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
尤女士的孩子4岁多一点,以前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后来才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也送进了幼儿园。也许爷爷奶奶跟她说过,爸爸妈妈在外面赚好多好多钱给你买好吃的,现在孩子变得爱攀比了。有一天她气喘吁吁地从幼儿园跑回来,一进门就问:“妈妈,莉莉说她妈妈赚的钱比你多,妈妈,你告诉我,你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是吗?”看着孩子期待的表情,尤女士只能对她说是的,妈妈赚的钱比莉莉妈妈多。可是尤女士家的经济条件比不上当地的家庭,平时买给孩子的玩具教具没有本地小朋友的好。孩子经常从幼儿园回来闹别扭,嫌自己的没有别的小朋友的好。尤女士也不好怎么批评她,毕竟这么小把她带到这里孩子也委屈。可是,怎样才能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呢?
二、诊断
人人都有自尊心,希望自己可以比别人好,孩子也是。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以前的内部精神满足——需要他人对自己或行为的赞赏和认可,发展到外部的物质满足上,开始通过物质比较来确认自己价值的成长过程,而这就是最初级的竞争意识。尤女士没有批评孩子是对的,但需要调整的是: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委屈了孩子这种心态。要知道,当大人有这种心态时,孩子更觉得父母应该满足他的要求。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爱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比给予他丰富的物质要重要得多。
三、建议
1、家长以身作则。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2、教孩子用钱,学会“理财”。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3、转移孩子攀比的焦点,将攀比转化为动力。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首先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有竞争的倾向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比别人更好。如果抓住这种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点转移到游戏、学习、创造、良好行为等方面,这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力,让孩子设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认识更多东西,培养孩子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的兴趣。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了,就不会局限于与伙伴物质方面的攀比了。
导读:孩子的重复行为揭示: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其实,婴幼儿“喜爱重复”的行为,不是“固执”或“一成不变”,这是他们的特性。一般来说孩子“喜爱重复”有着自己的用意。
月月今年快3岁了,特别聪明乖巧,可有一个“坏”习惯让妈妈非常担心,就是月月喜爱重复地做某件事情。
孩子的重复行为揭示: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在爱中进行重复共读曾听见一位父亲象拆穿西洋镜般地说:“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拿书要我念,其实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力罢了!”这位父亲说的虽是实情,但其实他的孩子想要表达的讯息是:“请你爱我!”婴幼儿从重复行为中获得成长,成人在提供婴幼儿重复行为的环境中灌输孩子的生命;孩子绝非固执,成人更非安排一个呆板的环境。在一读再读的亲子互动里,不但有爱,还应和着人类成长的规律和需求!婴幼儿从重复行为中获得关注,爸妈也在孩子的这种重复要求中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因为在一读再读的亲子互动里,充满着爱和关注!
