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上进心”害了孩子

03-19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别上“上进心”害了孩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周末,带女儿去广场溜旱冰,赶巧看到邻居的孩子也在。

那小孩仅是入门儿的水平,一不小心就摔跤。女儿不厌其烦地扶他起来,还不忘每次拍掉他裤子上的灰尘。其实那小孩的领悟能力并不慢,滑了没多大会儿,动作娴熟了很多,摔跤的频率也少了。

他爸爸喜形于色地看着,并且跟我炫耀儿子的上进心强着呢。正夸着,那小孩就又摔倒了,这回小家伙儿急了,怒气冲冲地跑来告状,硬说是姐姐弄倒了他,说到最后居然哇哇大哭,并且叫嚷着非要跟姐姐比打电脑游戏。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溜旱冰比不过姐姐,恼了,在借故撒气啊。小孩的爸爸一个劲地向我解释,说在家里都让着他,惯坏了,末了还不忘又说了句,儿子上进心强着呢。我无语,这到底是上进心强呢,还是嫉妒心或者自尊心太强了?

诚然,上进心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重要推动力,但是过之,就不那么美妙了。想起亚运会、奥运会,几乎每届都会有著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失利,也会有几匹“黑马”在人们的视野里猛然杀出。究其原因,并非都仅是因技术和体能的原因,有时候还真就决定于心理素质。

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大敌。培养和训练好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荣辱不惊,方才离成功更近一步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的上进心就像种子,条件适宜就会发芽


对孩子的很多期待,让ta有颗上进心是关键。

图/绘本《奶奶的红披风》

01

我先给大家讲个罗杰·罗尔斯的故事: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的孩子成年后很少有人有体面的工作,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

在他就任州长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提起了一个大家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

皮尔·保罗在1961年被聘为罗尔斯所在的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

皮尔·保罗第一次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尔斯大吃一惊,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成为纽约州的州长”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罗尔斯真的成了州长。

是的,就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孩子没有上进心,别担心,可以后天培养,啥时都不算晚。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在他的“成就需要理论”中也曾阐述过相似的观点:希望做的更好、努力争取成功,人的这种成就需要一部分来自于天性,更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后天培养。

02

究竟怎么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就需要?我整理了麦克利兰等一些专家的观点和自己的一些体会,一起看看:

1.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

保罗真的从罗尔斯的小拇指就看出他以后能当上纽约州长?当然不是。

只是他的预测和肯定,激发了罗尔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判断,原来自己还有巨大的潜力、光明的未来。

于是,罗尔斯萌生了对未来成功的强烈期望,这份期望持续推动他向前努力奔跑了40年,终于有一天真的成为了州长。

作为最了解、最贴近孩子的人,父母最应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肯定他的能力和潜力,鼓励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平常不经意的小鼓励、小肯定,说不定就成为激励孩子努力一生的火花。

2.阅读积极上进的书

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十七世纪初,英国儿童读物中包含的成就激励信号增加,国民产值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增加;而十八世纪初成就激励信号下降,国民产值也随之下降。

解读一下其中的因果关系:儿童读物中包含越多积极向上、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内容,若干年后,越多的孩子会成长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成年人,进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又回归到我一直信服的观点,读什么样的书,成为什么样的人。给孩子多阅读一些励志故事,促发他的内心的欲望和上进心,让他也热血沸腾、斗志满满。

3.为孩子设置中等难度的目标

企业管理中,上级给下级设置目标时,讲究一个“先进可达性”原则。意思是说,这个目标,既不能唾手可得也不能遥不可及,下级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完成。

强烈建议父母采用这个原则。在家里为孩子设立中等难度的目标,热情鼓励并帮助孩子达到这样的目标。这样,一方面让他从小就树立一种勇于接受挑战、奋力实现自己目标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目标过于困难挫伤他的积极性。

记得儿子小川在刚学国际象棋的时候,练习棋谱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不但要动脑筋走棋,还要动手记棋谱(那时候,他才刚开始学写字)。

于是,我们从1天2题开始。他实在做不出来的时候,我就循循善诱地引导他、鼓励他;他实在不会写的时候,我就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写给他看。每次他完成2个题目,我都会郑重其事地祝贺他。在他的眼中,明显能看出骄傲和自信。

慢慢地,他能做到每天做棋谱练习,题目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字写的也越来越好。现在,小川学国际象棋非常有劲头,整天叫嚣着,要成为一级棋士。

4.为孩子做好榜样,让他看到优秀的父母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但是如果这个老师要求孩子看书,自己却一直在刷手机;要求孩子认真做作业,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孩子要提高成绩、进入年纪前几名,自己却一直甘心做个小科员……

看过这样一个妈妈的故事。

她工作能力非常强,自己带着一个百十人的团队,整天忙得团团转。在家里,对长辈也是非常孝顺,做得一手好饭菜,还会画画、写毛笔字......

