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是孩子所必需

04-14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际交往是孩子所必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人际交往,具有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所必备的。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2—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年纪的孩子,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他人共同协商等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场景:

琪琪常一个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开心地玩游戏,既羡慕又期待,希望哪个热心的孩子能够主动邀请她参加游戏。

贝贝在家能说会道,与邻居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耍,但一旦出到外面,却显得拘谨胆小,不敢叫人,老躲在妈妈的身后。

表现:

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这类孩子平时只喜欢与熟悉的人交往,在陌生人面前则显得胆小和犹豫,而且往往对他人的脸色和言语非常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受伤。

亲子建议:

1、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当孩子长到4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孩子“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与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

2、帮助孩子结交玩伴,鼓励他们交往,并给予他自由选择玩伴的权力。父母可以经常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让他们一起游戏、听故事、唱歌、跳舞、画画、逐步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习惯。

场景:

跑跑和小朋友在家里玩,为了争夺一个玩具,两个人争吵起来,跑跑生气的大声喊道:“以后再也不准你到我家来玩了。”要将小朋友推出家门。

表现:

孩子最初的交往会出现一些不友好的态度,比如说,“不要你到我家里来”,或双手将小朋友推出去,或者抢夺别人手中的玩具,或一大堆玩具自己一个人霸占,不愿分给别人。这些不良态度,有的是受成人影响的结果。如成人间不礼貌的训斥、吵架就会传染孩子。

亲子建议:

1、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一起难免会有小小的冲突,只要没有大的危险,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冲突,自己经历获取和给予。

2、当幼儿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不受欢迎时,家长再及时介入。在孩子感到最难受的时候帮助他找出原因及对策。幼儿的“乐群性”使他们这时很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3、轮流、分享、协商等都是交往中的“游戏规则”,是重要的社交技能,要让幼儿逐渐习得这些技能从而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人。

4、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做个好榜样,从正面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谦让、容忍、礼貌等行为,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场景:

“你在幼儿园说话要大声些。”妈妈对点点说。“是大声的嘛。”孩子有些不满意地嘟呐。“撒谎,老师都告诉我了。”“……”

小京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她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妈妈诉说,妈妈鼓励她勇敢些,可她还是不敢。

分析:

“我想大声讲话,可怎么也说不出来。也想玩个痛快,可就是不行。”这就是孩子的心情。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幼儿园。一回到家,他说话的声音大了,身体也运转自如了。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心理压力太敏感,有一种压抑感。表现出来就显得胆子小,放不开手脚,面对进攻性比较强的孩子,心里很惧怕,被欺负也不敢反抗。

亲子建议:

1、鼓励孩子对欺负人的小朋友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孩子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

2、其次,教孩子几个“绝活”也是提高孩子社交地位的策略。孩子往往崇拜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因此,在业余时间教孩子一些技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培养1-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时

怎样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怎样解决和其他小朋友的小冲突

怎样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怎样和别人协商

怎样分别从自己和别人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

这些其实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当孩子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够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才能够逐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商呢?很乐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则。

孩子3岁以前,父母不做旁观者

大宝经常和我们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玩。那个孩子脾气比较温和,他妈妈也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规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抢别人手里的玩具是常有的事。正因为我们两家非常熟悉,当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偏向某一个孩子,而是公平来处理:「是谁先拿到的玩具,就让谁先玩。」我们会劝抢到玩具的小朋友把玩具还给别人。如果不听劝告,就要被我们隔离在一边反省。

有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算了,不管你们了,你们自己去解决。」不过一次也没有实行过,因为孩子还不到3岁,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他们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自己协商解决问题。

两个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再加上后来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当他们3岁多的时候,那些让人头疼的抢东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就几乎没有了。

Tips:找教育观念一致的家庭交往

如果说两家的教子理念不一样,比如,我认为孩子要学会分享,而对方的妈妈表面上也是教育,暗地里却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感到高兴,纵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话,我就不要让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方面,如果我教自己的孩子要分享,而别的孩子却不分享,他一定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我这样就不行,别人这样就可以?另一个方面,我教自己的孩子行为有规矩,别人却丝毫没有规矩的话,也是伤害了守规矩的孩子,比方说他就是没有办法玩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因为对方不愿意遵守「轮流玩」的规则。

