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过犹不及” 别让幼苗难承受

02-24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早教“过犹不及” 别让幼苗难承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儿童似幼苗,健康成长需要合适的阳光雨露。然而,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存在误区,导致他们对孩子过度开发,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思维馆提醒您:过犹不及,早期教育需要适度,不要让幼苗背负难以承受之重。

第1大误区:

热衷让孩子“上镜”

儿童真人秀、童模大赛、儿童访谈……近年来,电视上的各类儿童节目增多,一些家长热衷于培养孩子的才艺,绞尽脑汁让孩子上电视节目。这些行为引发社会担忧:究竟是在挖掘孩子的艺术天赋,还是在加重其身心负担?“有的节目把孩子的天真当卖点,把孩子的幼稚当笑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南京长江路小学校长宋红斌说。

“热衷让孩子上镜,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徐州市新城区幼儿园园长韩芝红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四岁的乐乐原来性格开朗,喜欢唱歌。家长为了让乐乐能够上电视,让孩子每天练习唱歌、跳舞,把孩子一些休息时间也用在排练上。半年后,乐乐对表演产生了严重的逆反情绪,性格也变得内向,不爱和别人打招呼,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一些儿童节目涉及成人话题,不仅对参加节目的孩子成长不利,对观看节目的孩子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韩芝红告诉记者,她曾在幼儿园听到四五岁的孩子们讨论:“你能和我结婚吗?”“我们以后生个什么样的宝宝?”等,一问才发现,这些话都是从电视节目上学的。

“尽管有的孩子确实有表演和艺术天赋,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展现在公众视野下。”韩芝红说。

儿童节目过热,一方面与媒体追逐收视率有关,另一方面与商业利益推动有关。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陈静告诉记者,她经常接到电视台的电话,要求到幼儿园挑选孩子参加节目。为此,电视台要求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最后只有少数孩子获得上电视的机会。

【专家说】“过早开发儿童,有可能毁了儿童。”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科学证明,儿童的身体和心智还未成熟,早期教育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过早进行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不仅会消耗孩子的兴趣,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比如过早练舞有可能伤害身体,过早练歌则会损害嗓子。

第2大误区:

健康保护过度,常年吃药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家长的关注。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生病过于敏感,过度用药现象普遍,在一些幼儿园,给孩子喂药成为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抗过敏药、感冒药、咳嗽药、抗生素……南京市玄武区一所省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如今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强,有的家长常年让孩子吃药,“遇到季节交替,有的班级一半以上的孩子需要喂药。”

为了方便给孩子喂药,南京市凤凰和鸣幼儿园配备了一个小药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吃药的孩子分布在不同年级,所以采用流动小药车,穿梭于各个班级之间。

过度用药的背后是家长的过度保护。南京八一医院儿科一位主任医师说,这里有不少孩子是“老面孔”,空气不好、气温变化明显的时候,儿科住院部经常是“一床难求”。“事实上,很多症状并不要到医院吃药吊水,只要适当注意饮食、衣着就可以了。”

孩子不能亏着,不能受批评,老师必须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如今,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呵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十年前,我经常带孩子爬紫金山,游玄武湖,可是这些年很少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因为家长们反对。”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邵萍说,家长的过度呵护,容易将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专家说】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认为,一个人成长需要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包括荣誉感、羞愧感、挫折感、痛苦感、幸福感等,过度保护不仅造成孩子体质下降,更让他们失去了情感发育的机会。

第3大误区:

重智轻体,忽视人格塑造

今年5月以来,各地幼儿园报名陆续进行。记者在南京走访发现,一些幼儿园面试中,有的孩子已经掌握认字、运算等小学阶段的内容。超前教育的背后,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作祟。

“很多孩子还没有进幼儿园,家长已经开始教小学课程。”陈静说,有的孩子不仅能从1数到100,还能进行百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而这些都是小学课程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孩子在提前学知识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剥夺了,比如游戏的时间、交朋友的时间。

过度认字、做奥数题、大量背诵……一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让孩子“学到东西”的需求,纷纷对幼儿进行超前教学。有的让孩子大量背诵唐诗宋词,有的课堂上充斥着加减乘除,甚至还有的将奥数元素提前引入幼儿教学中。

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目前,体育课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如文化课,“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也很难保障。

近期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显示,全省7至22岁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为75.5%,乡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增幅明显。

更令人担忧的是,忽视德育、美育,后果比较严重。高峰表示,儿童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如果剥夺孩子的情感体验,也会产生个人及社会问题。比如人际交往中高度自我、不会合作,宅男宅女、啃老族不断增多。