在孩子们的眼里,她是个无所不能的妈妈。她的两个孩子十分优秀,不仅学习好,而且懂礼貌。认识她家孩子的,没人不夸。

孩子们这样对她说:“妈妈,我们一定得非常努力,让自己优秀才行,不然,哪配得上做你的孩子呢?”

让孩子努力上进,先要不断地提升自已,让孩子们看到一个优秀的父母。

PS: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或者刚开始牙牙学语、蹒跚迈步,你也许觉得“上进心”还离自己很遥远。你可能觉得孩子只要每天开开心心心、平安长大就好。

但是,我可以保证,当你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开始上兴趣班、学这学那,开始上小学、中学之后,你肯定会突然发现,快乐已经不是你对孩子的唯一期望了,“上进心”会成为你对他的新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过早要求孩子太多。

但是,上进心的培养,永远都不嫌早。

是什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时候,家长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其实会或多或少的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分享几条,让大家共勉~

1.过度保护

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的饮食起居以及学习上照顾得无微不至,大家都是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但有时候过于周到的照顾,会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和消极的情绪。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学会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他做好了,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

2.以父母为榜样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孩子大多数时间是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比如家长常常答应孩子的事情却做不到,会对孩子产生这么一个印象,做人不必守信用;比如家长在某些行为上没有尊重他人,那么孩子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小就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很多家长找各种借口不听孩子说话。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爸妈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我想说的话,他们不肯听!”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今天孩子没有认真做完作业。你对他进行指责:“你怎么这么贪玩,这么不爱学习!……”你在直接攻击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认真,你一句话他就变成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了,孩子的头脑中留下这样的信息:“妈妈说我是个不认真、没毅力、不爱学习的孩子。”这些对孩子人格的否定评价将存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负面的心锚。而另一方面,他会想“我都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只玩了一会……”他会找出一大推的理由,你的批评根本没有起到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么你孩子还有救。因为这表明,他还有自尊心,你伤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这块盾牌来和你对抗。他不管你说的道理对错,随时准备还击。

当孩子一旦放弃了对抗:“反正你认定我是个撒谎的孩子,那我就撒谎!”说明自尊心已经被伤透了,彻底破罐破摔。没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经无法透过语言的方式来校正他的行为。

5.“人前教子”

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古训。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从而改掉毛病。全然不顾成年人的世界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

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觉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来张狂自负的孩子,内心却并非看起来那么对自己满意,他的行为表现只是在以对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

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

所以,大家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在家长中普遍存在。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7.拿别的孩子比较

这里说的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

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8.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家长应该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9.有条件的爱

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的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有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孩子的行为连在一起。在生活中,这是太常见的场景:

“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衣服!”

“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

“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

“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

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因为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所以,请执握“爱”的权杖的家长大人们,不要滥施你们权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爱,将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错误的称赞害了孩子


很多成人都知道,称赞孩子会让孩子有上进的动机,会愈想做好。从「刺激到反应」的理论上来看,给了正向刺激,当然会有正向反应,而且种瓜得瓜嘛!称赞孩子的教养历史,不管中西(尤其是西方),都是很渊远流长的。

但这样的认识只对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如何称赞」比「要不要称赞」来得重要。这点在学术研究上、实际与幼儿的互动上,都得到了左证。因为称赞不得当反而会对孩子产生负面效应,来看以下这个例子,就会明白了。

称赞不当的负向效应

六年前,我教过一个叫小谛的学生,他是个很谨慎的五岁小孩,做任何事都会考虑再三,不容易犯错,也不会轻易踩到别人的地雷,他是成人眼中的乖小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总是遇事犹疑,不愿做他没有信心的尝试,这样的处事态度(基本上,也有天生气质的导向),就成了他的学习态度,比如说学写字母。

握笔能力不是他的强项,所以他不太愿意做写字母的练习,他总说:「我不会写,我不知道怎么写a。」但严谨一点来说,他的问题不是不会写,应该是:「我没办法把a的圆形,写得那么圆,所以我不会。」显而易见的,他不是懒惰,而是不愿意犯他心目中的错误,不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自觉自己是一个禁不起挫折的孩子。

身为老师的我,理所当然的决定以正向的称赞来导引他!那天,他拿着一个他自认写得很好的a来找我,他满心的欢喜都写在脸上。我也很开心的顺口就说:「哇,你的这个a,是你写过最好的一个!」我这样的反应,在理论上是没有错的。既是拿孩子的成就与他自己的相比,不涉及无谓的竞争、正面评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这样的称赞不是「你好乖或你是好孩子」之类的空泛语,所以应该会让小谛愈来愈有信心练习写字才对!

