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

03-22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我只会哭,但要你无条件接纳我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in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

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

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妈妈关系是稳定的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

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可怕的两岁该怎办?

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

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

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妈妈最大的功能是给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bang!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的模范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

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0-7岁幼儿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父母应该知道,宝宝的右脑潜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而0~7岁正是开发宝宝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及时地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宝宝右脑的发育,那您的宝宝将会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介绍促进0~7岁宝宝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0~3岁的宝宝:右脑开发启蒙期

游戏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缓的古典音乐,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做身体的动觉训练:头颈运动(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环),腿部运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爸爸妈妈边为宝宝做操,边看着宝宝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1岁的宝宝。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由右脑指挥,右侧部位的活动由左脑指挥。所以,爸爸妈妈经常帮助宝宝做运动,不仅能提高宝宝身体机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宝宝空间的概念,促进右脑的发育。

游戏二:跳跳舞

玩法:在古典音乐的背景中,爸爸妈妈带领宝宝根据音乐节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动作。这个游戏适合任何年龄的宝宝,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做跳舞的动作,或跟着节奏舞动他的手脚。当听到某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时,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模仿弹奏该乐器的动作。如:听小提琴曲时模仿拉琴的样子,听到钢琴曲时,左、右手模仿按琴键的姿势。也可以让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发挥,翩翩起舞。

提示:古典音乐对宝宝右脑开发有很大作用,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宝宝能做出许多优美和谐的动作,起到了促进右脑思维及活跃右脑功能的作用。

游戏三:像什么

玩法:让宝宝面对一面没有过多视觉刺激的墙。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图画卡片或积木等,从宝宝的左耳后方进入他的左眼视野。问宝宝:“你看这个像什么呀?”让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回答问题。注意:一定不要问“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得到单一答案,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半至3岁的宝宝玩。想象力训练可以给右脑细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宝宝不厌烦,就可以经常和他玩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如:在晴朗的天气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躺在草地上观察天上的云朵,启发他将不同形状的云朵看成动物、仙女、天使等。千万不要小看宝宝充满好奇的探究活动,或是傻气十足“胡思乱想”,因为这些正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

游戏四:找朋友

玩法:摊开几张字母卡片,让宝宝将两张相同的字母卡配对。如果宝宝把外形相近的两个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妈妈可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形象地指出它们的区别。如:在解释字母B时可将其描绘成宝宝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释为爷爷的一根手杖。

提示:这个配对游戏适合1岁半左右的宝宝。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逐渐将配对游戏发展为“归类游戏”。如:请2岁左右的宝宝将不同姿势的同一种动物的图片配成一对;请2岁半的宝宝将图片或实物中的水果、饼干等分类。

游戏五: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运动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需要宝宝控制自己小手的动作,对空间距离做出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宝宝的右脑开发。

游戏六: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宝宝,您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训练感官的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这是一则通过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的游戏,可以促进右脑的发展。

游戏七:猜一猜我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的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八:石头、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宝宝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全过程都用左手完成。谁赢得多,玩具就归谁。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至3岁的宝宝玩。多用左手可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动作是由右脑控制的。因此可让宝宝多用左手来画画、抓玩具、搭积木、串木珠……

3~7岁的宝宝:右脑开发黄金期

游戏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妈妈双脚分开当球门,爸爸、宝宝轮流左脚来射门,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宝宝高出10~20厘米处,请宝宝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积累到一定的数字奖励一张贴纸。

玩法四:宝宝按照指令左右脚配合拨动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摆好4~8个绒毛玩具,爸爸、妈妈和宝宝比赛,左手对准目标滚动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为胜。

提示:这种球类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四肢运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

游戏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编成歌曲,和宝宝边唱边玩。比如,刷牙、洗脸、吃饭,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和我们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编在一起来唱: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我们-快来-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游戏三: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宝宝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宝宝,爸爸妈妈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玩,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宝宝的右脑功能。

游戏四: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给宝宝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宝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宝贝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而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3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记忆训练游戏。

游戏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幅虚线图,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猜得对不对;也可以让宝贝找一找隐藏起来的图形,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或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宝贝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提示:这种借助图式思考的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在大脑的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认识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游戏六: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宝宝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注意:剪和贴都由宝宝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宝宝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能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游戏七: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宝宝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以鼓励为主,不要计较宝宝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宝宝玩,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宝宝的右脑很有帮助。

游戏八:左右不一样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励宝宝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

玩法三: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

提示:这种不对称动作的游戏适合5岁以上的宝宝玩。宝宝在按指令做不对称动作的时候,左右大脑会不断地受刺激,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温馨小贴士:

游戏刺激游戏是自由、轻松、愉快的活动,宝宝特别喜欢。只有在游戏中宝宝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采用各类游戏的形式对宝宝进行开发右脑的训练。

综合刺激视觉、听觉和语言的 “综合刺激”特别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右脑。爸爸妈妈可以在1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给宝宝看恐龙、鲜花等图案,其间穿插儿歌、外语、故事等语言刺激。因为宝宝难以对长时间的相同刺激保持兴趣,所以“综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单元,如每次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

新鲜刺激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让宝宝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宝宝上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为宝宝选择的书本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因为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绘画刺激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绘画也是提高宝贝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绘画过程中,右脑对曲线的感受更明显,可以和宝贝多做这方面的游戏。曲线拓描和联想,是比较有趣和容易实行的绘画方式。。

教您如何正确的做好0-3岁宝宝的早期教育


这本《从出生到三岁》是我会经常推荐给妈妈朋友们的书。

作者伯顿·L·怀特是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有37年丰富研究经验。这本书是完全基于对家庭里的婴幼儿及其父母的直接研究而写成的,也是一本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经典。