遇到小霸王,妈妈有办法

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在家里玩,通常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当我们在公共游戏场所,有一些互不认识的孩子在玩滑梯或其他娱乐设施,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沙,有几个挖沙的玩具。本来大家玩得好好地,这时候来了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一把抢过一位女孩子手里的小耙子。小女孩哇地就哭了。大家都在想: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哪里?等着他出来主持公道。结果并没有人出来,看样子这位家长是「旁观者」,也许他觉得孩子打打闹闹,抢抢玩具都是天性,没必要纠正。

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做得很好。她很平静地对抢东西的孩子说:「对不起,这个小耙子是小妹妹的,请你还给她。」她和那个孩子目光对视,说了两遍,这个孩子把东西还回来了。如果他硬是不还,怎么办?我想那就需要和他的家长沟通了:「这个玩具是我家女儿的,请你让孩子把这个玩具还给她。」

Tips: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好,对规则的遵守还不能做到自觉,对道德的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需要家长做中介来引导。在公共场所,碰到霸道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别的孩子抢自己孩子的玩具,就去替孩子要回来。如果别的孩子打人,要赶紧把自己的孩子抱开。

君子动口不动手,鼓励孩子使用语言

去年,我带孩子去邻居家玩的时候发现,两个3岁半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和平共处了,而他们2岁的时候在一起还经常抢玩具。所以小宝宝的妈妈不要着急,孩子稍大一些,表现就会好很多。

比如,他们每人拿一些积木,各自搭出不一样的房子。推着小车,假装从桥下路过。偶尔,他们会看上同一块积木。我们在一旁观察,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一个说:「我先拿到的!」另一个说:「可是我现在就缺这个!」有时候一方将另一方说服了,于是,「好吧,让你先用这块把屋顶盖好。」这是和平解决的状态。可是,也有时候各不相让。

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适时介入,劝说两个人:「你用不同的颜色也很好看,我们来试试看这块红的,这样放也很好看!」通常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成人的介入就是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榜样。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学习。

Tips:公平的执行约定规则

这个年龄的孩子逐渐懂得了规则,也能够运用语言。如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要让他们使用语言,而不是使用拳头。我们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如果别人打你了,或者抢你手里的玩具,一定要大声叫:「不能打人!」或者「不要抢我的玩具!」老师听到了,就会来公正处理;或者老师一时没有看到,那也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要去告诉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来处理;如果你们打了起来,两个小朋友都要挨批评,都要坐到一边去反省。

鼓励孩子独立谈判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室内游乐园玩。一群孩子在滑滑梯,大家都在排队。这个时候过来一个不认识的孩子想插在东东前面。东东很愤怒地说:「嘿,你应该排在后面!」东东妈妈站在一旁观察,没有立刻插嘴。插队的孩子不说话,还想蹭进来。东东说:「我也在排队。大家应该按顺序来!」

妈妈紧张地注意着他们,以防一个孩子动手,可以及时制止。插队的孩子看到大家都看着他,不好意思了,就站到了队伍后面。妈妈走过去,表扬东东:「你做得很对!」对插队的孩子说:「你能够遵守规则,这样大家都高兴,对不对啊?」

Tips: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

孩子就是通过一些小事,慢慢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插队的是一个很粗暴不听劝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保护自己的孩子。

4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更懂得与别人合作,也学会了在游戏中分工,而且他们也慢慢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了冲突,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当然,要和孩子强调的是,无论怎么样,要使用语言,而不是拳头。

人际交往明星宝宝养成方法


人际交往明星宝宝养成方法

1、会作自我介绍

宝宝能告诉教师或长辈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口齿伶俐的能说得清楚详细些,随着月龄的递增,快3岁时就能说得更清楚些,甚至家庭电话号码、父母的手机号等都能说清,这样就可在急需帮助时快些找到父母。