但我做错了,换句话说,我称赞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那天过后,小谛非但没有意愿提笔写字,拒绝的态度也比以前更明显。虽然我一直说,「你写得很好呀,你看你那天……」但他总是婉拒我的邀请。直到有一天,我看他在画图,才真正懂他!小谛那时用彩色铅笔在画一个小孩,他用心的握着笔,画身躯、画五官,在他努力画完两只大耳朵后,他把用具收好,对他的同伴说:「我不画了。」同伴问他:「为什么?我还没画完,我还要画车子。」小谛则回答说:「我不想画了,不然我又会画错。」

我听了以后,吃了一惊!原来,小谛很敏锐,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旦自己所做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因为害怕失败,就绝不会再尝试第二次。这个发现,让我对他的学习反应,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个领悟,也让我知道,我对他的称赞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害了他。因为我的称赞,证实了他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

1.「既然是最好的a,那我以前写的,其实全部都很差!你看吧,我果然是不行!」

2.「只要我不再写,那我的表现就不会让别人失望,也不会让自己失望!」

善良的小谛,因为我自认为的好称赞,更不敢尝试、更没有信心呀!而我这个老师,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重要,因为我是他每天在学校八个小时,那「家的延长线」,所以他不愿意让自己失望的同时,也不愿意让我失望!

我在难过之下,开始探索称赞孩子的方法。因为我相信,正向的导引和赞赏,在教养的原则路上是不会错的,因为那是引发动机和行动的来源!但称赞的方法,应该是有商议的空间。于是,在我看了几份报导和研究后,马上采取了另一个称赞的方法:「称赞孩子的努力,而不称赞孩子的成就!」

称赞得当的正向效应

那天,小谛顺着我的鼓励,练习写着圆形的字母系列(c、o、a、d、g)。我请他坐在我旁边写,就在他不是很有信心的写下第一个a时:

我指着那个字母的圆弧形部位说:「我可以看得出来,你很努力的转弯,你看到这个圆弧了吗?」

小谛点一点头,很专心的看着。

我又继续说:「我写给你看,你以前的圆弧度是这样转,你现在的是这样!会这么圆,是因为你一直练习,很努力的练习呀!」

我在小谛的面前,模拟他在两个月前,刚刚练习写a时的字形给他看。小谛看了一直笑,然后就自己提着笔,边写边笑着说:「你看,这个也转得很好哟!啊,这个,长得像我以前写的……」

就这样,小谛拿着笔一直写。最重要的是,他一直笑着写,很有信心的写,不怕失败的写,与自己一直挑战的写。那当下,我好感动的看着他,体会到「适当的称赞,所能带给孩子的无限信心和希望」。我好谢谢小谛,教会了我如何真正的看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就!努力,是自发的;成就,是别人给予的。自发的,会让自己在自己的定义里,更上层楼;别人给予的,随时可拿走,是靠不住的、是被动的,也就是「赵孟能贵之,亦能贬之」呀!

在这次的领悟后,六年来,我用同样的原则和方法,看见了更多孩子的努力,也鼓励了许多孩子的动机与行动。

正确的语言可激发潜力

五岁的安娜,对写作文裹足不前,她觉得自己的作文写不好,因为她能想到的句子都很短,像是:「Iliketoplay.」于是我对她说:「你现在写出了四个字,以前你只能写词哟。我想下一句,你一定可以再多加一个字的。」

安娜听我一说,就自己用手指头算了算,一会儿,很开心的对我宣布:「我找到五个字了!」于是她用五个字造了下一句:「Iliketoplaygames.」购

而我也很开心的回答:「你真的做到了,是五个字呀!」

就这样,安娜又努力挑战六个字、七个字的句子。她好开心,也充满信心!

称赞孩子的努力,而不称赞孩子的成就!用这个原则,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小孩!

当孩子的行为伤害了你


专家提醒2岁孩子的爸妈:应当做好应对尴尬时刻的心理准备。为神马呢?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开始展示自己的体能发展——但是,却还意识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话并不适宜在公共场所做或说。这时就需要爸妈的介入了,尤其是在孩子的举动可能会伤害别人的感情,甚至可能会伤到别人的身体的时候。

要给1个充满好奇心,并且有使不完能力的孩子界定条条框框绝对是1件有难度的事情,但也并不是绝对实现不了,您应当掌握1些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静

当孩子的举动不合时宜时要保持冷静确实很难做到,但您要记住孩子也许并不是有意在使坏,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如何的后果,就假设他并不晓得在奶奶家的春节聚会上往墙上乱涂乱画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学习"反向规则"

当您的孩子穿着1双完全不合脚的大鞋子走来走;当他站糖果柜台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叫嚷着"我就是要嘛"。您应当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们非常亲近的人或者是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人。

二:您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将进1步发展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比如要站在柜子上,或者要吃糖,坚定不移。主动性和自我意识难道不正是爸妈期待孩子所拥有的吗?