在这本书里,他将孩子头3年分为7个发展阶段,对每个阶段孩子的行为发展(包括语言、动作、智力、好奇心、情感等)、养育方法、疾病自我筛查、适合孩子的玩具等都做了详细阐述,甚至还分析了二胎的间隔时间、孩子间的争斗等内容。

正如怀特所说,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可谓人生中的黄金三年。

新手父母往往面对这个没有自带说明书的宝宝手足无措,好在有《从出生到三岁》这本书加持这段非凡旅程,让初为父母的我们不再那么彷徨与迷茫。这本书,的确某种程度上算是我自己的育儿指南。它虽不完美,但价值很高。

今天小暖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从出生到三岁》的读书笔记,整理和摘录的作者是我们安睡群的几名管理员:楚小狂,核桃妈,咕妈,如意妈,她们将书中的关键要点做了清晰明了的整理,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完整部书,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这本育儿工具书的整理帖收藏备用吧,有问题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参考,总会有内容能解决你心里的疑惑。

希望它可以更高效地帮助你掌握孩子们黄金三年的制胜法宝。

从出生到3岁,

宝宝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应当这么做

(一)父母的三个目标

1

让宝宝感受到爱和关心

2

帮助宝宝发展特有的技能

3

鼓励宝宝对外部世界的探索

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提出了从宝宝出生至8个月,父母应该努力达成的三个主要目标。

纵观全书,作用通过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告诉我们如何实现它们。它们不仅仅在前8个月,甚至是宝宝前3年,或者更久的时间里,都应该作为家长努力的目标,是这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

生活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妈妈们的疑问和抱怨:不知道如何陪玩,孩子就是不喜欢趴(翻身、坐、爬等),我的宝宝是不是发育落后啊,怎么不回应我呢,给他拿玩具为什么没有反应呢……

通过阅读这本书,家长们不仅能实现上述3个目标,还会找到这些疑问和抱怨各自对应的答案。

(二)各阶段发展指南

第一阶段:出生至6周

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渡时期。

阶段特点

1

睡觉:

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清醒时间很短。宝宝胃很小,只能容纳可供他消化3个小时的食物。

2

易怒:

情绪的转变快。

3

不连续性:

把东西放到宝宝手里,他会紧紧抓住它,但不会看它,抓握反射以一种孤立的方式发生作用。

4

缺乏活动能力:

无法自己翻身侧躺,也无法移动自己身体,但生气时可以通过不断用脚后跟蹬床垫并用力踹腿,从婴儿床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

5

超敏感性:

任何刺激的突然变化都会引起惊吓和啼哭。有时宝宝从水平姿势变换到垂直姿势时,他的眼睛会睁开。

6

吮吸:

清醒时,不管是自己的拳头还是任何类似的东西放到了他嘴边,他都会去吮吸。吮吸行为使宝宝很满足。

7

视觉:

第一阶段结束时,大部分宝宝的眼睛都能在15~30厘米的范围内清晰聚焦,并能看清楚物体的细节。追视的能力进步。

8

运动和感觉能力:

能够把头从所躺的平面上抬起一点儿并保持几秒钟。到6周大时,转动头部和用嘴衔住嘴边物体的行为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熟练地把拳头放到嘴里,并停留在那里。觉醒时的“自动”抓握能力延续,并在不久逐渐消失。

9

社会能力:

不具备任何社会能力,但在这期间会发出两个简单的社会性信号:宝宝会倾向于注视抱着他的人的双眼;注视时展露的第一个“微笑”。

10

语言:

能区分不同声音,也会发出声音。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让宝宝肚子着地趴着,给他一面镜子(10~15厘米)每天进行几次。

2

把可移动的玩具(可以画上人脸,使用鲜明的对比色)放在宝宝经常注视的地方,25~30厘米的距离。

3

每天给他换几次地方,或者经常更换他周围的东西。

4

从宝宝刚出生就开始和他“说话”,养成发现并向宝宝谈论他正在关注的事情的习惯。换尿布、洗澡和玩耍都是很好的谈话内容。

第二阶段:6~14周

宝宝在人生第一年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阶段特点

1

睡觉:

夜里醒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从第10周开始,越来越多的宝宝开始“一觉睡到大天亮”。从原来的一觉5~6个小时,发展到4个月中期时能够一觉7~8个小时。留意宝宝的睡眠信号,尽快让他养成在婴儿床和自己房间睡觉的习惯。

2

身体和头部控制:

头部位置逐渐不再决定胳膊的位置,胳膊能够或多或少地单独活动了。14周宝宝仰躺时,可以把头自由转动180度。抬头的能力提高,从与水平线呈30度角逐渐抬升到呈90度角,而且能在10~20秒或更长的时间里保持这个姿势并向四周看看。

3

社会能力:

8~10周大时开始频繁展露社会性微笑,对人脸鼻尖到额头的部分产生浓厚兴趣。

4

寻乳反应:

由机械的行为变成以多个步骤完成的、有意识的行为。宝宝14周大时,用手触摸他的嘴唇,他不会突然发生寻乳反应,而是可能在停顿一下之后,有意识地寻找你的手指。

5

视觉:

灵活对焦能力、双眼聚焦能力和熟练追踪的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14周大的宝宝可以对各种距离的物体调整视觉焦距。双眼同时聚焦,能在看1米以内的较小物体时获得三维图像。喜欢观察人脸,对距离13~30厘米的小而精细的物体感兴趣,喜欢看缓慢移动的物体,对较远处物体的兴趣在逐渐增长。宝宝的视线移动会比物体的移动稍稍超前一点儿。原因是他已经具有了更好的头部控制能力,其次是因为宝宝对物体的注视已经从不由自主的行为转变为更能得到控制的行为。

