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到老,培育有五关键

03-22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三岁看到老,培育有五关键”,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给予足够的爱。

观察孩子是第一步

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

爱是一种学习过程,在生活片断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给他伤害。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要时时注意他的变化,父母要能有足够的智能去了解孩子是否正常,不要只是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了他伤害;孩子是用感觉学习,所以父母要营造情境去学习如何爱人,让孩子去表达要与不要。

如果只是“教”与“给”是不够的,要与孩子互动学习才知道如何适当地给予。世上有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没有自信,就是因为父母常跟他们说什么不行、不能要,所以给孩子充分的需要与满足,这样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多很多。

亲子互动影响未来发展

其实父母不难发现,孩子哭闹不见得就是要人抱,而是希望知道父母就在身边,所以到底要不要抱不是问题,而是了解他要什么,有的父母干脆就以塞奶嘴解决,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零岁教育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亲子之间如何互动,对他未来的情绪将有极大的影响。

在零岁之前就做好孩子的人格发展,必须是父母懂得如何用对心、使对力,如此可以使你将来在教育孩子时更加省力。例如我要在上班前叫孩子起来吃奶,但孩子睡得很沉,被吵醒一定会很不愉快,所以我就想如何使他快乐地起床,经过我的观察发现,父母当时的情绪如果是急切的、有压迫性的,孩子也会感到不安,所以我决定在他一睁眼时,就让他看到我的笑脸,我会抱着他去玩玩偶,抓他的手让他去拍一拍,跟他说话,使他了解这个仪式表示要起床了,要知道跟人家问好。所以营造好的起床气氛很重要。另外,挑选保姆也是重要的,要了解保姆会不会笑,是不是愁眉苦脸,这样才不会将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传播快乐情绪

大人的笑容对孩子是一个最好的示范作用,您的管教态度也关系到他的顺从与否,例如孩子讨厌洗脸,父母就要懂得先把好的情绪带给他,你可以边洗自己的脸边哼着歌,让孩子觉得洗脸是件愉快的事,之后问他要不要洗,让他产生期待的心理,进而喜欢这件事。这个过程好像在玩,但也做到了常规该做的事,所以管教孩子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父母不妨学些卡通的话与幻想,让孩子感染到您快乐的情绪。

当父母觉得做这件事是快乐时,您的孩子必然也会快乐;如果您觉得不快乐,孩子也会觉得不快乐,这就是没有用对心、使对力。孩子在快乐的经验中可以奠定良好的情绪及性格的基础,并且得成功的快乐。三岁前的教育取决于父母去观察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到处去听信别人怎么说,只要那个方法是可以带来快乐,那就是可行的;如果您会觉得困扰,那个方法就不要用,因为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父母应专注与用心

专注与用心是最好的教养方法。还有我的孩子不到一岁就不用尿布,前提是要训练他大小便,但我又担心强迫他,所以我就问她如何训练。原来是保姆每次带他去厕所,都会在一旁放水,而且每天固定时间坐在马桶上,使他培养便意,久而久之他就知道何时会解出来,或者是放水龙头时,他就会有尿意,而且每次上完,保姆就教他拉水,并学开灯、开门,让孩子感觉是在玩。切记在他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责骂他,而是让他从愉快中学会上厕所。由此可知,方法很重要,要专注与用心。

如何用对方法教养孩子

例如,当孩子会爬时,我会担心他容易受伤,于是我就围了一个区域,限制他的活动范围,可是他长大后就会把东西顶开,即使后来我加强围堵,没想到他居然做出更危险的动作。我发现这个方法不行,就把插座盖子盖上,或是把东西收起来,使他不再那么容易产生好奇;还有他对做饭很好奇,我怕他受伤便把他放到娃娃车里,没想到他的态度变得很急躁,于是我就抱他去参观爸爸做菜,或是给他玩具锅铲让他获得参与感。

由此可知,孩子不是限制、禁止、命令能控制的,而是要了解他对什么好奇,只要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就能让他不再好奇。但他对危险事物也很好奇怎么办?我绝不鼓励去惊吓孩子,比方说让他去接触热水,因为当他还小时,父母要避免让他接触危险,所以好的教导是去营造一个好的空间,而不是吓他。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三岁前是宝宝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期


通常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从事的学习或记忆,接受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称为教育。而事实上,还有一种学习是不需要自己的意识的,也不必付出艰辛的努力,就如同孩童自然学会母语一样,有专家称为有意识之前的教育,或“潜能教育时期”,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大脑潜能开发时期。

孩子出生时脑发育尚未完成,促其发育完善除全面、足够的营养物质外,从出生第1天开始的信息刺激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是最重要的条件。生后脑继续发育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脑潜能继续储存的过程。如果在胎内或出生前后某些脑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还要通过这些方法促其康复或调动邻近细胞代偿,此可被认为是脑潜能的早期挖掘。