不过也要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以免坏人找到家里寻事作案。会做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有些宝宝因为怕羞,不敢开口,有些刚学会的宝宝就会不停地重复,或不分场合乱说。要学会在适当的场合,有礼貌的作自我介绍,也同样重要。

2、一对一地玩

宝宝愿意同一个好朋友一起玩,如一同玩跷跷板,两人各坐一头,在下面的人用脚蹬地面,就能使跷跷板升高。两人合作就能玩得高兴,如其中一个人在下面使劲坐着不动,另一个人就会在高处不能下来,如下面的人突然走开,上面的人就会突然掉下,甚至出现危险,所以必须两人合作,尤其是要为对方着想,互相保护才能放心,而且玩得愉快。

3、过家家

宝宝们在一起模仿家庭生活的游戏,较大的孩子会做爸爸妈妈,两岁的宝宝参加进来做家里的小孩,做爸爸妈妈的会分配各人做一点工作,爸爸洗菜切菜,妈妈弄炉子做饭然后炒菜,大家分工合作,把客人狗熊,大象,长颈鹿等请来坐好,孩子们帮助妈妈把菜摆到桌子上,孩子们也围坐着,由爸爸宣布给谁祝贺生日,或谁有喜庆事,大家共同庆祝,举杯祝酒热热闹闹。

过家家需要大家在爸爸妈妈的领导下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自己的角色表演到位。生活经历多的宝宝,就会带动从未遇见过新鲜事的宝宝,如自己曾经发烧,在医院挂了瓶子,就会在游戏中表演,使许多未曾见过的宝宝开眼界,一旦自己有病,需要挂瓶子时,就不会惊慌失措,能从容应对了。孩子们玩过家家时,互相的语言交流很多,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经历都会在游戏中出现,使大家都有进步。

4、礼貌语言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彼此交流,就要互相客气,见面时一定打招呼,表示欢迎,需要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要马上说“对不起”,表示道歉。

离开游戏时要告别说“再见”等。有些宝宝还未养成礼貌语言的习惯,这要从家庭优越,父母经常互相说礼貌语言,使宝宝有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此亲子园里教师和其他孩子都很有礼貌,这些良好的气氛也可以作为榜样使宝宝学会用礼貌语言。

5、认识不同的职业

宝宝在日常生活中会遇见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例如亲子园里有教师,园长,生活老师和卫生员等。随着宝宝生活阅历的增加,认识了不同的职业和人员,要礼貌的同他们交往就要知道如何有礼貌的称呼他们,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宝宝说出他们的职业,男的称叔叔,女的称阿姨,先说“请”,不可用“喂”叫别人来为自己服务,接受服务后一定要道谢。这是宝宝进入社会最初的尝试。

Ps: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无疑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纲要》里也提出把培养幼儿的情商放在第一位,但是幼儿在园里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在家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家长要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先从转变思想开始,其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情商大于智商。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喜欢和其他(她)孩子对比,“某某孩子认识那么多字、会那么多才艺......我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一天也不爱说话,也不会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难道是脑子太笨了?”。这正是情商与智商谁最重要最好的解释。——许多孩子的学习问题不是智商低,而是缺乏情商培养!情商教育,是良好道德品质,是乐观的个人品性,是诚恳的处事态度,情商高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然智商就会高。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EQ)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因此,父母作为教育的指引者和扶持者,在情商教育方面一定要用心。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有意培养和教育逐步发展的。

二、改变自私学会无私

教会孩子分享这点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能做到,但是这里所说的“无私”不是分享,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优点无私的教授与朋友。比如说,当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溜溜球,别的小朋友不会玩,那么自己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别人,教交朋友玩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自信,更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让孩子养成无私的好习惯。

三、改变傲慢学会赞美

孩子包括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夸赞的话,却很少有孩子主动赞美别人。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我们要想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时候,就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是要多加赞美别人的,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不仅是会增强对方的自信,你也是会受到对方的好感的,同时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的。