6

手的位置和对手的关注:

宝宝开始注视自己的手,有时是单独注视,有时是用手触摸附近物体时注视。对手和手指越来越关注的新习惯,通常出现在宝宝具备了视觉聚焦和能够形成三维图像的能力之后。双拳紧握姿势有时会变成手指稍稍松开的姿势,有时,手指甚至会完全伸直。满3个月时,宝宝能够把一根手指放到嘴里吸吮,以前只能吸吮整个拳头。喜欢用自己的手去探索各种表面和性状的物体,并把东西放进嘴里啃咬。第二阶段结束时,大部分宝宝都会“双手在中间相扣”。

7

腿的姿势:

宝宝的腿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并增长了一些肌肉组织,有时能够把腿抬离床面2.5~5厘米。宝宝脚底感觉有压力时会进行蹬踏。

8

行为的协调性:

10周大的宝宝会用手击打一个他够得着的物体,12~14周的宝宝会做出其他的手、臂动作。抓握(手)、注视(眼)和吮吸(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协调性了。

9

当你走近时安静下来:

当宝宝在啼哭但还没有大发脾气时,当看到或听到你走近时,宝宝有时会停止啼哭。哭声的停止可能表现出一种期待,这与宝宝在看到奶瓶或奶嘴时通常会做出吮吸的动作相似;或者是因为听到你的声音,或者看到你而转移了宝宝的注意力。这两种解释都反应了宝宝适应能力的提高。期待是一种明确的学习表示,而注意力转移则体现了宝宝对周围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

10

一个非常独特的经验循环:

宝宝能把具有特定长相、感觉、声音或气味的人与获得安慰联系起来。如果平时是由父母照顾,相较于其他人,他们在看到父母时会以更快的速度露出微笑,并且微笑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11

惊吓反应:

深度睡眠时的自发式惊吓反应和外界引起的惊吓反应都会逐渐减少。

12

语言:

每天会发出更多的声音。不仅对制造声音越来越感兴趣,而且进入了一个兴奋期,且在后面的时间里继续延续这种状态。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每天让他俯卧几次,帮助他练习抬头。在宝宝前面15~20厘米远的地方放一面镜子,使练习变得更加有趣。

2

除非在黑暗中长大,否则三种基本技能----灵活对焦能力、双眼聚焦能力和熟练追踪的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

3

给宝宝准备可移动的玩具和一面镜子,当视觉能力的发展促使他开始观察自己手的动作时,应当为他准备能够鼓励手-眼行为的玩具了,健身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阶段:3个半月~5个半月

宝宝的一些有趣生活方式和行为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情绪状态高涨的时期。

阶段特点

1

睡觉:

第三阶段末期或不久,宝宝会在晚上7点半到8点时睡觉,睡眠时间约10小时,白天两次小睡,加一起约为3小时。

2

大肌肉群的运动:

胳膊和腿已经可以进行有力的运动了。把身体从一侧转到另一侧->仰卧变俯卧->俯卧到仰卧。腿部肌肉更加有力,平躺时,他常常会把脚抬起来,脚底感觉到压力时会用力蹬踏。

3

小肌肉群的运动:

手-眼动作更加频繁,逐渐学会了在视觉的引导下伸手去够东西。

4

视觉探索和触觉探索:

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积极观察和探索自己手脚所及范围内的任何东西,以及所有能看到的东西,尤其是距离他91厘米左右的东西。宝宝用手指、嘴和眼睛共同对所有能够触摸到的物体进行探索,感受物体的质地、硬度和性状。

5

眼睛-耳朵的相互协调:

宝宝能够非常准确地将眼睛和身体转向附近发出声音的地方,这种能力有助于帮助家长在18~20周时发现宝宝轻度至中度的听觉损失。

6

社会化:

宝宝这一阶段的社会行为能够确保他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并能确保看护者对宝宝产生强烈的感情和责任感。如果家长总是迅速对宝宝不舒服或高兴的表示给予回应,宝宝就能学会对这种回应进行期待。反之,他也会逐渐习惯这样的情况。

7

智力行为的出现:

“智力”的一般性定义,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物品的探索----尤其是对可以抓、咬、转动、击打的小物品----开始成为宝宝越来越重要的行为。

8

宝宝开始对呵痒有所反应。

9

吸引成年人的注意----故意啼哭出现:

宝宝在满5个半月之前是因为不适而啼哭,而第三阶段后期的宝宝开始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啼哭。这种啼哭具有持续性和需求性的特点。

10

语言:

宝宝大约4个半月时,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11

婴儿秋千会逐渐失效。

因为秋千的座椅角度太小,而4~5个月大的宝宝出现了正位反射(对直立的迫切需要),在以30~60度的角度躺着时,他们会不舒服。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提供地板和健身架,以及安全的可以啃咬的物品,促进手-眼技能的继续发展。

2

在成人的看护下,在地板上铺上毯子,让宝宝练习翻身;提供弹跳椅,锻炼宝宝腿部肌肉。

3

多和宝宝说话,尤其谈论他正在关注的东西。

4

对婴儿的啼哭给予回应。

5

想办法让宝宝一直都有感兴趣的事情可做,尽量主动和宝宝一起玩耍,不要等到他开始哭闹以求得到家长的陪伴。家长主动跟宝宝交流一次,就会减少一次宝宝意在寻求陪伴的啼哭。

第四阶段:5个半月~8个月

学习欲望强烈的阶段

阶段特点

1

对小玩具和微小物体产生浓厚兴趣:

一旦把什么小东西放到他能拿到的地方,他就会饶有兴趣地把它们扔到地上。这一阶段的宝宝开始研究用东西敲击不同表面所发出的声音。玩小东西是这一阶段宝宝的主要行为。

2

对刚获得的运动技能尤为热衷:

熟练掌握翻身。他们会朝着一个方向不停翻滚,从而移动很长的距离。

6个月时,宝宝会开始练习这一技能。7个月时,大部分宝宝可以坐得很稳,这时宝宝能更容易地做到丢掉或者扔出一个物体,并能够更好地通过这些探索行为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物理特性。8个月左右时,部分正常的宝宝已经能站起来了。

按照预期,宝宝会在7个半月到8个月的时候开始爬行,但你的宝宝也可能会比这要早。他们有时会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协调四肢向前爬。也可能会利用胳膊使自己前进,而把双腿拖在后面。有的宝宝会通过翻滚来移动自己。

3

新的运动技能:在各种物品上测试其效果。

他会把物体弄掉、扔出去,击打它或是把它放进嘴里。

在兴趣转移阶段的早期,宝宝对物体运动方式的关注会仅仅局限在物体刚刚开始运动的瞬间。如果宝宝从餐椅上扔东西,他可能不会观察物体掉落在地上并弹起的过程。他更感兴趣的是松开手释放物体的动作,以及物体刚刚开始掉落的样子。随着他长大,他会逐渐开始观察物体掉落的整个过程。

4

手和眼将继续成为他们的焦点:

伸手够东西:被视为婴儿开始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并为智力发育打下基础的一个重要方式。

双手并用:至少有4/5的宝宝喜欢使用右手,如果你从左边拿给他东西,他可能会伸出右手抓取。如果他用左手拿到了东西,他可能会用右手触摸它,或者把东西换到右手。

如果宝宝把手中的东西丢掉,他会注意到东西不见了。

宝宝良好的视力已经发展完善。

5

社会能力:

与人交流时,宝宝常常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和愉悦,这阶段末期时,不再对所有人都表示亲近。他会与主要家庭成员建立起来亲密的关系,而可能对其他人表现出害羞或警惕的样子。好心情有时也会被长牙期的不适所破坏。

6

语言:

第四阶段开始,宝宝会对声音做出反应,但是无法理解任何词语的意思,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兴趣。他会对自己制造的声音以及家长同他玩耍时发出的简单声音做出很多反应。第四阶段末期,他会开始有选择地对一些简单的词语做出反应。

当宝宝嘴里有口水时,他会尝试用它发出各种不同声音。

7

对因果联系产生兴趣:

宝宝会花很多时间探究自己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时间和时间顺序有了初步认识。

8

记忆:

短期记忆从婴儿七八个月时开始出现,并在之后稳定增长。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同你的宝宝说话,围绕他关注的简单而具体的事情展开话题。

2

重新布置家,消除家中的安全隐患(厨房、卧室、楼梯、浴室等),尤其要检查家里距离地面91厘米高的所有地方和放置不稳的物品,让宝宝能够安全自由地探索;在宝宝活动时加以适应的鼓励和赞赏,他就会对每个新获得的技能加以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本阶段末期,宝宝开始热爱爬楼梯,可以购买一个小型室内楼梯;在墙的低矮处,设置镜子,让刚学会爬的孩子在屋子里巡视时与镜中的自己相遇。

3

为宝宝提供可供扔掉、击打和投掷的东西(不能太小,需留意从较大物件上脱落的小部件),简单机械装置,为他设置简单的问题(例如障碍物,或者玩捉迷藏)。

4

电视和收音机开关、弹出式玩具等,让宝宝增强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第五阶段:8~14个月

第五阶段是孩子语言、智力和社会能力发展异常重要的时期。到14个月的时候,如果婴儿建立了一些负面的社会行为模式,会非常难以改变。

同胞竞争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因为小的孩子开始爬行会更多的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大的孩子因此会开始产生情绪问题和一些负面的行为。

阶段特点

(1)社会交往,尤其是与主要看护人之间的社会交往。

1

10~11个月开始对看护人发出明确请求帮助的信号,只要有机会就会寻求帮助;对看护人表达自己的友爱或愤怒,但是整体对看护人和每天见到的人非常友好。

2

12~15个月专心的注视一个物体或者场景,是一个“观察者”。他们花很多时间观察妈妈和主要养育人,同时在探索一个物体的前后,都会更起劲的注视它。喜欢看窗外,看远处的孩子玩耍。

3

开始把其他人的反应与自己的行为和成就联系起来。

4

1岁左右会花大量时间闲待着。

5

对陌生人可能会表现出不安和害羞。

6

记忆留存时间变成4~5秒,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促使宝宝放弃不想让他玩的东西。

7

语言理解能力开始发展;呼唤孩子的名字时予以回应,在你和其他家庭成员说话时会看着这个人;1岁左右可以听懂5-10个词语,服从“坐下”、“不行”等简单指令;8~20个月期间开口说第一句话。

(2)满足好奇心,致力于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并且对能够近距离观察的东西感兴趣,尤其是能够放到嘴里的东西。

1

8个月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各种小东西上。

2

12~15个月开始对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主动探索,例如对物体的特性(运动方式、纹理、性状和形态),同时利用他们练习简单的技能,提升手眼协调技能。

