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表——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04-23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需要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记录表——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背景描述:高瑞瑶小朋友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平时老师讲的话都能认真听,而且有事情也能与老师交流,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好孩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集体活动中,你总是最后几个。

时间段

观察情况描述

厕所小便时

当高瑞瑶走进厕所的时候,明明有位置空着,你总是安安静静的站在旁边,让后面的小朋友先上,等着人家都上完了,你再去小便。

玩攀爬游戏时

教室门口新装了新的攀爬墙,小朋友们都跑去玩了,只有你一直站在旁边,有小朋友要爬的,你就走到旁边让人家爬。等老师说活动结束时,你跑来说:“老师,我还没有玩呢!”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去玩,你回答说:“人太多了,我就让他们先玩了。”

起床时

下午起床了,大家都坐起来穿衣服,高瑞瑶小朋友也开始穿起了衣服。可是你左看看,右看看一件衣服穿了好久,看到过道上人差不多了,才起来穿鞋子。

我的分析

高瑞瑶小朋友是一个谦让的孩子,但是这份谦让应该是用在平时和朋友相处上,而不是事事都要谦让,像上厕所、玩游戏、起床等活动中,要知道有时间限制的。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有时候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一次识字游戏,我教小朋友认识“尖、闪、写、粮、数、刚”六个生字,也许是活动设计得不够生动,活动中,小朋友们的兴趣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起来。我看了,很生气,把那几个打闹的小朋友站到边上,想让他们“反思”一下,然后又继续我的活动。站到边上的小朋友却没有丝毫“反思”的意思,趁老师不注意时,继续着他们的打闹。看到这些,轮到我自己“反思”了——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合适吗?想了想,我改变了方式:先不理那几个打闹的孩子,而是在别的小朋友当中找到表现好的,我说:“噢,我现在发现程宇轩、黄振锋两个小朋友表现特别好,我要给他俩贴上最漂亮的贴贴纸。听我这么一说,其他的小朋友都一下子来劲了,争先恐后地来认我手上的字卡。虽然我“牺牲”了几张贴贴纸,但小朋友活动中的兴趣却特别的高。幼儿教育是一门探索不完的艺术,我们应随着周围的环境和状况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一种最适合,也最能让孩子接受的。真的,有时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有时候惩罚也是一种爱


自从孩子们升入大班之后,班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从小班给他们顺好的常规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退化了。

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包括吃饭和做工作时。

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我们在欣慰孩子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孩子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

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越来越敢说、能说了。

而且有时也特别喜欢做一些出格,会伤及自己甚至是同伴的事情。

所以,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

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能总是给他们呈现好的一面,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的惩罚的,强制他们去遵守很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所以,有时惩罚也是一种爱。

记得曾经有一位外婆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外孙,“他就是一只顺毛驴,我们都是顺着他的。

”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顺着他”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

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

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小,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

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

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比如:做工作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我们只能让他停止工作;上课不专心,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有些孩子吃饭时贪图玩耍,将粮食浪费的惨不忍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适当的尝试一下饥饿的滋味;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和孩子们相处了两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不再如幼儿园这般,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使用惩罚,但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

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长教育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认为孩子需要进行特长教育,而且年龄越早越好,而且有的孩子还不止报一个班,如此大的压力让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考虑: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长教育?

其实,“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一些兴趣、特长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时间,那就不妥当了。作为父母,应该走出特长教育的误区,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

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的误区

一、期望孩子能成为各项全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想把孩子培养成各方面的全才,绘画、音乐、书法、外语……恨不得全让孩子精通。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会让孩子形成抵触心理,最后既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也毁了孩子。

二、父母强加意愿给孩子

孩子天性爱玩,也许对一些特长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是父母不管不问,自作主张地替孩子选择、逼孩子学习,也不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筛选,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三、采用的教育方法不当

