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03-31

毋庸置疑,作为一位刚入职不就的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写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镜头一:表演开始前,孩子们自主搬道具:摆放用于演出的桌椅(特别是啪啪手),小演员们早已将啪啪手分放在观众座椅上,说明他们很期待自己的表演能被其他观众所欣赏。

镜头二:

演出开始了。由少数表演者到多数表演者,是一个有趣的过程:A幼儿自由起舞,B、C两名幼儿分别各自演出,随后D、E两名幼儿自主加入。演出结束时,表演者分别以高难度动作收尾,此时我抓住精彩瞬间按下快门。而这一幕被B、C两名演出者看在眼里。于是,在第二个节目中,B、C两名幼儿加入表演团队,最后也以高难度动作收尾。并且让我捕捉美丽画面。

镜头三:

演出结束,观众掌声不断,演出者虽然汗流浃背,但是一脸满足的笑容。

感想一:

演出者们很在意他人对其自身的评价,主动要求被拍照,并且很开心获得的掌声,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感想二:

但是在整个活动中,我有意将主题元素融入进去,为孩子们准备了颜色鲜艳的五彩帽、七彩服饰等,都没有很成功地被使用,孩子们更加沉浸在快乐的表演中。

感想三:

这一点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用这些服饰来装扮自己,让自己更炫更靓呢?在以后的表演区中,我该怎样进一步地去引导孩子们多多使用这些漂亮有趣的道具呢?这是我这次观察之后的一个难题,也是目前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表演区地上有壁虎


今天我们的孩子照常进行区域活动时,在外面的表演区,突然传来一声叫喊,然后就见涵涵咚咚咚的跑了进来,对着我说:“老师,表演区地上有壁虎。”在我身边的小夏听见后,一边说一边往外跑说“没事,我帮你去打死。”涵涵也随机跟着跑了出去,不远处的锐锐听见了也脸盲跑出去喊:“别打死,别打死,它是好的。”锐锐的声音不仅让抬起了脚的小夏收回了脚,还吸引了好多小朋友来看壁虎,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凯凯说:“我知道壁虎是吃蚊子的。”炎炎说:“壁虎可以再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小夏说:“啊,我想起来了,它是好的,我们不能随便打死啊”涵涵沉默了一会说:“那我们别打死它,可是我们怎么玩区域啊?”锐锐马上说:“我们找老师帮忙吧。”涵涵一扭头看到小兔身后的我后立马说:“老师你在啊,你看这可怎么办。”我说:“我把它抓走吧。”锐锐见我要上手抓立马问我:“那把他抓那里去呢?”我问道:“你们说放哪里好呢?”小朋友各抒己见,但大多数的意见是将它放到外面。于是我用纸板将壁虎装起来后,问他们:“你们都知道壁虎是好的,那么壁虎有个神奇的地方你们知道吗?”这下子小朋友都开始猜测起来,涵涵说:“它的脚,爬的快在墙上还不会掉下来。”显显说:“舌头长”杨:“尾巴短了还会长。”这话一出,好几个小朋友茅塞顿开一般又蹦又跳的说:“对对对。”于是在小朋友的叽叽喳喳中我们护送壁虎来到外面的小树丛里,将其放回自然。最后我随口说你们可以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你们讲讲壁虎有意思的地方。,没想到第二天,好多小朋友都来和我说,告诉我壁虎全身都是宝,壁虎尿有毒,壁虎在家里不要怕,壁虎对静止的东西没兴趣,壁虎最喜欢墙壁上爬来爬去等。

一次近距离的看到接触壁虎,引发了孩子们之间的讨论热潮,还激发了他们去了解壁虎的兴趣,非常有意义。

表演区小舞台的一颗星


今天你和朋友来到表演区,你首先拿出了彩色礼帽戴在头上,然后又拿来了话筒说:“神奇的世界表演马上开始,请小朋友们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就要表演节目了。”你的朋友说:“我要唱歌。”你说:“好呀,你会跳舞。你唱歌,我可以在旁边跳舞。”