3

喜欢收集各种东西,对开门关门着迷。

4

喜欢硬纸板书,享受打开书、翻书的乐趣,并因此提升手眼技能。

5

喜欢玩水,大部分宝宝在这个时期会开始喜欢洗澡。

6

开始学习如何学习,该阶段末期开始对乱涂乱画感兴趣,以及把东西放到一起分开,或者放到另外一个东西里面。

(3)掌握并享受新的运动能力。对掌握自己的身体有同样强烈的兴趣,对每种新技能都反复加以练习。

1

第一个运动技能是爬行,对爬楼梯很感兴趣。

2

8~12个月可以爬山20CM的高度,11~12个月可以爬到41CM的高度。因为记忆力容易被其他东西分散,因此在攀爬过程中容易摔跤。

3

9~10个月拽着东西站起来,随后开始扶着东西走路。

4

1岁左右学会独立行走。

5

13~14个月开始学会跑。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给宝宝在家里自由活动的空间。

2

为宝宝提供可以玩耍的东西:

a)满足手眼兴趣的玩具:容易触发的,塑料钥匙串,洗澡玩具,嵌套玩具。

b)球类:1岁前,充气的格蒂球,1岁后,充气的沙滩球。不建议海绵类材质容易咬下来的。

c)硬纸板书:不需要有故事情节,而是上面画着一些物品可以给宝宝指认的书。书可以啃咬,通过翻书锻炼手眼技能,进行语言学习,并学习指认物品。

d)满足假扮游戏兴趣的玩具:电话机或者小扫帚、吸尘器(是对模仿大人的行为感兴趣,而非对玩具声响)。

e)家里免费玩具,符合安全,多样、数量多的原则:各种安全的容器,包括锅碗瓢盆。

f)厨房对宝宝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予空间探索。

3

主要看护人给予有效的回应:

陪伴宝宝的时间和质量都很重要。先观察确定宝宝在想什么,而后满足宝宝的需要,用日常语言进行回应(短语或者句子而不是单词,表达1~2个相关想法)。一旦其表示满意,表现出了继续关注下一个事物的兴趣就可以随他去。这一过程通常持续25秒。但是不要忽视大人的需求,让孩子学习等待。在宝宝确定自己无法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帮助他。

4

为他了不起的成就赞扬或者喝彩。

5

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

6

在教育宝宝时保持慈爱又坚定的态度,保持规则的一致性。

7

需要避免的有:

a)宝藏盒、活动板、牵拉、积木、昂贵的电子玩具。

b)长时间使用限制性的装置以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比如门、围栏。

c)强迫教学。

d)过度放任,即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并且家人之间原则不一致。

第六阶段:14~24个月

决定成败的时期。头三年中最有趣、最困难也最激动人心的时期。

阶段特点

1

非社会性行为凸显

a)凝视-凝视物体、人和事情。

b)手-眼技能,对可以拿的起来的小东西进行探索和练习。

c)30%的时间处于看上去好像无所事事的状态。

d)观察和倾听现场语言,以及机器发出的语言。

e)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探索,比如时不时的到厨房看看妈妈,看窗外,爬楼梯等。

f)占有欲明显,特别是当有其他同龄孩子在场的时候。

g)自己选择的决定权,对于穿衣服,吃东西等。

h)关于看电视。宝宝对电视的关注度时间很短,感兴趣的是与人交流。玩遥控器更能吸引宝宝。电视广告之所以能吸引宝宝是因为突然变化的声音。

2

宝宝的明显兴趣

a)对主要看护人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之亲近并频繁提出各种请求的强烈偏好。

宝宝唯一的社会需求就是和你建立起稳固、健康的依恋。妈妈在这个阶段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与你交流比其他任何活动都具有更多的感情色彩。会非常粘人,玩耍时希望你在身边。

对同龄小伙伴,表现的更像是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人。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话,这个阶段较大的孩子会感受到强烈的嫉妒和挫折,很可能对小孩子不友好,采取攻击性行为。

b)对探索世界的兴趣

如果很难让在外面玩的第六阶段的宝宝回家,不用感到惊讶。蹒跚学步的宝宝喜欢到户外去。喜欢荡秋千、玩水、玩球。

继续表现出对小物体的兴趣,但重点会逐渐从探索这些物体的特征转移到利用它们练习简单的技能。

继续用嘴作为探索工具,不论固体液体。

c)练习新运动技能的兴趣:

走路、攀爬、跑、跳以及跨骑在较矮的四轮婴儿车上或者拉着它走。

3

教育发展:

教育的四个基础-语言、智力、好奇心、和社会能力-会在第六阶段有显著的发展。

这些发展不是必然的,这些方面能否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宝宝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他们的天赋。此外,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了些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行为而不是任何其他事情。

a)主要兴趣的平衡

十分重要的是坚持培养宝宝的一种主要兴趣:好奇心、运动行为和社会化行为。

b)智能智力发展

思维能力的出现,行为之间存在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以达到某个目的的行为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为。

思考迹象的出现,用实际行动去尝试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动脑筋了,由于智力的提高,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以一种正好符合或稍高出孩子理解水平的语言与孩子说话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孩子对某个事物特别感兴趣的时候进行教学;为孩子大声朗读;对宝宝的语言产生自然的回应,并和宝宝进行适当的对话。

2

设定严格而有效的约束,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规则;这个阶段孩子对挫折的忍受能力是极低的。看到挫折已经形成时,养成告诉他“请说出来”的习惯;保持主要兴趣的平衡。

3

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照顾,让他学会正确的吸引他人注意的方法。

4

当孩子确实需要你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

5

既不应对试探行为过度放纵,也不应完全压制,应设法保持平衡。在自己情绪的极限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如向成年人表达钟爱之情或轻微的不快。

6

宝宝会开始挑战你的权威,会试探会尝试做你不让他做的事情,拒绝你让他做的事情。不要试图完全压制这种挑战,也不要试图赢得所有争执,孩子的小小胜利有着重大意义。让孩子在共同活动中扮演领导的角色,但大多数时间让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去做。领导与跟随并存。

