动口“多动手”,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一天大约需要4次课外活动,但事实上学校每天只能做到一次。越来越不利的校园文化,使男孩的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他们在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职务上不如女生的危险就更大,甚至理科和数学也不再是他们的天下。这种结果直接导致男孩的自信心受挫,一些珍贵而重要的男性品行不能得以形成。
从生理上来讲,5岁男孩大脑语言区仅相当于3.5岁女孩,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然而学校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在6岁以前最好不要入学。”李文道说。
“为什么30年来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变化,但我们培养出来的男孩却越来越孱弱?”有现场的观众提出质疑。“这30年来,应试教育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自由。教育系统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我们现在才发现。现在出现的现象是30年来教育的结果,现在教育方式的后果,会在30年后体现。”李文道说。
男孩危机无疑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记者发现,最终大家的讨论焦点还是汇聚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应试教育。
孙云晓在他的调查报告里总结说:“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当然,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在著名的教育网站“e度教育社区”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紫色月光”指出:“以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师们,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传统的读、写和其他课堂作业上,而这些内容通常是女孩子最擅长和喜欢做的。与此同时,学校正在缩减更加适合男孩子们的教学内容,如科学试验、体育和野外活动等。毫无疑问,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们的男孩子正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和身心疲惫,最终在女孩面前一败涂地。”
另一位家长“亮亮的妈妈”则表示:“应试制度确实更适合于善于背诵和表达的女生,比如男孩子对历史的爱好和广泛的涉猎,语文是考不出来的;比如男孩普遍动手能力超强,玩具电器拆了装,这些考试不考,但做工程师、设计师、物理生化学家做实验很需要;所有担风险的事情考试是没法测试的,但是干事业、改革、创业、突破无一不需要担当风险。男孩的这些素质和优势无从衡量,甚至完全被忽视,不知社会是该喜还是该忧。”
还有不少网友并不同意“男孩危机”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这是应试教育下的评价体系对男孩的误读,“为什么说男孩差,主要不就是分数考不过女生吗?不就是高考状元被女生抢了吗?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分数本来就是不公平也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什么还要用这个衡量男孩的成败呢?”
到底“男孩危机”因何造成?孙云晓指出,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为中国独有,国外也早已出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教育家们已经研究多时,所以记者在此引用国外观察家们的分析:“是家庭、学校和流行文化误导了男孩子们,使他们深陷于无休止的焦虑之中。”这似乎也适用于中国。如何改变这种危机?孙云晓发出了对“教育公平”的呼吁:“教育公平是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育只有尊重天性,因‘性’施教,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因此,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自己的母亲特别依恋。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妈妈过于对男孩精心照顾时,男孩往往会因为对母亲的过度依恋,其“阳刚之气”渐渐消失。
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男孩开始变得唯唯诺诺,甚至胆小怕事了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把矛头指向任劳任怨的妈妈。有人说,现在妈妈对孩子的爱就像鸡妈妈溺爱它的小鸡一样,小鸡饿了,鸡妈妈给它们找食吃;风雨天,鸡妈妈用自己的翅膀为小鸡遮风避雨;当面临外敌入侵(如狗、老鹰等欺负自己的小鸡)时,鸡妈妈会主动出击……
其实,影响男孩男子汉气概的因素,除了这种“鸡妈妈”类型的妈妈外,还有“代办型”和“满足型”两种妈妈。
代办,除了给孩子带来懒惰与无能、给家长带来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还带来了什么呢?很多妈妈用钱表达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
《动物世界》常常会有这样的片段:
母狮对幼狮关爱有加,但是并不过分娇纵。幼狮刚开始蹒跚学步,母狮便让它体验生命中迈向自立的第一步——觅食。幼狮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狮就是不将食物给它,还“残忍”地将它推出门外。于是,看到依赖父母行不通的幼狮便鼓足勇气、执着地爬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终学会了生存。也正是如此,狮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经历自己独立处事才能长大成人。一位哲人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因此,妈妈们,请大胆地撒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吧!