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当孩子发脾气、打人时家长都觉得是孩子的错、而且对孩子一头凶,孩子的世界有时候我们大人可是不懂的,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和呵斥,而是教会孩子怎么样去管理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随意生气不要让孩子多说无用话

不要让孩子揭别人的短处。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否则容易使孩子养成独来独往的个性的,不利于健康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品质


我们班里有许多胆小的孩子:不敢大胆的在小朋友面前唱歌、讲故事,很少和同伴游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当我把这些孩子的表现同他们的家长交流时,其家长对教师的反映感到吃惊。他们在家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上下全听他指挥,他说的事情得马上给他办到,不然,就大吵大闹。显然,他们在家像条龙,可怎么在幼儿园是另外一种样子呢?家长们生气地骂他们没出息。

其实是家长错怪了孩子,这并不是他们没出息,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缺少人际交往中所必要的心理品质。由于家长的娇惯、溺爱、放纵,使孩子形成了任性、霸道的个性。其在家中随心所欲,不懂得谦让,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交往的意识,不掌握交往技能。这类孩子,一到陌生环境,遇到陌生的人,心里上会产生一种距离,加上孩子在家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能,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焦虑的心里,表现在行为上是胆小、孤僻、不合群。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品质和交往技能呢?

一、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

孩子很需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而交往能力是在实践中学习、发展、提高的,所以,成人要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决定了家庭人际关系简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孩子在家中缺少同伴,加上单门独户的住宅,使孩子跟周围的人接触很少,又给孩子人际交往带来了不便,再加上有些家长怕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惹事或受委屈、不安全,就不许孩子与外界接触,长此以往,就容易使孩子形成退缩、不和群的性格,使他们缺少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情感的体验。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当孩子的同伴来家玩时,家长要表现的得热情、温和,而不要用厌烦的态度阻止他们,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到别人家作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在闲暇时带领孩子接触社会,如带孩子到公园、,窜门作客、逛街购物等,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同时提供孩子在实践中观察和模仿别人交往的机会。

二、帮助幼儿学会交往的技能

孩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喜欢在一起游戏,但在游戏时常常出现“战争”,其原因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交往经验。家长教给他们一些交往技能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友好协商是交流的基础。因为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难免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培养孩子初步的共享、平等、交换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形成,要孩子在学会友好协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同时,要教给孩子交往的方法。如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小食品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和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高兴的事情,同小朋友协商玩游戏;还要培养孩子处理矛盾的能力,如轮流玩、合作玩、交换玩等。家长要教育孩子虚心学习同伴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不足,尊重别人的意见。体验共处与合作的乐趣。

三、家长要以自己的榜样影响孩子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一点对于上无兄姐下无弟妹的独生子来说,尤为重要。马卡连柯认为,家长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所以家长要注意在新环境中表现得轻松愉快,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对新环境和陌生人的排斥,这样,孩子对新环境和新结识的人也是适应和喜欢的。家长平日时表现出来的真诚、宽容、热情大方、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使孩子在迁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和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必须从小给予引导,否则一旦形成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不能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孩子良好人际交往品质与技能的培养,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正确培养0-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编辑的话:我知道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宝宝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怎样培养,直到看见陈忻老师的这篇文章。父母怎么教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技巧?大家一起来学习?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以及各色各样的父母。你和宝宝分别是哪一派?

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时,

怎样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

怎样解决和其他小朋友的小冲突

怎样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怎样和别人协商

怎样分别从自己和别人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

这些其实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当孩子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够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才能够逐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商呢?很乐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则。

1:孩子3岁以前,父母不做旁观者

大宝经常和我们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玩。那个孩子脾气比较温和,他妈妈也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规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抢别人手里的玩具是常有的事。正因为我们两家非常熟悉,当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偏向某一个孩子,而是公平来处理:「是谁先拿到的玩具,就让谁先玩。」我们会劝抢到玩具的小朋友把玩具还给别人。如果不听劝告,就要被我们隔离在一边反省。