7

为孩子提供一个有成就感的机会,并让他沉浸在你的热情赞扬之中。

8

进行角色扮演和“假扮”游戏鼓励孩子幻想和扮演的自然天性。

9

注意到微小细节和细微差异的能力----试着向孩子指出事物的有趣特征和细小相似之处及差别。

10

对结果的预期能力----通过日常活动来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当孩子用某个话题引起你注意的时候,引导孩子对当前的事情进行预期。

11

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孩子开始明白有些词适用于某类东西,而不是某个东西。在谈论一个不在此时此地的物体或事情的时候,想办法把它与目前的情况联系起来。

12

进行有趣的联想,特别是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

13

在使用物体的时候表现出一些想象力,向孩子展示各种物品的不同用法,显示自己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同时向孩子指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14

提供适宜的可供玩耍的物品。

第七阶段:24~36个月

婴儿时期已经结束了,你现在是和一个年幼的儿童生活在一起了。

阶段特点

1

探索物体特性和练习简单技能仍然是主要活动,其中对于小物品的积极探索占了大部分时间。

2

新获得协调与组织能力,并将这两年辛苦获得的技能和信息结合起来,比如可以看到孩子的第一幅具象派绘画作品,第一个建筑作品亦或是某些可以创造出家庭、农场或城镇情景的玩具。

3

出现越来越复杂的幻想假扮游戏,既可能独自进行,也可能和其他人共同进行。

4

由于智力与语言能力的充分发展,开始有了新的兴趣----看电视,特别是对于卡通节目中富于变化的声音和动作感兴趣。

5

语言能力极大的发展,一般能懂400多个单词了,但是只要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发展的很好,也无须担心其说话的表现。

6

能够独自玩耍,并依然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兴趣。

7

既能利用手和眼通过试错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能越来越多地利用头脑来解决问题。

8

成为更加成熟而具有思想的个体,短期记忆已经发展完全,可以与他讨论过来和未来的事情了。

9

是一个思考者,但是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10

具有其他特殊的心理素质,特对是对生命的看法。虽然思维方式非常活跃,但其运作方式仍然不成熟。

11

此时的违拗症和我行我素已经成为过去,知道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地位,能够遵从父母的简单要求。

12

开始显示出对同龄小伙伴日益稳定增加的社会兴趣。可以轻松地向同龄人表达情感,可以领导或者跟随同龄人,有竞争的兴趣与愿望。

13

已经具备与成年人有效交往所需的所有基本社会技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感到自己被人尊重。可以几乎和每个人和睦相处,除了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

14

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婴儿时期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还获得一些新的技能,例如骑小三轮车,学习使用胡桃钳或打孔器。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技能

1

确保孩子在保持你的注意时所使用的方法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并且是合理的以及有效的,还要确保孩子知道何时停止。

2

孩子根据自己尝试和在头脑里尝试确定任务难以完成以后,会向成年人寻求帮助。

3

孩子向成年人表达钟爱之情,你应当表示欢迎并尽情享受孩子的爱;如果表达了轻微的不快,你就要问问自己他是否有理由这样做。若是有,做出一定的让步,如果没有,理解孩子但态度坚定。

4

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给他练习领导能力的机会,以促进其领导能力的发展。鼓励孩子能够把另一个孩子和一些材料组织在一起,计划、组织并实施复杂的活动,例如玩商店游戏、过家家游戏或打猎游戏。

5

让孩子学会向同龄人表达友爱之情和轻微的不快。

6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加以鼓励。对孩子的成就赞扬,使孩子对成就感到骄傲。

7

发展良好的孩子会选择扮演成年人的角色或者假扮游戏

8

鼓励孩子持续而良好的语言发展,尽量花一些事件陪伴他,给孩子讲故事或者挑选一些有意见的电视节目。

9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很快发现各种矛盾和反常之处,所以锻炼观察能力是一件简单且令人愉快的工作。

10

帮助培养孩子养成对结果进行预期的能力,时不时指出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11

循序渐进的提高孩子的抽象理解能力。

12

提高孩子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13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创造性思考,从而发展有趣联想的能力。

14

帮助孩子明白资源的不同用法。

15

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一项任务上,同时还能留意身边纷扰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

(三)同胞竞争

本书按照年龄,说明了二胎宝宝之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在何时产生的:

年龄相差3岁以上

大孩子会对小孩子表现出友爱和兴趣,大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喜欢和同龄伙伴交往的阶段,不会花大量时间和小孩子在一起。

年龄相差3岁以下

小孩子出生到会爬以前,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一定区域,并不需要父母过多的关照,因此也就不会引起和哥哥姐姐的竞争。

小孩子8~12个月时,他们开始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此时大孩子会对小孩子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嫉妒和憎恨。年龄差距越小,大孩子对小孩子的敌视行为就越频繁且严重。

小孩子12~14个月起,由于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迅速的啼哭作为武器以免遭伤害,因此大小孩子间经常形成平局。大孩子越来越感受到挫折,因为他的嫉妒在增长,但是能力却受到了严重削弱。

小孩子15~16个月,他们个人权利意识增长,并且开始出现违拗症和自信,常常会攻击大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两个孩子间冲突的发起者。

后面的6~8个月,甚至几年,父母经常不知道是谁引起了麻烦,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压力剧增。

孩子出生间隔较短不仅带给家长很大的压力,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书中的一个论据指出:兄弟姐妹的年龄相差越小,家庭里孩子的数量越多,他们的IQ分数越低(部分家庭中最小的孩子除外)。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大孩子,他们不仅不得不和弟弟妹妹竞争,还经常需要在缩减自己快乐的同时,给弟弟妹妹让位。所以有很多年龄相近的弟弟妹妹的大孩子在第三年脾气变坏。

建议

为此针对多胞竞争,书中给的建议是:

1

要考虑小孩子会遇到的危险。随时提高警惕,防止大孩子伤害小孩子。

2

理解大孩子对小孩子的不满,不要向大孩子提出额外的要求,甚至去要求他表现得像大人。当大孩子在场时,不要对小孩子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大孩子没有能力去理解,也没有办法足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

让大孩子经常出去玩或者和自己的小伙伴在,减轻他的压力,分散他的精力,但不应该使他感到自己被这个家排斥在外。

4

对大孩子表现出坚定而慈爱的态度。用他能够完全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你爱他,还要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单独和他在一起,父母的单独关注是大孩子的最迫切需要。

5

要让孩子出生的时间至少间隔3年或更长。假如实在没办法,那么建议采用替代看护。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安吉:2011年7月16日出生,沙溢和胡可长子。

小鱼儿:2014年8月19日出生,沙溢和胡可次子。

二人于2016年跟着爸爸沙溢参加了第四季《爸爸去哪儿》,于2017年跟着妈妈胡可参加了第二季《妈妈是超人》。

哥哥聪明懂事,疼爱弟弟;弟弟虽然有点坏顽皮叛逆,但是很崇拜哥哥。两兄弟的感情收获了粉丝无数。

然而让观众更为称道的莫过于沙溢和胡可的育子之道:

兄弟俩闹别扭时,妈妈选择不介入,没有偏袒弱小的弟弟,更没有责怪较为年长的哥哥;父母在家里时,会全身心地陪伴两个孩子,不因为忙碌就减少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关注;哥哥安吉曾在节目中吐槽爸爸打弟弟却不打自己,这是爸爸无形中在弟弟面前维护着哥哥的权威;妈妈会要求哥哥安吉一起“管理”弟弟小鱼儿,让哥哥学会了敢于承担责任,做弟弟的榜样,弟弟也喜欢跟着哥哥学习……

通过案例不难发现,孩子的年龄差固然值得考虑,但是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父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年龄差+父母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有完全的了解+考虑到每一个孩子,会让二胎家庭更加温暖,每个家庭都有可能养育一对“相爱相杀”的萌娃~

(四)感想

在此分享一位朋友在教研时学习到的关于儿童教育的10个关键词:

神秘,新奇,变化多,节奏快,意想不到,

挑战,比赛,证明有能力,帮助别人,得到肯定

仔细品味不禁发现,这里面很多词语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类似的内容。不仅在儿童时期,我们也可以从幼儿时期,甚至婴儿时期,针对孩子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在生活中坚持为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当父母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并能够给予有效的指导时,孩子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我们给的有趣的选择越多,孩子越是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世界。

有人说,宝宝离开妈妈身体的那一刻,就在学习“分离”,妈妈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之一,就是教会他们分离。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如何长大,如何从对妈妈的关注和依赖,转移到小伙伴和外面的世界上。

“母子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爱恋”。既然渐行渐远,就让我们在教会他们分离的时间,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宝贝们带着我们的爱,飞得更远更高吧~

7-8岁的孩子如何教育


7-8岁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越来越快。那么七到八岁的孩子如何教育呢?其实,很简单地说7-8岁孩子的教育应侧重培养他的兴趣和习惯,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最基本的建议就是:

1、和孩子做朋友,沟通心事,不要动不动就非打即骂

2、培养他的责任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

3、学会感恩

4、学会自我反思,凡事遇到问题,先想自己的不对

5、培养主见,遇到事情先问孩子的想法,之后可以互相探讨

当然了小编在这里提示各位家长:与孩子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如何与孩子沟通又令许多家长很困惑。以下是五条建议关于7-8岁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要密切与孩子的感情,培养与孩子沟通的基础。

多表扬,多夸奖孩子,培养其自信心,让孩子从口头语言上感受到家长是多么爱他。要多亲吻,多拥抱孩子,并把它作为表达感情的惯用方式,让孩子从肢体语言中感受到家长是多么爱他。特别是孩子受到家长的批评,责备后已认识到错误时,更要用亲吻,拥抱等方式表达家长依然爱他。要勇于接受孩子的批评,家长该认错认错,该道歉道歉。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是爱他的,他与家长是平等的,家庭环境是融洽的,民主的,这是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基础。

二、要主动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沟通的欲望,培养孩子沟通的习惯。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块儿看童话剧,戏曲的演出,参观绘画,摄影展览,读文学作品。做游戏,旅游时,主动跟孩子谈自己喜欢哪个人物,哪幅作品,哪些风景名胜等,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把他的想法告诉你,这就形成了沟通。与孩子在一起时需要沟通想法,感受,与孩子分别时要沟通别后情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对家长来说,后者更重要,也是孩子上学之后沟通的重点。

三、要善于听孩子倾诉。

孩子跟家长沟通时,如果在客厅和书房,可以用眼睛看着他听;如果是在卧室,可以边抚摸他的小手,小脚边听;如果家长正在厨房,餐厅干活,可以让他尽可能站到离家长近的地方说。要让孩子感到家长对他的话非常感兴趣,非常愿意听,惟恐听不清,听不全。

四、让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解决问题。

孩子与家长沟通,除介绍一般性的情况外,大部分是征求对某事的看法,意见,甚至要家长为他出谋划策。这时家长就要运用自己的社会阅历,根据儿童生活的实际,帮孩子解疑释惑。孩子与你沟通后,如果你能给他出个高招,使他走出困境,孩子会更信任你,更乐于和你沟通。

五、让孩子的沟通成为一种能力。

家长能够与孩子保持沟通,是幸运的;但如果孩子只能与家长沟通,又是不幸的。应该尝试让孩子学会沟通,比如,孩子刚入学时家长们都希望了解一下孩子班级的课程表。可以让孩子找到老师,要来课程表,给全班每个同学打印一份,让老师发给全班。其实,家长也可以直接跟老师要。但那样,孩子就少了一次跟老师沟通的机会,也就少了一次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