孩子年龄小,缺乏足够的耐性和毅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也许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就喜欢那个了,这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可是,很多父母却在孩子学习生厌时,采取“高压政策”,强迫压制孩子去坚持,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四、把孩子的特长教育作为攀比的内容

许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或是学了什么特长,就不甘落后,让自己的孩子报更多的班、学更多的东西去竞争,生怕落在后面。这样导致孩子没有自由和时间,太多的压力反而影响了功课的学习。

种种的误区让父母更忙,孩子更累,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不用提了。从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来说,幼儿时期的孩子去上特长班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其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谓的“特长”不应该局限在适应社会和生存的技能,而应该是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的一种素质,必须依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来发展。

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特长教育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从小培养孩子的技能和兴趣,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培养,就不能由父母说了算,而是应该让孩子自主选择。

培养孩子的特长要依据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发现,了解孩子特长发展的潜能,帮助孩子找准兴趣点。

父母端正自身心态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待他们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去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适当鼓励孩子坚持

孩子的特长教育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有时候孩子会打退堂鼓,所以就需要父母适当地鼓励,告诉孩子要去坚持,要始终如一,否则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

培养孩子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其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松紧有度,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用平常心对待

特长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而不应该太功利,所以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用正确的心态来教育、引导孩子。

总而言之,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太过于看重特长教育,让孩子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兴趣、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2020教育随笔:有时候老师哄没用,孩子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小冉今年3岁半,平常比较胆小。

今天轮滑课,学习踏步前行。穿好装备的小冉站在原地,却丝毫不敢前行。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自如的滑行,心里很是着急,不由得两行泪珠滑落面颊。

燕子老师看到了委屈的小冉,来到她的身边鼓励帮助如何迈出第一步,小冉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挪动着左脚往前,但是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来。

在一旁协助其他小朋友的轮滑老师也来过来帮助小冉,告诉小冉说双手扶膝盖,屁股往后身体前倾。集中注意力缓慢的抬起右脚,小冉听了轮滑老师的讲解,深吸了一口气跟着要求照做了起来,哇!真的!脚竟然离地了呢!燕子老师在一旁给小冉加油鼓励着,可能是用力过猛了,刚抬起了一只脚身体就左右晃了起来,吓得小冉再也不敢尝试了,憋得小脸蛋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

尽管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一直在旁边鼓励着小冉,但是由于刚才的尝试让胆小的她更加不敢前进了。这时候多多滑了过来,询问小冉怎么了?小冉嘟嘟自己的小嘴没有回答。

多多安慰她说你不要着急,慢慢来,你看我也是慢慢才滑好的。小冉听着多多的话语,竟然伤心的又哭了起来。

 多多看着泪眼汪汪的小冉,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燕子在旁边看着被小朋友们纯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感动了,露出欣喜的笑容。

最后多多拉着小冉慢慢的往前滑动了起来,小冉在多多的帮助下慢慢的也大胆了起来,松开了多多的手,滑到了小伙伴的中间,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表情。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和尝试却不及多多的一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其实小冉缺失的不是有关轮滑的技巧,而是来自心理的恐惧。当然也不可否认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的功劳,只是孩子更懂孩子,来自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安慰会让他们减少焦虑感,增加安全感。

在蒙台梭利的混龄班里,大孩子往往成为“老师”保护者、示范者,小孩子则成为“学生”学习者,欣赏者,在彼此的相互沟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合作中,形成一种自然的“心智渗透”。

在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之间有一种沟通与和谐的状况,这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很难见到的。年长儿童对于年幼儿童的需要以及要接受帮助的程度都比成人还要敏感。他们的互助行为与成人的做法不同。他们会尊重对方的努力,只在对方需要时才给予帮助。这一点非常具有启迪作用,所以有时候当成人对孩子的帮助达不到理想中效果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出马,因为孩子才是孩子做好的老师!

