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每天的早操都一样,我发现孩子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积极做操。在做操的过程中,总有小朋友不合拍,队伍显得有点凌乱。怎样让孩子们既开心又整齐地做好早操锻炼身体呢?
我开始琢磨早操的内容——“运动员模仿操”,我发现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发出一些声音,帮助自己完成动作。于是,我就把这些“声音”借以口令的形式运用到中班孩子的早操中。
首先我们通过寻找资料、家长参与、电视视频等方法,让孩子观察发现运动员运动中发出的声音,激发孩子表现的积极性。然后在做操时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动作节拍中表现。例如:第一节是打排球模仿动作,在第四、第八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扣球)的声音;第二节是举重模仿动作,在第三、第七拍的时候引导孩子发出“嗨”(表示举起”杠铃)的声音;第三节操是游泳模仿动作,第三、第七拍的动作是双手由前平举到侧平举位置表示向前游,这时引导孩子发出“哗”(表示划水)的声音……。在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他们在讲口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表情,有举重前屏气用力的表情;有举起后欢乐的表情;有游泳时张嘴呼吸的表情……。
看来这小小口令真神气,每天的早操我们班孩子们做早操的精神面貌最好,动作最整齐,孩子们做早操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们的早操变得生气勃勃,其他班级的孩子们也羡慕地做起来。
教育笔记:穿衣有招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是,有大部分幼儿都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可以让这部分幼儿先自己穿衣,遇到不会穿脱的衣服,可以请老师或者同学帮忙。
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教育笔记:爱挑衣服的孩子
常有家长反映有小朋友特别爱挑衣服,从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无奈。相信不少家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早上赶时间去上班,你在那里越是着急,他越是在家里任性地挑衣服。
虽然来班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却见识到了不少爱挑衣服的主儿,大部分挑衣服的宝宝是女孩子。比如朱晶菁,有一次因为她很热就给她脱掉了外套,可是发现她里面穿的一个吊带裙,又太过单薄,所以在她的小书包给她找到了一个T恤穿上了,可是她非要在T恤外面套上那个吊带裙,因为那样搭配着很奇怪我刚开始没答应她,没想到她立马哇哇大哭,没有办法,最后还是依着她将吊带裙套在外面了,后来才知道,因为小女生都喜欢裙裙,所以她十分喜欢那个吊带裙不舍得让老师脱下来。再比如毛语娴,对裤子和鞋子经常“不满意”,总在班上说:“老师我不要穿这个裤子”,“老师,鞋子不舒服”等等。
适当的选择自己的衣服并不过分,也属正常。但如果孩子对衣服非常挑剔,就要引起重视了。下面有几点建议和大家分享一下:
1.找出孩子不愿意穿这件衣服的原因,有耐心的跟他沟通,是不是穿着哪儿不舒服或者是影响到他的活动的。
2.尊重孩子,不要看孩子小,但他也有自我意识和逐步形成的审美观,在给他买衣服时多征求他的意见,比如喜欢什么样式图案,或者喜欢哪种颜色等等。
3.如果宝宝喜欢臭美,那么妈妈可以采取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每天早上给宝宝准备两套符合时令的衣服让他自己选择,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又可以防止他东挑西捡而养成一些坏毛病。
今天起床后,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始自己穿衣、穿裤、穿鞋。但我也发现每次都有幼儿穿戴不整齐。是幼儿的能力不够,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决定来个试验。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要来个‘穿衣巧手’的比赛,看哪个孩子的衣服穿得最整齐。”我强调了要整理好衣服的领子,衣服不穿反、穿倒,并系到裤子里。我让大家先自己检查。一会儿后,大家都整理好了。我让孩子分组上来,其他进行检查。“老师,我觉得**的衣服穿得很整齐!”“老师,**的领子没有翻出来!”“**的后背的衣服没有塞到裤子里!”……孩子们像一个个严厉的评委,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被指出有差错的幼儿赶紧继续整理,而被表扬的幼儿则沾沾自喜。最后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能自己完成穿衣的任务
,于是我给他们贴了五角星。
其实,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能完成这样的自理工作的。但在平时,有的幼儿是因为不重视,有的是因为贪玩,而有的幼儿则是懒惰,以至出现不尽人意的情况。但通过老师的引导,采用多变的形式,就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愉快地完成任务。