【专家说】“书本不是儿童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儿童真正的书本。”江苏省特级教师仲广群认为,针对儿童教育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从家长到学校,都应该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理念,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防止家教“过犹不及”


古人经常提醒人们“办什么事都要掌握火候,过火了就会适得其反,不如不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家庭教育中,如何把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养过度:摄入过多的超出身体需要的营养不但是浪费,而且对身体还会有害。蛋白质和脂肪过多,除会影响消化功能外,还可造成肥胖症,影响身心健康。

2、过分亲昵: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十分必要,但也要根据年龄特点。对较大的孩子过分亲呢,常常会影响性别角色的形成。常见的“恋母情结”往往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3、过分关怀:对儿童的照顾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过多的替代就是对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剥夺,促使孩子向退缩心理发展。

4、过度教育:超出孩子能力范围、过多的学习内容占据了孩子休息游戏的时间,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反而什么也学不好。

5、期望值过高: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如不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期望过高,孩子虽经努力还是达不到要求,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这种期望就会变成失望。

过犹不及的亲子阅读


过犹不及的亲子阅读

3岁半的西宝贝,一个温文尔雅的小男生。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骑车路过西宝贝身边,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球,他很生气,举起球看着小朋友的背影说:

“我不和你玩了!我再也不和你玩了!我永远也不和你玩了。”

有一次,西宝贝和一个小朋友同时拿到一块大积木,西宝贝几秒钟就放手了,对小朋友说:

“我不和你玩了!我再也不和你玩了!我永远也不和你玩了。”

西爸爸和西妈妈是高知识分子,从小西宝贝就是在书香里泡大的,三岁宝贝的阅读量已近上千本绘本,西宝贝在绘本阅读中,发展了超强的语言能力,一件事情发生了,西宝贝能想出好几种表达方式去描述这件事情。

在幼儿园里,西宝贝最喜欢的事情是坐在图书室阅读,能专注很长时间。他跟老师互动最多的是请老师讲故事,问老师一些语言类的问题,例如“流血(xie)还是流血(血)啊?”

看到西宝贝这样的表现,你一定会说,西宝贝的语言发展的真好。这是早期阅读的成果。

同时,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西宝贝没有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用语言去描述事情,孩子的语言是发展了,而解决问题的方向被屏蔽了。孩子发展的方向走偏了。

养成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是一件好事儿。但早期阅读孩子获得的,都是间接经验,而6岁之前的孩子,是靠感觉学习的,孩子最重要的发展是通过丰富直接经验获得的。当您孩子的生活被大量早期阅读占满,您为孩子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高兴的时候,请一定要审视,孩子的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发展是否充足:孩子有足够的大运动吗?孩子有发展精细动作的机会吗?孩子跟环境、跟成人、跟小朋友是怎样互动的?等等等等。

只有孩子的生活是丰富的,早期阅读才是锦上添花。

如果孩子的生活完全被早期阅读填满了,孩子离“小学究”的模样就不远了。短期内,您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有趣,好玩,说话很有意思;等孩子慢慢长大,随之而来因直接经验不足导致的认知困难、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等情况,就会慢慢凸显。

宝宝早教


宝宝早教

教孩读儿歌唱儿歌的好方法

我认为孩子读儿歌,唱儿歌比较好的方法是平时自己编一些儿歌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从买来的书上记住一些好的儿歌,到有场景的地方说给孩子听,那样一遍两遍孩子就会了。两岁的时候我家宝宝让我编地球仪的儿歌,我家有个小地球仪,她就让我编,我说编不来,她说她编“地球仪,圆溜溜”就是她最早编的儿歌。我也经常给她编生活中的常遇到的生活儿歌。胡萝卜(胡萝卜,红又长,胡萝卜素里面藏,天天吃点胡萝卜,身体长得很健康),不踩草(小草向你微微笑,亲你走路绕一绕,小草向你挥挥手,请你阳光道上走)这样孩子喜欢喜欢吃胡萝卜,不踩草,还有很多了儿歌,在这就不跟亲们一一说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早教]让孩子跟自己比,不要总跟别的孩子比

很多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的短处跟别人的孩子长处比,那样比,自己也越比自己和孩子心里不舒服,也起不到进步的作用。

我听周专家说孩子是“信出来、敬出来的”,孩子感觉你信任他,他也会信任你。有不少人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就不停的夸孩子,夸孩子没错,但也要适度,免得孩子骄傲任性,听不仅半句批评的话语。我是很少说孩子‘真棒’的,(真棒一定是很让我吃惊的表现)一个月可能就那么一两次,说得最多的是‘不错’。