三:您不应当因为孩子发脾气而恼火。他们只是当自己脑子里的想法不能变成现实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别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举动看作是没有家教的表现,适当的时候应当懂得忽略旁观者的注目<有些情况下孩子的动作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注视,假设孩子在超市里擅自拿起水果吃时>,您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观者怎么看。

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

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放弃不适宜的举动需要1定的技巧。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才2岁的孩子不会听得懂您的话,也根本听不进去。要尽量用简短的话表述自己的意愿,话越短效果越好。

话语要简单、明了,但不1定要大声

不管说神马事,都要针对事情本身,态度不要过激,假如孩子说话的声音过高,您可以轻声提醒他。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简短、诚实,假设针对这样的问题"那个人真丑,他是不是1个怪物?",您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随便让孩子道歉

假如问题太复杂太难以回答——"那个人怎么长那么大?"您可以简单回答"我不晓得"或者"他生来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问1个问题,找寻答案而已,并不是想要针对神马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周边的人会听到他说的话,假如您确定那个人听到了孩子的话,并认为受到了侮辱,您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导也许比训斥更有效

纠正问题要采取柔和的办法而不是责备。惩罚只会令孩子感到备受挫折,孩子会感到害怕甚至可能会激烈地反抗。相反,应当注重"引导、分散注意力或暂时忽略"等办法。

在纠正孩子的时候使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医院候诊室大声唱字母歌,与其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再唱歌了",还不如推荐孩子"咱们来画画吧",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推荐。

行动胜于言语

假如您说神马孩子都听不进去,就有必要采取行动了。1个2岁孩子的爸爸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爬高,不论我怎么告诉他爬高太危险他都不听,到最后唯1奏效的办法就是直接把他从正在爬的东西上抱下来。最后他终于对爬高失去兴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时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举个例子,假如您的孩子特别爱抠鼻孔,就不要让他的手闲着,让他的手中总是有玩具。当然,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的情况下您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假设在超市摇晃堆在1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它孩子等。专家提醒说:"永远不要忽视安全问题以及孩子的暴力举动。"

放弃

放弃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假设孩子在超市的过道间跑来跑去,您最终可采取的办法就只有放弃购物:也许您还没采购完,但是有时候改变您的计划比改变1个2岁的孩子要容易得多。

1段时间内的"听之任之"

在某些情况下任孩子任意玩耍,不去管他反而是有好处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假如1定要干预的话,吵架也许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假设孩子、家务等等弄得您1上午都烦乱不已,心情早就糟透了,假如孩子这时候又开始在地上像蛇1样爬来爬去,只要他高兴,您就任他爬好了,这样在出门的时候,让他不要再任意"胡为",说不定他就会很听话了呢。

沉默是金

孩子说脏话也是不容忽视的1个问题。"但是在孩子故意说脏话并期待您的反应的时候,沉默是最好的办法,"专家提醒爸妈们。当然,假如孩子在静静的图书馆中突然大声说"该死",您不可能对此做到无动于衷,您可以轻声但坚定地告诉他"这个词很不好,您不应当这样说",然后在离开图书馆后再向他作解释。

专家的几点推荐:要看到事情发展的好的1面。好奇、冲动、没有禁忌,这些都是孩子的财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并了解周边的世界,在找寻自己的位置。

1:在家中要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并保持良好的举止。平时大伙1般都习惯在自己家里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众礼仪",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假如您对家人说话时总是使用不好的词语,那么就不要指望孩子会理解为神马他就不能说脏话。

二:不要过于频繁地踩刹车。不应当过多地去干涉他们,而应当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去尝试哪些是可以做的,比如独自站在小矮墙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比如穿着爸爸的大皮鞋去点心店。不要在听到孩子说"我想要"或"我能够"的时候,总是用"不可以"来回答他,这样会降低孩子对自我价值的意识。

三:多鼓励孩子。只有当孩子做错事时才予以关注是不对的,假如孩子的表现非常好,应当适时给与鼓励,这会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及心理需求,假如您必须要带孩子去参加1个可能要持续1整天的婚礼,您可以让保姆1起去,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时候保姆可以照顾他。

