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过又暖过的感恩故事

03-31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寒过又暖过的感恩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看过“中国好友”圈圈主心灵能量的博文《让人止不住泪水的感恩话题》后,我就想写一写这个故事;

看过草根名博首页一了山人的博文《感恩节前说感恩》后,我也想写一写这个故事;

每一个想起、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都想写一写这个故事,但一直未能如愿。也许,是我怕触动心底的那一丝痛楚吧。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位母亲,我惊诧和心寒于孩子那一句冷漠的话语……

今天,我还是鼓起勇气,用文字记录下这个故事,用以警惕自己时刻记住做老师的责任。

那是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学校为了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给每个学生下发了一张明信片,让孩子们写写对母亲最想说的话。我总是认为一次活动要有一次活动的收获,否则,哪怕只花费一点点时间,也是一种浪费。所以,我没有应差,而是作了精心的准备,设计了《心存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三八妇女节”的来历,认识社会上杰出的女性,夸夸我们自己的母亲,并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李雪峰的电视散文《我的丑娘》。当我听到孩子们嘤嘤的抽泣声时,当我看到孩子们眼眶里打转的泪花时,我才适时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相信此刻,你们已经有了太多的话语想对母亲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对母亲的感激,写出你对母亲的赞美,也可以写出你对母亲的歉意和忏悔……”

孩子们稍稍抬起的头又俯下,有思虑,有凝视,有疾书。就在此刻,响起了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老师,没有话说可以不写吗?”他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足以打破教室的静寂,也足以牵引他人的目光。我能感觉到一股愤怒的浪潮瞬间从心底涌出,可在喷发之际又被一股悲哀之情掩埋了,我冷冷地对他说了两个字“可以”,但是我用目光与他的目光对峙了很久……

这是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早在三年前就离婚了,他随了父亲。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和奶奶相依的。但三年来的每一个周末,他都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在我接手这个班后,因为孩子的内向和胆怯,我曾和他的母亲深深交谈过。母亲为了弥补孩子那份缺失的爱,最大限度地推卸了周末的一切工作和应酬,周五放学时亲自到校来接他回到自己的身边,陪他开心过周末,甚至和他睡一张床并且睡一头……

瞬间的愤怒之后,我感到真真切切地悲哀。我悲哀,悲哀平时的感恩教育真的对孩子没有起到任何的触动吗?我宁可相信他是怕动笔写点什么;我心寒,心寒母亲的付出和良苦用心没有植根于孩子的心中,我宁可相信他是有话说而只是不想写而已。

下课了,他的话语一直萦绕我心头,让我的心情也忧郁起来。要是平时,我可能会在办公室里说出我的困惑,说出孩子的冷漠,听听其他同事的高见和良招,但我知道多一点时间的冷静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必要,我需要抓住再一次对孩子进行感化的契机,我需要真正找到触动孩子心灵的方法。

沉思良久,我拨通了孩子母亲的电话,但我不想让做母亲的伤心绝望,于是满怀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今天我对这个单元进行了测试,感觉孩子做的不是很好,有些该掌握的知识也没有掌握,我想把他留下来再辅导一下,你六点钟再过来接他好吗?给你添麻烦了。”孩子的母亲自是感激地连声说“好”。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进到教室对孩子说:“妈妈刚才来电话说,她有事,要到六点钟再来接你,你先看书或者做作业吧。”开始他不以为然,但随着教室里的同学越来越少,天色越来越沉的时候,他有点坐不住了,不时地向门外眺望,我知道,他在期待母亲的出现,他渴望回到和母亲相处的那段时光。差不多快到六点钟时,他终于熬不住,轻轻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能不能去打个电话,看我妈妈来了没有?”

“不用了,妈妈说了到六点钟才能过来。再等等吧。”说完,我又开始“认真”改作业了。孩子站在我边上不肯回座位。我偷偷看了孩子一眼,他不自然地摆弄着手指,有点想哭的感觉。

“想妈妈了吗?”

孩子没说话,也没点头,只是手指停止了摆弄,眼泪流了出来。

“还记得下午你说过的话吗?如果让妈妈听到了,妈妈还想过来接你吗?”

