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如期而至,怎样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东城区景泰小学班主任赵欣表示,不论安排怎样的假期生活,希望家长做到两个字:“用心”。
案例
寒假来了,怎么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寒假规划呢?
专家观点
东城区景泰小学班主任赵欣:首先,建议家长在制订寒假计划之前好好思考自己孩子的特点。孩子目前的优势是什么?孩子目前的不足是什么?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找到孩子需要提高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假期就有意识地去培养,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家长第一个要用心的地方:即用心思考目标。
接着就是用心安排假期活动,在改进目标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寒假让孩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提高能力。这时家长更需要做一个用心人。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的行为,给予指导,让孩子在“不经意”中成长。
1.旅行 建议您可以和孩子商量想去的地方,让孩子说出理由。帮助孩子搜集旅行攻略,让孩子在旅游前对要去的地方有大概的认识。你会发现,有备而去,孩子会兴味盎然,会更有收获。
2.参加聚会 带孩子参加聚餐前,告诉孩子聚餐的人员、时间、意义。给孩子讲一些春节的知识,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大方有礼,努力做到参加聚会期间既不打扰家长又不觉得无聊。
3.读书 利用假期读书,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家长一定要在选择书目上用心,因为现在的很多流行书目,并不是都适合您的孩子。
4.锻炼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督促孩子假期中也要坚持运动。每天最好能保证室外体育活动一小时,如果做不到,也要坚持仰卧起坐、跳绳、蹲起等小范围能进行的体育运动。
5.做家务 做力所能及的事。收拾房间,整理衣物和学习用品,洗衣服,做简单的午餐;让孩子努力做到照顾自己,关心父母。
总之,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只要我们做父母的用心去为孩子的成长护航,相信每个孩子的明天一定是一片艳阳天。
写一写我的幼儿园生活,当然不能不提起我眼前这些可爱的小天使,小可爱。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是大班下学期了,马上要入小学了,要开始学校生活了。孩子们,不要害怕困难,要学着挑战自己,争取全面的发展。
第一,要学会活动的方法。第二,活动中,遵守规则。约束自己当然没有随心所欲来得痛快。但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不一样的,吃饭,睡觉,学习,娱乐,锻炼,自己都要有个样子了。不然,长大了,聪明是聪明了,智力是够了,可是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身体条件没有保障,或是不会与人友好相处,不遵守一些社会规则的话,自己是要吃苦头的。换言之,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就是进步了!
上学期,我们有一个主题活动《惊奇一线》,其中就有跳绳活动。在冬季,锻炼对孩子来说有怎样的积极意义不用我多说,跳绳是如何的有趣不多讲。关键是他不会跳,怎么能有趣。怕,害怕,不去尝试,不愿尝试。班里小小同学,每次一讲我们要跳绳了,他都躲开:“有什么了不起,什么破绳子,讨厌。”还用脚踢一踢。一会儿,他拿着圈,开心的这边跑一跑,那边跑一跑,开小汽车了。老师苦口婆心教导他,小班小朋友才拿个圈玩得这样简单,大班了要怎样怎样,要开始练习跳绳了。他,其时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真的,坏习惯多了,就不好了。他其时能做到,只是不肯尝试,需要大人盯着,一旦他肯尝试,效果还是不错的。看到他拿着绳子跳起来,不是很熟练的跳起来,看到他天真的笑,友善的和小朋友一起玩,搭班和我都很开心,想想,他还是个孩子,有趣的孩子,有特点的孩子。
记得么么刚上大班那会,他报了本园美术兴趣班。此时,其他小朋友画画已经画得很好了,原来他不肯画的,不肯动笔的。从他的言语中,猜测,他觉得别人画得太好了,自己不会,又着急。所以,他常去“捣乱”,在人家的本子上画两笔。搞破坏,他还很得意:“什么烂画。”直到有一次,老师教装饰的方法,用画小短线的方法装饰背景。好容易讲通了,他画了,得到了表扬和鼓励。成功哦,喜悦哦,他显得特别开心,离园的时候还让爸妈看他的画。但是后来问题又来了。每次画画装饰背景,教了新方法。他就是不用的,还是画小短线,因为这个容易,多轻松啊。他重复着自己的喜悦,不肯学习尝试去解决新的问题。其时,只是他稍稍的往前迈一小步,他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跳一跳”还是够得到的。
孩子们的人生有很多路要走。在他应当学习和掌握一些生活习惯、技能的时候教育他,引导他。这样少走弯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很有好处的。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幼年,管束他,让他明白,有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做事情,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鼓励他,去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去尝试就会有收获!
