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社会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太多,刚拿到该书,我不以为然,但当我看完目录并直接翻看《方法篇》中的部分内容后,我立刻精神一振:很实用!我立刻从头至尾几乎一口气看完,然后又回过头将部分重要的段落做了记号,留待以后重点温习。【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值得借鉴!】
王修文先生是留美教育学博士,又是新东方扬州学校的创始人。这本书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部对家庭子女教育的优秀书籍: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教育理论通过实例娓娓道来。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神奇的命运公式: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不同的思想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不同又必然会影响人的习惯、性格,进而形成人的最终命运。因此,正确的思想是第一位。
那什么是正确的思想呢?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奋斗的思想就是正确的思想。
做父母的,首先要有那些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才能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也有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形成好的性格,实现美好的人生。做父母的时刻记住:积极向上、勤奋刻苦、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言传身教。
要让孩子自己成长,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行动、自己承担。现在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将来才能自己的事自己做。
二、让孩子身心快乐
孩子喜欢做的,再多也不是负担,不是痛苦。孩子不喜欢的,再少也是负担,也是痛苦。因此,我们追求的是帮孩子把学习当成玩,追求怎样努力使孩子喜欢学习,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不亚于在玩中得到的乐趣。所以做父母的就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快乐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三、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困难
多数挫折是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困难、挫折是好事,是帮助我们上升的阶梯。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克服困难,要把困难变成问题,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解决。这样,在战胜困难的同时,也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除了自然发生的困难,有时我们还要合理地、适当地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一些困难,这也有力于他们的成长。
四、教育孩子要重视细节。
努力让孩子把每一件事尽力做好,不仅是为了他们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且是因为这些跟整个人生的幸福息息相关,一个注重细节、把事情做细做好的人,生活常常是幸福美满的。
五、提早为孩子提供优秀的教育
时间不可倒流,教育不可逆转。一定要尽早重视孩子的教育,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孩子成型了,就很难改变。就算再怎么挽回,也达不到一开始就重视的效果。【是的,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很重要!】
总之,这本书是一盏指引家庭教育的明灯。就如该书序中讲得那样,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或者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机会和财力。而王校长的这本书用俞敏洪老师的话说就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能够照亮前进的道路。
幼儿早期教育,应当在优化教基础、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在“学得无意、学得随意、学得愿意”的原则下,让幼儿去认知知识,感受社会,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如果这样做了,相信会出现更多类似的韩寒、亦婷这样博学多才、聪明智慧的青少年!
作为我们自己,我认同幼儿早期教育。但是,我对自己3岁的女儿并无刻意去培养、去挖掘其某一专长
,而是在“学中玩,玩中学”、“走出去,请进来”中,注重其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日常生活的自理、待人处事的礼貌,认字阅读、唱歌跳舞等等。这个月,女儿进幼儿园了,老师发现女儿能背不少唐诗宋词了,能说不少英语单词和问候语,能唱不少歌词和曲谱,尤其是对女儿的热情、开朗、谦让等品质很感兴趣,而这些正是时下不少幼儿所缺少的。
孩子的生命发展是没有轮回的,我们绝不能错失良机,白白失去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开发潜能的大好时机。
宝宝何时会发展思维能力?会发展出哪些具体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表征、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如果能更清晰地掌握、了解宝宝思维能力的自然发展规律,那么未来,对于宝宝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都至关重要,家长更能有的放矢、更好引导。
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思维发展时间表吧!
宝宝会发展哪些思维能力?
1.表征能力及发展
当孩子有能力用图像和符号来表达头脑中的记忆、想法、观点和感受,并运用这些图 像和符号与他人进行交流,我们就说他已经具有了表征能力。
宝宝早期出现的表征常常是用某一实体代表另外一个事物的行为,也就是常见的“假装游戏”。
我们看看下面这两个宝宝的不同表现:
9个月的壮壮在看到图画书时,会轻拍图画中的小狗,仿佛它是真的一样,甚至尝试去捡起画中的草莓;
2岁的佳佳看到图画书里的苹果,却转过脸寻找餐桌上的苹果。佳佳还可以对着全家福的照片指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3岁:表征能力一般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宝宝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甚至比较。
3岁:3岁以后,孩子的记忆力增强,能够在大脑里进行演示、分析。
4~5岁:此时,孩子的大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他们对形象的识别、记忆、概括和运用能力都得到增强,他们能较好的通过表征过程开展丰富的游戏、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时,“过家家”“买东西”等象征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的。
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高速发展,并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他们的表征行为更加精细,也更合理,哪怕在角色游戏中他们也会考虑其真实性,让角色的语言、动作、场景的布置更加合理。
2.概念的发展
婴幼儿有概念吗?