建构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观察小译在建构活动中是否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坚持性,顺利完成作品。观察目标:观察小译能否发挥创意,根据主题的行进搭建相关建筑,并和同伴进行适当的装饰。

观察记录

场景一:小译今天在建构区里搭了一个高高的升旗台,他用一张红纸剪了一面红旗插在一根竹竿上,然后庄重地对着旗帜举手敬礼,有几个宝宝围在他的身边啧啧赞叹。小译邀请我去看。我说:“嗯,这个升旗台搭建得真是庄严!”小译的神情显得十分自豪。

场景二:小译对建造小学兴致高涨,他邀请好友小豪一起在升旗台的旁边搭乒乓球台。我正好站在他旁边,他一边搭一边告诉我说:“我姐姐是小学生,我看见小学里有很有小朋友打乒乓球的。”他和小豪用薯片罐和硬纸板搭乒乓球台,搭好之后他俩蹲在地上,你一下我一下,开心地模仿起打乒乓球的样子。

分析评价

⒈最近带幼儿参观了城四小,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之情。看得出小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毫不犹豫搭了一个升旗台,可见他对小学隆重的升旗仪式印象特别深刻。

⒉在搭完升旗台之后,小译还不满足,又请来好朋友小豪一起搭建乒乓球台,两个孩子在建构游戏中显得十分高兴。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小译和他朋友的表现符合《指南》的精神。

支持策略

⒈小译对于建构小学很感兴趣,为了提高他的整体建构设计能力,可以试着邀请他增加教学楼、操场等建筑,进一步完善建筑方案,提升能力。

⒉在他下次尝试搭建的时候,可以适当给他提供一点帮助,比如事先邀请小朋友及家长共同收集一些建构的材料,如硬纸板、茶叶罐、酒盒、塑料花朵等,让小译在搭建的时候更加从容,选择自如,满足建构需求。

⒊建议小译的父母晚上散步时带领孩子观察住所附近的小学,小学里还有什么建筑和设施,让小译心里有一个概念,用于下一次的建构方案中,增加小学的建筑物,进一步完善学校建构。

美工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孩子们能否熟练地给妈妈添五官。观察目标:给妈妈添画五官,并给妈妈做简单的装扮。

观察记录

宋慧如拿到了妈妈的头像,熟练的画了画圆圆的眼睛,她画了画圆圆的眼睛,然后画上眼珠,不一会儿功夫,妈妈的五官添画好了。我随手剪了一张空白的裙子。“这个是妈妈的裙子,你来给妈妈的裙子画上美丽的颜色吧。她开心地接过裙子,然后选了红色涂裙子的衣袖,然后又选了其他色涂裙子的正面。涂了好一会儿,她拿着裙子说:“老师,你看看我画的裙子漂亮吗。”我点点头,鼓励她把妈妈的头像剪下来,然后粘贴到裙子上,一副完整的图片就完成啦。

分析评价

孩子们能力有差异,有的能很快画出五官,接下来就无所事事了,我随机剪的裙子他们特别喜欢

,喜欢在上面涂涂画画。然后高兴地说要送给妈妈。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爱妈妈的情感。

支持策略

⒈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妈妈平时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裙子,喜欢什么样的装束。提供各种各样的裙子、配饰,在会画妈妈五官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作。

⒉孩子们将画的妈妈送给妈妈,并和妈妈说一句好听的话,激发孩子们爱妈妈的情感,感受母女间浓浓的亲情。

角色游戏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正值“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观察浩浩能否根据主题的行进设计出新的游戏内容,有较强的角色责任感。

观察目标

⒈观察浩浩在设计新的游戏内容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⒉浩浩在游戏中与同伴的合作安排能力,能否努力推进游戏进程,丰富游戏情节。

观察

记录

场景一:浩浩邀请了苏苏、杰杰两个小朋友一起设计了小学堂的游戏。他们准备了铃鼓、蜡笔、绘图纸,还有一些绘本等,三个孩子一起用桌椅围成了学校教室的模样,浩浩担任语文老师,杰杰做数学老师,两个小老师请了几个好伙伴当小学生,一前一后开始上课。上完课,苏苏要发饼干给学生们吃,被浩浩叫住了,他说:“小学里是没有阿姨发点心的。”苏苏疑惑地看着浩浩,杰杰跑过来,也对苏苏说同样的话。

