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和荷兰父母的对比

04-28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国父母和荷兰父母的对比》,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先生给中国妈妈一个建议:想让宝宝成为最棒的人,营养至关重要。

马克先生既是荷兰某公司的亚太地区总监,也是一位婴儿奶粉专家,也是两个可爱孩子的父亲。因为他长得很高大,当他跟他两个可爱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看上去总会很有空间距离,所以,他常常跪在孩子中间轻轻地跟他们说话,看得出,他的孩子很依恋他。

由于马克先生的这些特殊身份,跟他的谈话变得很有趣,他既会对奶粉滔滔不绝,又对孩子成长表现出极大热情。

由于工作关系,马克一家去过很多国家,也在很多国家生活过。我们很担心这对幼小的孩子会有影响,但他认为——环境变化,可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也让孩子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马克发现,全家随他工作的变动虽然是一种被动的迁移,但结果是孩子们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孩子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也能感受到,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种帮助,现在,孩子会说三种语言:荷兰语、汉语、英语。现在他们在这儿学习说汉语,学唱中文歌曲,得到很多乐趣。“至于大家所说的不利一面,可能是指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问题。但我始终认为,父母的爱和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而且换个环境生活,对锻炼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马克先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听说马上还要荣升为第三个宝宝的父亲,应该是一位经验爸爸了,当我问起这位奶粉专家“孩子成长什么最重要?”时,他竟说——对孩子来说,母乳喂养最重要。“我始终认为,营养的好坏决定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他认为,母乳作为最好的营养来源,有着神奇的作用,是任何物质所不能替代的。他的两个宝宝都是从喝母乳开始的。在荷兰,孩子前6个月必须喝母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国家给了妈妈足够的假期,去完成母乳喂养的使命。“可是在中国,宝宝两个月的时候,有的妈妈就要上班了,有的宝宝就吃不到母乳,即便妈妈上班途中回家喂奶,但达不到按需哺乳的要求,这对宝宝是不公平的。”竞争激烈,父母工作繁忙,但是——给孩子的时间不能少

在中国的工作环境中生活,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稍一松懈可能就会退步,不得不把大多数时间花费在工作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孩子主要由妈妈照看,而且对于妻子照看孩子的能力也完全信任,但是,马克每次回到家,一定会尽心充当大朋友的角色,陪孩子们玩。所以孩子也每天盼他下班,“他们把我当成了好朋友”显然,他有些得意,“如果孩子少了父爱,接触不到来自父亲的思维方式,将来会有问题的。”只要孩子有要求,他会尽量满足他们,孩子们知道爸爸会给予更圆满的答复。

交流,其实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父母需要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快乐。

孩子从出生时,就与大人有了交流,而到2岁,孩子才开始使用语言。父母会感觉到在这种不断的交流中,跟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深,感情的积累也一天比一天多。“现在他们一门心思想的是怎样玩,怎样高兴,而跟他们在一起时,我想的也是怎样让他们快乐。”只要空下来,马克就会陪孩子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陪他们阅读,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去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马克眼里:中国妈妈和荷兰妈妈的不同做法

对比一:

在荷兰,孩子都是跟父母长大的,受父母的教育。

在中国,很多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养。

马克:孩子还是由父母带好,因为老人一般会比较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性格形成。

对比二:

荷兰的爸爸妈妈,会让孩子由自己的喜好决定某件事情,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执行。

中国的爸爸妈妈,常常为孩子设计人生蓝图,孩子的兴趣爱好占据次位。

马克:我的孩子喜欢运动,我就多带他参与各种适合他的运动,不让他去学唱歌,学画画。可是,看到中国学生的优秀之处,也是很令人很羡慕的。

对比三:

荷兰妈妈希望宝宝成为一个健康宝宝。

中国妈妈更重视孩子的智力,希望自己孩子比别的宝宝聪明。

马克:作为我本人来讲,生活在中国,工作在中国,在中国抚养孩子,发现了中国妈妈的很多可贵之处。她们为了不让孩子输于其他宝宝,舍得倾其所有。我认为这同时也是妈妈追逐成功的一种动力,这种精神让我由衷地感到钦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焦虑所在


不断丰富的育儿理论和流派,又在扰乱着既有的常识。当一个繁衍千年的生育惯例,每个细节都被层出不穷的新理论重新考量,而这些理论又与商业利益的需求相互交织,家长们这些内容的缺少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都是困扰。