有条件的父母把孩子读的东西录下来,让他跟自己比,我家宝宝,三岁以前很喜欢跟自己比读儿歌、猜谜语、读唐诗、拼图,她在跟自己比的过程中反复的把读过的东西复习,时间长了,她就认识那些字了,识字以后,她想了解书上的东西就有读书的欲望。

[早教]三岁前要语言教育

这几天睡觉前,当我背三字经哄宝宝睡觉时,我突然发现宝宝能跟着我的节拍背诵三字经中的几句,真是又喜又惊。要知道宝宝还没满20个月呢。回想自己平时所做,我得出一个结论:语言功能开发的越早越好。在宝宝还不会说话前,每天睡觉时,我总是要不背唐诗给他听要不背三字经给他听。看来这一做法是真确的。我将继续下去。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也试试!

[早教]识字的好方法

经常碰都不少父母经常会问我:“你们家孩子怎么那么小就认识那么多字(我家宝宝在超市读书从今年8月份开始就自己读书了,我初步估计她可能认识2000多字)?我就跟他们说:“我经常给孩子读儿歌,读唐诗,猜谜语,读故事。”孩子先是看画面能读我读过的内容,当孩子看着画面能读以后,我每次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我就指着字读,两三个月后,宝宝也像我一样指着字读书。在三个月我家宝宝就能独自读书了,那是她三周岁半还差一个月。两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爱组词。每天‘逮’到一个字就组词,看到街上的广告更是一张广告也不放过,每张都要读上一遍才罢休。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带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也得跟着自己读。我自己认为:孩子跟我读不跟我读效果是一样的,孩子玩着的时候也是在听着我读。譬如我都唐诗(有72首的一本),那时孩子两周岁差一个月,每天晚上睡觉前我给孩子读上一遍,可能才读十几首孩子就睡着了,但一般情况下我会读完,一星期后,宝宝愿意看着我读,第三星期她跟我一起读,第四星期她自己读(当然那是宝宝不识字,我估计宝宝是根据画面而读)。

教孩子儿歌、猜谜语的时候,很多儿歌、谜语都是有场景的地方说给孩子听。有的儿歌谜语是自己看景而编的,有的是买回来的书上自己先记住,孩子先把那些东西会背,在有场景的地方说给孩子听,一两遍孩子记住了,回来看着画面再读。教孩子读的东西,很多都是自己先读先背。

当然故事我讲得少读得多,经常读故事给孩子,孩子也喜欢看着我给她读故事。带着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在给她度过的故事,洗手、洗脸、洗脚、刷牙时多数给她讲一些关于讲卫生的故事。我带她读过的故事字数有100多万字。谜语300多首,儿歌300多首(宝宝22个月时,她能背200多首,我家宝宝说话比较早14个月的时候说话就比较清楚了,只是‘花’经常说成‘哈’,‘瓜’说成‘嘎’),唐诗去年底能背120多首。

早教]让宝宝早学会看书及背书

我家宝宝今天刚好二周岁一个月,每次一出去别人都问:你家宝宝是不是三岁多了?我笑笑说:没有,才两岁.我家宝宝不但个子长得高,而且在说话/做事方面都觉得比实际年龄大,个高这是没办法,可以是遗传,但是说话方面可能就是从小培养的,宝宝从在月子里都是在我及她爸爸的念叼声中睡觉的,别的小孩要拍呀!摇呀才能入睡,我家宝宝不是,睡觉一直是我们念一些唐诗/三字经等等的书声睡着的,所以她的记忆力超好,不到两岁时就能数四十个数字.背十多个唐诗,三字经的第一部分,还会一些童谣,所以有时我很庆幸有宝宝时刻陪伴在身边.现在我也会买一些有趣的童谣书/一些认知识/认动物的小书给她看,她非常感兴趣.