也许是无望的守候,也许是寂寞的煎熬,也许是我话语的刺激,他哭了,很伤心,抡起袖子不停地擦眼泪。

“孩子,难道只有在放学的时候你才会想起妈妈吗?难道妈妈对你的全心付出还换不来你一句感激的话语吗?……”再说时,我心都已痛楚。

但我必须向孩子说明真相。“孩子,知道吗,是老师叫妈妈今天不要来接你的。如果到此刻为止,你还没有一句想对妈妈说的话,我也可以打电话给妈妈,让妈妈今天来接你,但以后的星期五就不会来接你了,行不行?”

孩子拼命地摇头,哭得更伤心了。我知道,此刻,我已触动了孩子内心的情愫,他是爱母亲的。

“回到座位上,写好那张卡片,一会亲自交给妈妈。”

在孩子写卡片的瞬间,我又打了个电话给孩子母亲,告诉她我已经给孩子辅导完了,可以来接孩子了。

我没有去看孩子写了什么,但从母亲与他的相拥中,我深信,孩子肯定写出了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与感激!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感恩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


“感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新鲜的词。在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多半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其他人的人。

感恩是一种心态

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感恩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加减乘除,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孩子要认识到,在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孩子之爱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我们举办了整个活动,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与其责怪现在的孩子不懂关心他人、眼里只有自己,不如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

感恩应该从父母做起

教育专家朱棣云说,感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整个传统到现在变得淡薄了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把养育孩子不是当作一种义务,而是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没有想到,这种做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做感恩教育的学校出发点非常好,但是我认为,整个教育更应该是父母做的,是应该在养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在这次活动中,很多父母感激学校,但是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日常教育中的不足。

朱棣云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这与一个孩子能否独立有很大的关系。独立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孩子整个的成长整个的教育都在学习怎么独立,只有他独立了,他就能面对他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

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那怎么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1.首先让孩子自己经历生活的不容易。爸爸妈妈不能什么都帮孩子做到,不要让孩子什么都不管,只管学习。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关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代表只是创造顺境,顺境和逆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逆境对孩子学会感恩更加有利些。让孩子自己体会得到和失去,学会承受错误。

2.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爸爸妈妈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爸爸妈妈自己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不要把孝敬老人变成了孝敬孩子。

3.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根据孩子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孩子做家务后支付报酬和奖励。还可以带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4.生活中处处实践“分享”。爸爸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杜绝溺爱。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一件好吃的一起吃,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家里,照顾老人……

父母要为孩子去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


暑假里,读了刘老师推荐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之大,书中的教育理论给了我许多启发,就以下几点说说感想:

一、现在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不做要求,甚至是代替孩子来做。以前我在生活中也存在这种思想,什么事情都包办,心想把省下的时间让孩子去看书、学习,结果孩子连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现在我明白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善良、慈爱、热情、自信、顽强等一些好的品质,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正确的认识会带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必然进步!】

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会伴随孩子一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三、正确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平时生活中,孩子犯了错,家长生气、批评,似乎再自然不过。可看完王修文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对孩子犯的错误一味地指责、批评,孩子未必能从心里真的接受、改正。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把错误当成孩子上升的阶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纠正错误,让孩子从改正错误中前进。

四、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我们有时却爱错了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结果却得不到孩子的半点感激。是啊,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要让孩子学会去爱别人,关心他人。父母要为孩子去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感恩世界。【唯有让孩子多付出,才能有感恩之心,说教没有效果。】

以上是我阅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的部分感想,以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偏差,以后我们要认真借鉴王校长的模式和方法,看清自身的不足,从改变自我开始,和孩子一起进步!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妈妈开始看书了,正在看孙云晓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在实验小学家庭节的活动上买的。叶宇豪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当我在课堂上介绍叶圣陶后,他就去买了这本书,他不是一般地阅读,正如他所说的,“研究”,书上时不时来一些批注,他的散文处女作也问世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你绝对看不出这是四年级的孩子写的。今天,我要表扬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书钻研,更是他能够去影响他的父母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计,逐渐地,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够捧起书来,真是不容易。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是需要一个个学习型的家庭做支撑的。