你拿着话筒说:“第一个节目是唱歌和跳舞。”你的朋友把旁边的录音机打开,拿着话筒唱起了歌,你拿着彩色飘带在旁边跳舞。一边跳舞一边说:“小朋友们快来看我们的节目。”第一个节目表演完了,你拿着话筒说:“我也想唱歌。”你的朋友说:“那我跳舞。”你和朋友哈哈大笑,然后你开始拿着话筒唱歌“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这时候晨晨走过来对你们说:“我是观众,我能表演节目吗?”你说:“可以的,但是你要先拿这边的衣服穿上,然后再唱歌。”晨晨拿了一件小马甲穿上了,你说:“小朋友们,晨晨也要演节目了,快来看呀。”你走到旁边把音乐打开,坐在小舞台的椅子上开始看节目。

老师的声音:

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当你来到表演区的时候,你就已经决定要当小小主持人。当你拿着话筒的时候非常自信。你还会调节舞台上的气氛,同样你也是很好的“演员”,节目说来就来,一点也不怯场哦。

表演区孩子自己的演唱会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的选择自己想要进行的区域场地,有玩娃娃家的;有玩建构区的;有玩美工区的;有玩表演区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讨论声。

“左三圈扭,三圈脖子扭扭……”一首樱桃小丸子的歌曲,传进我的耳中。我跟随歌声来到表演区,只见陈乐馨、郭泽楷、郑羽恬、杨潞四人在装扮自己,一旁的小蜜蜂播放着音乐。陈乐馨找了一些漂亮的装饰品如:花环、红裙子、扇子等。郭泽楷找到话筒说到:“我来唱歌。”郑羽恬找了个花环戴在头上:“我来跳舞。”杨潞在另一边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装扮。

数分钟之后他们纷纷将自己打扮完成开始进行表演。一首“好娃娃”声起,郭泽楷拿着话筒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唱起来,并边唱边有节奏的摇摆着身体,就像一个小明星在表演。

后面的陈乐馨、郑羽恬、杨潞穿着自己的装扮为郭泽楷伴舞,跟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沉浸在演唱会的气氛中。

一首歌结束后,郭泽楷笑着对我说:“陈老师我们再表演一个给你看。”说着,四个小家伙跟着第二个音乐舞动起来。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缺少了相应的大幅度肢体语言,多数是拍手等小幅度的感知音乐节奏,了解歌词内容和学习演唱歌曲。缺少对孩子的表演欲望关注,而在表演区孩子的表演欲望得到释放,能通过自己创编的大幅度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教师引导表演区的孩子去邀请其他区域的孩子来观看自己的演唱会,从而增加孩子的表演兴趣和在集体活动中表演的胆量。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简单,大幅度的表演动作,开阔孩子的表演思维,不再局限与手臂,身体的摇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表演区:放手让孩子去做,却收获意外的惊喜


表演区虽然投放了很多乐器,但是每次的区域活动幼儿只是在敲敲打打,场面是一片混乱。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表演区还可以做什么的活动”,经过幼儿之间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开展一次故事表演。

首先我们选择了《姐妹俩》这个故事,并决定放权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角色,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得很感兴趣。我将台词打印出来发给了表演的幼儿,又开始忙碌的准备故事中需要的道具。

过了几天之后,幼儿在班里开始了第一次排练,开始大部分幼儿都很感兴趣,但是没过几次有些幼儿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朵朵说:“我觉得没有意思,我都表演了好几次了,也没有小观众,”

泽泽说:“我觉得准备的道具没什么意思……”

听到这些我觉得孩子们说的很有道理,我想如果是成人,也不喜欢别人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告诉自己去怎么做吧!