家庭早教歌


家庭早教歌

为人父,为人母,早启蒙,要记住。

美海伦,盲聋女,师早教,上哈佛。

德卡尔,痴呆儿,父早教,名遐迩。

昔仲永,五能文,不使教,泯众人。

印狼孩,远人群,十七岁,不懂言。

三岁前,最关键,敏感期,要抓紧。

初生儿,有潜能,大开发,教之任。

好目标,定准确,育啥人,要明确;

扬天性,求完美,有自信,有爱心,

有智慧,有责任,有活力,有创新。

好环境,要安康,宜身心,悦耳目;

给自由,使轻松,不压抑,心所属;

我爱你,不离口,夫妇和,家庭睦。

好态度,是基础,有约束,更爱抚;

翘拇指,多赞赏,莫指责,勿动粗;

儿有错,冷处理,护自尊

,讲道理。

好心态,顺自然,不好高,不骛远;

他儿长,我儿短,不比拟,心自安;

儿成才,我成长,同欢乐,共健康。

好方法,何其多,听音乐,念儿歌,

读古诗,学数数,辨色彩,认形图,

玩游戏,学识字,看动画,讲故事。

玩中学,寓于乐;问中学,好处多;

户外学,认万物;随时学,不怕苦。

教劳动,勤家计;教礼貌,懂礼仪;

教规矩,守纪律;教饮食,长身体。

护好奇,养兴趣,成习惯,皆动力。

有理想,有毅力,小年纪,懂自立。

使懒散,使恐惧,使忧虑,儿最忌。

爱吾儿,有学问,翘翘板,要平稳;

好父母,好孩儿,大家唱,早教歌。

(2009年10月)

早教就是提前教宝宝知识吗?


早教专家:早教不是简单的提前灌输知识,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

这位妈妈提到的“早教”及其对智力提升有益的观点,已获得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父母的认同。然而,早教并不是简单的提前灌输知识,而是指从小开始注重宝宝能力的培养。

早教主要在0-6岁,为什么不等7岁上学以后呢?因为宝宝0-6岁大脑分区发育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在某些时期大脑对某些信息接收特别快,我们称为“窗口期”。不同的生理功能的窗口期也不一样的,比如说:出生~1岁半是视觉的窗口期;1~3岁语言的窗口期;0~4岁数学和逻辑能力窗口期……

在不同窗口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各种能力的自小养成是又快又好。相反,若错过了窗口期,宝宝虽仍接受相应的知识,但已经事倍功半了。引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怀特博士的话:“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在与学术有关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6个月或更多一点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经历中获得成功。”

早教不追求立杆见影的效果,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影响长远的发展。因此,妈妈们只要科学早教,不但不会影响宝宝日后的学习,反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宝宝早教的方法


导读: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他们接受知识,发展智力的最好途径。所以在教幼儿时,一定要在幼儿游戏上动脑筋、下功夫。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于其他幼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必须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方法这里仅介绍几种基本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从训练感觉器官人手。由于人的感觉器官都是受大脑支配的,通过对受大脑支配感觉器官的训练,可以促进大脑智力发展。那么,如何训练幼儿的感觉器官呢?为了发展幼儿的听觉,可以给他们听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诗篇;为了发展幼儿的视觉,可以让他们看美丽的图画和各种实物等;为了发展幼儿的味觉,可以让它们品尝滋味;为了发展幼儿的嗅觉,可以让他们陪着大人在厨房里烹调;为了发展幼儿的皮肤敏感性,要以给予他们各种软、硬、冷、热等刺激。

二、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人手。语言是幼儿接受知识的工具为了充分发挥幼儿潜在能力,必须尽早让孩子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别能力以后,就可以拿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给他看,同时用的缓清晰的语调重复这些东西的名称。当孩子稍稍能听懂说话时,大人就应不厌其烦地和他们的名称。当孩子稍稍能听懂说话时,大人就应不厌烦地和他们对话,或给他们讲故事。当孩子能说出完整话语时,大人就不仅要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而且还要让孩子重复。这要久而久之,坚持练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三、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他们接受知识,发展智力的最好途径。所以在教幼儿时,一定要在幼儿游戏上动脑筋、下功夫。游戏的方法很多,幼儿模仿性强,保姆可以先从模仿游人手,以后随着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游戏。需要指出的是,家政服务员不应对孩子的游戏不闻不问,而应该陪着孩子做游戏。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帮助幼儿不断地认识、理解及把握周围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大脑的潜力。

四、大自然中的知识是无究无尽的。家政服务员应该尽一切可能,带孩子到公园或郊外去,以大自然为主题,向孩子讲解有关动物、植物、矿物、天文、地理等知识,使孩子在领略自然的同时,学到大量知识,并丰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早教:感觉、视觉、听觉训练


一般人只要看到孩子表面上能言善道,就说他(她)很聪明,可是所谓“聪明”应该是“耳聪”、“目明”,加上“感觉动作灵敏”。这些大脑的基本学习能力,若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得到锻炼和发展,特别是抓紧早期教育的黄金机会,然后根据薄弱的方面进行补救教学,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运动:学习的奠基石