王贝嘉举手了,说他奶奶拿着放大镜看书,以前奶奶住在农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书的,现在搬到城里,跟他们住在一起,他经常会讲一些书里的有趣的东西给奶奶听,奶奶也开始喜欢书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拿着放大镜看。我把大拇指送给王贝嘉,“你太有才了!能够让奶奶喜欢上书。”

家长会上,我经常跟家长说,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拿起书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今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连奶奶也可以拿起书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家庭开始学习。

一个溺爱儿子的母亲的故事


关于溺爱,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妈妈,我要机车,这样上学比较方便。」

「可是你还没满十八岁。」母亲说。

「不管,给我嘛!」

于是,儿子有了一部机车。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来找母亲。

「妈妈,我要最新款的手机,不然出门没面子。」

「那旧的怎么办?」母亲问。

「那不是重点,重点是:妳到底爱不爱我?」

于是母亲没再说什么,给宝贝儿子买了一只手机。

从那次开始,儿子要什么,母亲就给什么。

她想,我可不能失去儿子的爱,在这世上,我只剩下一个最爱的人了。

有一天,儿子打电话找她。

「妈妈,我现在要一笔钱。」

他把那笔数目说了出来。

「开玩笑!」母亲听完大叫一声!

「不是开玩笑,我需要那笔钱!」

「不行!你回家来,我们慢慢谈!」

儿子大吼一声:「原来你爱钱比爱我还多!」

不是这样的。

母亲还想说点什么,但儿子已经把电话挂断了,因为她没有教会儿子怎样听人把话说完。

她心爱的儿子,已经听不懂人话,尤其听不懂拒绝他违逆他反对他的话了。

觉得自己没人爱的儿子,回家以后做了一件震惊社会的事:

把最爱自己的母亲给杀了。

这个母亲,最后还是失去了儿子的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爱,但不要溺爱。溺爱,有时真的会害死人。

在另一个故事里头,有一个从小被宠坏的孩子,长大后无恶不作,最后被捕入狱。

他死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再喝一口母亲的奶水,结果当母亲真的来了,他却把含在口中的乳头给咬掉了!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都是妈妈害的,如果妈妈不要那么宠他,或许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

这种想法很要不得,每个长大的人都该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只有小孩子才需要父母出面负责。

真正成功的人,会把失败的责任归给自己,却把成功的因素归之于他人,归之于上天;真正的失败者正好相反,他们会把成功归给自己,却把问题推给别人,怪罪上天不照顾自己。

但另一面,从故事中我们也看出家庭教育的影响真的很大。

教育,不能真正解决人所有的问题,但不好的教育,往往就是制造问题的工厂。

人性中有其黑暗的一面,有罪住在其中;加上不合适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就有如火上堆炭,让世界陷入一片火海。

溺爱、凌虐或者逼压太紧,都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唯一能达成的就是把孩子内心的野兽养肥,最后反噬自己。

爱,但不要溺爱。爱,要在光中去爱,要为心爱的人儆醒,用你的祷告守护他们。

也许你仍然不知道怎么做,而且未来的事谁也不知道。但你可以把天大的事情信托给至大的神,把一切难题带到耶稣面前去说!

一个伟大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个伟大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出嫁时,母亲给我的嫁妆中已有买衣柜的钱。后来她知道我将这笔钱挪做他用,便又补了过来。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母亲住下来,每天清晨,她早早起来做饭,小米粥、小包子、鸡蛋饼……变着花样儿。中午下班我们再也不用急赶着去买菜,所有家务母亲全部包揽。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心韵解读:母亲多年的“秘密”,就是对孩子们从未间断的关爱,他们其实会一直记住,并从母亲的这些行动里感受到她最浓烈而无声的爱。很多时候,我们过多地用“语言”教育孩子,然而“润物细无声”,父母的行为其实早就烙在孩子的心上,并真切地感受与领悟背后的一切。

母亲带来的两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阳台上。过了几天,我却发现阳台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处的平台上晾晒。先生是个粗心的人,应该不会是他放的,我疑惑地问母亲,她说,啊,我放上去的,晒晒,别坏了。我一听就跟她急了,那平台,一米多高,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不足90斤的母亲,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冲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那么沉,闪着腰怎么办?砸着你怎么办?出点儿什么事怎么办……一连串地凶她。她却只是笑,围着围裙站在那里,等我发完脾气,小声说,这不没事吗?有事就晚了!我还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亲向我保证,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气。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先生是在郑州读的大学,本市同学的确很多,关系也都不错,起初还会在各家之间串门,但现在,大家都已习惯了在饭店里聚会。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不是非常亲近的,一般不会在家里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母亲来后的第三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原本就不熟络,这样一来,关系更冷了下来,住了3年多,没有任何往来。连门前的楼道,都是各扫各的那一小块儿地方。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因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