这次的故事表演孩子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

一天,我们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主题下的活动时,我跟幼儿分享了一个《生病不好玩》的故事,当幼儿听完故事后,小朋友都在讨论着,都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最后我们讨论决定将《生病不好玩》这个故事进行表演。

随后我们幼儿进行了选角色的环节,跟以往不同的是我没有去准备故事中的道具,而是让幼儿进行讨论故事中我们要准备什么。果然孩子们的想法很多,他们说:“可以准备盘子、碗、勺子、皮球、花等。”虽然只有几个小朋友参加了故事表演,但是在这个过成程中班里其他的幼儿也参与到活动中了。没过两天表演区就已经有很多关于《生病不好玩》故事的道具了,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有的小朋友说:“看,我们表演区的材料又多了一些,他带了盘子等。”并且故事里还需要花,泽泽准备了一束真的花带到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看到泽泽带来了鲜花,对这次的故事表演更加感兴趣了。听到孩子们说这些,我感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当幼儿在进行第一次彩排时,小演员们邀请了其他小朋友前来观看。第一次表演还算顺利,表演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讨论,

洋洋说:“生病的小朋友要是真的能够躺在床上休息就更好了”。

大果说:“我很喜欢看小朋友表演,要是每次都能邀请我就好了”。

还有的小朋友说:“道具需要再丰富一些等。”

通过大家的讨论表演区的小朋友又进行了调整,我们增添了小床、被子、鲜花、门票、邀请函等。在这次的环境打造中,我们分为了两个部分:老师准备的材料、幼儿自己准备的材料。如我准备了小床、被子等,其他的都是孩子在表演后进行讨论,然后陆续添加的。这次不是只有老师在埋头苦干,而是让孩子们也参与到我们的环境创设当中了。

通过这次对表演区的打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了在幼儿自主表达创造的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一个孩子的背后渗透的是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心了,会以哭闹、倔强的方式表达,有时把孩子那些恼人的行为抛置一边,重新审视,家庭中的教育真的很重要,特别是父母的关心,在孩子的良好情绪、行为状态中最能显现出来,细细深思,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人都希望别人真切的鼓励、表扬,这是大部分人都较为渴望的,更何况孩子呢?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就拿自己来说吧,从小到大,也是这样的心态,有时真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父母的一句关心,一句肯定的话语就能化解很多很多,有时谁的一个举动、一句话会激励你,甚至改变你,而发自内心所渴求的,父母之爱,他们的关心也是一笔情商方面的基石。亲情是不容改变的,在一个人生下来就定好了局势,没有选择的余地。每个孩子其实又是幸运的,有爸爸、妈妈这两位世上最为真切的两个人照顾着。再想妈妈是女人,比爸爸更为细腻化,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陪陪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起看电视、聊天、陪着写作业,在生活中其实就是再教孩子,在关心中是在提升他们的情商。母爱,能带给孩子一种自信,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别人遗忘的,有爱就有了自信;母爱能带给孩子一份大方,从容应对,有母爱滋润的孩子,他们都挺爱表现的,不拘谨,很大方,这或许就是母爱恰到好处的细腻关爱、鼓励所带给孩子的一种自信。

怎样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


隔代教育一直是困扰中国家庭的一个大问题,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由于生活背景和教养理念的差异,这个“宝”却经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与您大起争端。此时,您会怎么办?是诚心接受长辈的指导,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毫不动摇?