0至3岁是大脑潜能开发关键期

大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在6岁时基本完成,其中0至3岁是关键期,因为此时是脑细胞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脑结构的发育完成,脑功能的基本完善均是在学龄前,尤其是3岁前。这个时期就是脑潜能储存及早期挖掘的关键期。随着脑组织的发育,脑的重量也随之增加,3岁时已达到成人的80%。现在研究已经证明:4岁时孩子已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会发展出另外的30%。这并不是说在4岁前,孩子已经吸收了相当于成人的50%知识或智慧,而是说在那短短几年里,大脑已经构建了主要的学习途径,摄取了大量的信息,所有以后的学习都将以此为核心而展开、发展。婴儿出世那一刻就已经是“才华横溢”,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学会了语言,到3岁或4岁,在语言方面就能运用自如了。当然,并不是说孩子错过了关键期就不能进行教育,因为脑细胞神经网络的联系在整个儿童期都很频繁,而且有很多机会促进它。父母在儿童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会是有效的。

每个孩子一出世,就是一位亟待发展的天才

3岁前婴幼儿的头脑象海绵一样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大人根本不用担心“给的太多”、“孩子负担过重”之类的问题,需要担心的恰恰是给予的刺激不足,“给的过少”的问题。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若能对大脑进行科学的开发和锻炼,正常儿童可以变得更聪明,甚至成为超常儿童。当然,开发大脑不是简单地要孩子识字、做算术,而是要针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进行合理而严格的训练。科学家发现,智商的高低其实取决于脑细胞之间所建立的衔接沟通的多寡。当一个人的脑细胞出现大量沟通时,其智商就会比一个脑细胞之间缺乏沟通的人来得高。经过大脑潜能开发的3岁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甚至可以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如果将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3岁前所发育的相当于电子计算机的“主机或硬件”部分,3岁后则是其“软件”,即指示机器操作方法的部分。人的头脑接受外来刺激,给予模式化训练后转变成记忆,这种最基本而重要的信息处理结构在3岁前即已形成。到3岁以后,再将以前形成的思维、意愿、创造、情感等高层意识发展为“如何操作”的功能。如果3岁以前所制造的“主机和硬件”本身不好,到了3岁以后再去反复训练“如何运行”就无济于事了。

潜能的开发是无限的,但又是有限的。理论上讲,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具体反映在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每个人都殛待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努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但从实践上说,人的潜能开发却是有限的,具体表现在潜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使某种潜能水平相同的人,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有的人开发的好,有的人开发的很差。这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是潜能的一大特点。

脑潜能概念的提出,不仅是早期教育、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也提高了对早期教育孩子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0至3岁对脑潜能的储存,比以后其他智力、体能投资都更重要。宝宝最初3年所处的环境,实际上塑造了他的大脑。宝宝早期经历的事物越有意义,越富于连续性和趣味性,他的大脑也就塑造得越精妙。

三岁宝宝自我介绍


谁家的孩子谁不爱?磕了、碰了都心疼得不得了,要是丢了,那还了得!可只要带着孩子出门,家长就是再小心谨慎,也免不了万里有个一。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介绍,并掌握一些求助技巧才是以防万一的“法宝”。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理科史杰介绍说,3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具备了独自面对危险,冷静处理事情的本领。所以应该在这时教会宝宝自我介绍,描述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便他们在意外走散时,可以向外人求助。

史医生指出,宝宝需要记住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姓名等。

父母教这些内容时,说话语速一定要放慢,吐字尽可能清晰,并反反复复和孩子讲这些信息,让他们逐步加深记忆。待孩子慢慢熟悉这些信息后,就要以提问的方式来模仿、讯问孩子,让他们自己回答。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能完整地回答出来。这时,父母要耐心从旁诱导,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自己说出完整的答案。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将这些信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父母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在商场找不到爸爸妈妈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利用学到的知识,想出办法来:去广播室找阿姨广播;让服务台的叔叔阿姨给父母打电话;或者告诉警察叔叔家里的住址,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虽然有些方法可能很幼稚,但只要是他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就会很容易记住。

教三岁宝宝自我介绍


教三岁宝宝自我介绍

谁家的孩子谁不爱?磕了、碰了都心疼得不得了,要是丢了,那还了得!可只要带着孩子出门,家长就是再小心谨慎,也免不了万里有个一。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介绍,并掌握一些求助技巧才是以防万一的“法宝”。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理科史杰介绍说,3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具备了独自面对危险,冷静处理事情的本领。所以应该在这时教会宝宝自我介绍,描述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便他们在意外走散时,可以向外人求助。