以上因素与连轴播放极端信息的传媒网络结合,更加大了父母的担忧。美国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讨论的育儿焦虑,多是对“暴力、恐怖主义、车祸”等外在侵害的担忧。安德雷格觉得,这种焦虑在很多时候是莫须有的,是成年人将极端信息中的危险嫁接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中。而且“焦虑并不只限于母亲,也传染到父亲身上,鼓励孩子去野外探险不再流行”。正常的游戏也被赋予了危险的意味。”

什么是育儿焦虑症?“如果你没有孩子以外的生活,或者当你的孩子出了一点小问题,比如磕破头皮,和别的孩子发生一点口角和争执,你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法承受一点意外发生,你可能就是这可怜又可厌的家长中的一位。”而沉溺于焦虑泥潭,过于儿女情长的父母,都被研究者定性为弊大于利。他们比放任的父母更加毁坏孩子的未来——伴随焦虑而来的过度控制,不仅毁掉孩子之所以为孩子的生活乐趣,还会毁坏他长大成人的能力:比如自信、独立、忍耐力,甚至被认为戕害到社会的未来。焦虑的父母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大学?可是,作为一个有3岁孩子、正与连绵不断的焦虑对抗的中国妈妈,我还是想辩解一下。我已经历了一些在孩子生理探索期的焦虑考验。

每到育儿与社会的接触面,都是中国年轻的白领父母最手足无措、最焦虑的时刻。家庭之外的世界,不仅拥挤,而且藩篱重重。为了给孩子上户口,我不得不从北京往返我的户籍所在地成都两次,因为北京的户籍警察不接受成都方面出示的证明——那是成都警方在几年前对户籍登记格式进行的小小改革。但因为这超出了北京一位街道民警的常识,所以我必须要坐飞机再回到成都,重新开一张符合她认知的补充说明。

这可能是当代中国年轻父母的独特体验,是美国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中并不涉及的部分:我们的社会必需品严重不足,我们孩子生活的世界有更多条条框框的严格限制。认识园长或某个教委官员吗?我们想让孩子在正常的年龄,以正常的价格,通过正常的程序,获得正常的医疗、教育服务时,却要面对极不正常的超量竞争。或者为了满足芜杂的行政要求,却要为混乱的行政管理,耗费大量人力和金钱成本。

如果你有那么一点混不吝,在中国,由于育儿成本的高企和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白领家庭都选择了请老人共同参与育儿的方法。一项在线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平均有50%的家庭由老人帮忙照顾第三代,而在生活成本更高的北京和上海,这一比例可能高达70%到80%。上一代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的加入,为育儿的安全健康与家庭经济增长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在减轻焦虑感方面,有一句老话是“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对育儿不要用力过度的劝诫可以翻译为: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苛求一城一池之得失。但对于从物质紧缺时代开始人生长跑的上一代父母来说,最重要的经验还是:保持队形,不要掉队,更不能脱队。毕竟,我们行政管理体系上的进步还是少得可怜,社会其他部分的突飞猛进,反让它与现实间生出了大量的裂缝。在路况不明的情况下,跟着既有路径走是最安全的。幼儿教育

社会必需品短缺但副产品过剩,传统人生路径与现代社会的飞速变迁,是中国白领家庭的育儿焦虑二重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放大,让世代相传的“因爱生忧,因爱生惧”更为强烈:担心他因为不合格的食品监管而不健康;担心他因为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耽误在了起跑线上;担心他就算挤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行列,却在充满着智力、权力和金钱竞争的群体中,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可是即便中国的几千万育儿新手愿意洗心革面,控制自己的不安全感和软弱,以获得与孩子相处的勇气、智慧时,那至关重要的另一角——社会的公平,这些的获取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方法。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初为父母时脸上掩饰不住的微笑;看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母亲眼中那小心的目光以及父亲与子女嬉戏时的场景———这些都早已超越了国家和文化的界限。

但是,尽管如此,我在中国的生活也告诉我,中美两国的父母在表达感情以及抚养子女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

很少能听到中国父母对孩子说一声“我爱你”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讲,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在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方式上,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中国父母的表达方式含蓄、间接,很少听到他们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他们宁愿采取间接或至少非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比如说,为孩子缝补衣服或做顿他(她)最喜欢吃的饭菜等。比较而言,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她)、有多关心他(她)。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体来讲,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