我才恍然明白过来,是母亲。母亲并不知道我们有点儿过节儿,其实即使知道了,她还是会那么做,在母亲看来,“远亲不如近邻”是句最有道理的话。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门,给人家送小点心,送自己包的粽子,还送自己种的新鲜小蒜苗……诚恳地帮我们打开了邻居家的门。后来,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经常来我们家,奶奶长奶奶短地跟在母亲身后,亲好得犹如一家人。

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社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社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不仅如此,还有物质上的往来,母亲常常会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小点心虽然并不贵重,却因有着外面买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心韵解读:母亲的智慧带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变化,帮助她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模式,正面地温暖孩子的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批评、指责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尽到“老师”的责任,给到孩子正面的引导,鼓励孩子前进。

温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常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决定带她去动物园。母亲说,没有见过大象呢。动物园离家不远,几站路的样子。母亲说,走着去吧。我不同意,几站路,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是太远了。可她又坚决不坐车,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我推出车子,小心地将她抱到前面的横梁上,一只胳膊刚好揽住她。抱的时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轻,蜷在我身前,像个孩子。

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其中一个正好在闹市区。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却有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低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然后坚持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认认真真地敬了个礼。接着,他转身让前面的人给我腾出一个空间,打着手势,阻止了四面车辆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过。我带着母亲,缓缓地穿过那个宽阔的路口,四面的车辆静止行人停步,只有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因为母亲,因为舍得给予她一次小小的爱,一个萍水相逢的年轻警察,便舍得为我破例,舍得给我这样高的尊敬。这礼遇,是母亲送给我的。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结果出来以后,有个做医生的朋友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术了,听天命尽人事吧。这是一个医生不该对患者家属说的话,却是真心话。和先生商议过后,决定听从医生的安排,把母亲带回了家。又决定不向母亲隐瞒,于是对她讲了实情。母亲很平静地听我们说完,点头,说,这就对了。然后,母亲提出要回老家。

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天好的时候,我会抱她出来,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着她晒晒太阳。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许黑发依旧倔强地蓬勃着,面容消瘦却光洁,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心韵解读:母亲只是用一颗舍得爱人的心,圆满了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唯识深层沟通很多案例中,许多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甚至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关爱,这种爱的匮乏的亲子关系,往往源于父母那颗不舍得爱人的心,只要把心敞开,彼此的心才能完整地链接在一起……”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一个想讲给所有孩子听的故事