场景二:浩浩今天没有上课,在校舍旁不断地巡视,我笑着问他今天扮演什么角色,他说担任小学校长,天上正下着雨,他要看看周围有没有小学生在路上摔跤。这时,上完音乐课的小雨走过来说:“他是一个好校长,我们喜欢他!”“哦,为什么你们喜欢他呢?”我追问小雨。小雨笑着答:“因为他给我们发工资,老师上课认真,还有奖金呢。”“哦,是这样啊!”我回头给了浩浩一个赞赏的眼神。

分析

评价

⒈由此可见,通过参观小学,浩浩知晓了小学生活的流程,在看到苏苏发点心时,及时进行了制止。在开展小学游戏的过程中,浩浩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第二次浩浩表现更加出人意料,他不但做好了校长的职责,关爱学生,还很关心自己的下属,给上课认真的老师发红包,看来他把奖励机制运用到了学校管理中,这样的校长真是难能可贵

⒉从浩浩的身上,可见他有较强的游戏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同伴间的协调能力,他们不断丰富情节,一起制造了一个个游戏高潮。这个创意迭出的孩子,十分符合《指南》里大班幼儿的社会发展目标。

支持

策略

⒈在游戏评讲时段,以浩浩为例,期望其余孩子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今后在完善小学游戏时,可以启发浩浩引入小学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角色扮演活动更加有趣生动起来。

⒉“走进小学”的主题正在火热开展之中,用于角色游戏的材料还比较缺乏,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投入到班级游戏箱,随时满足孩子们游戏所需。如果浩浩他们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可以继续给予支持。

⒊和浩浩的父母沟通,关注孩子的游戏兴趣,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带领宝宝去住宅附近的小学仔细观察,熟知小学生的生活,用于游戏之中,提升游戏质量。

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

“老师”雪洁边喊边坐到了地上,雪洁是一个聪明伶俐又特别的惹人喜欢的小女孩。

这几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会没事就喊“老师”而且说完就会往地板上一坐,做什么事情也不积极主动了,刚开始时,与家长沟通,她的妈妈说:“这几天在建大棚,雪洁跟着奶奶睡,可能是想我了,今天晚上让她跟着我睡”可是今天第五天了,雪洁的情绪还是不高,而且我发现她现在喜欢吸允自己的胳膊,把胳膊放在嘴巴里,把胳膊吸的红红的。

周六的时候我不放心,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说会不会是因为无聊或是觉得好玩呢?我联想到了育儿专家的话,宝宝在吸允期时如果没得到充分的吸允,儿童时期就会出现啃咬指甲或是吸允自己的小手,她妈妈说:“是啊,我们洁洁不到一岁我就给她断了奶,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啊?”看来有可能是因为在婴儿时期没得到充分的满足才会这样,晚上你搂搂她。

多陪陪她,睡觉前跟她讲讲她喜欢的事情,看看有没有作用,然后我再帮忙查查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洁洁跟妈妈一起来了,一见到我,洁洁就跑过来高兴地喊:“老师”,洁洁妈妈说:“真管用,昨天一天没吸自己的小胳膊了,今天也是高高兴兴起的床,有可能就是这段时间我跟她爸爸忙着建棚,忽略了她,她觉得不安全才会那样,星期六我就陪她玩了一下午,晚上给她讲开心的故事,然后昨天就没再吸,看来以后得多陪她,看到雪洁“重新归来”的可爱暖心的笑,听到雪洁妈妈的话,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也希望所有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忙碌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最爱的宝贝们……

不知道本文“孩子有时需要夸奖”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笔记《观察记录表——有时候并不需要谦让》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观察记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