当你在某天、某时、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招收被拒绝的挫折时,建议您用以下方法:
1、您只须慢慢地、一页页地翻书中图片给幼儿看,对孩子的问题则简短答腔。只要一会儿功夫,婴幼儿通常就会失去当下再看的兴头,但却不会失去明天再读的兴趣。
2、当您察觉婴幼儿想要求再读,3、可反问孩子:“你从书上看见了什么?”或请他们自己“念”给你听。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幼儿可以自己嘟哝嘟哝、煞有介事般地念起书来。把被重复要求的对象转回到幼儿身上,他们大可在一读再读后,而自行决定结束该次的阅读经验。
3、直接诚恳地告诉幼儿:“爸爸(妈妈)累了,现在不想再念。”大人诚实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坦诚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习惯。孩子从小获得大人坦诚的对待,就有机会学习坦诚的方法和态度。父母对孩子坦诚,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幼儿,也常常能尊重您坦诚相告下的决定。可在念完书时,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
导读:当孩子毫无理由地被强求保持一致的时候,就会找别的孩子发泄他的不满。这是孩子欺负人的一种类型,应该引起家长注意。
场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顶黄色帽子去幼儿园。”妈妈对孩子说。“不,我喜欢红的。”孩子表示反对意见。“不行,只有你一个人戴红色的。”妈妈坚持。在妈妈的坚持下,孩子只好戴着不喜欢的黄色帽子去了幼儿园。他发现另一个小朋友戴着红帽子,就为难起他来,并且带领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欺负他。
分析:
孩子终于听了妈妈的话,勉强戴着黄帽子去幼儿园了。可是内心非常不满,所以他用妈妈的方式开始为难起小朋友来了。显而易见,孩子的心理是前后自相矛盾的。这是感情在作祟,对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怀有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为妈妈支招:
妈妈那种因为只有你与众不同,所以不许戴的理由是错误的。服装也好,随身带的用品也好,要根据个人爱好而定,要承认这种自由。当然,出于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要求孩子戴黄帽子的规定例外。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必须耐心说明理由,让他听明白,想得通。当孩子毫无理由地被强求保持一致的时候,就会找别的孩子发泄他的不满。这是孩子欺负人的一种类型,应该引起家长注意。
场景:在外是豆腐
“你真是个窝囊废!”妈妈向受了欺负的孩子说。“……”孩子不吭声。“人家打了你,你就应该打他。”妈妈更生气了,不禁吼起来。可是,无论妈妈怎么说,孩子都低着头,一声不响。
分析:
受欺负的孩子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回到家里向妈妈诉苦:昨天小强对我如何;今天阿义对我如何。这种类型的孩子,多半不是真正受欺负的孩子。也就是说,从客观上看,他不是受欺负的对象,有一点小事,他就觉得受了欺负。另一种类型是真正受欺负的孩子—他虽然有时也向家长诉苦,但更多的是表现出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神态。
为妈妈支招:
孩子被欺负,大多数发生在幼儿园,家长看到的时候很少。因此,家长能够照顾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留心下述两种情况:对第一种类型的孩子,不要认为他是受欺负的孩子,为他担心,把他关在家里自己带他玩,这些做法都会产生反效果。对于这种孩子,应该改变平时“温室里的花朵”的教育方法,不能只让他与家长生活,应该让他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他的抵抗力。对第二种类型的孩子,则要请求园方出面积极采取具体措施,扭转孩子受欺负的局面。
场景: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
“你在幼儿园说话要大声些。”妈妈对宝宝说。“是大声的嘛。”宝宝有些不满意地嘟呐。“撒谎,老师都告诉我了。”“……”妈妈很苦恼。她不明白,在家里声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怎么就成了“小绵羊”?
分析:
“我想大声讲话,可怎么也说不出来。也想玩个痛快,可就是不行。”这就是孩子的心情。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幼儿园。一回到家,他说话的声音大了,身体也运转自如了。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是因为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心理压力太敏感,有一种压抑感。也就是说,由于紧张,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家里没有压力,身体里的能量当然就能自由地释放出来了。
为妈妈支招:
妈妈首先要停止对孩子的鼓励和催促,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为幼儿园集体生活形成的心理压力不是孩子对抗得了的,所以孩子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他对这种集体生活的承受力。
具体做法是和幼儿园的老师商量,请他们协助找出一个性格老实、内向,以及具有“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这种倾向的孩子,把他的家长介绍给你,让这两个孩子互相往来。今天在这家吃点心,明天在那家洗澡,让他们生活、游戏在一起。因为彼此都是内向性格,两人都能得到人际关系的基础训练,培养起抵抗力。另外,请幼儿园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对集体生活的压力逐渐获得抵抗能力。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所谓的脾气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家长的话,不听摆布,个别还出现了逆反心理,这是个关键时期,一定要处理好,不然孩子容易走歪路,有的孩子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的和老师有逆反心理,不学这科老师教的课等行,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导读:“软硬不吃”的孩子确实让人很伤脑筋,对他来“软”的吧,比如给他戴戴高帽子,他本来就够自以为是、不管人家感受了,再听好话,那岂不是更不可一世吗;对他来“硬”的吧,他好像压根就看透了大人的伎俩,知道自己也吃不了多少苦头,所以比大人还“硬”。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早引导,那么日后的行为将更难以规范,而且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孩子“软硬不吃”的问题,及早给以调整。
洋洋是个5岁的小男孩,特别调皮,在幼儿园里不是抢人家小朋友的玩具,就是有事没事招惹其他小朋友。老师跟他讲道理,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且还会大哭大闹地耍赖。有时候,老师为了激励洋洋,对洋洋说:“洋洋,如果你今天和小朋友友好,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换做其他小朋友,肯定会很兴奋得点点头,可洋洋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五角星呢!”在家里,更是了得,仗着有爷爷奶奶护着,不管爸爸妈妈对他多“凶”,他都不怕,而且还故意挑衅:“我才不怕你们呢!”真是个“软硬不吃”的小家伙……眼看再一年,洋洋就要入学了,这样子可怎么能行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着急,但不知怎样做才好?