父母用错招会害了孩子


孩子闹着要家长不肯买

一对年轻的父母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逛超市。逛到儿童玩具货柜时,小男孩说什么也不肯走了,他要买一辆小汽车。家长不给买,孩子哭闹着非要买不可。家长刚开始还和孩子讲道理:“家里已经有很多汽车了,不能再买了。”孩子不听,还是闹着要。家长接着说:“今天已经给你买很多东西了,这个就不能买了。”孩子还是闹,不肯罢休。家长忍无可忍,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这么不听话。”“宝贝听话,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有很多汽车了,今天不能再买了……”骂孩子不听,家长开始转为哄。孩子还是哭闹着要买:“我喜欢,我还要,还要。”家长开始提高声音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孩子不敢再说话了。家长高兴了:“这才听话嘛。走吧。”孩子被家长拖着走了,一脸的委屈。

用错了招害了孩子

带孩子逛商场,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家长肯定免不了,上面的情景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个,家长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呢?教育专家认为,以下父母的招数都是错误的。

1.强行带走

父母胜利了,小男孩不敢再闹着要玩具,被父母带走了,“不是我不想买,而是我害怕你了”。这个时候,亲子关系就受到了影响。

有些孩子一看家长不肯买,就躺或坐到地上打滚哭闹,但家长不吃这一套,你哭你的,我要么打你两下,要么直接抱走拖走,才不管你如何撕心裂肺地哭喊。孩子的内心遭到重创,这类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不断地和家长对抗,直到长大了家长抱不动的时候,“给家长好‘果子’吃。”

2.父母妥协

“我就哭,拼命地哭,让其他人看着,看到你不好意思,你一定会给我买。”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哭闹,马上妥协,最终孩子如愿以偿。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三两次后,孩子就会很有经验了,更增强了他下次“哭闹打滚的信心”。

专家观点:孩子哭闹买和不买都不对

遇到孩子这样“不听话”的时候,给不给孩子买呢?“我会买”或“我一定不会买”,家长的答案不外乎这两种。其实,买和不买都不对。

首先,家长没有说服孩子,买了自己心里不高兴,觉得是对孩子的妥协;不买孩子心里不高兴,于心不忍。这表现出来家长教育孩子的不成熟。因为家长的不成熟才把自己夹在中间,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孩子没错,因为孩子只是“喜欢,想买”。

其次,孩子为什么会哭闹?很多家长说是想买,其实不是,孩子哭闹,是家长没有尊重他们。试想,从孩子懂事起去逛商场,看到的都是“家长想买什么东西就掏钱买什么”,但“为什么我想买东西身上没钱,向爸爸妈妈要,为什么他们就不肯掏呢?”在孩子心里,这是极大的不平等。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聪明对策:事先约定事中提醒事后总结

家长们会问,那到底要怎么办呢?

非常简单,在每次出门前和孩子约定好:“孩子,爸爸妈妈带你去商场,爸爸要买什么,你要买什么,妈妈要买什么,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不能买了。可以吗?”一般孩子会答应,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见,要商量好了再出门。

到了商场,孩子遇到不在计划之内自己还想要的东西时,家长只要提醒他“我们说好的,不能买其他的”,你会发现孩子非常讲理,盯着想要的东西,尽管满脸渴望,但还是会同意:“那就下次再买吧。”还有些孩子在提醒之后还会要,家长千万不能答应,因为是约定好的,这是家长建立威信,“说话算数”的最好时候。

回到家里,再和孩子总结一下,“今天你想买的那个东西,我们讨论要不要下次买”,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很重视我、很爱我,我一定要听话”。

总结: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被告知要听什么话。孩子是最讲道理的。孩子不讲道理往往是因为无理可讲。而约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长执行得要好得多。

寄宿:方便了家长伤害了孩子


“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寄宿儿童了。”儿童咨询专家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朱家雄所长坚决反对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认为“寄宿”幼儿园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做医生的刘女士坚决不把二女儿送去寄宿,“送去寄宿,你原以为可以省事,结果更麻烦。”刘女士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刘女士一谈到“寄宿”就后悔不已。“很多人因为没有对比

,感觉不到寄宿的问题”。

刘女士说,“论先天条件,老大比小的要好得多。怀老二时我还喝了酒,而且又是高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老大寄宿后,她一个月、半个月就生一次病,身体全垮了。”刘女士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在老大班里,上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而且个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时候的独立能力比妹妹强,智商也还行,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样。我们都是同样的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但老大就显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

孩子小的时候是非常需要身体接触的,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非常重要,但刘女士说,自己的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想抱抱她,她甚至闪到一边,还问“你干什么”。

有的父母对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很满意,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孩子很乖巧,学会了自立,平时上床睡觉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还到处夸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杯水,很懂事。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博士易春丽尖锐地指出,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是幼儿园老师要求的,孩子好像是在完成任务。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这么小的孩子就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不需要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易春丽看来,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酷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易春丽毫不客气地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她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幼儿园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铲除’这样的词对待‘寄宿幼儿园’也许都不过份。”赵远虹说,很多家长并没有看到“寄宿”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还自认为“寄宿”对孩子有利,甚至是最好的方式。问到这些家长原因时,大都以“全托”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尽早适应集体生活为理由。殊不知,家庭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根”的概念,如果“根”的概念形不成,孩子的所属感就很淡漠,同时极易误认为被父母抛弃。

