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断了超人梦
星期六的晚饭后,多多又在看电视。奶奶走过去陪在多多身边,这次奶奶太粗心了,没去看多多在看的什么动画片。坐下来没多会儿,多多从椅子上飞跃到离椅子一米多的床上。奶奶当场吓的不轻。当然多多没有跳到床上,是趴到床上的。这已经超越了多多的运动能力,想来是动画片给予了多多超能。想想真后怕,奶奶马上问多多:“你是在学超级飞侠吗?”多多满脸恐惧的神色,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是点下头。
再问:“超级飞侠是会飞的,多多也想飞,怎么办呢?”多多是一脸芒然啊。爸爸和奶奶怕多多产生不良的后果,继续进行引导。让多多再学超级飞,从他现在的床上飞到旁边的沙发上。在爸爸和奶奶的鼓励下,多多勇敢地一跃。这次吃了苦头,右膝盖碰到沙发角上,多多有了可以哭出声的理由。“哇哇,我哇哇了……”再让多多做飞跃的动作,怎么也不愿意去做。爸爸坐到沙发上,缩短了床与沙发的距离。看多多还不敢跳,爸爸还用个软软的枕头放到腿上,这样的话虽说足够安全,但多多是吓坏了,嘴里说着“不要,我就是不要。”还拼命地摇头。
想来通过让多多亲身体验来痛的教育,多多再也不会去做什么超人了,也足以了断多多超人的梦想。可能不让多多产生自卑心理,爸爸对多多说:“超人不是想有就有的,他要努力学习才有的,多多以后要认真学习,会有超人的本领。”奶奶对多多爸爸又有新的认识,比奶奶想的多啊,考虑的很周全。
在被现代电子媒体包围的今天,在我们越来越倚重电视这个电子保姆的时候,我们该让我们的孩子看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给他们选择他们爱看我们也愿意让他们看的动画片呢?
这值得我们来思考。象上面多多的事例,很庆幸多多旁边有奶奶作陪,发现问题马上进行有效的解决。不要等问题来了再去补救,就恨之晚也。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午睡时,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例如我们们班的张梓靖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冲你做鬼脸,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看小雨睡得真香,还有心心和小安睡得也很香。”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希希睡得很好,还有涵涵。”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随笔:后悔自己的武断
开学来的天气一直都是阴雨连连,孩子们的早间锻炼也只能在班上进行了。今天我们把录音机里放起了音乐,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跳跳舞。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一个个的咧开着嘴大声的欢笑着。可有阵哭声传入我的耳朵里,我很紧张的寻找哭声的来源。原来是陈欣宇和蒋云。我走过去问原因:“怎么了?”蒋云已经吓得不敢说话。这时陈欣宇哭着说:“他打我!把我的手打破了!”一看陈欣宇的手上有一条指痕便大声的问蒋云“你说说,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这么调皮!”蒋云的性格本身就有些内向,一直将着不说话。我看他不说话就更觉得生气。认定了是蒋云的错,快对陈欣宇说‘对不起’。”蒋云绞着手,不说话。我又要求说:“快向陈欣宇道歉,说‘对不起’!”蒋云停顿了几分钟后,才不情愿地抬起头对陈欣宇说:“对不起。”我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蒋云说:“以后再也不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听见了吗?”蒋云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中午孩子们午睡了,我坐在他们旁边陪着他们,看见了蒋云熟睡的脸庞回想起了上午的事情。蒋云平时很乖巧,从不会无端的去打人的。而陈欣宇呢,平时有些娇生惯养,有时候会一些无理取闹。当时我没有仔细询问事情的过程,只是看到陈欣宇的手破了就认定了蒋云的“罪行”并且还强制性的让蒋云认错,没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是不是太武断了呢?所以我决定等他们起床后再深入的调查一下。
等到下午吃过了点心,我找来了陈欣宇和蒋云,仔细的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找好朋友跳舞的时候,陈欣宇把椅子挡住蒋云,不让蒋云去找好朋友。蒋云情急之下去抢椅子所以才不小心抓到了陈欣宇。了解了事实的真相,我很后悔!后悔自己的武断,让蒋云受了“不白之冤”!我真诚的对蒋云说了声:“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但是以后遇到问题要先告诉老师,好吗?”之后我也找来陈欣宇对其进行了教育!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如果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仔细的,耐心的询问过程然后再去一分为二的解决,就不会导致开始的结果!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可以看出我的不成熟和不沉静!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慢慢沉淀!