史医生指出,宝宝需要记住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姓名等。

父母教这些内容时,说话语速一定要放慢,吐字尽可能清晰,并反反复复和孩子讲这些信息,让他们逐步加深记忆。待孩子慢慢熟悉这些信息后,就要以提问的方式来模仿、讯问孩子,让他们自己回答。

刚开始,孩子可能不能完整地回答出来。这时,父母要耐心从旁诱导,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自己说出完整的答案。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将这些信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父母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在商场找不到爸爸妈妈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利用学到的知识,想出办法来:去广播室找阿姨广播;让服务台的叔叔阿姨给父母打电话;或者告诉警察叔叔家里的住址,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虽然有些方法可能很幼稚,但只要是他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就会很容易记住。

三岁前入托有害幼儿心理


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从风靡全球的“胎教”热到少年大学生就可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许多妈妈忙于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入托儿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就被送到了托儿所。许多儿童专家称托儿所是“监狱”,一些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被送到那里,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呆到上学,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数量成千上万,约占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两岁后就把他们交给托儿所。

但是,据英国报道,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各国政府把增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政策,仅在英国,就有25万名三岁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从6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扔进”托儿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孤独中度过。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现在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但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声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因为,最好的托儿所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而那些差的托儿所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只是给他们提供吃喝,完全让他们自己活动,这些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他们感到失去母爱的凄凉,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孤独感看了让人心碎。

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及影响因素: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接近3岁的宝宝在性格上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体倾向,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利于宝宝适应未来的社会交往和竞争。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大家公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性格、家庭的教养方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父母性格、教养方式及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父母性格:柔弱、内向、胆小。教养方式:过分保护和限制。对宝宝可能的影响:胆小怕事,承受力差,缺乏竞争力。父母性格:暴躁,爱大喊大叫,缺乏耐心。教养方式:爱体罚训斥,缺乏温情或走极端,反复无常。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攻击性强或胆小怕事或双重性格,长大后溺爱自己的宝宝。父母性格:热情

,开朗,大方,豪爽。教养方式:民主,平等或**,缺乏引导。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活泼,大方,沟通能力强,富于想象,有创造力或自私小气。父母性格:冷漠,缺乏热情。教养方式:对宝宝的成长漠然置之。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缺乏信任感,无上进心,事事无所谓,对他人冷漠。父母待人处事:正直,勤奋,进取,向上。教养方式:要求严格,做事认真,有明确目标。对宝宝可能的影响:学习努力,认真,有忍耐力,不怕挫折。父母爱清洁或洁癖教养方式:讲究整洁卫生或不能容忍丝毫凌乱和不洁净。宝宝可能的情况:爱清洁、爱劳动或脏了也无所

谓,推给父母来处理。小家庭或三代同居的大家庭如果家庭气氛温暖、祥和,充满关爱而且尊老爱幼,那么宝宝就会爱护别人、愿意与人分享并乐于助人;如果家庭里夫妻不和、婆媳不和,并且充满对立和攻击,家庭成员互不关心,那么宝宝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没有长幼之分、缺乏尊重;如果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不统一,那么宝宝就会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采编自《聪明宝宝》

对三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岁宝宝的教育跟其他年龄层应有所区别。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及时捕捉这一年的幼儿教育关键期,对宝宝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三岁宝宝的教育,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智商方面:

早期阅读: 每天和孩子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孩子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孩子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角色扮演游戏:和孩子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家长可以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孩子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情商方面:

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孩子聊天,让孩子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孩子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可以对孩子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孩子爱护动物和植物等等。

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孩子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孩子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孩子要自己做的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三岁前入托危害儿童健康?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临床医学家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太早入托更富有攻击性

这位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托儿所吗?》一书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小童应享受父母一对一关爱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亲情氛围有利心理健康

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但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只有家里的父母能做到这样。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婴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辈对他们也很重要,他们起着辅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婴儿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人类正是通过孩子来传递这种情感,而陌生人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亲情氛围,托儿所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三岁以前,开发孩子哪些潜能?


根据实验研究表现: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4-5岁儿童通过朗诵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4岁以内是儿童形成观感知觉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以情绪和感性为主,以后才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父母对孩子应以进行感知训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观念的培养为主,不要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更忌急躁。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讲究科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

然而,对孩子的启发,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带领孩子上公园。进大自然,游玩时,可运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观中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昆虫、植物、名胜古迹等,采用边游玩边观察,边讲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提问的好习惯。为入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比之下,那些不顾儿童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一味地让孩子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0岁识字,三岁扫盲的父母,并不可取。

但担心孩子太小,怕用脑过度也是错误的。三岁孩子的大脑已达成人的80%,是智力发开的关键时期,孩子大脑在丰富的环境和合理的引导等外来刺激下,脑细胞反获得急恰在此时生长,开始工作,并逐渐发育成长,成熟。因此对三岁以前的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启迪。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三岁看到老,培育有五关键》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岁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