赵远虹说,孩子在婴幼儿年阶段(0岁至3岁)应以专人照顾为益,因为每个孩子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尽相同。比如肠胃的发育,有的三餐饭过多,有的又太少,掌握对大小便的控制也不是依赖大人的意愿,而取决于孩子内在的生理发育基因。有的父母只注意幼儿园的硬件设备的优劣,全然不顾这种全天候幼儿园有可能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发育遗憾。这种遗憾一旦形成,首先表现在对家庭成员的冷漠,对社会理解的模式化和单一化。

不要让无知伤害了孩子


不要让无知伤害了孩子昨天晚上带孩子去广场玩,**去玩滑轮了,我带着乐乐坐在一边休息,这个时候也有两个人带着小宝宝来休息。一个看起来跟乐乐差不多大,一个估计有八九个月了。因为都是带着小孩,所以很快我们就聊了起来,小的那个只是比乐乐小五天,而另一个奶奶带的那个我以为有八九个月大的却只是刚好五个月。

你们会说我为何猜想五个月大的孩子会有八九个月呢?其实孩子看起来没有那么大,但是因为他坐的是那种编织的推车,只能坐着,不能躺。俗话说:七坐八爬九站,孩子要七个月才能坐起来,就算早也早不了一个月,所以我才想孩子虽然看起来小,可能只是长个比较晚吧。结果一问才知道孩子根本就是没有到年龄就让家人给强迫着坐进去了。孩子因为推车只有那么一点点地方,虽然不会摔跤,但是腰部却是弯着的,整个人趴在车子的边沿。

我问孩子的奶奶,怎么给孩子坐这样的车子啊,这个奶奶回答,这个车子方便啊,又轻巧,而且孩子不能乱动,不怕他摔跤。原来是这样啊。我告诉孩子的奶奶,这样只是不可以的,虽然现在是方便了,可是孩子根本就坐不起来,强制性的让他坐起来这样非常容易伤到孩子的脊椎,到时候长大了就麻烦了。而且还是出门玩,一出来至少都是一两个小时,孩子多受罪啊。孩子的奶奶很惊讶,说:还会这样啊,我不知道呢,我就觉得方便才给孩子坐,我看很多人都给孩子坐这个车子呢。我说:那得等到孩子的年龄到了这个阶段才可以啊,孩子根本就不会坐就让他一直坐着得多累啊。等到孩子八九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让他坐了,现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孩子坐平躺的车子,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者躺累了就抱一会让孩子翻翻身,活动活动。如只是图方便给孩子坐不适合他的车子到时候孩子的身体受不了,非常容易让孩子身子受到伤害的。孩子奶奶听了后说以后给孩子换个车子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别人给孩子买这个或者那个,或者是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在用某一样东西,可能会想我也要要给自己家的孩子买,可是却不去想这样东西是不是适合我家的孩子呢?在这里呼吁一下大家,并不是每样东西都适合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给孩子越多的东西就越好,给孩子合适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


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一位热心家长分享,讲述了关于孩子选择寄宿学校的利弊分析,北京小编在这里将具体内容分享给广大家长,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思考。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再来看看厨房,很方便的哦。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培养自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真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的面貌并不出色。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

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早年情感滋润对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呵护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成人总是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不断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面对儿童时,更多的是商业的、政治的或某种利益的计算,而不去顾及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贴吧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5岁。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问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

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待妈妈领着男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制造成情感疏离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

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可加可不加的班,坚决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况大多数人有老人帮忙,有保姆帮忙。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这几年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回来。

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

杂七杂八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迷糊,其实有时不需要学富五车,只要让心态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就可以了。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并不是培养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须之地,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交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

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合并"之事。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教育功能"来说的。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千万别让“散养”害了孩子!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普遍都很焦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还很僵化,物质、经济条件都不好,过上好日子、出人头地就只有考大学一条路。那时,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去补课、学钢琴等各类能加分的才艺的父母到处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

现在很多父母看开了,放手了,什么都不管了:“我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们是散养。”“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过多地管束他,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只要他快乐就好,我们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不过,这些号称什么都不管的父母,细究起来,做不到“什么”都不管,甚至管得还不少。例如,见人要打招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学不迟到,等等。

父母管得多或者声明不管,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的,忽略了孩子是需要你管还是不管?孩子需要你管什么,不需要你管什么?很多崇尚散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完全不管,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伤害。