有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算了,不管你们了,你们自己去解决。」不过一次也没有实行过,因为孩子还不到3岁,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他们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自己协商解决问题。

两个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再加上后来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当他们3岁多的时候,那些让人头疼的抢东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就几乎没有了。

Tips :找教育观念一致的家庭交往

如果说两家的教子理念不一样,比如,我认为孩子要学会分享,而对方的妈妈表面上也是教育,暗地里却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感到高兴,纵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话,我就不要让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方面,如果我教自己的孩子要分享,而别的孩子却不分享,他一定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我这样就不行,别人这样就可以?另一个方面,我教自己的孩子行为有规矩,别人却丝毫没有规矩的话,也是伤害了守规矩的孩子,比方说他就是没有办法玩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因为对方不愿意遵守「轮流玩」的规则。

2:遇到小霸王,妈妈有办法

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在家里玩,通常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当我们在公共游戏场所,有一些互不认识的孩子在玩滑梯或其他娱乐设施,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沙,有几个挖沙的玩具。本来大家玩得好好地,这时候来了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一把抢过一位女孩子手里的小耙子。小女孩哇地就哭了。大家都在想: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哪里?等着他出来主持公道。结果并没有人出来,看样子这位家长是「旁观者」,也许他觉得孩子打打闹闹,抢抢玩具都是天性,没必要纠正。

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做得很好。她很平静地对抢东西的孩子说:「对不起,这个小耙子是小妹妹的,请你还给她。」她和那个孩子目光对视,说了两遍,这个孩子把东西还回来了。如果他硬是不还,怎么办?我想那就需要和他的家长沟通了:「这个玩具是我家女儿的,请你让孩子把这个玩具还给她。」

Tips :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好,对规则的遵守还不能做到自觉,对道德的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需要家长做中介来引导。在公共场所,碰到霸道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别的孩子抢自己孩子的玩具,就去替孩子要回来。如果别的孩子打人,要赶紧把自己的孩子抱开。

3:君子动口不动手,鼓励孩子使用语言

去年,我带孩子去邻居家玩的时候发现,两个3岁半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和平共处了,而他们2岁的时候在一起还经常抢玩具。所以小宝宝的妈妈不要着急,孩子稍大一些,表现就会好很多。

比如,他们每人拿一些积木,各自搭出不一样的房子。推着小车,假装从桥下路过。偶尔,他们会看上同一块积木。我们在一旁观察,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一个说:「我先拿到的!」另一个说:「可是我现在就缺这个!」有时候一方将另一方说服了,于是,「好吧,让你先用这块把屋顶盖好。」这是和平解决的状态。可是,也有时候各不相让。

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适时介入,劝说两个人:「你用不同的颜色也很好看,我们来试试看这块红的,这样放也很好看!」通常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成人的介入就是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榜样。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学习。

Tips:公平地执行约定规则

这个年龄的孩子逐渐懂得了规则,也能够运用语言。如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要让他们使用语言,而不是使用拳头。我们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如果别人打你了,或者抢你手里的玩具,一定要大声叫:「不能打人!」或者「不要抢我的玩具!」老师听到了,就会来公正处理;或者老师一时没有看到,那也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要去告诉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来处理;如果你们打了起来,两个小朋友都要挨批评,都要坐到一边去反省。

4:鼓励孩子独立谈判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室内游乐园玩。一群孩子在滑滑梯,大家都在排队。这个时候过来一个不认识的孩子想插在东东前面。东东很愤怒地说:「嘿,你应该排在后面!」东东妈妈站在一旁观察,没有立刻插嘴。插队的孩子不说话,还想蹭进来。东东说:「我也在排队。大家应该按顺序来!」

妈妈紧张地注意着他们,以防一个孩子动手,可以及时制止。插队的孩子看到大家都看着他,不好意思了,就站到了队伍后面。妈妈走过去,表扬东东:「你做得很对!」对插队的孩子说:「你能够遵守规则,这样大家都高兴,对不对啊?」