既然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为什么还会因为孩子而起争执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与沟通方式,要想在教养问题上达到高度共识,肯定都不太容易。作为我们的上一代人,父辈的成长背景确实与新时代的年轻父母有很大差异。另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祖父辈总是扮演着含饴弄孙的角色,本来就有隔辈亲的想法,一旦肩负起孩子的保姆角色时,就容易与现代父母的教养理念产生冲突。

为了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现在整理出隔代教养最常见的6大难题,并请专业人士做详细解答,希望帮助您更好地完成教养大任。

一、和父辈互相不认同

解决方案:不否定他人,只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但凡做了父母的人,都觉得自己完全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会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我们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一定是好的吗?还是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竞的成就或心愿?”而我们的父辈之所以和我们对着干,很可能就是反感我们拿孩子的成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尊重是最重要的一环,即便是一家人也毫不例外。请注意,与家人的互动千万不要复杂化,一定记得要单纯化。当父母发现长辈的教育方法与自己有差异、看不惯又说不通时,也不需要当面给予指责,或者在事后对孩子说“爷爷奶奶那样说是不对的”,只需要把自己感觉正确的方式告诉孩子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把该告诉孩子的话说出来,而不要去打别人一巴掌,否则就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起来。

至于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本意与正确的价值观所在,就在于教养技巧与沟通方式的选择。但是,不论如何都不要在心态上去否定别人,这就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父母与长辈的说法不同时,有时让他自己思考并做出选择,也等于把阻力变成了助力。毕竟很多事确实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处理办法,这样还可以顺势启发孩子的多元智慧。

二、父辈的教育方法落后

解决方案:试着站在父辈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虽然我们和上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最多也不超过30年,但是就成长背景、教育环境和生活条件来说,我们和父辈之间确实有着太多的不同。如今很多年轻父母都是80年代以后才出生,而上一代人在成家立业时还没有赶上改革开放。所以,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上,我们和父辈有不同观念是很正常的。

在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即使是亲生的父母,也容易出现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更何况是与自己比较陌生的配偶双亲呢?众所周知,祖父辈对孙子总会有较多的疼爱与期望,他们只想着让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就行了,至于教育问题则不去想太多,所以看起来就有些落后。这时,我们不妨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首先先了解对方的想法,再对彼此意见不同的地方做出回应,而且务必要排除对父辈行为的恶意想法,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三、长辈喜欢吓唬孩子

解决方案:提早让孩子学习与不同的人互动,也未尝不可。

有些长辈喜欢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让推崇民主开放式教育的新时代父母颇为担心:“每天都在担惊受怕的情境下生活,会不会对孩子日后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呢?”

从幼儿教育的研究来看,就威严型与民主式的教养方式来说,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方面,并没有确切的结论显示两者有多么大的不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父母愿意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或新时代的教养观念去养育下一代,也无法让孩子永远被保护在这样的环境中。因为一旦走出家庭、离开父母的保护网,进入幼儿园或学校时,就可能遇到与家长教育方法不同的老师。因此,一旦遇到教育理念或方法不同的长辈,反而可以当做是对孩子的一项超前训练,能够让孩子对人际互动有更好的理解。

四、长辈要包揽教养大任

解决方案:先设定孩子成长的大目标。

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水准的提高,让现代父母有了更多汲取教养新概念的机会。但是,由于受过去教养观念的影响太重,有些长辈在家庭中确实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且还可能要求全力承担起教养大任。因此,一旦遇到“凡事总是以为自己就是对的”的长辈,要和他们就新的教养理论或照护方式做沟通就相当困难。

在父辈家庭背景的观念中,总觉得上一辈人是权威的、是对的。所以,建议父母不要直接和父辈硬碰硬,不妨先设定孩子未来之路的大目标。如果大目标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乐地成长”,而且这个目标和父辈是一致的,那么生活中的许多细枝末节是可以妥协或忽略的,当然,其中并不包含会危及孩子生命或健康的处理方式。

五、感觉和长辈无法沟通

解决方案:沟通之妙在于倾听。

当与上一辈人就育儿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起来。其实,很多沟通的功课在平日就应该做足,而不是等到发生问题时再去想办法解决。不论是教养方式,还是彼此对孩子的期望,我们都要经常与父辈多多沟通,要知道,很多问题不是一时间就能够圆满解决的。