人说,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长,都有他的兴趣点。有的长于逻辑思维,有的偏向于艺术表达。反着来说,有的不喜欢运动,有的不喜欢语言表达。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倾向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们,不要害怕,不要退缩。找到前进的方向,迈出去,你能做得更好!
教育随笔:自己吃饭最开心
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孩子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中午吃饭的时候,很多孩子都是拿起勺子自己吃饭。我在旁边观察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拿勺子的方法,给能力弱的孩子一点帮助,有些孩子吃了一点不愿再吃了,我再去喂他们吃一点。我发现,邦辰宝贝每次吃饭时候,总是在那左看看又看看,然后不吃饭也不吃菜,就坐在那里,等着老师去喂。我走过去问:“邦辰,你怎么不吃饭啊?”他皱皱眉头,嘟着嘴不说话。我看他没反应,继续鼓励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在吃饭,邦辰也自己吃,好吗?”他拿起勺子,自己吃了两口,又不动了。我接着问:“你是不喜欢吃这个菜吗?”他摇摇头。“那老师喂你好吗?”邦辰点点头。我喂邦辰吃饭,他吃的可快了,一口接一口,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接着又自己抱着碗喝了一碗汤。原来邦辰不是因为挑食、胃口不好、情绪不好等原因不吃饭,而是因为他不愿意自己吃,需要老师喂饭。
半日活动开放那天,邦辰吃饭也是这样的情况,我正好跟邦辰妈妈做了简短的交流,从妈妈那里得知,家里的饭都是喂的,邦辰要做的事情就是抬头等着,饭来了,嘴巴张一下就行。
过了两天,我惊喜地发现,邦辰自己在吃饭了,而且吃得很好,又快又干净。我把邦辰的表现跟妈妈又做了一次交流,听到儿子进步了妈妈很高兴。
从这件事情让我想到:孩子刚会自己吃饭的时候,总是很愿意自己吃,能够把米饭三三两两地塞进嘴巴里觉得很开心。而是大人总是嫌孩子吃饭太慢,把身上吃得太脏,然后就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权利。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吃饭基本上都是父母长辈喂的,孩子们也觉得吃饭是大人的事情。越是这样,孩子在家越不好好吃饭,要这样那样哄;如果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吃饭,让他们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好好吃饭就会饿肚子,可能家里很多吃饭上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孩子虽小,但我们不要小看了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害孩子,而是爱孩子。我们既要尊重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的要求,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
体育活动的时候,我注意观察彬彬小朋友的举动,发现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给予直接的帮助。我还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彬彬,有些本领不是人人天生都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彬彬的胆子逐渐变大了,在锻炼中他的运动技能逐渐提高了。
5月份,我们大班组要进行亲子运动会,我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我知道彬彬小朋友跑步的速度比较快,就让他报名参加过障碍比赛,这项比赛中,小朋友需要有一定的奔跑的速度和双脚并跳过障碍物的能力。在运动会前期的练习中,彬彬在双脚并跳过障碍时又出现了胆怯心理,有好几次在跳过障碍的时候都把障碍物绊倒了。这项运动技能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考虑班级的集体成绩,我还想到了是否要换其他的小朋友来代替彬彬,我一时出现了矛盾的心理。最后,我还是决定相信他能行,我想:只要对他进行精神上的鼓励,他一定会行的。在运动会比赛的当天,当彬彬的比赛项目即将开始前,我特地对他说:“胆子要大点,只要用力往上跳,你一定都能跳过去的。”比赛终于开始了,轮到彬彬跳了,我不停地在前面给他加油鼓劲,只见他奋力往上跳,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而且速度也很快。最后,在这项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团体第一的成绩。参加比赛的小朋友每人都有自己的功劳。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更为彬彬感到高兴,因为在比赛中,他很自信、也很勇敢。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鼓励孩子,要对孩子说:“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正是幼儿离园的时间,只见两个家长,慌慌张张的用一团卫生纸捂在一个孩子的额头上,鲜血直流,准备上医院包扎。急忙上前询问,原来两个孩子的妈妈是老熟人,接孩子时恰好碰在一起,于是就开始聊了起来。两个孩子也就开始了开心的追逐嬉戏。一个孩子玩了一会说,想上厕所,另一个紧跟着就跑去了。刚到厕所,就发生了这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果。而这时,幼儿园的广播正温馨的播放着“为了防止交通堵塞,也为了孩子的安全,离园时,请家长拉着孩子的手,迅速离开幼儿园,不要在幼儿园长时间停留。谢谢您的合作!”再回头看看大型玩具上,不少的孩子正在玩,玩具周围站着一个个笑咪咪的家长。其实家长一天没见到自己的小宝贝了,想陪孩子玩一会儿很正常,关键的是有的家长太过于放松
,不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三三俩俩熟人聊天,忽视了孩子的安全。
离园的时候还经常发生,家长把孩子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来,还没出大门,却发现孩子不见了,急得不得了,而孩子又哭又紧张的跑回教室找老师“我奶奶不见了,我爸爸不见了……”。还有的孩子在下午离园时好好的,第二天晨检时,发现脸上的皮擦破一大片,一问就是,我昨天下午离园后,不小心擦破的。
孩子从早上入园,家长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中的那一刻起,老师们安全的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每一个宝贝,生怕有一点点闪失,使孩子受到伤害,怕家长对老师工作不满。然而,离园时,一部分家长的安全意识过于淡薄,才造成孩子碰伤、擦伤或走丢。因此,我想对家长朋友提个醒:宝宝离园时,一定要警惕孩子的安全。就按照幼儿园的温馨提示去做吧,以防孩子受伤害。
一、从毁坏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产生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时,与其担心孩子毁坏东西,不如教给孩子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玩玩具,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拆开玩具来研究一下它的内部构造。