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老师或许是因为偏爱这个表面上表现不错的小男孩,对蓓蓓说,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言下之意老师觉得蓓蓓可能在撒谎。蓓蓓稚嫩的心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她觉得自己遵规守纪,诚实善良,没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捣蛋的坏孩子却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她感到这个世界非常不公平,顿生绝望之心。奶奶听完后,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妈妈,叶子闻听此事后在惊慌中镇定下来,思考如何跟孩子沟通。她忽然想到儿童节期间在电台里听到的一个西方广为流传的故事《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她决定讲给蓓蓓听。在美国,一个叫玛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类似的困惑。小玛莉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质疑上帝真的公平吗?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而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才能让孩子们满意。他在烦恼中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正是在这次婚礼,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婚礼上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幽默地提醒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装扮左手吧。”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醍醐灌顶,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给孩子们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刊登,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成为一篇影响深远的励志名文。令人惊喜的是,小蓓蓓瞪着清澈的眼睛听完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茅塞顿开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讲这个故事呢!”显然,孩子释然了,因为她明白了生为好孩子,就是老天对她的最好的奖赏,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无论西方的好孩子,还是我们中国的好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心灵得到抚慰和升华,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为他们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点。右手之所以成为完美,是因为它几乎无所不能地帮人们做好了吃饭、倒茶、写字、劳动、娱乐等众多事情,这也意味着它与生俱来地要不知不觉地多一分辛劳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担当;好孩子之所以成为好孩子,是因为他习惯性地经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经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这种善行流入别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爱。就像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是因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风风雨雨,而又默默无闻地荫护着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甘心处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冲撞,沉淀了河川的浑浊,而成其大。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一个名叫叶子的年轻母亲,向江苏台《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岚倾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子的女儿蓓蓓上幼儿园,有一天蓓蓓突然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奶奶说自己不想活了,惊恐的奶奶问她为啥原因,孩子说,她的同桌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小男孩,总是无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负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师反映了男同桌欺负她的行为。老师或许是因为偏爱这个表面上表现不错的小男孩,对蓓蓓说,他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言下之意老师觉得蓓蓓可能在撒谎。蓓蓓稚嫩的心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她觉得自己遵规守纪,诚实善良,没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捣蛋的坏孩子却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她感到这个世界非常不公平,顿生绝望之心。奶奶听完后,赶紧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妈妈,叶子闻听此事后在惊慌中镇定下来,思考如何跟孩子沟通。她忽然想到儿童节期间在电台里听到的一个西方广为流传的故事《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她决定讲给蓓蓓听。在美国,一个叫玛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类似的困惑。小玛莉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戴维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质疑上帝真的公平吗?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而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孩子、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才能让孩子们满意。他在烦恼中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正是在这次婚礼,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婚礼上牧师主持完仪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幽默地提醒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装扮左手吧。”正是牧师的这一幽默,让他醍醐灌顶,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他以《上帝让你成为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给孩子们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论坛报》上刊登,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一千多家报刊转载,成为一篇影响深远的励志名文。令人惊喜的是,小蓓蓓瞪着清澈的眼睛听完了妈妈讲的这个故事,茅塞顿开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讲这个故事呢!”显然,孩子释然了,因为她明白了生为好孩子,就是老天对她的最好的奖赏,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无论西方的好孩子,还是我们中国的好孩子,听了这个故事,心灵得到抚慰和升华,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为他们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点。右手之所以成为完美,是因为它几乎无所不能地帮人们做好了吃饭、倒茶、写字、劳动、娱乐等众多事情,这也意味着它与生俱来地要不知不觉地多一分辛劳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担当;好孩子之所以成为好孩子,是因为他习惯性地经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经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这种善行流入别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爱。就像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是因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风风雨雨,而又默默无闻地荫护着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甘心处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冲撞,沉淀了河川的浑浊,而成其大。

一个和孩子相处的故事及其他


A

前几天有一个机会陪朋友(以下简称妈妈)去接小孩。

在幼儿园门口,妈妈介绍,这是孟迁。坐进童车的女儿看了一眼,只是看了一眼。我问,我可以推你吗?女儿用纯正的童声说,不行。(后来知道这是自己缺乏经验,推一个孩子对孩子来讲需要很大的安全感,等于她的整个身体交付你,和让你抱差不多。)

上路。妈妈推着车。我走在一侧,安静地听母女聊天。

目的地是一个儿童游乐场所(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在商场的四楼。女儿去用塑料做成的水池里捞鱼,我和妈妈坐在一旁。我去问女儿:可以看你的绘本么?女儿继续用纯正的童声简洁作答:不行。

女儿玩了一会儿,转战另一个场所(还是不知道怎么称呼),里面有可以钻来跑去的房子,有可以买卖东西的角落,还有可以旋转能骑上去的大气球什么的。

女儿坚持要妈妈进去。我便一个人坐在四方形的圈起来的场外沙发上。没感到无聊,只是在那里,在这不熟悉的氛围里把自己熟悉的写作、咨询、追求生命真相、发博客等放在一边,小迁像一首手机里的音乐在此获得了暂停,愣愣地在那里看着大家、看着自己。

B

看到一个胖爸爸给儿子买了条裤子试来试去觉得不好看,孩子只是停止了玩配合毫无意见;看到身边那位美女妈妈长得像《父母世界》的主编,和漂亮女儿在那“哼哼”地撒娇;看到一个白领状的小姨找姐夫要一个电话,姐夫不愿意给;看到操着口音的爷爷捂着胃在身边走来走去……远处有一个文雅的中年男子很安静。