3个月:科学家发现,3个月大的婴幼儿已经可以根据知觉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父母可以给三四个月大的婴幼儿成对地出示动物图片,如猫的图片和狗的图片。比如,左手和右手各拿一张狗的图片同时呈现给宝宝看,一段时间之后,宝宝开始对这些图片失去兴趣,表现出习惯化行为。
接下来,左手拿着狗的图片,右手拿着猫的图片,同时呈现给宝宝,他们会为之惊奇,会长时间地注意猫的图片。
这说明他们认出了这张猫的图片与之前看到的狗的图片不一样。
6个月: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到6个月宝宝,已初步具备了对不同几何图形、男人和女人的声音,以及桌子和椅子进行分类的能力。
7~9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以知觉特性的变化作为特征进行概念分类。
比如,他们能够正确把鸟归入动物类里,把飞机归入交通工具类里,虽然鸟儿和飞机在外观上极为相似——都有展开的翅膀。
1~2岁:此时宝宝的词汇开始激增,已能熟练获取概念,并利用概念来组织经验。
3.数能力的发展
人类生而就有数能力,有研究者发现,即使是新生儿,也能对比较小的数目具有辨别能力。
6个月以下:这个时候的宝宝能够成功辨别小于5的数目。他们的辨别能力并不局限于静止的物体,也能够区分出持续运动的物体的不同。
他们还能区分出动作的数量,比如,一个玩偶跳两下与跳三下,甚至还能分辨出音调数目的变化。
通常,宝宝在会说话之后不久就能够数数了。早期的计数能力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物体,比如,1个草莓、2个草莓……能说出10以内的数字。
3~4岁:宝宝大多已能够精确地数数了,并且可以在数字与所代表的物体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4岁半~5 岁:此时,宝宝可以按顺序对物体进行计数,并知道最后一个数字代表这些物体的总数。
6岁:宝宝的算术能力是在计数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宝宝需要借助实物,或者手指来完成计算。数数策略是计算数字相加的最简单的策略。6岁的宝宝会运用一些简便的数数策略。
比如,当问到他们八加三等于几时,他们会从较大的数字8开始再数3个数,8、9、10、11,得出答案是11。
孩子出生时,每个人的天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长大了之后却只有不到1%的孩子可以成为天才。从开始的几乎100%,到长大后的不足1%,二者之间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后天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孩子所处的环境。
那什么时候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呢?人类学习存在“关键期”。
幼儿学习存在“关键期”
在学习关键期内,孩子能够学得好学得快、甚至可以发展特殊的能力。而过了学习关键期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回忆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因为在7~10个月的时候人类大脑的髓磷脂鞘化进入到爬行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的道理,10~12个月的孩子是站立的关键期,我们不用怎么教孩子走路,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当孩子进入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我们可根据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来了解3~6岁的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学习决定孩子日后成才与否
3岁以前,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基本行为,口头语言、计数以及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因此3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合理的,因为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口头语言,并具备一定的规则性,同时3岁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形象视觉指的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会发现3~4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甚至会问得大人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5岁,孩子进入到书面语言及数学概念和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6岁,主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因此,对于3-6岁儿童的培养是决定其日后是否成才的一个关键期,培养领袖气质就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幼儿教育重在综合能力培养
人们大概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我们身边成就最好的那个人,不一定是上学时成绩最好的那个人。因为很多时候成绩和能力是不成正比的。
因此,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抓住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而3~6岁,正是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老人们也说过“3岁看大7岁看老”,因此相信每一位有责任、重教育的爸爸妈妈都应该帮助孩子在这样的关键期里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天赋。
现在许多家长很重视宝宝的走、跑、跳等动作的发展,对宝宝是否会爬却不太重视。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爬是宝宝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他的成长非常有益。