为何会“软硬不吃”
像洋洋这样“软硬不吃”的孩子确实让人很伤脑筋,对他来“软”的吧,比如给他戴戴高帽子,他本来就够自以为是、不管人家感受了,再听好话,那岂不是更不可一世吗;对他来“硬”的吧,他好像压根就看透了大人的伎俩,知道自己也吃不了多少苦头,所以比大人还“硬”。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早引导,那么日后的行为将更难以规范,而且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孩子“软硬不吃”的问题,及早给以调整。
和所有的问题一样,要想改善洋洋“软硬不吃”的状况,首先要明确为什么洋洋会“软硬不吃”——
1、“软的不软,硬的不硬,我当然都不吃了”
这是洋洋“软硬不吃”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任何有效的办法都必须是“到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事与愿违。“软”并非说一车好话或者给一大堆好东西,“硬”也不是打屁股或者罚站之类的处罚。真正的“软”是软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得到了所需要的,改变是聪明而值得的;而真正的“硬”也是硬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改变。而对洋洋的“软”和“硬”很可能因为流于表面而变得无效——
比如,对于洋洋“抢人家玩具”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而言,其真正的需求并非“故意让小朋友哭或生气”,而是“想和小朋友玩,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所以如果老师或者家长只和洋洋讲一番“和小朋友要友好”之类的“软”道理,对洋洋当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洋洋自然也不会或者难以听从了。
再拿“硬”的来说,“硬”的根本性就在于“明确、严格与一致性”。所谓“明确”,就是对哪些行为合理或者哪些行为不合理,有明确的规定;“严格”,就是对违反基本规则的行为坚决地予以指正;“一致性”就是只要出现某种不合理的行为,都会得到同样的回应或处置。对于洋洋而言,这三点可能都不够“硬”:首先,洋洋的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对洋洋有一套明确的行为规定呢?比如明确地指出什么是“友好”——“和小朋友在一起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其次,洋洋的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留意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呢,会不会常常用“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的理由自我安慰呢?还有,在洋洋出现不合理行为的时候,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大多会给以一致的回应呢,比如,只要洋洋耍赖,就不予理睬。
请洋洋的家人和老师仔细想想,平时对洋洋的“软”和“硬”是否到位了,是否能让洋洋的心为之所动。
2、“大人一会软,一会硬,我也不知道该吃哪一套”
如果说前面一点是“软”和“硬”单独运用不当的话,那么这个原因就是“软”和“硬”配合运用的问题了。是的,对于孩子而言,既要讲“软”道理,也要用“硬”规则,二者如果能巧妙结合,效果当然会好;但如果二者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洋洋这样的感觉“大人一会软、一会硬”的混乱感觉。之所以会出现混乱,往往是因为大人的情绪化,大人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当心情好的时候,对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常常“宽大处理”,说几句就好了;而心情烦躁的时候,对洋洋同样的不合理行为则会“狂风暴雨”一通,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材”。原本不管是“软”还是“硬”,都是为了让洋洋懂得行为规则,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学会自我控制;但这样的“软硬兼施”,只会让洋洋觉得行为结果取决于大人的情绪,与自己怎么做无直接关系。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一致性”的问题,不仅“硬”要强调一致性,“软硬兼施”也要讲究一致性。
3、“爸爸硬的时候,奶奶不让,我当然就不吃‘硬’的了”
这是最通常的一个原因了,就是因为大人之间的不统一而造成孩子的行为规则缺乏。这一点很好理解,你想想看:本来老虎是很让人敬畏的,但如果被关在了铁笼子里,还有几分恐惧呢?生活中,如果爸爸在对洋洋来“硬”的,而其他的家庭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却一个劲劝阻爸爸,那还能怎么“硬”呢?这其实是洋洋最得意的心底话了——“因为有‘笼子’挡着,我才不怕你呢!”