这时候,一个大学生状的年轻人像电影里的群众演员一样穿梭着卖蛋挞。太像群众演员了,行头不突出,台词也很少,默默的走来走去,偶尔说一句:您买蛋挞么,我们自己做的。

C

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我说,不,谢谢。因为我没有这种习惯。第二次遇到的时候,我请他过来打开盒子看了看,说,不,但我不知道下次你过来的时候我会不会买。第三次遇到他的时候,我说,好,来一盒。

一盒六个,二十块。自己吃了一个,给已做回身边的妈妈一个,问她还要么,听到“不了”之后,突发奇想,要实行一下自己刚接受的“无条件地自然给出和接受”,一方面:如果我被帮助了,我会感谢但不觉欠情,我给出时接受感谢但不觉得付出;一方面:无条件,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是我的谁或者你为我做了什么,而只是因为我遇到了你,你需要就是我给我的理由;同样我需要就是我要求的理由,像我的给出没有条件一样,我的要求也不需要资格(当然我会尊重你满足我)。现在这样公共场合,大家都是陌生人,太符合实行的条件了,于是,我决定把剩余的四个送给一同在场外陪看孩子的父母们。

身边的美女妈妈是第一个,很顺利,笑了一下就接了。

我对身边的妈妈说,我送了一个美女,你旁边有三个男士,你去送给他们好不好?妈妈身子后仰了一下说,哦,我没准备好。我说,好吧,我来。

我站起来,心里也颤颤的。我发现从自己过去习惯的模式中,原来给和要都不那么自由,不仅是“要”需要理由,“给”也需要理由。我假想人家会猜测我想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给人家送蛋挞,不认不识的。

然而,既然站起来了,就不愿再坐下去。

给孩子买裤子的爸爸拒绝了,说不想吃;

操口音的爷爷站起来走到另一边去了;

安静的中年男士带着小诧异说:我可一分钱都没带。我说:不要钱,您收下我就高兴。他说,那好,谢谢啊。

回来时,妈妈问:成功了么?我说,送出了一块。

然后去追操口音的爷爷,爷爷说,不,不,谢谢,我牙疼。我有点受挫了,因为场边的人并不多,而我只送出了一块蛋挞。忽然爷爷说:你可以送给看场子的两个小姑娘,她们很辛苦,可能还没吃饭。我闻之大喜,说,谢谢。

两个小姑娘不好意思要,我说:我不想带回家,自己也不需要吃了,如果你收下,我会很开心。小姑娘很开心的收下了。

哇,成功!

D

在妈妈身边坐下后,内心有点不平静,因为这件事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它有触动自己过去的习惯模式,那种新的体验在我内心还挺激烈,嗯,得离开一会儿平静一下。

对一个吸烟的人来讲,这通常就是吸烟的时候。但是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场所一个是没带打火机。

场所呢,洗手间和安全通道能将就用,打火机得找人要。找谁要呢?看到一个白衬衣很干净的小兄弟在饺子馆吃饺子,就走进去问,有带打火机么?小兄弟说,没有。又想去厨房问,服务员姐妹过来说,我们这没有打火机,厨房也不用打火机,而且这里不允许吸烟。听完,遂决定离开。

谁知刚转身欲走,忽然那个小兄弟过来说,你等下,我去帮你找一个。

我注意到饺子馆左侧门口外是一家KTV,我猜小兄弟是那里的工作人员。果然,很快,小兄弟拿来了一个打火机,并说:你可以那边的等候区坐在沙发上吸,那里还有烟灰缸。

哇,真是太好了……

E

等我回到场边,意外发生了,女儿开始接纳我,她让妈妈去超市买饼干,居然让我照看她!