首先爬需要抬高并左右转动头部,有利于锻炼颈部肌肉;
其次,爬需要胳膊及手腕的力量支撑整个上半身,因此,有利于锻炼胳膊及腕的力量,对今后用笔涂鸦、用勺子吃饭都有好处;
第三,爬行时,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参与,并要保持动作的协调一致,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使宝宝学会走路后,不易跌跤,增强动作的灵活性。爬还有益于宝宝的骨骼及神经器官的发展,当宝宝动作明显不协调时,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因此,家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宝宝爬行。
宝宝到了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应该把他大胆地放在地上,让宝宝第一次体会从A点主动运动到B点的感觉。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即使他的第一次爬行只运动了几十厘米,那他也爬过了从“植物王国”到“动物王国”的界限。
有些家长说,我家宝宝都3岁了,他没爬过,那怎么办?专家说,那就需要采取补救措施,补上爬行这一课。这对于剖腹产、出生后发生窒息以及脑损伤的宝宝尤其重要(脑损伤的宝宝的训练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爬行“理论”
每个动作在大脑中都有相应的投射区,不同姿势的爬行是锻炼大脑的不同部位——
腹爬(肚子紧贴地面蠕行)——锻炼桥脑部位的功能。
跪爬(膝盖跪在地上爬)——锻炼中脑部位的功能。
腹爬是跪爬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走路、跑跳的基础。
刚开始爬的时候宝宝的动作肯定不标准,不是交替式的。没有关系,给他机会,让他多练习。等到他可以交替式的腹爬了,他就有了一个“交通工具”,可以四处爬。随着宝宝脑的发育,会逐渐克服重力跪起来,可以跪爬了。这时宝宝就有了一个更快的“交通工具”,他可以到处探索了。家长就更应该让他爬了,不要阻止他。给宝宝创造更多的机会爬行,大脑的相应部位得到锻炼,宝宝会变得更聪明。
爬行关键期
民间有句顺口溜:三翻、六坐、八爬爬。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当宝宝8个月左右时,他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了爬的能力,因此就可以教宝宝学爬了。太早学爬对宝宝并无好处。如果太晚,宝宝已经会走,就会对爬失去兴致。
爬行方法
腹爬训练:腹爬是爬行的基础,是宝宝们一定要学会的。
准备姿势:趴在地上,肚皮着地,头自然抬起,屈肘、腿伸直。
方法:爬行时右手对左腿,左手对右腿,右手上,则左腿上(右手向上伸直,左腿向上屈,头向左,用右肘及左膝的力量向前爬,直到左膝伸直)。反之亦然。
要点:爬行时腹部不能离开地面,屁股不能翘起来。要呈交替式,即右手上时左腿弯曲蹬地,左手上时右腿弯曲蹬地。
跪爬训练
有些宝宝不用忙,自然而然就学会爬了,而有些宝宝则需要助,才对爬产生兴趣。对于需要助的宝宝,家长要充满耐心和信心,积极地参与到宝宝的活动中来。
正确的爬行动作:腹部抬高,四肢着地,手脚步交替向前。
在最初的锻炼阶段,宝宝掌握不好方法,可能还在腹爬,或者只是双腿用力一蹬,往上蹿,这都没有太大问题,只要宝宝渐渐熟练,就能掌握要领,很快学会——
1.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作为宝宝的小小游乐区,将宝宝趴着放在地面上,在宝宝面前150公分左右的地方放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玩具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为得到玩具促使宝宝向前移动身体。当宝宝够到玩具时,要让宝宝玩一会儿,并表扬宝宝,增强他的成就感。
2.家长拿着一件有趣的玩具蹲在宝宝前面四五十公分的地方,对宝宝说:“宝宝你看,这个小鸭子会叫。”吸引宝宝,宝宝向你爬来时,要一点点向后退,逗引宝宝向前爬得更多。当然不能总是逗引,而宝宝得不到玩具,让宝宝失去获得的欲望。如果宝宝不爬,家长可以站在宝宝身后,用双手手掌抵住宝宝的小脚掌,左右手分别用力,促使宝宝向前爬。
3.如果宝宝情绪不好,不愿爬时,可先暂时放弃这项活动,等宝宝情绪好转时再玩。
4.如果宝宝自始至终都不愿爬,或者宝宝没有经历爬的过程就会走了,对于这样的宝宝,补救的措施是让他参加其他活动,比如玩游戏场的海洋球池、钻滚桶等,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
爱心提示:
1.由于地球的引力,小宝宝可能只会趴着一动不动,这时可以让宝宝从斜坡上爬下来,就容易多了。
2.如果宝宝已经两三岁了,就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再让他爬,他会反抗。因此想让孩子爬,大人仅仅站在一边督促是不够的,还要陪着爬,一来便于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二来带动孩子一起爬的兴致。
3.宝宝爬的时候,可以放些好听的音乐,妈咪也可以和宝宝聊天、讲故事,让他感觉爬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
4.可以用其他游戏增加爬的乐趣,比如,早晨起来时,妈咪让宝宝从被子的这头爬到另一头;让宝宝从扁的包装箱中爬过去等等。
5.每次爬的距离和时间不要太长,一般20米左右即可。
6.爬也是很累人的运动,宝宝爬完后让他喝些水,补充一下体力,如果衣服湿了要及时更换。
7.智力正常的宝宝通过家长的指导,学一学补一补就可以了,而存在脑损伤的宝宝,通常学不会腹爬,对这样的宝宝家长就要多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其他智力或动作障碍,必要时带宝宝看医生。
8.有的宝宝长期一侧身体无力,需要另一条腿拖着向前移,并伴有其他动作发展迟缓时,家长要小心,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6月28日上午,摇篮网“启迪未来”公益大讲堂北京站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此次活动主题是“让宝贝赢在起跑线上”,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成华教授主讲,150多位家长来到活动现场认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高教授详细阐述了婴幼儿智力发展关键期培养的重要性,教育的自主快乐原则、怎样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和培养宝宝的能力等相关内容。讲座最后,高教授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宝宝发育的关键期教育,关键期是孩子发展重要的时间,一旦错过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狼孩,盲猫等科学试验及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互动问答环节中回答了家长们热情的提问,讲座结束家长们围着高教授久久不散。