1、训练好时机
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让孩子一个人在客厅里玩耍。
一个人玩着没意思,看着漂亮的玩具汽车,孩子突然有了想把它拆开来的想法,看看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呢?一会儿,地上就多了一堆零件,可是当孩子想把它装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装不上去了。
孩子把玩具拆开来,只是想了解它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
孩子因为对玩具产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是孩子迈开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如果大人在这个时候对孩子批评,甚至打骂,都会让孩子刚刚萌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受到打击,阻止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对孩子将来的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当妈妈从厨房出来,看到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的玩具汽车时,怒火一下子爆发了。
妈妈非常生气地对着孩子说:“爸爸给你买的玩具汽车,你怎么刚玩几天就把它拆了,下回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
”
二、从模仿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妈妈在厨房忙碌的动作产生兴趣时,妈妈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他洗黄瓜、西红柿等,帮着妈妈拿调料等。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观察食物生熟前后的变化等,使好奇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而且,还有可能更好地激发孩子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事物的能力。
1、训练好时机
看着妈妈进了厨房准备做饭,孩子也跟进去在妈妈的周围打转,不是摸摸这里,就是看看那里。
看着妈妈在择菜,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根大葱来。
孩子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很强,当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时,孩子也想帮妈妈来做一些事情。
这时如果妈妈认为孩子这是在捣乱,不让孩子参与这些家务活,会打击孩子参加劳动的积极性。
孩子在探索周围环境时受阻拦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弃,这种性格甚至会贯穿其一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听话、很顺从,遇事听天由命,但是,他们会没有主见,遇到很复杂的事情时,往往不知所措。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看到孩子拿起了大葱,一把抢下来,说:“你别在这给我捣乱了,去外面客厅自己玩去!”然后拉着孩子的手,把他带到客厅的沙发上,自己回到厨房继续忙碌,并随手关上了厨房门。
三、从实践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想要弄明白“花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妈妈可以找两个花盆,让孩子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下炒熟的花生和生花生。
等过一段时间,一盆花生长出幼苗,一盆没有长出来时,再告诉孩子事情的真相。
1、训练好时机
孩子吃着妈妈买来的花生,问妈妈:“花生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花生是花生豆在地里长出来。
”隔几天,孩子拿着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剥好的花生豆一粒一粒地种在土里。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我们成人看来可能很可笑,这时候千万不要嘲笑孩子。
面对孩子的这种探索和实践的方法,妈妈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来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样就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2、妈妈不要这样说
看见孩子把花生豆种在土里,妈妈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炒熟的花生怎么能种呢?”
四、从声音中训练好奇心
如果孩子对敲打东西产生的响声感兴趣时,妈妈可以专门找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比如说,塑料盆子、不锈钢锅、玻璃杯子、瓷碗等等,让孩子用筷子来敲,看看筷子敲打到这些不同质地的物品上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这样反复敲打一段时间以后,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妈妈用筷子来敲打这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孩子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来判断妈妈敲打的是什么物品。
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能让孩子在玩中知道一些简单的物理学知识。
1、训练好时机
到吃饭的时间了,大家都坐在餐桌旁准备吃饭,孩子也坐到了他的小椅子上了。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筷子和碗,孩子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玩,听到筷子敲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孩子很高兴,拿着筷子不停的敲碗,妈妈说了让孩子别敲了,孩子就是不听,“叮叮当当”地响声吵得大家都没法安静吃饭了。
孩子敲碗时,会对发出的响声感觉很好奇,而且敲不同的碗或者盘子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让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他想知道敲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发出这些不同的声音。
这时妈妈的呵斥或者阻止,都会限制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好机会。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抢过孩子手里的筷子和碗,说:“让你别敲了,你怎么不听呢?你这么不听话,我以后不喜欢你了!”