管教男孩,权威是关键
也许,男孩都抓住了“妈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温柔的”这一特性,他们往往更喜欢向母亲挑衅。比如,妈妈越是温柔地对男孩说:“儿子,别哭了!”他往往会哭得更起劲。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妈妈对儿子发出的温柔警告——“儿子,别这样做”,对于男孩的一些恶劣行为,如调皮、爱玩、好斗等,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此在这时,管教男孩,有规则是必要的,而权威才是关键。
超市里,一位女顾客和她5岁的儿子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原来,小男孩要妈妈给他买一个很高档的文具盒,在妈妈表示拒绝时便发起火来,并且赖在文具盒旁边不肯走。这时,这位妈妈不顾别人有没有听见,弯下身子,耐心地说服儿子。
“我本来准备给你买你想要的东西,”那位妈妈平静地说,“但是现在我不买了,因为我不能对你的这种哭闹进行奖励。”
但是小男孩还是不听话,他依然鼓着鼻子,嘴里嘟嘟哝哝着,这逼得母亲说出她最不想说的话:“你知道我们回家以后会发生什么吗?”
“知道的。”他回答。
“是什么呢?”母亲问。
“一顿打。”
“没错,”她说道,“要是你继续这样的话,那就是两顿打。”
于是,一场战火平息了。男孩安静了下来,模样像个小绅士。
男孩在生人面前向母亲的权威挑战,使她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尽管这样的情景使人很窘迫,但聪明的母亲仍然保持沉着镇定。与此同时,她还向孩子清楚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家里的规矩在这个超市照样执行。在一个闹事的孩子面前,她保持了她做母亲的权威。
对父母来讲,权威的尺度是最难把握的,因为把握不当,便会使教育走上极端——对孩子过于严厉,会压制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过于宽容,又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力。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总结出适合你的男孩的权威“尺度”。
相比于中国的家长和孩子,新加坡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有“福气”。家长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初等教育,归功于新加坡社会长期营造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文摘录如下:
以前在中国上大学时的好几位同学,课下都在新加坡为孩子的学业操心。近几年,大家不约而同,一起高唱“最近比较烦……”。
A君的儿子今年升中学,新年伊始,她就多方探听各类中学的办学情况,择校、交钱、陪孩子参加考试,忙得不亦乐乎。竞争激烈得几乎要挤破头,为了进入心仪学校,家长和孩子齐上阵,一同备考。
B君更加辛苦,双胞胎女儿刚上小一,就在疲于奔命,参加各种课后补习班。孩子刚从曾风行一时的某英语班退出,两周后,又成了另一炙手可热的英语学习班成员。
这位名牌大学毕业、身为中学老师的老同学说,她本来不想加重孩子的负担,但因孩子学习进度和其它同学稍有差距,即被任课老师“另眼相看”。孩子受冷落的同时,她也被请到学校接受了好几次再教育:暗示她未尽为人母的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
老同学向我诉苦:每天下班后为孩子辅导功课到十点,还要怎样教?最后还是随了大流,让孩子她俩和同学一起参加课外学习班。
我在纳闷,孩子须要多方补习,到底是出于学生之间的同侪压力(peerpressure),还是如吾友所说,老师就是那个意思,希望家长能多辅导孩子,这样他们教起来轻松,学习成绩也会比较“漂亮”?