当面指责对方在教养上的偏差,这是相当不聪明的做法。因为一旦争吵起来,双方的感情就会出现裂痕,以后再沟通起来就更加困难。所以,一旦感觉即将出现争执,我们应该先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深入思考这些话背后的意义,然后再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需要借着批评别人来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请注意,当双方都有不理性的情绪反应时,请务必注意控制情绪,等大家都比较冷静之后再沟通,效果会更好。

六、爱人与自己立场不同

解决方案:夫妻平时就育儿观念多多沟通。

与上一代人的教养分歧,常常出现在婆媳或翁婿之间,这时爱人的角色就显得相当重要。可是,很多人恰恰为此而苦恼,因为爱人总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那么,在苦恼之余,您是否仔细想过,为什么爱人不能与自己保持行动一致呢?如果夫妻双方在平日都没有对彼此的育儿观念多多交流,那么一旦遇到问题,实在无法要求对方能帮自己做些什么。

因此,如果夫妻之间希望能有相同的教养理念,那么一定要在平时多多沟通。在与父辈的教养观念出现冲突时,惟有夫妻双方首先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去应对。

教育随笔: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演员


教育随笔: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演员

教师真的很值得敬佩,教师的职责很多,教师的事物很杂。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演员,学校是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扮演着众多的角色,诸如: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等等。舞台赋予了每一个角色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我们教师用心细细琢磨角色的精髓,将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当然,这绝非一件易事!就拿教师,尤其新教师,要做好一个研究者来说吧。新教师入职之初困惑和问题是比较多的,他们不知所措于课堂教学,繁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焦头烂额于学生的调皮捣蛋……他们也想做个好的研究者,却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如此身心俱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做科研的理由。“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而我们究竟该怎样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我想我们得学会更加聪明的工作而非更加努力的工作,教师事务再繁忙,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协调好。当然,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科研是孤立于教学之外或与之平行的第二职业”的话,那么,你也许不会扮演好研究者这个重要的角色。听了丁校长的话,至少我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我要把我的研究工作贯穿于我的日常教学中,从孩子中来,用在孩子上。

给大家出个问题:搞科研就是写文章吗?这是丁校长抛给我们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个很有价值的。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搞科研就是写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写论文并不在于会不会写的问题,更在于教师的观念问题。科研是经验的梳理、提炼,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它是解决宏观问题,解“远忧”的,而不像写文章那样也许是一些经验的总括。

这几天的讲座听了不少,每一次我都会有一些收获,每一次我都会觉得自己要努力做好的又多了一些。虽然我知道要做好不容易,但是我不会放弃,一件一件努力做好,一步一步踏实地前进,我想就算我是一只龟,我也会赢过兔子的。当然,如果可以做兔子,我不会傻傻的选择做乌龟,而是做一只勤劳的兔子,将兔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宽。在这个舞台上,我会从配角演到主角,从一个角色演到多个角色,为了我的观众,我会做一个好演员。

给孩子多一些解决问题的空间


给孩子多一些解决问题的空间

如今的社会,对人的要求,需要的不只是智商的培养,而更多的需要情商的培养。情商包括的内容有:合作、分享、能力、行为、社会性、品德等。那么我们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自己选择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解决难题等。从而增长孩子的与人交往与合作的社会性常识。这让我想起了今天下午发生的一件事。

主题活动后,在孩子们进活动区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了娃娃家,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来没有当过爸爸!”原来是李群和季超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季超一手抓着围裙,一手拿着小锅,两个人一言一语,谁也不让谁!看到这里,我刚想走过去帮忙解决问题,但是就在一瞬间,我萌发了想看看他们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

于是,我躲在不远处进行观察,正当两个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当“妈妈”的伊凡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两人一人当一回吧?”这时李群想了想,也退让了一步,表示同意:“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好吧!”问题解决了,皆大欢喜。

其实每个孩子交往中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路。

因此,我们不妨在孩子发生问题、遇到难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空间,也许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喜欢《表演区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表演区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