“软硬兼施”战略
既然明确了原因,那么“怎么做”相信大家也已经心中多少有数了。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做法,供洋洋的家人和老师参考——
1、软要软到心底里
所谓“软”,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理解、包容、鼓励与引导”,具体到孩子的行为时,应该是:
(1)要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比如,同样对于洋洋“抢人家玩具”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而言,如果老师或者家长能够“点明”洋洋的行为需求——“老师/爸爸妈妈知道,洋洋其实并不想惹小朋友生气,只是想和他们玩,是不是?”那么,就可能“软化”洋洋的“铁石心肠”。
(2)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以包容,给洋洋改善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急于求成。如果我们不是一下提“洋洋,如果你今天和小朋友友好,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而是说“洋洋,如果你可以和嘉嘉一起玩积木,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3)鼓励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强化”,也就是对积极行为的及时表扬和奖励。对于年幼的孩子,与其揪着他的“不良行为”,不如抓住他的“良好行为”给以强化、巩固,用塑造积极的行为来使不良行为自行消退。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要多用积极引导的方式来塑造洋洋的合理行为,而对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多用“冷处理”的方式,让他自然消退;双方可多用积极的语言来刺激洋洋,让洋洋树立新的自我认识,比如:洋洋挺关心小朋友的,昨天文文哭了,他就跑来告诉我了……
(4)引导就是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只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幼儿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同伴榜样的作用,请“懂事”的小朋友多与洋洋玩,让洋洋不知不觉地受到积极影响。
2、硬要硬到骨子里
前面已经说过,“硬”的根本性就在于“明确、严格与一致性”。所以,可以尝试这样做:
(1)详细地列出洋洋与同年龄孩子的行为差距。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做一次深入的沟通,请老师帮忙将洋洋与同年龄孩子的行为差距列出来,越具体越好。
(2)洋洋的家人可以请专业权威人士(如教育专家)来做洋洋爷爷奶奶的工作,请爷爷奶奶积极配合。
(3)全家根据洋洋的行为,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的家庭规则,对洋洋的任性行为给以控制,树立家长权威;该行动前最好去咨询一下有关专家,学习必要的行为控制方法(如:冷处理、代币法等)。
(4)有意识地引导与示范洋洋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愿望,并寻求愿望的满足,比如:如果洋洋用“哭闹”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则全家要统一“拒绝”,因为越是满足他,就越会助长他将该行为延续下去;而一旦该方式连续遭到全家“拒绝”(尤其是爷爷奶奶态度的转变),洋洋将寻求新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要注意积极引导与示范,告诉洋洋“可以这样做……”
(5)与幼儿园老师达成默契,配合幼儿园里的奖惩制度,不要让孩子在二者之间钻空子,比如:幼儿园不奖励的东西,反正家里会给的。
幼师资料《对幼儿园有“恐惧感”怎么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