五、从游戏中训练好奇心
孩子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时,突然推倒刚搭起来的“小房子”时,妈妈可以问孩子为什么要推倒这些刚搭起来的房子呢?然后可以让孩子把搭好的房子按照顺序一块一块地拆下来,告诉孩子在拆的时候房子不会塌就说明孩子搭的房子很结实。
通过这种非常规的玩法,才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正常地发挥。
1、训练好时机
妈妈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搭积木的游戏,在妈妈的指导下,孩子好不容易才搭起了房子,妈妈还没来得及表扬孩子,孩子却一把推到了刚刚搭起来的房子。
孩子将搭好的房子推倒可能是想知道房子推倒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房子被推倒时积木会朝着哪些方向散落?孩子这种不按常规方式玩游戏的态度,正是说明了孩子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如果爸爸妈妈引导好的话,孩子的这种探索欲望会转变成创新思维,这会为孩子将来学习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妈妈不要这样说
妈妈看着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孩子搭起来的积木房子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非常生气地对孩子说:“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就这么推倒了,下回再不陪你搭了。
”
让家长放心贝贝是这三月份新入园的孩子,贝贝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在各方面比较弱,不太爱表达自己,让我帮助贝贝多锻练。当贝贝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对所有的装饰和玩具都非常的好奇,可过了几天贝贝就什么都不愿参加,就一个人静静坐着看。我走到贝贝面前,和他面对面地谈话并问他:“贝贝,!我们能一起玩吗?”他好像没听到一样,对我不理不睬。我又接着说:“我喜欢你贝贝。”他这次听了我说的话,点了点头。贝贝的性格特点比他妈妈说的还要内向,他不仅是社交方面较弱,而且不愿融入集体,比如:一天当中不喝水、不说话等做任何事情都不参与,就一直静静地坐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更要有足够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带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主动和孩子拥抱、拉手、奖励大拇哥等一些肢体上的语言。我每次和贝贝聊天的时候我都做到平视孩子,帮他找好朋友,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贝贝妈妈又来到幼儿园,看见了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贝贝的妈妈很感动,看到贝贝的进步心里很高兴,一直不停地感谢。其实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对于老师来说那都是很珍贵的礼物。
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我们班来了刘思涵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屁股总是很难在小椅子上坐着听完一节课,还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通过家访从她爸爸妈妈那里得知思涵在家里的时候也很调皮,会穿着
鞋子上沙发、上床,父母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来到幼儿园里她的话也不多,面对这样的小朋友,我会给她更多的正面鼓励,只要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使劲的表扬她,比如:上课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就先拿她做个典型,我会说:“思涵是最安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就这样,孩子进步了很多,我对她很有信心,相信她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一起努力,让孩子在赏识和鼓励中快乐成长!
我认为: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并学会承受压力,是有好处的。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簇拥下的“小皇帝”,“小太阳”。
往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稼穑不分五谷。
是在各种新奇食品,成箱玩具的陪伴下长大的。
大人们“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疼都来不及,怎么舍得动一根指头?孩子犯了错误即使妈妈有时气不过想打孩子,也在爷爷奶奶疼爱下望而却步。
于是有些孩子就变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稍有不顺心就不高兴就和大人闹,家长批评一句便不得了,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坏习惯。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
”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任务却不仅仅在父亲,母亲也扮演着不可轻视的角色。
在提倡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有立足之地、有所建树,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或者明知错误却屡教不改时,也许会忍不住扬起你的巴掌,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应当承当责任。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认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界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
问题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打,要不要打,而是应该怎样打。
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
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
我原来的一个同事,他儿子成天逃学,整天沉溺于网吧,还会和一些不良少年打架斗殴。
同事气得没有办法,隔三差五就会痛打一顿。
可是不仅不起作用,还使孩子变本加厉,据同事气愤地说,孩子不仅在挨打时一动不动,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还会恶狠狠地看着他。
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单位,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也不得而知,但我想他也许不会成为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
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第二: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胡适的母亲就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从不在人前打孩子。
另外,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爸爸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他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事情做的不对。
第三:及时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
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吃饭》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鼓励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