那么,要是家长本身的教育水平不够高,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公子读书”,抑或没有经济能力报读各种收费不菲的补习班,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呢?同学无语。
其实,本地小学生及他们家长的“福气”,在入学报名时就有了充分体现。新加坡教育部统一规定各校收生程序,报读手续简单、招生过程透明,这大大减低了家长在时间经济上的种种不必要消耗。
即便一些学校因学额紧张,需要抽签决定收生名单,家长也都接受,平和对待可能令自己失望的结果。诚然,本地每年都会有具忧患意识的家长,通过为学校做义工、参加学校所属社团等方法,力争成功为孩子报读心仪学校。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孩子报读的都是住家附近学校,上下学方便又省时。
家长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初小教育,得归功于社会长期营造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同为六岁大的涉世未深孩童,他们在学识方面的差距能有多大?毋庸置疑,公开公正的小学收生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此外,因为孩子辗转数校的关系,让我观察到,无论邻里小学还是公认的名牌小学的老师,大都富爱心和包容心,对孩子正面鼓励性的评价居多。衡量孩子的表现,老师们也都能反映情况实事求是,不会以其他同学的优异表现做标杆,无端端给学生及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相信老师和家长有共同的心愿,企盼学生长大成材。然而,倘若太过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评比,未免有失偏颇,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便一向坚持“学生要先学会做人、做事,然后才是学知识。人做好了,一样可以为社会作贡献,拥有美好成功的人生。”老教育家的话,值得一再深思
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相关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教育观念必须是一致的。谁唱白脸,谁唱黑脸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让孩子接受正确的,积极的教育引导。
二、让宝宝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名重要成员
平时自己洗衣服、择菜的时候都不忘记叫上仔仔帮忙,一是让他明白自己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另外也可以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家长互动共处的过程中,也能做很多事情,是个能干的宝贝。
三、妈妈要学和孩子像朋友样相处
仔仔睡觉时是一定要让妈妈陪着一起睡的,在做完睡前小游戏、看故事书后,就开始哄仔睡觉。我说:“妈妈唱个歌,仔仔睡觉好吗?”接着,儿子撒娇的笑着说:“仔仔唱歌,妈妈睡觉。”我想笑仔的可爱,可是接近3岁的他最近总要求我不许笑他,于是我窃笑到说:“那好吧,我们一起躺下,仔仔唱歌,妈妈睡觉。”此时的仔仔就像妈妈样的,边拍着我的胳膊,边唱起了“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
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想这是班级老师在学校经常教育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吧。这方面我宝贝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要和孩子建立好沟通
记得仔仔还更小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我要赶早去上班,可仔是一百个不愿意,总是歇斯底里的大哭,或者趁其不备偷偷溜走去上班。后来我想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在我周末休息的时候和他讲清楚,让他有所准备,等上班的时候再和仔说“妈妈上班,很快就会回来的”,过了几天后,很容易接受,并主动和我说再见了。所以我觉得别看小小的他,其实跟他说明白讲清楚,小小的他是很能通情达理的。
六、不要当外人的面数落孩子
你的宝宝虽然还很小,会有犯错的时候,请宝妈们给孩子留点面子。
七、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这句话是引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打骂孩子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世,所以请做文明人
八、不要把你的思想强加到宝宝的身上
经常和宝宝换位思考你就会有感受的到。
九、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微笑对待大家、勤劳、热情友善、懂得快乐分享。
乐乐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
乐乐所在的幼儿园叫外国语幼儿园,在东头的新阳小区内,我家在西头,幼儿园在东头,从家到那里可以说是很远的,每天都是跟小朋友们一起乘校车到幼儿园,由我亲自接送,目前已经上大班有一个学期了,现在是第二学期,去年下学期的班名是“手指大班”,今年上学期的班名改为“花儿B班”了,为什么幼儿园会取这样的名字呢?因为去年是按兴趣班来取的名字,乐乐所在的班级是用十个手指头来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年老师说小朋友就像一粒种子一样从豆豆发芽→开花→结果,是这样的一个生长过程,因此而按小朋友的上学年龄而命名“豆豆班”→“花儿班”→“苹果班”。
记得去年7月份我们回家的时候乐乐还不会写1-10以内的数字,因为我们不在家,爷爷奶奶每天也忙着自己的事情,基本上一些数字还不会写,也不会数1-100的数字,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才放弃工作决定从苏州回到了老家,开始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初我们是教1-10以内的数字书写与数数,正数与倒数,每周安排孩子写10个数字,一个月下来乐乐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字书写与正数和倒数,这个基本的数字会写之后,很快一个月的暑假生活就过完了,该报名上手指大班了,在这之前上了一个学期的艺术中班,一学期下来发现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特长爱好,就决定转到手指大班学习手指快算。
报名进入班级后跟班主任交代了乐乐的身体状况,因为孩子从小得了吸入性肺炎导致他经常发烧的毛病,需要和老师交代清楚,以引起重视,班主任詹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孩子的教育是要靠父母和老师互相配合,因为目前所在的班级是手指大班,这个班上的孩子是从手指中班过度到手指大班的,乐乐没接触过手指算法怕跟不上进度,在幼儿园老师教是一方面,回家需要家长配合,单方面靠老师教是不行的,我们也很认同这一点,毕竟在幼儿园的学习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要短,靠父母教的时间占的比率较高一点,就这样进入了手指大班开始了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
本学期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完成50以内的手指快算加减法,为了学手指快算法我们上网学过,也实际到班上去开过家长会,经过学习我和老公都已经掌握了,孩子学什么我们得与孩子一起学习,否则也跟不上他的进度了,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孩童时代学习的有偏差,而且学的知识也广泛了,必须得学习才行,不然怎么教孩子呢!