女儿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要纸。她刚吃完东西,想擦擦手继续去玩。她对我说:我想要纸。我说好,然后去找了纸给她。稍后,女儿看到我帮助她的小伙伴骑气球,她似乎更加信任我,虽然没有和我说更多话。

插一句,父母们通常觉得孩子需要自己,其实父母更深深需要被孩子需要。当父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时候,自己也是很大的满足,那种连接是很享受的。这一刻我也是。

就这样又过了不知多久,时间到了,大家开始回家。我和推着女儿的妈妈一起去找电梯,发现需要上一层楼才有直梯。这时候妈妈说,不行,闺女,你得下来,我把车收起来,到了直梯那就可以了。但是女儿不愿意,我看了一下楼梯说,应该可以。妈妈试了试,确实可以,但有点吃力,说,有点危险。我说,没什么危险,我在后面。

当我们克服困难把车通过台阶推上去的时候,母女俩都很开心,妈妈甚至比女儿还开心,甚至称赞女儿的车是越野车。

来到楼下时,外面下起了雨,我义不容辞的出去勘察雨情,回来向母女报告,不大,没事儿。妈妈说,我给女儿找件衣服盖上。我说,先问孩子冷不冷吧。经确认女儿不冷。三人上路。

等走到转弯处,妈妈说:你是继续送我们,还是右转回家。我正犹豫,这时候女儿说话了:我要孟迁送我们回家,我要孟迁去我们家睡。

我听了好惊讶呀,内心瞬间闪过的黑色幽默是:你真大方,爸爸出差了,请我去你们家睡觉,当然这是小浮云,呵呵。我俯下身子对女儿说:我今天不想去你们家,但是听到你的邀请我特开心,谢谢你!

我直起身后对妈妈说,就冲这句话,得送到家呀,呵呵。

路上我们的话多起来,全不似来时那个境况。孩子的世界是诗意的,下雨很快被当做冲冷水澡,而风则是一切,既是浴帘,又是墙壁,她还给汽车一个很意外的比喻,但我的头脑太理性了,忘了是什么。

女儿开始不时叫我的名字,让我猜她把路上的东西看成什么。我们甚至开了不少的玩笑,其中有一个玩笑是关于“拜托”。

那天晚上的高潮是我们三个人穿过广场时遇到一片二三十平米的水洼。先是我们三个人中某个人扮演起火车,另外两个人用赤脚撩水当做下雨,轮流交换;后来我们就成为一辆火车,在水里转来转去,不断跳跃性的报站名,如同神游全世界。

我们三个人在水洼里玩得很嗨,不时有路人侧目或驻足,他们大概不太常见大人和孩子这么玩。我想肯定有人认为我们三个是一家人,但我心里觉得,我们大家何尝不是一家人呢?

当我们从水洼里结束旅行走上岸后,我弯腰粘凉鞋的带子,女儿问:孟迁,你在干嘛?我说,我在给我的凉鞋系腰带。母女俩爆发式的大笑起来,我现在还不明白怎么会这么可笑。但看到她们笑,我也很开心。

走出广场离朋友的家就很近了,我们说笑着很快就到了。当我们在小区门口挥手道别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充实很温暖,有一种《菊次郎的夏天》片尾的亲切感。

F

这样近距离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半年前有一次,今天这次更让我体会到一件事,和孩子连接,不必急,重要的是你内心准备好随时爱她和她连接,但是让她来决定,决定要不要和你连接,什么时候、什么方式和你连接,以及和你连接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努力地热情示好或创造机会,不需要去显示或者证明什么,那个内心的潜台词是:你怎样都行,我对你的爱已准备好,你来决定吧。

每天一个英文故事:鱼和水的故事


孩子在4岁左右进入语言敏感期,在这之前,妈妈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的语言输出做好储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耳朵,但是应该给孩子听什么,这常常是新手妈妈的难题。

整理系列文章,坚持阅读,每天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吧!

Fish says to Water: I am crying all the time, but you never know, because I'm in the water.

鱼对水说:我整天哭泣,不过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Water says: I know, because you are in my heart all the time.

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Can you see my lonely tears?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你能看见我寂寞的眼泪吗?

Fish says to Water: I will never leave you, because I can't live without you.

鱼对水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离开你,我无法生存。

Water says: I know, but if your heart is missing?

水对鱼说:我知道,可是如果你的心不在呢?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I won't leave you, because I love you.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不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

But, am I in your heart?

可是,你的心里有我吗?

Fish says to Water: Im so lonely, because I only can live in the water.

鱼对水说:我很寂寞,因为我只能待在水中。

Water says: I know, because your loneliness is in my heart.

水对鱼说:我知道,因为我的心里装着你的寂寞。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I'm lonely, because Im missing you.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寂寞是因为我思念你。

But, can you feel it?

