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婉来幼儿园有一段时间了,在一日活动中的没一个环节都表现的非常好,但唯独在吃饭睡觉环节让老师头疼,无论老师怎么说怎么做,思婉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式。
思婉的种种表现确实让老师有些不知所措,老师说她她就瞪着圆圆的眼睛冲你笑,你不说她,她就用眼睛一直看着你。后来与奶奶沟通得知,思婉在家都是有家长陪在身边睡觉,吃饭的时间大都是奶奶细心有耐心的喂着吃,听到这里联想到思婉的种种表现,他可能是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陪伴,确实平日里思婉乖巧听话,老师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进而忽略了思婉。分析原因后我们开始修正,在关注调皮孩子的同时,也多关注那些文静内向的孩子,果然午休时老师坐在思婉的旁边五分钟不到思婉就安静的睡着了,吃饭时做到思婉的旁边对她说“思婉好好吃饭啊,吃完了老师送你一个小贴画”,虽说思婉吃的有些慢但还是能股全部吃完。
通过思婉的事情我明白了不论平日里多么文静的孩子,比起那些俏皮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祺祺是个不爱说话,不爱告状不爱发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刚上班时,刚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话,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游戏结束,喝水时,他又来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同样的话,我想,不对,祺祺这孩子并不湖涂,为什么刚刚告诉了,现在又来问呢?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样子。下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这时他已经不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满期盼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来问老师是期盼的肯定和抚爱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反思:这说明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注太少了
,以至孩子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故意提问,来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关心爱护。我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内疚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时,我非常真诚地用双手抚摸了下他的脸,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地说:“小宝宝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样动人,然后,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时,他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
我想,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观存在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便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委屈。烦恼和消沉。
提到调皮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头疼,尤其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的声音时常会变成“沙式比哑”。正当自己无计可施时,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那就是一旦发现他们表现好,立刻表扬,而且非常高调!渐渐的,孩子的进步非常快,我上课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了。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可以有改变的。好动的孩子都是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这些孩子好动的习性,让他们协助我们工作,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安静,不要动等,这样效果可能要好一些。原来我也曾经认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样怎样了,调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没有用的。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经看到了希望,跟他们在一起,现在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真谛——付出,也需要用对方法!
我一直觉得,幼儿教师如果能做到生活中给予孩子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能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应该就算是一个好老师,但经历了那件事后,如今这些在我看来都只能算做爱的外在表现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大部分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小航一次又一次地去厕所,当他第四次要去厕所时,我二话没说就找听话的艺伦陪他去,帮我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撒谎,因为我不知道小航是不是想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出去玩一玩。一会儿两个孩子回来了,我发现小航似乎有些不高兴,只见艺伦情绪激动地说:“孙老师,他只尿了一点点。”说完似乎在等我表扬他完成了任务,而小航一直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我什么也没说便让他们俩睡觉去了。
隔了几天,小航中午尿床了,问他原因却怎么都不肯说,我一气之下批评了他一顿。第二天他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出了小航尿床的真正原因。那天,我让艺伦去检查他是不是真的小便了,小航觉的很丢人,他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不想再让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去厕所检查他到底有没有尿,所以他想尿也不再告诉老师。小航妈妈后来再说的什么我似乎一句也没有听清楚,脑海中一直在想着那天的事,反思着自己的行为:为了追究一个答案,却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对待孩子我们不妨把他看做是一个成人,像我们的同事或朋友,因为尊重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空话。你爱孩子吗?那就请检查自己有没有尊重孩子。你尊重孩子吗?那就请俯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其实真地很精彩。
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学习自己独立地穿.脱衣服也可称的上是一个新的挑战。我班有一个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活动技能掌握的较慢,于是我对他格外注意,每次午睡或起床时,看到他动作笨拙,半天都穿不好衣服,就忍不住上前帮助他脱衣服.穿衣服。久而久之,他穿.脱衣服这件事就被我和阿姨代替了。偶尔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要尊重孩子的能力”,事后我反省这样的“帮助”不但没有使他获得帮助,反而养成了他依赖成人的毛病,每天睡觉时他都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正时我的帮助剥夺了他学习脱衣服的权利。我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他,于是我先清除他的依赖心理,用语言去鼓励他帮助他,让他在实践中觉得自己行,一定行。渐渐地在我的帮助下,他自己能脱衣服了。有一天,当我再要去帮助他时,他说:姚老师,我自己脱!听了这句话,我发现他的自信心在萌发。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应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祺祺是个不爱说话,不爱告状不爱发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刚上班时,刚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话,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游戏结束,喝水时,他又来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同样的话,我想,不对,祺祺这孩子并不湖涂,为什么刚刚告诉了,现在又来问呢?