教育孩子经验-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做父母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了,做父母的恨不得把世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到没度了,恨不得将天上的星星,月亮摘给孩子了。可是,对于孩子这种没有原则性的宠爱有必要吗?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看看生活中的家长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什么样的经验方法,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独立自信,未来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

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7、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8、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9、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10、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小编的话: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父母要做到不茫然不盲目,没有目的性地去教育孩子。现在的孩子确定是难管教,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学起。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们应该委婉地指出来,讲清楚孩子错在哪里,并希望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批评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和声调,最好能在一个温馨和谐的情况下进行。

如何培养0-3岁孩子的阅读习惯


早在还没有生孩子之前,我就问过我先生一个问题:“要是孩子出生了,你会送什么礼物给ta?”我先生是一个比较注重教育的人,他回答说:“书架吧!”问他为什么,他说“书架可以用很久,起码小学之前都不用换。”当然,他的回答是开玩笑的,但是也有其中的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方面,我们一早就达成共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说,不要带着任何强迫的思维,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是再早都不会错,再晚都不会迟。因此,只要你开始有这个想法了,随时都可以开始。

朵朵接触书本可以说是从2个月开始的,但1岁之前主要是听书,自主开始看书我记得大约是从一岁左右开始的,到现在我们一起读过的书我没仔细算过,但她现在有每天看书的习惯。

那么对于0-3岁的孩子,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呢?

一、0-6个月:听书为主

此时的孩子完全拿不动一本书,你只能在她耳边读一些韵律丰富多变、句子优美的童书。且在孩子3个月前,经常读着读着,孩子就一口奶喷出来。或者当你还在用夸张的语句念着书,逗她开心的时候,她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犯困了,打几个呵欠就睡着了。

但不要因此就气馁,这个时候给孩子读书,或许你看不到任何的效果(即使有效果,你也看不见),但是对大人来说,可以养成自己陪孩子读书的习惯。

二、6-12个月:书本是玩具

一眨眼,孩子6个月大了,这时候她已经会自己抓着东西玩了,开始对颜色丰富、图画精美的书本感兴趣了。

一开始她会很有兴趣地拿起来、仔细看、用手摸、甚至是咬,但是当她翻厌了,就扔一边,再也不想碰。而且,当她发现自己的小手开始变灵活的时候,开始喜欢撕书。“滋”一声,书本的封面就没有了。撕完以后,还对你甜甜地一笑……所以此时你怎么办?

策略:

此时的书本在孩子的眼里和一般的玩具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可以混个脸熟,孩子会喜欢玩具,一样会喜欢书。看到孩子有撕书行为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

1、把纸质书本暂时收起来,买几本布书、纸板书给她,撕了几次撕不动,她就没有了撕书的动力了。

2、如果孩子要撕纸质的书本,马上抓住她的手,温和但坚定地告诉她:“不能撕书!书本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撕的。” 终于在强化了N次之后,孩子拿着书不再撕了。

三、12个月-2岁:从分心到专注

大约一岁左右,孩子开始知道书本是不能撕的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让她从客厅走回房间短短的几步路,中间都可能会被别的事情吸引,看书的过程中分心再也正常不过了。

策略:

不要把孩子强抱在怀里看书,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讨厌看书。可以把书本放在她拿得到的地方,这样她想起的时候,就会拿着来翻了。

每天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自己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看起来,看到有趣的地方,惊奇地说“哇!小猪会自己穿裤子了!真棒!”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很感兴趣地跑过来,想看看小猪穿裤子的样子。孩子逐渐就被书本的内容吸引了,会主动钻进我的怀里,让我陪她看书。

慢慢地,孩子从一开始的30秒到1分钟、2分钟,专注于书本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四、2岁以后:我有我的喜好了,你不能干涉

2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喜好,看到不喜欢的书本,她会不愿意看。而且她喜欢或讨厌一本书本的原因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例如,她非常喜欢《三只小猪》,是因为封面的其中一只小猪的衣服和小表哥的很像,连续几个晚上都要看。她不喜欢看《月亮,晚上好》,是因为觉得插图中月亮的脸太大了,有点吓人。

策略:

当孩子对图书开始有自己的喜好了,这时候要听听孩子的声音,喜欢的才看,不喜欢的可以放一边,等她感兴趣了再看。另外,这时候可以多陪孩子逛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随心翻阅,看到喜欢的再买下来,避免买回来了才被打入冷宫。

另外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氛围非常重要

想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氛围非常重要,可以说1岁前陪孩子读书,其实只是在为培养她的这个习惯铺路。如果孩子读书的时候,家人在旁边看电视,嘻嘻哈哈,想必孩子一定会放下书本,加入到看电视的退队伍。

2、书本不要一次买太多

书本一下买太多,孩子会不知道看哪本好,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都不好好看了,每一本都是走马观花。最好是孩子读完一本,要求看下一本的时候再买。至于一下子买太多新书,孩子会觉得书本是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可能就不会那么重视和珍惜了。

3、读书不要有很强的功利性

陪孩子读书,或者让孩子读书,不要抱着太功利的心,一定要孩子认识多少字,能流利地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陪读更多是亲子活动,只要孩子和家长享受这个过程即可,不要像做功课一样,这样只会让孩子讨厌读书。如果孩子体会到了读书的趣味性,会缠着你陪读,你想脱身都没办法。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还小,让他独立看书也很不现实。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多忙,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娃一起看书,既是美好的亲子时光,也从小培养了娃爱看书的习惯。

相信《如何正确教育0-7岁的孩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7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