想必每一个带小班的老师都有清楚的认识,穿脱衣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项有难度又必须学会的自理技能。在实际带班中,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项技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存在着难度,其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孩子缺少独立穿衣穿裤的机会和经验;缺少穿衣穿裤的正确方法;练习技能的持久性不够。
《指南》健康领域自理能力中小班阶段的目标是在帮助下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我们可以拆开来分别解读:帮助、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读懂这些要素能够使我们老师做到心中有秤,脑中有数,把握小班幼儿穿衣穿裤技能应达到的水平,建立对他们技能获得的合理期望。帮助意味着小班孩子不能以独立个体的身份来完成这目标,需要借助教师或者家长的力量。能够意味着小班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可以完成这一生活技能,但还么有达到习惯和条件反射的水平。穿脱意味着这一技能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要会穿和会脱。衣服和鞋袜意味着幼儿获得能力的内容和范围,这其中包括套、开衫、鞋子和袜子。理清这些关键要素对老师来说十分有必要,也是帮助和指导幼儿提升自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有了理论的技术支持,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我们对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排序。根据衣裤鞋袜构造的复杂程度以及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情况,这四项技能从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穿脱鞋子——穿脱裤子——穿脱衣服。而这四项内容从单独来看有其特点和难点。(见表一)在孩子掌握这些自理技能之前,我们老师应该有着清晰的目标和定位: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熟练的应用最后形成生活习惯,整个过程应该是愉快的、渐进的、持久的。当我们有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以后,指导策略变应用而生了。
鞋子:直接穿套、可粘贴,区分左右。裤子:运动裤、紧身裤,区分里外和正反。衣服:套衫、开衫,区分里外和正反。
一、从集体活动入手
我们将以上的自理内容分布在四个礼拜的各个主题活动中进行,这样既不妨碍主题活动的开展,也使幼儿技能学习的压力分散一些,便于他们的接受和消化。在集体活动中四项内容的开展过程比较类同,以鞋子为例:认识外形特征(鞋口、左右)——教师示范正确穿法(镜面示范)——幼儿尝试练习——集中讨论问题——幼儿再次练习。但由于鞋子、裤子和衣服各自的种类又有所区别,因此集体活动的课时长短也不一样。(见表二)
二、以个别指导突破
在集体活动结束以后,幼儿对于穿脱鞋子、裤子和衣服有了一个概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了。记忆有个显著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即时记忆的内容会慢慢消退。因此重复练习显得格外重要,而午睡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第一,午睡是日复一日的,时间上的重复能够促进技能的巩固;第二,午睡前后穿脱衣服是每个幼儿都要自己完成的内容,这个时间段赋予技能练习实效性。因此在午睡穿脱衣服环节我们必须给足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保证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完成三项内容、保证每个人遇到困难都有老师个别指导的机会、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穿错、脱错的时候努力尝试自己纠正或者同伴帮助。我们必须有清楚的目标意识,对于能力有差异的幼儿有不同的指导策略。能力较强的幼儿以教师检查为主,对于他穿脱衣服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能力中等的幼儿以教师半帮助为主,帮助他重复穿脱衣服的方法或者帮助其完成穿脱衣服的一两步;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在穿脱时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帮他完成,而是与他一起协作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内容,保留百分之二十鼓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将让其穿好袖子。
三、借家长之力提升