第一次家长会我和老公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早早的就赶到了,当然乐乐也很高兴,还有很多家长因为上班的缘故有没到的,还有的是爷爷奶奶做代表去的,家长会上我和老公都抢在第一排座,就在詹老师发言的面前,詹老师就跟我们讲了孩子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孩子一周的安排,以及接孩子的时间并要求固定人员接送,老师还表扬了乐乐并要求我做代表讲话,当时比较激动,为乐乐感到一小点高兴,希望乐乐继续发扬。一学期下来乐乐就很熟练的掌握了100以内的手指快算加减法,一些日常的称呼和天气的变化及日常的文具用品用英语也能很流利的表达,还时不时要求我们做他的学生,他当小老师呢!这小家伙可真逗,不过普通话没学好,这是要加强的。
过完春节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了,乐乐在寒假的这一个月里没好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很快所学的一些知识随着自己的调皮任性也慢慢的忘记了一些了,学的很熟练的知识每当要考他的时候都忘了答不上来,还需要提示了,小家伙学的快忘的快,乐乐最大的爱好是看动画片,还有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是他最高兴的。和小伙伴们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乐乐过完年又长大了一岁,自己不爱动手吃饭的坏毛病也改了过来,回家第一件事先做作业也成了他的习惯了,记得去年我们回家的时候每天回家把门一关,就开始训了,每天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要把要求的作业写完了才可以去和小朋友玩,过完年就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了,毕竟乐乐又长大了一岁,也变得懂事了许多,跟我也更加离不开了,每天都粘着我,让我一定要在家照顾他,不让我出去工作了,每天都说很爱我,又是亲亲我又是抱抱我,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人全包,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谁也离不开谁了。
这已经是3月份了,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本学期是学习60-100以内的加减手指快算,当然还配的课本有语言·科学·安全教育·英语·社会·美工·纸工·数学这些书本,加起来总共是11本书,每天上幼儿园别提有多高兴了,本月还报了兴趣班,从北京来的邹老师开的课“神墨珠心算”,本月开始是先在班上试行了二周,应孩子的兴趣还自愿报名,乐乐就回家给我们讲要交钱报名学珠心算,孩子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打电话给老师问起了此事,老师发了此条3/16日召开了家长会,家长们才对此事做了初步的了解,一共是学习六个学期,每学期交450元,自愿报名,经过考虑后3/18日早上就交清了费用,下周一就要开始正式的学习了。
通过乐乐在外国语幼儿园的教育希望能他养成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乐乐一定要加油哦!我们都爱你!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家长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过现在这个“起跑线”可是越挪越靠前了。拿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来说,新加坡的“幼儿学校”从两个月大就开始教孩子学习字母和数字了。
新加坡政府从2001年开始实行一系列鼓励人口增长的积极措施。在政府的努力下,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加,幼儿园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幼儿学校”的新兴幼儿园颇受关注。这里根据孩子的年龄分班,年龄最小的班,孩子只有两个月到一岁半大。幼儿学校的教育模式按照年龄制定,融教学和游戏于一体。有的幼儿学校以培养孩子的性格为主,让孩子从一岁开始就自己吃饭。
新加坡幼儿学校的老师说,婴幼儿不容易集中精力学习,但只要对他们进行反复而耐心地灌输,就会在他们的脑子里留下记忆,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为今后的学习进行铺垫。
新加坡的教育专家认为,时下流行的早期教育与新加坡竞争激烈的教育形势有关。20年前,新加坡的适龄儿童只要会念abc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了;而现在,要想顺利入学,孩子们不仅要会念abc,还要会拼写单词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很多家长觉得,学得越早就等于增加了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竞争力。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教授斯特劳恩认为,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的思想,来自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在亚洲国家,人们往往把“学业有成”与“成功”直接画等号。认为学不好,今后生活也会不如意。要想改变这种看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目前,新加坡的“幼儿学校”已经从2003年的19家发展到2007年的111家。尽管费用高昂,但报名人数仍然居高不下。
家园共育《在应试教育的天幕下放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在涂鸦墙的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