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把事情变得更简单

05-06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育随笔:把事情变得更简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学的时间到了,每到这个时间,在幼儿园呆了一天的孩子们就会特别的兴奋,不是交头接耳的说话就是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要不就是上厕所喝水,就在家长来的那一刻特别的乱,怎么强调纪律效果都不好,怎么办呢?这个头疼的问题纠缠了我好久,怎么样就能让这些孩子们变得听话点呢?

今天无意中听到了小朋友的谈话,刘一冉说:“来,咱们来唱歌吧,”接着刘一冉就和许多娇唱起了我今天教给他们的歌,其他小朋友为了表现自己也唱了起来。我突然想到:这招能不能在放学的时候用呢?

放学的时候到了,今天我提前让孩子们上完小便喝足了水,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歌,孩子们玩的可高兴了,教室里安静极了,嘿嘿这招还真管用,孩子们还沉浸在愉快的游戏里时就被一个一个的接走了,感觉着今天的放学时刻,心理还真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呢!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在放学的时候复习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我们放学的纪律变好了。原来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什么事情都是如此的简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教育随笔: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用心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光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用心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橙橙小朋友昨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后跟被自行车夹到里。她妈妈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他格外关注。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领孩子们到室外进行律动和体育游戏,恩熙跑过来说;“老师,橙橙来上学了。”我看到橙橙,未加思索地对他说:“橙橙,你脚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园边上看小朋友做游戏吧。”听了我的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他忽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花园那边走去……

橙橙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集体,他并不快乐!我迅速改变了想法:“橙橙,等一下!老师还要请你帮忙。今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橙橙爽快地答应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运动量最小的一个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橙橙站在原地,但他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次后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要跟橙橙安排一个合适的游戏角色,即使没有合适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感受,在不经意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今天忽略了橙橙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橙橙的感受,橙橙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教育随笔:把机会还给孩子


午餐时间到了,王老师把菜拿到教室,说今天我们吃虾,我和王老师一起分好了饭菜,这时王老师开始帮小朋友剥虾皮,我问她为什么要剥,那么多虾等老师都剥完饭菜都凉了。她说孩子们不会剥,我马上制止了王老师的做法,告诉她,把机会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自己试一下。

每次吃下的时候,有好多的小朋友都会说:“老师我不会剥”,我说现在老师教你,请你拿起虾,先把虾头摘掉,再把虾腿摘下来,最后把虾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现在就可以吃了,孩子们都忙着自己剥虾。

后来我将这件事情讲给家长听,家长的反应就是我家的孩子肯定不会剥,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现在的小朋友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孩子的动手机会少之又少,有些家长是怕孩子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办,孩子在家就是衣开伸手,饭来张口。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个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让孩子尝试去做的话,怎么知道孩子做得好不好,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去培养,而做家长的应该创造机会给孩子去锻炼,千万别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只有把机会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育随笔:把主动还给孩子


对于语言活动,特别是故事活动,我们一般的常态套路是老师讲述然后帮助幼儿分段分析故事情节,最后整理再讲述一次故事。在本次活动中我在目标中增加通过猜测的方法预知故事内容,想着这种新的套路是不是能带来幼儿不一样的感觉,活动导入其实便开始了猜测,猜一猜谁会来报名考试,每个幼儿都各抒己见,有的说“啄木鸟”、“蜂鸟”、“鸵鸟”、“猫头鹰”,也有很多幼儿猜中了“麻雀”,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慢慢猜中了“大雁”、“鸭子”等。此时幼儿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到了最高点,他们急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就把故事讲了个大概。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那亮闪闪的眼睛和争先恐后地发言,还有一些小小的争执。接下来,我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中间还请幼儿配合表演一下,再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一堂活动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

优势:

1.把自主还给了孩子。活动中我没有象预先设计的那样,分段欣赏故事,再看图片讲述,而是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自己猜测讲述故事的情节内容。