保持家园同步对小班幼儿的穿衣穿裤技能绝对能助一臂之力。通过集体活动和个别指导,幼儿已经掌握的熟悉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必须请家长极力配合,才能完成技能提升百分百。那么如何借助家长之力呢?第一:心理建设。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清楚的认识到小班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以比赛为诱饵。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在班内举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通过赛前准备、赛中观摩、赛后评比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家长帮助和提升幼儿自理能力水平的积极性。第三:家园一致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在园练习技能的方法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通知家长,便于家中练习与园内练习同步。
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循序渐进
二、先易后难
三、持之以恒
我会穿衣服了
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会发现孩子很可爱很招人喜欢,但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孩子也很倔强。
浩浩是个很聪明的小朋友,很招人喜欢。浩浩和其他小朋友很合得来,浩浩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其他小朋友也很喜欢浩浩。在老师的眼中浩浩是个非常优秀的小朋友。浩浩有一些小缺点有时会钻牛角尖,小朋友们对幼儿园熟悉之后老师会让小朋友们自己做一些事情,放学时会让小朋友们自己穿衣服,浩浩也许是自己第一次穿衣服,他不太会穿,他就自己闷在一边使劲拽着自己的衣服也不叫别人帮忙,他自己试了好几次就是没穿上
,老师看见了去帮他穿,他使劲挣脱了老师就是不让别人帮,我走过去跟他说:“老师先帮你穿上,你跟老师学,学会了脱下衣服自己穿上。”浩浩认真看着我给他穿衣服,穿上后我以为他会穿着,明天再自己穿,没想到他自己脱下来,自己穿了起来,经过努力他终于自己穿上了衣服。他高兴地跑过来说:“老师我会自己穿衣服了。”我摸摸他的头说:“浩浩真棒!”
孩子是很聪明的,老师需要耐心开导。
如如有一个习惯是,每天午睡的时候是在老师不提醒的情况下是不会折衣服的,虽然每天她上床是最快的,其他的小朋友还在仔细的整理衣服时,她已经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了,在她旁边的小朋友,每一天都会举手告诉老师说,老师你看:“如如没有叠衣服就躺下了。”
紧接着,我会把如如从她的床上叫起来,去叠衣服。我们都明白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是教育的根本,被动的请幼儿去完成一些事情而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无法长久的,也不是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就如如不叠衣服的事在班级里和全体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题目就是“衣服鞋子我们来做好朋友”几个小朋友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之后,我请如如来讲一讲自己的看法,穿在身上的衣服,如如想怎样爱护它呢?她站起来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吃饭时不能吃在衣服上,画画也不能往别人在衣服上画”我继续引导说“那睡觉前呢”其他小朋友立刻回答把衣服叠好放在脚底下,他听到别人的答案,自己也跟着说整理衣服再睡觉,我见机行事,好,如如,自己答应老师的,衣服每一天都要穿的,所以,睡觉前必须要把衣服折叠整齐再睡,她点点头。
之后一段时间,我没事便会给孩子们分享当时红军来延安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小故事,不光是衣服,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全部靠自己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的,那时的日子不好过,我们的红军都是很珍惜他们自己穿的衣服的,更不要说弄得乱七八糟不整理了。
此后孩子们更加的爱护自己的衣服了,吃饭的时候会小心不撒饭,睡觉前会叠的整整齐齐并且又快又好。就连不喜欢叠衣服的如如也进步了不少,开始努力的把衣服叠整齐,并且在老师的提醒下坚持把衣服叠好再上床休息。
一转眼,已经到了深秋换季时节,班里感冒发烧咳嗽的人数增加,孩子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多,甚至有部分幼儿上衣穿了四件厚厚的衣服,有一种冷叫爷爷奶奶觉得你冷。
我们教了幼儿怎么翻衣服和叠衣服,每天午睡时都会提醒幼儿将脱下的衣服翻到正面,叠好放在床后。衣物增加加大了幼儿操作的难度也让准备睡觉的时间延长了许多。班里有小部分幼儿可以自己做到这些,但也有部分幼儿选择坐在床上等老师来帮忙,甚至有个别幼儿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情绪,穿不好衣服让她们觉得很无助,为什么幼儿园不像家里一样有人帮我穿衣服?
幼儿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家长应该学会放手,孩子的能力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助于其自信心得建立,相信宝宝们可以的。
老师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可以在班内举行叠衣服比赛。
叠衣服口诀:衣服放放平,双手抱一抱,然后弯弯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