这就让我想起来,开学来报名的那天,我说了一些严厉的话语,因为当时真的很不乐意接收这样一个学生的。因为从以前他的学习态度来看,他是一个很不认真的孩子,而且更令人讨厌的是,那个“聪明”的脑袋里面多是骗人的东西,让老师一次次的相信他是多么无辜。有一个很坏影响的习惯,就是不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何作业,他不是在完成作业的基本上,开始干其他的事情,而是在“迫于无奈、不得不”的情况下。
今天的孩子让老师看到了希望,让老师也有一种热情去教授他新的知识,让我们都喜欢这样一个懂事、能够为班级出力的这样的大孩子。
美术课刚结束,孩子们都忙著收拾美术用具和图画书。只有硕硕和太太的小桌子上还摆着一大片的美术用具,而且低着头在说着些什么,太太的小眉头紧皱,好像要哭的样子。我没有说话,而是悄悄的走到他们的小桌子前,假装帮他们旁边的小朋友收拾东西。只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直尺,拖着哭腔说到:“你赔!你赔!我再也不跟你玩了!”硕硕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好像在强忍着没有哭出来。我仔细一看,原来太太手里的直尺有一个小角被掰断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走到他们的小桌子前,问到:“小朋友们都在忙着收拾小桌子,都没有时间说话,可是你们两个在讨论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太太抬头看了我一眼,把事情的经过讲给我听。原来太太的爸爸前几天刚给太太买了一把直尺,今天带到了幼儿园里。上课的时候硕硕因为总是画不直直线就像太太借了直尺用,结果却一不小心折断了一个角。太太又伤心又生气,才说了刚才的话。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对硕硕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把太太的直尺弄坏的,是因为不小心,但是我们还是要给太太说声对不起,对吗?”硕硕抬头看了我一眼,点点头,并向太太道了欠。太太依旧皱着小眉头,但还是对硕硕说了声没关系。这时我又说到:“你们两个一直都是好朋友,遇到问题要互相谅解,要共同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现在我们一起来把直尺修好吧。”我拿来粘胶和贴纸,指导硕硕将掉下来的角和直尺粘在了一起,又在粘口处贴上了一个好看的贴纸图案。然后硕硕把尺子拿给太太。太太一看小尺子被修好了,还变得比以前更漂亮了,一下子笑了起来。忙对硕硕说:“我们还是做好朋友吧,下次你再用的时候要轻轻的,别再弄坏了。”硕硕看到太太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我忙说:“小朋友们的小桌子上都已经干干净净了,我们也要抓紧时间收拾啊。”两个小伙伴又和以前一样开开心心的开始收拾小桌子上的东西。
表扬鼓励是班级里老师常用的方法,但是有些事的表扬也是有对象和方法的。
挑食、吃饭慢、不吃饭,这些都是班级里幼儿的一些问题,十分的让人着急,班级里有一个孩子,吃饭让人十分的头疼,挑食严重,幼儿园的任何菜都不吃,白米饭也需要老师慢慢的哄着,一点一点的喂着吃,还经常吃不完,让人十分的着急。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把饭给吃完了(虽然是老师喂的白米饭),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这个小朋友,表扬他吃饭有进步,现在吃饭比之前好了,可以把一碗饭吃完了,并且奖励给他一个贴画,对他说:“今天你吃饭有进步哦,非常棒,那明天你能自己吃饭,把一碗饭吃完那就更好了”。受到表扬的他十分的开心,到了第二天,他果然自己吃饭了,把一碗饭吃的干干净净,拿着空碗高兴的到我面前来给我看,我也十分的开心,又表扬他比昨天更有进步,从那之后,他吃饭基本就不用老师来操心了。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统一的眼光来看待幼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对于幼儿的评价要从纵向来比较,每个孩子一天天都是在进步的,要发现其进步的地方。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去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几天我在路上散步,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她的父母在后面跟着,车子歪歪扭扭的前进,忽然,车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她的父母在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最后还在看到没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自己解决困难。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就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哭闹,而且,把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吃点苦,好受点委屈,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这样能使他们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应放弃对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培养。
教育随笔:怎样对内向的孩子
幼儿的天性本应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童稚无瑕,表现出来就应是活蹦乱跳,爱说爱笑。可有些孩子,年纪小小却沉默寡言,显示出忧郁,深沉老道的样子,整天板着脸,即不爱说不爱笑也不合群不爱玩,这种孩子身体各方面都发展正常,智商也高,就是性格偏内向,与自己的年龄特征格格不入,这些孩子当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
1、要帮助他们树立应有的自信心。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造成的,老师如果听之任之,不闻不问,爱管不管,倒觉得他们挺老实,自己不费心了。那么,就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也会影响他(她)们以后的为人,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因此,我们应该多给这样的孩子予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刚入园时,胆子很小,不爱说话,也不合群,整天独自坐在那里,谁也不理,上课老师提问从不回答,也不爱参加活动,动不动就哭。后来我主动接近她,对她进行耐心的开导,并经常鼓励她,从不责备她,她做得不好也从不教训,而总是说:“不要紧,你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你进步很快。”逐渐地,她开始小声说话了,参加活动的热情也高起来了。
2、要督促他们多参加各种活动。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不合群,老师组织的活动能免则免,从不要求参加,所以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幼儿,一个也不能少,一次也不能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