可是,远方的你能感受到吗?

Fish says to Water: If there is not the fish in the water, then what is else left here?

鱼对水说:如果没有鱼,那水里还会剩下什么?

Water says: If you were not here, then how I was?

水对鱼说:如果没有你,那又怎么会有我?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I will still living very well without your love.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没有你的爱,我依然会好好的活。

But, living very well does not mean forget.

可是,好好的活并不代表我可以把你忘记。

Fish says to Water: I cant go outside to see the world is the biggest regret in my life.

鱼对水说:一辈子不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我最大的遗憾。

Water says: I cant let you give up this idea is my biggest defeat in my life.

水对鱼说:一辈子不能打消你的这个念头,是我最大的失败。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Now I just want a promise for a whole life.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现在的我只想要一个一辈子的承诺。

But, can you burden it?

可是,你负担得起吗?

Fish says to Water: Am I the first fish in your whole life?

鱼对水说:在你的一生中,我是第几条鱼?

Water says: you are not the first fish in the water, but you are the first fish in my heart.

水对鱼说:你不是在水中的第一条鱼,但却是在我心中的第一条。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Both of us are not the first person to each other.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可是,你知道吗?你却是我第一个想嫁的人。

But, you know? You are the first one who makes me take care of.

可是,你知道吗?你却是我第一个想嫁的人。

Fish says to Water: Can you belive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鱼对水说: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Water says: The moment when I wake up to you are a fish, I already knew you will swim to my heart.

水对鱼说:当我意识到你是鱼的那一刻,就知道你会游到我的心里。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I think I wouldn't love you for long, because it's love at first sight.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以为我对你的爱不会长久,因为那是一见钟情。

But I'm wrong, love is like the wine, store it longer and longer, it will be aromatic more and more.

可是,我错了,感情如酒,越封越浓越长久。

Fish says to Water: Why do I ask and you answer every time?

鱼对水说: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问你答?

Water says: Because I like that you understand my heart during the interlocution.

水对鱼说:因为我喜欢在问答中让你了解我的心。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Why you always let me wait?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为什么你总是让我等待?

Don't you know, Wait=Lost belief=Give up?

难道你不知道,等待=失去信心=放弃。

If I'm the fish, you are the water, how nice that is?

如果我是鱼,而你是水,那该多好!

The water always know the fish's idea, because the fish in the heart of the water.

水永远都知道鱼的想法,因为鱼在水心里。

But I'm not the fish, you are not the water.

但是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

You never know my love, maybe I'm not in your heart at all.

你永远都不知道我的爱,因为我也许根本就不在你的心里……

If I'm the fish, you are the water.

如果我是鱼,你就是水。

Can I swim to your heart......

我可以游向你的

每天一个英文故事:卖牛


孩子在4岁左右进入语言敏感期,在这之前,妈妈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的语言输出做好储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耳朵,但是应该给孩子听什么,这常常是新手妈妈的难题。

整理系列文章,坚持阅读,每天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吧!

An old man is selling a big cow. A young man comes to the cow and begins to look at it carefully. Then the old man goes up to him and says in his ears. “Don’t say anything about the cow before I sell it, then I will give you some meat。”

一位老人正在卖一头大奶牛。一个年轻人来到奶牛旁边开始仔细地看它。老人走过去对他耳语道:“在我卖掉这头奶牛前不要说任何话,过后我会给你一些肉。”

“All right,” says the young man. After the old man sells the cow, he gives the young man some meat and says, “Now, you can tell me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bad leg of the cow。”

“好吧。”年轻男子说道。老人卖掉了奶牛,他给了年轻人一些肉并说道:“现在你能告诉我关于这头奶牛有条坏腿你是怎么看的?”

“I didn’t find the bad leg,” says the young man. “Then why did you look at the cow carefully?” asks the old man。

“我没发现坏腿呀。”年轻男子说。“那你为什么仔细地看着这头牛?”老人问道。

Then young man answers, “Because I have never seen a cow, and I wanted to know what it looks like。”

年轻人回答道:“因为我从未见过奶牛,我只想知道它长得什么样。”

家园共育《一个寒过又暖过的感恩故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