教育专家刘弘白博士认为,幼儿的感觉动作能力是学习的基本功,“感觉动作”包括平衡感、韵律感、方向感、协调能力、速度感、松懈能力与变化能力等,这些能力训练扎实之后,孩子才能灵活地学习。幼儿的感觉动作能力不仅本身是一项智能,在训练孩子的理解力、书写与文字能力的发展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如果没有方向感,在书写的小空间(格子里)里,也常控制不住方向;如果他没有距离的概念,在写字的时候,就不能把线条组织得很好,很容易把字写得东倒西歪或超出格子外;没有韵律感,没有对于轻重的控制能力,他说话的语调、语速就会与一般儿童有异。所以“感觉动作”功能在人类基本学习能力的发展中,几乎左右着这些学习能力的品质与成败。

视觉:打开学习的视窗

据专家介绍,人类说话、写字、阅读和计算等能力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与视觉、听觉能力环环相扣,“视知觉能力”牵涉到认字、书写的智慧,还与语言的训练相关,这两项能力要达到同龄人的水平,孩子才有办法做同年级的功课。

据了解,“视知觉”的主要功能在于辨识物体、形状、线条以及文字的辨识力与记忆力,儿童的这些能力是自幼发展出来的,从简单的区分到繁杂的辨认能力,但相同年龄的儿童,辨别能力却有高低,这和训练的多寡有直接的关系。家长遇到孩子出现错字多、抄错行、部首张冠李戴等情况时,则要测查他们的视动统合能力了,许多学前儿童由于没有充分发展他们的此项能力,因此感到书写、阅读困难,出现“不专心”、“不想学”的状态。

听觉:智慧的传声筒

听觉与声音的关系休戚与共,当人无法记住听到的声音时,就没办法去辨认之后到达的另一个声音,更无法累积听觉记忆的量,可想而知,听知觉的能力与说话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观察大部分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通常他们有一个时期会一边听身边的大人或是同伙说的话,然后重复,模仿他们的话,事实上,人的语言学习就是来自“仿说”,而“仿说”必须倚赖听觉记忆的量,再加上舌尖位置,牙齿发音部位,以及气流等的配合来表达“语言”,儿童一点一滴,逐渐增加听觉记忆的量,使得语句的模仿也一天一天加长,全靠不断练习与刺激才能做到。如果幼儿时期缺乏声音和语言刺激,儿童则常在就读小学后只具备较低年龄的语言和理解能力。

早教=早期智力开发?


目前,早期教育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对孩子早教成为80后父母的必修课。但大多数家长对早教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早点让孩子学知识”的层面上。对此,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教授表示:“早教不完全是早期智力开发,更是性格的培养。”

早教是潜意识教育

有部分家长把早教误认为是在婴幼儿时期传授知识,对此杨教授认为:“联合国卫生组织在1995年到2005年做了一项关于大脑的研究,研究表明0~3岁以前婴幼儿的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这个阶段是大脑分化和增长最快的时期,因此0~3岁大脑吸收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大脑的塑造,对人的一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中国古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科学依据的。”

杨教授强调,早期教育不是马上立竿见影的教育,是在日后的人生发展中慢慢呈现出来的远期效应。“因此,早教不完全是早期智力开发,但我更强调性格的培养。”杨教授说,“早教是要培养出一个‘健康、聪慧、性格品质好’的宝宝,性格品质包括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好奇求知、勇敢自信、独立判断、善良而有同情心。”

父母参与很重要

很多上过早教课的家长都有所感悟,早教需要家长的参与。

杨教授建议,家长不要指望在早教课上完成孩子全部的早教内容。“早教课提供三种交流:第一,孩子与孩子的交流。从本质上说,交流是0~3岁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伙伴关系是不可或缺的。第二种交流是家长和家长的交流。家长可以把自己育儿的方法和理念互相传递。第三种就是早教班里的专家和老师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如果时间允许,我希望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早教课而不是委托保姆、阿姨或者自己的父亲母亲来完成孩子的早教。”

不要担心孩子会累

一些家长在咨询早教问题时表示:“0~3岁的孩子这么小就开始上课,会不会疲倦?”

杨教授表示,父母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孩子的自我保护非常强,如果他累了可能会东张西望,如果强迫他,他会哭会闹,绝对不会委屈自己。另外,早教大多通过游戏形式进行,一个好的早教课会设置多样化的有趣的课程,吸引孩子,但早教不等同于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提高,在提高中得到游戏的乐趣。”

喜欢《早教“过犹不及” 别让幼苗难承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早教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