2.认可幼儿的多角度讲述,让其获得成功体验。

3.注重问题的引导。

不足: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了自主的快乐,获得了成功感,但孩子体验过这样的活动后再开展其他基本套路的语言活动时会觉得枯燥无趣,所以教师还是在教案设计的时候多花心思,认真备课,认真审议什么活动适合幼儿,能促进他们发展。

教育随笔:把孩子当朋友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闭上眼睛,孩子们调皮、可爱的形象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们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工作。和他们在一起,总能让我忘记工作的辛劳和繁琐,让我想用一颗不泯的童心,进入孩子的世界,关注他们的关注,惊奇他们的惊奇,感受他们的感受,和他们共同快乐地成长。

把孩子们当作我的朋友,则是我与他们沟通的基础,也是他们是否愿意与我沟通的关键。因为我懂得:只有我把孩子们当作“小朋友”,孩子们才会把我当成“大朋友”。我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有时他们也会拿出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时间长了,他们中有的小朋友就会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潘老师,我喜欢你。”有的则会突然跑到我身边,在我身上挠痒痒,又嬉笑着跑开;有时也会悄悄走到我身后,蒙住我的眼睛,让我猜猜他是谁……。虽然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那时候,我的心总是被一股甜蜜的暖流包围着。

恐怕世界上说话最多的一个职业就是幼儿教师了。和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要不停地讲话,而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地象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们,和他们交流,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赏识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有了这种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与他们真正沟通,才会被他们所接纳。跟孩子们交流,我一般会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地听他们倾诉,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跟孩子做朋友,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成长。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心中有了孩子,有了对孩子无私的爱,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最纯真的笑容,聆听到他们最稚嫩的心声。我发现在孩子们的世界中生活,跟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种幸福,而我,就是这样幸福着。

教育随笔:把“好意”变为鼓励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上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的大叫起来:“家旺,小心点!”家旺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的垂下头,身子慢慢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家旺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家旺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家旺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当晨辉在尝试新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晨辉,别玩危险游戏!”当海迪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海迪,不许……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的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家旺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家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的更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家旺僵硬的表情,紧紧地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家旺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家旺十分敏捷,稳稳当当的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的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家旺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的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

教育随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随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美术课上,让孩子们画妈妈,孩子们边听边画可认真了,月月独自一人却迟迟不动笔,我问:“你为什么不画呢?”

孩子说:“老师,我不会。”其实,其他的小朋友画的也是“乱七八糟”,但是他们仍然专心的画着,我走过去,对他说:“没关系,大胆的画,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画的很棒!”终于,所有的孩子都认真的画着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妈妈”。

细想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穿衣服的时候有些孩子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帮助,妈妈不来我不穿;在幼儿园不主动找凳子,而是习惯性地问老师:“我坐哪儿?”其实,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做事的能力,可有时候我们还是在包办代替,“小心,我来!”“快,妈妈帮你穿衣服,不然要迟到了!”太多太多的“帮助”只会剥脱孩子独立做事的权利与锻炼的机会。

今天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路要自己走,那么,作为老师、家长要做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教育随笔:更关注内向的孩子


上午的室内活动,我组织孩子们玩橡皮泥,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想包饺子,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便坐下开始教她,这时坐在旁边的小朋友小声的说:“老师,我想做个不倒翁,行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他平时在幼儿园非常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兴趣都不大,有时我叫他,他也是看看我不吭声,我仿佛已经忽略了他了。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心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他听了很高兴,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做成一个大肚子的不倒翁。我称赞他说:“你今天真棒。”他那一组的小朋友纷纷说:“我也要做不倒翁。”我趁机说:“你来教他们,好不好?”他胆怯地看着我,我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都等着你呢。”他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教起小朋友。看到小朋友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涛涛很自豪,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胆小内向,不敢表达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同时关注这部分孩子,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相信《教育随笔:把事情变得更简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