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样子。下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这时他已经不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满期盼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来问老师是期盼的肯定和抚爱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反思:这说明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注太少了,以至孩子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故意提问,来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关心爱护。我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内疚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时,我非常真诚地用双手抚摸了下他的脸,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地说:“小宝宝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样动人,然后,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时,他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
我想,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观存在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便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委屈。烦恼和消沉。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父母比我们做的更好。在他们看来,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更不能替他做选择。甚至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是否尊重和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拿挑食来说,中国父母大多会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多吃点蔬菜。”而美国父母大多会说:“亲爱的,你知道为什么你的皮肤会这么差吗?这都是因为蔬菜吃少了。”哪种方式更能让人接受呢,相信你心中应已有了分晓。
尊重孩子,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尊重孩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伤害孩子敏感的自尊。如,用不耐烦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无故打断孩子的谈话,代替孩子回答问题……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你没有建立要尊重孩子的思维,就可能随时逾越“雷池”。
要在中国父母的大脑里,建立尊重孩子的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部分家长思想中还残残留着封建家长制的余毒,信奉“子从父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古训,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容易感情用事,常常是情感冲淡理智,不是娇柔宠溺爱无度,就是施教言行无度。所以,要谈尊重孩子,父母应该首先“洗脑”。
1.清除头脑中的封建家长制余毒,摒弃“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等对孩子完全支使、指挥的错误观念。必须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中平等的成员,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更不是可以任意摆弄的“玩意”。当然,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但这种管教应该重教轻管。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作为标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2.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如果孩子背负着那些沉甸甸的人生理想,那么他必将失去快乐的童年。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杰作”,也不是你的“翻版”,他应该有自己的道路。所以,在给孩子规划未来时,应顺其天性,不要逼着他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你有了这种思想做指导,就会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而不强迫他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孩子具备良好的素质基础和基本能力,即使没有达到你的目标,也能开创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决不可走向极端。尊重孩子,一味地打骂不行,百依百顺也不行。任何事情,一旦过了度,就肯物极必反。所以,面对孩子,父母应有自控意识,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
国庆节后苑苑小朋友插到了我班,她适应环境较慢又比较难沟通,每次和她说话她总是显得很紧张,低着头不理你。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不喜欢我吗?我很苦恼。于是我特别关注这个孩子。第二周的一次活动课上,我有了新发现:我偶然用余光扫到她时,发现她总是乐滋滋地用幸福的目光注视着我。这样的目光能不喜欢我吗?我马上给予微笑和友善的目光。但她发现我注意到了她,就马上把目光移开。午睡起床后,我给小朋友梳头时,总会有几个小女孩利用等待梳头的时间凑到我跟前说说悄悄话。这时我总会发现梳着短发的她也凑过来,在小朋友的身后享受着这份师幼间的亲密交流。当我发现她,把话题引给她时,她总是一愣,马上转身跑开了。我就把她叫回来,慢慢给她梳短短地头发,再借机会说几句话,交流地很真切,带有主动性,苑苑流露出了丝丝幸福之情。
噢,原来是这样的,孩子的经历和性格决定了她太过羞涩,难以与别人沟通。可是我已经感觉到她内心的热情及那份与老师亲近地渴望。
因此,在给孩子关爱地同时耐心地等待着机会,默默地帮助她,这样孩子才会轻松快乐地在广阔的天地里健康成长!
兴趣教育
今天清晨,当阳光洒满整个院子的时候,孩子们出操了。统一的音乐,却没有统一的编排、同样的动作。每个班级的小朋友拿着各自制作的器械——花环、扇子、哑铃…….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的十分投入,十分快乐,不时的还有孩子自己的即兴表演。一切是那么有序,又那么自然;是在做操,又像是在舞蹈,在游戏,在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天性。
激发兴趣,让孩子在愉快情绪的支配下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我们台后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宗旨。
探索科学的乐趣
今天早上入园时,我发现李代龙身边围了许多小朋友,正玩得有声有色。我也感到新奇,大清早,李代龙又出了什么‘好招’?走近一看,原来是他带来了好玩的磁铁,我灵机一动,何不大家一起玩玩?
于是我连忙从材料袋里找来好几块磁铁,又随手在活动室里收集了一些物品,加入到孩子们中间。每件物品我都先让孩子们猜一猜能不能吸住,然后让他们试一试,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边,吸不住的放在另一边,最后让孩子们总结出能吸住的都是铁做的。随后我把发卡丢在水里,问谁能不湿手把发卡取上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我按他们的建议用磁铁做了一个小鱼钩去‘钩’发卡,孩子们开心极了。
接下来我又变起了魔术,在塑料小熊的肚子里装进一个铁块,放在薄板上,用磁铁在板子下面吸着小熊前进,再让小朋友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孩子聪明极了
,一会就把谜底
话说“秋冻”
秋天已到,天气渐渐凉了,这句“春捂秋冻”的老话对于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实行起来并非易事,“春捂”还容易,要“秋冻”就舍不得了。“秋冻’,就是说自秋季开始就适当给孩子少穿一点衣服,这样到了严冬孩子才会不怕寒,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户外活动锻炼的项目不同,但那些穿得过多的儿童,稍一活动就会大汗淋漓。每天户外活动时,常见一些孩子满脸通红,头发湿漉漉的,汗水顺着发梢往下滴。当孩子活动时,如不能充分散去身上的热,就会处于“郁热”状态,使其活动能力下降,新陈代谢不良,久之,这些孩子就会既怕热又怕冷,还容易感冒。
与成人相比,孩子是怕热而耐寒的。孩子的活动量少一增加,就出一身汗。当成年人感到冷时,摸摸孩子的手并不凉。
喜欢《教育随笔:孩子更需要尊重》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