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

我遇到过两例,求助者都是家庭经济上比较宽裕的孩子:一个男生,16岁;一个女生,18岁。他们求助的原因都是厌学,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小时候,男生学过围棋、两种乐器、乒乓球等,女生学过钢琴、素描、陶艺等,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学,父母才给报的兴趣班或单独请的辅导老师。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这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让孩子发挥天性,随心所欲。两个孩子在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时都露出悻悻之色,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乐趣,等等,都记不起来了。

我们现在做个假设:当他们一时兴起,提出要学围棋或素描时,父母是花钱的那位,所以决定跟孩子立个“约定”: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时间,遇到困难时怎么处理,等等。从有兴趣、好奇,到真的潜下心来去学习、钻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战,同时也是训练一个人的过程。

借由这个过程,一个人学会耐心,学会勤奋,学会在有瓶颈的时候如何去鞭策、鼓励自己,学会在有所得时如何不自满,继续保持好奇和探索,学会协调、安排自己的时间,收获“一分努力一分成就”的自信和快乐。从两三岁时搭积木、拼图到后来上学、学习才艺,到最后选择职业以及自己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这些都在一点一滴地进行。

小的时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放弃。此时,需要来自父母的“他律”,帮助孩子慢慢习得上面说的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质,逐步在10岁以后由他律变为自律。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是虚度时间和浪掷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惯。

孩子一次次放弃才艺的学习,可以,由他!真到了孩子不去上学、不愿意高考,父母才慌了——此时再回头补课就难了。正常的社会行为的要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是对他的管束、不公平。这时,即使他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已经做不到了,这会让孩子体验到更深的挫败。

这种没有要求的教养,孩子是否感激呢?小的时候可能觉得妈妈好,“不逼我”,“不管我”;慢慢地长大了,孩子会觉得“你并不真的在意我”,因为你不操心,无所谓,“随我便”,你应该尽的责任例如指导、培养等没有尽到。

孩子也会觉得你不信任他,否则怎么会不坚持?“是不是不相信我有这样的天赋或能力?”孩子后来的这些抱怨却是说不出口的,因为当初大家都认为“不管”是对孩子好,是少有的好父母的做法,现在如果推翻这一结论,自己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成了反复无常、自相矛盾。而且自我否定是很不舒服的,让人往往不能接受。

于是,孩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该有多郁闷!

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

还有一种散养是对纪律和社会规范的无视。

我接待过一个13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是学校要求他们来做咨询的。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一直觉得这件事带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愧对他,所以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每门功课都请家教,在学习上是有要求的,孩子的成绩也还不错。

他母亲是这样叙述的:“我觉得他们的英语老师教学思想太陈旧,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上那些东西我儿子都会了,就打了个哈欠,老师就小题大做,批评他。”

后来我去问英语老师,老师说:“他打哈欠的声音大到每个同学都听得到,还伸懒腰,然后‘扑通’一声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引得其他同学笑啊,学啊,课都没法儿上了。”

他母亲还说:“数学老师留的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我儿子都会了,就不想写了。中国这种题海战术真压制人的创造力,把孩子全变成呆瓜了。我支持我儿子不写作业。老师没话说了,就指责我儿子没礼貌,跟他讲话没有用‘您’。”

数学老师的说法是:“我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他的声调比我还高,嗷嗷地说:‘你就会留作业,一点儿都不会开发我们的创造力。你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理念了。’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对他说有意见可以提,但是要守纪律,而且跟我说话至少应该用‘您’而不是‘你’吧。小学生都该懂礼貌,家里怎么教的?这孩子回去告诉他妈妈了,他妈妈还来学校找我了。这样的父母太少见了。”

末了,他母亲说:“我们跟他的班主任沟通过了,班主任说这孩子想听课就听,不想听就两脚蹬着墙半躺在椅子上。他不交作业,不举手参与学习,在班里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不管他,就管不了别的学生。现在是义务教育,没法儿让他退学,又不许各种惩罚,也没有评定、处分等等。还说我们父母非但不配合,反而纵容孩子……我是管不了了。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同学,就随他去吧。”

这位母亲说孩子的“事迹”,都是当着他的面说的。这孩子在诊室里也是旁若无人地东摸西看,坐累了就伸直了腿半躺在沙发上。他母亲说了一句:“哎,坐好!”他哼了一声,一动没动。他母亲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了解情况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散漫”。散养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吧?