同样,和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的家长也不太习惯通过身体的接触,如用拥抱或亲吻来表达对小孩子或成年子女的关心。我很少看到中国父母亲吻刚放学回来的孩子,或者拥抱周末回家吃饭的已成年子女。但是,这类表达方式在美国父母看来,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晚安之吻”可以说是美国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即使孩子成年后也是如此。这是中美两国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的第二个不同。

中国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差异外,我注意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区别。一般来说,中国父母不像美国父母那样热情洋溢地称赞孩子。比如说,我经常会听到美国父亲这样夸奖自己的女儿:“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漂亮的小姑娘。”而同样的话从中国父母嘴里说出来,就会令他们感觉很不舒服。在我看来,不情愿以这样“不谦虚”的方式赞美孩子,也与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关,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很多中国父母都尽量避免这么做。

由上述差异自然而然就引出中国家长和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另外一种区别,那就是前者倾向于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而后者则鼓励孩子当一个“梦想家”,他们经常对孩子说:“你能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功课上,而美国父母(还有美国教育制度)则经常通过课外活动,强调孩子的未来发展,即“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当然,这也能说明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朋友的GRE分数都比我高)。

中国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辈分是由他人决定的

在对孩子家庭角色的定位上,中美两国父母也向下一代灌输了不同的观念。一般来说,中国家长更强调家庭是一个整体,而美国父母则注重培养孩子更强的自我意识。举例来说,在中国,父母通常都不鼓励孩子直呼兄弟姐妹的名字,而是称呼其在家庭中所处的长幼顺序,如哥哥、姐姐等。这种叫法意味着: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辈分是由他人来决定的———如他是某人的弟弟或她是某人的姐姐等。当然了,这种关系也明确了家庭责任。而在美国,父母一般不希望孩子称呼兄弟姐妹的“头衔”,而是直呼其名。虽然他们当然也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个性。这是一种相当微妙,但又确实存在的差异。

中国家长愿意给孩子准备好一切

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我还观察到,中国父母———尤其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比美国父母更容易娇惯孩子,因此社会上才会产生“小皇帝”或“小公主”。

中国家长愿意给孩子准备好一切,而美国父母更倾向于教育孩子为自己做些事情,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孩子走路时摔倒,中国父母马上就会去抱他(她),而美国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没事,就会让他(她)自己爬起来。再比如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美国父母就让他们在家庭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随着孩子长大离开家,他们和父母之间关系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如此,但如何处理新的关系,两国父母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历史上来说———即使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中国的家长都倾向于鼓励孩子长大后也不要远走高飞,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中国父母传统上都依靠子女赡养,而子女表达孝心的方式之一也是在物质上和感情上帮助父母安度晚年。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父母希望就近照顾子女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外)孙子或(外)孙女。

比较而言,美国父母更鼓励孩子成人后“展翅飞翔”,即使这意味着子女为了工作或跟随男女朋友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或州,甚至跑到国外。在这方面,我的家庭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我父亲和3个姐姐住在美国3个州的4个不同城市,我呢,现住在中国(来中国以前,还在俄罗斯住过4年)。我妈妈过去常常说:“如果你们所有人都住在我隔壁,我就会纳闷:‘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要不然,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机会,你们为什么还呆在这里呢?’”

话又说回来了,在我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爸妈都探望过我两次,我每年也都回家和他们一起住一个月。此外,我每周还会接到家里的电话,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般来说,美国父母也不期望孩子在他们晚年的时候提供经济帮助。原因之一是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来讲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但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大多数的美国父母都持这样的观点:一个家庭的财富应该朝一个方向流动,即留给下一代。在这点上,我还是觉得我的家庭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的父母像美国大多数中产阶级父母一样,负担了我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几年后的一天,我向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结果我父母对我说:“你报答我们的惟一方式就是为你自己的孩子也提供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机会。”在美国的家庭里,钱是留给下一代的,而不是给长辈的。美国父母都不想依赖子女,也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这在中国人听来,无疑会感到相当奇怪。但这确实是中美两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又一差异。

看来,虽然中国家长和美国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但在教育方式上确实有很多不同。我在这里还想说明一点,我上面阐述的普遍的文化差异只能一概而论,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例外。显而易见,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居民在抚养子女的方式上,肯定与宁夏和江西的农民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上述比较都是以北京为标准的,而不是宁夏。

虽然上面谈了很多差异,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中美两国父母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愿意为子女的幸福做出牺牲,同时也都热切地盼望子女过得更好!