Tips :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

孩子就是通过一些小事,慢慢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插队的是一个很粗暴不听劝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保护自己的孩子。

4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更懂得与别人合作,也学会了在游戏中分工,而且他们也慢慢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了冲突,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当然,要和孩子强调的是,无论怎么样,要使用语言,而不是拳头。

----Q&A---

Q1:别人的孩子打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A: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孩子才两三岁,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掌握分寸,要是养成了不分青红皂白打人的习惯就不好了;另一方面,如果碰到更加霸道的,孩子最终还是会吃亏。

Q2:我鼓励孩子自己处理矛盾,别人把他的玩具抢走,让他自己要回来。这样好不好?

A:当孩子还不满3岁时,他的能力有限,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主持公道,只会使守规则的「好孩子」受到伤害,让他们感到困惑。

Q3:我的孩子是不是太软弱了,别人打他,他不还手;别人抢他的玩具,他自己递过去。这可怎么办?

A:非常理解这些妈妈,因为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亏。不过,有的孩子性格就是温和一些,这样的行为并不要紧。等他们大一点,和别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明白了交往的一些规则,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孩子的行为是会有所改变,而不会一直这么「懦弱」。比如,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有了「所有权」的初级概念,他就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了。?

育儿观念:正确的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什么要让家长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无疑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纲要》里也提出把培养幼儿的情商放在第一位,但是幼儿在园里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在家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家长要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先从转变思想开始,其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情商大于智商。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喜欢和其他(她)孩子对比,“某某孩子认识那么多字、会那么多才艺......我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一天也不爱说话,也不会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难道是脑子太笨了?”。这正是情商与智商谁最重要最好的解释。——许多孩子的学习问题不是智商低,而是缺乏情商培养!情商教育,是良好道德品质,是乐观的个人品性,是诚恳的处事态度,情商高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然智商就会高。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EQ)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因此,父母作为教育的指引者和扶持者,在情商教育方面一定要用心。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有意培养和教育逐步发展的。

二、改变自私学会无私

教会孩子分享这点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能做到,但是这里所说的“无私”不是分享,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优点无私的教授与朋友。比如说,当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溜溜球,别的小朋友不会玩,那么自己就应该主动去帮助别人,教交朋友玩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自信,更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让孩子养成无私的好习惯。

三、改变傲慢学会赞美

孩子包括成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夸赞的话,却很少有孩子主动赞美别人。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我们要想培养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时候,就一定要教会自己的孩子是要多加赞美别人的,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不仅是会增强对方的自信,你也是会受到对方的好感的,同时你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的。

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当孩子发脾气、打人时家长都觉得是孩子的错、而且对孩子一头凶, 孩子的世界有时候我们大人可是不懂的,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和呵斥,而是教会孩子怎么样去管理自己的脾气,不要让孩子随意生气不要让孩子多说无用话

不要让孩子揭别人的短处。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否则容易使孩子养成独来独往的个性的,不利于健康成长。

让孩子善于人际交往的4点方法


让孩子善于人际交往的4点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于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退缩、犹豫不前的孩子,中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张雅莲给出这样的说法:

对于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父母可以培养,但是不要压迫和限制,要给孩子适当的发展空间。有些孩子确实会在特定环境下,他不是冲在最前面,也许会有些害羞拘谨,但是不要把这个孩子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当成是他日后的样子。

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太大了,这期间我们只要竭尽全力做一些能够培养和建构他的社会能力的机会就好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孩子自然发展。

所以,父母不要理所当然地觉得,社交能力不行孩子就会不幸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安全边界,安全边界不被破坏的孩子,各方面能力才会发展得更好。

往往很多比较慢热、小心翼翼的孩子,更善于思考和规划。

所以并不是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家长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行为,甚至孩子整个人。

02

孩子的人际交往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对于有些孩子不擅长与人交往,家长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在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时,这几点要特别注意:

①尊重孩子的先天气质。

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自然属性。有的孩子乐观热情、善于交朋友;但是有的会比较慢热、谨慎。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法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先天属性,就算是孩子不善与人交往,没关系,千万不要为了迎合而把孩子随便打入人群中。