我的团队曾经应邀在宣武区的几所小学开展“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团体活动,面对的是三年级以上、学校和班主任认为有“问题”的学生。

这些孩子的言行上确实各有不恰当的地方,但高度一致的是,他们不会,也许不愿、不想去审视环境、同伴、老师的状态,也辨不清自己的最终目的和眼前的冲动。跟三四岁的孩子一样,他们只顾满足自己随时而起的兴趣和需要,却又没有三四岁孩子那样的天真、单纯。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是不愿当他们的同学的,因为他们并不能跟我互动,只顾自己,老打扰我;我也不愿当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不能跟着我的教学和给出的建议走,自以为是,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让我的教学工作受到挑战,浪费我的时间和心血。

这些孩子最终要长大,走上社会,若一直保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谁会愿意当他们的同事、上司、下属?谁愿意与他们做朋友、谈恋爱?

在社会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头多了,可能他们会变得收敛一些、抑制一些,但与自律—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收敛是被动的,是因为失败和教训而不得不为之的。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不会心甘情愿,会充满抱怨、失望、无奈、愤懑。他们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

父母为什么会这样?

1.出于自己的心结而散养。

父母对孩子过度散养,往往是其自身有些心结没有处理好:感觉自己从小到大处处被束缚、被管制,把自己的挫败和不得志归因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制。这种被动忍受型的父母,会倾向于过度放手孩子的教养,甚至挺身而出,去反抗那些他们认为对孩子约束、压抑的人或制度,就像前面案例中的那位母亲一样。

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那是小时候的自己,带着未被满足的需要,倔强地拒绝长大。这个内在的孩子会时不时地闹起来争取他的利益,于是我们会在很多成年人身上看到他们不成熟、不理智的行为。

大多数时候,我们压抑着这个内在的孩子,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这两个孩子合体了。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大多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心这个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疼爱,现在我们就过度疼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小时候需要自由,现在我们就会过度放纵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成长问题,要安抚好自己内在的孩子,让他长大,这样才能成为成熟、理智、客观的成年人,才能当好爸爸妈妈。

2.拿散养当借口。

有的父母事务缠身,即便身在家中,也不住地打电话、发短信,运筹帷幄于沙发之上,咂摸回味于饭桌之旁,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养孩子。这样的人如果事业还算成功,家里物质条件还过得去,就会觉得可以给孩子买到诸如家教、留学等条件;孩子有了这些条件,自动地就会有所成就、会做事了。他们都忽略了自己的“管”与“参与”,除了对孩子的指导,还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期待、被陪伴。

父母应该怎么做?

别忽视对孩子自控、自律的培养。

对于散养,我没有支持还是不支持的态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说法,不同的人对“散养”有不同的定义和做法。我强烈反对打着“散养”的旗号,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

1.关注孩子成为一个成熟社会人的过程中所应该有的一些能力。

例如做事情的条理、规划、耐心、毅力等行为自律,与人相处的关心、同情、友善、沟通互动等情感力。这些会影响到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他对自我价值的界定,终极影响是他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判断,更不要说对他每时每天是否快乐、舒心的影响了。

2.做循序渐进的自我控制训练。

2010年暑假,我们一家在美国的老朋友家住了两星期。他家的外孙女Lila当时5岁,跟着她的爸爸妈妈到我们的露营地去玩。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要提前回去。

Lila和我的女儿玩得正开心,非常不情愿离开,站在帐篷边迟迟不肯上车。这时,她的妈妈,一位教育学毕业的中学老师,既没有命令她必须走,也没有耐心地讲道理,或者提醒她“我们已经说好……”,只是站在车边大约两米外,对Lila说:“Self-control(自我控制),Lila.”

对于5岁的孩子,母亲已经在要求、训练她的自我控制了。Lila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挣扎,看得出她正作着艰难的选择和决定。不到1分钟,谁都没说什么,Lila自己转身上车去了,神情很落寞。

当时,这件事让我感到很触动,有了自我控制,才谈得上责任。不过,我个人认为5岁讲自我控制稍微早了点儿。可以从六七岁开始一点点地训练,到10岁建立起自我控制的意识,13岁开始能主动去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孩子很小就会自我抑制,但自我控制则是要心智比较成熟时才能做得到。

孩子的成长中哪些该管?

1.对孩子要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言行上的要求,例如要有礼貌、要讲卫生、要准时等。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2.可以不要求结果,但不能忽略过程。例如,不要求孩子必须考100分,但要求孩子主动、认真地学习知识。

3.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坏孩子,我们常常是在试错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本事。所以,看到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不要丧失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至于什么是错误,每一个家长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

4.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基本的道德准则必须管!例如:诚实、善良、公义、尊老爱幼等等。

5.孩子提出了疑问和要求一定要管,不能拒绝或忽视。

6.如果有人反映了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孩子的老师、同学还是其他什么人,一定要管。要调查清楚真相,再相应处理,而不要“护犊子”,或者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7.选择散养的父母一般都有一套理论,或者“外国如何”,或者“我小时候如何”。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是否与你家的具体情境相符,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避免教条。

看了以上这些,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欢迎交流!

喜欢《别上“上进心”害了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