摇篮网CEO高翔等摇篮网领导来到现场做了简短发言并为幸运听众抽奖。许多家长在现场表示这场讲座及时,解决了很多自己育儿当中的问题,希望今后摇篮网可以举行的更多育儿讲座。本次活动由《母子健康》杂志友情支持。
1、理解数字的概念
爸爸妈妈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木珠、碗、豆子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物品更加能够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2、学习分类的方法
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3、了解顺序的概念
顺序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序。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到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4、认识大群体和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例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5、建立时间的概念
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做事也许会更规矩些。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
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其他适用的一些小方法:
首先要丰富孩子的词汇,使他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
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亲身实践,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游戏。
进行比较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的游戏。
进行训练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等。
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引起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在使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讲故事是最常用的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归纳了给孩子讲故事的十大好处:使儿童愉快;学习语 言;陶冶情操;增进知识;发展想象力;陶冶嗜好;增进友谊;抑制恶感;培养发表能力; 随机应变。讲故事对促使孩子智力和品德的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是非常简便易行的。 为获得直接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效果, 可以像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妈妈那样。 小时候, 妈妈经常给歌德讲故事。但每次讲故事都不讲完,讲到一定阶段或重要的转折点就停下来, 叫歌德自己去想,想想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次日接着讲。次日讲故事之前,妈妈首先问歌 德昨天讲到什么地方, 你猜猜后来会怎么样?通过长时期的训练, 歌德的想象力得到迅速的 发展。当歌德成为著名诗人以后,人们问起他的成材之路时,他总是把妈妈给他讲故事时每 次都留个“小尾巴”叫他去想一想,看成是自己思维发展的起点。 歌德的妈妈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 采取提问的方法, 不仅促使孩子思维积极性的发展,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让孩子寻找具有共同外部特征的事物。 小孩子都好玩圆形的东西,比如锅盖,可以问孩子“锅盖是什么形状的呀?然后问, 你指一指,看还有什么东西的圆形的呀?太阳、自行车轮胎、雨伞、电子表、小皮球、水碗 的口、瓶口、洗脸盆、灯罩口、小熊猫的眼睛,等等。这可以叫做“一形多物”。再比如, 拿一朵红花,问孩子,你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呀?这可以叫做“一色多物”。这可 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列举某一事物的用途。 比如,给孩子洗手时,可以问孩子:“你说这水,除了洗手还有什么用途?”孩子可 能会说还能洗脸、洗头、洗小脚丫、洗澡、洗衣服、洗菜、能喝、能煮面条、煮饺子、浇花 等等。再问:“河里的水能做什么?”可能会说能游泳、浇地,大一点孩子还会说出能发电 等。这可以叫做“一物多用”。这既能促使孩子积极思维,也是利用联想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四、随手画个图象或线条,让孩子看“像什么”。 比如,画一条不规则的曲线,问孩子你看这“像”什么呀?可以启发孩子大胆地说, 孩子可能会说像绳子、鞭子、蚯蚓、蛇、山脉、河流等等。这通过观察认识相似、相近、相 仿事物的特征,既能提高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五、培养比较的能力。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的思维过程,实质上也是揭示事物与事物 之间的内部联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比如,开饭之前,让孩子给家庭成员分 发筷子,要求每个人的筷子都要一样长。让孩子比较两种水果的颜色,比较水果的大小。还
喜欢《抓住孩子思维发展关键期,教育孩子更轻松》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