震撼中国父母——孩子,我不欠你的


从前,有个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有个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爹还没死,他就开始大把花钱,整日无所事事。等到他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所以,古语云:“富不过三代。”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国外的婶婶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婶婶照顾一下,因此,婶婶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车站接回男孩,婶婶就对他说了一番话:

“我是你婶婶,这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

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婶婶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婶婶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明白了。”

是啊,婶婶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他的爸爸妈妈对婶婶佩服得五体投地,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

宠爱,不是真爱。

现在,很多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

很多父母不把孩子当人,而是等同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他们像对宠物一样,为孩子选择好了一切,吃什么,住什么,用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

而实际上父母们应该做的,仅仅是对孩子说人话,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一个人,这是必须的。因为他们真的是人,不是小猫小狗,只需要宠爱就够了。

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活着,也为社会活着,而不是再像过去父母那样,只为孩子活着。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中成长。不要做生活全包的父母,避免教出只会学习的“低能”孩子。

中国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1

这一代的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认为他们值得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

“上个月,女儿在我未同意的情况下花了2000美元来买衣服。我觉得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然而,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不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她有什么错。“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有钱,我也喜欢买衣服。我的父母都知道,相同的裙子我绝对不会穿两次,所以他们不应该责怪我乱花钱。

这位母亲把女儿带到咨询小组寻求帮助。“我需要你们来教教她如何对待金钱。”这是这位母亲具体所需要的。

当我问她对女儿乱花钱的行为采取了哪些措施时,她说:“哦,我什么也没做。我不想伤害她脆弱的自尊心。”

2

我们的确出了问题。我们的文化也出了问题。出问题的是说着“他们不应该责怪我”的这一代孩子。

这些孩子被赋予了权利感。权利感是指我们值得拥有的,并且还要索取更多。有权利意识的孩子会更苛求, 容易自我陶醉,觉得该责备的永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很害怕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希望拥有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能花得起钱,以及提供一切能够让他们生活舒适的物质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了让你的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并且懂得感恩,我们提供了如下小建议:

3

帮助孩子区分想要的和真正所需要的。他们可能想要某些东西,但是他们真的需要它吗?把这些词汇加入到他们的字典里。

教会你的孩子问问题。一起聊聊天,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对话。如果有人问你的儿子今天过得怎么样,教他合适作答。如果家人问你女儿的在校情况,告诉家人注意问话方式。孩子不仅会在谈话中感到更加自信,他们还会发现,可以通过与他人谈话这样简单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影响力。

设定财务上的边界,比如给每个孩子一定金额的零花钱。如果提前就把钱花光了,他们就会知道一美元是怎么花掉的,也会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合理地花每一分钱。

让你的孩子去承受财务决策的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他们能省下来一笔钱,允许他们去买真心想要的东西,即使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毫无价值。如果他们把这个月的油钱都花光了,让他自己寻找有创意的方式去搭车。

让他们知道过度消费的后果。让他们自己去支付电话费或者还信用卡,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做额外的家务来赚这笔钱。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让他们通过在家做额外家务的方式来赚取。勤劳苦干所获得的东西才会更有价值。我(梅丽莎)还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通过赚钱买了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和一辆自行车。

在家里给孩子一份工作,或者让他们做家务,以此加强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孩子并不是你家里的客人,应该学习多为家里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主人的感觉。

不要让你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出。奋力争取可以冲破权利感的傲慢,并且培养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同理心。(包括我们自己!)

英国父母不溺爱和娇宠孩子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他们认为应该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负责,现实原则是第一位的,而亲情是第二位的。“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父母应感到愧疚,应向社会检讨。

因此,英国年轻的父母虽然会悉心照料幼小的孩子,但很少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们随意地爬,随意地玩,他们也绝对不会去扶起不慎摔倒在地的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站起来。

在一般家庭当中,五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论富裕家庭还是普遍家庭,都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环境以磨炼孩子的意志。例如,在学费昂贵的贵族学校——公学里,富家子弟也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并要求每个公学学生必须在恶劣的天气里穿短裤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亦须开窗就寝。

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会受到父母的严厉训斥。因为,所有的英国人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

英国的父母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严加管束,让孩子明白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中国父母和荷兰父母的对比》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