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是快乐的,他就会越做越好,迟早会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在孩子与人打交道这件事上,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②不要对孩子的害羞大惊小怪和贴标签。

孩子最害怕的是父母给自己贴标签,有些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再撕下来。

很多父母“恨铁不成钢”,把孩子奚落一番,甚至就毅然决然地把“害羞”“不会与人交往”的标签给孩子贴上了。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才是让孩子勇敢地踏出那一步的力量源泉。

③给孩子建立合适的交往环境。

想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父母首先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多邀朋友来家里玩,多带孩子出门去,去到各种公共场合,见识各种人各种事。和越多的人相处,见识到多种性格的人,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越强。

在这些与人接触的机会中,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规则,包括怎样待人接物,怎样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怎样向别人提出请求更合适,等等。

孩子在交往中表现得越有素养,在小伙伴中就越受欢迎。

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多做一些社交游戏,比如模拟购物,孩子做店主或顾客;又比如警察和路人的游戏,在这些社交场景中让孩子懂得更多的社交礼仪。

孩子可以从父母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父母人际交往的经验。而自己的亲身实践,会促使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变得更加顺利。

④父母要塑造有爱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很多孩子在外露怯、紧张,胆子特别小,这样的孩子往往感受到的爱也不够多,很没有安全感。足够的安全感才是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勇敢踏出那一步的神助攻。

心理学家鲍尔比说,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孩子依靠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可以探索环境和学习。父母婚姻幸福,孩子才能从美满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爱和被爱,父母之间的爱会像阳光―样照射进孩子的心房,给孩子最初的安全感。

孩子内心有安全感,才能让孩子对亲友,对所处的环境产生信任感,在和小伙伴交往时才能放得开。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4个技巧


日本心理学家涩谷昌三认为,人际关系不顺遂,其实可以透过心理学来解决。他在《CEO成功学4:职场神通心战术》一书里,将适用于职场上的心理学归纳为6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4项包括:

1.初期效果:

人们往往会被最先听到的关键词所控制,并且形成偏见;适用于谈判、说服、游说等情境。

因此,如果想让大家支持你的提案或简报,你应该在一开始先设法说服那些肯定自己想法的人(换句话说,最好避免一开始就试图说服经常否定自己的人),争取他们的认同,以在会议场合中营造出点头、附和与赞同的“初期效果”,如此一来,其它人就比较不会轻易否定或质疑你,提案过程自然会更顺利。

2.低球技巧:

人们一旦做了决定,即使条件改变,也很难再半途而废;适用于业务销售情境。

例如,房仲业务员向顾客推销房屋时,总会先介绍总价较低、在顾客预算之内的成屋;等到顾客深受吸引,比较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动摇购屋的决心时,就可以顺势推出价格更高的销售标的。简单说,低球技巧就是要“由低至高”循序渐进,尽量避免一开始就推销高价位、超出顾客预算的产品及服务,以免第一时间就让顾客自觉负担不起、打退堂鼓。

3.向年长同事请益:

想和年长同事建立良好关系,以心理学的立场来看,就是要向对方强调“我很需要你”的氛围,因为年长同事通常最在意“别人是不是已经不需要我了?”

所以,最实际的做法就是向前辈请益,活用“我很需要你”的话术,引导对方说出各种经验谈,如此不但能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也能提升他们对自己的好感。

4.掌握道歉的黄金期:

如果发现同事或顾客对自己心生不满时,一定要在对方愤怒尚未平复时道歉,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在收到对方充满愤怒字眼的电子邮件时,一定要立刻打电话或登门道歉,即使挨一顿骂也值得;否则等到对方怒气都已经平复,才送上迟来的道歉,通常已经无法再弥补双方关系了。

想掌握更多关于沟通的心理方法,提升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欢迎加入我们的微课。在探索内心的路上,实用菌伴你一起成长。

喜欢《人际交往是孩子所必需》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